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集团燃油集中采购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13 11: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远集团燃油集中采购探讨

摘要

2003年1月1日,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开始实施燃油集中采购,以中燃(新加坡)有限公司为操作中心,集中每年约300万吨的船用燃油采购量,采用直线采购、批量采购、期货套期保值等手段,为全集团600多艘远洋船舶提供燃油供应。

船舶燃油是航运公司最大的成本,燃油的价格波动剧烈,因而控制燃油成本对航运公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远集团实施燃油集中采购的战略意图是:整合集团燃油经营管理资源,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专业化公司经营管理,有效地控制成本,做大做强航运主业,实现集团赢利最大化。

从理论角度,本文研究集中采购的优缺点、适应性以及采购管理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理解燃油采购管理对于航运企业的重要性,寻找中远集团实施燃油集中采购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对期货套期保值的特征、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的关系进行研究,燃油期货套期保值是一种价格管理工具,对于航运企业建立价格避险机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实践角度,本文详细阐述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燃油计价方式、燃油市场环境、现货采购操作、供应商管理、期货风险控制、套期保值操作等;总结燃油集中采购显现的集中优势

和取得的实际效果,分析燃油集中采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探讨集中采购今后的发展方向。

集中采购的意义不单在于其降低成本的本身,随着操作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战略联盟的建立,得以实现战略采购,必将给企业带来供应链价值的增加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燃油,价格波动,集中采购,套期保值

第一章 绪论

1. 1研究背景

2003年1月1日,全球第二、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简称中远集团、英文简称COSCO)开始实施燃油集中采购。中远燃油集中采购以中燃(新加坡)有限公司(简称中燃新加坡)为操作中心,集中全集团每年约300万吨的船用燃油采购量,也将集团燃油管理人才集中到新加坡。

船舶燃油采购供应(行业简称Bunker)是为航运公司采购燃料油并通过驳船输送到运输船舶的业务。船舶轮机是复杂的传动系统,燃油的使用也是复杂的工艺,需要加温、沉淀、过滤、分离、加压、添

加化学剂、添加润滑油等使用和加工过程,燃油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就会造成能耗高、污染超标、机器受损、甚至停机事故。船舶加油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船舶航线、挂靠港口、抵达时间、停留时间、天气状况、驳船安排以及燃油的品种、数量和使用状况等。而燃油的价格容易受各种政治、经济、气候因素变化而剧烈波动,并在不同地区涨跌起伏,使得燃油采购成为需要借助多项学问的工作,也是Bunker业务的核心环节。

因工作关系,我对船舶燃油采购供应有较深的了解和体会,这可以说是一项涉及原油、成品油、远洋运输、船舶机务、港口运营、国际商务、国际贸易、金融、期货等各种知识的综合性业务,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和边缘性,目前尚无专门的研究课程或书籍。而集中采购已是众多跨国公司成功使用的采购方式,中远集团实施这一课题已满三年,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思索的地方。

我希望运用在MBA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中远集团的实际背景,对中远燃油集中采购和燃油供应业务的具体操作和实际效果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从理论高度上理解燃油采购供应管理对于航运企业的重要性,从战略意义上寻找中远集团实施燃油集中采购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1.2 研究框架

(1)中远集团燃油采购背景综述

本文是以中远集团作为研究载体,首先对中远集团的企业概况和

经营背景做一些介绍。特别阐述中远的国际化运营战略和面临挑战实施战略的5C策略。从中可以看出中远的燃油集中采购决策是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的。

石油是稀缺的能源,随着近几年的价格暴涨,严重影响了各国的国民经济甚至国家安全。而燃油是航运企业所必需的消耗品。通过了解原油和燃油价格的剧烈波动,而油价波动将使航运企业面临遭受损失的严重风险,说明控制价格风险是燃油采购管理的关键。而分析燃油成本是航运成本的最大部分,更证明控制燃油成本对于航运企业的重要性。

(2)集中采购相关理论研究

随着世界跨国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不断发展。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逐渐转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域,中远的5C策略就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而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延伸为供应链管理理论,在现代国际市场中,能否成功地运用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流程之一,并在参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集中采购是采购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研究集中采购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并结合三家著名企业实施集中采购的成功案例,了解到集中采购是目前较为先进和通用的采购方式。燃油集中采购有利于提高议价能力和专业水平,最终控制燃油成本。

期货套期保值的是一种价格管理工具。由于国内外期货业务发展的差距,加之期货交易的高风险性,有必要对期货套期保值的特征、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的关系区别进行研究。正因为燃油的价格波动剧烈且难以预测,航运公司很有必要采用燃油期货套期保值建立锁定燃油采购成本的价格避险机制,而燃油集中采购的实施使套期保值更能发挥作用。

(3)中远集团燃油集中采购实施情况

从战略角度,燃油集中采购是中远集团实现国际化运营战略的重要决策。通过燃油集中采购,采用期货套期保值等手段,有效控制燃油成本,保证航运主业效益,实现集团赢利最大化。而中远国际化运营战略的重心就是做强航运主业。

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新加坡作为中远燃油集中采购中心的优越条件,介绍新加坡燃油市场的结构和地位;详细阐述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燃油计价方式、现货采购操作、供应商管理、期货风险控制、套期保值操作等;总结中远燃油集中采购显现的集中优势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说明集中采购在中远取得初步成功。

(4)燃油集中采购的问题对策和发展方向 从三年实际操作情况看,中远集团燃油集中采购存在着采购理念统一问题,供应链环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问题,相关单位关系理顺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采购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经,燃油集中采购的发展方向将与中远运营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应用电子

商务,建立战略供应商联盟,实现战略采购即将战略供应商整合到公司的业务流程中,优化整个供应链的关系,提高供应链价值,从提升核心竞争力高度上再造企业的物料和服务供应基础。

而战略联盟体现了企业间合作互利共赢的思想,它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构成中远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5C策略的核心内容。

第二章 中远集团燃油采购背景综述

2. 1中远集团

2.1.1 中远集团概况

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航运和物流企业,是列入中央管理的53户国有骨干企业之一,也是我国走出去最早、海外投资和网点最多、全球品牌影响力最大的国有跨国企业集团之一。

中远集团现在拥有和控制的现代化远洋船舶达650艘,载重吨超过3600万吨,年货运量超3亿吨,总资产达180亿美元。船队综合规模居世界第二,散货船运力居世界第一,集装箱船运力位列世界第七。此外,中远还拥有着种类齐全的杂货船队、油轮船队、液化气船队以及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特种船队。

今天的中远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欧洲、美洲、新

加坡、日本、澳洲、非洲、西亚和韩国等9大区域为辐射点的全球运营网络,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外机构400多个。中远的班轮航线已经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

中远集团抓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战略,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在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中远集团实现利润超过30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2004年又实现利润超过120亿元,进入利润过百亿的中央企业前10位。2005年中远集团围绕“打造百年中远、年创百亿效益”的“双百”目标,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两轮驱动”,在2004年利润超过百亿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全年实现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因此荣获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2.1.2 中远集团的国际化运营战略

作为以远洋运输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中远集团从其诞生起就注定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1999年底,在我国经济学家的帮助下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引领科学实现提升核心竞争力目标的《中远集团2001年-2010年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从跨国经营向世界级跨国公司转变”的战略目标。

根据企业战略构想,中远进一步明确了“做强航运主业,拓展现

代物流业,优化陆上产业”的运营战略。具体来说,就是着力培育业务相关、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六大业务:一是航运业,包括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特种运输、油轮运输;二是物流业,包括物流和码头;三是贸易,包括油贸和船贸;四是工业,包括修船和造船;五是金融;六是信息技术;加上上市公司;由此形成“一主两重五支柱”的运营格局。

为做强航运主业,中远在船队经营管理体制上,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最后大刀阔斧的进行全面资源整合以及船队结构重组,正式成立适应当代国际航运市场竞争形势的专业化的船队。这是中远历史上最大的业务流程重组,将原来按区域划分的八大综合航运公司,整合重组为按船队性质和运营功能划分的六大专业航运公司。

中远的运营战略,不仅仅表现在航线和实力规模的扩张上,而且还表现在应对各种变化,利用全球资本掌控未来发展能力的提升上。经过十多年发展,中远海外上市公司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同时实现了企业管治水平的整体提升。“中远太平洋”成功跻身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行列;“中远投资”成为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股;“中远国际”亦被确定为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目前中远海内外8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达600多亿元。

2.1.3 中远集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远在发展历程中,面临着如下的严峻挑战:

(1)加入WTO后,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竞争 中远集团是最早面向全球竞争的大型国企之一,航运业也是中国加入WTO后实质上最早全面开放并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之一,而国内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也与中远摆开强有力的竞争态势,可以说中远集团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全面竞争。

(2)航运市场波动的不可避免性 航运业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及全球贸易趋势决定着航运业的走向。而全球石油价格持续高涨,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将削弱企业赢利能力,影响企业发展。

(3)处于不公平的全球竞争环境 与一些发达国家以税收优惠、技术壁垒等间接手段保护本国航运业相比,中远从产业环境、法律环境、区域贸易保护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面临不公平竞争。

(4)传统的产业,时刻面临转型的压力 传统的航运产业面临深刻转型,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班轮运输进入真正的集装箱化时代,航运企业走上联合兼并之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现代物流异军突起。

面对激烈残酷的竞争,中远集团确立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5C策略,以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Core Competence Strategy: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2)Coordination Strategy:以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两轮驱动”为战略。 (3)Cooperation Strategy:以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

(4)Culture Management Strategy:以跨文化管理为手段。 (5)

Corporate Citizen Strategy:以做好“企业公民”为己任。

2.2世界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

2.2.1 石油概述

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资。通过石油炼制,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和各种机器所需要的润滑油以及许多气态烃(称为炼厂气)等产品。石油产品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欧佩克的石油储量至少可供开采80 年,其他国家的石油储量还可供开采20多年。全世界常规石油资源量为3113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北美洲和前苏联。中国的石油资源量为全球总量的3.7%,排第九位。

从油田里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叫原油(Crude Oil)。根据欧佩克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日均原油需求量为8330万桶,而2006年日均原油需求量将达到8490万桶。目前,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正在上升,2010年将达到8700-9520万桶/日。增长主要源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

从全世界的整体情况来看,原油整体供应充足,但地区供应极不平衡,其中中东地区占有率达60%以上。探明石油储量最高的五个国家依此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全部位于中东地区。为了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政府发起两次伊拉克

战争,也正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保证了美国政府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主导权。

2.2.2 石油组织 (1)欧佩克(OPEC)

1960年,为维护产油国利益,维持原油价格及产量水准,5个产油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即欧佩克。目前欧佩克共有11个会员国: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卡塔尔、利比亚、印尼、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约共占世界石油储量78%及石油产量40%。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但是其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

(2)国际能源署(IEA)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是在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后,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建立的,总部设在巴黎,有26个成员国。它的成员国共同控制着大量石油库存以应付紧急情况,这些石油存储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最近几年IEA成员政府所控制原油战略储备已达13亿桶,此外还有25亿桶商业原油储备,这些储备油可以满足成员国114天的石油进口需求。由于IEA每天可以释放1200万桶原油,因此IEA的表态对稳定石油市场,缓解油价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3 原油期货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原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原油期货的产生。原油期货诞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目前已经超过金属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油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成为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世界原油贸易大多参照交货时一段时间的期货市场价格定价。目前全球原油贸易的基准价主要参照纽约商品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NYMEX)的西德克萨斯轻质低硫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期货合约价格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IPE)的英国北海轻质原油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合约价格。

纽约商品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能源、贵金属、铜以及铝的现货和期货价格主要以NYMEX的价格为参照,在国际能源及贵金属市场上,发挥了价格发现以及风险规避的重要作用。

WTI期货合约推出后交易活跃,是目前世界上商品期货中成交量最大的一种。由于该合约良好的流动性以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在美国生产或者销往美国的原油都是以它为作价机制,它的成交价格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最重要的基准价。

2.2.4 2003-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2003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走势出人意料,多次背离市场普遍预测。年初,在委内瑞拉石油工人罢工和伊拉克战争等因素作用下,油价一路走高,至3月初WTI攀升至39.99美元/桶,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伊战结束后,油价并不没有像人们预测那样快速下降,在OPEC对市场的频繁干预、世界商业石油低库存数据、世界经济强力复苏、美元贬值和基金的炒作等因素作用下,油价在短暂振荡后稳步攀升,2003年平均油价30.92美元/桶。

200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收市价43.45美元/桶,比2003年最后一个结算价32.52美元/桶上涨了33.6%, 结束了油价极度起伏不定的一年。

2004年初欧佩克错误的低估了世界油品需求增长状况,三次减产措施,导致全球库存不断减少,加之恐怖活动不断,投机基金充分利用各种消息推动油价直线上涨。9月份,富产石油和天然气的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连续遭受超级飓风袭击,致使油田、码头和炼厂受到破坏,美国供应紧张状况加剧,馏分油库存连续大幅下跌,引发冬季取暖油短缺的担忧,WTI原油期货价格在10月份攀升至当年度最高收市价55.17美元/桶。2004年平均油价41.47美元/桶。

2005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波澜壮阔,在供求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出现螺旋式上升,数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原油价格从年初42美元/桶上涨至62美元/桶水平(涨幅48%),最高触及历史高点71.23

美元/桶。

2005年原油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延续2004年超级上涨行情冲高回落,继续反映了市场对严重紧张的成品油供应瓶颈(炼制能力不足造成)的忧虑;第二阶段,美国墨西哥湾地区飓风活动频繁,导致相当数量的原油和成品油供应中断或短缺,激化了市场供需不平衡矛盾,引发了大量投机活动,造成油价单边大幅上涨屡创新高;第三阶段,为了平抑油价,国际能源署决定向美国投放6000万桶原油,美国政府也宣布动用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油价展开长达三个月的回调整理。

2.2.5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分析

自2002年底以来,世界原油价格直线上升,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从2002年11月的24美元/桶涨到2005年10月62美元/桶的历

史高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油价涨幅接近160%。在此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激烈波动,油价屡创新高。

石油作为稀缺的战略资源,其价格波动受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此轮超级上涨行情主要是由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引发,导致老化的石油供应系统遭受严峻考验的结果。另外,原油作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资金追逐的热点,其金融属性依旧十分突出,甚至已经远远超过其商品属性本身。

归纳近几年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1)政治因素 ① 欧佩克决定 ② 中东局势冲突 ③ 非洲战乱 ④ 俄罗斯局势 ⑤ 伊拉克局势 ⑥ 产油国石油工人罢工

2、气候因素

① 北半球冬季气候 ② 飓风季节 ③ 南美和北亚酷暑 3、经济因素

① 经济增长预期 ② 对产能的新增投资 ③ 替代能源价格 ④ 投机基金的炒作

但归根结底,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供需关系。石油供需是基本面,而石油库存在国际石油供需平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美国石油库存的变化对于市场的心理作用非常明显。

2.2.6 预计未来三年国际原油的价格趋势

在石油价格上涨最终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前,全球石油供需仍将处于产能总量略微高于需求总量的“脆弱”的平衡状态,而这一产能紧张形势在未来几年中尚不会有彻底改善。

根据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分析,随着世界经济向好和全球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欧佩克国家对原油产量调控力的减低、以及中东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加之国际石油的产能在近期大幅提升的空间不大,未来三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在高位运行、宽幅震荡,低油价的时代将不可能再现。油价有可能在各种短期因素的炒作下再创新高,但其价格中枢将在55美元/桶,这也是欧佩克较为认同的价格,而上下10美元是合理的波动区间,即45-65美元之间将是国际原油主要的运行区间。

2.3燃油价格随原油波动

2.3.1燃油概述

燃油是燃料油(Fuel Oil)的简称。石油化工行业中燃料油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有可用做燃料的油品都称为燃料油,包括重油(狭义的燃料油)和轻油。

本文所提到的燃油是指船用燃料油,包括船用重油和船用轻油。船用重油即狭义的船用燃料油(Marine Fuel Oil,MFO),主要为船舶行进提供动力,用于船舶主机。常见规格有IFO 180CST和IFO 380CST

两种。IFO是中等粘度燃料油(Intermediate Fuel Oil)的英文简称,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船用轻油包括MDO(Marine Diesel Oil)和MGO(Marine Gas Oil)等,主要为船舶各种机械运转提供能源,用于船舶辅机。

船用重油MFO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后期的产品,占船舶用油的97%左右,国际上燃料油期货基准品多是特定类型的MFO,如新加坡燃料油现货和期货的基准品是HSFO 180CST和HSFO 380CST,HSFO是高硫燃料油(High Sulfur Fuel Oil)的英文简称。

如下图所示,在原油的精炼加工过程中,较轻的组分总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燃料油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Cracked)残渣油和直馏(Straight-Run )残渣油制成。燃料油

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燃料油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2.3.2 2003-2005年燃油价格走势

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因此燃料油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影响燃料油价格的因素有:原油价格、国家政策、炼油装置开工、原油加工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长期预测有较大难度,尤其是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更难把握。

原油价格走势也决定了燃料油价格的大方向,与原油一样,燃料油市场价格波动也是非常剧烈。以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HSFO 180CST为例,2001年11月份新加坡现货价格为96美元/吨左右,仅仅在13个月以后的2003年2月价格就上涨到210美元/吨,价格上涨幅度为118%。特别从2004年8月起,新加坡燃料油价格稳步上了三个台阶:第一阶段,2004年8月到2004年底,燃料油价格在180-230美元/吨的区间震荡;第二阶段,从2005年初开始,燃料油价格直线上升,二季度在230-280美元/吨之间徘徊,7月后又突破300美元/吨,最高达到340美元/吨;第三阶段,随着原油价格回落,燃料油价格也逐步回落,但还在280-320美元/吨之间波动。

2.4航运成本与燃油成本

航运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是不因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包括:船员工资、船舶折旧、船舶修理、备件物料等。变动成本是与产量增减有直接关联的成本,包括:燃油、港口使费、货物费等。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燃油成本占航运企业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近几年逐渐超过船舶折旧和船员工资成为最大航运成本。如何控制燃油成本的过度增长,正受到航运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表2-2中船型如杂货船、冷鲜船、多用途船、滚装船、木材船每百元收入支出的燃油成本呈总体下降趋势,是恰逢2003年是航运业复苏航运运价指数上涨的起始年,基于经济增长、需求增加因素引起的燃油价格上升,伴之而来的是海运价格的上升。强劲的运价上涨幅度盖过了燃油运价上涨幅度,使航运业在油价屡破历史新高的2003-2005年利润也屡创新高。

第三章 集中采购相关理论研究

3.1供应链管理

3.1.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最早由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尔(G. Hamel)在1990年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就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经提出,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转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域。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之中,超越其竞争对手又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能够显著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的独特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分核心价值观、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软件与硬件四个层次。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有:制定战略、组建专业人才团队、建立战略联盟、兼并关键技术企业等。

3.1.2价值链

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本质上是作为履行设

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支持对消费者有价值产品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对应于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他采用价值链(Value Chain)分析方法,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进货物流、生产作业、发货物流、市场销售和服务)和辅助活动(采购管理、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正是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高效地开展这些战略上相关的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

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存在着对核心问题不突出的局限性。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3.1.3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 Chain)这一概念是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供应链是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客户的客户组成的网链,每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和节点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这些企业包括一些子公司、制造商、仓库、供应商、运输公司、配送中心、零售商和客户。

供应网链上流动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向一方流动而资金流则向相反方向流动。信息的流动是双向流通的,需求信息自下而上流动,供应信息则自上而下流动。订单是从客户向供应商流动,而供货单、货运通知和发票则是以相反方向流动。

图3-1 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3.1.4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是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发展的产物 价值链是面向企业内部的,然而企业的价值链不是孤立存在,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密切相关。因此企业要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有赖于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有赖于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指运用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在整个供应链系统,包括了产品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交付用户这一过程中,对与产品相关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组织与控制的管理活动。

(2)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为了增强和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以团队合作优于竞争的原则,寻求建立产、供、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够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核心竞争力)工作。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使供应链节点上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企业间结成供应链联盟关系,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有效保护和发展其核心竞争力。

(3)供应链管理本身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在生产上对所有供应厂商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具体讲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所掌握的、对其所有供应厂商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的技能,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热点。国际上许多著名企业如戴尔(Dell)、惠普(HP)、宝洁(P&G)、沃尔玛(Wal-Mart)、利丰(Li & Fung)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巨大的成绩,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从而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已经和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企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大量实践证明,能否成功地运用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说,在现代国际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3. 2采购管理

3.2.1采购

本文所指的采购已不是传统上的购买过程,而被定义为:从外部获得的,使运营、维护和管理公司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处于最有利位置所必需的所有货物、服务、能力和知识。在企业价值链中,采购职能体现在基本活动的进货物流和辅助活动的采购管理。

在国际生产企业中,采购对象一般分为三个类别:

(1)BOM(Bill of Material):即物料,是指直接进入产品的生产用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半成品等。

(2)NON-BOM:即非产品材料,是企业中不直接进入产品本身的所有物品。

(3)Resale Product:即转卖品,指不在本企业生产制造,从供应商处采购的打有本企业商标的成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与企业生产成本最密切相关的物料。

3.2.2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流程之一,它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原

材料和半成品的生产合作交流等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联系。为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连接,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就必须加强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工作要做到五个恰当: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来源。

企业采购管理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1) 采购管理的业务活动:计划、采购、储存以及供应等。 (2) 采购管理的支持性活动:采购环节中的人员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等。 (3) 采购管理的拓展性活动:供应商管理等。

如今的采购已从最初简单的“购买”提高到战略性高度,更多地着眼于如何才能实现最佳采购,使总采购成本最低。在实际的购买过程中,采购参与了产品的设计、生产决策以及企业运营的其他方面。而企业中的采购部门作为采购物资的责任者,从一个办事员式的、辅助的角色转变为参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角色。愈来愈多的企业放弃短期采购行为,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供应商的管理与培训上,力求将供应商发展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以获得来自他们的优质服务。同时有更多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优秀的供应源,完善供应链管理。

3.2.3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Centralized Purchasing)就是一家企业采购人员集中一起,制定各种采购决策,包括采购数量、价格策略、磋商、签约、供应商选择和评价,而不是每个使用单位单独进行自己的采购活动。

集中采购的优点体现在: (1)集中数量

集中采购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得到数量折扣和其他一些有利的采购条款。这通常被称为采购量杠杆(Leveraging Purchase Volume)。集中采购给采购部门更多的议价能力,供应商则因为大批的购买量而更愿意协商、提供更好的条款并分享技术。

(2)避免重复

由于采购人员集中在一起,经过调研后提交的是一个汇总所有业务单位相同物料需求的大订单,减少许多重复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减少采购部门和人员数量,降低人力成本。

(3)专业化

集中化后的采购人员专注于某组商品而不是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他们所负责的物料,掌握采购方面的专业知识、供应源、已有的或是新的物料和生产流程、市场情况和价格,成为更专业化的买家。而业务单位的管理人员则可以腾出精力做好管理工作。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开发正是几乎所有公司采用集中采购的主要原因。

(4)较低的运输成本

集中采购可以享受大批量运输的优惠,同时由于与供应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小批量的运输也可以安排直接从供应商那里送到使用地。

(5)业务单位之间没有竞争 在物料短缺的时候,集中采购可以避免不同单位采购相同物料而相互竞争从而引起价格上涨的局面。

(6)对采购活动更有效的控制 如果采购决策都经过集中控制,

就不必对分散于整个企业的不同单位的采购决策加以监督,一些违规或非法的行为也就容易避免。

虽然集中采购会带来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强的谈判能力,但这种模式对于互不相干的业务可能无法实行,很少有企业会采用绝对的集中采购,近来的趋势是对主要物料采用集中采购,集中采购模式的适用状况为:

(1)企业产销规模大,采购量大,需要一个采购部门来办理即可充分满足各单位对物料的需求。

(2)企业各单位或工厂集中于一个地理区域,采购工作并无因地制宜的必要。或采购部门与业务单位虽非同处一地,但通信工具相当便捷,不影响需求时效。

(3)企业的产品种类大同小异,主要物料规格集中度高,采购需求的通用性高,集中采购就可以达到“以量制价”的效果。

(4)物料的价格对政治和经济气候的敏感程度很高,集中采购模式就会受到偏爱。

3.2.4集中采购成功案例

(1)通用汽车公司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集团,通用拥有强大的全球化采购系统。据统计,其在美国的采购量每年为580亿美元,全球采购金额总共达到1500亿美元。1993年,通用汽车提出了全球化采购的思想,并逐步将各分部的采购权集中到总部统一管理。

通用下设四个采购部门:北美采购委员会、亚太采购委员会、非洲采购委员会和欧洲采购委员会。四个采购部门定时召开电视会议,把采购信息放到全球化平台上来共享,在采购行为中充分利用联合组织的优势,协同杀价,并及时通报各地供应商情况。

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用开发了一整套供应商关系管理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对好的供应商,采取持续发展的合作策略,并针对采购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供应商一起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在评估中表现糟糕的供应商,则将其淘汰。同时,通用对采购和全球物流路线进行整合,将原来繁杂的海运路线集成为简单的洲际物流路线,使得总体采购成本大大降低。

(2)惠尔浦公司

惠尔浦公司原来采用分散采购组织进行维护、修理和运营(MRO)的采购。每个生产分公司负责自己的MRO采购,尽管在分散采购的各种物料中有许多相同的内容。1997年,公司成立了针对间接物料进行国际采购的集中采购组织,而公司过去每年花费在间接物料上的成本为7.5-10亿美元。

据惠尔浦估计,应用集中采购每年可以降低成本11% 。针对MRO的集中采购战略致力于培养战略供应商并巩固供应商基础。公司也监督供应商在几个关键领域的运营情况,包括成本的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合同执行情况和供应商的领导力。惠尔浦采购架构重组的成功,使其扩展了集中采购组织,到2002年形成了一个更加全球化和多样化的供应商基础。

(3)海尔集团

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一些已经克服了体制问题,全面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容易接受全新的采购理念,其中海尔走在最前沿。

海尔采取的采购策略是利用全球化网络,集中采购。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精简供应商队伍,据统计,海尔的全球供应商数量有原先的2336家降到840家,其中国际化供应商比例已达到71%,目前世界500强中有44家是海尔的供应商。

对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方面,海尔采用的是SBD模式,即共同发展供应业务。海尔有很多产品的设计方案直接交给厂商来做,这样一来,供应商就真正成为了海尔的设计部和工厂。海尔本身则侧重于核心交易和结算业务。这与传统的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不同在于:它从供需双方简单的买卖关系,成功转型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双赢策略。

网上采购平台的应用是海尔优化供应链环节的主要办法,具体包括:网上订单管理平台;网上支付平台;网上招标竞价平台;在网上与供应商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强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利益的获得是企业行为的原动力,成本降低、与供应商双赢关系的稳定发展为海尔带来经济效益。1999年海尔的采购成本为5亿元,2000年虽然业务不断发展,但采购成本控制在4亿元。

3.3期货套期保值

3.3.1套期保值

(1)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Hedging)是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通过承担相反的义务,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的一种交易行为。简单的说,套期保值就是一个用来代替未来现货交易的期货交易。

(2)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

套期保值由两种不同性质的交易组成,即买卖期货合约和实际购销现货。在买进或卖出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货与期货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期货市场特有的对冲和掉期(Swap)机制,以此达到防范价格变动风险的目的。

套期保值的实质是一种价格管理工具。企业通过对产品成本核算、合理利润预期以及对市场供求因素分析,可以预先确认某个市场价格是一种“理想价格”。在此基础上,企业即可透过期货市场预先卖出期货合约或买进期货合约;待进入实际的现货交易周期时,再选择在现货市场沽货或购货,而在期货市场则进行对冲平仓。这样既实现了“理想价格”,又不影响现货的购销计划。

(3)套期保值的逻辑原理 套期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同一种特定商品的期货和现货的主要差异在于交货日期前后不一,而它们的价格,则受相同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影响和制约,而且,期货合约到期必须进行实货交割的规定性,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还具有趋合性,即当期货合约临近到期日时,两者价格的差异接近于零,否则就有套利的机会,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货和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相关的两个市场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对冲的效果。

3.3.2投机套利与套期保值

投机套利(Speculation)就是依靠对市场商品价格的预测,投入资金获取短期利润,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投机者一般都是敢于冒险的投资者,认识到可能会承受较大或全部亏损,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以获得收益。

投机套利与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中密切相关的两类不同业务,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对企业收益有高敏感性的企业现有资产、负债、公司承诺或预期交易才可被指定为被套期保值项目,而作为套期保值的项目必须能够抵减由于价格和利率变动形成的风险,即期货合约市价的变动要与被套期保值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高度相关。

任何没有现货头寸(Position)基础的期货套期保值都是一种投机行为,都会存在投机性风险。因此较为保守的交易策略是对现货头寸进行不完全保值,即控制期货交易量不超过现货交易量,不造成投

机性风险敞口——超额期货头寸(Naked Position)。

参与期货投机交易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但事实上不参与套期保值也是一种投机,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投机。将企业暴露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之中,“赌”的是未来时间现货价格对企业有利。由于现货市场价格出现极端性波动可能性的存在,将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后果。通过套期保值交易,企业可以对未来的购销价格进行预先管理,在理想价位上迅速锁定下一个阶段的购销价格。

3.3.3期货套期保值的种类

(1)买入套期保值

又称多头保值(Long Hedging),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种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客户常用的保值方法。

中燃新加坡作为中远船队的采购中心,代表燃油消费企业的利益,必然担心原油或成品油价格上涨,为了防止其为中远船舶供油时石油价格上涨而遭受损失。就需采用多头保值的交易方式来减小价格风险,即在期货市场以买主的身份买进数量相等的期货合约,等到要进燃料油现货时再卖出期货头寸对冲作为保值手段。

(2)卖出套期保值

又称空头保值(Short Hedging),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当现货价格下跌时以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从而达到保值目的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适用于拥有商品的生产商或贸易商,他们担心商品价格下跌使自己遭受损失 。

如某石油商担心现货市场上的过度供给会使得原油价格下跌,从而减少收益。为避免将来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该石油商决定在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 WTI 原油期货空头保值,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原油价格出现了下跌,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却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

(3)综合套期保值

对于加工者来说,市场风险来自买和卖两个方面。他既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担心成品价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价格下跌局面的出现。只要该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后的成品都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那么他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综合套期保值,即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买期保值,对其产品进行卖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后顾之忧,锁牢其加工利润,从而专门进行加工生产。

第四章 中远集团燃油集中采购实施情况

4.1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概况

4.1.1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决策

(1)燃油集中采购是中远集团实现国际化运营战略的重要决策 2002年中远集团第十三次总裁办公会作出战略性决策,从2003年1月1日起,集团燃油集中到新加坡由中燃新加坡采购, 采用直线采购、批量采购、期货套期保值等手段,为全集团600多艘远洋船舶提供燃油供应。实行燃油集中采购的战略意图就是:整合利用集团燃油经营管理资源,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专业化公司经营管理,有效地预控燃油成本,保证航运主业效益,实现集团赢利最大化。

船舶燃油是航运公司在供应链中成本最大的部分,燃油具有价格变化莫测、储存成本高昂等特点,因而降低燃油成本对提升航运公司核心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燃油集中采购既是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航运市场的需要,也是集团船队快速发展过程中控制成本的必然选择。

燃油集中采购不是简单的集中燃油的“量”,而是为了做大做强航运主业,也是中远集团实现国际化运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任务和目标

燃油集中采购的任务:用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措施,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有效地预控燃油成本,以保证航运主业的赢利最大化。

燃油集中采购的工作目标:把集团船队的燃油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规避由于油价的大幅波动导致的船队经营风险,从而达到成本领先和保证效益的目的。

实现燃油集中采购工作目标的途径:在职能定位上,明确中燃新加坡为中远集团燃油成本控制的操作中心,负责落实和实施控制集团船队燃油成本的措施;在管理模式上,中燃新加坡在集团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航运公司的配合下,坚持严格管理、公正透明、规范操作;在采购手段上,以准确分析、科学决策为依据,以稳健操作为原则,以现货采购为基础、套期保值为辅助。

(3)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组织架构 燃油集中采购在中远集团事关重大,由集团常务副总裁直接主管,集团运输部负责日常管理及协调。各相关单位的职能与分工如下: ① 集团运输部

制定集团燃油管理政策和相关制度;制定集团燃油成本控制方案;统计和分析集团的燃油成本;协调中远各航运公司和中燃新加坡的业务关系;对集团各单位与燃油成本控制有关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

② 中燃新加坡

负责集团船队所有船舶(包括租入船)燃油的集中采购,保质、保量、及时地供应船舶所需燃油;向集团运输部提供燃油价格预期控制目标;对船舶加油港口提出建议;通过“中远燃油电子采购平台”及时确认各航运公司的加油订单,并随时通报供油情况;安排燃油质量数量检验;处理燃油争议和索赔;进行船用燃油的套期保值业务;向集团运输部和各航运公司提供燃油市场信息和加油数据;开展中远系统以外的燃油贸易供应业务。

③ 中远网络公司

完善“中远燃油电子采购平台”的功能,保证燃油数据传输的及时性有效性;建立完善集团所属船舶加油资料库;建立维护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信息平台;保障燃油数据的保密和安全。

④ 集团所属各航运公司

制定船舶燃油定额及用油规格;合理调度船舶,节约燃油;对船舶用油技术指导,避免不合理的燃油消耗;向中燃新加坡及时提供船舶资料,向中燃新加坡提供季度和年度燃油用量计划;发出加油订单,协助做好加油工作;协助中燃新加坡处理燃油争议,并提供索赔依据。

4.1.2采购中心为何选择新加坡

(1)新加坡的港口优势

新加坡共和国为一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由新加坡岛及其附加小岛组成,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国土总面积为6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0公里,人口350万。

1965年独立的新加坡,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成在世界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特别在海事方面,新加坡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以2004年数据为例,是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供船燃油2360万吨;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共有13万多艘、10亿多载重吨的货船靠岸,港口货运量近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00

万TEU(标准集装箱);继续保持为世界主要船旗国,在新加坡注册的商船规模达3100艘,世界排名第六。

(2)新加坡在世界燃油贸易中的地位

从世界燃料油市场区域消费量变化趋势看,北美、欧洲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燃料油消费量仍在逐年下降。但是,亚太地区很多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燃料油消费量有缓慢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中,亚太地区仍将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仍将是世界燃料油贸易最活跃的地区。而新加坡已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油市场和集散地。

新加坡集炼油中心、成品油贸易中心、船舶燃油供应中心为一体,具备完整的硬件和软件体系。硬件设施有:强大的炼油能力、巨大的商业仓储量、完善的港口设施、优越的地理位置。软件条件是:国际金融中心、成熟的法规体系、稳定和谐的社会。

① 炼油中心

目前新加坡有四大炼油厂:Exxon、Mobil、Shell、SRC,年炼油能力为4000万吨,技术先进品种齐全,成为非常重要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输出地区,与荷兰鹿特丹、美国休斯顿同列世界三大炼油中心。

② 贸易中心

世界四大成品油市场,即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特丹和新加坡,各地区的成品油国际贸易都主要以该地区的市场价格为基准作价。

新加坡利用其处于原油输出地(波斯湾)和消费地(亚太地区)

之间的有利地理位置,在强大的炼油能力和完善的金融体制配合下,成为亚太地区的成品油贸易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亚太地区成品油的作价(Assess)地,即提供普氏(Platts)价格。随着新加坡成品油现货和期货市场交易的日益活跃,亚太地区基本上所有国家的成品油定价都主要参考新加坡市场的价格。

③ 船舶燃油供应中心

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年供船量2300多万吨,无论从吨数上还是加油艘次上,都是世界第一。新加坡政府不断推出发展燃油供应业的政策,以进一步保持其优势,如:制定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税收优惠和监督严惩舞弊行为等。

(3)新加坡金融市场活跃

由于燃料油已超出自身的商品属性而具有金融属性,其价格的大幅振荡需要期货套期保值来控制风险。相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新加坡具备相当规模的金融市场,包括燃油纸货市场。新加坡政府对其在税收、会计制度及运作方面均提供了方便,加上法律严明,促进金融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4.1.3新加坡燃油市场

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关键在于其具备以下能力: (1)发现价格的能力

建立定价体系的前提是要由价格发现机制,价格发现机制的建立则需要发达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信息的快速收集与传播等条件。

(2)独立储存能力

独立存储能力对于石油贸易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加坡拥有亚洲最大的、超过1600万桶的独立储存能力。独立的石油存储能力加上完善的物流保障系统便于交易商参与期货市场,优化投资结构,独立的储存系统可以保证油品价格产生的过程中不会被人为的扭曲。

(3)市场驱动力

新加坡的油价反映的是亚洲的供需平衡关系,整个亚洲市场供需状况会在新加坡市场上体现出来。市场驱动力还表现在参与市场交易的资金结构上面,投机基金是能源期货交易的最大参与者,对油价变化趋势的影响力巨大。

(4)贸易能力

新加坡由于其独特航运地理位置,许多船只在新加坡加油,因此其船用燃料油的贸易量和需求量就非常大。

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传统的现货(Physical)市场:

传统的现货市场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进行燃料油现货买卖的市场,市场规模大约在每年3000-4000万吨左右。

(2)普氏(Platts)公开市场:

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是指在普氏公开报价系统 PAGE190 上进行公开现货交易的市场,该市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进行燃料油实货的交割,而主要是为了形成当天的市场价格,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目

前普氏公开市场每年的交易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

(3)纸货(Paper)市场:

新加坡纸货市场大致形成于1995年前后,从属性上讲是属于期货市场,但它是场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有石脑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目前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大约是现货市场的三倍以上,也就是每年成交1亿吨左右,其中80%左右是投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纸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和终端用户。

纸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避险的场所,由于是一个OTC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通常是一种信用交易,屡约担保完全是依赖于成交双方的信誉,这要求参与纸货市场交易的公司都是国际知名、信誉良好的大公司。

据市场人士介绍,我国国内企业的交易量占新加坡纸货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尽管市场需求和实际交易量很大,但由于受到国家政策限制,除极少数具有合法资质的大公司外,绝大多数经营燃料油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种种渠道,经过二级代理或三级代理在纸货市场上进行操作。

4.2中远燃油集中采购的操作

4.2.1燃油采购程序

(1)燃油采购协议

为建立内部市场机制,严肃内部市场纪律,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各航运公司与中燃新加坡签订《燃油供应协议》。

(2)燃油用量计划

航运公司于每季度前10天,书面通知中燃新加坡季度燃油用量计划;每年10月底前申报下一年度燃油用量计划。

(3)加油申请

船舶向所属航运公司发出加油申请单,航运公司审核批准后,通过“中远燃油电子采购平台” 向中燃新加坡发出加油订单(Order),内容包括加油船名、燃油品种数量、加油时间、加油港口。

(4)燃油采购

中燃新加坡确认航运公司的加油订单;严格谨慎地选择符合资质的燃油供应商,发出要约(Nomination);订货后通过“中远燃油电子采购平台”向航运公司确认供油(Comfirmation);租用驳船(Barge)为船舶加油;根据需要进行燃油期货套期保值。

(5)燃油供应

全程监控驳船供油(Bunker)过程;通过“中远燃油电子采购平台”向航运公司随时通报供油情况;必要时安排燃油质量数量公证检验;及时处理燃油争议。

(6)结算

中燃新加坡及时将加油签收单(Bunker Delivery Receipt,BDR)

和发票(Invoice)寄达各航运公司;航运公司审核后安排付款。

由于新加坡地区的现货采购量占中远集中采购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采购方式业务手段全面,最有代表性。以下均以新加坡地区为例研究现货采购和期货套期保值。

4.2.2燃油计价方式

(1)燃油市场的价格

燃料油市场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实际交易价格,另一种是一些机构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跟踪而对一些市场价格水平所做的估价。

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许多著名的资讯机构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即时采集世界各地石油成交价格,从而形成对于某种油品的权威报价。目前广泛采用的报价系统和价格指数有:普氏报价Platts Bunkerwire、阿各斯报价Petroleum Argus、路透社报价Reuters Energy、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

中远主要采用普氏Bunkerwire作为计价标准,Bunkerwire是普氏机构对全球市场燃料油报价的总称,是普氏公司按照市场的供需情况来定出一个独立的价格,以供市场的参考。

(2)普氏报价

普氏公司在每个交易日的17:00-17:30,提供一个成品油的交易窗

口,燃料油是其中的一个品种。各交易商把当天的买卖盘的价格提供给普氏公司,买盘可以提高买价,卖盘可以降低卖价。该时间内成交的价格,将成为当日收市价格的主要参考,普氏公司将数据根据一定的方法估算处理后公布出当日的燃料油价格。如果当天在该系统上没有成交,那么普氏公司会根据买卖双方的报价估算并公布一个价格作为当日的结算价格。

普氏收市价格在当天晚上的19:30-20:30公布。而每月月底,公布

MOPS

价格,即新加坡燃料油每月中间价

(Mean Of Price Singapore)。

高硫燃料油HSFO 180CST和HSFO 380CST在普氏公司交易的条件包括:1、每手成交量不少于2万吨;2、交割日期为5天;3、装货日期在成交日后15-30日;4、装货前7天,卖方应通知买方装货码头,同时买方应通知卖方装船资料,并需要得到码头方的接受。 (3)现货计价方式

签订燃料油贸易合同时,燃料油最终买卖成交是以MOPS为基准价加上贴水( Premium)。贴水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保险费等。

新加坡燃料油的贴水,随着新加坡本地市场现货资源供需基本面是浮动的。贴水的升跌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① 货品供应关系

当货品供应紧张,贴水则上升,相反则下降。 ② 货品的品质

货品质量好的燃料油贴水高,品质差的贴水低甚至为负贴

水。 ③ 货品的地理位置

贴水与燃料油生产的地理位置有关,但同时也是随市场行情而变化的。 ④ 船运费的影响

当中东、欧洲、美洲等产油地到新加坡的海运费上升,贴水则上升,相反则下降。

⑤ 订货数量、交货期长短以及买卖双方的关系 一般地说,大量订货的贴水低于小量订货贴水,长期合同的贴水低于单批交货合同贴水。

(4)纸货计价方式

新加坡纸货市场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合约,合约的期限最长可达三年,每手合约的数量为5000吨, 买卖双方通过在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交的油价为纸货交易价格。合约到期后不进行实物交割,而是进行现金结算,结算价采用普氏公开市场最近一个月的加权平均价MOPS。

4.2.3现货采购方式

(1)单船现货采购

单船现货采购俗称背靠背(Back to Back),中远船舶遍布全球各航线,由于船期变更、天气变化、修理等各种原因随时需要在任何加油港口补充燃油,中燃新加坡就需在所有可能的加油港口,单笔采购

船舶所需燃油安排供船,确保船舶安全准时离岸继续航行。

(2)现货批量采购

对于大部分船舶可集中在固定的港口进行加油,这时通常采用现货批量采购合同货(Term Cargo),真正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目前中远共有九大采购基本港口:SINGAPORE、HONGKONG、ROTTERDAM、SUEZ PORT、LONG BEACH、SEATTLE、SHANGHAI、FUJAIRAH、YOKAHAMA。

由于燃油储藏成本昂贵及其燃油价格的不稳定性,现货批量采购需要签订远期合约。远期合约是买方和卖方达成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交割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商品,事实上远期(Term)只是期限概念,可以一个月或数月,也可以是即期。价格可以预先确定或在交割时确定,价格预先确定的现货称为固定价货(Fixed Cargo),价格约定在交割时确定(例如以Platts Bunkerwire的MOPS计)的现货称为浮动价货(Floating Cargo)。

一般批量采购分三种情况:

① 当判断市场偏强,预计油价走高,通常购固定价货,以锁住低价位。或购浮动价货,再以纸货套期保值,锁住低价位。

② 当判断市场偏弱,预计油价走低,通常购浮动价货,等待交易价格收低。

③ 当判断市场中性,油价走势难测,通常先购浮动价货,等待时机选择是否进行套期保值。

远期合约是场外交易,如同即期市场交易一样,交易双方都存在风险。既然远期交易不需要公开,它们在私下里不透明的进行,因此,

远期合约通常不在交易所内交易。

在远期合约签订之时,它没有价值-支付只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一日进行。在远期市场中经常用到两个术语:如果即期价格低于远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正向市场或溢价(Contango)。如果即期价格高于远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反向市场或差价(Backwardation)。

4.2.4供应商体系

仍以新加坡地区为例。身在燃油市场中,就必须了解市场供应商体系,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使其成为供应链中最理想的节点。

活跃在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上的供应商主要分成:

(1)Major(大型跨国石油公司):Shell、Exxon-Mobil、Chevron-Texaco、BP、SPC 所谓Major就是拥有开采提炼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体系的国际石油公司。对于新加坡市场来说,就是拥有炼油厂、储罐、码头的大型石油公司。

(2)Trading Company(石油贸易商):Hin Leong、Vitol、Mistui、Chemoil、Kinetic、Glencore、Kocn、Sumitomo、Marubeni

这些公司利用价格差异,组织、安排、销售燃料油。其主要业务为:销售2万吨以上的大宗Cargo,或者销售2-5千吨规模的Ex-wharf,一般都不从事Delivery供油业务。其中以Hin Leong最具代表性,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大型油轮船队和数量众多的油驳,并且拥有海上、岸

上油库,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

(3)Independent(独立供油商):Consort、Global、Feoso、Sinanju、Hon Long、Shentec、Searight

所谓Independent就是自身拥有驳船(Barge),并且能够销售燃油的公司,这是Bunker市场的主力。相比Major,Independent的报价一般低3-5美元/吨,但部分Independent提供的燃油品质稍差。

(4)Bunker House(供船商)

大都不拥有驳船,利用其客户、资金优势,通过租用驳船,提供供油服务。 (5)Broker(经纪商)

买卖双方的中间协调者,抽取佣金,不承担任何风险。 4.2.5供应商管理

中燃新加坡建立供应商管理和考核制度,规定在对外进行相关业务谈判和交易前,必须先对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

供应商管理和考核制度包括以下流程:

(1)通过审核供应商的公司性质、成立背景、实力规模、经营状况,选择列入合格供应商清单。

(2)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实施与供应商谈判,签定协议,进行交易。

(3)定期对供应商的资信状况、服务水平、产品质量、价格情况等进行评估,评定供应商资质等级。

(4)对好的供应商,采取持续发展的合作策略,并针对采购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供应商一起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而在评估中表现糟糕的供应商,则请其离开业务体系。 4.3中远燃油期货套期保值的操作

4.3.1燃油期货套期保值的重要性

世界并非缺油,问题的关键在于供需平衡关系的确定及垄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油消费国,但目前还没有具规模的燃料油期货市场,没有自己的燃料油价格机制与体系,没有燃料油定价中心,也就是说,目前国内企业采购燃料油的价格完全是跟着国外市场随行就市,饱受巨大价格波动之苦。

正因为燃料油的价格波动是如此剧烈且难以预测,而中远船队每年的燃油用量为300多万吨并逐年增长,没有利用价格避险机制是极其危险的,企业最大的成本部分完全暴露在价格波动的风险之下。而燃油期货套期保值的启动,为中远集中采购提供了一个锁定成本的途径,对燃料油价格变动进行预先规划和控制管理,从而规避因国际燃料油价格上涨而给企业造成的成本激增压力。

4.3.2国家对企业从事期货业务的限制

1994年底,中国国有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的集体性亏损之后,证监会等国家部委鉴于当时监管能力的缺乏,即禁止国有企业从事境

外期货交易。2001年6月,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等数部委联合颁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对获准从事期货交易的国有企业明确规定:只限于套期保值,禁止投机交易;进行期货交易的品种限于其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 随后公布三批共26家可进行期货交易的国有企业名单。

在经国务院批准获颁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中,涉及原油、燃料油期货交易的公司主要有: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4.3.3中航油事件的影响

谈到期货风险,人们必然想起10年前震惊世界的巴林银行(Barings Bank)破产事件。而前不久,同样在新加坡发生另一起轰动一时的事件。

2004年12月1日,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货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viation Oil Ltd.,CAO,简称中航油)对外宣布,该公司出现了5.5亿美元的期货交易亏损。

公司公告显示,中航油石油期货交易出现巨额亏损的时候正值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在10月25日飙升至每桶55.67美元的纪录高点。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China Aviation Oil Holding ,Co.简称中航油集团)向中航油提供的1亿美元贷款也未能帮助中航油免予被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