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会工作中级实务大纲重点内容概括(自编)

更新时间:2023-09-25 09: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通用过程模式理论依据: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人在环境中):个人、家庭、环境。 二、系统理论:个人系统、家庭系统、环境(学校、社区等系统)。

(问题的产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个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通用过程模式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会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所有元素都彼此相互交错和影响。内外影响力范式是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点的一种具体操作化。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是个人生理、心理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相关的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情况;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持续的整合观点。)

运用其分析社会资源分为:非正式社会网络资源、正式社会网络资源。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1、微观系统:个人层面

2、中观系统: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中间系统(两人)、外在系统(家庭) 3、宏观系统:学校、单位、社区、文化、社会、政府、司法、公安等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社会工作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 1.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2.增强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3.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

4.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需求的相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四、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在合适的条件下,就可以建设性的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在评估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时强调将优点包括进来,发觉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解决问题,强调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提升

1、每个人、小组、家庭、社区都有优点,强调内在和外在的资源 2、贫穷、歧视、疾病、困难都可能是伤害,也会成为一种挑战和机遇

3、假定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提升的上限,认真的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想和抱负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五、增能理论:基本假设:

个人需求和问题由环境压迫造成,并非自身缺陷。

1、无力感(负面评价、负面经验、宏观环境障碍)都是由环境压迫产生的;间接和直接障碍是可以改变的;人不缺权能,通过社会互动增加;受助者有能力价值,权能不是助人者给予的;合作性伙伴关系,关注焦点为受助者和环境能否有效互动。

2、概念框架三个层次:个人、人际、环境。独特的助人过程:伙伴关系,重能力而非缺陷,焦点:人与环境,确认受助者积极、告知权利、责任、需求、申诉渠道;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确权对象。

3、干预的三个层面:建立合作,满足眼前需要(连接资源、提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教授技巧、知识,评估服务对象全能动态机制(小组、团体活动);集体行动,参与倡导或社会行动。

第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

强调助人是一种过程;综合的理论取向;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

第三、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三方面因素:

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第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四者要不断互动,从而达到助人的目标。

1、改变媒介系统:既是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

者。

2、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受益人。

3、目标系统:指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4、行动系统: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服务方案 1.面临问题的陈诉和分析 2.帮助计划方案设计 A方案目标

B 方案实施策略

C 方案执行: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 D 方案评估: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效果评估

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第一、接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转介、工作者主动接触 2、认定服务对象类型:自愿、非自愿(转介)、强制 3、了解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准备(提纲):资料准备、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需要和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3.激励并帮

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改变态度和行为) 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治疗性沟通)、倾听、对服务对象的想法和反应有透彻的了解、经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敏锐感觉服务对象情绪反应、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如何取得案主的信任:

A.积极主动地介绍自己,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功能、专长以及对求助和受助的看法;

B.认真倾听服务对象的想法,向他表达愿意协助得态度,积极回应,缩短心理距离

C.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优质的服务,寻找机构资深人的督导与帮助,以打消案主的疑虑。

3、收集资料:1.个人、2.身体(生理、病史)、3.特点和能力、4.所处社会环境。方法:亲自询 问、向相关人员咨询、查阅档案、家访。

4、初步预估:(主要任务:界定并确认问题、机构是否能处理、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愿意被协助、达成服务协议、确定问题先后次序、紧急介入。)

2

5、建立专业关系: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6、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订初步协议: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工作者可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暂定的时间长度(口头或书面)

三、影响结案成功的因素:1.双方期望不一致、2.工作者能力不足、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4.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帮助、5.社会文化因素、6.不同专业间配合出现问题。

四、接案的注意事项:是否紧急介入、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预估(案例分析题)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1、目的: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持续的因素、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任务: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了解服务所处的环境系统状况。

3、特点:持续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行动取向、有可识别的步骤、渗透了专业判断、局限性。

4、原则:个别化原则、合作原则、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1、收集资料:个人、环境。方法: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观察、咨询、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资料和问题

3、认定问题: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问题发生的原因、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探究服务对象问题的不到解决的原因;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学习能力、资源、时间等)。

4、撰写预估报告:资料和事实、专业判断(对资料的理解、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对问题原因的理解和解释、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改变的益处。)。 三、预估的主要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

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 接案信息 详细说明 社会工作者的思考 2、家庭结构图 图例:方形—男性;圆形—女性;实线—已婚;虚线—未婚;线段上划单斜线—分居;线段上划双斜线—离婚;父母与子女:粗、细实线—关系紧密或不紧密,虚线—关系有问题或者不好;孩子出生日期排列从左到右;死亡—在方或圆上划叉。 见P47图2—1 张敏的家庭结构图 3、社会生态系统图

用圆圈将家庭系统(如上)和其他社会环境系统分别圈起来,用线段连接,圆圈间的距离表示关系亲疏,连接的线段:实线—关系紧密、虚线—关系不紧密、曲线—关系有问题或紧张、箭头—关系的方向性。

见P49图2—2孟健的社会生态系统

4、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支持系统、正式支持系统)。

3

非正式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表 正式系统 社会性系统 专业系统 配偶、子女、家长、同学等 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 社会工作者、教师、律师等 社会支持网络评估表 帮助他助人能姓名、关系人的愿力(社地址、(亲朋 望(高会、情电话 、社工) 中低) 绪) 相识时间接触次数关系密切程(一、六个(每日、周、度(简述感月、一年、 两周、月、情和舒服程一至五年、 更少) 度) 更长) 资源、物资 简述 第三、计划(方案设计题)

先写标题:如“帮助**的计划书等”,画系统图、写图例。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和目标(最重要)-----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答题时只答目标,正面语言、优势视角、目标可测量、可行性、说明完成的时间、目标与机构功能一致。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个人:社工能、要做什么;家庭:找家庭成员谈话;小组和群体:介绍或组成小组;组织:帮助个人寻找资源;社区:人在环境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居民代表共同讨论社区问题、在社区内寻找资源帮助个人。

3、介入策略:答题时写“通过+计划目标+间接介入策略”,内容与目标对应、正面语言、服务对象自决。

5点必写:直接、间接;微观、中观、宏观。 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构建(志愿者、邻里)、政策倡导。

介入行动:危机介入、物质支持、心理辅导;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臵服务、专业咨询 4、协同合作者:服务对象+题中出现的人、介入中需要参与的人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略写

社工角色:服务提供、支持、倡导、关系协调;管理、资源筹措、政策影响、研究。 服务对象角色:合作者、资源提供者。 6、具体工作程序和工作时间表。 策划 2个月 实施 6个月 评估、总结 3个月 二、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

要有服务对象参与;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要能够总结和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如: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子希望改善关系——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具体措施:每天至少交谈一个小时、每周共同参加一次“家庭生活教育”小组活动等);设定工作目标: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

4

的目的、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直接、间接;选择行动内容: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臵服务、专业咨询。

3、签订服务协议:内容: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双方的角色和任务,未达到目的与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与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进行总结、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原则:明确性、得到认可、具有弹性、具有实用性。

四、服务协议的形式:书面、口头。

示例:张明夫妇领养福利院儿童王强的工作协议 社会工作者和张明夫妇协议履行下述要求:

张明夫妇 社会工作者

1、每周探望王强以使王强熟悉 1、2007年2月为张明妻子安排 他们直到2007年6月6日。 报名参加父母培训课程。

2、张明妻子要参加社区每周举办的 2、安排张明夫妇和孩子从2007年 “如何做父母”课程直到2007年 2月20日开始到6月30日 7月底。 每周见一次面。

本协议在2007年4月16日做中期评估,讨论为达计划目标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张明夫妇签名: 社会工作者签名: 五、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1、签订协议的过程:会谈协议、界定服务对象问题、协议介入目的和目标、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

2、技巧: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服务对象讨论对问题的看法、描述介入工作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四、介入:

一、介入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干预是介入的核心;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二、介入的分类:直接接入、间接介入。

三: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 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帮助对事物采取正确的分析态度和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改进扮演社会角色的技巧,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角色:辅导者、促进者、提供意见者、教育者。

2、进行危机介入:可提供支持与协助:保护、接纳、提供希望与鼓励及教育与指导。 技巧:帮助恢复应对问题的能力以解除危机;帮助宣泄有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介入目标要现实;担任教导角色,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功能恢复是可以结束介入行动。

3、运用活动作为接入的策略:考虑的因素:活动与介入目标相吻合;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开展活动需要场地、资金和设备要与机构的能力、资源条件相配合。

4、调节行动: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运用影响力:诱导——奖励与处罚;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

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制定计划创新资源;改变环境;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3k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