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2016(信管)

更新时间:2023-05-25 02: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搜集报表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1

4.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5)管理信息处理的速度、频度、准确性、安全性及共享性情况;

(6)管理信息处理的方式与方法;

(7)现行代码体系状况;

(8)现已开发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结构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9)各部门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4.4 系统分析

根据详细调查情况绘制业务流程图,并进行功能数据分析,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对较为复杂的处理逻辑编写处理逻辑说明。

4.5 系统设计

(1)绘制功能结构图

(2)进行代码设计

(3)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4)进行文件及数据库设计

(5)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4.6 系统实施

(1)模拟组建局域网

让学生进行网络设计,并实验室里模拟组建。

(2)安装DBMS,并建立数据库

可用SQL Server,Oracle等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如果没有条件,也可用MySQL代替。

(3)编写程序

采用B/S模式,可用JAVA、.net等编写动态网站,并配置部署至WEB服务器。

5.主要训练内容说明及要求

每组学生分别按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开展分析、设计等工作,下面以结构化方法的训练内容及要求为例。

5.1 业务流程图

(1)基本符号

人员或部门

业务功能

单据

多张单据

账簿

信息流

信息流资金流

2

(2)业务流程图示例

例:销售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图。

5.2 数据流程图

(1)基本符号

(2)数据流程图绘制方法

自顶向下,分层绘制。

(3)数据流程图绘制规则

①每张数据流程图须从左往右绘制,即从产生数据的外部实体开始到使用数据的外部实体结束。

②对含义明显的数据流,其名称可以省略。

③尽量避免数据流的交叉。

④对于需在两个设备上进行的处理,应避免直接相连。可以在它们之间加一个数据存储。

⑤如果一个外部实体提供给某一处理的数据流过多,可将它们合并成一个综合的数据流。

⑥下层图中的数据流应与上层图中的数据流等价。

⑦对于大而复杂的系统,其图中的各元素应加以编号。通常在编号之首冠以字母,用以表示不同的元素,可以用P表示处理,用D表示数据流,用F表示数据存储,用S表示外部实体。

图5-2 销售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图

外部实体处理数据流数据存储

图5-3 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

3

(4)数据流程图示例

例:某公司经营处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5-4 顶层数据流程图

图5-5 第2层数据流程图

图5-6 第3层数据流程图(1)

图5-7 第3层数据流程图(2)

图5-8 第3层数据流程图(3)

5

5.3 数据字典卡片

填表人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填表人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填表人____________ 年月日

6

填表人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填表人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填表人_____________ 年月日

7

5.4 功能结构图

(1)基本符号

表5-7 功能结构标准符号表

(2)功能结构图示例

某单位工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功能结构图。

图5-9 某单位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5.5 模块设计

(1)模块设计原则

主要原则:“高内聚,低偶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其他原则:

①模块的分解原则:按功能分解。

②模块的扇出系数: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③模块的扇入系数:越大越好。

④对于任何一个内部存在判断调用的模块,模块的判断作用范围应该是它的控制范围的一个子集。且存在判断调用的模块,所在层次不要与那些属于判断作用范围的模块所在层次相隔过远。

8

表5-8 不同聚合形式的模块性能比较

表5-9 不同联结形式的模块性能比较

(2)模块设计说明书

表5-10 模块设计说明书格式

系统名称:

设计者_______________ 年月

5.6 数据库设计

(1)逻辑结构设计

按照数据库设计范式理论和信息响应需求设计数据库基表结构。格式见表5-11。

9

表5-11 数据库基表结构格式

表中文名称>:<基表名称>

(2)物理结构设计

在选中的DBMS支持下,在服务器设备上定义数据库中的基表、视图、用户、权限等。

5.7 程序设计与编码

(1)编写主要功能程序设计说明

(2)在选中开发工具中完成主要功能程序编码

5.8 测试

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结果。

(1)模块测试

(2)功能测试

(3)系统测试

6.课程设计安排

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分组,每组3-4人,推选一人任项目负责人,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工作,组内一定要有必要的分工,注意合作和开发管理训练。项目负责人参考表6-1编制开发计划和项目开发过程管理。

6-1 课程设计日程表

7.参考选题

(1)合肥工业大学教育超市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合肥工业大学教材征订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3)锦怡园宾馆客房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4)世纪阳光花园物业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0

(5)合肥工业大学校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6)合肥长途汽车站营运班次和旅客咨询系统分析与设计

(7)合肥佳朋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租赁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8)合肥工业大学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9)金地国际城商品房销售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0)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分析与设计

(11)民航售票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2)列车售票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3)汽车售票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4) 周谷堆农贸批发市场监控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5) 合肥工业大学设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6) 旅行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7) 交通事故记录与统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8) 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材料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9) 合肥工业大学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0) 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家乐福超市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2) 学生公寓来访人员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3) 支持校园卡的食堂消费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4) 银行存取款业务受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5) 企业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6) 企业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7) 支持校园卡的学生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8) 校园卡发放与挂失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9)合肥工业大学车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30)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8.课程设计报告编写格式和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每个学生独立编写,报告不少于8000字,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并在前言说明设计题目、班级、课题组成员学号、姓名及分工。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格式如下:

11

9.考评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情况综合打分,成绩决定因素包括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投入的时间及精力、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开发出的信息系统软件的优劣等。成绩评定实行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转化为具体分值。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9t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