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

更新时间:2023-09-25 13: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美丽的家乡

——定襄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部。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贯流。全县地形由东向西呈簸箕形。北面以将军山五台山余脉与原平市、五台县毗邻,东南以文山、系舟山与盂县、阳曲县接壤,西与忻府区相邻。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1.4万。

定襄县交通十分便利。忻(州)河(边)铁路和忻(州)阜公路并行横贯全境,尤其是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乡乡村村通油路,基本形成了三干九支六循环为框架的交通网络。

定襄有很多名吃,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定襄蒸肉。定襄蒸肉传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历代宫廷御苑将它视为珍品。在当地也是民间宴席必备佳肴。它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制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做法为:用猪肉和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及调味作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或片,味香迷仙。具有肉香扑鼻,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经常食用既补充必要的多种营养成份,又克服了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弊病。它既是宴席及家庭餐桌上之理想佳肴,也是旅行野餐之方便食品,更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 除了定襄蒸肉,定襄还有“五盔四盘”, 据考证,“五盔四盘”始于后汉前期宫廷之宴,为7人制宴席。历经元、明、清几个朝代,到晚清时,“五盔四盘”的菜品原料主要为乡村的绿色产品,如萝卜、土豆、豆腐、猪肉等。后历经忻州、定襄、五台等地方厨师代代研究改进,逐渐形成了精工细作、烹调炖炒的特点,达到了色香味美之功效,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婚庆寿宴、款待贵客之用。 五盔:红烧猪肉盔 红烧牛肉盔 萝卜丸子盔 红烧豆腐盔 红烧土豆盔 ;盘:定襄蒸肉盘 清烹莲菜盘 豆芽粉丝盘 凉拌海带丝盘。

河捞是山西民间的一种面食,多在北方人家。是用一种叫“河捞床”的一种机械压制而成,做法是把一种特制的河捞床架于锅上,锅内是煮沸的开水。河捞床是在一根木头上挖个杯口粗细的圆坑,坑上下通透,在坑底下钉一块扎满小孔均匀分布大小适中的铁皮或铜板。在河捞床上方有一根圆柱体上面连接在一个轴上,把和好的面搓成长圆形,在水里沾一下,放入河捞床坑内,然后按住河捞床的床把,用力挤压,将面从小孔中压入开水锅中,把面压尽后,用刀将河捞床底的面丝割断,煮熟后从锅里捞出来即可,再浇上不同口子(也就是吃面条的时候在面条上浇的卤儿。山西人一般都说臊子),就可以吃了。河捞面结构紧密、粗细均匀、长度适宜、筋柔利口,是美味的面食。

高粱面鱼鱼在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是家常饭。主妇们将和好的面挤成枣样人小的四、五个剂子,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随着手腕上银镯‘咣啷、咣啷”的磕击声,四五尾摆动的细若香头的小鱼摆尾延伸,听之有声、看之有趣,蒸好浇上汤菜食之,又是绝佳美味。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垂涎。过去村里孩子玩饿了,取一个红面壳壳,在里边倒一点盐醋,滴一点食油,从边卜掰一块醮点盐醋吃,吃到最后,盐醋、壳壳来个一口香,老百姓叫“油盐醮窝窝”。

定襄文化

说起定襄文化,可以说是十分丰富,有剪纸,面塑,八音会,高跷秧歌,摔跤,社火,仿古砚等等。

剪纸的主要形式是窗花。每逢春节,很多人家都要在新糊的窗户上粘贴窗花。窗花多数自剪,有单张的,一格窗纸上贴一幅,单体造型,设计自由,花卉、鸟兽、虫鱼、人物均有;

有组合的,几幅(一般是4幅)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如“喜鹊登梅”、“孔雀开屏”、“猛虎跳涧”、“狮子滚绣球”等,分格粘贴,浑然一体;亦有系列的,即几幅(一般也是4幅)图案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如“鸟语花香”、“四季平安”、“人寿年丰”等,单独粘贴,相映成趣。此外,婚娶之时,洞房多贴窗花,其形式与春节窗花相同,图案则多为“花好月圆”、“鸳鸯戏水”、“牛郎织女”等;尤其叹绝的是特大张的“龙凤呈祥”圆形图案,左侧龙飞,右侧凤舞,上下配以花朵,中心为一“囍”字,造型大方,情意盎然,贴于洞房正面墙壁上、街门迎面照壁上和迎娶的彩车前方,更增添喜庆的气氛。

定襄面塑是远古人类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综合遗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它的每件作品都有一种朴素的原始美,塑造的形象简练概括、粗犷豪放、朴实丰厚、天真烂漫、形态夸张、神韵突出,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反映的内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十二生肖无所不包。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倍受世人青睐。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还有台湾、日本的民间艺术学者,多次到定襄采风学习,并在他们的著述中高度评价了定襄民间面塑艺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定襄面塑艺术作品出现在小学美术课本和有关的辅导教材中。现在,有许多从事民俗和民间艺术研究的专家,把定襄面塑的造型艺术与剪纸、刺绣、玩具、雕刻等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美学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研究,总结探寻定襄面塑与我国民族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关系。

现在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定襄面塑这种珍贵的民间艺术已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随着一些老艺人的去世,已有许多面塑造型失传。如不抓紧抢救,再有十年时间,定襄面塑艺术的失传将成为事实,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来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定襄面塑”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活动,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时最为普遍。此日前,家家户户都用上等白面精心蒸面羊、面鱼、面猴、面娃娃等,既留给自家孩子,亦馈赠亲戚的孩子。孩子们得到后,并不急着食用,挂在室内观赏。其次,滹沱河南地区嫁女时送往男方的“观食”(即观赏食品之意),在一个大白馍上,用食色染的彩面精塑十二属相及花草,玲珑剔透,色彩晶莹;宏道地区在近亲葬礼上供祭的“小饭”(系列面塑),有瓜果、鸟兽、人物,5个为一组,或3组,或5组,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此外,清明节时,蒸塑的“寒燕”,亦属微型面塑。2008年我县面塑被命名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音会(俗称鼓班、响器)是定襄县传统的民间吹打乐。相传,明代万历年间,都察院御史李楠(北社东村人)之子被招为郡马,每日三次奏乐。郡马返里省亲,从京都带回一班

乐工(班主姓史),为其家族岁时祝祭、婚丧事筵奏乐。此后,鼓乐用于民间,逐渐形成今日之八音会。本县宏道镇,是县内最早的八音会班集中地,镇上八音艺人(俗称吹鼓手)多出于史家。清光绪《定襄县补志》载:“完婚颇仿古制,至若鼓吹拜迎,肆筵设席,非复古礼,不贺不举乐之意。”到民国时期,凡有秧歌、社火、挠阁、跑船等文娱活动,嫁娶、丧葬、庙会、祭祀、喜庆和举办文娱活动时请八音会,每年召开劳动模范会和欢送新兵入伍时,亦有八音会奏乐,以增热烈气氛。观听八音吹奏,是县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一般八音会,多者十余人,少则五六人,其乐器配置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管乐器有唢呐、管子、口噙子(噙在口中吹奏的微型乐器)、海笛和笙,打击乐器有鼓(战鼓、云鼓、戏鼓)、锣(马锣、小锣、云锣)、镲、铰子、梆子等。定襄八音会的主奏乐器唢呐,喇叭大、筒子长且内径粗细不同,异于别地通用唢呐,因而音质粗犷宏放,不同于别地唢呐轻巧细柔。坐姿吹奏时,唢呐居正(唢呐吹奏者兼掌管子和口噙子),笙分列两侧,海笛在左侧笙下,打击乐器在右侧笙下。行进吹奏时,打击乐器在前,鼓居中;管乐器在后,唢呐居中。八音吹奏传统曲目有100余个,表现热烈气氛的有《大得胜》、《过街》、《耍娃子》、《吊棒锤》、《绕飞天》、《莲花落》等,表现肃穆气氛的有《西方赞》、《箴言》、《柳叶青》《爬山虎》等,表现哀伤气氛的有《哭皇天》等。民国时期,始兴模仿著名北路梆子演员(如十六红、十三旦、水上漂、小电灯等)唱腔吹奏之风,角色的唱腔,惟妙惟肖,听之犹如亲闻名角演唱;同时吹奏民间小曲和二人台曲调亦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吹奏曲目中增加了流行歌曲。县内八音会班,一直保持有30余个,从业人员300人左右(“文化大革命”时期除外)。宏道镇是本县主要的八音会班集中地,民国时期有八音吹奏艺人史补全、史有有名声远扬

高跷秧歌,是定襄县最普及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每逢元宵节,全县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村庄组织高跷秧歌队,有些村庄甚至有几队。各村秧歌队,除在本村演出外,还要进行村与村之间的交流演出。

每队秧歌20~40人。演员脚蹬木跷,身着彩装,手舞彩扇、绢花、马鞭、尘拂等物,妆扮成各种人物形象(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配以神话传说人物),舞起来婀娜多姿,飘飘欲仙。

关于定襄县高跷秧歌之始,民间传说起源于元代,一说起源于明代。清光绪《定襄县补志》载:“上元,街悬灯,扮社火??又有唱秧歌者。”可见,定襄高跷秧歌在清代时已盛行。

定襄高跷秧歌,其主要特点有三:

一是唢呐伴奏。定襄高跷秧歌,不似别地秧歌踩着锣鼓节奏舞蹈,而是由八音会伴奏,在热烈、跳荡、高昂、粗犷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故定襄高跷秧歌为唢呐高跷秧歌。

二是以扭见长。定襄高跷秧歌的舞姿丰富,有骑马式、坐轿式、推车式、行进式、自由式等;舞技有弹跳、跨步、旋转、独立、劈叉、探海等,扭起来时而疾风火爆,时而飘逸潇洒,并无别地高跷秧歌中所用的戏剧武功跷技。故定襄高跷秧歌又为文高跷秧歌。

三是集体扭大场,个体唱小场。定襄高跷秧歌既扭亦唱,绝无只扭不唱者。进入场地后,边扭边打开大场,即在“引跷”(即导引者)的指挥下开始集体扭。场式通常有“小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乌龙绞柱”、“老龙摆尾”、“二龙出水”、“仙人搭桥”、“鹊桥相会”、“白菜卷心”、“金蝉脱壳”、“金砖墁地”等40余种,扭起来犹如彩蝶纷飞,令人目不暇接。集体扭大场30分钟左右,在急风暴雨般的乐曲声中结束,观众围拢,场地缩小,即开始小场演唱。先由“引跷”即兴演唱般的乐曲声中结束,观众围拢,场地缩小,即开始小场演唱。先由“引跷”即兴演唱点节目(俗称“派秧歌”),随即被点演员出场唱曲。一个曲目结束,“引跷”又点派。一般一个小场唱曲3~5个。所唱曲目,均为本县民歌小调,传统曲目有《伍子胥过江》、《三国调》、《锈花灯》、《放风筝》、《送情郎》、《探妹子》、《游花园》、《拜月》、《骂鸡》等;新编曲目有《攻打史家岗》、《痛打飞鹰队》、《歌唱英雄杨飞虎》、《翻身乐》、《转旺火》、《逛定襄》、《劝后生》、《耍钱背了伤》等,共约300余首。小场演唱无乐器伴奏,仅有锣鼓间奏。

1982年,县文化馆大胆创新,组织了寸跷(跷高1尺以下)秧歌队,尝试把传统的广场演出形式改为舞台演出,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是年,寸跷秧歌队参加了忻县地区文艺汇演。

摔跤是本县传统的群众体育项目,俗称“跌跤”和“跌对”,其始源无考。比赛以地区划为两方,或以县划分,或以村庄划分。比赛开始,出阵者均为少年跤手,双方各出一人对摔,败方再出一人,继续与对方暂胜者对摔,如此反复较量,跤手渐次升级,直到一名跤手连续摔倒对方6人为优胜。摔跤技巧,有大小揪子、前后绞子、左右踢子、背子、勾子、扑脚、搬腿、托胸、夹脖等等,名跤手多有绝招。

清同治年间,本县摔跤活动已十分普遍。民国时期,摔跤更为普遍。每有古会,必有跤赛。因跤赛所设奖品为活棉羊,群从谓之“挠羊赛”,优胜者称为“挠羊汉”。赛前,主办单位在戏台前左右方插出跤旗(状如古代令旗)两面,参赛双方各推一人(必须是挠过羊的名跤手)拨去跤旗。比赛时,双方拨旗人协商划界分区,主办单位聘请有名望者合跤(即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摔跤运动进一步发展。除民间古会举行摔跤外,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还经常组织全县性的摔跤比赛。奖品亦由过去的绵羊改变为运动衣、收音机、录音机、自行车等。比赛项目不仅有传统的挠羊赛,而且引入了国际式摔跤和柔道。195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本县籍跤手张毛清获中国式摔跤次轻量级第一名,薄海生获中国式摔跤中量级第一名。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忻定县被命名为“摔跤之乡”。之后,薄建伟、续俊根、刘洪伟、齐泽胜等多次在全国大型比赛中获得冠军。

我县摔跤小将梁磊多次获得全国大赛冠军,曾为我省摘得十运会摔跤冠军,以及2006年亚锦赛第二名,在2008年奥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资格赛波兰站荣获冠军,并参加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120公斤级唯一的奥运会选手。

社火分为拳功社火和盔甲社火。

拳功社火流行于河边一带。社火开场,唢呐声起,宛如战马嘶鸣,待到《得胜鼓》起奏,两队人马手执兵器,各由邻队高擎战旗入场。表演始为跑场,集体亮相,展示阵营;随即表演,有单人表演、拳术对打,以及刀、枪、棍、剑混打等。

盔甲社火流行于宏道一带,犹如哑剧。表演节目多根据历史戏剧改编,有《金沙滩》、《瓦岗寨》、《佘塘关》、《定军山》、《天水关》等。演员如戏剧角色勾画脸谱,披甲执刃。演出时,锣鼓助威。演员通过布阵、对打、作架式等表演,再现古代战争场面。近年来,此种社火很少举办,趋于衰落。

仿古砚分为石砚和澄泥砚。1、石砚:河边镇自古多制砚艺人。其砚取镇东纹山之石精雕而成。因纹山又名椴木山,河边石砚俗称椴砚;又因河边处五台山附近,故亦称台砚。纹山之石,坚实细腻,纹理天然,有红、黑、绿、紫四色。制成石砚,研磨发墨快,润笔生辉,外形晶莹透亮,极为美观。建国以来,河边发挥本地资源和人材优势,大量生产仿古砚。砚面所雕图案,有山水花卉、亭台楼阁、鸟兽虫鱼、神话人物、名家诗文,形色古雅,图文并茂。再配以推光漆梨木盒,漆器与仿古砚相互辉映,精美至极,不但行销全国,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2、澄泥砚:定襄澄泥砚用河泥澄淀烧制具有质细易发墨、性坚耐风化、存墨不发腐、轻巧造型美的特点,赢得了许多书画名家的喜爱。澄泥砚上雕刻的图案,多取材于古典名著、民间传说和五台山风物,共有125种。如刻有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兰亭砚、仿唐寅所用的伯虎砚,以及刻有“嫦娥奔月”、“太白醉酒”、“天女散花”、“丹凤朝阳”、“四龙盘珠”、“台山白塔”等图案的砚台,古色盎然,妙趣横生;刻有鉴真东渡、笑面大佛、洪福寿星图案的砚台,深受日本人欢迎。此外还有许多随形砚,有卧牛、乌龟、老虎、青蛙等,探头探脑,活龙活现,更受国内外人士青睐。定襄澄泥砚,有墨黑、深灰、湛蓝、绛紫、翡翠、咖啡六色,也有的一砚二色,衔接自然;别有风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4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