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

更新时间:2024-04-20 1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3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4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难点重点

1.三个故事在选材角度和描写方法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2.第三个小故事里,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

3.理解文章的抒情文字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坚韧( ) 淳朴( ) 军隅里( )摁倒( ) 迸裂( ) 掰断( )豁亮( ) 憋闷( ) 犁耙( )谦逊( ) 断开( ) 塞苹果( ) 2.解释下列生词。

放纵:不加约束。本课指感情无法抑制。 奔流:急速地流。本课指感情非常激动。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本课指只在心里想,不敢直说出来。隐:不显露气质:本课指人的风格、气度。另外还可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如活泼、沉静、直爽等。 谦逊:谦虚恭谨。逊:退让、恭让。 蜂拥:保蜂群似的拥挤着(走)。

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本课指脑骨裂开,(脑浆)往外飞溅。 聚歼:.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

千载万世;千年万年,形容时间非常久远。载,年。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自豪: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托付: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 灵魂:即魂灵。本课指心灵、思想。

3.通读课文,想想,本文选取几个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什么样的品质。 二、导入

50年代初期,美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战火漫延到我国东北的鸭绿江边。为了捍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党中央毅然决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这一战打了将近三年,以美帝国主义被迫签定停战协定告终。在那个年代,领袖和人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人民爱领袖,爱英雄,爱志愿军战士,把战士称作是“最可爱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通讯,真实地记载了朝鲜战场上的几件真人真事,表现

了志愿军战士和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淳朴而高尚的精神。 1.简介作者 2.什么是通讯?

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用事实说话。不同的是,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 3.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三、学习课文:

1.阅读课文,自行正音正字。

2.提问: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每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请在书上画出,并请三个同学口头复述这三个故事(复述时要抓住六要素)。 明确:全文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时间——“二次战役的时候”;地点——“书堂站”;人物——“一支志愿军的部队”,起因——“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经过——“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结果——“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敌败我胜)

第二件事:战士火中救孩子。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

里”;地点——“刚一进村”,人物——“青年战士”“马玉祥”;起因——“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经过——“房子着火”、“孩子哭叫”、“战士救人”;结果——“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第三件事:前方战士谈思想。时间——“有一次”;地点——“在防空洞里”;人物——“一个战士”;起因——“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经过——“三问三答”;结果——“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3、提问: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是怎样写的?这件事主要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思想品质?怎样的精神?

明确:这一语段分五层来写。表现志愿军战士意志的坚韧和刚强,表现他们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他们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第一层(至“一场壮烈的搏斗就要开始了”),交待战斗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主要突出时间之紧迫,地形之不利。表现战前形势之严峻。

第二层(至“持续了八个小时”),写战斗过程。主要突出人数上、装备上敌强我弱的形势和战士们要以弱胜强的顽强精神。

第三层(至“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写战士作战之英勇。主要通过战士们与敌人进行肉搏战的几个动作描写,表现战士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的精神。

第四层(至“手指都掰断了”),写战后战场上的壮烈情景。主要通过营长的描述(侧面描写),展示烈士们的遗体姿态,表现他们对敌人

的仇恨以及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

第五层(最后一句),写战斗结束,敌败我胜。

4.提问:第二件事(战士火中救小孩)是怎么写的?主要表现战士什么品质、什么精神?

明确:这个故事分两层写。表现志愿军战士品质的纯洁和高尚,表现他们对朝鲜人民的爱,表现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层(第10自然段),先介绍这个青年战士的年龄,姓名、籍贯、外貌,以及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表现他的年轻可爱和思想的淳朴。记叙中穿插人物的对话描写,反映马玉祥的思想面貌。 第二层(第11自然段),写战士火中救孩子的经过。先是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再是孩子的哭声引出马玉祥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穿过浓烟”、“走到屋门口”、“我能不进去吗?”、“踹开门”、“扑了进去”、“乱摸”、“拉了拉”、“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往地上一放”、“又钻进去”、“凑近一看”、“跳出门外”。这里,具体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形机表现出战士的勇敢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提问:第三件事(前方战士谈思想)是怎么写的?主要表现战士什么品质、什么精神?

明确:这个语段分三层来写。三问三答,每一问答为一个层次。 第一层(至“我又问”前)。主要展示战士的苦乐观。他说:“怎么能不觉得(苦好)?……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这表现战士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高尚人生观。

第二层(至“我接着问”前),主要展示战士时刻把祖国人民的嘱托放在心上,要完成了任务才回去,否则,他们就觉得心怀莫大的耻辱。 第三层(至此段结束),主要展示战士崇高的荣誉感。他们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可是他们不要回报,只要一枚“朝鲜解放纪念章”,并“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无私的奉献,他们以为人民立功作为自己最大的荣耀。

总之,这个语段的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地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思想境界,表现出他们淳朴高尚的苦乐观、荣辱观,表现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

6.我们已经认识和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要求同学们再浏览一下课文的议论抒情部分,谈谈课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描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三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歌颂了他们革命的英雄主义,高尚的国际主义和赤诚的爱国主义的精神,颂扬他们的优秀品质,指出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四、小结

这是一篇脸炙人口、文情并茂的通讯。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群事迹和伟大胸怀,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岁月如水,生命如歌。五十个春秋悄然已逝,但那个时代的精神恰如一座丰碑,屹立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地上,成为我们民族又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愿我们学英雄,做英雄,书写新世纪的英雄之歌。

第二课时

一、预习

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出感情来。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的三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篇通讯写作上的一些特色,欣赏它的艺术性。 三、学习课文:

1.提问:我们知道,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很多,作者就曾采访到100多个。作者为什么单选这三个事例来写呢?

明确:选材首先要注意围绕中心。本文的中心是歌颂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而这三个材料恰是围绕这个中心的。其次,选材还比须是典型的,最能展示中心思想的,并非多多益善。例子堆得太多,反而说得不清楚。而选用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则是鲜明的、深刻的。本文作者选用这三个事例,分别从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角度来展示战士们的行为和思想,较为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地展示了战士的崇高形象。

2.提问: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又有何好处? 明确:三个材料写法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上。第一事例主要以作者综合叙述为主,少部分引用了“营长”的话;第二个事例中作者的叙述只占小部分,大部分篇幅是引用马玉祥的话;而第三个材料就全部是采用一问一答这种近乎“实录”的形式来写的。这样作的好处是使文章表达形式更显丰富,更有个性。 3.提问:这三个事例怎样排列、衔接的?

明确:这三个事例都是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的,但侧重点不同。前两个事例从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角度表现,第三个事例着重揭示战士的心灵美,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这样,三个事例就从行为表现到思想根源真实可信地展示了战士的形象。

三个事例间除了内容上有必然的联系外,作者还借用几个议论抒情语段来把三个事例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4 .提问:本文首尾的议论抒情有何作用?

明确:第二段是“引”,从每一天被感动的事情中选取了一段重要经历,引出下文。第2段通过设问,点明了“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的中心,同时照应题目。第3段是以假设提问,告诉人们战士们看来平凡、简单,实际上则是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胸怀美丽宽广。这些内容是总体评价战士,为下文三个事例的分叙做铺垫。

末尾的两段议论抒情重在收束前文,点明中心。第14段评价战士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等,这是高度精练的赞语,是对三个事例的总结,又与第3段的内容呼应。最后一段重在启发人们思考:在种种时候,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中,应该爱祖国、爱领袖、爱战士。

总之,这些抒情议论段并非脱离本文事例之外,而是在结构上起到“引”、“结”之效,在内容上起到“评”、“点”之用的。它们与文中的三个故事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 四、小结

通讯是一种以写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通讯和消息有

共同点,就是在内容上都要写真人真事。但也有不同处:通讯较多地报道人物,新闻以报道事件为主;通讯的叙述比较详尽具体,消息的叙述比较简明概括。在通讯的写作中,还可以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新闻则多用记叙。阅读通讯,首先要了解它们的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进而要掌握典型事例的细节,了解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本文来自布克网:(www.bukeep.com) 文学栏目http://www.bukeep.com/wenxue/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4t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