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基础复习考试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17 1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导学的产生是( D )的客观要求。 A.社会组织发展 B.社会实践发展 C.集体活动 D.社会化大生产 2.领导活动的归宿是( D )。

A.领导手B.领导主体C.领导方法D.领导目标

程序性决策C.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D.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40.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 A )。

A.智囊系统 B.信息系统 C.执行系统 D.监督系统

41.不属于领导决策要素的是( D )。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B )。 A.决策者 B.决策信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权力属性D.服务性 C.决策备选方案 D.决策前景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B )。 42.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 D )。 A.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A.渐进主义B.积小变大C.稳中求变D.最佳原则 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42.理性决策模型的特点有( D )。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 C )。 A.满意原则B.最佳原则C.渐进主义D.积小变大 A.以德治国B.仁政C.无为而治D.法治 43.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特点是( B )。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A.最佳原则B.满意原则C.渐进主义D.稳中求变 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C )。A.民本思想 44.科学决策的第一步是( B )。

B.人本思想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 A.确立目标B.发现问题C.环境研究D.方案选优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D )。 45.事物的实际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是( A )。 A.分析相关利益者 B.选择有效的沟通工具 C.及时与受众沟通 D.建立沟通渠道

80.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 B )。

A.沟通艺术B.协调艺术C.决策艺术D.运筹艺术 81.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 B )。

A.内部协调B.纵向协调 C.上行协调D.下行协调

82.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的 ( B )。

A.专断式领导 B.集权式领导 C.剥夺式集权领导 D.仁慈式集权领导 83.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 A )。 A.重事式领导 B.重人式领导 C.人事并重式领导 D.均权式领导

84.Z理论在领导方式上的表现是( A )。 A.科学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E.多样性原则

17.领导环境基本特征包括( ABCDE )。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8.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CD )。 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B.机构性质及其变化

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D.机构性领导环境要素的结合模式 E.机构功能和机构数量

19.集体主义的典型的价值观包括(ABDE )。 A.完整 B.安全 C.荣誉D.遵从E.服从 20.制度文化包括(ABC )。 ’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 B.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 C.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 D.社会关系中的种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C.领导者的影响力D.领导A.问题B.决策方案C.领导目标 D.环境差距 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46.为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8.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 B )外,体设想是( A )。

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A.决策目标B.方案选择C.发现问题D.备选方案 A.暴力说B.神权说C.智慧说D.契约论 47.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9.( D )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方法是( A )。 A.原始社会B.转型社会C.现代社会D.传统社会 A.决策追踪B.决策检查C.慎重实施D.方案修正 10.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A )。 48.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A.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法是( D )。 B.组织结构的设置C.领导层次与幅D.人事制度 A.头脑风暴法B.鱼缸法C.德尔菲法D.模拟决策法 11.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 C )。A.双重属性49.风险决策法有( D )。 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D.人文属性 A.模拟决策法B.鱼缸法C.德尔菲法D.决策树法 12.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50.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D )。 宜采用( A )组织结构。 A.头脑风暴法B.鱼缸法C.德尔菲法D.模拟决策法 A.直线式B.职能式C.混合式D.矩阵式 51.有效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发生的方法是( A )。 13.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A.危机预警B.危机识别C.危机控制D.危机决策 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我们可以将领导体制52.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 A )。 划分为( A )。 A.舒尔茨 B.丹尼森 C.杜拉克 D.贝克尔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完整制与分离制 53.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C.层次制与职能制 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 D )。 14.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A.开发性 B.增值性 C.时效性 D.能动性 与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C )。54.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怎样( C )。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完整制与分离制 A.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B.提高工作效率 C.层次制与职能制 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C.激励人的内在潜力 D.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15.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 D )。 55.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D )。 A.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 B.领导法规缺失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洛伊德 D.弗洛姆 C.领导素质不高 D.权力过分集中 56.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A )。 16.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A.亚当斯 B.杜拉德 C.弗洛姆 D.洛克 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B )。A.无关B.呈正57.现代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 A )。 相关关系C.呈负相关关系D.没有直接关系 A.高度辩证的系统思维方法 B.系统思维方法 17.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 )。 C.结构——功能方法 D.模型化方法 A.科学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 58.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B )。 C.系统性原则D.超前性原则 A.竞争 B.创新 C.多样性 D.变革 18.任务结构是指( D )。A.任务的明确程度59.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B.对任务的负责程度C.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 C )为D.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 19.文化本质上是( C )。 A.制度创新B.文化创新 C.技术创新 D.文艺创新 A.历史的产物B.环境的产物 60.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 A )。 C.社会活动的产物D.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 A.目标 B.知识和经验 C.灵感 D.意志 20.文化的( A )主要用来说明人对自然的加工61.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改造及其历史性成果。A.非自然指向 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 C )。 B.精神指向C.地域性指向D.历史指向 A.思维的深刻程度 B.思维的广阔程度 21.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 C )。 C.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D.对事件的敏感程度 A.精神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历史文化

62.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22.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

作用的是( A )。

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

A.自然性影响力 B.权利性影响力

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B )。

C.强制性影响力 D.个人魅力

A.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B.领导者与被领导

63.思维创新的逻辑起点是( A )。

者间的互动关系C.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

A.创新目标 B.创新意识 C.灵感 D.工作需要

关系D.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64.领导行为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

23.对于领导者来说,( C )是第一位的。

A.领导行为具有强制性 B.领导行为具有指导性

A.道德素质B.能力素质C.政治素质D.知识素质

C.领导行为与目标联系的间接性D.领导行为与目标联

24.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 A )的知识

系的相关性

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65.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概括了九个有利于

A.90% B.70% C.60% D.50%

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他认为其中最根本的是

25.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

( C )。

要指人的( B )。

A.对不同观点的容纳 B.对文化刺激的开放

A.性格 B.气质 C.素质 D.道德

C.文化手段的便利 D.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

26.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

66.在组织文化中,最基本、最具持久性的因素是( )。

方式是指人的( A )。

A.行为准则 B.道德规范 C.历史传统D.核心价值

A.性格 B.气质 C.修养 D.风度

67.领导艺术美的内核是( A )。

27.领导者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共同作用下,

A.品德 B.形式 C.技巧 D.内容

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走向( C )。A.正方向

68.领导艺术美的体现方式是( A )。

B.负方向C.正负两种方向D.不分正负方向

A.领导技巧 B.领导品德C.领导创造 D.领导素质

28.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 D )占据主导地位。

69.下列属于领导艺术的创造性的有( A )。 A.自然属性B.管理属性C.权力属性D.社会属性

A.有效性 B.形象性 C.适度性 D.创造性 29.( B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70.生动活泼的领导艺术形象,一般都具有认识功能、A.职位 B.组织 C.权力 D.权利

教育功能和( C )。 30.( D )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A.创新功能B.反思功能C.审美功能D.感染效应功能 A.领导 B.被领导 C.群体 D.人

71.以下属于领导艺术审美特征的是( D )。 31.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 )。A.新颖性 B.有用性 C.灵活性 D.适度性

A.梅奥B.马斯洛C.弗洛伊德 D.赫茨伯格

72.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团队首先要( B )。 32.冲突属于( B )。 A.低对抗性行为

A.了解团队的作用 B.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B.高对抗性行为C.无对抗性行为D.对抗性行为 C.设立共同的目标 D.提高领导艺术水平

33.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B )。A.系统论 73.在团体建设中,让每个成员都能做到各尽其才的方

B.系统管理学C.系统哲学 D.系统分析

法是( B )。 34.战略环境分析有( A )。

A.团队设计 B.合理建构 A.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B.任务环境与社会环境C.明确阶段目标 D.设立共同的目标 C.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D.全局环境与局部环境 74.形成团队文化,需要( C )。

35.战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A )。

A.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B.明确阶段目标 A.预测B.系统分析C.系统管理D.模拟法

C.设立共同的目标 D.共同奋斗 36.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C )。A.惯性原则75.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

B.类推原则C.长期效应原则D.结构原则

讯者是( A )。 37.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 A )。 A.领导沟通B.领导协调C.领导控制 D.领导指挥 A.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B.经验决策和科76.下列属于沟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 学决策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程序性决A.传递信息的一定手段 B.沟通目的

策和宏观决策

C.沟通对象 D.沟通主题 38.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 A )。 77.造成传送障碍的原因是( A )。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A.接受障碍 B.信道障碍C.非语言障碍D.表达障碍 性决策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理性决策78.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和有限理性决策 它属于( )。 39.按决策目标的数量分类,决策可分为( A )。A.信道障碍B.传送障碍C.接受障碍D.非语言障碍 A.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B.程序性决策和非79.组织的公共沟通首先必须( AC )。

A.人事并重式B.重事式C.重人式D.民主式 85.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是( A )。

A.利克特B.勒温 C.西蒙 D.卡曼 86.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又称为( B )。 A.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B.俄亥俄模式

C.领导方式连续体 D.领导方格图理论

87.( C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A.领导目标B.领导效果C.领导效能D.领导效率 88.( B )是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

A.领导效果B.领导目标C.领导效益D.领导效能 8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 A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B.领导者C.领导组织D.领导效益

90.结构理论认为,领导效能取决于( B )。

A.领导者特性B.组织特性C.群体特性D.领导活动特

91.领导效能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 )的关系。

A.反映与被反映 B.反应与被反应 C.主观与客观 D.主体与客体

92.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 )。

A.虚拟政府B.便民政府C.高效政府D.精简政 9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 B )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A.79% B.89% C.69% D.98% 二、多项选择题

1.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 CE )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A.领导与决策B.决策与管理 C.领导与管理 D.领导与执行 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 2.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BCD )。

A.综合性 B.社会性 C.应用性 D.交叉性 E.理论性 3.“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 BD )。

A.领导手段和领导文化 B.领导手段 C.领导文化和领导目标D.领导目标E.领导方法和领导目标 4.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 ABD)。 A.系统性与互动性 B.战略性与前瞻性 C.实践性 D.强制性与权威性 E.社会性与历史性 5.以领导工作的性质和对象为标准,我们可以把领导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 AB )。

A.业务领导 B.学术领导 C.经济领导 D.文化领导 E.财政领导

6.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ACDE)。

A.管理体系 B.融资能力 C.技术体系 D.知识与技能 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7.引导功能是领导活动的一项基本功能, 引导功能的中心环节是( )。

A.制定正确的执行计划B.明确目标C.制定成功的战略D.选取适当的领导思维模式和方法 E.创建、维持和变革组织文化

8.下列是有关领导者个性特质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CDE )。

A.没有天生的领导者

B.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就可以塑造优秀的领导者 C.个人素质对于领导者的造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单纯的行为培养和训练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D.优秀的领导者一定具有不同一般的独特个性 E.某些个性品质对于有效和成功的领导的确具有促进作用

9.根据内隐领导理论,领导概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BCDE)。

A.职业经验 B.人际能力 C.个人品质 D.目标有效性 E.才能多面性 10.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领导权力的主体B.领导权力的客体C.领导权力的目标D.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E.领导权力的性质 11.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ACD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阶级关系 D.利益关系 E.服从关系 12.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BD )。 A.正式授权 B.口头授权 C.非正式授权 D.书面授权 E.弹性授权 13.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ABCD )。 A.全局性 B.根本性 C.稳定性 D.系统性 E.长期性 14.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ABCD )。 A.直线式 B.职能式 C.混合式 D.矩阵式 E.事业部式 15.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ABC )。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 D.独裁制 E.阴庇制一、 16.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是( CE )。 E.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21.下面列举了有关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BE )。

A.领导者按照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类型

B.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指定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领导活动达成组织目标

C.正式领导者可以运用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下级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不可以采用权力的消极形式强制下级服从 D.非正式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由组织内成员自发推选的领导者,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E.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集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于一身

22.( ADE )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了领导者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A.气质 B.性格 C.道德 D.秉性 E.智力 23.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A BCD )。 A.知识结构 B.年龄结构 C.心理素质结构 D.智能结构 E.体质结构

24.智能结构主要包括( ACDE )。

A.学习能力 B.运动能力 C.思维能力 D.组织能力 E.研究能力

25.人的气质的主要特点有(BCE )。

A.后天性B.可变性C.稳定性D.固定性E.先天性 26.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 )。 A.一般科学知识 B.宽广的知识面 C.实践知识 D.专业知识 E.现代管理知识

27.人的性格与气质的相互关系是(AD )。

A.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B.性格体现了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C.气质更多地受环境的影响 D.通过性格的锻炼与修养,可以优化自己的气质 E.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28.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功能(ABCD )。

A.群体感应功能 B.群体互补功能 C.群体效率放大功能 D.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E.结构耗散功能 29.领导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BCD )。

A.对立的关系 B.矛盾的关系 C.结构决定功能 D.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E.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30.传统测评方法的主要弊端有(BCE )。

A.重定量,轻定性 B.重经验与印象,轻客观测量 C.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

D.重群体分析,轻个体分析 E.重定性,轻定量 31.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标准主要有(BCDE )。 A.立体构成合理 B.自我适应 C.协调稳定 D.职权分明 E.高效性

32.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ACD )。

A.有一定数量的人B.是一种社会组织C.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D.心理上有归属感E.具有独立的意义 33.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 BCE )。

A.利益之间的矛盾 B.价值观的一致 C.个体互补 D.个性差异大E.利益的一致

34.下列哪些属于李维斯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ACDE )。

A.工作型B.亲缘型 C.自卫型D.互利型E.友谊型 35.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ABCD )。

A.纵向寄生型 B.纵向共栖型 C.横向进取型 D.横向防守型 E.矛盾冲突型

36.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 )。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C.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D.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E.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37.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ABCD )。

A.目标冲突 B.认识冲突 C.情感冲突 D.行为冲突 E.自我冲突

38.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 ABC )。

A.角色外冲突 B.角色内冲突 C.角色间冲突D.个体之间的冲突 E.目标冲突

39.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CDE )。

A.主动出击B.理顺法C.避开法 D.不干涉法E.预防法 40.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 ABCD )。

A.维系整体性的作用 B.认知标准化的作用 C.行为定向性作用 D.惰性作用 E.离散作用 41.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 ABCD )。 A.控制B.激励C.情绪表达D.信息E.引起冲突 42.战略的主要特征有(ABCE )。 A.后继性 B.前提性 C.稳定性 D.全局性 E.层次性 F.稀有性 43.科学预测的特征有( ABC )。 A.历史感B.现实感C.可验证性D.超前性E.目标感 44.系统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有(ABC )。 A.系统哲学 B.系统管理 C.系统分析 D.结构形式 E.部分组合

45.战略环境分析要进行( BCDE )。 A.外部环境分析B.组织资源分析C.组织结构分析 D.组织文化分析 E.社会环境分析 46.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ABCD )。 A.战略形成 B.环境分析 C.评估和控制 D.战略实施 E.战略任务分析

47.决策的特征主要包括( ABCE )。 向起主导作用 B.以“软约束”的方式对组三、名词解释: A.预见性B.目标性C.实施性D.单一性E.选织成员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 横向分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生的分工形式,依次择性 C.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D.有包括: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及体力与脑力的48.按决策本身所依据的条件分类,决策可分成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分工。 (ABC )。 E.增强组织的团结和统一 纵向分工:特别是决策与执行的分工直接导致了领导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确定型76.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ABDE )。 与管理的分离,成为领导学产生的客观基础。 决策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职位因素 D.知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D.非程序性决策 E.宏观政策 识因素 E.情感因素 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49.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可分为( ABCD )。 77.领导艺术的审美特征有( ABC )。 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A.设计活动 B.抉择活动 C.情报活动 A.适度性 B.形象性 C.情感性 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D.审查活动 E.分析活动 D.独创性 E.新颖性 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50.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之所以要推行渐进决78.领导艺术的创造性具有( ABCE )。 和行为互动过程。 策是因为(ABD )。 A.有效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A.技术上有困难B.现实政治是渐进的C.考虑弱D.形象性 E.有用性 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势群体的利益D.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E.历史进79.领导形象有( BC )。 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程是不可阻挡的 A.教育形象 B.人格形象 C.视听形象 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51.确立一个好的决策目标应该具备的条件有D.认识形象 E.个体形象 象。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ABCDE )。 80.良好的领导形象通常具有( ABC )。 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顺A.目标的明确性B.目标的期限性C.目标可行性 A.教育功能 B.认识功能 C.审美功能 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D.目标可量化性 E.目标层次性 D.感染效应功能 E.宣传功能 良性互动。 52.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81.一个成功的团队对团队成员的作用有( ABCD )。 领导手段: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 ABD )。 A.获取安全感 B.提供社交满足 C.获取集体情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领导手段的综合运用A.方案错误 B.目标错误 C.评估错误 感的满足 D.节约成本 E.获取物质支持 和灵活组合,应兼顾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有利D.环境变量 E.成本过高 82.沟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BCDE )。 于本系统目标的实现及在更大系统中竞争力的提高。 构为基础,在每个领导层次都设立专业性的职能部门,作

为该级行政领导者的参谋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分别处理各类问题。这些职能部门拟定的决策、计划与方案等,应经由直线行政领导者批准下达给下级机构,其本身在原则上不能直接指挥或命令下级领导和下属职能部门。 矩阵式: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最后决定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必须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或决定办事的领导体制。 分权制:则是指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解决问题,上级对下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随便干预的领导体制。

所谓完整制:也称之为集约制、一元制或者统属制,是指属于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的领导体制。 分离制:又称之为独立制或者多元统属制,是指凡属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不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而是按照各个53.领导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A.沟通情况 B.沟通客体 C.沟通主体 则有(ABCDEFJL )。 D.传递信息的一定手段 E.沟通渠道 A.信息原则 B.预测原则 C.系统原则、D、83.沟通障碍有( ACD )。 优化原则 E.智囊原则 F.动态原则 J、求实A.传送障碍 B.语言障碍 C.接受障碍 创新原则、L、公正原则 D.信道障碍 E.非语言障碍 54.直接头脑风暴法的规则是(ABCD )。 84.在沟通过程中,造成接受障碍的根本原因是A.在会上可以自由畅想,随心所欲的发言,发言( ABCD )。 不受限制; B.无批评原则,即对他人的任何A.接收者的个性差异 B.知识结构水平的差异 发言,见解和意见不作反驳和否定的判断; C.欢C.选择性接受 D.价值判断差异 E.意图误解 迎与会者畅所欲言,多提意见或建议,多多益善; 85.在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 ABD )。 D.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广开言A.协调群众中的个人 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 C.协路,以便集思广益。E、与会人员地位相同、不分调组织内部关系D.协调不同的组织E.协调不同的国家 尊卑,有同等的发言权;F、禁止会下私下交谈,86.领导协调的种类有( AB )。 以防受他人的意见相左,破坏个人独立性。 A.纵向协调 B.横向协调 C.关系协调 55.德尔菲法具有的特点为(ABC )。 D.人际协调 E.组织协调 A.匿名性 B.多轮反馈沟通C.预测结果的统87.有益冲突通常表现为( ABCD )。 计特征 D.无批评原则 E.会上畅所欲言 A.可以发泄不满 B.增加内聚力 C.促进联合 56.一般而言,危机通常具有的特点为(AB )。 D.平衡权力 E.停止无休止的斗争 A.突发性 B.高度不确定性 C.颠覆性 88.处理不同冲突的方法有( ABCDE )。 D.决策的紧迫性 E.决策的时效性 A.回避 B.建立联络小组 C.采取强制办法 57.危机发展要经过的阶段有( AC )。 D.树立更高目标 E.解决问题 A.前兆阶段 B.危机预警阶段 C.爆发阶段 89.领导方法的共同特点有( ABC )。 D.危机识别阶段 E.危机平稳阶段 A.目的性和中介性B.动态性和多样性C.层次性和条58.危机决策的过程有( BCE )。 件性 D.整体性和超前性 E.前瞻性和超越性 A.危机持平阶段B.危机控制阶段C.危机消除阶90.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划分的领导行为方式有段 D.危机解决阶段 E.危机识别阶段 ( ACD )。 59.有效避免危机的办法有( ACD )。 A.集权式 B.民主式 C.分权式 A.动态预测B.消除危机 C.树立危机意识 D.均权式 E.重权式 D.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E.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91.按照领导者所管理的重点划分的领导行为方式有60.危机对组织的积极作用有( ABC )。 ( ABD )。 A.改善组织结构B.树立危机意识C.造成组织危A.重事式 B.重人式 C.民主参与式 机 D.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E.提高领导素质 D.人事并重式 E.专断式 61.人力资源的主要特性有( ABCDE )。 92.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变量的领导行为方式有A.增值性 B.开发性 C.时效性 ( ABD )。 D.消耗性 E.能动性 A.专断式 B.民主式 C.均权式 62.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主要包括( ADE )。 D.放任式 E.重人式 A.人力是一种资本B.人力资源是第二资源 93.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C.人才产品化观念D.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 ( ABC )。 E.人才商品化观念 A.剥夺式集权领导B.仁慈式集权领导C.协商式民主63.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BCDE )。 领导 D.放任式民主领导 E.人事并重式领导 A.上级领导指定法B.竞争考试法C.竞争上岗法 94.对领导效能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提高对其( CD )D.领导亲自考察法E.绩效考核法 的研究。 64.领导选才的荐举法主要包括( ABCD )。 A.历史性 B.社会性 C.科学性 A.自荐B.领导推荐C.专家推荐 D.操作性 E.政治性 D.群众推荐 E.亲属推荐 95.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ACD )。 65.领导用人的原则主要有( ADE )。 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 B.领导效A.诚信不疑 B.只用不养 C.独断专权 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 D.环境原则 E.数量原则 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E.两者并没有区别 66.领导用人方法主要包括( ABCDE )。 96.领导微观效能主要包括( ABCDE )。 A.试用法 B.晋升淘汰法 C.委任法 A.决策效能 B.用人效能 C.办事效能 D.聘任法 E.选举法 D.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 E.时间效能 67.动机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主要体现为97.对领导者成绩的考评主要包括( ABCDE )。 ( ABCD )。 A.精神文明建设 B.物质文明建设 C.工作效率 A.发动行为 B.导向行为 C.维持行为 D.工作数量与质量 E.社会稳定方面 D.调整行为 E.不产生行为 98.坚持对领导效能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具体68.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地说要做到(BCD )。 (CD )。 A.考察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B.分析时间因素C.分析A.职务 B.监督 C.工作的富有成就 D.工空间因素 D.分析人际关系因素E.分析客观因素 作本身的重要性 E.工资 99.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的关系是( BC )。 69.挫折与失败的区别主要有( BC )。 A.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基础 A.挫折是一种客观事实B.失败是一种客观事实 B.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基础 C.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D.失败是一种主观感受 C.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 E.挫折一定产生失败 D.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 70.人受到挫折后的消极反应主要有( BCDE )。 E.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A.愈挫愈奋 B.愤怒 C.焦虑 100.模拟测评的主要形式有( ABCD )。 D.无所谓 E.沮丧 A.公文处理 B.即兴发言 C.模拟会议 71.系统性是现代思维方法的特征之一,它的基D.情景模拟 E.民意测验 本原则包括(ABCDE )。 101.西方国家在培训方法上的共同特点包括( ABD )。 A.整体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等级性原则 A.方法固定 B.坚持择优 C.强调书本 D.有序性原则 E.模型和优化原则 D.实行重用 E.课堂灌输 72.独立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点,它的主要表102.现代培训方式主要包括( BDE )。 现包括( ABCDE )。 A.满堂灌式 B.案例式 C.问题诊断式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善于排除D.管理游戏式 E.拓展培训式 自身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C.勇于打破传103.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 )。

统、挑战权威D.根据实践的发展及时转换思路、A.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B.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

更新观念E.敢于怀疑、积极探索 子政务 C.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D.政府与社会组织

73.意志对人的各种行为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之间的电子政务 E.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在思维创新活动中,良好的意志品质需要具有104.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ABCD )。

(ABCD )。 A.行政业务电子化 B.行政业务网络化

A.自觉性B.坚毅性C.自制性D.果断性E.灵活性 C.行政业务程序化 D.行政信息公开化

74.领导者的思维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E.行政程序透明化 是(ACD )。 105.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 BC )。

A.分析和综合 B.选择和概括 C.比较和分类 A.行政业务网络化 B.信息公开 C.便民服务 D.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E.分类和比较 D.行政业务程序化 E.公民监督 75.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ABCDE )。 A.对组织整体及组织中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 政治领导:以解决上层建筑领域的矛盾问题为主要任务。政治领导的责任包括:宣传贯彻本组织或团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营造和谐、融洽、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等。 行政领导: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业务领导:以解决经济基础领域的矛盾为主要任务。 基层领导:主要是组织日常的工作、活动,执行和落实中高层领导的任务和决策,处理比较具体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 领导特质理论:以领导者为中心,从不同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显示出的不同特质出发,希望通过对领导特质的研究,发现领导者的一般特征,并解释领导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权变:是指行为主体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适当调整自身行为,以期实现理想效果。 超越型领导:又译作改造型领导、变革型领导,最早是在研究政治领袖问题时提出的。超越型领导强调公平、公正、人道、和谐、理解等正向价值观,并通过努力主动消解忌妒、仇恨、恐惧等负向价值情感。交易型领导的特点是用追随者个人可能获取的利益激励他们。超越型领导强调用高级需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而交易型领导则更多地通过安全、生理等低级需要来刺激下属。 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柔性领导理论: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内隐领导理论: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领导权力:它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权力就是意志与法令;其二,权力就是权势与权威。 领导权力结构:是指领导权力的各种构成要素依附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并在进行有序性活动的过程中构成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总称。 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充分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 不充分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属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制约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权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以免出现漏洞。 弹性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形式。 权力腐败: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群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权力制约,就其对行政权力的正常运行所发挥的作用而言,是一种功能;就其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基本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而言,又是一种机制。 领导体制:概括地说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

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直线式: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是将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的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职能式: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凡是与完成此任务与职能有关的部门或工作人员统一归该机构领导,同时领导者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所有问题拥有指挥权。 混合式:是一种将直线式组织结构与职能式组织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组织结构形式。它是以直线式组织结

行政领导机关的不同职责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限,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制约的领导体制。 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委员会制:又称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层级制:又称之为直线制、层次制、分级制或者系统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个下属层级对上一个层级负责,从指挥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那样的指挥系统,每一个层级的领导业务范围基本相同,但管辖的范围与规模随层级的降低而逐渐缩小

的领导体制。

职能制:又称为分职制、功能制或者机能制,是指在一个领导机关中在横向上平行地设置若干个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各个职能部门所管辖的范围都以本领导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不同的领导体制。

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于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

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君主专制、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等形式。

资产阶级民主制:就其一般意义来说,是指统治阶级平等地掌握政权,并对其他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政治领导体制。

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它与领导者、被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基本要素。

文化这一概念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1)物的层面,即物质文化;(2)精神的文化,或称解释的文化;(3)制度的文化。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 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态度: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的心理表现。 权力距离:用来表示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 信念: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中形成的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恒久的观念、指向和信仰,是构成人们心理导向的核心要素。

领导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聘用或由群众推举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既包括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又有着更加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专业素质,领导和管理能力等。

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

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领导能力:由领导者在社会中特殊的职责所决定的,是指领导者有效地实施领导,完成组织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才能条件的总和。

领导素质测评:测评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其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

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调适:是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针对冲突的具体调适方式有和解、妥协、容忍、调节和仲裁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是指组织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差距的过程。 领导战略:战略是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长期性、规

律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其目标是指向组织的长期运作。

战略环境:是“与确立战略目标和达到目标有着潜在联系”的所有环境的总称,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领导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 决策问题:就是事物的实际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

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一般性方法。所谓风险决策,并不是说在选择行动方案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无所知,凭抽签来决定命运的赌博式导者关心的是组织的目标、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效率及质量。

重人式领导方式:是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者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关系,以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曼于1966年首创的。卡曼认为,领导者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应与领导者的年龄、知识经验、技术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将影响领导效果。 领导效能:目前学术界主要有贡献论、过程论和目标论三种观点。从一般意义上说,效能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有效的、综合的作用和效应。从领导学的角度上理解,是指领导活动目标及其实现的程度,包括效和能两个部分。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活动目标的能力与所获得的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效益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状态、组织环境与组织关系的有效变化的系统综合。

领导效能测评:即特定的测评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能力与效果进行综合测试与评价的过程。

领导发展:是指领导者对自身领导力的发展。即领导者根据时代和环境的需要,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进行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 民意测评法:是现代民主社会日益广泛使用的一种测评方法,

在汉语中,危机就是“危”与“机”这两个不同词义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泛指事件来的突然,事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临界值,给人以很大的压力。“机”具有机会、时机、契机的含义,指事物变化的枢纽与重要关系的环节。

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增值性特征。

答:此观点正确。社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还要不断地追求价值增加。物质资源在其转化过程中,只能是价值的平行转移,要实现资源转化的增值,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达到。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增值效应更加明显,而且内在素质不同的人力价值对增值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

来的,它为领导功能的顺利实现提供了依据和保证。权威性主要是通过非权力性影响力建立起来的,它源于领导者的能力、学识、修养、品质等因素。强制性为领导提供了合法存在的基础,但领导的成功与否则最终取决于领导权威性的高低。

第三,战略性与前瞻性。领导的意义在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领导活动的全过程,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根据这一预测及时、科学地进行战略决策与战略规划。因此,领导必须具有战略性和超前性,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领导的有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是领导不同于一般社会

行为的重要特点。

按照领导的历史发展进程,领导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1.以领导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标准划分

现代社会讲究效益,所以领导只用人才,不必养人才。 第一,自然式领导。它是领导类型中最原始、最初级的类答:此观点是错误的。领导者不但要用才,更要爱才、型,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部落首领都属于这种类型。 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同时,在用第二,专制式领导。这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随着才、养才的过程中,领导者要注重对潜人才的培养与阶级对立的加深而出现的一种领导类型。 第三,民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主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是相对于专制式领导而言的,是同再造性思维是一种因循守旧、保守保旧的思维形式。 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的领导形式。 第错误。再造性思维,是依据前人或他人的方式、方法四,专家式领导,也称专家辅佐式领导。随着社会生产力进行思维,制造同类思维成果的思维品质。再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是思维者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广泛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他化、科技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一新形式迫切需要通晓业务与因循守旧、保守保旧的思维是根本不同的。 或擅长管理的专家式领导参与领导活动,专家式领导因此领导艺术美就是善,就是品德。 应运而生。“硬专家”是指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软专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领导艺术美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家”是指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第五,专家集团选择。

即通过投票法、对话法与问卷法等方式对测评的领导者进行评危机决策:是指一种决策情势,在这个情势中,组议,以获得某一方面或总体的情况。

织决策者所认定的基本利益和核心价值面临着严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重威胁或挑战,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前景造成高度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的紧张与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内,决策者必须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

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应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

对措施。

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缘,即“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动过程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网络伦理:主要指网络从业人员的专业伦理,即其专业“人力资源”也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内在生产过程中人员在从事网络工作时必须遵守的某些规范。

能够有效利用的劳动力总量。

虚拟政府:公民能在网站上方便地实现所有与政府打交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道的事物,政府由原来的主体转变为服务中心。 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四、判断题:

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

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和锻炼的结近因效应:是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马太效应: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社会能力素质等。

越多,而对哪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成绩,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 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戴维现象: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知识结构: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不制和防碍千里马奔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现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构成的结构。在现代社会中,象叫做“戴维现象”。

一个人大约只有10%的知识是在正规学校中学到的,大思维:一般情况下,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约90%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狭义的思维仅仅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处理智能结构: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的智能结构,应该是不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广义的思维是泛指一同智能优势人才个体构成的结构。

切精神现象,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概缺乏知识,可以查阅百科全书,而思考问题、设想方案念、判断、体力等等一切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的总却是任何东西也可以代替不了的。

和。从笛卡儿到现在我国的哲学教材,都是在广义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上介绍思维概念的。 相称。

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答:此观点是正确的。

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在领导群体内部,我们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 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分工不清、职责不明,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 权,完成所负责任就没有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就思维品质: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个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另一种可能就是领导者滥用权力。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

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它成员思维创新:是指通过思维主体的大脑的活动,运用职权范围内的事,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摩擦,影响领导各种思维的技能、技巧,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理,改变思维活动的模式或过程,获得新的思路、非正式群体也是群体,群体都有自己的首领,因此非正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理论。 式群体的领袖是组织任命产生的。 灵感:是大脑的一种特殊技能,是思维发展到高级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一种高级的感知能力。灵感非正式群体的领袖都是自发产生的,他的能力、威信一是思维创新活动中神奇而有效的思维形式。 般是超过其他群体成员的,因而其在群体中的作用及对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力,通常也是非常突出的。由于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存在是自发的,它的进入与退出都强制性影响力:为领导者所独有,也称权力性影响是自愿的,所以只要这个群体还存在,某一成员还在群力,它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体之中,他一般都有比较强的群体意识与归属感。 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社会期望角色扮演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角色自然性影响力:也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源于个人情感是一种角色的责任感。 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答:此观点是正确的。

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

社会期望角色扮演过程具有应有的情感和态度,角色情个性: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社会生活的影响,通

感集中反映在个体对于所扮演角色的角色义务的责任感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上。领导者不但自身要培养和强化角色情感,而且要营团队(Group):是指一群人,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建立和增强角相互配合,互相依赖也互相尊重,在行动上规范一色情感。 致,并为一个目标或多个目标共同努力。团队是现冲突是由于利益不同而产生的对抗性行为,因此冲突只代组织的重要形式,它比一般的组织群体更具凝聚有消极作用。

力、亲和力和辐射力。

答:有积极作用。 沟通:也称为信息交流,是指发讯者把信息(也包冲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他可以有效地克服停滞、自括发讯者的思想、知识、观念、意图、想法等在内)满、僵固、保守的情绪,冲击“万马齐暗”的沉闷局面,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达到相互了解促进新观点、新建议的产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策略、

和协调一致的效果,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方案,引导出变革的结果。而且在冲突的过程中,各方领导协调: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面思想和意见都不得不以最快捷的方式做最清晰的表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达,这样其弱点便难以掩饰,有助于及时更改,同时也

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总之,任何冲突都可能导致消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由于在目极的或积极的后果,实际结果如何,就看领导者的处理标、认知与情感方面产生差异,在特定问题上采取水平了。 相互排斥、对抗、否定等行为或情绪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危机就是突发事件。 领导方式: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其特定的作危机决策是指一种决策情势,在这个情势中,组织决策风、习惯、性格、态度、倾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者所认定的基本利益和核心价值面临着严重威胁或挑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做出反战,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前景造成高度的紧张与压力,

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定式。

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限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制在最低限度内,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对事件做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办法、手段、出关键性决策和应对措施。

措施、步骤等的总和。

危机就是机会。 重事式领导方式:就是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领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善,表现为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它是静态的美。

任何沟通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沟通主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渠道进行。语言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语调、重音的正确性、节奏、读音正确与否以及语义的分歧等也会给沟通造成障碍。非语言沟通在最近几十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所有冲突都是有害的。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冲突作为一种矛盾的存在形式,和其它事物一样,也存在着正面与反面、建设与破坏、有益与有害两种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冲突往往是促进组织向前发展的重要诱因。关键是领导者要懂得因势利导,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把破坏力量转化为建设力量,这需要领导具备协调冲突的高潮艺术。如果没有冲突,组织就会停滞不前。有害冲突是组织破坏性的或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因此,冲突并不总是有害的。 领导效能是一个单一指标体系。 错误。领导效能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综合性体系,这其中包括定性的因素,也包括定量的因素。 领导活动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因此领导效能既包含正效能又包含负效能。 正确。根据领导效能的性质不同,我们可将领导效能分工分为正效能与负效能。无论是宏观领导效能还是微观领导效能,都有正负之分。 领导测评要从静态理解动态,而不是从动态理解静态。

错误。测评工作要有动态的眼光,因为必须要有动态

的考察,才能使我们理解静态效能的真正意义。动态

与静态两个方面需要结合起来,即从静态把握动态,

从静态理解静态。

五、简答题

简述社会分工对领导学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分工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按照劳动部门

的不同进行横向分工;二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

进行纵向分工。横向分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生的分

工形式,它依次包括: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

及体力与脑力的分工。

在领导学中,辩证研究方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

方面?

辩证方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者与

被领导者的矛盾是领导活动诸多矛盾中一对基本矛

盾,要依据矛盾转化原理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对

立统一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二是领导活动总是存在

于一定的社会形态中,要在分析社会历史形态的基础

上,把握领导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三是以唯物辩证法

为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区分领导活动的共性和个

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简述领导的属性及其关系。

1)领导的自然属性; 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

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们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

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领导的自然属性的一般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

的权力,它是任何社会 与时代的领导都必须具有的

共同的标志。领导活动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

的有目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以领导主体的意志来统一

指挥其所属的人们的思想 与行动。而要将这种统一

的意志真正地贯彻和执行下去,就必须依靠一定的权

力或者权威来使领导客体服从这种意志。因此,权力

是领导的重要标志,权力和服从是领导关系的永恒属

性。

2)领导的社会属性; 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与经

济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并规定着它

们的社会性质,这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

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

这是因为,虽然一切领导都以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

力为标志,但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却使领

导具有不同形式:或与领导客体的意志相对立,以强

制和欺骗来维持权力并实现统一;或代表领导客体的

意志,使权力和服从建立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之上并实

现两者的统一。

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活动有那些特点?

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系统性和互动性。领导活动是一个由领导者、

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领导者处于主

导地位,对组织的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被领导

者是按照领导决策与意图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

或集体;领导环境是对领导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的总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领导系统始终处

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

等系统要素的良性互动推动了领导目标的实现和领

导活动的发展。

第二,强制性与权威性。由社会或组织赋予的权力是

任何领导活动存在的前提,领导的强制性根源于领导

的权力特质。强制性主要是通过权力性影响力建立起

式领导。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具有

影响因素众多、变化发展迅速、结构规模复杂的特点。因此,仅仅专家个人参与领导有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名专家组成领导集体进行领导,从而形成专家集团式的领导类型。

2.以领导工作的性质和对象为标准划分 第一,政治领导。政治领导以解决上层建筑领域的矛盾问题为主要任务。政治领导的责任包括:宣传贯彻本组织或团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营造和谐、融洽、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等。 第二,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它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执行性为主要特点。其职责包括:推行政治领导和业务领导的决策,负责社会公共事务、劳动人事等。 第三,业务领导。业务领导以解决经济基础领域的矛盾为主要任务。业务领导范围广阔、门类繁多,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国防等众多领域。业务领导的职责主要是依据行业规范和准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完成本组织或团体的目标。 第四,学术领导。学术领导是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从政治领导、业务领导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领导类型。技术领导的主要职

责包括:决策某一学科的研究方向,组织、协调科研力量,

控制科研进程等。学术领导是由专家组成的人才群体,一

般以智囊团、政策研究小组、咨询机构等形式出现。

3.以领导关系为标准划分

第一,层次式领导。层次式领导又称金字塔式领导,即每

个单位只有一个上级机关和几个下级机关,通过一条渠道

解决工作问题。它具有机构简化、权责分明、效率比较高

的特点。层次式领导常见于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适用

于工作内容单一、规模较小的组织。 第二,单线式

领导。单线式领导的特点是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只与相临的

两 个人联系,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它多适合于国防、安

全、特工等工作。 第三,星式领导。星式领导只

有一个指挥中心,各单位只能与指挥中心联 系,彼此之

间不发生联系,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它多适用于国防、安

全、谍报等工作。 第四,轮式领导。轮式领导,即

每个单位或团体既与领导核心保持联系,彼此也进行沟

通,具有信息传递快、可靠性高、反应迅捷等特点。它多

用于政府和行政部门。 第五,网络式领导。网络式领

导的特点是,各级领导在各自的管理权限内可以直接指挥

下级组织,职责分工十分明确。但由于各单位之间的横向

联系比较欠缺,所以容易出现政出多门、贯彻不利的问题,

从而降低了领导效能和效率。网络式领导常见于政府、企

业中各职能部门与下属机构。

4.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划分

第一,高层领导。高层领导主要是进行重大方针、政策的

决策,在领导活动中占有战略指导、宏观指挥、统领全局、

协调控制的地位。

第二,中层领导。中层领导主要是贯彻执行方针、政策,

推动、促进和保障决策的实施,在领导活动中具有承上启

下、沟通各方面关系的作用。

第三,基层领导。基层领导主要是组织日常的工作、活动,

执行和落实中高层领导的任务和决策,处理比较具体的事

务性、技术性工作。基层领导在领导体系中承担微观调控、

具体执行的任务。

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领导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辩证研究方法。辩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在领导科学中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对领导科学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收

集大量资料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的分析与研究。

第三,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用历史的观点对领导

活动进行观察与研究,注重考察领导和领导科学的起源、

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及这一过程对社会影响与作用,以期以

史为镜,借鉴历史经验服务于现代领导实践与领导理论发

展。

第四,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一组具有

可比性的领导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分析,研究其相关

性或差异性。

第五,案例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以客观公正

的第三者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广泛收集各种可能的资料,

对已经发生的真实而典型的领导事件进行分析与研究,作

为此后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第六,系统研究方法。从

系统观出发,领导活动是一个由领导活动的主体、结构与

过程等要素组成的系统,它本身包括了大量的次级系统,

同时它又处于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因此,需要运用系统

研究方法,兼顾局部需要与整体利益、当前效益与长远目

标,推动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 (二)领导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需要。 第三,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提升领导者整体素质的领导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权力不等同于权威,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为:(1)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在一个现代组织中,领导权力一般来源于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条例的规定,具有外在的、法定的性质。而领导权威则主要来源于个人影响力。

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

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 求,同时具备日益完善的内容与形式,因而对于我们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好经济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资产阶级民主制虽然在本质上是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专政,但其在内容与形式上,比如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议会制以及进行分级分权的管理等,对于完善我国的政治领导建设都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必要条件。

(2)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领导权力主要以职权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种机制可以存在于民主社会,也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形式出现,其所发挥的指引与影响作用是以强制性做后可以存在于专制社会,不过在两种社会中的分权程度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

盾。而领导权威则主要表现为领导者自身的良好素质,和保障目的有所不同。西方分权制衡制度是建立在资(1)儒家; 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对世界影响最从而通过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来统御被领导者与周围产阶级民主的基础上,并且强调最高权力的分立与相大的当首推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的人。 互制衡。我国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孔子指出:(3)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领导权力是通过命令、义民主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目的是保证人民赋予的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批示等强制手段产生影响的,具有直观、明显的特点。力不被滥用,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这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荀子也指这种权力随着职位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职务的终一制度的原则是分工制约,而不是西方国家的分权制出:“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止而消失。而领导权威则不同,它来自领导者的自身,衡。

故足以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故能宽容,因求以通过领导者的崇高威望和优良品行感染并影响人们的言领导体制的特征。

成天下之大事矣。”(《非相》) 行,使人们在心理上认同,从感情上接受。

领导体制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两种根本(2)道家; 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4)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领导权力带有强制性属性之外,还具备(1)系统性;(2)根本性;(3)“齐物论”和“道法自然”。道家认为,从“道”和不可违抗性,在这种强大“外力”的作用下,被领导全局性;(4)稳定性等四种基本特征。

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道家的自然主者的心理和行为,一般多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服从,有时简述领导体制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义的天道观和辩证方法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在中国处于敢怒不敢言或敢言而不敢动的反抗状态。而领导权1)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威产生作用的前提是人们心理上的认可与感情上的接发展。2)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协调各级各类领导倡垂拱而治,逸而有成,反对事必躬亲,勤而无功,受,在这种“内动力”的作用下,人们对领导者时常表机构。3)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造就更优秀的领导他们的这种思想就受到了道家的影响。

现出一种由衷的尊敬与主动的服从和依赖,并能创造性者。4)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3)法家; 与儒家相反,法家主张“法治”、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者之间的良性关系。5)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克服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其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化的权威,才能官僚主义,增强领导活动的效率与活力。6)科学的领

代表人物韩非子强调必须用暴力对被统治者进行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的绩效。 导体制有助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威慑。法家还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以权侵简述领导权力的结构。 简述领导体制的结构。 法、以情乱法、以功压法。同时,法家也非常重视(一)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

第一,直线式。直线式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对法制队伍的建设。

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领导权力主体、领导权力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是将一个领导系统或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客体和领导权力载体这三种构成要素。

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的指挥要贡献?

1.领导权力主体: 领导权力主体是指国家党政机关、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一是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二是群众路线的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的各级领导者,是在确定领导目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第二,职能式。职能领导方法;三是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标、履行领导职能、取得领导绩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人或集团。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其位。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究方向。

领导权力主体必须身处一定的职位并担任一定的职务。 门性机构。凡是与完成此任务与职能有关的部门或工一条基本线索即领导理论研究由价值中立理论向第二,负其责。领导权力主体负有领导责任。 第三,用作人员统一归该机构领导,同时领导者对其职权范围非价值中立理论的发展。价值中立是指:一个人只其权。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职责时,事实上主要运用两种内的所有问题拥有指挥权。 要能掌握一定的权力,占据一定的地位,能够有效权力:其中一种是职位权力,即由所在组织所授予的,第三,混合式。混合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将直线式组织地指挥下属实现组织目标,就被认为是领导者,而为满足履行领导职能的需要而具有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结构与职能式组织结 构有机结合起来的组织结构不论这个人对历史与社会的作用是进步的还是非理和行为的强制性与法定性力量。另一种是统御权力,形式。它以直线式组织结构为基础,在每个领导层 进步的。非价值中立则是指:领导不仅应注重权力这是区别于领导职位权力的另一种权力表现形式。它是次都设立专业性的职能部门,并将其作为该级行政领的拥有与组织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对社会的进步指领导者以其自身素质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施展影响的导者的参谋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分别处理各类问题。意义以及公民道德的提高与升华。非价值中立还认能力。

这些职能部门拟定的决策、计划与方案等,应经由直为领导者与权力滥用者和暴君是不相容的。 2.领导权力客体;领导权力客体是指领导权力作用的对线行政领导者批准下达给下级机构,其本身在原则上(二)两个研究方向 象,即领导活动中的被领导者。从广义上说,如前所述,不能直接指挥或命令下级领导和下属职能部门。 第西方领导理论,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主要有两个研领导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四,矩阵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究方向:一是从研究领导者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可以说囊括了领土范围内的整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二是从研究领导活动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 个社会。从狭义上说,领导权力的客体则专指各自组织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一目标”结构形式。 简述西方领导理论主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 系统内部的被领导者。

简述领导体制的类型。 ①政治与行政领导领域,这主要体现为对政府首脑3.领导权力载体;领导权力的载体是指领导权力与其主1.集权制与分权制

或领袖素质与行为的研究; ②企业领导领域; 客体结合以后所形成的一种网络架构,它表现为领导权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③军事领导领域,主要体现在对战争中的领导艺术力关系及其制度安排的总格局,是领导活动赖以展开的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的研究。

组织依托与基本框架。

分权制。 所谓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最后决简述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第一,领导权力载体在纵向上表现为金字塔式的层级结定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下级领导机关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构。 第二,领导权力载体在横向上表现为平行式的部与领导者必须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或决定办事的领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门结构。

导体制。 分权制则是指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二)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

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解决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认为领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是由领导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问题,上级对下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导的成效依赖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情不得随便干预的领导体制。 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即领导是领导力运行模式。第一,领导权力是一种矢量,其作用方向2.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的函数。此外,这一理论和轨道具有明显的指向。第二,领导权力的运行呈现出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还认为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明显的层次性,其中间过程存在许多中介。第三,时间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或者称之为首长负责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上。

在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第四,制与合议制。 所谓一长制,又称为首长负责制或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使领导具有了更领导权力运行的结果。

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强的艺术化色彩,并且使得人们对领导的判断不再简述行使领导权力需要遵循的原则。

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局限于道德范畴。权变理论表明,单纯依靠领导者(一)正当性原则 (二)可行性原则(三)民主性原则 (四)上的领导体制。 委员会制,又称为会议制或者合的特质或行为并不能导致成功的领导,领导活动是效益性原则(五)权变性原则 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否有效不仅与领导者的素质和行为有关,而且与其领导授权需要遵守的原则

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所处的环境具有更大的相关性。权变理论认为,世①适当原则。②责任原则。③可控原则。④信任原则。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界上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我⑤考绩原则。

3.完整制与分离制

们只能应用适当的理论和模式,为领导者在具体情领导授权的形式。

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况下采取适应性的领导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这一①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观点为领导者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选用个性化、分为口头授权与书面授权。②根据授权的规范性程度的分离制。 所谓完整制,也称为集约制、一元制或者艺术化的领导方式、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不同,可将领导授权分为正式授权与非正式授权。③根统属制,是指属于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我们在对领导方式进行批判时,也必须以其依存的据工作内容的重要性程度、上下级的水平与能力等综合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特定环境条件为依据。

情况,可将领导授权分为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制约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简述领导权力起源的因素。

授权和弹性授权等形式。 长或者一个上级机关的领导体制。所谓分离制,又称(1)人以劳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2)人具有领导授权的程序。

为独立制或者多元统属制,是指凡属同一个领导层级高度的社会性。(3)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 第一,确定授权的工作内容,即领导者根据领导与管理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简述领导权力的发展过程。 的目标与任务,确定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范围。第二,选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不集1、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择授权的对象。第三,正式授予权力并明确责任。第四,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者一个上级机关,而是按照各个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是指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及时检查监督。 行政领导机关的不同职责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限,且彼适应的领导权力,这种领导权力的特点是: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征?

此之间相互独立并制约的领导体制。 (1)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的社会职能与国家政(1)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 4.层级制与职能制

治权力的统治职能明显地交织在一起。 (2)传统(2)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与造租;

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职责权限性质与范围的不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3)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 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

相互结合。 (3)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法权(4)权力腐败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所谓层级制,又称为直线制、层次制、分级制或者系力等血缘关系权力有根深蒂固的联系。 (4)传统(5)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统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个层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经济权力有相当直接的关系。 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危害。

级,每一个下属层级对上一个层级负责,从指挥中心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

权力腐败行为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那样的指挥系统,每一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第一,权力腐败直接损害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并可个层级的领导业务范围基本相同,但管辖的范围与规领导权力,其与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相比,具能造成危及根本的合法性危机。第二,权力腐败直接消模随层级的降低而逐渐缩小的领导体制。 所谓职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解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的积极力能制,又称为分职制、功能制或者机能制,是指在一(1)现代社会领导权力的自主性非常明显,社会量。第三,权力腐败阻碍了行政与经济体制的变革。一个领导机关中在横向上平行地设置若干个职能部门,管理职能日益突出。 (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方面,权力腐败不利于行政管理机构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各个职能部门所管辖的范围不仅实现了同外部权力的分离,其内部的功能分化第四,权力腐败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第五,都以本领导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工作的性质与内也日益发达。 (3)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权力腐败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收入的分配产生极其严重容不同的领导体制。

法理型的权力。

的不利影响。第六,权力腐败完全可能造成优秀人才的外流

简述西方领导体制的变迁及其对我国领导体制的启示。

3、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

和埋没。第七,权力腐败会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体制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国家里,传统社会简述领导权力制约的功能。

指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这种体制的发展过时期的领导权力的特征依然部分地存在,而现代社第一,权力制约的导向功能,即引导权力始终按照人民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家长制领导;(2)经理制会的领导权力的特征也已大量出现,但却尚未完全的意志运行。第二,权力制约的保障功能,即保证社会领导;(3)职业“软专家” 领导制;(4)专家集团具备。于是,在转型期社会,行政领导权力的现代公仆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第三,权力制约的防范功能,领导制;(5)多级领导制。

性特征与传统性特征就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这

即预防和阻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发展。第四,权力制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以及政治领导体制种转变中社会的领导权力可称为转型期的领导权力。

约的矫正功能,即对偏离正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演变的过程进行简略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大简述领导权力的特点。

正和补救。第五,权力制约的惩戒功能,即对滥用权力体上是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状况的,同时也不得不随第一,无形性。第二,依附性。第三,可塑性。 第的行为及其责任者予以必要的制裁。第六,权力制约的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某些相应的变革。因此在总四,对象性。第五,强制性。第六,目的性。 第调整功能,即使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矛盾得体上是符合领导体制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资本主义国七,交换性。第八,垄断性。第九,诱惑性。

到及时调解。

家的企业领导体制反映了社会大生产的某些客观要

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我国领导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领导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体说来,它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三,中央集权式的领导和管理。 中国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

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 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现在,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结合WTO的要求,试述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前景 (一)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二)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三)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四)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五)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六)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七)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

简述领导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是指生物体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它与生物体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能够通过反馈作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或修复,以维持支持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

领导活动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基本要素为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1)领导者;领导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聘用或由群众推举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居于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领导者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发动者和推动者。

(2)被领导者;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执行具体决策方案、命令、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执行者。被领导者是相对于领导者而言的,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相对领导者,即相对于下级而言是领导者,相对于上级而言是被领导者;二是绝对领导者,指在一切社会组织中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不掌握任何领导权力、不承担任何领导责任,完全接受领导的人。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和丰富,被领导者可以变为领导者,绝对领导者也可以变为相对领导者。 (3)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领导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冲突。它们的互动关系可以从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和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领导环境发展过程依次为适应环境、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

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三个方面。这三个过程是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缺一不可的,具有时间上的相继性和逻辑上的继承性。在实现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的疏漏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环境发展的受阻、停滞乃至倒退。 精神、物质、制度文化,他们的关系怎样? 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前提和条件,构成了文化结构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文化结构的保障,合理的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重要保证;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的主导,规范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三个层次文化的互动中,制度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它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

简述领导文化的功能。

内化功能;规范功能;导向功能;调试功能。 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作用与联系?

第一,外部领导环境对内部领导环境产生压力和制约作用。 第二,内部领导环境对外部领导环境存在着适应和抵制的两重性。需要指出的是,外部领导环境和内部领导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所谓的“外部”与“内部”只有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上的不同,并无实质上的差异。 简述领导素质的主要内容。

领导素质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指人作为一个政治角色对政治特别是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义务和所享受的政治权利的理解、把握、反映和见诸行动等情况的总和,是人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中培养出来或必须具备的个体特质,是高度政治化的结果。 对于领导者来说,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政治素质从根本上决定领导的性质和方向,是领导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的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理论;第二,政治知识;第三,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第四,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第五,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2.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 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它主要包括伦理知识、伦理造诣、道德规范内化程度、约束取向、价值维度、慎独程度、情操、气节、风格、境界、作风、勇气、正气、责任感、法纪信守等领导素质因素,反映着领导者对他人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道德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心和使

命感;二是进取心;三是胸怀宽阔;四是公正;五是自身廉洁。

3.能力素质;领导能力是由领导者在社会中特殊的职责所决定的,是指领导者有效地实施领导,完成组织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才能条件的总和。当代领导能力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能力;二是科学决策能力;三是选才用人能力;四是计划规划能力;五是组织协调能力;六是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七是控制与自控能力;八是应变与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九是开拓与创新能力;十是学习能力。

4.知识素质;知识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概念,是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合作是指两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和。具体来说,领导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方面的内容:第一,宽广的知识面;第二,熟悉现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代管理知识;第三,一般的科学知识;第四,本职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专业知识;第五,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共同性则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 5.心理素质;领导者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简述群体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乐观的情绪;第一,目标因素。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目标追求,是第二,坚强的意志;第三,广泛的兴趣;第四,开导致冲突最内在的原因。第二,资源因素。群体为实现朗的性格。 目标就需要对各种资源加以利用,而地球上的各种资源6.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体质和体貌两个方面:都是有限的,因此,对于资源的争夺,势必成为各种冲体质就是通常所说的体格或体魄,是指人承受体突的根本原因。第三,责权因素。责权因素是最典型的力、脑力劳动的程度,是身体素质的内在成分、质造成冲突的主观因素。第四,信息沟通因素。有相当数量、结构、性状和特征。体貌即外形,指身体素质目的冲突是由误解造成的,而信息沟通不畅或错误信息的外在成分、质量、结构、形状和特征,包括相貌、的误导,是误解的直接原因。第五,结构因素。群体结气色、声音、体态、身高、体重等各个方面。 构方面的因素与冲突有一定关系,群体规模越大,发生领导素质的作用 各种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原因可能在于,规模大了,第一,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第二,领导层次就多,分工也多,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交错复杂,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第三,领导素质是形成这些都增加了冲突发生的机会。 优化高效领导班子的基础。总之,领导素质是领导简述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

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第一,导向性。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是率领和引导下属是领导成功的最重要内在条件,也是事关群体或组朝着一定目标前进,即发挥导向性作用。它在领导活动织命运与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 中具体体现为领导活动目标的科学制订、领导方法的把领导素质的主要特征 握、领导决策的追踪修正、领导过程中的变化调整等。 第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第二,先天性与后天性。第二,服务性。领导角色的服务性特征,不仅要求领导第三,适应性与发展性。第四,相关性与变异性。者全心全意为本群体成员服务,而且要求领导者通过为决策就是“拍板”。(辩析题)

狭义的决策就是“做出最后的决定”,即通常所说的“拍板”。广义的决策除了“拍板”的环节之外,还包括决策问题的发现、目标的确立、、方案的选择、方案实施以及实施后管理、控制、反馈的全部过程。 如何认识战略制订的原则及战略管理的步骤? 领导战略的制定不仅有赖于科学的预测,同时还要遵循如下原则:(1)充分掌握影响与制约领导战略的环境因素;(2)追求长期效应;(3)必须选择好战略重点。

战略管理的过程

(1)环境分析;组织的战略环境是“与确立战略目标和达到目标有着潜在联系”的所有环境的总称,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

(2)战略形成;战略的形成是根据对自己组织的优势与短处进行分析之后,形成一整套长期并相当稳定的计划,以期对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威胁进行有效利用和回避。

(3)实施战略 (4)评估和控制

在战略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分析? 组织的战略环境是“与确立战略目标和达到目标有着潜在联系”的所有环境的总称,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①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分析通常是对可能机会与可能威胁的分析。外部环境包括任务环境和社会环境。②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组织内部自身的因素,

期望理论对领导者的启示有哪些?

一要正确认识目标价值。二要重视目标难度设计。三要注意目标价值与期望概率两个激励因素的配合使用。 简述激励的方法。 一般来说,激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激励方法。它包括福利、晋升、授衔、表扬、嘉奖、认可等。一种是内在的激励方法。它包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责任感、光荣感、胜任感、成就感等。具体的激励方法可以分为:(1)目标激励法;(2)荣誉激励法;(3)自我价值实现激励法;(4)尊重激励法;(5)情感激励法;(6)公平激励法;(7)宣泄激励法;(8)危机激励法;(9)领导行为激励法;(10)正强化激励法;(11)全方位激励法。 保健因素满足后,被领导者只是处于一种没有不满意的状态。 首先,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的,一种需要满足后,有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且低层次需要的对象往往是比较具体的、物质化的、外在的东西,满足他的途径比较单一,容易得到较充分的满足。需要层次越高越不容易得到充分满足,至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能永远不会得到真正完全的满足。其次,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一方面,各需要层次间存在着递升的关系。另一方面,各需要层次间还存在着成长的关系,即需要层次得变化与个体的成长发育密切相关。 简述领导用人标准的内容。

德和才两个方面是不能割裂和偏废的,既不能重德轻才,第五,多样性与综合性。第六,社会性与时代性。 下属完成任务创造有利条件来实施领导。第三,感染性。简述领导者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 领导角色的感染特征,一方面要求领导者必须敏于行、领导者的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慎于行和善于行;另一方面也要求领导者时时努力提高领导者的性格与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直接联系;二是自己的素质,借以形成自己的人格凝聚力、渗透力、组领导者良好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改造合力和向心力。 不良的气质,使之服从领导工作的需要;三是领导第四,非我性。领导者要想胜任领导角色,必须首先完者的性格对能力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成对自我的超越。领导角色要求领导者在才能、气质、四是领导者的性格直接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作风等方面,都必须超过以往的“自我”,不断进行自我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 完善和提高,对领导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做出科学的反应。 第一,乐观的情绪,可以给人以开朗、豁达、友好第五,多重性。领导角色的本身,是一个“角色丛”:当的亲近感;第二,坚强的意志,抗拒重重压力,克他与下属成员发生联系时,他的角色是“领导”;当他与服重重困难;第三,广泛的兴趣;第四,开朗的性其他社会成员发生联系时,他的角色是“公民”;当他与格,表现为乐观、坦率、随和、善交际、好介入、上级发生联系时,他又成为“被领导者”;即便在与本单喜欢变化和冒险。 位群体组织成员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角色丛”,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 同时充当多种角色,每种角色对领导者都有着为社会心1、群体感应功能。2、群体互补功能。3、群体功理所接受的独特的规范要求。 率放大功能。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领导者应扮演以下三类角色: 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意义 第一,领导者应是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传播者,这种新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意义在于:第一,领导结构优角色被称为“教师”、“师傅”、“教练”和“导师”等。 第化,有利于实施系统性领导。第二,领导班子结构二,领导者应该联合群众,设计组织,成为变革的控制的优化,有利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 者,这类角色常被称为“设计师”、“社会建筑师”和“组第三,领导结构优化是高效能领导的需要。 织缔造者”等。 第三,领导者应该传播领导技能,做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途径 未来潜在领导者的培养者,这类角色被称为“领导铸造实现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采者”、“栽培者”和“超级领导”。 取组织措施,也就是适当调整,以重新选拔或招聘试论竞争与合作的矛盾统一性。 群体成员的方法,改变群体结构;二是发挥群体中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每个成员的内因作用,改善各自的素质状况,使结第一,竞争与合作都能促进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构不断优化。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第二,竞争与合作都能推动系统的有序化。

施:第一,从整体上选配领导人才。第二,努力开第三,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于领导关系中,它们既对立发人才资源,重视提高领导者后备队伍的建设。 又统一,反映了领导关系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大力开展领导者的“继续教育”工作。第四,结合实际论述非正式组织在领导关系中的作用。 加强领导群体自身建设,这是提高领导群体“自优”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群体保持一能力的关键措施。第五,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能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上能下、有进有出”的干部制度。 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其积极性主要体现在: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原则 一是协调组织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缓和或改善领导关系第一,目标原则。第二,互补原则。第三,精干原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调节组织成员的心理情绪,保持和则。第四,开放原则。第五,绩效原则。 创造组织内和谐的领导关系;三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关系的特点。 提高领导效能。当非正式群体不配合正式群体的工作时,(一)客观性(二)社会性(三)动态性(四)强制性(五)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行为与正式群体的领导行为发扩张性和渗透性 (六)复杂性 生严重冲突时,非正式群体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破坏既领导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有的良好领导关系,或者激化矛盾,使得已经出现问题第一,良好的领导关系能使领导集体内部形成优势的领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互补,激发领导活力,增强领导集体整体的适应能简要说明战略有哪些特征? 力,优化领导格局。第二,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利于(1)全局性;(2)稀有性;(3)层次性;(4)稳定性;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持续发展。第三,良好(5)前提性;(6)后继性。

的领导关系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

请问科学预测有哪些特征?战略于预测有什么关系? 领导群体行为与领导关系的联系。

①历史感;②现实感;③可验证性。科学预测是战略研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究的前提。可以说,没有预测就没有战略决策。 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群体凝聚力是维系群体的简要说明决策有哪些特征? 力量,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会对群体行1)目标性;2)预见性;3)选择性;4)实施性。 为和领导关系在以下方面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领导决策有哪些要素? 第一,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决策一般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信息、决策备选方着密切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得到群体凝聚力案、决策情势、决策后果六个因素组成。 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领导决策的原则

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1)信息原则;

(2)预测原则;(3)系统原则;(4)优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化原则;

(5)智囊原则;(6)动态原则;(7)求实创新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原则;

(8)公正原则。 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如何认识领导决策的公正原则? 第二,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社会公共利益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问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题。无论是赢利性的,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在决策时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都必须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比如非赢利性的政府组织,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就面临着如何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的问题,即“决策是

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谁受益”

,涉及的是分配公平的问题;而以赢利性为目的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企业,在追求力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第三,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群体凝聚力对比如保护环境、提供安全服务以及保障劳动安全等问题。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从有社会公正问题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紧迫的实践问题。 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人产生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①方案错误;②目标错误。③环境变量。 支持和帮助。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头脑风暴法有哪些特点 力强的群体中的员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充分发挥若干专家所组成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在

独立性和创造性。

会上通过专家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引发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思维共振,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更多新创意的效果。头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脑风暴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基本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形式。 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德尔斐法具有如下特点: 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①匿名性;②多轮反馈沟通;③预测结果的统计特征。

性。第一,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有效避免危机的方法:

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①动态预测;②树立危机意识;③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危机决策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1)危机预警阶段;2)危机识别阶段; 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3)危机控制阶段;4)危机消除阶段。 标。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危机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然存在着竞争。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1)前兆阶段。危机发生前各种症兆出现阶段;(2)是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第二,与竞争相对

爆发阶段;(3)持平阶段。

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资源。

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如何

设置?

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什么是决策程序?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哪些程序? 所谓决策程序,就是把整个决策过程划分成若干前后衔接的基本步骤。

科学决策程序主要包括环节:

1)发现问题;2)确立目标;3)拟定方案;4)分析、评估与优选;5)慎重实施;6)追踪决策。 什么是危机决策?危机决策应该遵循哪些步骤? 危机决策是指一种决策情势,在这个情势中,组织决策者所认定的基本利益和核心价值面临着严重威胁或挑战,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前景造成高度的紧张与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内,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应对措施。1)危机预警阶段;2)危机识别阶段;

3)危机控制阶段;4)危机消除阶段。 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 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因此,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1)单纯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无法解释现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被以往的经济学家们遗漏了,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

(2)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其成长过程需要消耗各种稀缺的资源,也就是说,需要消耗资本投资。人力投资是对获得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付出的各项货币形态的开支。人力即是投资的结果。因此,并不是一切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即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

(3)人力投资的结果是将货币资本或财富转换为人的知识和能力形态,使人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人力资本投资的核算集中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工作熟练程度等因素。当人的素质既定后,人力资本则可以表现为从事工作的总人数以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总工作时间。

(4)人力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投资收益。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其它生产要素的投资。 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1)能动性;(2)增殖性;(3)开发性;(4)时效性;(5)消耗性。

人力资源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1)在传统人事管理看来,人只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而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视作组织发展的主体。人与工作相比,前者具有广泛的能动性 (3)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这些新内容也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4)传统人事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强调人力资源的使用,也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简述领导选才的原则。 (1)因事择人;(2)公开公平;(3)竞争择优。 简述领导用人的特点。 (1)关键性;(2)覆盖性;(3)破格性;(4)争议性;(5)动态性;(6)准确性。

也不能重才轻德。有德无才,不成其为人才;有才无德不是真正的人才。因此,领导者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论述题

论述领导用人的原则。 ①峰区年龄原则,;②扬长避短原则;③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④诚信不疑原则;⑤明责授权原则;⑥环境原则;⑦数量原则;⑧用养并重原则;⑨流动原则。 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1)晕轮效应,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一种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质加在他的身上;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有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头上;(2)投射效应;(3)相互回报心理;(4)嫉妒心理;(5)首因效应;(6)近因效应;(7)偏见效应;(8)马太效应;(9)戴维现象。 结合实际论述激励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2)及时适度原则;(3)适人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5)公平公正原则;(6)讲求效应原则;(7)注重法纪原则。 思维的特征? (1)物质性;(2)自觉性;(3)历史性。 简述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1)时代性;(2)相对稳定性;(3)能动性。 简述思维活动中三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思维活动是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和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三个要素。思维对象是思维活动的原材料;思维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力及相应思维结构的人;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方式、工具和手段。在思维活动中,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并取得成效。

如何理解“任何思维方法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任何思维方法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其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是思维方法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反映;二是思维方法的发展受到社会实践的规模和水平、实践方式的发展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三是思维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在于思维方法的适用性,即思维方法是否与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相一致、相适应。 简述现代思维方法的三个主要特征? (1)时代性;(2)相对稳定性;(3)能动性。

简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思维创新中的作用与关系?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定义的一组互逆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活动,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通过联想、想象、灵感和直觉,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是人类思维创新的原动力。 发散思维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最主要的有横向思维、反向思维和侧向思维。 收敛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地比较和分析。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思维创新最基本的方法。任何思维创新都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对立和统一。在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在对立中互相转化。

列举思维创新的两个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联想与想象;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即由所感知和所思的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心理过程。很多创新思维活动都是在联想思维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想象是伴随联想而存在的思维活动,它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排列、组合并建立起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创新的过程。 灵感;灵感是大脑的一种特殊技能,是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一种高级的感知能力。灵感是思维创新活动中神奇而有效的思维形式。

为什么说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思维创新活动? 首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敏锐地观察和发现问题,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推动思维创新活动。 其次,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能有效地选择恰当的目标开展思维创新。 再次,调整知识结构,增加思维营养,可以推动思维的深化、使思维创新得到升华。 同时,也必须看到:知识和经验对思维创新活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知识和经验是对过去成功的创新思维的总结和提炼,对于新的思维创新活动必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构成新的思维创新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知识和经验本身并不等于思维的创新,如果运用不当,还可能妨碍思维创新活动。

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分析领导思维品质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1)领导思维品质是领导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实现成功领导的必要条件之一;2)领导思维品质是领导艺术的源泉和基础;3)思维品质的训练是领导发展与培训的重要内容。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试论如何有效发挥领导者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无论从领导过程来看,还是从思维创新过程来看,领导者都处于一种主导的支配地位。领导者是思维创新主体中的主体,正确理解和有效发挥这种主体的作用,是成功地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 1)正确理解领导者在思维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领导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决策、组织、调整等领导行为体现的。具体而言,在决策方面,领导者把握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在组织方面,领导者负责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部署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行动;在调整方面,领导者密切追踪整个创新过程,并根据阶段性成果所引起的反馈,随时进行适应性调整。 2)领导者在思维创新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①以创新为核心对组织行为进行适当地规范; ②创建尊重和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因素;再次包括被领导者的自身因素;最后包括领导活动得以进行的客观环境因素。

2)社会性。一方面,领导活动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社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使领导效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领导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为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服务。

3)历史继承性。 4)主观与客观统一性。

5)动态变化性。一方面领导群体或个体的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因而,领导者在不同的时间其工作效能是有差异的。6)形式多样性。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领导者,其工作结果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其工作效能的表现形式亦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效能评价时,应考虑不同类型领导者的特点。 简述领导效能测评的总原则。

1)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说,一是要分析时间因素;二是要分

析空间因素;三是要分析人际关系因素。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需要结合起来,即从静态把握动态,从动态理解静态。

3)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则;人类社会实践中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到直接效果与间简述网络伦理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和要求。

从网络伦理的角度来看,在开展电子政务的时候,除了对公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网络伦理培训外,政府还应当采取措施关注网络伦理问题:1)加强网上道德教育与引导;2)尽快创建完备的网络法律法规,维护网络信息安全;3)保障公民的网络平等权和个人隐私权。

制约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认识不足问题:②人才缺失问题: ③法律缺失问题: ④合作不畅问题:⑤安全不保问题 ⑥数字鸿沟问题: 五、论述题

试述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以及改革的原则与内容。

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具体表现为三点: (一)权力过分集中

1.权力过分集中的表现;我们所指的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从领导体制的内外部关系来看,主要表现为:在横向结构上,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领导机关;在党委领导机关内部,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书记尤其是第一书记;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自主权甚小。就领导体制的角度而论,权力过分集中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在政治上党政不分,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一)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同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 (二)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

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含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三)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它的主要含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遏权力滥用的作用。

(四)权力制约的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使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因为对于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而言,这些机制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权力的相互制约机制无法最终解决一个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保证权力的相互制约机制正常运③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接效果两个方面。

创造性领导艺术有什么特征?

4)定性、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

1)独创性或新颖性;2)有效性或有用性;3)灵活性。 的基础,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两者

团队的作用有哪些?

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测评工作的科学化。 1)减少摩擦和内耗,节约成本。2)可以使成员获5)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有助于领导者树立得安全感,免于被排斥的恐惧。3)可以为成员提整体观念,全局观念,促进整个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供社交满足,从中获得友爱、支持、信任和信息。另一方面,有利于疏通政令畅通,克服地方主义与本位4)可以使成员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在工作场所获主义思想,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 取集体情感的满足。5)能够帮助成员克服单独面领导效能的测评程序。

对新问题的胆怯和恐惧的心理。6)可以增强成员1)舆论宣传与组织准备;2)内容确定与方法设计;3)

的自信心等等。

自我总结与群众评议;4)综合分析并做出结论;5)结沟通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具有哪些特征?

论反馈与复核修正;6)结果公布与资料存档。 ①主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渠道进行。②人际沟通不领导发展与培训的特点。

仅仅传递情报、交换消息,还包括思想、情感、观领导发展的特征:

(1)时代性;(2)系统性;(3)长期念、态度等的交流。③人际沟通涉及双方的动机、性(4)灵活性。 目的等特殊需要。这使人际交流变得更加复杂,需西方国家领导者培训特别注重实践性,在方法上呈现出

要相应的沟通艺术和技巧。④人际沟通过程中,会一些共同的特点:①强调“实践”

;②强调“实用”,重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心理障碍。

视能力培养;③坚持“择优”;④实行“重用”,学成后良好的沟通有哪些作用?

凭成绩任职;⑤方法“灵活”,实现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①沟通有利于消除误会,确立互信的人际关系,营的相结合。 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组织的凝聚力。②沟通有领导发展与培训的意义。 利于协调组织成员的步伐和行动,确保组织计划和1)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和领导效能,减轻领导负目标的顺利完成。③沟通有利于领导者准确、迅速、担;2)有助于提高部门效率和生产力;

完整地了解组织及部属的动态,获取高质量的信3)领导发展适应民主政治的要求,将有助于推动民主的息,有助于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④沟通有利于加发展。

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简述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原则。

信息及能量的交换,保证组织与环境协调一致。 1)领导发展与培训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位⑤沟通有利于激励下属的斗志,激发整体创新智的要求来进行;2)领导发展与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

慧,增强组织的持续发展动力。

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3)领导发有益冲突有哪些作用?

展与培训应根据对象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不同一是群体内的分歧与对抗,能造成一个各社会部门类型、

不同层次的领导者进行不同内容与方式的培训;4)相互支持的社会体系;二是让冲突暴露出来,恰如领导发展与培训应建立正规化的专门机构,由国家各级提供一个出气孔,使对抗得成员采取适当方式发泄党校、各级行政学院以及高校的相关院系承担领导者发不满,否则压抑怒气反而会酿成极端反应;三是冲展与培训的任务;5)领导发展与培训必须与领导者的使突增加内聚力,组织在外部压力下反而会更加团用相结合,要与领导者的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结,一致对外;四是两大集团的冲突可以显现出他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们的实力,以最后达到权力平衡,结束无休止的斗①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②领争;五是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共存,或为了战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③领导效

胜更强大的敌人而结成同盟。

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领导方法有哪些作用?

④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①正确的领导方法是确定目标,完成任务的根本保据;⑤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证;②正确的领导方法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途径; 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武器;③正确的领导方法是总结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

经验,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

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领导艺术的审美特征?

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主要有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适度性等。

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创建成功团队的艺术

具体措施有: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2)设置科学的1)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2)设立共同的目标; 培训内容;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4)加强师资队3)团队设计;4)合理建构;5)明确阶段目标; 伍的建设;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

6)共同奋斗。

简述政府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①建立正式、公开的沟通渠道;②克服不良的沟通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内容包括:

习惯;③领导者要善于聆听。

①电子法规政策系统;②电子化公文系统;③电子司法论述领导处理冲突的方法。

档案系统;④电子财政管理系统;⑤电子办公系统;⑥回避、建立联络小组、树立更高目标、采取强制办电子培训系统;⑦业绩评价系统。

法、解决问题。

简述政府与企业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比较重事式领导方式与重人式领导方式的区别。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重事式领导方式就是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领导动,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两个部分。具体者关心的是组织的目标、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效率及内容包括:①电子采购与招标;②电子税务;③电子证质量。重事式领导行为主要受到格拉斯.麦克格雷照办理;④信息咨询服务;⑤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戈提出的“X”理论的影响。该理论以“经济人”简述政府与公民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假设为前提,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对人性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第一,人生来就是好逸动,主要包括政府对居民和居民对政府两个部分。具体恶劳的、只要情况许可,谁都不愿工作;第二,人内容包括:①教育培训服务;②电子医疗服务;③社会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人,宁愿听别人指挥;保险网络服务;④公民信息服务;⑤交通管理服务;⑥第三,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安危看的高电子证件服务;⑦公民电子税务;⑧报警服务 于一切;第四,人习惯于守旧,没有抱负,缺乏理电子政务的作用

性,易受外界或他人的影响;第五,多数人干工作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2)有利于发展社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会主义民主;3)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启示有哪些? 重人式领导方式是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者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关系,以建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由国

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这种领导方式受“Y”家投资,

并为公众服务。这是因为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公理论的影响,认为领导者只要能有效满足人们的社

共产品”,只能由国家提供。一般说来,政府需要做到:会需要、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Y”理论也是麦克1)建设好网络,这不仅是指政府内部的网络建设,更重格雷戈提出的,他秉持的是一种与“X”理论相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实施和开的人性观点。他认为:第一,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展电子政务的硬件基础。2)做好战略规划,要根据自己人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看做如同游戏和休息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3)提高公一样自然;第二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不是实现务员的素质,以利于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与网络有效地结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们在工作中知道自我控制合起来,这是电子政务的软件基础。4)转变观念,电子和指挥;第三,人们最重要的是自我实现的满足;政务作为一种为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要将许第四,人不但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且多数人还具有多传统的政务处理通过网络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要相当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第五,一般人的才智只是尽快使自身的思想适应这种新的变化。5)变革政府的管

部分得到了发挥。

理体制,以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 领导效能的特点?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3、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1)综合性。领导效能的高低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一定的社会基础;4、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首先包括领导者的自身因素;其次包括领导群体的规与规范的支持。

以党代政,党委包揽行政领导事务;二是在经济上政企不分,各级政府作为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相当一部分的权力。

2.权力过分集中的危害 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了种种危害。首先,它使企业实际上成为行政领导机构的附属物,各级政府作为企业的行政领导,直接插手企业的行为,包办甚至代替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使企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压抑,进而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权力过分集中造成了政府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和工作效率低下。最后,

权力过分集中使领导机关负担过重,陷人事务主义而不能自拔,力不从心地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而且容易产生官僚主义。

3.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因

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体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第一, 受过去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传统领导体制的影响。第二,受原苏联领导体制模式的影响。第三,受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二)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 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主要表现为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问题。组 织层次是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管理幅度是横向组织的管理控制跨度,即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管辖的人员数目。这个数目是有限的,超过了限度,就需要将组织划分为若干层次。组织中的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性,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幅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反之,较小的幅度则意味着较多的层次。一般情况下,层次越多,信息沟通越迟缓,信息失真

的可能性越大;管理幅度越宽,协调越困难,就越容易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三)领导法规的缺失

领导法规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缺少完备的自上而下 的领导法规与负责制。另一方面,缺少完善的行政领导管理法规。 二、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

(一)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三)效能与效率原则;(四)统一原则;(五)精简原则; (六)权责相称原则。 三、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一)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实行这样的模式至少应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 部分社区管理职能划归企业。第二,政府将一部分职能转给社会中介组织。第三,提高政府权力运行的有效性。 (二)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按照统一原则,要围绕政府职能运行实行两个“统一”:一是统一领导。二是统一职能目标。 (三)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关系;第二,理顺政府内部的职权关系。 (四)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第一,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管理职能分离;第二,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分开;第三,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领导权利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利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利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在其职,谋其政”。 (一)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1.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第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置身于一定的政体下进行。第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相一致。第三,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

须与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运用相配套。

2.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中国,领导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必须遵从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实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运行,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国家权力结构的深层根源。领导权力的合

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4.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二)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第一,组织职能的配置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置的基础。第二,组织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置的载体。第三,组织人员是领导权力行使的主体。

行,避免“集体腐败”和“官官相护”现象出现的一种有力措施,就是健全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使公共利益的主体——广大公民承担起监督监督者的责任。与此同时,要发挥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作用,也离不开公共权力的恰当配置和有效的相互制约。另外,就是在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注意相互配合的问题。

试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主要体现为:

第一,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第二,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第一,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二,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的是合理性。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 第三,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第四,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它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试列举领导的三种功能,并做简要分析。

1.引导功能: 领导从根本上规定了组织的发展目标,规范了组织前进的方向。其引导功 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义组织的目标,并使组织成员为实现这一 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二是制定正确的执行计划;三是制定成功的战略;四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领导思维模式和方法;五是创建、维持和变革组织文化,引导组织成员树立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中明确目标和制定活动计划是引导功能的中心环节,是组织达成目标和 实现战略发展的基本保证 2.组织功能:组织功能是指领导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结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调配资源的功能。组织功能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条件、需要与可能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与组合方式。现代化分工的深入发展要求组织结构必须成为具有强大应变能力的网络化系统。二是根据组织目标的工作任务,合理配置人员和人才,调控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三是根据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对组织进行调整和改善,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增强组织的生存能力与创新能力。

3.指挥功能;指挥是领导的一项重要功能,是确保决策得以执行的重要条件。指挥功能 有两种主要的实现形式:一是命令。命令对一个组织的指挥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使指挥工作有效地进行下去,命令需要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完整、清晰、可执行。此外,领导者还需要为下属执行命令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后续追踪,确保命令得到正确执行或修正不适合的命令。二是合理授权。授权,就是由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下属在领导者的监督下,自主地对本质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决断和处理。授权是

领导者进行有效指挥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有效增加组织成员的内部承诺。

4.控制功能; 领导的控制功能是从外部对组织战略与

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宏观把握,以保证组织相对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防止组织的失控或瓦解。 以控制开始的时间为标准,控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前期控制。前期控制发生在工作过程发生之前,关注的重点在行动的输入端。前期控制有助于防患于未然,排除问题隐患。二是中期控制。中期控制与工作过程同时进行,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进行监控,它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三是反馈控制。反馈控制主要发生在工作过程之后,其重点是总结数据和经验并以之作为后续活动的依据。 控制从计划的执行开始,贯穿整个执行过程。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将领导控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对人的控制,二是对财务的控制,三是对信息的控制,四是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五是对组织绩效的控制。

5.协调功能; 协调是为了实现领导战略目标而对领导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调整 的过程。领导协调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领导系统与环境的协调,领导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领导系统内外人际关系的协调,领导活动中不同功能、目标、利益的协调,等等。 协调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通过政策与目标对组织活动进行协调;二是通过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进行协调;三是通过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进行协调。领导协调既可以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谋求平衡,也可以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无论是表彰先进,还是惩戒落后,为了确保协调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原则,二是统筹兼顾原则,三是求同存异原则。

论述文化生态学中有关人、文化和环境关系的主要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以评述。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文化生态学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文化生态学主要分为两大学术派别,一种是“强”式文化环境关系说,另一种是“弱”式文化环境关系说。“强”式关系说的主导思想是:把环境作视为对行为和文化具有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作用的过程,认为:“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另一种研究方法则采取了文化与环境 “弱”式关系的取向,他们反对“强”式关系说片面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单向影响,而是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主张在人类社会的宏观背景和人类个体的微观背景中,研究文化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而较少建立严格的、单向的因果关系。 论述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途径。 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第一,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高途径,领导者要想获得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都要依靠教育。教育共有六种基本方式:一是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二是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就是权威的社会教化;三是自由的社会熏陶,即自举发生的教育性影响;四是有期待的家庭教育;五是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六是补充性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培训,是在一定教育素质基础上进行的培育能力的训练。对领导者的教育,要充分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以全面、立体地提高领导素质。

第二,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领导活动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领导者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多种多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如主持会议、组织起草修改文件、解决下属纠纷等,以提高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等;实施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组织、指挥等管理活动,以提高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等。

第三,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惟其如此,修持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高。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领导者应具有一种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领导者要敢于将自己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善于了解和接受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评价,善于自我批评,努力自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领导者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缺陷,发扬自身优点,提高自身素质。

论述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WTO市场化的观念及以公平、公正、互惠为主的游戏规则对我国领导素质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领导观念;WTO的观念是纯粹市场经济的理念。中国加入WTO,必将促进人们尤其是领导者观念的转变。立足中国实际,应对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领导者应强化如下观念:第一,战略思维。领导者要想抓住WTO带来的机遇,有效地规避风险,迎接新的挑战,就要通观全局,长远考虑,研究规律,科学决策。第二,创新观念。领导者不仅自己要具有独创性,更主要的是能够领导下属和人民群众进行创新,特别是要善于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制度和组织环境。第三,法制观念。WTO最重要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要遵守规则。处理问题也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第四,市场观念。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WTO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下,奉行平等竞争的观念。第五,竞争观念。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外国的企业便会纷至沓来,国外庞大的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无疑将对我国的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这时市场竞争将更加的激烈和残酷。因此,领导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勇敢地迎接挑战。第六,开放观念。中国加入WTO,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世界眼光和开放观念,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了解世界,并以坚定的信心迎接世界竞争的挑战和风险。第七,效率观念。这就要求领导者切实增强效率观念,及时针对经贸往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迅速采取应对之策,以适应“人世”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交往的频繁。

2.领导知识;第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领导者应加强对WTO相关规则的指向性、复杂性和程序性的分析研究,并积极组织有关法律专家、营销策划专家和企业家及时制定有利的应对措施,以做到心中有数,驾驭自如。第二,要优化知识结构。领导者要针对WTO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尤其是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络、价值工程、动态测评等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要加强外语的应用水平,积极构建领导者终身学习体系。 3.领导能力;

第一,要提高决策能力。第二,要加强谈判能力。 (二)发展领导素质的保障机制: 第一,培养教育监督机制,即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教育和培训制度,有计划、系统地培养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建立和健全领导实践锻炼制度;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管理监督培养领导。第二,选拔任用机制,即真正建立、实施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认真健全群众参与和监察制度,积极改进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为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大展宏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三,自我修养机制。领导者自身努力是其素质提高的内因,加强学习和提高自我修养已经成为领导者把握新世纪、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保障。

论述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应用类型

电子政务是建立在政府内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和对外服务的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对内体现行政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序化,对外则体现为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电子政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充。总体来说,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并即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并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应用类型。

1、网络建设阶段2、政府与公民互动阶段3、垂直整合阶段4、水平整合阶段5、虚拟政府阶段 论述现代领导应对电子政务挑战的策略

1)转变思维模式;①由封闭型的自我思维转向创新型的开拓思维;②由本位思维转向整体思维; ③由单一的静态思维转向多维的动态思维;

经过以上思维模式的转型,现代领导在电子政务的大背景下,主要应树立人本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参与观念、责任观念等观念。

2)改革领导体制;这主要是指减少领导和管理的中间层级,使组织结构由层级制向扁平型发展。

3)优化领导方式;①由控制型向参与型和自主型转变;②实现以人为本的领导;③重视政府文化建设;④注重创新领导。 案例分析题

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要求参加,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事后周恩来知道了,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新闻联络官说,要警惕王家松产这里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周恩来蹩了蹩眉头对他说,不能抽象他讲警惕,警惕要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J接着周恩来向他分析了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和对美国人又投靠又不信任的矛盾心理。然后说,你把人家拒之门外,这与情理不合,也不利于人家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没有根据地说人家是国民党的官方代表,反而给人家造成了 “两个中国”的假象。当新闻联络宫认识到自己错了之后,周恩来又教给他补救的办法。 请你根据领导利科学的原理,谈谈周恩来在处理

该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领导艺术。

答:(1)从理事艺术看,周思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了起来;(3分) (2)从待人艺术看,周思来发现下属工作失误,不是以势压人,采取命令主义, 而是进行耐心细致进行说服教育;(3分) (3)从用权艺术看,在下属认识工作失误后,周恩来相宜授权,不是撒手不管, 而是精心指导。(2分) 分析深刻,有创见。(2分) 如何提高领导素质

领导者,组织行为学为其所做的定义为:身居领导岗位,能够对组织制定目标和实施目标的全过程施加巨大影响的人。因此,所谓领导,其本质是一种影响力,也就是说,领导者是靠影响别人来获得真正的成功的。对于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来说,其影响力的主要来源归结于其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1、睿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聪明,有智慧,有魄力,有能力,这是领导者之所以优秀的基础,是领导者个人权威的本质体现。首先,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有\才\,是\人才\是其所在行业、所在领域、所在层次的优秀人物,是具有在自己所在领域中做出超乎一般人贡献之能力的人。《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只有\才\才是领导者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其次,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善于用才,敢于用才,精于用才,要把对人才的开发和管理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苏轼曾说:\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也应有此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精神和气概。

2、包容心;这也是众多优秀领导者所共有的素质。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善于包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对下属的\过失\善于包容。求全责备是一般领导者的积弊,他们最敏感、记忆最深的是下属曾犯过什么错误,受过什么处分,有什么缺点,至于此人有什么特长,有什么\绝活\,则不清楚。人才也是人,缺点、错误委实难免,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使这些人才发出其应有的光芒。二、对下属的\不敬\善于包容。有些下属喜欢锋芒毕露,存在不敬的\苗头\,领导者对此也要善于包容。\金子总是要发光的\,真正的人才是掩不住其光芒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会因为疾贤妒能,而使真正的人才陷于\永无出头之日\不怕下属\功高震主\,为有才能的下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这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应持有的原则和态度。 3、亲和力;这是优秀领导者增添其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领导者要善于\亲和\,平易近人,要使下属觉得自己易于接近,敢于接近,心理上永远存有一种\暖\的感觉。同时,亲和力也有利于领导者与下属的沟通,使领导者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从而达到真正的成功。 素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它反映事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人的素质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先 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心理活动发展的自然前提。领导干部的素质包含的内容,不但指与生 理特征相关的心理特征,也包含在此基础上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性能力、知识能力、作 风等的总和。换句话说,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内在因素、基质和基本条件, 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思想的、智能的和体质的因素等等。概括起来说,领导干部的素质, 就是德、才两项。就“德”而言,无论什么阶级的领导者,都必须忠于本阶级的事业并全力 以赴为之实现而奋斗,去完成阶级赋予的使命。就“才”而言,通常是指文化知识、工作能 力和方法等方面所具备的素质,即领导者应具有高度的智慧、丰富的知识、高超的组织才能 和领导艺术等。作为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8k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