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23-09-19 09:39: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自“ 安然事件”曝光以来, 美国相继曝出环球通讯、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制药等国际性大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丑闻, 充分暴露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在我国, 郑百文、银广夏、ST 猴王、黎明股份、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造假案层出不穷,亿安科技、中科创业“黑庄”操盘,啤酒花董事长神秘失踪,“云南证券第一案”总经理挪用公款近22 亿元、给国家造成610 万元财产损失,伊利股份高管被拘,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及金正数码和深圳石化原董事长被捕。一系列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触目惊心,广大中小股东损失惨重,上市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圈钱”、“骗钱”公司,证监会受到指责,注册会计师被指责为“造假工具”。而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和舞弊、欺诈等违法、违规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善上市公司管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因此, 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深入,1992年,英国《综合守则》 (Combined Code) 颁布之后,设立了特恩布尔委员会 (Turnbull committee)。特恩布尔委员会的职能是为英国上市公司执行《综合守则》规定的内部控制原则提供指南,其总体要求是,公司董事会应实施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定期对该系统进行复核。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又进行了增补,简称《内部控制框架》,即COSO内部控制框架。在该框架中,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1]。

2002年由于连续发生“安然”, “世界通讯”等财务欺诈事件对国际投资 市场造成了重大损害, 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第1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2002年7月30日, “萨班斯法案”经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后, 正式成为法律并生效。2006年7月15日则是“萨班斯法案”对海外上市公司的最后执行期限。 “萨班斯法案”是一部涉及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的重要法律。其中的第404条款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应当在年度报告中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应当纰漏管理层对最近财政年度末内部控制体系及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评价[2]。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问题开展了研究。如徐树波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一文中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的认识的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力三个方面的缺陷。林好月在《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一文中认为:准确把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目标和基本要素,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阚冠卿,俞秀宝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一文中通过对2004年~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分析,根据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对报告中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分类,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主要集中在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两个要素上。与此同时,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2001年6月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设计准则第1142号》及2007年颁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2008年6月28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与国际接轨的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2009年7月实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了必要前提。但总体来说中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刻不容缓。

1.3 课题研究方法

在进行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时,我们都要首先理清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使整个工作流程清晰、明确、具体和可操作。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调

第2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研,借鉴现有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法律,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本文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第三部分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第四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

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选题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介绍内部控制的内容以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多角度分析国内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 第四部分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进一步阐明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应对措施及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问题。

第3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2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

2.1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是在一个单位中,为实现经营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正确和财务收支合法合规,贯彻经营决策、方针和政策,以及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本单位因分工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 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察五个方面的内容[3]。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基调,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因素包括:员工的诚信度、道德观和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人员组织和发展方式;以及董事会的重视程度和提供的指导。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影响作业目标达成的相关风险的辨认和分析,其前提是目标的确定。风险评估是指管理层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包括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检查。风险分析涉及估计风险的重大程度、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如何管理风险等。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制定予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以帮助确保其用于处理影响目标达成的风险的管理人员指令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单位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在内控实践中,控制活动包括组织控制,职责划分,调节和复合,实物控制,授权和批准,计算和会计,人员控制,监督及管理控制。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为了使职员能执行其职责,企业必须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市场份额、法规要求和客户投诉等信息。内部信息包括会计制度、管理当局建立的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和事项、维护

第4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方法和记录等。沟通包括使员工了解其职责,保持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控制。它包括使员工了解在会计制度中他们的工作如何与他人相联系,如何对上级报告例外情况。沟通的方式有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备查簿,以及口头交流或管理示范等。

(5)监察。监察是指持续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及表现情况的程序。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应向相应的上级领导层汇报。上级领导层可以是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接受监察。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因素,它与内部审计及一般监督有关。识别并向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会或董事报告内部控制系统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

2.2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2.2.1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程序和方法,用以明确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种相互联系、协调、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4]。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组织结构控制。实行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开始,主要包括: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均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必须经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授权标准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作出的规定,这些规定在管理部门中采用文件形式或在经济业务中规定一般性交易办理的条件、范围和对该项交易的责任关系。特别授权指受权处理非常规性业务,比如重大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股票发行等。内部控制要求明确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责任和权限,以及

第5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4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4.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体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投资者树立信心的根据,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改革中的最大难点。因此,要建立有效率的企业,必须从公司治理角度入手,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机制灵活、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现代企业[11]。

(1)改进“三权”制衡体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 首先应适时修改《公司法》和《证券法》,建立征集股票表决权法,并允许国家指定的专业机构代表广大中小般东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权力,使股东大会真正成为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机构,而不是少数大股东的俱乐,其次,从改变股权结构抓起,增加大股东的数量,使大股东相互制衡,改变以前“一股独大”的现象;或者增加机构投资者、关联企业投资者为董事,以及对“一股独大”的上市企业明确规定的中小投资者代表进入董事会的名额,防止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强化董事会功能。最后,强化监事会的权力,明确监事会失察的法律责任,同时从会计制度上规定监事会履行职责的资金来源,确保监事会责权利的落实。

(2)切实保障两权分离

法律应严格限制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重合,并将重合的比例限制在一定比例之内。同时加强董事会的建设,在董事会下分别组建各种专门委员会,使之成为一个有能力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经理班子进行检查监督、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机构。例如,目前有些上市公司中依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价格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这也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益尝试。当然,法律也应保证经理班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制衡过度。

(3)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严重缺位,这对改善内控环境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第11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其次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是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从而加强内部管理控制。这些专门委员会应包括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等,应该由专门董事充当这些委员会的委员,使其在内部审计、预算编制和控制、对外采购、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投融资决策等一系列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活动中发挥监控作用,从而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及保护所有者资产的安全[12]。

4.2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因此,企业管理者首先应当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他们应当是内部控制有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如果一个管理者将自己放在内部控制之外,将自己的个人偏好置于内部控制之上,设计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将失去功效。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管理者是否具有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是否具有内部控制理念,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息质量,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关注是防止出现虚报、漏报错误的重要方面。不论其他控制要素是否存在,管理部门缺乏诚实性或对内部控制不感兴趣,都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支持有助于预防虚报、漏报错误的发生。因为管理当局的态度将影响到会计人员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态度,如果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重视,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就会感觉到这一点,员工就会认真履行其职责,遵守既定的控制制度,财务报告的差错就会减少。反之,如果管理当局并不关心内部控制,并没有给予有效支持,那么员工就不会认真执行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4.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责任体系

现阶段,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性,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重点引导企业加强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线的相关标准建设。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清晰的业务流程,合理地对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控制和考核,可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企业应当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组织结

第12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描述、权限指引等适当方式,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并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内控流程的建立关键在于落实、执行。首先是层层落实风险控制责任。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原则,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明晰风险并按章办事。其次是实施内控工作督导制度,建立督导责任制。有明确的领导分工负贵,建立“一把手”责任制,财务部牵头,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内控领导小组。由内控相关人员督办内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培训、检查,指导内控工作的开展。再次是将内控建设工作纳入到各部室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单列一条直接作为绩效考核的扣分指标,确保了内控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第13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5 结论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才刚刚开始,在此过程中,上市公司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还应进一步关注其进展,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有效创新并完善内部控制理论,我国上市公司一定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构建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有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14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Jeffrey Doylea,,Weili Geb, Sarah McVay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P193-P223

[2] Thomas ratcliffe,Charles landes,understand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internal control sevi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9,P19-P20 [3]林好月,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财经界,2009(8):P150—P152

[4]彭斌,从“ 萨班斯法案” 的实施谈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尽快完善的必要性[J],前沿,2007(4):P39—P40

[5]阚冠卿 俞秀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财企通讯,2009(6):P91—P94

[6]张华,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J],会计师,2009(3):P70—P71

[7]徐树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9(12):P62—P63

[8]唐磊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及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09(5):P225—P226

[9]曲庆营,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8(1):P46—P47

[10]唐晶,安济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及对策研究[J],财务与审计,2008(4):P88—P89

[11]王建锋,对加强和完善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9(3):P62—P63

[12]王晨杰,“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启示[J],内蒙古统计,2008(2):P12—P13

第15页 共16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

第16页 共1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