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陨石》(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3 06: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第十八课中国石拱桥笔记推荐度:
- 相关推荐
18、陨 石
(第九册)
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徐汇区) 吴洪雁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查字典理解“不速之客”的“速”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
理解它在文中具体的意思。
2、 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
3、 了解陨石形成的过程,并能借助板书提示练习概要复述陨石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
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4、 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 2、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卡片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推算、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等。 2、按课后学习小建议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陨石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通读全文,整体了解陨石是什么。 1、板书:石
师:石头我们都知道,也都见过。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种石头(媒体出示:陨石图),它的名字叫陨石。它可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 2、补齐课题:21陨石 , 板书“陨”的拼音 。
师:关于这个拼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整体认读音节) 齐读课题 说明:
揭题课题后,特意引导学生关注“陨”的拼音——整体认读音节,主要是希望通过日常教学中类似的提醒帮助五年级的学生巩固逐渐回生的拼音。
3、师:现在请你把书打开,快速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课文中直接描述“陨石 是什么”的句子,然后大声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式:陨石是 。) 师:我刚才听到同学们都在读这三句话,对吗?出示媒体:
1
●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
●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齐读三句话)
4、指名交流句式,概括板书:
流星
“天然史书” 礼物
5、小结:现在,谁能看着板书用简洁的话完整地说说陨石是什么吗? (指名说/再读这三句话) 说明: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感 受奠定基础。此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 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一个平台。 6、理解“不速之客”:
师:在这三句话里有两处地方出现了同一个词语,发觉了吗?(不速之客)
这里的“不速之客” 指的是?(陨石)出示板书:不速之客。
“速”一般是快速的意思,那么,不速之客的“速”是这个意思吗?请你快速地查查字典。——请
“不速之客”的意思?——不请自来的人。课文中指的是? 过渡:陨石不请自来,你觉得人们对它的态度会怎样?(指名说)
看来它不太受人欢迎!但,为什么又说它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一起来看看这位不速之客是怎么不请自来的。
二、重点研读第三小节,了解陨石怎样送上门来及为何称之为“天然史书”。 (一)、了解陨石的形成过程 1、(出示第三节)
a自由读文,想想陨石的形成分几步。 b 师读第一句,指名三人读后三句。
c 出示填空:流星——〉 ——〉 ——〉陨石
师: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呢?现在你能不能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来概括说一说。
d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2
流星———〉闯入大气层————〉燃烧、发光、气化、发响————〉陨石 地球引力 与大气摩擦 未燃尽 e小组介绍陨石形成过程。
师:根据我们刚才概括的形成步骤和条件,你能简要地把陨石的形成过程说清楚吗? 2、指名复述陨石的形成过程。 说明:
本环节教学安排了分步学习:先让学生了解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的过程,然后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这样的学习引导,旨在为学生复述作铺垫。
3、师引读:陨石不请自来,原来它是茫茫宇宙中??在靠近地球时,它受地球巨大引力的吸引,就??当它同大气发生摩擦时,就很快??这颗流星个子较大,?? 剩下了这块石头。
4、师:陨石来到地球,可能会造成什么情况呢? 说明:
通过指名学生假设陨石可能带来的灾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为什么称它为“不速之客”。
(二)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
过渡:是呀,陨石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到了地球,它的到来让人们心惊胆战,在人们的眼中真是一位不速之客。那为什么又说它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呢?我们继续学下去!
1)板书加点,理解“史书”。
何谓“史书”? ——由前人记录下来的记载历史演变、进程的书。(具有研究和历史价值) 2)谈谈自己对“天然史书”的理解。
“天然史书”——自然形成的/记载天体或自然的演变的书。(两层含义) 3)讲清双引号的作用。
师:你们理解得都有道理。但是文中给它加上了双引号(用红笔突出),告诉我们?(它不是真正的史书)那为什么称陨石为“天然史书”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到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句子。
●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直接触摸的,并且能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的地球外天体。 ●通过对陨石的分析测定我们可以推算出它的年龄,推测它形成后的经历。 (指名说,出示句子,齐读) 4)了解陨石的科学价值。
过渡:陨石虽然不是真正的史书,但它却同史书一样具有科学研究价值。那么,它的科学研
3
究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①小组学习,抓字词议议陨石的科学价值。 小组读读、圈圈、划划、议议。 ②小组抓关键字词交流:
? 直接触摸:中间没有隔膜,可以用手去摸去感知。(师:这是我们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 ? 地球外天体:这里的地球外天体,在天空中,它是颗小流星;落到地球上,它是一块陨
石。当它是流星时,我们不可能触摸它,了解它。但是,当它成为陨石,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
? 化验分析:利用仪器设备研究分析有关物体的成份。如果,分析出了陨石的成份,也就
能了解一般流星的构成元素,甚至更多宇宙中星体的成份。
? 推算:由已知的来推断计算。因为陨石来到地球,我们可以触摸它,对它进行化验分析,
所以能推断计算出它的年龄。
? 推测:由已知的来推断猜测其余情况。陨石的大小、形状、成份等都是我们能了解它,
研究它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而从一块陨石,我们能知道陨石形成的一般过程 ,甚至了解宇宙中的其它信息。
▲ “推算、推测”与“估算、猜测”比较辨析
师小结:“推算、推测”的共同点是依据一定的事实来计算、推断。 依据何来?——对陨石的分析测定。
? 分析测定:利用仪器来测量,找出它的本质属性。
小结:我们想了解宇宙,可是太遥远了,也不太可能去,而陨石为我们了解它提供了条件。(引读前面的三句话)难怪,课文上说,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5)体会人们对陨石的情感。
①最后一句: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人们此时此刻对陨石含有怎样的情感?(指名说)读好它!
人们对陨石还是不欢迎吗?(指名说)再读好它,读出赞叹的感觉! ②出示句子:“它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认识了陨石的价值后的赞许、赞叹之情油然而生。你能把这种情感在这句话上表达出来吗?
③读好这两句话。 说明:
在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从理解“史书”、“天然史书”入手,再抓住文中相关句子,小组内通过读读、圈圈、划划、议议,抓关键字词说说陨石的科学价值,进而体会人们对陨石的情感。步骤设计时层
4
层递进,希望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让学生自然地达到情感的共鸣,赞叹、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节,了解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拓展了解故事的原文出处。 1、引读课文第一节,了解文中陨石的外形特征及收藏地点。
师:同学们,知道吗?现在在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公园的落星亭旁就有这么一块陨 石。九百多年前,它来到地球,被人们当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这块陨石是怎么 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拿起书本。(师生配合读第一小节) 2、看图听故事,了解文中陨石的来历(拓展),帮助学生讲述故事。 (1)了解作者。
师:这块陨石又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呢?当时的一位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沈括记录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科学家。(资料介绍沈括) (2)学习故事,了解出处。
①当时的原文很难读懂,现在让我们看看图片,听听原文,对照一下注释,了解一下发生在九百年前的那颗流星坠落大地时的情景。(连环画一幅幅出现,下面古文与现代文对应) ②根据图找到文章第二节中相关故事内容,用“/”做好记号,小组内把故事读好。(学生自己准备故事,指名读故事) ③了解这块陨石的科学价值。
师:人们通过对这块陨石的化验分析,可能知道了些什么呢?(指名说) 说明:
对于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因为当时的原文很难读懂,故设计通过看看图片,听听原文,对照注释来让学生了解。然后,请学生根据图找到相关故事内容,用“/”做好记号。这里不仅有对学生分层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借理清层次来帮助学生讲述陨石的来历。
四、总结全文,谈话激趣 出示:陨石图片 1、小结引读板书
师:九百年前发生的故事,通过科学家记载,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历历在目的现象。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块陨石,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它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通过它,我们了解了宇宙的信息,知道了未知的世界,它真是——一本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最后,让我们带着感激、赞叹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2、课后作业布置
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查阅有关陨石的资料,编成一份小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
5
分享。 说明:
资料的收集交流,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及运用资料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板书:
18、陨 石
流星
陨石
“天然史书”
(不速之客)
礼物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描述了常州陨石的样子及其陨落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陨石的来历及其研究价值。 有关常州陨石的记载,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卷二十中写道:“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 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梦溪笔谈》完稿于1093年,所以也有人认为常州陨石事件发生于1064年。
课文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结构严谨、说明清晰。全文一共有四小节。第一节介绍了这块陨石的样子,以其平常的貌相与游人的关注形成对比来激发读者的好奇。第二节描述了这块陨石坠落的过程,从听到巨响到看到火球,再到落地起火,最后挖坑取宝,过程完整,记录具体,为后文的归纳作好了铺垫。课文第三小节讲述了陨石坠落的一般过程,对陨石发光、发出巨响以及常州陨石能落到地面的原因作了解释。课文最后的第四小节则点明了陨石具有的研究价值,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
文章不是无情物,说明文也不例外,它和抒情性、观景性、叙事性文章一样,也都具有吸引我们眼球的“动情点”。特别是文章第二小节‘‘陨石坠落’’这一内容,不仅仅是介绍常州陨石的来历,还有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读来引人入胜。
6
文章在语言运用等方面,不但精准,而且活用。比如:“貌不惊人、不速之客”原来用于卸任,课文中用来形容和修饰陨石,表达了作者对陨石的喜爱。再如,“天然史书”,“史书”原来是指人工编撰的历史书籍,陨石具有史书的价值,但自然天成,所以用“天然”限制,看似矛盾,却十分贴切、生动。
二、学情分析
孩子升上了五年级,对于识字、理解词语,已掌握了不少方法,具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主识字,或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找出不理解的词,然后通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一些重点字词的读音当然还需要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帮助学生巩固逐渐回生的拼音,而一些重点词语则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在阅读方面,学生也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课前,适当的预习作业的布置,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感受奠定基础。当然,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设计坡度,提供表达平台,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譬如,陨石的形成较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讲较陌生,如何学习引导,帮助学生复述?就需要教师的分步指导:先让学生了解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的过程,然后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在理解重点词句上,学生有时还不能到位。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学生在思维的深度、理解概括的全面性等方面欠缺的特点,强化训练。如,可通过指名学生假设陨石可能带来的灾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为什么称它为“不速之客”。再如,在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从理解“史书”、“天然史书”入手,再抓住文中相关句子,小组内通过读读、圈圈、划划、议议,抓关键字词说说陨石的科学价值,进而体会人们对陨石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分析,我认为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对于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则主要是了解、读通,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基于这点认识,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我把课文的第三、四节作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查字典理解“不速之客”的“速”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它在文中具体的意思。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陨、畔”等的字音;掌握“貌、速、遨”等几个易错字的写法;查字典理解“不速之客、史书、推算、推测”等;在语境中理解“不速之客、貌不惊人”等词的含义。
7
中高年段的学生,字词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目标二: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
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但在理解重点词句上,有时还不能到位。在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从理解“史书”、“天然史书”入手,再抓住文中相关句子,小组内通过读读、圈圈、划划、议议,抓关键字词说说陨石的科学价值。总之,教师应设计层层递进的步骤,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让学生自然地达到情感的共鸣,最终令赞叹、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目标三:了解陨石形成的过程,并能借助板书提示练习概要复述陨石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复述陨石形成的过程时,教师必要的指导不可或缺。如分步进行梳理,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同时,降低难度:先让学生了解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的过程,然后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这样的学习引导,可以为学生清楚地复述作好铺垫。
课前和课后相关资料的收集交流,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及运用资料的能力,还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目标四: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
对于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因为当时的原文很难读懂,故可以设计看看图片,听听原文,对照注释来让学生了解。然后,请学生根据图找到相关故事内容,划划、读读、讲讲。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对学生分层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也能借理清层次来帮助学生讲述陨石的来历。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学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好奇心能驱使儿童去观察世界,了解新异事物,但好奇心需要正确引导和诱发。教师应把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寓科学知识学习和语言训练于一体。正因为如此,在学习课文第一、二节,了解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时,我安排了拓展内容——了解故事的原文出处。
因为课文的第一、二节内容较简单,主要是常州陨石的外形特征、收藏地点及来历的介 绍,所以,我安排了引读和小组轮读等形式,把教学目标定位于读通和了解。 而对于《梦溪笔谈》中提到的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拓展),因为学生们虽然好奇急于知晓,但当时的原文很难读懂,我先设计了“看看图片,听听原文,对照注释,了解故事”这一环节;然后,
8
指导学生根据图找到相关故事内容,用“/”做好记号;最后,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请生再根据图片讲一讲。这样的看看、听听、找找、划划、读读、讲讲,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包含着对学生分层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借理清层次为学生讲述陨石的来历提供了帮助。
(二)梳理要点,理清顺序
科普类说明文是主要以介绍科普知识为主要任务,通过叙述和说明的方式来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客观、科学的解说和阐释。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白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在重点研读第三、第四小节,了解陨石怎样送上门来及为何称之为“天然史书”时,我首先安排了让学生了解陨石的形成过程。在帮助学生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时,我则安排了四个步骤,设计时层层递进的,希望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让学生自然地达到情感的共鸣,赞叹、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们在理解了“史书”的意思后,从文中找到了称其为“天然史书”的理由,从而读懂了“天然史书”,并通过在小组中读读、圈圈、划划、议议,抓字词了解了陨石的科学价值,最终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它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三)品词嚼句,体味特色
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不仅了解文章内容,还要明了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这些内容的。但对说明文语言的品味,教师不能停留在枯燥的分析、讲解上。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我从“不速之客”入手,通过品词嚼句理解“天然史书”,将貌不惊人的宇宙礼物——陨石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对于“推算、推测”这一组词的理解,我除了语境中引导外,还帮助学生与“估算、猜测”作比较。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关注、引导,让学生在比较品味中领悟语言的准确与周密。
关于课后反思
上这一类课文,偏重“科普”的理解和记忆,语文课就会改名换姓;撇开“科普”内容,这类课文又会徒有虚名。那么,如何既扬“科普”之名,又显“语文味”之实呢?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以下是教学的两个片断: 片断1
师:现在请你把书打开,快速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课文中直接描述“陨石是什么”的句子, 然后大声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式:陨石是 。) 师:我刚才听到同学们都在读这三句话,对吗? (出示媒体:
9
●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
●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三句话)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陨石是什么?
生:陨石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陨石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概括板书)
流星
“天然史书” 礼物
师:现在,谁能看着板书用简洁的话完整地说说陨石是什么吗?
生:陨石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片断2
(出示第三节)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想想陨石的形成分几步。 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跟我一起分句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谁愿意? (师生共同读句:师第一句,生按顺序读后面三句)
(媒体出示填空:流星——〉 ——〉 ——〉陨石 )
师: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呢?现在你能不能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来概括说一说。
生:流星———〉闯入大气层————〉燃烧、发光、气化、发响————〉陨石 师:请你补充一下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好吗?
生:流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闯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后,燃烧、发光、气化、发响,因为个子较大,未燃尽就成了陨石。
媒体出示: ———〉 ————〉 ———〉 地球引力 与大气摩擦 未燃尽
师:根据我们刚才概括的形成步骤和条件,你能简要地把陨石的形成过程说清楚吗?小组里准备一下。 (生准备)
师:谁能根据填空复述陨石的形成过程?
10
??
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是按序层层展开的。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抓两点:第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表达训练提供一个平台。第二,细读探究,感受表达清晰有序。在陨石形成过程内容的教学上,我没有在知识学习上花过多的时间,目的在于省下更多教学时间,将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注意叙述的条理性,先了解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的过程,然后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这样的分步学习引导,旨在为学生复述作铺垫。
关于训练材料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推算 估算 推测 猜测
1、爸爸看着面前的一大堆物品,粗略地( )了一下,然后面露难色地说:“下次再买吧!”我( ),可能是爸爸带的钱不够了。
2、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女埃及学研究者通过严密的数字公式计算和研究,( )除大金字塔的建成仅耗时20年,与考古界的另外几种( ),时间相差有100多年。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在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公园的落星亭旁有一块( )的石头,它( ),
( ),石面布满的沟痕,( )分布。这块( )的石头,不是( ),而是( )。它原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的( ),受到( )的吸引,闯入( ),与大气摩擦后,( ),因为个子较大未燃尽,成了地球上的( ),但它具有很高的( )价值,通过对它的分析测定,我们可以推算出( ),推测( ),所以说陨石是一本自己送上门来的( ),是宇宙送给我们的( )。
三、阅读,完成练习
星空的奥秘
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
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
11
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
望远镜 天文学家的眼睛, 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 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 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可以直接看到星星, 可以(接收 接受)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想到把望远镜放到太空飞船上,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星星。
宇宙无边无际,现在我们(推算 估算)出的星星超过万亿亿颗。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可达150亿光年。也就是说,那里发出的光要走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150亿年前的情况。这样看来,天空就是一部历史。 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察 观测)地球,我们 能看到地球的过去,重温历史。
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星星之遥远、高温、高速,体积、密度、年龄之大无不令人咋舌,至少地球上是没有的,所以才有“天文数字”之说。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此外,又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
星空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而又丰富多彩。每颗星星都像迷人的眼睛,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
1、根据文章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广袤( ) 璀璨( ) 咋舌( ) 奥秘( ) 2、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划线处。
既...又... 如果...就... 不但...还... 是...也是... 4、积累词语,并用下列词语写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璀璨 奥秘 居然 神奇 超越 无边无际 令人咋舌 浮想联翩 神秘莫测
5、短文在描述星空的时候例举了很多数据,请你读读第5小节中划线的句子体会一下。你能写一段话,也用上一些数据来说明吗?
12
关于探究、实践活动
下列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任选几题完成或与伙伴合作完成。 ①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有关宇宙知识的短文、书籍。 ②爱绘画的你,不妨画出你想象中的宇宙世界。 ③爱习作的你,不妨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宇宙。
④爱诵读的你,不妨大声地把文中的故事读予你的父母(朋友)听一听。 ⑤爱科学的你,不妨自由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陨石知识的资料。 ⑥爱观察的你,不妨当回小小科学家,记下一篇有关星空的日记。 ⑦爱动手的你,不妨试着出一份有关星体知识的小报。
13
正在阅读:
第十八课《陨石》(教学设计)04-03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中央银行学》作业考核试题07-09
正文及参考文献12-24
老美英语口头禅收集,值得一看08-06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作业登记表01-03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07-25
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技巧05-29
丢失尊严作文500字07-09
一下语文AA的叠词11-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陨石
- 教学设计
- 十八
- 2015年放射科诊断组十月份三基考试试题
- 台湾历史与文化选择试题
-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案例研究
- 来例假的时候可以运动减肥吗
- 2013年昆山企业技术需求及意向合作项目汇编
- NG2-BASS3.0 - 技术规范 - 数据集市
- 常用施工机械生产效率计算
- 云南省2018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步骤及可行性研究
- 武汉博昱画室2012年校考成绩统计表
- 新乡学院文件
- 2019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 论坛推广12法则
- 事业单位主观题 - 老师版 -
- 中国的农业经济(版本整合) - 图文
- 卫生管理初级师及中级考试2015试题总汇及答案
- 贵阳市政府采购文件标准范本(货物类自行2017版)
- 商场专柜设计指引及装修施工规范
-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 2010年《数据结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