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收支(二)

更新时间:2023-08-16 00:39: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厦大ppt

第三节 国际收支理论一、国际收支古典理论 二、国际收支弹性论 三、国际收支吸收论 四、国际收支货币论

厦大ppt

一、国际收支古典论 国际收支古典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于 1752年最早提出、后经李嘉图等人补充发展并不断完善 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它以自由贸易和黄金在国 际间自由输出入为前提,以货币数量论为理论依据,揭 示了贸易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作用,成为西方各国制定 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收支古典论的现实基础是国际金本位制度。所谓 金本位,是指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 币制度。世界上较早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是英国,英国 于1821年前后实行金本位制,后来在19世纪下半叶西方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实行金本位制度,到1880年国际 金本位制度即自动形成。

厦大ppt

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组织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自觉遵守以下货币纪律:①各国货币均以 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每一单位货币有其法定含金量;② 金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无限支付手段的职能;③金币 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④各国的货币储备为黄金,国际 结算可使用黄金,黄金可自由输出入。国际金本位制度的 建立,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极 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了 严峻挑战,各国在战时均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 金,国际金本位暂时停止实行。战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 很大变化,各国通货膨胀严重,汇率剧烈波动,对国际贸 易和国际收支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于是在战后国际政 局稍稍稳定后,各国便先后着手恢复金本位。美国率先于 1919年恢复黄金的自由兑换,英国于1925年恢复金本位, 并维持英镑战前平价,法国于1928年恢复金本位,其他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恢复了各种形式的金本位。

厦大ppt

但此时恢复的国际金本位制与战前已大不相同,除 了美国仍然实行完整的金币本位制度以外,英法两国实 行的是金块本位制度,而德国、意大利等其他国家则实 行以美元、英镑和法郎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度,将本 国货币与实行金本位制度国家(美国、英国和法国)的 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或黄金储备, 以便随时干预外汇市场。实际上,此时的国际货币制度 几乎已经演变成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1929年爆发的空 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1931年因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使战后各国勉强建立起来的

国际金 本位制度受到严峻挑战,英国不得不于1931年放弃金本 位,美国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也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 从而导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彻底崩溃。

厦大ppt

(二)物价—金币流动机制

厦大ppt

金本位体制下汇率波动的规则

厦大ppt

(四)评价作为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国际收支古 典论,“物价—金币流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从理论上看,与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理论主 张相反,“物价—金币流动机制” 倡导自由放任、自动调 节的理论主张,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制订自由 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依据。从国际金本位制的实 践来看,由于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在国际金本位制下,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确实也大体上保持了均衡状态,“物价—金币流动机制”较好地反映了当时各 国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因此,国际收支古典论无论从理

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厦大ppt

国际收支古典论也存在明显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物

价—金币流动机制”要真正发挥自动调节作用,须具备如下条件: ①该理论依赖于国际金本位这一基础前提条件,要求各国

自觉遵守金本位制的货币纪律。②要求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且不存在资本流动。 ③要求经济中不存在大量失业

④要求赤字国和盈余国的进出口必须具有较高价格弹性。 ⑤要求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不对货币供应量的变 动实行冲销政策,施加反向影响

厦大ppt

二、国际收支弹性论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度全面崩溃以后,各 国纷纷实行竞争性货币贬值,汇率变动十分频繁。以 琼·罗宾逊(J.Robinson)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在这 一背景下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提出 了国际收支弹性论。 (一)弹性论的假定条件 1.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无穷大;

2. 假定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3. 假定其他条件(如收入、偏好等)不变,只探讨汇率 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厦大ppt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其中,Df表示本国对外国进口品的需求曲线 Sf表示外国对进口品的供给曲线 Dh表示外国对本国出口品的需求曲线

Sh表示本国对出口品的供给曲线

厦大ppt

令E表示外汇汇率,X表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额,M表示以 外币表示的进口额,B表示以外币表示的经常帐户差额, 则有: (1-1) 对外汇汇率E求导,得:dB dE 1 E2

X

1 E

dX dE

dM dE

(1-2)

厦大ppt

经过简单的代数变形,有:X dX 2 1 X dE E dB dE E ME X dM M dE E

(1-3)

, m 分别表示贬值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需

求价格弹性的绝对

值,则(1-3)式可表为:

X ME 2 1 x m dE E X dB

(1-4)

厦大ppt

本币贬值是否能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的符号。显然,当dB dE

dB dE

>0,即 x

ME X

m 1 时,本币

贬值能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特殊地,假设一国贸易收支

在贬值前的汇率水平上处于均衡状态,即ME=X,则问题可简化为判断: (1.5)

厦大ppt

于是: ① 如

+ m >1,那么

dB dE

0 ,国际收支因本币dB

贬值而改善;② 如 + m =1,那么 dE =0,国 dB 际收支状况保持不变;③ 如 + m <1,那么 <dE

0,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恶化。 条件: x m 1

(1.6)

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该条件能够实现,经常项 目收支状况会因本币贬值得到改善。

厦大ppt

(三)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时,最初会使其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 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开始好转,

最终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厦大ppt

厦大ppt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在于本币贬值后的时间可划分为三

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和数量调整阶段。在货币合同阶段,由于进出口合同都是事先签订好的,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因此,以 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 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定值,出口合同以本币定值,那么本币

贬值必定会恶化该国的贸易收支

厦大ppt

在传导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在签订合同时已开 始改变,而数量还没有发生变化,这里存在着五种可能 的滞后现象:

①认识滞后②决策滞后 ③订货滞后 ④替代滞后 ⑤生产滞后

厦大ppt

上述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短期内进出口量不变, 即使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幅度也远远小于价格变 化的幅度,从而使一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但是,这一 阶段并非是不可逾越的。

到了数量调整阶段,进出口数量不仅能够变动,而且 其变动的幅度将逐渐增大并超过价格变化的幅度。此时, 本币贬值对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的效应将开始得到发挥,贸 易差额将从逆差趋向平衡并最终实现贸易收支的顺差。

厦大ppt

(四)对弹性理论的评价 国际收支弹性理论是在金本位制全面崩溃及30年代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之所以在西方国际金融学界久盛不衰,成为当代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它适合了当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 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 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主

要表现在:

厦大ppt

1.该理论只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2.该理论没有涉

及到国际资本流动。 3.该理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 4.应用该理论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