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必修5

更新时间:2024-01-23 19: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1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通过从丰富实例中抽象出等比数列的模型,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类型数列也是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同时经历由发现几个具体数列的等比关系,归纳等比数列的定义的过程.

2、 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类比,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的数列模型之一,探

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差中项的定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特殊的数列.

新课导入(一):小明和小强打赌,说:如果我有一张足够大的纸,我只要不断的对折,我就可以沿着这张纸爬上珠穆朗玛峰。你觉得可能吗?

【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观察,分析,理解题意,2,2,2,2,2……2 ① (二):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中国战国时,《庄子》一书中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你能解释这个论述的含义吗? 【学生】思考、讨论,用现代语言叙述.

【老师】 (用现代语言叙述后)如果把“一尺之棰”看成单位“1”,那么得到的数列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发现等比关系,写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1,

1

2

3

4

5

28

1111,,,,…。 ② 24816【老师】回忆数列的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定义,观察上面的数列①②,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类比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概念,发现等比关系.我们可以发现: 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____; 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____;

也就是说这个数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我们把这样的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等比数列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例子,观察所给各个数列的共同特点,进一步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二、探究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

【教师】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大家能否给等比数列下个定义? 【学生】独立思考,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给等比数列下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老师】用数学符号语言怎样表示等比数列的定义呢?如果我们第n项用an表示,那么它的前一项该怎么表示,那么比怎么表示?这里的n的取值范围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到

an?1a?q(n?N?)或n?q(n?2,n?N?) anan?1.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本上是怎样给等比数列下定义的,和刚才那位同学下的定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课本,仔细对比,找出不同。学生发现课本中有q≠0这个条件.

思考:等比数列的定义中,可否去掉“q≠0”的条件?为什么?能否将“ ”的条件改写成“ ”?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等比数列内涵再认识和进一步理解。

【学生】讨论,辨析,得到结论,不能去掉“q≠0”的条件,因为如果q=0,则分子为0,而每一个分子都可能出现在分母中,则分母为0无意义; 表达式说明在等比数列中的任意项都不能为0.

感悟:等比数列中q≠0,an?0.

【老师】那么是否存在既是等差又是等比的数列呢? 【学生1】常数列.

【老师】是吗?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2】非零的常数列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

练习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请指出公比q. (1) 2, 8,32,128,… ---不 是

(2) -1,-5,-25,-125,… -- 是 q =5 (3) 2,2,2,2,… --- 是 q =1 (4) 1,-0.5,0.25,-0.125,… --- 是 q = - 0.5 (5) 1, 2,1, 2,1, 2… --- 不是 (6)1,a,a2,a3,a4,?an?1 取决于a能否等于0 【老师】思考:公比q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 【学生】正数、负数,但是不能为零. 【老师】归纳等比数列的特点:

(1)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为同一常数q, (2) 隐含:任一项an?0且q?0(3)q=1时,数列为常数列.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老师】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你能写出这个等比数列的第n项an 吗?

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一:归纳法 方法二:叠乘法 得出通项公式an?a1?qn?1,

(a1?0,q?0)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通项公式的产生过程,加深理解.

3、例题讲解

a3?12,a4?18,求:a(1)数列的首项和公比;(2)6. {a}n例1.已知等比数列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应用中熟悉掌握等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a}变式:

已知等比数列n中,

1a3?12,公比q?,2求a6.

【老师】已知数列的某一项和公比,如何求【学生】可先求出首项,再求

a6?

a6.

a6.

【老师】很好!可不可以不求首项比,直接求

13a3?a1?q2,a6?a1?q5,?a6?a3?q3?12?()3?22,用这种方法可不求首项。 【学生】

【老师】这种方法法能否推广一下?如已知等比数列为a1,a2,···am,··· ,an···,公比 为q,你能用

am,q来表示an吗?

n?ma?a?qnm【学生】.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等比数列通行公式的应用. 练一练: 题号 a 1 3 q n a n 48 (1) -2 5 (2) 1 2 3 1 2 ?2 4 1 16 48 (3) 5 (4) 3 2 4 24 例3.已知数列

{an}满足lgan?3n?5,证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

an?1?q?an?Nn【老师】注:要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必须证明对任意的

都成立.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公式. 三、归纳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一个定义:

an?q(n?N*且n?2) an?1n-1

n?ma?a?qnm 两个公式:,an=a1q (n∈N﹡,q≠0),.

两种方法:不完全归纳法、叠乘法. 【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1】在本节课中,我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中项的公式,学会了等比数列的推导的两种方法.

【学生2】在本节课中我还学习了类比的思想.

【老师】对比一下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想一想,判断等差数列的单调性可以看公差d: d>0时,数列单调递增; d<0时,数列单调递减;

d=0时,数列为常数列,无单调性.那么等比数列呢?它的单调性与公比q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帮助学生自行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脉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适时引入下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作业

P课本30面,第8题,并预习课本23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9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