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09-23 05:10: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内容提要]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地位,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思考 策略 教师 角色
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步成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在诸学科中更是一门新兴学科。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甚至是信息技术教师也都这么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微机)课;信息技术课等同于电脑培训;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使用计算机,会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等。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课教学浅谈几点拙见:
一、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电脑培训班吗?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过程当中,很多人片面地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计算机课,等同与电脑培训,我认为这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认识是不对的。 1、信息技术课有别于计算机课。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国际上信息技术的定义是有关所有信息产品、信息工具的使用技术,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较广的一个概念,相比之下计算机的概括范围就窄得多了。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当今中学生要学的信息技术课如果还继续使用“计算机课(微机课)”这个名称,就体现不出基本的课程教学目标,将计算机课改称为信息技术课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所以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2、信息技术课更不是电脑培训班。 对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培训班的说法,曾有位学生家长曾说:我的孩子信息技术课不上也无妨,到电脑培训班培训一下照样还比其他同学操作强。对此,笔者走访了某一兄弟学校,有一学生很苦恼地说:“我自己家里有电脑 ,老师没教之前我就会用 ,而现在也得在课上听讲 ,下课还要我做作业。”还有几名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 有的是从一点不会开始的 ,学起来稍嫌吃力, 学校上机时间短 ,家里又没机器 ,他们说:“好在,也不是主科,不用太下功夫。高年级学生说到考试时突击一下就可以了!”我们姑且不论信息技术课在学校处于什么样的主、副科地位 ,单就“信息技术课应教给学生什么”这一问题,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一位老师对笔者意味深长地说 :“什么是信息技术 ,难道学生会用电脑打印文件、制表格、画几幅图就是信息技
术教育的成果吗?如果是这样 ,那么真的几个月的电脑培训班就足以做到 ,又何必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信息技术课呢 ?”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肯定是有别于计算机课,更不是电脑培训班。
二、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
这是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得很多的问题。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一是有人认为应教给学生最常用、最实用的应用软件的使用。如汉字处理软件Word、WPS,电子表格Excel,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等;其次有人认为应教给学生编程(即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技能,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编写程序学生才有发展,才能发挥计算机的相应功效;第三,还有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众说纷纭,各有道理,思考并探讨这样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而不是让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使信息技术课有别于电脑学习班的重要标志。虽然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材仍然像“软件说明书”,教师们仍然还是以教授软件操作方法为主 ,受教育者在老师的示范下采用记忆、模仿式学习方法 ,但是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不容忽视的未来发展方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 ,并引导他们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实践 ,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从而形成影响人一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三、信息技术课上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是什么? 1、 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和基于几项任务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这也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比如在初上信息技术课时,先询问学生如你们能用电脑作些什么?学生回答肯定多种多样:像打字、画画、上网、聊天……。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围绕着一个个目标逐个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一个阶段之后,学生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电脑打字、听音乐、写信、上网了。随着这一个个任务的落实,一个个目标的完成,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回自信,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学不再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而是始终让学生在光明和自信中前进。又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Windows98的基本操作,可以事先布置一些基本计算机设置方面的任务,如桌面墙纸、屏保程序、计算机时间日期等的设置,也可以人为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在讲字处理软件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有关电子写作、小报编辑等一类任务。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还要灵活使用这一教学法。要注意任务的提出、任务确定、任务实现和任务的评价方法。例如讲网页制作这一章,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先展示我校同学在奥赛中的获奖网页作品,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热情;第二步就是提出任务,即本章学完后每位同学利用网页编辑器将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相关内容用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三步就是在本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室的局域网向学生提供大量网页素材,让同学们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任务的实现过程。第四步是任务评价,就是将学生做好的作品在同组之间或全班进行交流,评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的适当地给予报廊宣传或奖励等。这一步其实对于任务教学法成功的实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
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总体说来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3、以用带学、以用促学,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了的信息技术要加以应用,不但要在本学科上用,而且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和其它学科有机整合,要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这样一个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个有利于学生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化。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而采用以用入手,在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资源管理器中文件的“路径”表示时,一般教师按照先讲解路径的概念,在举例讲解路径概念,最后学生练习体会路径的含义;如果在讲解它时,先以学生学过的文件的打开与保存入手,通过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文件这一问题入手,引出路径的概念,我想它的教学效果会比第一种方法好得多。
4、正确、有效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它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对计算机机房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对计算机的可操作性要求很高,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又快。所以,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正确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是进行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具体评价和反馈手段有: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和评价学生作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既考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又体现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的现代性。评价学生作品就是给定学生某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到网上去搜索相应素材,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电子作品,评价的方式就多种多样了,如小组竞赛、机器评分、教师评分、同学之间不记名的互评和学生自评,形成立体反馈,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还可以将学生做好的作品放到学校网站上让学校的其他同学或更多的网上读者来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大胆创新。 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那些单纯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信息技术老师已远远不适应也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了,要想跟上步伐,那就得转换角色,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要真正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归纳起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竞争”者。
正在阅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思考09-23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反思800字06-23
Mergers, Aquisitions, Hostile Takeover, etc - Slides l205-30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406-09
9月份启动大会主持词07-31
化验技术比武试卷112-24
形容男人气质的词语02-21
深深的母爱作文600字06-17
家乡四季的美作文600字07-14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行业应用演示08-14
-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 论文范文(包括统一封面和内容的格式)
- 经典解题方法
- 综合部后勤办公用品管理办法+领用表
- 学生宿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16秋浙大《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在线作业
- 四分比丘尼戒本(诵戒专用)
- 浙江财经大学高财题库第一章习题
- 九大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造价员、机管员)
- 旅游财务管理习题(学生版)
- 德阳外国语高二秋期入学考试题
- 投资学 精要版 第九版 第11章 期权市场
-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认识
- bl03海运提单3国际贸易答案
- 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VB程序填空改错设计题库全
- 教师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 年轻班主任的心理困惑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溯及力是否适用?
- 三联书店推荐的100本好书
- 《化工原理》(第三版)复习思考题及解答
- 课堂
- 有效性
- 思考
- 小学
- 技术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