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30 0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 严复 B章太炎 C梁启超 D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 涂尔干 B韦伯 C孔德 D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A. 达尔文 B涂尔干 C斯宾塞 D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A社会学原理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学研究 D社会学大纲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初至二战 D。二战以后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

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A李景汉 B陈达 C许仕廉 D陈翰笙

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A上海圣约翰大学 B厦门大学 C上海浸洗学院 D燕京大学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享乐主义 B权力主义 C悲观主义 D乐观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

A文化的角度 B个性发展的角度 C社会结构的角度 D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 )最早提出来到。 A、 库利 B、 斯宾塞 C、 滕尼斯 D、 孔德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

A、 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 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18、(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A、 普那路亚家庭 B、血缘家庭 C、 对偶家庭 D 一夫一妻制家庭 19(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 A、正式群体B、外群体 C、内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

A、婚姻关系 B、生产关系 C、血缘关系D、生活关系 21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B)

A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阶级产生 D、剥削的产生。 22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B)

A、马克思。 B、韦伯。 C、费孝通。 D、帕累托。 23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A) A、索罗金。 B、图明 、戴维斯。 D、穆尔。 24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A、人口过剩。 B、分配不公。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职业差别。 25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D) A财富上的不平等。 B、法律上的不平等。

C、机会的不平等。 D、事实不平等。 26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B)

A职业分层 B阶级分层。 C、收入分层。 D、权力分层。 27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A、等级制。 B、农奴制。 C、奴隶制。 D、军事民主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A)

A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B、个人收入的提高。 C、个人阶级属性的变化。 D、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29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B) A韦伯 B滕尼斯 C齐美尔 D涂尔干 30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D)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31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B)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32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A大力发展大型城市,控制中等城市,关心小城镇的发展 B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控制小城市的发展 C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D控制城市,发展农村,城乡一体化

33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

A、社会风尚。B、社会规范。C、社会机构D、社会伦理。 34、以下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的观点最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是:C

A社会制度起源于风俗习惯。 B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的共同意志。

C社会社会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

D社会制度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要。

35下面各种制度中,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的是:B A社会主义制度。 B、宗教制度。 C、作息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36社会制度功能的潜功能与显功能的划分表达的是人类行为_B___之间的关系。

A意图与背景。 B、动机与功能。 C、条件与结果。 D、目标与环境

37、从社会制度的功能层次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可划分为:C A正功能和负功能。 B、教育功能和宗教功能。 C、显功能和潜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38社会变迁的总趋势是( B )

A、全面的 B、前进的 C、曲折的 D、倒退的 39GNP是指( A )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工业生产总值 D、农业生产总值 40“六五计划”以后,我国的国家发展计划开始称为( B ) A、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C、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D、国家和社会发展计划 41、《现代世界体系》是( B )的代表作 A 帕森斯 B 沃勒斯坦 C 韦伯 D 滕尼斯 42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开始于( A )以后 A 1840年 B 1898年 C 1911 年 D 11949年 43“社会控制”的概念最早是由 D 提出的。 A 涂尔干 B 滕尼斯 C 萨尔姆 D 罗斯

44我国早期社会学家 A 说,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或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A 孙本文 B 费孝通 C 陈 达 D 吴文藻 45在社会规范体系中, A 处于最高层次。 A 法律制度 B 风俗、习惯 C 道德规范 D 宗教 46、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 C 。

A 法律 B 道德 C 风俗习惯 D 宗教

47、下列控制形式中, C 的作用在非制度化控制形式中表

现得最为突出。

A 习俗控制 B 宗教控制 C 社会舆论控制 D 道德控制 48、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A 。

A 国家和政府 B 个人 C 团体 D 弱势群体 49、率先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形式的国家是 C 。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50、社会保障的对象是 A 。

A 全体社会成员 B 聋哑伤残者 C 鳏寡孤独、聋哑伤残者 D 社会弱者 5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奠基阶段是 A 。 A 1949年10月—1957年 B 1958年—1966年 C 1966年—1976年 D 1976年末以来

51、我国率先实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是 B 。 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广州市 D 烟台市 52、社会学方法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C)

A具体方法。B专门技术与工具。C、方法论。D、文献方法。 53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是:(B) A逻辑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C、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D、哲学世界

54、下列步骤中不属于社会学一般流程的:(A) A、 资料整理。B、选题。C、设计。D、总结。 55、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属于(B)

抽样调查。B、全面调查。C、个案调查。D、典型调查。

判断分析

1、把社会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即研究整个社会。(X)

2、斯宾塞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X)

3、中国社会学重建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 4、全国人口普查属于个案调查。(错)

5、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所以不能作为文献资料来使用。(错)

6、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中调查研究的各种专门技术与工具与工具才是最重要的。(错)

7、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是应当根据不同的读者内容重点有所侧重。(对) 8、如果调查结果与原先的设想不符,就应该根据设想对结果进行必要的加工。(错)

9、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的教化,特别是有关道德、规范与政治思想方面的教化。(对)

10、现在的独生子女经儿童社会化之后,其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以及心理承受力均大大比多子女时代增强了。(X)

11、社会学中的自我等同于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X)

12、积极而健康的大众传媒,有益于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 13、基本社会化的完成,就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X)

14次级群体是指成员之间彼此熟悉、了解,人际关系密切,具有较浓厚感情色彩的群体( 错 ) 15群体即人群。(错)

16、家庭与户的概念具有一致性,二者没有区别。(错) 17、初级群体中的群体成员难以替代。(对)

18、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不同类的群体。(错) 19初级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意识强。( 对) 20社会分层现象与人类社会相始终。(X)

2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公有制,所以社会分层也相应地消失了。(X) 22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不平等现象,所以没有任何积极作用。(X) 23社会阶级结构中,除了基本阶级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阶级。(X)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阶级关系在过去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以外,出现了具有独立阶级属性的社会阶层。(对) 25社会流动就是人口流动。(X)

26水平流动是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也是社会学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X) 27社区是整个大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 28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群体。(对)

29社区服务主要是完成社区社会福利的功能。(错) 30社区建设是为推动社区发展而采取的政府行为。(错) 城市与农村是两大基本的社区类型,城乡差异无法消除。(错)

31社会制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规范体系,但并不是所有社会规范都是社会制度。(对)

32政治法律制度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制度。(X)

33宗教制度在现实社会中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虚幻的、纯精神上的联系,所以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性。(X)34高度制度化的现象自古有之。(X)

35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单位奖惩制度是属于社会制度的一种。(X) 36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是一个等同概念。(X)

37社会发展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是一个完全等同的概念。(对) 38经济的发展会自动带来社会的发展。(错) 39、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变迁只有正面影响。(错) 40、传统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错) 41、现代化就是工业化。(错)

42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病态的和反常的现象。(X)

43社会控制就是防范、惩处一切有害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行为。(X) 44道德与法律相比,具有更加广泛、更普遍的约束力,对社会行为的调整范围更大。(对)

45宗教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应大力提倡。(X) 46社会控制的结果是制约、限制个人自由。(X)

4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的主体是企业。(错) 48社会保障主要是以“济贫”为主。(错) 49社会保险是一种强制性保险。(错)

50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事业产生于欧洲。(对)

5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可以说是从国民党统治时期就开始了。(错)

简答题、论述:

1、简述西方社会学产生的原因。

答: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学、哲学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 (1)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许多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的解释。

(2)自然科学条件。许多自然科学学科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又给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3)思想源源。人类对由其自身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及其思考,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渊远流长的。这为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某些理论启示和可资借鉴的资料。后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圣西门企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对社会学的建立又直接影响。 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具有那些特点。

答:整体性。社会学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整体的思想由来已久。社会学的整体性同时体现在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上,也反映在研究方法上。 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学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有两层含

义,首先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 问题时,总是联系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中多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察的。同时,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常常结合着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各个有关的专门学科的成果,来作综合的考察。 动态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就是指出它们在运动流程中的规律,即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证性。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表现在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行为是人们最普遍、最经常的活动,人们的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社会学从人们的实践表现入手来探讨其规律。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特征还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社会学在自身形成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发展与完善了各种社会调查理论、方法、技术,从而使之成为社会学研究 的基本特色,并为社会学大量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条件。

总之,立足于整体的有机性,对现实社会进行综合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 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2、人的社会化具备哪些条件。

答:(1)社会化的个人条件。人具有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语言的能力;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2)社会化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因素是社会化的的关键性因素,其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包括邻里社会、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

众传媒等。

3、什么叫“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失调有哪些表现?

答、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1)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的扮演失,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再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回发生矛盾,产生角色紧张。(2)角色冲突。在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就产生了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的冲突和角色内的冲突两种类型。(3)角色失败。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角色失调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角色扮演者虽然还在某种角色位置上,但实践证明其角色扮演已经失败。 4、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①有联系的纽带。即必须具有建立群体所必要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等。②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③有群体规范。群体的维系必须有一套群体成员共同遵循的准则。如企业组织的规章制度。④有群体意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体意识。它是群体巩固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5、根据维系群体成员纽带性质的不同,社会群体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按照维系群体成员纽带的性质不同,可以把社会群体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三类: ①血缘群体-指依据血缘关系或生理联系而结

成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等具体形式。。②地缘群体-指依据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邻里、老乡等,③业缘群体-指依据职业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教育和艺术组织等。业缘群体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相联系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业缘关系占据了主要地位。 6、初级群体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正向功能:①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其中尤其是情感方面的需要。②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社会化是在人际交往或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初级群体成员由于人际关系密切及角色的多重性,对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的这方面作用尤其明显。③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一样,都是社会整体的重要部分,因此,初级群体的安定是构成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负向功能:①有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正常发挥,限制个人的发展。②正规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破坏正式组织的结构,妨碍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组织目标的正常实现。

7、从历史上看,家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家庭的演化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进化的过程,历史上大致经历了四种家庭形态:① 血缘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式。出现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是一种氏族内部按辈分划分的婚姻形式,即年龄相近的青壮年兄弟姐妹相互通婚,排斥了上下辈之间的婚姻关系。②普那路亚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二种家庭形式。有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命名并把它

作为群婚家庭的一种典型。这种家庭形式出现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它已经开始在家庭内部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而实行两个集团之间的群婚。人类的婚姻形式也由以往的内婚制转变为外婚制。③对偶家庭。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是由群婚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的一种择偶式的家庭形式。这种家庭由一对配偶在对偶婚的形式下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归母亲所有。④一夫一妻制家庭。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这种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与家庭形式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文明时代。 8、社会组织的概念、基本特征

答: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①特定的目标体系;②成员的角色化;③正式而明确的规定;④权威体系和科层化的管理。 9、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社会组织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任何其他群体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社会功能:①使人类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②把分散的个体力量结合为整体力量,从而使人类可以追求分散的个人和小规模的初级群体所无法实现的重大社会目标;③提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效率;④增强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形成,承担和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 10、什么叫组织目标?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组织目标对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根据;②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根据和基础;③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最终标准。 11、科层制及其功能分析

答案要点:(1)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能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主要特征有:①权力分层,职务分等;②因事设人,专职专人;③量才用人,法理权威;④规章成文,按章办事;⑤公文往来,言行有据。(2)科层制的优点。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

(3)科层制的缺点。科层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科层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和问题。一是科层制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内在矛盾;二是科层制容易引发各种官僚主义。这样,科层制又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组织效率。

(4)虽然科层制存在不少缺点,但科层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组织活动缺乏创造性,组织因无规则而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为克服科层制的弊端,一是要加强组织内部的民主化程度,运用民主来克服科层制的日趋严重的专制集权倾向;二是要加强组织外部的控制。 12合理的社会流动的意义是什么?

答:(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社会各个阶层之间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程度。(3)

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13、目前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社会利益协调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社会利益矛盾的协调,关键是要贯彻社会公平原则,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14、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变化是由于巨大的政治经济变动引起的剧烈的社会分化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例如农村的亦工亦农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城市的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厂长经理阶层等;二是阶层与阶层之间、阶层内部收入差距拉大,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随之阶层之间、阶层内部产生了一些冲突与矛盾。 15、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从积极作用来看,第一,在社会在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一批社会精英把全部精力投放入社会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进步。第二,形成了一种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机制,激励着人们去奋斗,争取向上流动,导致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机制,推动社会发展。从消极作用来看,第一,社会分层导致社会不平等,尤其是导致剥削压迫现象的发生。第二,社会分层是社会犯罪的重要根源。 16、帕累托精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和永恒的,但是上层和下层的社会成员之间是可以流动的。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下层社会

中有能力和才干的精英分子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社会的上层。而上层社会中的平庸分子逐渐会被淘汰出上层社会,降入下层。这样,占据社会上层的总是精英分子,整个社会从而充满了活力。如果这样的循环出了问题,社会就会出去平衡,因而产生社会动荡。

17、社会分层、社会资源和社会不平等的概念是什么?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何?

答: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的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社会分层实质是一种社会不平等。这种社会不平等是由于社会资源不同配置而形成的。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资源总是具有相对稀缺性,也就是说人类的需求总是不断增加的,不可能得到绝对的满足,只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的相对稳定状态。再者,衡量社会资源的尺度是具有社会性的,其数量的多少总是社会成员之间比较的结果,总是只有少数社会成员占有相对多的社会资源,这也决定了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社会成员不可能平等地占有社会资源,这种差别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即就是人们在社会资源的占有量和占有机会上的差异性。社会分层就是这种社会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具有了高下判别,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层次。 18、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关系是什么?

阶级和阶层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他们都是社会分层研究的基

本范畴,都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而且这两个概念都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最根本的的社会阶层,阶级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阶级分层决定了其他的社会分层。但是社会学的分层研究绝不能因此以阶级分层代替社会阶层的研究,而必须社会的阶级和各种社会集团进行阶层分析。因为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有差别的:社会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强调经济地位的悬殊对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确定。社会阶层则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观照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是由社会身份、社会地位或职业特征相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会集团,它反映了人们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关系与其他关系方面的同一性,也反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强调除经济因素以外诸如权力、声望、职业、教育等多重因素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19、社会流动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答:社会流动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垂直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流动。垂直流动又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向上流动是从较低社会层次向较高社会层次的流动。向下流动是指从较高社会层次向较低社会层次的流动。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主要是指人们在同一层次上的职业地位的变动和职业角色的转换。在流动前后,人们的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的状况基本上没有变化。第二、代内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

流动)。代内流动也叫一生中的流动,指个人在自身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代内流动通常与个人职业变化密切相关。代际流动指同一家庭中同代人之间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变化。通常也是以职业地位为标准的。比如子女职业与父母职业的比较。第三、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结构流动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造成的,而非个人的原因。非结构性流动又称自由流动。是指社会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的原因所造成的社会流动。这三种不同的流动类型是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而设定的,三者之间并非互不相干,而是互相交叉的。 20、社区的构成要素。

答:社会学所说的社区,主要是指一定地域内的 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社区,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这些要素中最基本的 有五个方面。1、 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2、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3、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4、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1、社区研究的意义

答:(1)社区是认识社会的窗口。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的社区,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善意义的社会单位,研究这种社会单位,可以用具体、真实、感人的资料向人们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使人们更加深入具体地认识社会。 (2)社区研究在实践上可以直接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对社区的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情况有了清楚的了解,就为正确地

制定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极其执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 探索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综合治理的最优形式提供科学的依据。

22、什么是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不同特征。(列举出五个不同)

答: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它是指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们所组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社会活动的居民所组成的,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地区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特征的一般比较

特征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人口密度 比较低 比较高 人口组合 多为同质的 多为异质的 经济活动 较简单 较复杂 社会交往 少而直接 多而间接 社会阶层 少 多 社会地位 稳定、多为规定的 不稳定、多为赢得的 社会流动 低 高 社会组织 少而简单 多而复杂 社会控制 民俗、民德为主 法律、规范为主 社会问题 慢性 急性 23、什么“城市化”?简述城市化及其动力。

答:所谓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历史进程。它包括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3个方面: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社会生活向城市性状态转变,城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的血缘 、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经济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近代以来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近现代工业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要求便捷的交通、运输及商业服务,这些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实现。因此,近现代大工业大多兴建于城市,这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

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管理机构的完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了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现实条件。农村的推力与城市的拉力相结合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4、社会制度的涵义是什么?

答:社会制度的英文是Social Iinstitution,在很多地方又翻译为“社会设置”。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不是指我们一般讲的作为社会根本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作为具体制度的工作制度、作息制度等。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是指作为一种管理和控制社会的有效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社会学中,社会制度也有其特定的涵义,是指在一定的历

史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 25、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社会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概念系统、组织系统、规范系统和设备系统

概念系统,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套概念所组成的理论基础,来说明它的目的和价值。其中包括了一些抽象的社会学说和社会思想,支持和维护着某一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

规范系统。是指一切社会制度中都包含着一整套行为规则,用以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各种准则、条例、章程、法律等。

组织系统。是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保证,它主要起着制度的组织实施的作用。社会制度的实际作用是通过组织活动来实现的,社会组织把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集中在一个被赋予特定目标和职能的组织中,组织通过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来体现社会制度的功能,维持特定的秩序,提高行动效率,从而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设备系统。是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如果没有一套物质设备,制度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设备和象征的标识两种。

以上四种构成要素是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他们之间的协调程度和状态直接影响社会的功能与存亡。 27、制度化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作用和副作用是什么?

答:制度化指人类的社会行为普遍被制度制约并逐渐模式化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指人类社会行为的定型化与模式化。第二,

它是指人类的社会行为普遍被制度所制约。制度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基本作用:第一、制度化促使人们认定某种行为的合理性;第二、制度化使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可期望性,即人们必须依据一定的规范来行事。制度化也有一些负面作用。制度化往往意味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固定化,惰性也就开始产生。一项制度常常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已失去了合理性,但它仍然会以强大的惯性运行,从而成为社会发展阻力。

28、社会制度要不断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目前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人类社会需要不断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不断发展构成了制度改革的原动力。当原有的社会制度不能有效地、全面地满足新的需要,制度改革就会产生。第二、社会制度的惰性与生机勃勃的社会生活的矛盾。社会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随之而来的惰性,因此制度的惰性和充满生机的社会生活的矛盾就形成了制度改革的另一动因。当社会制度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时候,制度就需要改革。也只有进行制度改革才能使社会制度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相适应,发挥其有效的作用。第三、社会制度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具有从产生至发挥效能、形式化以至于萎缩的发展变化阶段。因此制度的改革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制度本身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原则: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制度的统一;第二、制度与制度之间的配套;第三、组织与制度的协调。

29、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的联系与区别。

答: 进化的社会变迁指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通常通过“社会

改革”或“社会改良”来逐步实现。这种社会变迁是缓慢的、有秩序的和持续的;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量的方面,质的变化部分是在量的累计基础上逐渐实现的;它是在肯定现有社会结构整体合理性前提下对结构内不合理部分进行的改进;它是社会变迁的一种主要形式或者说主导形式。 革命的社会变迁通称“社会革命”,指一种急剧的、突变性质的、对整个社会结构体系进行根本改造和重组的社会变迁形式。它是对渐进过程的突然中断和质的飞跃;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政权的易手为标志的,变迁实现后,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的过渡到另一种形态;它是在否定现有社会结构整体合理性的前提下使之解体并重新进行组合(这种变迁的根本原因是先有的生产关系已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变迁的根本任务是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它是社会变迁的一种非常形式。 社会渐变与社会革命既互为条件,又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具有必然的联系。 30、简述1840-1949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答:第一阶段:物质(器物)层次的现代化。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标志,主要从发展民族工业这一物质层面开始推进现代化。至此,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现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翻译介绍西学的高潮。第二阶段:制度层次的现代化。以1895年-1912年期间发生的1898年社会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和1911年社会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为标志,主要侧重从政体的角度改革或改变传统的封建帝制,试图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社会构架。至此,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开始建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的封建政体被推翻,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建立。第三阶段:观念层次的现代化。以1

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标志,主要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改造或反对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学说,宣传资本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观念。至此,中国开始从真正意义上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31、试论社会变迁的原因。

答:社会变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①经济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变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由此导致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跟进式变化,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②自然环境的变化。一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的社会变迁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剧烈性。二是人为的自然环境变化,即所谓“人化自然”,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既可向好的方向也可向坏的方向发展。③人口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一个社会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人口增长过快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会抵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耗竭并产生其它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口的社会变动,如人口迁移。④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对科技的应用也应采取理性的控制,如果在应用方向上失控,它就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⑤观念文化。观念文化主要通过一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信仰对社会变迁产生重大影响。当然,观念文化中明显与一个社会现实发展不相吻合的部分也会对社会进步的变迁进程起阻滞作用。⑥ 文化进程。文化进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由一个社会文化内部的发展变化引起文化的变迁,如创新(包括科技发明、制度创新、社会改革等)。二是通过文化传播引起一个社会的变迁。它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历史上如此,现代社会更是如此,现代化和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通过文化传播来实现的。当然,文化传播对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正向的,它也会同时带来一些消极的。负向的影响。 ⑦有计划的促进社会变迁。

32、什么是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性特征有哪些?

答: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是在科学技术进步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为主要标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社会整体性的变迁过程。

进入现代化的社会,有着与传统社会明显不同的标志性特征: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并促进了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的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②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持久而迅速的发展。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同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转到以现代工业为主导,而工业中的产业构成又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一般是先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工业,再由现代工业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③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一般与工业化的过程同步。所谓城市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

加。城市化的结果,带来了市场的扩大。从而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广泛发展提供了条件;打破了传统社会封闭保守的状态,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地域观念、家族观念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由传统的的“圣化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变;导致知识普及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从而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和政治的民主化提供了条件。因此,城市化不仅是人类居住方式的改变,更是社会经济、社会关系和生活方走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④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是政治上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国情的不同,民主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西方与东方国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发展进程也不可能一致,但大体上说应包括政治权威的合理化-由单一的、世俗化的、全面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宗族的或种族的政治权威,国家政权必须具有民众的公信度和公认度;政治功能的分化-各种专门职能部门,如法律、军事、行政、科学等,都要逐步与政治领域相分离,社会管理和政治行为依据制度化或法制化而不是人治化来操作;政治参与的扩大-要求在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上,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程度,加强对政府行为的制约与监督。⑤社会结构日趋分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扩大,职业角色不断增多并趋于专门化,使社会结构的分化日趋明显。表现有三点:一是个人角色的多元化-由传统社会个人相对单一的社会角色发展到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个人社会角色;二是社会组织的多样化与专门化-由传统社会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发展到承担单一功能,专门化的多种组织;而且社会组织的每一个部分也都承担着专门化的功能;三是社会分层体系的

变化-社会地位的获得由传统社会主要靠出身和血统转变到主要考靠才学、能力等多种途径,先赋地位逐步被自致地位所取代;传统社会的封闭性的社会分层体系为开放性的社会分层体系逐步取代,社会内部权利的再分配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⑥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世俗化。传统社会是一种“圣化的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受宗教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和制约;现代社会则是一种“世俗的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受科学、知识和理性影响和制约。大众交往、大众教育特别是大众文化迅速发展,文化艺术活动日趋商业化;社会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⑦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一般结果,也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一个必备条件。现代化实现的首要条件必须是有接受过现代教育,具备现代意识、现代品质、现代知识和现代能力的人。

33、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在总体特征上有两点;①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②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具体特点有:①有初步基础但起点仍然较低。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如同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已经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除经济因素外,我国的现代化也是在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自然条件不够理想前提下推进的;而教育科技发展仍比较落后、人的总体素质不高、制度建设还不成熟、不完善。②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协调同步的现代化。作为“晚发-后生型的现代化的推

进国家,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度化建设尤其是法制建设还未能有效跟进,文化观念严重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不可能是齐步走,必需是按地区、分步走的现代化。④我国人口众多的巨大社会压力,从总体看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容易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在进一步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基础上,保证人口的按计划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现代化。⑤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元经济成分并存,具有开放式经济格局的现代化。通过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保障社会主义体制;通过混合经济和民营经济,保障市场经济的多元、开放性,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形成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利益集团。⑥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最大限度满足全体人民利益,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⑦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形成,可以扩大现代化经济的覆盖面,为工业提供部分原料和资金,扩展国内市场,提供更多劳动力;更重要的是,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改变将无从谈起,城乡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现代化所需的稳定的社会局面也无法保证。⑧我国的城市化是一种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化。 34、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忽略社会发展有序跟进,否则,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将会阻滞经济发展甚至毁掉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②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是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稳定是中国走上现代化必备的社会条件。三者缺一不可,相互制约。③党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和现代化的成败。在推进现代化的党风建设过程中,惩治腐败是非常重要的的一环。腐败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对政府和社会公平的信任,发展下去将会动摇党和政府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党风建设不仅是一个思想建设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建设问题。要有效解决,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廉洁。公正和制度化的各级政府。④文化整合与道德建设。文化整合与道德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集合社会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以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延续;通过中国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的整合,以保证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有机结合。而道德建设的关键是解决信誉危机问题,重建信誉机制。⑤科技、教育的发展、创新机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的问题。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并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基本条件。而我国在这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⑥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性问题。⑦城市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形成对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内需扩大、城乡差距缩小、民主化、世俗化和教育的普及。⑧中国人口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人口的巨大基数,会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现代化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我国人口总体素质较低的状况在短时期内也难以根本改观,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在经济尚不发达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给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了难度;流动人口增加、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及人口在不同地域间的重新分布,对传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及相关人口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35、简述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答:一般来说,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与变异性、复合性与周期性、破坏性与集群性、客观性与主观性。

(1)普遍性与变异性。一般而言,社会问题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这就是其普遍性。同时,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里,又具有一定的不同,这就是其变异性。

(2)复合性与周期性。所谓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所谓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

(3)破坏性与集群性。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所谓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现出相互联系在一起,并集中爆发的性质,从而使得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更强。

(4)客观性与主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社会问题总是以特定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妨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为依据的,没有客观现象的存在,社会问题也就无从确认;所谓主观性是指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认识、评估和解释,总是带有相当浓厚的主观成分,不同的人们对于同一现象所作出的

判断往往有所不同。 37、简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答:社会控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2)维持社会正常生活;(3)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社会控制也具有负功能,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具体表现为:(1)僵化的社会控制模式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2)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产生和扩大社会矛盾;(3)片面的社会控制会妨碍社会的发展。 38、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社会控制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交叉性等特点。

(1)普遍性。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就社会控制的发生场所而言,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国家,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社会控制。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言,社会控制的机制是始终存在的。

(2)规范性。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的目标模式,在于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的规范化和可预测性。社会控制是按照某种规范并以此为标准来实施控制的。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某种“规范”,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达到可预测性。

(3)交叉性。社会控制作用于社会成员之机制是交叉的,也就是说,社会控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就某一社会成员来说,这些社会控制方式同时存在。在某些场合,某种社会控制方式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场合,可能另一种控制方式占主要地位。正是由于社会控制的这种交叉性,才使社

会成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体验到社会对他的制约,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至于出现离轨行为。

39、越轨行为?简述越轨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答:定义: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根据越轨行为的社会后果,可以把越轨行为区分为积极越轨、消极越轨和中性越轨。一般而言,越轨行为总是对社会秩序的威胁,因而首先成为社会控制的对象。消极的越轨行为对社会的消极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1)直接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2)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3)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积极的越轨行为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即使是那些消极的越轨行为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对社会具有某种潜在的正面作用。概括地说,越轨行为的正功能主要有三点:(1)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进社会发展;(2)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3)越轨行为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40、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

答: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历史性。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它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才衍化为现在的雏形。它是随着社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巩固和发展而日臻完善。(2)全民性。一方面,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社会保障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3)互济性。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接济,包括自发的及非正式的相互帮助与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合作。(4)福利性。这是指社会保障必然给被保障对象带来一定的生活补偿、物质文化待遇以及其他派生收入。(5)安全性。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安全制度,是通过对人们基本

生活的保障,向社会成员提供一种安全保护。 41、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答: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安全网络,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保护功能——保护种的蕃衍和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行;(2)促进功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巩固和发展;(3)稳定功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4)调节功能——防止社会心理失衡,调节社会心理结构。

42、简述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的关系。

答: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的关系,就其保险的对象、作用、内容和范围方面来看,二者基本是一致的,劳动保险就是社会保险。但二者也有区别:在保险对象上,劳动保险只限于企业职工;在保险范围上,劳动保险不是全民性;在保险内容上,劳动保险缺少失业保险;在保险管理上,劳动保险主要是由企业工会来管理。上面几个方面的区别,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劳动保险的这些区别会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逐步发展到社会保险。

43、简述扶贫与救济的关系。

答:扶贫,是我国的一种新的社会救助形式,是扶持贫困户改变贫困面貌的简称。它的基本涵义是:帮助贫困对象摆脱贫困,以实现治穷致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要求,保证所有中国公民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贫困地区的社会救助就是“大扶贫”,这是国家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采取的特殊的扶持政策。

扶贫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一个创举,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我国的扶贫,是

在总结社会救济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社会救济有联系但也有区别:第一,扶贫与救济的目的虽然都在于根除贫困,但不同的是:扶贫旨在从根治贫困入手,以“治本”为主。而救济旨在从保证基本生活入手,以“治标”为主。第二,扶贫较救济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与计划性。扶贫是有计划实施的,它要具体落实扶持对象,分年按月地帮助贫困户减轻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救济只能被动地、如同急救输血补液似地给予补助救济,不可能具有扶贫的主动性与计划性。第三,扶贫较之救济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仅能解决燃眉之急,着眼衣食、住,还包括生产、文化、技能,甚至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扶持。扶贫的内容较之救济的内容丰富得多。

44、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以立法形式,对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去工作机会的劳动者,按照权利与义务在劳动上的对等原则,实行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劳动保险、失业待业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

商业保险是按照保险的一般原则,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根据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签订的合同,由保险人对被保险人遭遇到的合同范围内的风险,按合同规定实施经济补偿的一种商业经营活动。它是早于社会保障而产生的一种保险形式,它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从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看,保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互助互渗性的特点,这与社会保险具有共同性。商业保险中的人身保险 ,主要内容有人寿

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三大类,它们与社会保险的一些具体项目有许多交叉的地方,社会效用也有类似的地方。所以,许多国家把这部分商业保险作为“自愿的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制内,从而形成了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多重安全网,进一步满足人们物质帮助的需求,进一步满足人们安全保障的需求,增强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但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具体表现在:

(1)二者的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保险机构直接领导和管理的,是政府给办的,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商业保险是由国家银行领导,各级人民保险公司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灵活地经营,属财政金融体制。

(2)二者的立法范围不同。社会保险作为社会政策、劳动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属于社会立法和劳动立法的范畴,具有强制性。而商业保险是一种金融活动,是根据契约自由的原则建立的。属于经济立法的范畴,具有自愿性特点。

(3)二者的基本属性不同。社会保险必须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其基本属性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因而属于社会福利性质。而商业保险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活动。其基本属性是自愿性的商业经营活动,因而属于商业性质。

(4)二者的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社会保险是以社会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保险对象,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即老、病、伤、残)或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求,以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且通过法律规定的保险金征集和支付手段,直接实施国家对社会收入的再分

配干预,起到调节收人悬殊,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而商业保险则是以投保人为对象,加人商业保险的唯一前提是缴纳保险费。要作用是在被保险人遭遇规定保险事故时,给予对等性经济补偿,与被保险人基本生活需要无关,只能部分地解决其临时的紧急需求,而不具有调节收人水平,维持社会公平的作用。

(5)二者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劳动者工作时所创造的部分经济的积累,由个人、企业和有收人的事业单位及国定财政补贴三方面合理分担。由于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介入,使得社会保险有了坚强的后盾,从而使劳动者所获得的社会保险待遇的总水平,不仅能够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目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还能相应提高。作为国家调节收入的一种手段,社会保障待遇的获得尤其对于低收入劳动者是有利的,其立足点是“保障”。而商业保险的保险金全部由投保人员负担,保险水平完全取决于被保险人所缴纳保险费的多少和实际损失的性质。商业保险的客观现实上看,其保险水平的确定原则,对高收人的社会成员有利。商业保险的立足点是“偿还”,不是劳动者普遍拥有的终身性的保障,而只能作为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 45、试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答:全面描述社会化的每一种具体内容,或以若干项目穷尽它,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的研究中,在看待社会化问题上形成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角度,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角度实际上概括性地说明了社会化的三方面基本内容。第一,社会化就是要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第二,社会化就是要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

念;第三,社会化就是要教导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总之,通过社会化,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双向发展。下面分别说明。

首先,个体的社会化,不仅是个体生存、发展、完善的需要,更是社会不断地延续、发展、进步的需要,社会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的教育及其社会舆论的力量,努力使每一个成员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一般来说,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两部分。通过社会化,把这些社会日常生活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和角色的行为规范和各种价值体系教导给社会成员,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其次,社会化是把一个生物人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但是,通过社会化培养出来的社会成员并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具有自觉独特的风格,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这是因为社会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并非生而具有的,它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也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的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人的个性及自我观念并非生而具有的,它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制约与影响、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再次,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生活,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对所有的人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基础上,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地

位,领悟并遵从群体或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习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个人社会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培养了社会所需的各种角色能力。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明确角色目标。

46、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

答:(1)继续社会化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动着得形势,在完成了社会得基本过程之后的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社会教化的过程。特殊社会化是指对某些深心遭受损失不能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其对象一般为残疾人,这种社会化形式具有专门的意义。(2)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3)不同点: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而继续社会化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专门化的。

47、什么是初级群体?初级群体的特征有哪些?

答: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首属群体或直接群体,指成员之间彼此熟悉、了解,人际关系密切,具有较浓厚感情色彩的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亲属、朋友(伙伴)和邻里等。初级群体反映的是人们之间最基本和最简单的社会关系。

初级群体的特征有:①规模较小。初级群体的成员一般限于2人至30人之间,以便于接触和沟通。②群体成员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以达到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4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