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3-14 1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已明确指出“德”的地位与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更是一再强调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而聋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应正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加强推进聋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聋校 语文教学 德育

校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既要进行语文的训练,又要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德育因素的渗透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本身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目前教育形势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有些什么方法呢?要实施什么方面的德育内容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想法,与大家一同探讨。

1 语文课实施德育的方法

1.1 正面析理法。有的课文的内容就是极好的德育教育题材,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充分的对学生渗透,联系学生实际,从正面给学生分析道理。如《奶奶,您好》教育了学生应养成尊敬老人的好品质。

1.2 潜移默化法。讲授山水课文,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美化灵魂,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家乡的高尚情操。如《我的家乡》讲述了我美丽的家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1.3 寓教于乐法。语文课进行德育渗透,决不能板起面孔,训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等特征,创造出快乐有趣的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受到德育熏陶。《好朋友》在教学时,老师可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不是像严良和陆英俊一样,让学生对内容进行表演,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教育。

1.4 实践活动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以获得教育效果的方法。例如《帮助李奶奶大扫除》教育学生帮助、尊敬老人,在生活中,也应该这么做。

2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

2.1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天安门前看升旗》一文时,我会运用课件的形式再现升旗的场面,聋哑学生虽然听不到雄壮的国歌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3e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