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12 18: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

6.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一平板,保证其高度尺寸,一般应限制工件的( a )个自由度。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7.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d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8.下面对工件在加工中定位论述不正确的是( b )

A.根据加工要求,尽可能采用不完全定位 B.为保证定位的准确,尽可能采用完全定位 C.过定位在加工中是可以使用的 D.在加工中严格禁止使用欠定位 9.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 c )之外的基本要求。 A.夹紧动作准确 B.夹紧动作快速

C.夹紧力应尽量大 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 10.工件在夹具中欠定位是指( c )

A.工件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6个 B.工件有重复限制的自由度 C.工件要求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 D.工件是不完全定位 二、判断题

1.习图4-3所示定位方式是合理的。×

2.工件定位时,若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就不会产生定位误差. ×

3.辅助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4.浮动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5.车削外圆柱表面通常采用习图4-4所示的装夹定位方式。×

6.在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时,不允许采用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

7.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8.在夹具设计中,不完全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 9.工件被夹紧,即实现工件的安装。×

10.工件在夹具中安装一定要完全限制6个不重复的自由度才能满足要求。× 三、填空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方式分为_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__和_欠定位__。 2.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主要由_基准不重合误差_和_基准位移误差_引起。 3.生产中最常用的正确的定位方式有_完全_定位和_不完全_定位两种。 4.机床夹具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_定位_元件、_夹紧__装置和_夹具体__。

5.设计夹具夹紧机构时,必须首先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_大小、方向__和_作用点_。 6.一般大平面限制了工件的__3__个自由度,窄平面限制了工件的_1或2_个自由度。 7.工件以内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__定位销__和__定位心轴__两种。

8.一般短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__2_个自由度,长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__4__个自由度。

9.铣床夹具中常用对刀引导元件是__对刀块_,钻床夹具中常用的对刀引导元件是_钻套_。

10.按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未予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五、计算题

1.有一批直径为d??d的轴,要铣一键槽,工件的定位方案如习图4-5所示(V形块角度为90°),要保证尺寸m和n。试分别计算各定位方案中尺寸m和n的定位误差。

0

(a) (b) (c)

六、分析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习图4-6中定位方案中各个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引出各定位元件分别标明),各定位方案分别属哪种定位现象?

(a) (b) 2.习图4-7所示工件的A、B、C面,φ10H7及φ30H7的孔均已加工。试分析加工孔φ12H7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最合理?为什么?并说明各定位表面采用的定位元件。

五、计算题

1. (a) ?d.w(m)??j.w??j.b(m)??d2, ?d.w(n)??j.w??j.b(n)?0

(b)?d.w(m)??j.w??j.b(m)?0, ?d.w(n)??j.w??j.b(n)?(c)?d.w(m)??j.w??j.b(m)??d2

?d2sin?2 ,?d.w(n)??j.w??j.b(n)??d2sin?2??d2

六、分析题 1.

(a) 不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2. A面作主要定位面,限制3个自由度,定位元件为平板;

?30H7孔面作次要定位面,限制2个自由度,定位元件为短圆柱销; ?10H7孔面作次要定位面,限制1个自由度(转动),定位元件为短削边销; 完全定位。A面宽大平整,定位稳定,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 判断题

1.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2.在一道工序中如果有多个工步,那么这些工步可以是顺序完成,也可以同步完成。( √ )

3.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 4.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调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

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也应算作两道工序。( √ )

5.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6.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 8.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 9.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 ) 10.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 )

7.因为球心、轴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并不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为定位基面。(× )

11.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优先考虑主要表面的加工问题,而穿插加工次要表面。( √ )

12.调质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增高,切削加工困难,故应该安排在精加工之后,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 13.辅助工艺基准面指的是使用方面不需要,而为满足工艺要求在工件上专门设计的定位面。 √ 14.由于粗基准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 )

15.粗基准是指粗加工时所用的基准;精基准是指精加工时所用的基准。( × )

16.加工主轴零件时为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基准统一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 ) 17.设计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时,一般采用统一基准原则。( √ ) 18.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 19.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 × ) 20.采用高效率工艺的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 √ ) 二、单项选择题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B )。

A.工步 B.工序 C.安装 D.走刀 2.工步是指( B )。

A.在一次装夹过程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B.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C.使用不同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D.使用同一刀具对不同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3.下面( D )的结论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B.一次安装只能有一个工位 C.一个工位只能完成一个工步 D.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 C )

A.精基准 B.粗基准 C.辅助基准 D.自为基准 5.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C )。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 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 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 6.定位基准是指( C )。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 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7.粗基准是指( A )。

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 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 C.粗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D.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8.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 A )

A.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B.未加工的表面 C.精度最高的表面 D.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 9.工序基准定义为( B )。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10.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amax,最小值为H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bmax,最小值为Hbmin,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max=( B )。

A.Hamax - Hbmax B.Hamax - Hbmin C.Hamin - Hbmax D.Hamin - Hbmin

11.加工轴的外圆表面时,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a max,最小值为da 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b max,最小值为db min,那么,本工序的双边最大加工余量2Zmax等于( B )。

A.da max - db max B.da max - db min C.da min - db max D.da min - db min 1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 B )。

A.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B.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 C.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D.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13.退火处理一般安排在;( A )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后 C.半精加工之后 D.精加工之后

14.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选用一面两孔作定位基准,这种方法一般符合( D ) A.基准重合原则 B.基准统一原则 C.互为基准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15.自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其目的是:( D )

A.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D.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16.精密齿轮高频淬火后需磨削齿面和内孔,以提高齿面和内孔的位置精度,常采用以下原则来保证( D )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 D.互为基准 17.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 C )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后 C.半精加工之后 D.精加工之后 18.在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加工顺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B )

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 B.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的加工问题; C.尽可能避免使用专用机床; D.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中的加工内容。 19.零件上孔径大于30mm的孔,精度要求为IT9,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A )

A.钻-镗 B.钻-铰 C.钻-拉 D.钻-扩-磨 20.劳动生产率是指(D )。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工厂生产产量

C.劳动者用于生产的时间比例 D.单位时间内制造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生产类型取决于( ACD )。

A.生产纲领 B.生产成本 C.产品尺寸大小 D.形状复杂程度 2.工艺基准包括( BCD )。

A.设计基准 B.定位基准 C.装配基准 D.测量基准 3.单件时间包括( ABCD )。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布置工作地时间 D.体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4.在车削加工中,基本时间包括( AC )。

A.切削工件所消耗的时间 B.装卸工件所消耗的时间 C.切人切出空行程所消耗的时间 D.开停机床所消耗的时间 5.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方法(ABCD)。

A.缩短基本时间 B.缩短辅助时间 C.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 D.缩短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6.工艺成本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BD )。

A.材料费 B.设备折旧费 C.厂房的采暖、照明费 D.工人工资 7.工艺成本中,不变费用与下列(ACD )因素有关。

A.专用机床折旧费 B.通用机床折旧费 C.专用工夹具折旧费 D.车间辅助工人工资 8.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记载的内容包括( ABCD )。

A.工序简图 B.工步内容 C.切削用量 D.工时定额

A.孔的尺寸误差 B.孔的余量不均匀 C.孔的不圆度误差 D.孔与外圆的不同轴度误差 E.孔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 10.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原则:( ABCE )

A.选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B.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C.选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 为粗基准 D.选工件底面为粗基准 E.选平整、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11.安排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AD ) A.先粗后精 B.先孔后面 C.先小后大 D.先面后孔 E.先外后内 12.习题图5-1中,哪几幅所表示零件的铸造结构工艺性较好?( AD )

9.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套筒外圆镗孔时,若三爪卡盘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有偏心则镗孔时影响:( BD )

四、填空题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以机械加工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步改变毛坯的 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 和表面质量,直至成为合格零件的那部分生产过程。

2.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 机械加工 、零件热处理、 装配 和检验试车等。 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 .工序 为基本单元所组成。

4.工步是指使用同一把刀具对 一个 表面所 连续 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5.__一个或一组_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__一个或多个___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6.从生产规模来考虑,机械加工自动线主要用于 大批量 生产。

7.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 测量基准 和装配基准四种。 8.在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必然__小__于封闭环的公差。

9.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_增____环。 10.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_减____环。

11.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 尺寸 、 形状 、表面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的时间。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通常是由___工序\\工步\\工位\\安装___和__走刀__组成。

13.生产中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常采用不同的工艺文件,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__工艺过程__卡,成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___工艺__卡,大批大量时采用机械加工__工序___卡。

14.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了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__互为基准___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15.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___先基准后其它\\先面后孔\\先粗后精 __和__先主后次__等。 16.工艺成本包括 可变 费用和 不变 费用两大部分。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一、选择题

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 A )。

A.装配过程 B.装配系统组成 C.装配系统布局 D.机器装配结构 2. 一个部件可以有( A )基准零件。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 A ) 。

A.完全互换法 B.大数互换法 C.分组选配法 D.修配法 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 C )。

A完全互换法 B.大数互换法 C.分组选配法 D.修配法 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A )。

A.完全互换法 B.大数互换法 C.修配法 D.调节法 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 C )原则。

A尺寸链封闭 B.大数互换 C.一件一环 D.平均尺寸最小 7. 修配装配法通常按( A )确定零件公差。 A.经济加工精度 B.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C.封闭环 D.组成环平均精度 8.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D )。

A.产品重量 B.产品质量 C.产品成本 D.生产规模 9. “固定调整法”是采用 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A )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 B.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C.调整有关零件的相互位置 D.修配有关零件尺寸 10. “分组装配法”装配适用于 场合。( A )

A.高精度少环尺寸链 B.低精度少环尺寸链 C.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D.低精度多环尺寸链

二、判新题

1. 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 √ ) 2. 套件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不可拆卸。( √ ) 3. 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 )

4. 配合精度指配合间隙(或过盈)量大小,与配合面接触面大小无关。( √ ) 5. 配合精度仅与参与装配的零件精度有关。( √ )

6. 采用固定调节法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 √ ) 7.分组装配法一般用于组成环较少,而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 )

8.调整装配法与修配法的区别是调整装配法不是靠去除金属,而是靠改变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件的方法。(√) 9.协调环(相依环) 的作用是为保证装配精度,因此其上下偏差应根据装配精度来确定的。 10. 确定装配尺寸链时应遵循环数最少原则。( √ )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

一、填空

1.系统误差可以分为 常值系统误差 和 变值系统误差 两大类。 2.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有 单因素 分析法和 统计 分析法。

3.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精度影响较大的有 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 和 传动链误差 。 4.引起工艺系统变形的热源可以分为 内部热源 和 外部热源 两大类。 5.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 实际 回转轴线对其 理想 回转轴线的漂移。 二、选择题

1.磨削平板零件时由于单面受到切削热的作用,零件受到热变形影响,加工完毕后将使工件产生 B 的形状误差。

A.中凹 B.中凸 C.上凸 D.下凸 2.镗孔加工 A 校正孔的位置精度;

A.可以 B.不可以 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3.机床主轴转速对主轴回转误差 B 影响。 A. 没有 B. 有

4. A 是切削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热源,它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 A.切削热 B.空气 C.摩擦热 D.环境温度

5.车床导轨在 B 内的直线度误差使处于误差敏感方向的位置。 A.垂直面 B.水平面 C.30°斜面 D.45°斜面 三、判断题

1.(√ )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均属于常值系统误差。 2.(√ )毛坯误差的复映产生的误差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3.(√ )光整加工阶段一般没有纠正表面间位置误差的作用。 4.(√ )机床部件的刚度呈现其变形与载荷不成线性关系的特点。 5.(√ )机床传动链数越少,传动链越短,则传动精度越高。

第四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所示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个数是:( C )

A、六个 B、五个 C、四个 D、三个

2.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较长,它的定位是:( C ) A、六点定位 B、五点定位 C、四点定位 D、三点定位

3.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 ( D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4.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数有关: ( C ) 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

C、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 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 5.用四爪单动卡盘装夹工件时,对毛坯面进行找正时,一般采用: ( A ) A、划线盘 B、卡尺 C、千分尺 D、百分表

6.用四爪单动卡盘装夹工件时,对已加工表面进行找正时,一般采用: ( D ) A、划线盘 B、卡尺 C、千分尺 D、百分表

7.如图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安装工件时,它的定位是: ( B )

A、六点定位 B、五点定位 C、四点定位 D、三点定位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工件定位面与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数为四个的是: ( BDE )

A、圆锥孔与顶尖 B、外圆柱面与长V 型铁 C、平面与支承板 D、长圆柱孔与心轴 E、长轴与两个半圆孔定位座

2.下列工件定位面与定位元件一般限制三个自由度的是: ( ACE )

A、圆锥孔与固定顶尖 B、外圆柱面与长V 型铁 C、平面与支承板 D、圆柱孔与短圆柱销 E、圆柱孔与固定锥

3.下列工件定位面与定位元件一般限制两个自由度的是: (ABD ) A、外圆柱面与长支承平板 B、外圆柱面与一短V 型铁 C、圆柱孔与固定锥销 D、圆柱孔与短圆柱销 E、长轴与两个半圆孔定位座

4.定位元件的材料一般选: (ACD )

A 、20钢渗碳淬火 B、铸铁 C、T7A钢淬火 D、中碳钢淬火 E、硬质合金 5.只有在(B )精度很高时,过定位才允许使用,且有利于增强工件的(E )。 A、工序基准面和定位元件 B、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 C、夹紧机构 D、强度 E、刚度 6.自位(浮动)支承的作用是增加与工件的接触点的数目,使单位面积压力减小,但 ( BD ) A、不起定位作用 B、一般只限制一个自由度 C、不管如何浮动必定只限制一个自由度 D、有时可能限制两个自由度 E有时可能限制三个自由度

7.偏心轮的偏心量取决于(A )和(C ),偏心轮的直径和(E )密切有关。 A、夹紧行程 B、夹紧力大小 C、偏心轮工作范围 D、销轴直径 E、自锁条件 8.夹紧力作用方向的确定原则是: ( BCD )

A、应垂直向下 B、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 C、使所需夹紧力最小 D、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 E、应与工件重力方向垂直

三.判断题

1.如图所示定位方式是合理的。 ( N )

2.工件定位时,若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就不会产生定位误差。 ( N ) 3.辅助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Y ) 4.浮动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N ) 5.车削外圆柱表面通常采用下图所示的装夹定位方式。 ( N )

6.在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多次装夹同一工件时,三爪定心卡盘的对中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 Y )

7.在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时,不允许采用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 ( N ) 8.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 N ) 9.在夹具设计中,不完全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 ( N )

四.填空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方式分为__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__和欠定位_ 2. 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主要由_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_和_基准位移误差_引起。 3.生产中最常用的正确的定位方式有_完全__定位和_不完全_定位两种。 4.机床夹具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_定位_元件、_夹紧_装置和_夹具体_。

5.设计夹具夹紧机构时,必须首先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__大小\\方向__和_作用点_。

五.问答及计算题

1.分析下图所示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时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并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

(1). 限制4个自由度(除x方向旋转、y方向平移自由度),因 工件为圆轴,x旋转不必限制,槽为通槽,y平移不必限制;定位基准:圆柱表面,左端面;定位元件:长V型铁(除x平移、x方向旋转)或直角铁,左端加挡块(限x平移)。

2.什么是定位?简述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 工件的定位就是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通过合理设置六个定位支承点,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支承点紧贴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空间的位置被唯一确定,此即六点定位原理。实际定位时所设置的定位支承点数目原则上不应超过六点。 4.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2.定位基准制造不准确产生的定位误差。 5.什么是辅助支承?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辅助支承指对工件不起限制自由度作用的支承主要用于提高工件的刚度和定位稳定性。使用时应该注意易用加上的辅助支承不应破坏工件原有的定位,每次卸工件后须松开,工件装上后再调整锁紧 6.为什么说夹紧不等于定位?

夹紧是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能运动,而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需要定位来保证,即通过合理设置定位支承点,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支承点紧贴接触,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通过夹紧来保持其正确位置。

e、孔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

2.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原则: ( abce )

a、选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b、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c、选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d、选工件底面为粗基准 e、选平整、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3.安排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 ad ) a、先粗后精 b、先孔后面 c、先小后大 d、先面后孔 e、先外后内 4.工艺基准可分为下列几类: ( bcde )

a、设计基准 b、定位基准 c、测量基准 d、装配基准 e、工序基准 5.装配的组织形式通常有: ( ad )

a.固定式装配 b.调整式装配c.修配式装配d.移动式装配 e.分组式装配装配

三.判断题

1.未淬火钢零件的外圆表面,当精度要求为IT12-IT11,表面粗糙度为Ra6.3-Ra3.2时,终了加工应该是精车才能达到。( N )

2.在贯彻加工顺序安排原则中,应以保证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为前提,着重它们的加工问题,而次要表面的加工穿插在适当时候解决。( Y )

3.安装就是工件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 Y )

4.对箱体及零件的固定联接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加工,其典型方案为:“粗刨—精刨—磨削”。 ( N )

5.调质热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增高切削加工困难故应该安排在精加工之后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 N ) 6.辅助工艺基准面指的是使用方面不需要,而为满足工艺要求在工件上专门设计的定位面 ( Y ) 7.由于粗基准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 N )

8.粗基准是指粗加工时所用的基准;精基准是指精加工时所用的基准。 ( N )

9.加工主轴零件时为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基准统一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 N )

10.调整法装配的实质是,使调整零件的尺寸变化起到补偿装配累积误差的作用 ( Y ) 11.要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必须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 ( N )

12.相关零件公差值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时,可以达到“拿起零件就装,装完保证合格”的要求。 ( N ) 四.填空题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通常是由_工序\\工步\\工位\\安装_和_走刀_组成。

2.生产中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常采用不同的工艺文件,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_工艺过程_卡,成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_工艺_卡,大批大量时采用机械加工_工序_卡。

3.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了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_互为基准_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4.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_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_和_表面质量_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_机械加工工艺过程_。

5.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_先基准后其它\\先面后孔\\先粗后精_和_先主后次_等。 6.镗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镗杆与机床主轴是_浮动_联接,机床主轴只起_传递动力_作用,镗杆回转中心及镗孔精度由_镗模_保证。

7.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择_互换_法装配,若装配精度高组成环少(3环)大批量生产时应选_分组互换_法装配。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高组成环多应选_修配_法装配。

8.根据产品和生产类型的不同,达到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_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_和_调整法_等。

五.问答及计算题

1.如图6-1所示一批小轴零件,部分加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端面A、B,保证两者之间的尺寸 A1= 49.6 mm;2).调头,以A面为基准半精车端面C,保证总长度A2= 80?0.20;3).热处理;4).以C面为基准磨端面B,保证尺寸A3=30-0.15。 试校核端面B的磨削余量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如何调整?

+0.25

?0.05

图6-1

1.列出尺寸链如图;2.判断各环性质:Z为封闭环,A2为增环,A1 、A3为减环3.计算:

Z=80-49.6-30=0.4 ;BSZ=-0.05-0-(-0.15)=0.1 ;BIZ=-0.2-0.25-0=-0.45 ;4.分析:最小余量小于零,需要调整。A2 、A3为设计尺寸,保持不变。若令最小余量为0.1mm,将工艺尺寸A1改为49.6+0.1,此时Z=0.4+0.1/-0.3 。

2.批量生产的材料为2Cr13的轴类零件上,有一个尺寸要求为φ32-0.04的外圆柱表面,在加工时先车削至尺寸φ32.60-0.10,然后进行表面渗氮,最后磨削外圆至图纸技术要求。要求磨削后表面渗氮层的厚度为0.15-0.35mm。计算渗氮工序的工序尺寸,渗氮层厚度t+δt。

1)依题意做尺寸链图;2) 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0.25±0.1为封闭环,16-0.02;t+δt为增环,16.30-0.05为减环。3)计算: 0.25= t+16-16.3 t=+0.55 0.1=0+δt1-(-0.05) t1=0.05 -0.1=(-0.02)+δt2-0 δt2=-0.08 t=0.55+0.05-0.08=0.47+0.13

3.热处理按其作用不同分几类?怎样安排它们在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中的位置?

1)按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热处理工序分四类:改善加工性能和材料组织的热处理;消除内应力的热处理;提高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提高零件抗腐蚀能力、耐磨性和导电率等的表面处理。2)改善加工性能和材料组织的热处理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消除内应力的热处理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提高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磨削之前;提高零件抗腐蚀能力、耐磨性和导电率的热处理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后。 4.应用装配尺寸链分析解决装配精度问题的步骤如何?

1)建立装配尺寸链,根据封闭环找出所属的组成环;2)确定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3)按装配精度要求对各组成件分配经济可行的加工公差。

5.图6-2a为一轴套零件图,图6-2b为车削工序简图,图6-2c给出了钻孔工序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工序简图,要求保证图图6-2a所规定的位置尺寸(10?0.1)mm的要求。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A1、A2与A3的尺寸及公差。为表达清洗期间,图中只标出了与计算工序尺寸A1、A2、A3有关的轴向尺寸。

图6-2

6. 图6-3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车外圆至

0.024?28??0.008mm和键槽深t=

?0.1640mm。其工艺过程为;1)

?280?0.10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3)热处理;

。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0500?0.1mm,25?0.3mm4)磨外圆至尺寸

0.024?28??0.008mm7.加工图6-4a所示零件有关端面,要求保证轴向尺寸和

?0.450mm。图6-4b,c是加工

上述有关端面的工序草图,试求工序尺寸A1、A2、A3及其极限偏差。

图6-3 图6-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5j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