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01-02 0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记录人:上饶县兴园学校 王秀红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淳朴恬淡,于天然本色中见“繁华绚丽之美”,总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难忘、发人深思的艺术境界”。他的文章意蕴丰富深远,大气磅礴,意味隽永。《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短文选自《再返哥廷根》,文章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重返哥廷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莞尔一笑、耐人寻味。

2、感受文章中的德国风景和德意志民族的美好品质,体会含义深刻、表达精妙的语句。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其内容和含义,体会句子的写法特点及表达妙处。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其内容和含义,体会句子的写法特点及表达妙处。 【教学流程】

一、读题导入,了解背景。

师:(板书课题)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好,吐字很清楚,声音特别圆润。你想,这个课题刚一出现在你的眼前,心里有没有一种不对劲儿的感觉? 生:自己的花怎么是让别人看的?

师:是啊!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去掉一个“让”字读读。 生:自己的花是别人看的

师:一个“让”字体现出德国人主动把花种给别人看的特点。他一开始叫念,现在是读,明白了?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就是读了。我们一起来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真好。

师:文章的作者是季羡林老先生。(课件出示资料:季羡林(1911-2009),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35年9月,赴德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10月,二战结束不久,经瑞士回国。1980年,离开哥廷根35年后,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廷根市。

生:一位同学念一行。第一段念的是季羡林的身份,季羡林是位国学大师。 师:第二段里面的介绍跟我们这篇课文有重要的关系,这段你知道了季羡林去德国去了几次? 生:两次。

师:第一次,时间1935年,第二次1980年,相隔四五十年,是吗?现在注意:第一次去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读一下。

生:1935年9月,赴德学习,在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10月回国。

师:谁发现问题了?哎,感觉不对劲儿,你们刚才都是念,看谁去读了。 生:去了10年,时间很久,一般留学都是三四年,它却是10年。

师:1945年我国抗日战争结束,同时同盟国打败了德国、意大利这样的法西斯国家,所以季羡林在德国留学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能回来吗? 生:战争期间没法回来,1945年10月战事结束之后,他才回到祖国。

师:你懂的边读边思考,理解得很到位。掌声送给XX同学。(掌声不够热烈)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向别人取得的成就祝贺,这是一种品味,是一种境界。 (引导学生关注季羡林去了两次德国,相隔35年。第一次是去哥廷根大学留学,第二次则是访问整个德国。理解这个背景对学习本文很重要。) 二、图文结合,感受异域风情。

师:这是哥廷根大学的校园,季羡林当年留学的地方,下面我们就到哥廷根市的街道上去看一看,你看的时候注意,街道两旁窗口上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师课件出示约10张哥廷根小镇的图片,学生观看)

师:我们刚刚走到哥廷根的小镇上,看到周围是一片花的海洋。现在同学们先别急着说。老师给你们两个任务。第一项任务是拿出课本从头至尾大声朗读。第二项任务是在文中画出描述刚才你所看到情景的一段话。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出示全文,这段话用红色显示)这段话描写花词语是哪两个? 生: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 师:这么美的花,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出示《世说新语》里王献之的一句名言:“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写出风景连绵不断的美丽。结合这个句子理解山阴道上和应接不暇)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想象走在这个小镇上的感受。 (生配乐朗读,个别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鸟瞰全文。

师:这篇文章中描写养花的语段还有两处,请找出来。

生1:(画句子后指名朗读)一处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正是这样”。 生2:另一处是:变化是有的—开满了鲜花。 师:(师出示全文,把这两段也用红色标出)作者对德国人养花情景的描写一共有三处,那么我们自然就想,这些描写有什么不同呢?先比较一下前两处。 生:第一处是写自己养花给别人看,第二处是写在街上看别人的花。这是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去写的。

师:你真的很会读书,理解能力很强。(掌声)再看看第三处描写在强调什么? 生:第三处写德国人养花的习惯几十年都没有变。 师:这三处描写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两组,怎么分? 生:前两处是作者第一次去德国时看到的,第三处是作者第二处去德国时看到的。 师:很准确,再看看作者赞美德国人的句子有几处?

生:第一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生:第二处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出示全文,把这两处赞美用绿色标出)全文一共有三处描写,两处赞美。这些描写和赞美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先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赞美的是谁?又是从哪出描写印发的。

生:赞美的是哥廷根小镇的居民,(师:只有4万人)是从前两处描写引发的。 师:“奇特的民族”赞美的是谁?从哪处描写引发的? 生:赞美的是德意志民族,从第三处描写引发的。 师:这两处描写是并列的吗? 生:不是,是递进的。

师:好,全文三处描写,两处赞美,它们之间关系清楚了。那么只有这三处描写和两处赞美是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教师手指全文投影) 生:不是。还有那些黑色的部分。

师:你看黑色的句子,第一段起什么作用? 生:开头,引起全文。 师: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生:结尾,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

师:再看二、三、四自然段开头的句子:“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今天我又到了德国??”这三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生:都是过渡句。

师:全文各部分是怎么组织在一起构成这篇文章的,这样就很清楚了。这样积累的文章机构样式多了,你写文章也就会布局谋篇了。

(师出示并讲解三步读书法:鸟瞰—整体感知,把握全篇;解剖—抓住重点和疑难解读;会通—文内文外,深层探究。) 四、抓住疑难、引导研读 1、研读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现在进入阅读的第二步—解剖:抓住重点和疑难去研读。重点在哪里? 生:重点在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疑难呢,应该来自读者,你看有没有不懂得地方,提出来。先看第二段。 生:为什么德国人爱养花,但是又不看呢?

师:这是季羡林的提出来的,也是你提的,季羡林怎么问他的房东的? 生:你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师:这句话到底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猜测。

师:还可以是什么语气? 生:肯定的语气。

师:特别肯定吗?这不就不用回答了吗? 生:反问的语气。

师:还可以是什么语气? 生:感叹。

师:你们三位都起立,你们三位是季羡林。再找一个女房东来回答。(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现在请问三位季羡林,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养花给别人看?在你的意识里养花给谁看? 生:给自己看。

师:是啊,在你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过养花给别人看,于是你疑问、于是你反问、于是你感叹,女房东你想没想过你养花给自己看。 生::没想过。

师:这一问一答写出了谁和谁的区别? 生:女房东和季羡林。

师:接着想,还写出了谁和谁的区别。 生:中国人和德国人养花的区别。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揭示的问题很深刻,而作者只用了31个字,一问一答,看似上去写得那么平易。这是高手!写文章不是越华美越好、字数越多越好。 你再想想,这句话与三处养花的描写有什么关系?

生:三处描写写出德国人怎样养花,而这句话写出德国人为什么这样。 师:这句话不仅重要,也写得好,是文眼。 2、研读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读读第三段,看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我有个问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问得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我种花给别人看,别人种花也给我看,这有什么可“寻味”的?

生:他们在生活中都能为别人着想,这种品质对作者来说是耐人寻味的。 师 :这个“人人”指的是谁? 生:哥廷根小镇上的所有居民。

师:每家每户都包括,有例外的没有? 生: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怎么证明没有例外?看课文,找证据。

生:课文里“家家户户”一词连续出现三次,三次描写都有。说明没有例外。 师:三次出现同一词语是偶然吗?(不是)作者有意这样用词,去强调这四万人没有例外。再看“我为人人”人们之间认识吗? 生: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

师:这样的情况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耐人寻味吗? 生:耐人寻味。

师:再读这个句子。(生朗读)

师:这一段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我觉得这段话有句话:“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不知道这个句子的作用。我觉得没有这句话也行。 师:这句话不是实际的描写,也不是对德国人养花的赞美,夹在描写和赞美之间,它干什么用的?问得好。

生:我觉得这是连接上面描写和底下赞美的话。 生:我认为是连接第一处和第二处描写。

师:(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你看,如果我们把这段话删除的话,你读前两处描写,然后直接读到这处赞美,会有什么感觉? 生:(读)感觉有点突然,有点连不上。

师:初读举得连不上,经过分析才明白,读者阅读时会有困难。所以,写文章不光要让自己清楚,更要为读者着想,要让读者读的时候感觉很顺畅。所以写

文章也要“我为人人”。好了,加上这个句子,你再读读第三自然段。(生朗读)

师:第四段,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 生:没有。

五、调至文外,深层探究

师:解剖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们再到会通环节,把文章从上至下从内到外贯通起来看。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生:他为了赞美德国人的那种精神。

师:(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里就不是赞美哥廷根的居民,而是整个德意志民族。注意:“奇特”是不是褒义词? 生:不是,是个中性词。

师:这句话在文中有赞美的意味,但单独拿出来赞美的意味就不浓了。赞美人家为什么不用一个褒义词呢?如果是你写,你可能会用什么词语? 生:美好的民族 生:和谐的民族 生:高尚的民族 生:可敬的民族

师:美好、和谐、高尚、可敬这些词语都符合文中描绘的情景,但作者没用,而选了一个“奇特”?(学生茫然) (师出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图片) 师: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情景。他们还迫害吉普寨人,入侵苏联屠杀莫斯科市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师:这些事情,作者都清楚。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们对其他的民族怎么做的?赶尽杀绝!所以在赞美这个民族的时候,能用美好、和谐、高尚、可敬这些词语吗? 生:不能。

师:(出示图片)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默哀,对在二战中遭德国纳粹杀害的150万波兰犹太人谢罪。反思罪行,诚恳道歉。这与有的国家刻意掩盖历史,篡改教科书的行为相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这个民族的“奇特”。 师:所以他赞美的对象由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变成整个民族的时候,民族这个词语前边加什么词这个事就重要了?这个民族民族所做的事都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通过综合判断,选用“奇特”一词,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同时,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仍是对他们养花行为和精神境界的赞美。你再读读。(生齐读)

师:有的文章,很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你再文章里看不懂的时候,就要跳到文外去。你具备的知识越是丰富,你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这是读书的方法,也是读书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7d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