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4-05-18 14: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二○○二年八月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主 任 委 员:李后蜀副主任委员 :汪小昆委 员 :黎总 编 辑 :黎副 总 编 :刘安云图 幅 负 责:朱永琴

编纂委员会成员

力 刘安云 袁兴平 朱永琴 力

袁兴平 吴时兴

内 容 简 介

邓富银吴时兴 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经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扬子准地台划分为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和八个四级构造单元。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溪群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造序列,晚三叠世以来发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喜马拉雅褶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断块、表层扭动。各构造单元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各具特征,渝东南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余大部分地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秦岭地槽褶皱系仅划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沉积为主。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构造形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构造。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2 第一节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原则 ?????????????????2

第二节 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2 第二章 构造单元划分其及基本特征 ??????????????????5 第一节 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5 第二节 构造单元基本特征??????????????????????5 第三章 深、大断裂及基底断裂 ????????????????????26 第一节 深、大断裂?????????????????????????26 第二节 基底断裂及隐伏断裂 ????????????????????26 第四章 新构造运动??????????????????????????28 第一节 升降运动??????????????????????????28 第二节 活动断裂及地震 ??????????????????????28 第五章 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29 第一节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地台??????????????29 第二节 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29 第三节 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30

前 言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贵州黔北,西与四川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陕西省分界。地理坐标: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1′~32°12′,面积8.2万平方公里。

重庆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中、西部属丘陵地貌,北、东、南为边缘中、低山区。区内水系发育,气候湿润温和,交通方便。

本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

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截止1999年)的基础上编制的。

根据区内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划分了以城巴断裂带为界的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在扬子准地台中以沙市隐伏断裂和七曜山基底断裂为界划分出了大巴山台缘坳陷、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同时根据各Ⅱ级构造单元中的不同构造形态又划分出了四个Ⅲ级构造单元及八个Ⅳ级构造单元。在秦岭地槽褶皱系中,仅存一个北大巴山冒地槽Ⅱ级构造单元。

其总的构造面貌为:渝东北(沙市隐伏断裂以北)构造线多为北西向,褶皱由北往南其强度和密度均逐渐减弱,由紧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开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多发育于背斜核部,其规模从北往南亦逐渐减弱到不发育,据区域资料及专题研究成果,其构造形态定型为印支褶皱造山运动,构造层在城巴断裂带以北为南华系代安河组—寒武系八仙组,以南为南华系明月组—三叠系;渝东南(七曜山基底断裂南东)为北北东向背向斜等宽的城垛状褶皱,断裂较为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性质,酉阳、黔江一带的上白垩统正阳组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以老地层之上,表明该区构造形态定型为燕山期的褶皱造山运动;渝西(华蓥山断裂以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这与川中威远—龙女寺古隆起有关,其余大部分地区(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之间)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高窄背斜与宽缓向斜构成的隔挡式褶皱,主要是在燕山期及以老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形态基础上,经过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改造而形成现在的构造面貌。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表层扭动及断裂活动。

本说明书及图件重点突出了区内各构造单元及其主要构造形迹特征,同时对新构造运动、构造—沉积演化史作了简要的描述。

本说明书采用多旋回槽台说并参考现代构造学的一些新进展和新理论编写。

第一章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第一节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原则

构造旋回是通过对某褶皱带的角度不整合来确定的。褶皱幕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这一时期就是所谓的褶皱期或造山期。同时褶皱幕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即地壳既有较长宁静期(造陆或升降运动),又有较短促的活动期(造山或褶皱运动)。宁静期和活动期的交替,表现了地壳构造不断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构造层是褶皱带一定发展阶段的建造或构造岩石组合,是构造旋回的物质表现。构造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壳运动、不整合建造差异、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等。构造层内根据平行不整合大型沉积旋回、沉积相及岩石组合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亚构造层。

根据以上原则,重庆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如表1。

第二节 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1、晋宁旋回

该旋回主要形成褶皱基底,组成褶皱基底的沉积建造为:a 发育在古陆内部的冒地槽沉积如板溪群;b 发育在古陆核边缘的优地槽沉积如龙潭河组。分布于秀山附近的板溪群与上覆南华系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板溪群为变质岩,而上覆岩石则为未变质沉积岩。而渝东北分布于城口的龙潭河组及

上覆南华系虽均具变质作用,但两者的沉积建造类型有明显差异,且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可见角度不整合接触。

2、澄江旋回

在秦岭褶皱系南缘,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沿扬子陆块边缘的断陷,除晚南华世末局部上升外,全区以沉陷为主。

在扬子准地台上,澄江运动不属于褶皱运动范畴,多以块断显示其特色。 3、加里东旋回

台区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及陆源砂泥质沉积,其建造系列为藻礁碳酸盐建造——远硅质建造——异地碳酸盐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的大巴山陷褶束相邻。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此期沉积物主要由震旦系和寒武系组成。震旦系为炭质板岩、灰岩、硅质岩;寒武系为远硅质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碎屑岩建造。各系间均为整合接触,普遍遭受区域动力变质,并有广泛的辉长岩、辉绿岩脉侵位。

4、华力西旋回

华力西旋回上限为中二叠世末,仍属造陆运动性质,此期的构造继承了加里东期构造格局,但其隆升范围较加里东期广,因此缺失地层较多,泥盆系、石炭系在区内大部分地区缺失,局部有零星出露。

5、印支旋回

印支旋回时限为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台区印支运动分为两幕。早幕表现为须家河组(香溪组)沉积前的微角度——平行不整合;晚幕表现为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角度平行不整合。其特点是:与相邻槽区的主要褶皱回返时期基本同步,是台缘坳陷的主要褶皱运动,台区内部无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印支旋回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形成了中生代陆相盆地。

表1 重 庆 市 构 造 旋 回 及 构 造 层 划 分 表

构造阶段 槽区 台区 构造旋回 喜 马 拉 雅 ∣ 燕 山 旋 回 印支运动晚幕 印 支 旋 回 地 台 地 槽 发 展 阶 段 早 期 稳 定 发 展 阶 段 加 里 东 旋 回 澄江旋回 活 动 带 及 基 底 形 成 阶 段 活 动 带 及 褶 皱 基 底 形 成 阶 段 澄江运动 晋宁运动 晋 宁 旋 回 晋 宁 构 造 层 晋 宁 构 造 层 Qb2 Qb2 华 力 西 旋 回 末华力西运动 晚加里东运动 加 里 东 构 造 层 澄江构造层 印支运动早幕 喜马拉雅运动Ⅰ幕 燕山运动 区 内 未 见 其 构 造 层 印 支 构 造 层 华 力 西 ∣ 加 里 东 构 造 层 澄江构造层 Nh2 Nh2 ∈ ∣ Z S ∣ Z P2 ∣ D 构 造 运 动 构 造 层 槽 区 台 区 喜 马 拉 雅 ∣ 燕 山 构 造 层 区 内 无 地 层 出 露 T3 K1 ∣ J1 地层序列 槽区 台区 Q K2 地 地 台 发 展 阶 段 台 晚 期 陆 内 改 造 T2 ∣ P3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在境内出露地层有南华系—寒武系,地层只有平行不整合而无角度不整合接触,三叠纪后盖层统一变形,形成了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系构造格局。

6、燕山旋回

在扬子准台台缘坳陷地区(渝东北),燕山运动表现为断块运动,但缺少燕山构造层,主要反映了印支期后的继承性隆升。

上扬子台坳是扬子准地台内有燕山运动确切证据的构造单元。在黔江、酉阳一带的正阳组明显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侏罗系之上。正阳组是燕山运动后在山间盆地内沉积的一套红色复陆屑类磨拉石建造。

7、喜马拉雅旋回

泛指发生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可分为三幕:第Ⅰ幕发生于古近纪、新近纪之间,第Ⅱ幕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间,第Ⅲ幕发生于中、上更新世之间(后两幕属新构造运动)。区内未发现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物。但从周边地区的资料显示,喜马拉雅运动是重庆市范围内最重要的构造运动,它使自南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全部褶皱隆升,结束了湖盆沉积历史。

综上所述,重庆市构造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特别指出的是,重庆市范围内北东向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先期形成隔挡式褶皱,而后又经受喜马拉雅旋回的褶皱运动,而形成城垛式褶皱或隔挡式褶皱、隔槽式褶皱。

第二章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 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根据《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结合重庆市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等具体特征,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为:地台区一般划分到Ⅳ级,地槽区只划分到Ⅱ级,各级构造单元大部分沿用《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中的名称。

对地台区Ⅰ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褶皱基底最后一次的形成时期;Ⅱ级单元反映地台发展阶段形成的大型隆起和坳陷;Ⅲ级单元反映地台发展阶段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中型隆起和坳陷;Ⅳ级单元反映后期构造变动及盖层特点。地槽区因范围小,故沿袭四川省的构造单元划分。

重庆市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名称见图1。

第二节 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1、扬子准地台(Ⅰ1)

扬子准地台北以城巴断裂带与秦岭地槽褶皱系分界。

区内扬子准地台的基底仅出露了褶皱基底。在陆核内部发育有裂陷形成的冒地槽,沉积物以板溪群为代表。800Ma左右的晋宁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形成了扬子准地台。

地台盖层内,下古生界具有稳定型建造组合特征。加里东运动使大部分地区抬升,故这些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下统。早二叠世末,开始台区整体下沉,处于潮间——潮上环境;中晚三叠世间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从此进入陆相沉积阶段。喜马拉雅期,台缘褶皱带普遍发生了前陆逆冲推覆,同时盆地发生隐伏滑脱,不少断裂发生走向滑移,在断裂两侧形成扭动构造。

(1)重庆台坳(Ⅱ2)

东以七曜山断裂为界,是四川台坳的东缘,它在古生代是一相对隆起区。台坳核部在华蓥山断裂以西,其上盖层普遍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华蓥山断裂以东则普遍缺失部分古生界,且为一北东向的相对坳陷。早三叠世晚期,该区发育成为半封闭的内海盆地,发育蒸发式建造,受印支运动末幕的影

响,三叠纪后本区进入陆相沉积阶段。

①重庆陷褶束(Ⅲ1)

是位于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断裂之间的北东向褶皱带。陷褶束内出露的中生代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南部边缘有白垩系。据航磁资料,其褶皱基底由板溪群变质砂岩、板岩组成。在古生代,该区相对于川中台拱是沉降区,除缺失部分古生界外,其余地层发育齐全。坳陷中,从早至晚逐渐由南东向北西迁移。到中生代,本区则逐渐隆升成陆。

该区褶皱为狭长的背斜与宽缓的向斜,背、向斜宽度比为1∶3———1∶4,组成隔挡式褶皱。构造线以北北东为主,但受基底断裂以及盆地边缘构造的制约,常产生联合或复合,形成弧形或似帚状构造。

万州凹褶束(Ⅳ1)

东以七曜山断裂与渝东南陷褶束为界。它是重庆陷褶束中凹陷最深的地区,其中心在石柱——丰都一带,据航磁资料分析,结晶基底埋深达17公里,该单元以发育北东向褶皱构造为特征(表2),从南西往北东,主要构造迹线走向由北北东自然弯转为近东西,均消失在七曜山背斜北西侧,其北东角成为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即“万县弧”。次级及低序次褶皱往往呈雁形排列,纵列轴北北东,横列轴同主要构造迹线协同一致。褶皱形态为宽阔平缓的屉形向斜和梳状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档式构造。构造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华蓥山穹褶束(Ⅳ2)

西以华蓥山断裂与川中台拱分界,东邻万州凹褶束。该区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但两端多呈弧形弯曲。北端受北西向大巴山台缘褶皱带的约束而发生联合,形成“喇叭状”弧形构造;南端受渝黔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形成近南北向的重庆弧。该区背斜狭窄成山,向斜开阔成谷,组成典型的隔挡式褶皱(表3)。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②川中台拱(Ⅲ2)

位于华蓥山断裂以西。其内侏罗系红层广泛分布。据深钻资料,其基底由各种片麻岩及岩浆杂岩组成,盖层之下为花岗岩和变质霏细岩;盖层中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于下奥陶系之上,早中三叠世发育蒸发式建造,晚三叠世发育灰色复陆屑建造,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造。盖层褶皱多为北东—北北东的短轴背斜或鼻状构造及半环状构造(表4)。其中可分为2个Ⅳ级构造单元。

龙女寺台穹(Ⅳ3)

穹隆地表以出露侏罗系红层为主,深部埋有中生界以老地层。穹隆轴向近东西,以穹隆为砥柱,在其东南部,表现为半环状的弧形构造。

自贡台凹(Ⅳ4) 区内为其北东部分,凹陷中心在四川省内的观音场—大塔场一带,是一个侏罗纪—白垩纪的凹陷。区内地表构造主要呈北东—北北东向雁形排列的短轴背斜和鼻状构造。

(2)上扬子台坳(Ⅱ2)

是渝东南的一个坳陷,西以七曜山断裂与重庆陷褶束分界。台坳内震旦系—侏罗系发育,线形褶皱发育。

褶皱基底板溪群与南华系冰碛层为角度或平行不整合,震旦系为远硅质建造,寒武系为远硅质及内源碳酸盐建造,奥陶系为异地碳酸盐建造及笔石页岩建造,志留系为海退序列的笔石页岩建造—砂泥质建造。加里东运动使该区隆升,台坳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局部有零星出露;下、中 二叠统为铝土质建造—碳酸盐建造,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早三叠世为滨海环境,沉积物为内源碳酸盐建造;中三叠统为红色砂泥质建造、蒸发式建造。受印支运动影响,晚三叠世本区抬升,上三叠统为灰色复陆屑建造,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造。在黔江一带,上白垩统与下伏侏罗系角度不整合,表征了盖层褶皱时期为燕山期。台坳内由西至东,构造线从南北向过渡为北东向。

渝东南陷褶束(Ⅲ3)

西以七曜山断裂为界。该区近上扬子台坳古生代的坳陷中心,下古生界发育齐全,化石丰富。板溪群仅于秀山一带出露,为一套冒地槽砂泥质建造夹少量凝灰岩及结晶灰岩,南华系多平行不整合于

板溪群之上。酉阳、秀山一带,一套厚210—322米的冰期——间冰期砂泥质建造平行不整合于板溪群之上。这一不整合面反映了澄江期该区急剧上升。

陷褶束内,震旦系为礁型碳酸盐建造;寒武系—志留系为碳酸盐建造、砂泥质页岩建造;石炭纪—泥盆纪海侵曾波及本区,少数区残留上泥盆统和中石炭统;二叠系为铝土质铁质建造、内源碳酸盐建造和单陆屑含煤建造;下、中三叠统为蒸发式建造;晚三叠世—侏罗纪,该区受雪峰隆起影响,有上三叠统和侏罗系沉积;上白垩统为山间盆地磨拉石建造,不整合于侏罗系及更老地层之上。其褶皱为燕山期所形成,并与重庆陷褶束的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群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金佛山穹褶束(Ⅳ5)

东以大矸坝断层与七曜山凹褶束为界,南延入贵州省。该区出露地层以古生界为主,仅金佛山向斜局部有下三叠统,重庆市范围内以龙骨溪背斜及金佛山向斜为主体构造。由北向南构造线由北北东向渐转为南北向,是南北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联合的结果。其主要褶皱及断层特征描述如下:

特 征 表

编 号 58 59 60 61 表2 万 州 凹 褶 束 主 要 褶 皱

名 称 马槽坝背斜 假角山背斜 梁平向斜 铁峰山背斜 位 置 东华寺—九大拐 木田—庙家沟 垫江—梁平— 渠马河—干溪口 铁峰山—黄泥塘 轴 向 N70°—80°E N50°—70°E M40°—50°—70°E至东西向 N50°—70°E 轴部地层 T2b T1d J3p T1j、T2b 两翼地层 T3—J T2—T3 J2s—J3sn T3—J 两翼倾角 (度) NW20—75 SE16—45 NW20—51 SE50—86 NW20—80 SE20—50 NW8—30 SE30—75 NW18—50 SE38—72 长度(公里5181292062 硐村背斜 硐村—灵官庙 N70°—80°E T1j、T2b T1—J 4563 万州向斜 万县—拨山 N45°—70°E J2s—J3P T3—J2x 2—45 NW30—60 SE50—85 NW15—78 SE14—66 NW4—66 SE6—69 10—20 15—20—70 2564 方斗山冲断背斜 忠县—羊子坝 N30°—80°E P3—T1 T2—J 2265 赶场向斜 走马岭—凤凰山 N40°—50°E J2s—J 3sn T—J2x 7266 龙驹坝背斜 龙驹坝 N40°—50°E T1d -j T2b—J2s 6067 石柱向斜 石柱—悦来 N20°—45°E J3sn、J3p J2s 1568

丰都—忠县向斜 丰都—忠县 N30°—40°E J3p J2s—J3sn 85续表2 万 州 凹 褶 束 主 要 褶 皱

10

特 征

编 号 名 称 位 置 轴 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度) NW15—30 SE50—80 NW10—60 SE3—30 长度 (公里) 62 形 态 特 征 两翼不称的轴部狭窄的线性背斜 北段狭窄,南段开阔,两翼不对称 狭长、高耸的圆顶褶束,南西端由三个高点构成三叉形 两翼不对称,并由三个高点构成,且被丰盛场断层破坏 平缓开阔的对称背斜 两翼近于对称的尖陵—圆顶背斜 轴线呈“S”形,两翼不对称 狭长倒转背斜(西翼倒转) 69 忠县背斜 珍溪场向斜 忠县—落普 珍溪场—双龙 N45°E N5°—32°E N5°—35°E T1l J3xj—J2s 70 J3p J3sn—J2s 70 71 箐口背斜 董家—丛林 T1d-j T2l—J2s 35—60 80 72 丰盛背斜 扇沱—丰盛场—白沙井一带 石溪一带 N10°—15°E T1f、T1j T2l—J2x W50—80 E32—50 50 74 石溪—堡子场向斜 桐麻湾背斜 白马向斜 大耳山背斜 南北 N25°—30°E N15°—30°E 近南北 J3p J2s—J3sn 10—20 50 75 桐麻湾一带 S2h—P2 P3—T1d 30—70 30 76 白马场一带 J1z—J3x P3—T3 20—40 50 77

大耳山一带 O S—P2 45—70 30

表3 华 蓥 山 穹 褶 束 主 褶 皱 特

征 表

编 号 名 称 23 麻柳向斜 位 置 尖子山—于和谦 轴 向 近东西 轴部地层 J2s 两翼地层 T1l 两翼倾角 (度) 10—45 长度 (公里) 35 形态特征 两翼对称,轴部开阔 受正坝冲断层影响,两翼地层直立倒转,轴面北倾。断层发育于背斜轴部,T1j逆覆于T2b之上 轴部开阔,两翼对称 24 正坝—温泉冲断背斜 正坝—温泉 N60°—70°E T1l T3—J2s NW30—50 SE15—30 75 25 长店房向斜 长店房一带 N60°E J3p J2s—J3sn 52—87 约80

11

26 明月峡背斜 华蓥穹褶束的南东边缘 N30°E P3l、T1、T2l T3xj、J2s NW30—45 SE50—80 大于200 由多个高点构成,轴线平直,轴面倾向北西,轴部狭窄的不对称线形褶皱 轴部开阔平缓,两翼对称 两翼近对称 由多个高点构成轴部靠近两翼 轴部宽缓,两翼不对称 由大盛场向斜和三角镇向斜斜接而成。两翼不对称,轴部宽缓 两翼对称的箱状褶皱 两翼不对称,呈向西突出的弧形 两翼不对称 27 28 29 位于明月峡任市向斜 背斜与假角山背斜之间 洛碛、木洞洛碛向斜 一带 桃子荡背斜 莲石向斜 东泉—万盛 大院—莲石—八面山 N35°E N20°—30°E M20°E至南北向 近南北向 北段N20°E 南段N10°W N20°—35°E 北段N15°E 南段N20°E N20°—30°E J3sn、J3p J3sn、J3p T1j J2s J2s T2l—J2x 3—20 10—30 E40—55 W55—70 E58—75 W20—35 大于30 53 80 30 J3p J2s—J3sn 60 31 大盛场向斜 大盛场—三角镇 J3sn—J3p J1z—J2s 20—45 121 32 铜锣峡背斜 南温泉背斜 沙坪—重庆向斜 统景—郭家沱 南温泉—铁厂沟 T1j T2l—J2s E54—60 W36—65 E20—60 W25—75 35 33 T1j T2l—J2s 85 34

大湾—土桥 J2s J1z—J2s 25—40 40 续表3 华 蓥 山 穹 褶 束 主 褶 皱 特

征 表

编 号 名 称 位 置 龙王洞背斜 悦来场向斜 金鳌寺向斜 大田坝—龙王场—马王场 偏岩—复兴场 朝花门—龙登山 轴 向 N5°—30°E N15°—30°E NNE—NNW 轴部地层 T3xj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度) 20—45 E50—70 W35—60 E30—50 W20—40 长度 (公里) 63 形态特征 35 J1z—J2s 两翼对称 36 37 J2s J3p J1—J2x J2s—J3sn 35 98 两翼不对称 两翼不对称,呈向西突出的弧形 由多个高点组成,北段轴向N15°E,南段为南北向,两翼略不对称的梳状背斜,其北段被断层破坏 大致对称,呈向西突出的弧形 两翼不对称,略呈向西突出弧形 由北碚、江津、太和三低点构成向38 观音峡冲断背斜 杨柳坝—羊角脑 NNE至南北向 P3m—T1j T2l—J2s E40—60 W40—80 75 39 40 41 中峰寺向斜 石龙峡背斜 北碚向斜 中峰寺一带 江津—四合场 合川—北碚—江津NNE—NNW N10°—20°W N30°E—N30°W K1w T3xj J3p、K1w J2s —J3p J1—J2 J2s—J3sn 7—15 E25—47 W13—64 E20—40 W8—25 50 70 170

12

—太和 西突出的弧形,两翼不对称 N25°E至N20°W T1—T3 J1—J2s E30—40 W50—60 130 由西山坪、甘家槽、云峰场高点构成向西突出弧形 两翼对称,由多个低点构成向西突出的弧形 由多个高点连接而成,略向西突出的不对称背斜 两翼对称,北窄南宽 42 温塘峡背斜 老岩头—牛角湾 43 璧山向斜 澄江—白沙 合川三角村—沥鼻峡—花果山 石庙坝一带 N10—30°E J3sn、J3p 至N30°W J1z—J2s 4—70 120 44 沥鼻峡背斜 N20°—50°E T1—T3 J1—J2s NW70—80 SE30—40 120 45 石庙场向斜 N10°E至南北向 J3sn J2s 35—50 70 续表3 华 蓥 山 穹 褶 束 主 褶 皱 特

征 表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长度 (度) (公里) 编 号 名 称 位 置 轴 向 形态特征 46 东山背斜 万寿场向斜 新店子背斜 蒲吕场向斜 西山背斜 石盘辅向斜 螺观山背斜 铜梁安溪场一带 万寿场以南 双石桥—新店子 蒲吕场—安溪场 后坝—旧县 N30°E T3xj J1z—J2s SE35—50 NW14—26 14 55 两翼不对称的箱状背斜 两翼对称 47 N30°E N40°—60°E N20°—30°E N45°—50°E N30°E N30°—40°E J2s J2s T3xj—J2s J1z—J2s 9 48 T1j 32—65 26 两翼基本对称 49 J2s 3—47 NW60—80 SE25—35 6—10 NW15—20 SE40—70 55 两翼基本对称 50 T1 T2l—J2s 约35 两翼不对称 51 邮亭—峰高 路孔河—新华 J2s J2s 约20 两翼宽缓,对称 两翼不对称的箱状背斜 52

T3xj J1z—J2s 30

13

表4 川 中 台 拱 主 要 褶 皱 特 征 表

编 号 名 称 位 置 轴 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长度 (度) (公里) 形 态 特 征 57 合川向斜 渭溪—合川—水口场 N60°—70°E J3sn J2s 5—10 55 两翼宽缓,对称 58 大石桥背斜 香龙—大石桥—太安 近东西转为 N60—80°E J2s J2s <2° 92 两翼平缓、轴向呈向南突出的弧形。主要由多个穹隆构成 59 古楼场向斜 别口—古楼 近东西 J3sn J2s <1° 40 两翼宽缓,对称 60 中心镇背斜 柏梓镇—中心镇 近东西 J2s J3sn 2—4 60 两翼平缓对称 61 龙凤场向斜 崇凳镇—龙凤场 近东西 J2s J2s 4—6 70 两翼宽缓,对称

14

龙骨溪背斜(91)

位于椅子台、三汇场一带,向北东倾没于铁厂坪附近,轴线长约60公里。轴向由南往北为近南北—北北东—北东,呈反“S”形延伸。背斜由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组成。核部最老地层为∈1q,近核部岩层倾角10°——12°,向翼部变陡为30°—50°。为典型的箱状背斜,由于受断层影响,两翼次级褶曲发育。

金佛山向斜(92)

位于龙骨溪背斜南东侧,轴向N45°E,长52公里,轴线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核部地层为T1f,两翼分别为志留系、二叠系。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岩层倾角60°—64°,南东翼倾角为30°—35°,构成南段狭窄、北段开阔、西陡东缓的不对称向斜。

下水沟断层(93)

走向近N10°—20°E,位于龙骨溪背斜南西段。断面倾向北西,倾角50°。断层两侧岩层有明显的挤压现象,软弱岩层发生揉皱,硬脆岩层则强烈破碎,沿破裂面充填有方解石脉。为一压扭性逆冲断层。

大矸坝断层(94)

位于龙骨溪背斜北东,走向N25°W,倾向北东,倾角25°—60°,向南延入贵州境内,总长大于50公里,区内仅为其北段。断面光滑,具有舒缓波状特征。断裂带内常见透镜状白云岩或灰岩岩块。当断层切割页岩时,与之平行的劈理及片理较发育,远离断层渐为揉皱现象,两侧岩石破碎,常见糜陵岩化,其宽可达5—6米。

断层北东盘之寒武系及奥陶系向南西斜冲于下盘奥陶系及志留系之上,并形成一系列牵引褶皱,以锐角相交于主断层之上,反映了该断层为具有反时针扭动性质的压性逆冲断层,断距达600余米。 七曜山凹褶束(Ⅳ6)、黔江凹褶束(Ⅳ7)、秀山穹褶束(Ⅳ8)

与重庆陷褶束均为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群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北西向南东,其褶皱为隔挡式褶皱→城垛状褶皱→隔槽式褶皱(表5)。该区正断层发育,多发生在背斜轴部,是燕山褶皱的第二次纵张构造(表6)。

(3)大巴山台缘坳陷(Ⅱ3)

北接秦岭地槽褶皱系,是城巴断裂带以南的一个极窄的下古生代坳陷。南华系为火山碎屑岩建造,震旦系—中三叠统以稳定型建造为主。中与晚三叠世间及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间的印支运动,使盖层褶皱,且因坳陷上升普遍缺失侏罗纪以后地层。

大巴山陷褶束(Ⅲ4)

位于巫溪、城口一带,为一北西向构造带,北以城巴断裂带与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分界,陷褶带内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南华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为滨海、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台地沉积。晚三叠世时该区隆起,缺失侏罗系以上地层。

城口凹褶断束(Ⅳ9)

位于城巴断裂带与乌(龙)坪(坝)断裂带之间的一个狭窄的古生代地块,主要由含火山碎屑的碎屑岩、碎屑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的建造组合构成。属于北大巴山推覆构造的前缘叠瓦褶断带的一部分,由一系列线形褶曲和逆掩推覆断层构成复式褶皱。其走向为NNW→NW→EW向展布。复式背斜常伴随密集的逆冲断层群出现,使背斜核部及近核翼部遭受强烈破坏,而复式向斜则相对完整。剖面上呈叠瓦状逆覆,连续剖面上表现为逆冲断层上盘的背斜北翼地层产状较缓,南翼较陡,甚至直立和倒转,而紧接冲断层前方的向斜北翼较陡,南翼较缓,因而往往有断面向南倾的次级冲断层出现,并与主断裂形成对冲和扭裂的组合形式,另外断块中尚具压扭性质的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层错断前期的冲断层。其主要构造及形迹特征如下:

15

表5 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表

编 号 名 称 位 置 轴 向 轴部地层 P3—T1d T1j ∈—P 两翼地层 T1j—T2b T2b T 两翼倾角 (度) 12—60 20—80 25—62 北西翼30—60 南东翼18—55 11—38 15—5 226 长度 (公里) 形态特征 两翼不对称,北西翼较缓,南东翼较陡,轴部略呈弧形,微突向北西。其南东发育次级褶皱 向斜南西段核部缓,翼部陡,呈屉形,往北东渐次变狭窄,轴面倾向北,枢纽起伏。两翼基本对称,次级褶皱发育 形态近似箱状,轴部平缓开阔,往两翼变陡,南东翼较陡,并局部倒转。枢纽有起伏,南东翼发育次级褶皱 两翼基本对称,向斜槽部由南西至北东,由狭窄变开阔,南东翼发育次级褶 为七曜山背斜南延部分。为一向南突起的斜歪背斜, 北西翼陡南东翼缓的不对称背斜。南东翼受马武正断层破坏,西段发育次级褶皱 轴部开阔,两翼基本对称,南段受南北向构造影响轴向近南北 仅为其北段,两翼不对称,西翼陡,东翼缓 78 七 曜 山 背 斜 北东桃花山—土地N55°—段 岭 75°E 中 N40°—高坎—毛垭寺 段 60°E 老房子—郑家南西N20°—35°垭口往南与金段 —20°E 铃坝背斜相连 塔坪—巫山—坑子一带 N70°—60°—80°E TJx T2b 79 巫山向斜 N60°五马石—塔坪 —70°E N45°中坝—五马石 —60°E 110 TJx J1—J2x T2b T1—J1 80 望霞背斜 朱家槽—望霞 N60°—70°E S2—T1d T1j 92 92 81 官渡向斜 桃源河—庙宇—官渡 N50°—80°E N30°—30°E N20°—50°E T2b—TJx T1d—T1j 20—50 67 82 邓家复式背斜 金铃坝背斜 偏岩--长梁子—要槽门 S1 S2—P 9—49 约40 83 金铃坝一带 O1 O2—P 10—45 约30 85 老厂坪背斜 老厂坪一带 N40°—30°E Z ∈1—S2 10—26 44 86 青杠向斜 晏家坝—宏家坝 N30°—80°E T3—J2s P—T2 10—19 60 88

羊角背斜 羊角碛 近南北 ∈3—O S—T1 13—55 约25

16

续表5 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褶束特征表 编 号 名 位 置 称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度) 北西翼10—15 南东翼27—52 北西翼4—16 南东翼5—17 9—14 30—55 32—55 长度 (公里) 轴 向 轴部地层 形态特征 89 车盘向斜 九重岭—车盘 近南北 T1d P2-3 20 两翼不对称 90 赵家坝背斜 赵家坝 45° O1 O2—S 24 仅为其北东段,两翼对称 两翼对称的宽缓背斜 两翼对称 两翼基本对称的线状背斜 两翼不对称,北西翼缓,南东翼陡的线状向斜,向斜南段轴部较开阔 两翼对称,轴部开阔的箱状向斜。北西翼受断层破坏。 两翼对称,轴部开阔 两翼对称,轴部开阔 仅为其北东段,两翼对称 两翼对称,轴部宽缓 96 98 99 天星背斜 普子向斜 锅厂坝背斜 高谷—文复 小坝子—下塘口 龙塘—锅厂坝以北 N15°E N20°E N40°E转 N20°E ∈2 T1j—T3xj ∈—S ∈3—O P—T1d O—P 48 90 60 101 马槽坝向斜 落地坝—孙家岩 N30°E T1 S2—P 15—70 44 102 郁山背斜 桑柘坪向斜 桐麻园背斜 龚滩向斜 水面坡—彭家湾—大村 大厂—八面山 袁家盖—大青堡 龚滩—鹅池 N45°—30°E N40°E N30°—40°E N30°—50°E N10—30°E ∈2、∈3 O、S 4—10 100 103 105 T1 ∈ ∈—S S、O 3—32 5—25 85 60 107 T1 O—P 10—30 30 108 天馆背斜 天馆一带 ∈ ∈、S 20—30 50 续表5 七曜山凹褶皱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表 编 号 109 110 111 113 114 名 称 广沿盖向斜 丁市背斜 铜西向斜 咸丰背斜 酉阳向斜 位 置 广沿盖 丁市 冯家坝—双泉—小河 马喇—黑水—山羊 兴隆—酉阳 轴 向 N15°E N10°E N10°—30°E N10°—20°E N20°—30°E 轴部地层 T1 ∈3 J1—J2x ∈1—∈2 T1 两翼地层 O—P O S、P、T ∈3—S O—P 两翼倾角 (度) 40—50 10—30 50—60 9—10 20—30 长(公23176

17

115 鸡公岭背斜 银岭--鸡公岭 N10°E 至南北向 N15°—25°E N20°E N10°—40°E N20°E N10°—20°E Qb2、Nh2、Z、∈ T1d ∈3 T1 Qb2—∈ D—P2 ∈3—S 北西翼15—30 南东翼35—70 10—20 10—20 10—30 15—45 20—50 1117 119 121 122 126

车田向斜 酉酬背斜 平阳盖向斜 秀山背斜 三块土向斜 车田一带 酉酬一带 平阳盖 石堤—秀山—中溪 宴龙—中平一带 S—P O—P ∈—S O—S S 2388表6 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断层特征表

编号 名 称 构造部位 走 向 倾向 倾角 (度) 断距 (米) 断开地层 长度 (公里) 60 断面及两84 马武正断层 老厂坪背斜东翼 N25°—30°E 羊角背斜— 老厂坪背斜 SE 60—85 1200 ∈1s—O1d、S1 O—S 断裂带宽20—1发育牵引褶曲及87 接龙场断层 N50°—60°E SE 60—70 30 南东盘小河坝组陶系接触 95 江口断层 天星背斜北西翼 N10°—15°E NW 30—40 ∈、O—S 25 两盘地层均发育面近于平行或锐97 火石垭逆冲断层 天星背斜南东翼 N15°—30°E NW 25 ∈3—S 55 断面光滑,呈舒盘发育次级断裂101 郁山正断层 郁山背斜北西翼 N30°—40°E NW 50或近 直立 ∈、O—O、S 90 断裂带宽30—5平整,两盘发育曲和挤压褶皱 104 桐楼正断层 桐麻园背斜北西翼 N50°—60°E NW 50—70 O1—S 30 106 筲箕滩冲断层 桐麻园背斜南东翼 N40°E NW 70—76 ∈3—O 50 断面呈舒缓波状育具糜棱岩化。引小褶曲,东盘112 咸丰背斜北西翼及马喇湖正断层 轴部 N5°—10°E NW 50—70 ∈1—S2 50 断裂破碎带宽米,两盘次级褶层发育 116

马家厂正断层 鸡公岭背斜北西翼 N4°—50°E SE 50—70 100-200 ∈ 30

18

续表6 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 束、秀山穹褶束主要断层特征表

倾角 (度) 40—50 断距 (米) 长度 (公里) 35 编号 名 称 构造部位 走 向 倾向 断开地层 断118 百福司逆断层 西酬背斜北西翼 N20°—30°E SE O、S 120 沙滩逆断层 西酬背斜南东翼 N10—20°E NW 0—40 20 123 涌洞逆断层 秀山背斜南东翼 N30—50°E NW 60-70 40 124 岑龙正断层 秀山背斜北西翼 N40—50°E SE 60-80 >50 23 断层两盘125 三阳枢扭断层 秀山背斜—三块土向斜 N50—60°E NW SE 50-80 水平2km-5km垂直几百米至几千米 Z-∈ (区内)40 断层两盘引褶曲及育有构造内为其南127

新华枢扭断层 三块土向斜 N20—60°E NW 50-60

19

城口——高燕复式向斜(4)

向斜南翼保存较完整,寒武系直接覆于震旦系之上,北翼被断层破坏。复向斜槽部主要由寒武系下统组成,向斜两翼北陡南缓,有向南倒转的趋势。整个复向斜受城巴断裂带和乌坪断裂带控制,作北西310°弧形延伸。二级分支坪坝——修齐扭性冲断层将向斜斜错,使南盘向西扭动,产生扭断的北侧为三级分支的褶曲及断层,并呈北东东、近东西向与坪坝——修齐断层锐角相交。而该断层与城巴断裂及乌坪断裂亦呈锐角相交,构成了一个作顺时针方向扭动的配套构造。

坪坝——修齐断层,迹线作北西西向波状延伸,长约40公里,断面倾向北东,倾角60°~70°。断层错断城口—高燕复向斜,南盘向西使震旦系错动8公里,沿扭裂面产生强烈糜棱岩化。次级近东西向入字形断裂沿扭断层两侧分布。

南大巴山凹褶束(Ⅳ10)

位于乌(龙)坪(坝)断裂带以南,南界大致在固军~红花一线(沙市隐伏断裂)。出露寒武系~三叠系,是大巴山推覆构造前缘叠瓦褶断带的南缘部分。由一系列走向NNW→NW→NWW→近EW向,轴面直立或倾向北东的紧闭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总体呈一向南突出的弧形。由北往南褶皱变形逐渐减弱。即由紧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开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规模逐渐减小到不发育。其褶皱及断层特征见表7。

2、秦岭地槽褶皱系(Ⅰ2)

西以玛沁——略阳深断裂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为界,南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为邻,重庆市范围内仅为北大巴山印支褶皱带南缘。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Ⅱ4)

是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南缘部分,南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分界。晚南华世~下古生代,沉积了一套与陆间裂谷作用和岩浆活动有关的次稳定陆壳型碱性、弱碱性复陆屑建造和稳定陆壳型炭质泥岩、炭质镁质碳酸盐岩、远硅质岩、泥质、泥砂质碳酸盐岩的建造组合。三叠纪中、晚期华北与华南二板块发生陆~陆斜向穿时碰撞成山,形成了以印支造山运动为主的褶皱带,后经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在自北而南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陆内挤压、推覆、剪切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区内构造由一系列北西向紧密线形复式褶皱及斜冲断层组成,构成叠瓦状逆掩推覆构造。构成复式褶皱的向斜形态相对完整,背斜普遍遭受断层破坏。平面上,由城巴断裂带往北东,褶皱强度和密 度都显示出由强到弱、由密变疏的特点。剖面上,褶皱强度越近地表越强烈,反映出一种不协调的脱顶现象。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以北东盘向南西盘斜冲为特点。断层两侧,片理化现象普遍,片理走向与断裂接近;岩石破碎,局部地段可见强裂糜棱岩化,内含两侧岩石的小角砾,糜棱岩化带宽3~10米;破碎带内含挤压成“长条状”、“扁豆状”、“眼球状”的火山岩及沉积岩碎块,长轴多平行于破碎带,两侧有炭化现象;沿断裂有辉绿岩、辉绿辉长岩、闪长岩侵入,常有再次挤压破碎的现象,并常有次级断裂及牵引褶曲产生。区内以岚溪—东安复式向斜为主体,其特征简述如下:

岚溪—东安复式向斜(2)

位于高滩—兵街复式向斜南西翼之边缘部位,表现特征为:

褶皱呈密集连续线状,定向分布,褶距200—700米,轴向北西310°左右。单个褶皱延伸长度很大,褶皱轴部圆滑,轴面多倾向南西。以次级向斜而言,其南西翼(即相邻背斜之北东翼)产状为倾向北东20°—55°,倾角60°—85°,局部倒转,倾向南西230°,倾角80°左右;北东翼倾向南西200°—260°,倾角40°左右。往南东,局部在河鱼之北土垭子一带,以龙潭河组为核部的次级背斜北东翼扭成同斜倒转褶皱,两翼产状相近,倾向南西200°—300°,倾角85°—88°左右,倾伏方向多数向北西,少数向南东。个别向斜褶皱之昂起端相向而倾,背斜倾伏端则相背而伏。

密集线形连续褶皱多表现在震旦系上统以上地层内,一进入侧翼龙潭河组凝灰质杂砂岩,其密集

20

表7 南 大 巴 山 凹 褶 束 主 要 褶 皱 特 征 表

编号 名 称 位 置 轴 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度) 北翼18—42 南翼38—60 长度 (公里) 62 形态特征 6 旗杆山向斜 旗杆山—俞家梁 310° T1j P—T1j 不对称线状向斜 复背斜形态被蓼子口—蒙蒙溪断层及双河—桐油坝断层破坏殆尽,上盘∈3或O2推覆于P之上,断距600—1200米 不对称线状向斜 不对称线状向斜 由鸡鸣咸宜冲断背斜及似鼻状冲断背斜组成,北翼较缓,南翼较陡甚至倒转。背斜受双河—柯家洞冲断破坏,断面倾角60°—70°,倾向南西,鸡鸣咸宜冲断,倾向北东,倾角60°—70°,并且次级分支断层发育 不对称线状向斜,局部两翼均有倒转现象 由九盘石—建楼背斜、中岗—大张岩向斜、咸宜背斜及渔沙冲断层组成 向斜被满月冲断破坏。断面倾向南西,倾角45°—65°,两盘次级褶皱发育。 7 庙坝—桐油坝冲复背斜 庙坝、蓼子口、土城 310°—270° ∈3 O >100 8 9 梆梆梁—猫儿背复向斜 团城—双河背斜 梆梆梁—猫儿背 团城—双河 305°—270° 300°—310° T1j S、P O—T1d P—T1d 北翼50—70 南翼25—45 北翼25—50 南翼50—70 120 60 10 明通—咸宜冲断复背斜 明通—咸宜 320°—290° ∈3 O—T1d 北翼约30 南翼30—60 约80 11 八台山—大宁厂向斜 八台山—红池坝—大宁厂 290°—270° T1d P3—T1d 北翼40—80 南翼50—80 北翼30—60 南翼40—70 北翼20—70 南翼30—55 约180 12 渔沙—建楼冲断复背斜 渔沙—建楼 280°—290° ∈2 O—T1j 约120 13 满月冲断向斜 满月一带 300°—280° T1j O—T1d 87

21

续表7 南 大 巴 山 凹 褶 束 主 要 褶 皱 特 征 表

编号 名 称 位 置 轴 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度) 长度 (公里) 形态特征 主体在四川境内,两翼基本对称,区内处于其倾伏段 两翼基本对称,其西段南翼被红花断层破坏,断面倾向北东,倾角50° 北翼较南翼陡 14 天子城背斜 天子城 320° S2 P—T1d 55—70 约25 15 红花—龙洞冲断背斜 红花—关庙 290°—270° S2 P—T1j 50—70 约80 16 尖山—巫溪向斜 朝阳—起阳背斜 尖山—巫溪 280°—270° 280°—270° T2b ∈3 T1d—T1j S—T1j 20—40 北翼30—60 南翼40—70 北翼8—28 南翼5—44 120 17 朝阳—起阳 140 不对称线状背斜 18 大木垭背斜 大木垭一带 280° P3、T1d+j T1d—TJx 60 不对称线状背斜 19 芹菜坝向斜 芹菜坝—孙家湾 120°—80° 280°—290° N85°—75°W N85°—50°W T2b T1j 22—32 60 两翼基本对称 20 小石峡背斜 小石峡 T1d T1j 北翼22—26 南翼40—50 北翼6—55 南翼5—29 40 不对称线状背斜 21 红岩向斜 万星坝—红岩—新田湾 双河口—龙池坪 J2s TJx—J2x 61 不对称线状向斜 不对称线状背斜并发育多组次级褶皱 22 龙池坪背斜 T2b 北翼11—33 TJx—J2x 南翼15—76 46

22

度和强度均明显减弱,常作单斜产出。

向斜腹部断裂少,以紧密褶曲为主。断层见于老鸦口——八字坪间,与褶皱伴生,彼此产状接近。断面倾向北东、南西均有,倾角60°—75°。北东盘往北西方向斜冲。

大店子——油房斜冲断层(1)

紧靠岚溪——东安复式向斜之北东侧分布,沿背斜轴部发生。除主断层外,旁侧多有分支。总体作北西300°—320°延伸。油房断层切割南华系——寒武系毛坝关组,北东盘往北西方向高角度斜冲。最大冲断幅度见于大店子南东大燕山一带。沿断层破碎带,糜棱岩化、基性脉岩侵入等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示。断面产状在南东段向北东倾,大店子以西,随褶皱轴面倒向北东,断面产状亦转为南西倾斜。

第三章 深、大断裂及基底断裂

第一节 深、大断裂

1、城巴断裂带

该断裂位于大巴山南缘城口—巴山一带,前人资料称“城口—房县深断裂”或“大巴山深断裂”。北西端起于陕西西乡,与“阳平关~洋县深断裂”相交,东端止于湖北房县,与“襄樊~广济断裂”相交。总体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与之配套的一列系弧形构造常称“大巴山弧形构造”。该断裂全长大于300公里,为秦岭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分界断裂。

在重庆境内的一段,断面呈波状,北倾,倾角40°~80°,上盘为上青白口统龙潭河组,自北向南推覆于扬子准地台大巴山陷褶束的震旦系、寒武系之上。断裂带两侧劈理、片理带宽数十至百余米。产状与断面一致。构造破碎裂带显著,炭化、糜棱岩化、构造透镜体、擦痕均很发育。两侧常伴生次生褶皱、断层。上盘线性构造强烈而突出,构成叠瓦状推覆构造体,下盘褶皱形态相对平缓开阔,有远离主断裂逐渐减弱之势。

断裂规模大,活动历史长,控制了两侧的沉积作用。断裂以北的震旦系、寒武系为半深海滞流还原环境沉积,属冒地槽型建造系列,以南为扬子准地台北缘浅海陆棚碳酸盐环境沉积。

该深断裂是一发生于震旦系至三叠系与青白口纪变质火山岩系(龙潭河组)之间的滑脱剪切带,滑脱作用发生于印支期,造成南秦岭地壳缩短100公里以上。

2、乌(龙)坪(坝)断裂带

走向呈北北西—北西—近东西向展布,总体上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全长超过200公里,向北西延入陕西境内,是城口凹褶断束与南大巴山陷褶束的分界断裂。断裂迹线呈波状曲线,上盘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由北向南推覆于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之上。断裂破碎带发育,宽5~20米,带内分带现象明显,可分为炭化泥砾带、构造角砾岩带、碎裂化灰岩带、构造透镜体带、片岩带及强破碎带。

第二节 基底断裂及隐伏断裂

1、华蓥山断裂带

该断裂北起于大巴山以南万源地区,经达县、北碚,南达宜宾并进入云南境内,全长500公里以上,是四川(重庆)台坳中川东(重庆)陷褶束与川中台拱的分界线。

该断裂带多隐伏于地下或断续出露,在卫片上,线性特征明显。地表主要出露于广安天池~北碚

天台寺,全长73公里。断裂面倾向南东,倾角一般大于45°,断距数百至千余米,觉庵一带达2000米。断裂旁侧次级断层、褶皱发育。

该断裂具以下特点:

①两侧磁场特征不同,重力、磁力资料均表明沿此带为异常转换带和梯级带。西侧为具磁性的低异常,基底为中酸性杂岩,东侧为弱磁性的平静磁场,基底为浅变质岩系。表明断裂在晋宁期已发生。

②两侧沉积构造、厚度、构造形态不同。

加里东期,西侧上升,沉积较薄。华力西期遭剥蚀,无泥盆、石炭系沉积;而东侧两期为连续沉积。二叠系沿断裂有玄武岩分布。

印支期,总体为东升西降,东侧为泸州~开江西隆起。至晚三叠纪东侧为湖滨三角州,西侧为湖泊、浅湖相。

燕山~喜山期,东侧为强烈挤压,形成长条形高陡背斜与开阔向斜相同。断层较发育,西侧为宽缓低山短轴背斜或穹隆,断裂少见。

2、七曜山断裂带

该断裂带为一基底断裂带,北起湖北,经巫山、武隆、南川进入贵州,横贯七曜山、金佛山。重庆境内全长大于350公里,是上扬子台坳渝东南陷褶束与重庆台坳重庆陷褶束的分界线。

该带东侧古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并出现少量板溪群,西侧为中生代地层分布区,断裂带对古生代地层及岩相控制较明显。构造上,西侧为典型隔挡式褶皱,东为背斜向斜等宽的城垛状褶皱。

重力异常图上,该带为一梯度变化带,航磁异常图上,该带位于磁异常分区界线上。卫片上,断裂带线性影像特征明显,两则地貌、山形、水系和构造线方向均呈角度交截。

3、长寿~遵义断裂

该断裂为基底断裂,北起于开县一带;经长寿,向南进入贵州,止于遵义一带,重庆境内长大于300公里,大致为重庆陷褶束内华蓥山穹褶束与万州凹褶束的分界控制线。

该带东侧为万县凹褶束,它是重庆陷褶束中凹陷最深的地区。据航磁资料,结晶基岩埋深达17公里。该单元以发育北北东向构造为特征。

该带西侧为华蓥山穹褶束。该区内背斜多狭窄成山,向斜开阔成谷,组成典型的隔挡式褶皱。 该断裂形成于印支期,1989年11月20日11时18分发生在统景地区的5.2级、5.4级地震,可能与该断裂的活动有一定关系。

4、沙市隐伏断裂

北西起于汉南古陆,经沙市往南东与七曜山断裂交汇,卫片影像特征为一向南西突出的弧形,与大巴山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推测应为大巴山台缘坳陷与四川台坳的分界线。

第四章 新构造运动

区内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既有对先期构造的继承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以间歇性抬升为主,亦有断裂活动。现兹将有关标志和特点分述如下:

第一节 升降运动

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抬升,其特点是:一是抬升的不均一性,自新生代以来,四川盆地东部地壳总体处于间歇性上升阶段,抬升速度缓慢,尤其是盆地区,抬升幅度在600米左右,奉节—巫山一带略高于盆地区,最大上升幅度达2000米;二是总体具掀斜性,以巫山为中心向东西抬升的

幅度依次降低;三是间歇性,造成了区域上的四级阶地和四级夷平面,第四纪以来,地壳上升速度加剧,河流强烈下切,造就了三峡段高峻的岸坡。区内水系类型为羽状及树枝状水系,水系主流与区内主要构造迹线基本一致。大巴山区的任河由南东流向北西而汇入汉水,长江在区内从南西流向北东,支流发育,多与主流呈直角相交。

第二节 活动断裂及地震

1、华蓥山断裂及其附近共发生M≥3级的地震36次,M≥4级的地震11次,M≥5级的地震7次,均分布在断裂南段。1993年以来,此断裂经过的荣昌附近地震活动频繁,发生2级以上地震100余次,其中4.0~4.9级地震8次,5.6级地震1次。可见此断裂为具有继承性的活动断裂。

2、方斗山断裂断续出露于方斗山冲断背斜核部,挤压特征明显,后期具扭性特征,在断裂带发生过5次大于3级的地震,说明该断裂现代有过活动。

3、七曜山基底断裂在七曜山至金佛山一带断续出露,在断裂带及其附近发生过多次地震,1854年11月,南川发生了5.5级地震,1992年以来共发生3.0~3.9级地震7次,说明此断裂近期仍在活动,是一继承性活动断裂。

4、郁山断裂以郁山正断层和胜利坝逆断层为主体,为一具有多期性的活动断裂,沿断裂附近发生过3.0~4.4级地震。

5、黔江断裂(筲箕滩逆冲断层)是一具有多期性的活动断裂,断裂破碎带发育,沿断裂带有地震发生。

6、咸丰断裂(马刺湖正断层)纵切咸丰背斜西翼,断裂破碎带(宽100~1000米)发育,其活动具多期性,即早期具压性,中期具压扭性,晚期则表现为拉张兼顺扭性质。最近的活动年代为Q2。

7、沿城巴断裂带有弱震活动,历史上曾发生过5.0级地震。

8、乌坪断裂带弱震活动频繁,震中主要分布在断裂东段,据相关资料,沿断裂带发生过4.1级地震1次,3.0~4.0级地震3次,2.0~2.9级地震50余次。

9、长寿断裂为一大部分隐伏于地下的基底断裂,在南川一带被七曜山基底断裂错断。1854年以来,沿断裂附近发生过5.5级地震1次;1970年以来发生过2.0~3.9级地震11次,此断裂仍在活动。

另外温泉的形成是现代断裂活动导热的反映。区内主要断裂带及规模大的断层附近,常有温泉出露。如开县的温泉镇温泉。

第五章 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重庆市构造—沉积演化史从老到新可划分为: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准地台褶皱基底形成,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和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3个阶段。

第一节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地台 基底形成阶段(晋宁期:距今约1400—800Ma)

该区处于扬子克拉通隆升之后地壳破裂产生裂陷形成的陆内冒地槽和北部陆缘冒地槽环境,陆内冒地槽沉积了一套(板溪群)复理杂砂岩石建造组合,陆缘冒地槽沉积了一套火山碎屑杂砂岩建造。在中元古晚期—新元古代初期,由于晋宁运动及同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岩层全部变形、变质,形成全形

褶皱和以板岩、变余杂砂岩为代表的单相变质岩。构成了该区的褶皱基底。

第二节 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距今850—205Ma)

本阶段按地质发展的特点可分为南华纪(澄江期)、震旦纪—志留纪(加里东期)、泥盆纪—中二叠世(华力西期)和晚二叠世—三叠纪(印支期)4个发展时期。

1、南华纪发展时期(澄江期:距今约800—680Ma)

经过晋宁运动,扬子准地台雏形已基本形成,地台北缘经过短暂的“休眠期”后,城巴断裂有后构造期的岩浆活动发生,北大巴山城口一带出现含碱性火山物质,沿城巴断裂由南往北,岩浆活动由弱到强。

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上升,台区低纬度地区渝东南被大陆冰川覆盖,沉积了冰盖型的大塘组、南沱组紫红色、灰绿色冰渍泥砾岩建造;城口高纬度地区沉积了冰水河湖相的明月组含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建造;槽区的代安河组、木座组为含疑灰质杂砂岩建造。

2、震旦纪—志留纪发展时期(加里东期:距今680—410Ma)

该地史发展时期出现槽、台分野。台区是陆表海,多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以稳定的内源碳酸盐岩和单陆屑为主的建造,无岩浆活动发生;北部槽区是陆缘海,为浅—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以半火山活动型火山复陆屑、复陆屑和碳酸盐岩建造。

震旦纪,海浸大规模发生,广泛接受物质沉积。区内渝东南酉阳—秀山一带和城口一带出露有灯影组、陡山沱组,槽区为蜈松口组、水晶组。

寒武纪,扬子区为陆表海,早寒武世早期海水由西往东加深,沉积物为黑色砂岩、页岩、泥质页岩夹硅质岩的建造组合。早寒武世中—晚期,海水变浅,水体由滞流变为畅通,由还原转为氧化环境。沉积物主要为灰绿色页岩、泥岩、砂岩夹灰岩;中、晚寒武世,海水进一步变浅,沉积物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砂泥质组合。北部地槽区是位于扬子与华北两个陆表海之间的一个活动性较强的陆缘海槽,早寒武世活动较强,属于浅海—半深海环境,沉积鲁家坪组和箭竹坝组炭硅质泥砂岩、页岩夹碳酸盐岩;中、晚寒武世活动性减弱,地壳上升为陆表海环境,沉积了毛坝关组、八卦庙组、八仙组碳酸盐岩及炭泥质岩。

奥陶纪,扬子区接受稳定型台地沉积。早奥陶世为浅海→潮间环境,沉积物为粉砂岩、页岩和生物屑灰岩组合;中奥陶世海水加深,沉积物为瘤状灰岩、龟裂纹灰岩;晚奥陶世,由于地壳上升发生海退,环境转为深水陆棚半闭塞环境,沉积物以页岩为主。 大巴山区,早奥陶世为浅海环境,沉积白云岩、鲕状灰岩、生物屑灰岩;中陶世为半封闭环境,沉积深灰色瘤状灰岩、生物屑灰岩;晚奥陶世海水加深,沉积页岩和硅质岩。

志留纪,早志留世开始,海水由南向北侵进,开始多呈海湾状,海水深而不畅,沉积滞流相黑色页岩和硅质岩,笔石大量聚集,随着海盆扩大,处于潮下—浅海陆棚环境,沉了页岩、粉砂岩、泥灰岩等组合建造;中志留世,沉积区水深加大,多沉积浅水陆棚相黄灰色、灰绿色粉砂质泥质岩;晚志留世,大部分地区上升为陆,成为剥蚀区。大巴山一带志留纪为海槽。早志留世有黑色页岩、硅质岩沉积;中志留世则与扬子地台一起逐渐上升,至晚志留世已上升为古陆。

3、泥盆纪—中二叠世发展时期(华力西期:距今410—257Ma)

泥盆纪—石炭纪,本区基本上是一片隆起,仅在边缘局部(渝东南)有陆表海存在,沉积了稳定型建造。其余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局部有零星出路。

早二叠世,本区开始下沉,除大巴山、秀山以外的地区均被海水淹没,处于古陆边缘的近海湖沼环境,沉积物为砂岩、页岩夹煤层及铝土矿等。

中二叠世,地壳平稳下降,海水大规模进泛,从而沉积了栖霞组、茅口组为组合特征的局限海碳酸盐台地环境的沉积建造。

4、晚二叠世—三叠纪发展时期(印支期:距今约257—205Ma)

晚二叠世—三叠纪是槽台分野的时期,印支造山运动使台区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使槽区全部褶皱回返,并伴有岩浆活动发生。

晚二叠世初期海水由南西向北东退缩,渝南西处于海陆交互环境、沉积了龙潭组碎屑岩与泥灰岩组合的铝土质含煤建造,渝东北则沉积了滨海沼泽—浅海单陆屑碳酸盐岩建造。晚二叠世晚期,海水复进,沉积了浅海碳酸盐岩建造(大隆组或长兴组)。

早三叠世海侵加大,本区处于内海盆地环境,海水南西浅、北东深,依次为三角州—滨海—浅海环境,沉积红色复陆屑建造(飞仙关组)和异地碳酸盐岩建造、膏盐蒸发岩建造(大冶组、嘉陵江组)。

中三叠世初,随着四川盆地周边古陆逐步抬升,从大巴山—七曜山—金佛山一带及以西的重庆地区为潮间缓坡至滨岸海盆,沉积了巴东组复陆屑碳酸盐岩建造→雷口坡组膏盐蒸发岩建造。

晚三叠世早—中期地壳持续稳定上升,至晚期大规模海退发生,本区处于微咸水—半咸水湖泊环境,大量碎屑物质经由河流进入湖盆,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须家河组等)。

晚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使古特提斯海关闭,地槽区遭受强烈挤压而封闭,谷间带地层多褶皱变形和遭受区域动力变质。印支运动使槽区和台区合而为一,同时形成了北大巴山冒地槽及台缘的印支褶皱带。

第三节 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距今205Ma以后)

1、侏罗纪—白垩纪发展时期(燕山期:距今205—65Ma)

侏罗纪,晚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初,印支运动使北部槽区普遍发生褶皱回返,台区则海水全部退出,气候转为炎热干旱、成为大型红色内陆盆地。早侏罗世沉积了珍珠冲组、自流井组深湖—滨湖环境的黑色泥页岩向紫红色间黄绿色砂泥岩、夹泥灰岩、灰岩或鲕灰岩至粗砾岩的建造组合。中侏罗世有一次明显的水退过程,使湖底普遍露出水面遭受侵蚀,随后,湖盆相对下降,广大地区处于浅湖—滨湖—河流—洪泛盆地环境,沉积物为灰绿、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泥岩及深灰色砂页岩。晚侏罗纪本区处于相对宁静的构造环境中,属干旱条件下的洪泛—河流环境,广泛沉积了鲜红色的多韵律砂泥岩。

白垩纪,本区大面积上升,处于风化剥蚀区。燕山运动在槽区表现为差异性的升隆运动。在台区则使白垩纪以及老层发生褶皱,形成该区的北北东向褶皱构造。

2、新生代发展时期(喜马拉雅期:距今约65Ma以后)

喜马拉雅期,本区的古地理环境仍为风化剥蚀区,无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记录。喜马拉雅运动对该区影响强烈,对大巴山区使印支期萌芽的逆掩推覆构造经燕山—喜马拉雅运动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台区则对使燕山运动形成褶皱发生改造,而形成该区的构造景观。

纵上所述,重庆市构造—沉积经过以上各阶段的发展演化形成了从北到南的北西向大巴山逆掩推覆构造带、北北东向隔挡式褶皱带,以及北北东向与北西向复合改造的弧形喇叭构造及与黔北南北向构造复合改造的南北向帚状构造。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 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89) 1989 2、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 1991 3、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四川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报告 1994 4、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贵州省区域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 1987 5、陕西省地质矿产局 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 1998

6、四川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 1∶20万城口幅、巫溪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1974 7、四川省地质局一○七地质队 1∶20万万县幅、奉节幅、忠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0 8、四川省地质局一○七地质队 1∶20万达县幅、垫江幅、涪陵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0 9、四川省地质局一○七地质队 1∶20万南川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77 10、四川省地质局一○七地质队 1∶20万黔江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75 11、四川省地质局一○七地质队 1∶20万酉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72

12、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1∶20万仪陇幅、通江幅、南充幅、广安幅、重庆幅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0

13、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1∶20万遂宁幅、内江幅、南充幅、自贡幅、宜宾幅、

泸洲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0

14、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 1∶20万綦江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77 15、贵州省地质局一○八地质队 1∶20万沿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70

16、四川省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1∶5万酉阳幅、龙潭幅、溶溪幅、杨家坝幅区域地质调

查报告 1987

17、四川省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1∶5万华蓥山片区12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96 18、四川省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1∶5万大竹河幅、黄溪河幅、城口县幅、修齐坝幅区域

地质调查报告 199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64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