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保护法 最全的论述题和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3-10-13 02: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环境资源保护法 最全的论述题和简答题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1)环境科学是一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宏观上研 究整个人类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 特别是污染物,在机体和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它们对生命的 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污染防治的工程与技术。(2)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包 括: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环境 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 2什 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这一新兴部门为其主要研 究对象的法学学科(2)其内容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 特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 等。(3)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应当注意研究相关学科之间 的渗透和融合。应以法学为源本,为基础,运用法学的原理,吸收相关学科如生 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的科学成果和环境科学的某此原理,深入研究环 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和基本理论,以加强国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法律机制在国家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请举例说明生物和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答:(1)地表大气中氧的形成。一切动物离开氧气便不能生存。(2)臭氧层的 形成。臭氧层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它可以阻挡和吸收对生物有强大杀伤力的太阳 紫外线。它是生物和人类的“保护伞”和“宇宙服”(3)对人体血液成分做的 科学测定表明:人体血液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而且其平均含量同地壳各种元素 的含量在此比例上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以上例上都充分说明, 人类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4环境问题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答:环境问题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人类社会早期的环境问题(2)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 )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4)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 5自然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如何?

答: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同属于第二环境问题,即由于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环境问 题。二者有所区别:(1)自然破坏是指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型工 程建设,致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

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2)环境污染主要 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 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又有密切联 系,二者具有复合效应。环境破坏可以降低环境的自净能力;而环境污染又会降 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6生物放大现象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何启示?

答:科学上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 养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处于最 高的营养级,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会对人类构成严重的威胁.受到生物放大 现象的启发,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要注意防治环境污染,尤其是防止有毒,有 害的危险物进入环境,因而产生了众多的相关立法. 7生态平衡规律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何启示?

答(1)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 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学上 把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 系统的重要条件,它为人类提供适宜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2)生态系统能 够保持相对平衡是因为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极限时,,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 至消失.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3)生态平衡的这些规律 使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产生了大量的防止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防治污 染的相关立法.

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在范围上有哪些异 同?

答: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 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 在范围上主要有如下异同:第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 看待的,其楰和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不能用环境科学中的水圈,生物之类抽象,概 括的楰,而必须把环境所钖的主要因素作为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尽可能具体,明确 地做出列举规定.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的定义后,又具体了”包括大气 ,水,等.第二,从环境科学的理论看,一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环境要素,成分,状态都是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整个自然界和无限的宇宙空间不可能都成为法律保护的客体.作为法律保 护的客体,除了必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发影响以外,还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所

能影响,调节和支配的那些环境要素,否则法律的保护便没有实际意义.第三,人类 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 完整体系,这就是地球表面的人类生命维持系统.把人类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 ,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保护生命维持系统的功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 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8(2)简述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答: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 能生存和发展(2)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 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 中,人类-环境系统系统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9简述环境法的目的? 答:概括和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环境法关于目的性的规定,可 以从理论上把环境法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是直接的目标,即协调人与环境 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二是最终的最展目标,又包括两个方面:A保护人体健康 ,B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0环境立法主张”目的二元论”的依据是什么?

答:环境立法主张”目的二元论”,是基于承认一个重要的事实:发展与环境的关 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A两者有互相制约和矛盾的一面,例如,发展经济就势 必会带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环境保护又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 在一国财国,物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可能表现的十分尖锐.B两者有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促进了技术革新和资源的节约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环境质量的改善会获得 直接的经济效益并有助现代经济特别是高科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 会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它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污染防治 资金,提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不论片面强 调哪一方面,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目的二元论”,就是 建立在正确认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关于目的 任务的规定,也体现了这种正确的思想. 11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关系的客体: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 物和行为.A物.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是指表现为 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这些自然物秘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 的自然物.因此,人的行为不能影响和控制的自然物,脱离自然界失去环境功能的

自然物都不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B行为,即参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律关系的主体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12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a综合性.保护对 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 律部门.环境保护的范围和对象的空间和地域上非常广泛,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十 分复杂.这就决定了需要多种法律规范.多种方法从各个方面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律关系进行综合调整.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体系不仅包括大理的专门环境 与资源法规,还包括其他法律部门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范.而且,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所采取的法律措施也具有综合性.B技术性.从宏观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不是单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通过高速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 规律的要求,因而具有很强的自然科学性的特征.由于环境保护需要采取各种工程 的,技术的措施,也使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技术性极强法律部门.C社会性 .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和任务来看,它不直接反映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冲 突,而主要解决人类同自然的矛盾.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从 这个角度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最鲜明地体现了法的 社会职能的一面.D共同性.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当代的环境问题已不 是局部地区的问题,有的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环境问题是人类共 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在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也较多地涉及到经济发展,生产管理,资源得用 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 西.

13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问题.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的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技 术特征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对此问题.应该全面把握环境与资源 保护法产生的背景,任务,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化.既不能完 全否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也不能一味强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阶级性, 而应当看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不是其唯一的本质属性. A一般政治职能较强的立法,如宪法等,同国家一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和表现,其本质属性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环境法产生的

背景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同自然的矛盾.虽然这些矛盾也包含了某些政治和经 济的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 象是人类健康.这一任务的实现,将给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带来恩惠,不论统治阶 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在这一点上,不表现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和冲突.C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并体现执政阶级的政策和 利益,因此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法的一般属性.但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保护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强烈的社会性,自 然性和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通过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交错关系而起作 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但主要的,根本的是受自然规律,生态 学规律的制约.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致的时候,最终起决定作用 的自然规律,而不是阶段意志和阶级利益.总之,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 问题不能简单化地套用传统公式,而应该综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性质和 特点等.具体分析.

14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作为法律关系一种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一般法律关系的共性,但 是,由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又使其不同于一般法律关系而具有自 己的特征.(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关 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具有一切法律关系共有的特征,即其 直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但它不单纯是一 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而是人们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结合,环境是个介物.而 且,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不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唯一目的,通过调整人与人 的关系来防止人类活动造成对环境的损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主要目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权利义务的内容, 客体所涉及的对象都同这一特征有关.(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 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一种 思想社会关系,因为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实现了国家意志和当事人的意志,属于上层 建筑的范畴,受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制约.就环境法律关系来说,更主 要是还要受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受自然规律的制约.(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 系具有广泛性.具体表现在,,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既包括国家, 国家机关,也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而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律关系可以依据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确立.由这些不同的法律规范 所确立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也不相同,有平等的关系,也有 不平等的关系.

15外国环境法完全阶段环境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如下特点:A为了提高国家地环境管理的地位,很多国家 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有的国家把环境保护规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 能.B20世纪60年代末70代初,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这是环境 法向完备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C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总结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D把环境 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至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 立法.E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渗透.F环境立 法的完备化和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使环境法从传统法律部门中 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6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初步完善时期的主要立法?

答:在这时期,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法制建设蓬勃发展,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A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环境保 护基本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也标志我国的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B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严重比例失调,1982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C至20世纪 90年代,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中国法制建设中最为活跃 的一个领域.在污染防治,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都颁布了一系列 单行法规.D为了加强环境的定量管理,20世界80至90年代陆续颁布了一批具有规 范性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基础方法标准.E在其他一些部门法的立 法中,也注意到了环境保护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作了相应的有关规定.F目前我国 正在准备制定一批新的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1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标志是什么?形成独立法律 部门的原因是什么?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标志”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所詷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即人们在生产,生活 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关的社会关系;B我国近年环境与资源保护 立法发展很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 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必然性的原因:A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

严重社会问题,以致必须由国家来承担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职能.B国家对环境的管 理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法律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污染防治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使国家通过颁布大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对环境进 行经济的,技术的综合管理与治理已成为可能.C环境与资源的整体性和环境保护 关系的复杂决定了必须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社会关系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进行整体的,全面的保护和调整.原来的各个部门法都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必须 创建一个新的综合性的并能对环境与资源进行整全,全面保护的法律部门来满足 这种需要,这就促进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作为工业社会的一个新兴部门法迅速建 立和发展起来.

18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答: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以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环境 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系列单行法规和具 有规范性的环境标准等所组成的完整的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以下各部 门构成: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 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19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研究的意义?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研究,具 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A从实践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比较完备的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体系,是衡量该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标志.对环 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国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分清主 次,轻重,有计划地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并且可以使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 立法相互配合,补充,建立协调一致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B从理论意义上,环 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影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 素.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离不开具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尤其需要把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才 能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建立在本国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并提高 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0简述我国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答:我国宪法对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了一系列的规定,A规定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总 政策,明确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B规定自然资源和其他得要的环境要 素为国家所有,从所有权方面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保证.C规定对自然资源 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以防止因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破坏D规定对 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E规定公民行使个人权利不

得损害公共利益,其中也包括防止个人滥用权利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21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任务?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 单行法规大体可以分为A土地利用规划法.通过国土利用规划实现工业,农业, 城镇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与配置,是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本途径,也是贯彻防 重于治原则的有效措施.实现这一目的的土地利用规划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完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B环 境污染防治法.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门.在环境与资源保 护单行法规中,污染防治法占的比重最大.C自然保护法.自然保护就是对人类 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资源 免受破坏.以保持人类的生命维护系统,保存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 的永续利用.D环境管理行政法规.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通常表现为行政管理活 动,并且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程序,行 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程序等作出规定.

22简述加强自然保护立法的重要性? 答:从我国当前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下列情 况看,自然保护立法越来越显得重要.A我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地区自 然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破坏如水土流失,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土壤沙漠化等在 不断加剧.B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生产的状况影响到国民生计 和整个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C中国虽然幅员辽 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人口基数大,资 源消耗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加强自然保护立法 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3简述我国的民法,刑法,经济法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 规定?

答:民法中的有关规定:A规定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 经营权,收益权受法律保护,同时也规定了使用单位或个人管理,保护和合法利 用的义务B规定不产的相邻关系C规定对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保护D规定高度危险作 业的民事责任E规定了诉讼时效。刑法中的有关规定,1997修订的《刑法》在第 六章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各种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的 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经济法中的有关规定:在各种经济法规中,如 工业企业法,农业法,交通运输法,涉外经济法,基本建设法中都或多或少包含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24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

答: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础,是各种环 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国家职责和基 本国策在宪法中予以确认,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在宪法中作 出规定,就为国家和社会的环境活动奠定了宪法基础,赋予了最高的法律效力和 立法依据。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它是除宪法 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的综合性实体法,即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 加以全面综合调整的立法,一般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 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出原则规定。它常常成 为一个国家的其他单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它 以宪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具体化。 因此,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一般都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 境纠纷的直接依据。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数量最 多,占有重要的地位。D环境标准,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系中一个特殊的又是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E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与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由于环 境与资源保护的广泛性,专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尽管数量十分庞大,但仍然不 能把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社会关系全部加以调整,在其他的部门法,如民法, 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中,也包含不少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它们也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25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哪些主要规 定?

答:作为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重 要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A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 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发展。B环境与保护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要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 迹。人物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C规定了我国民资源 保护应采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 协调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等。D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要求和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的

法律义务。如对有代表性自然生态区域,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区。重要水源涵养区 ,以及重要的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严禁破坏;在风景名 胜区,自然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建设污染型工业企业,已经建成的要限期 治理等。E规定了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义务。如禁止引进不符合环 境保护要求的技术和设备;对有毒化学品实行严格登记和管理,不得将产生严重 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单位使用等。F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环 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督管理的权限和任务。G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 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H规定 了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刑事责任。 26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关系如何?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 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与经济价值,在起草,制定或修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 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则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之中必须规定或 体现,并贯穿于全部法律规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前者仅适用于立法的过程 中,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方法论基础。而后者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 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 范。 27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答: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主要有:A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这间有着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 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B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 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C能流物复 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停的循环。D负载定额律。 即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 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E协调稳定律。即只有在 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F时空有宜律。即每一个地方都有 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某特 定地区的生态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特性。 28简述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原 则的指导意义?

答:生态学原理及其解释,是处理环境问题所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也是制定环 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过程中,立

法者应当时刻以生态规律衡量某项调整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在考虑保护当代人 类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生态系统。考虑到人类 近期或长期利益的实现还需要有众多的环境条件作支撑。这样才能使人类的行为 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才能保证人类世代的利益。 29简述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

答: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其 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B要实现发展以满足需要, 但同时应当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限制某些行为,不至于因为当代人类的发 展而危害满足后代人类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C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 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人类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应当维持和建立在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质最小化的条件之上。并且人类的发 展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必须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 30简述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的目的?

答: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 种法律制度或措施,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成果确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之中, 即采取经济效果最佳的措施并将其制度化。二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既定的制度或措施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效果进行分析和评 价。

31简述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

答: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管制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两 大类。直接管制就是由国家制定环境法律,以行政控制标准的形式规定活动者产 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和方式。它又可分为末端管制和全程管制两类。末端 管制即直接对污染物排放作出规定;全程管制即通过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数量予以规定,终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经济刺激方式又 包括市场刺激和非市场刺激两大类。市场刺激方式即依据科斯定理,先根据允许 产生的污染数量设定“排污权”,再将“排污权”作为市场交易的标的予以流通 或消费,最终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非市场性刺激则是由国家通过价格,税 收,标志,抵押金,补助金,保险金,信贷和收费等手段迫使生产者或消费者把 他们产生的外部费用纳入其经济决策之中。 32制定和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规划,应当注意哪几个方面的关系和问题? 答:制定立法规划的目的,是要在 一定时期内明确立法的方向,目标,任务,具体的立法项目以及完成立法规划的 措施和保障。因此,应当慎重,科学,严肃地编制和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

规划,并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和问题。A应当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文 化,科学技术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社会关系发展变化对立法提出 的要求来制定立法规划。现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大多颁布于20世纪八十年代 末或九十年代初。当时的立法目的,法律的基本原则,所规定的基本法律措施, 都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 确立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法律,法规已经 日益显示出不适应性。因此,在制定立法规划时,就必须首先考虑各种社会关系 发展变化对立法提出的需求,使制定或者修改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取得最 佳的社会效果。B国家的法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定立法规划时, 必须从整体上,从立法的全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环境与资源 保护立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行政,民事,刑事等多种部门法和多种不同的 社会关系领域。在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时,即要从整体上建立和完善国 家在该领域的法律体系,又要考虑该部门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协调和配合,避免立 法中的重叠,矛盾和冲突C在立法规划的编制方面应当由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来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规划,应当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 责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法律实施细则的立法规划应当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 制。而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规章的立法规划应当由各 部,委自行编制。在地方立法方面,一般参照国家立法的形式进行。 33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A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 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政策要求决策者必须在 制订政策时确保经济发展绝对建立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确保这些生态基础受到 保护和发展,使它可以支持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固 有的特征,它所解决的是所有环境问题的根源。B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 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然而在一一个充满贫困或不平待的世界里 ,将更容易发生生态和其他方面的危机。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要求便是满足 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同时,它对社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综合上所述,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其根本目标仍然是提高人类的福利。全人类为了人类的不 断繁衍需要共同作出努力。但是,现实中存在的矛盾是每个人并不认为他人会按 照社会期望的方式作出行为,从而使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狭隘的自身利益。这 时,就需要通过法律,教育,税收,补助和其他方法来纠正和弥补人类个体的各

行其是的做法,国家的法律就应当对此发挥作用。因此,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时应当注意,确立明确的目标,严格地执行法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有 害于环境的各种行为。而通过法律规定公众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的程序,则可以在 决策的过程中明确表达公众的意见,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共同的愿望和利益。总之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几千年的探索实践中找到的一条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繁 荣稳定的发展道路,它是对现代生态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伦理学思想观念的 归纳总结及现实化。可持续发要求的实质是对国家和国际现行法律体制在新的发 展目标指导下实现全面的变革。它不仅应当成为现代各国完善国家立法体系的长 远瞟,而且理应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应当具体体现的一项指导原则。 34简述环境与资源管理的范围?

答:环境与资源管理的范围,由于各国环境问题的阶段性和具体情况不同,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A狭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指污染控制B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 ,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结合起来,包括资源,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 区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C更大范围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有的国家把环境与资源管 理扩大到相关方面,认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 ,水土保持,森林植被管理,自然资源养护等也是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 35简述贯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主要措施?

答: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项:A实行区域综合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全面解 决合理布局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B实行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损害 环境的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通过评价得到有效制止。C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 ”改为“总量控制”D不要等污染产生后再进行治理,而要尽可能把污染物消灭 在生产过程中。E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采用净化处理措施。 36西方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了哪些主要发展阶段? 答:西方国家的环境 与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早期限制时期,第二,治理时期, 第三,综合防治时期,第四,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 的关系。

37为什么说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答:把环境与资源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在20世界70年代环境问题 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的时候。这是因为,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 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不能只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去解决 污染,还需要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的方法和措施,从其与社会经济 发展的联系中全面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只有把环境资源管理作为一项国家职能

,全面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才能做到。

38简述外国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的类型? 答:外国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比较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向种类型:A现有的行政部委兼负环境保护职责。B设立协调机 构-委员会。C成立行政部一级专门机构。D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这种机构 的权限超过一般的部,或者由政府首脑兼任该机构的领导E几种机构同时并设。 即有的国家认为,建立统一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综合性的管理体制更适合环 境与资源管理的特点 2006-4-9 16:53 xingjiwei

39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的目的和特征是什么? 答:这种机构的目的和特征是:A有利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贯彻, 并使这种职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B尽可能使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机构的环境与资源 管理活动取得协调,在加强中央机构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更多地发挥地方机构的 作用。C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上,必须协调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并且承认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并把这种依 赖关系反映到政府的政策行动中去D环境与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机构的职能和 权限,应当有助于在环境政策,规划的制定,污染控制,自然保护,社会教育, 科学研究等方面,采取综合处理的方法,使环境与资源管理措施能够全面实施, 并且避免国家政策和管理活动的脱节。 40我国的环境与管理机构是怎样的设置的?

答:根据国务院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为中央的环境主管机构,负责全国环 境保护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家科委主要负 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生产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综合平衡工 作;其他各有关部委要负责本系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另外,根据《环 境保护法》的规定,省,市各级政府建立了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工业较集中的县 一般也设立了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兼管。在较大的厂矿里,设有环保科,室或专 职人员。

41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循 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根据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特点,遵循一些特殊的原 则。(1)综合性原则。环境保护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了环境与资源管

理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管理体制到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手段都要综合性的 原则。在管理措施和手段中,需要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等 多种形式,尤其是法律和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 作用。(2)区域性原则。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一特点决定了环境与 资源管理必须遵循区域性原则。即环境与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因地制宜地的采取不同措施。包括;A制定环境政策和标准要尽可能考虑地区的 差异性B某些环境要素的保护和污染防治,例如水的利用和保护,土地,森林, 渔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都要考虑区域性原则C注意发地方管理机构的作用,以 地方为主进行环境与资源管理。(3)预测性工作的重要性。国家要对环境实行 有效的管理,首先必须掌握环境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这就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科 学预测。可靠的预测是科学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调查 ,监测,评价,情报交流,综合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就成为环境与资源管理不可 缺少的重要内容。(4)规划和协调。各国环境管理的经验说明,制定环境规划 是环境与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有效的环境与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全 面的综合的管理措施都体现在环境规划之中。同时,环境与资源管理不是环境保 护的专门机构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环境与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 行组织协调和监督,使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都能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各司 其职,完成各自职责内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工作。很多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体制都 是本着这一原则建立的。 42论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主要职责?

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主要职责有:A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制定行政规章;对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 影响评价;拟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 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B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C监 督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 化防治工作D指导,协调和解决各地方,各部门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 ;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环境监理和行政稽查E制定 和发布国家环境标准;发布国家环境状况公报;参与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纲要F 制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审定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 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G组织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重大科研和技术示范工程;管

理全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H负责环境统计,信息工作;指导协调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新闻出版工作。I拟定国家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管理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管理和协调国际条约国内履行活动。J负责核 安全,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 43确定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 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B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 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的基 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 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4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这些原则是:A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B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的原则C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E环境保护 的民主原则。

45简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只是文字的表述不同,两者的实质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协调发展着重从横向关系上,即制约发展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 求,持续发展则是从纵向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的关系上提出要求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6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 展相协调原则的基本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答: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相协调原则,就是要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 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核心和理论基础是“协调发展” 的思想。这一思想又是和国际环境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完全一致B实现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其目的在于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平衡 的基础上,使社会与经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相协调,从而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47依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原理, 简要回答为什么“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上走不通?

答:这是由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的。A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清除 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B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 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C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 很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 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后果,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

认识,便到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而无法救治。另一方面,西方工业国 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埋下了环境问题的深刻危机,使社会和经济 为之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综合上述环境问题的特点和西方工业国家经历过的历史 教训,都说明“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走不通。 48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答:A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就是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付,生产和 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作通盘考虑,进而制定国土利用规划, 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使各项事业得以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主要是指 合理的工业布局B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土地利用 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等。

49某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建设一回收工业废渣生产建筑材料的项目。根据法律规定 ,享有哪些政策优惠? 答:根据法律规定,该企业可以享有下述的政策优惠A对 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综合利用项目,获益企业所有;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目 录》范围内的产品,减免产品税;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车间,分厂,综合利用产 品要独立计算盈亏,在投产后五年内免交所得税和调节税。B企业自筹资金建设 的综合利用项目生产的产品,不列入国家分配计划C综合利用的技术引进项目和 进口设备,配件,可以视同技术改造项目,享受减免税,优先安排外汇等优惠; 企业出口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外汇分成D对社会效益大而企业不受益的项目,纳入 国家计划,予以扶持;银行可予贷款扶持,还贷期限可延长。综合利用项目的折 旧基金,全部留给企业用于综合利用设备的更新改造。 50简述“污染者负担原则”提出的背景?

答:提出这一原则的背景是:环境污染会直接间接地造成经济损失,人身危害和 环境损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保护的投资越来越大。各国政府过去对环 境保护投资大都实行财政援助政策。但是,有人提出问题,政府过大的财政援助 ,等于把本应由污染者承担的经济责任转嫁给全体纳税人。这样做既不合理,也 不利用保护环境与资源。针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由谁承担的问题,20 世纪70年代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事会首先提出了“污染者负担原则”认为实 行这一原则可以促进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并减轻环境损害,实现社会公平 。

51什么是环境权?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答:环境权是指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 利之一,应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法律的保护。环境权理论根据是“环境公共

财产”论,“公共委托”论。

52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在我国法律上有哪些体现?

答:A公民的环境权。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但在《宪法》 《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有关规定中,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 境的精神。B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权利。这项权利首先在《宪 法》中作了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公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 C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我国的《环境保 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此作了规定,充分体现了环境 与资源管理的民主原则。

53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答: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应当: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这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的根本措施之一B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要把环境保护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就需要制定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相协调和衔接的全面反映环境保护的目 标,任务和措施的环境保护规划C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 理中去。这是从微观上控制环境污染,使环境保护规划得到具体落实,从而使环 境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要把环境与资源管理,包括工业污 染防治,“三废”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用水,保护水域和海域环境,水土 保持,扩大绿化面积,矿藏合理开发与共生矿综合利用等,都要纳入和渗透有关 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而且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以及相应的 监督检查制度。

54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答:(1)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与 资源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的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是指在环境与资 源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 发展;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做到防治结合 。C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可以尽量避免环境损害或将其消除于生产 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则通过各种净化治理措施 ,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因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又是同经济建设与环境 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前者是从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上保 证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2)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应当;A全面规划 与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就是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活,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作通盘考虑,进而制定国土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与环境 规划,使各项事业得以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主要指合理的工业布局。对此,应当 注意:适当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大型项目的 分布与选址,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严禁污染型工业建在居民稠密 区、城市上风向,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B制定和 实施具有预防性与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等。

55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答:A为了有效地贯彻开发者养护的原则,我国有关法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 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也养护的责任。在《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 《土地管理法》等法规中,都对开发者整治,护养的责任作了规定。B实行环境 目标责任制。这是在第二次任务定量化,指标化,并层层落实的管理措施。环境 目标责任制,一般是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各级领导从省长,市长,区 长直到基层企业的厂长,在任期内的环境目标和管理指标,并建立好处。它加强 了环境与资源管理,使环境保护任务得以真正落实。C采取污染者限期治理的措 施。确实限期治理要考虑如下条件:首先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的要求对区域环境整治作出总体规划;另外,首先选择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位于敏感地区的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最后要选择治理资金落实和治理技术成 熟的项目。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是贯彻污染者治理原则的一种强制 性和十分有效的措施。这种措施使污染企业的治理责任更加明确并有了时间上的 限制,同时也有助于疏通资金渠道和争取基建投资指示,使污染治理得以按计划 进行。

56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它在环境保护中有何作用?

答:(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 发展需要,过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对城镇设置,工农业布局,交通设施等 进行总体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 它在环境保护法中的作用表现在:任何建设,开发和规划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空 间和地区上进行,因而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控制土 地使用权,就能从总体上控制各项活动,作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这是贯彻“ 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被动治理的极好方法。对于环境与资源管理来说,土地

利用规划制度是一种积极的,治本的措施,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先进的管理制度。 57简述城市规划的任务和性质?

答:(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制定 城市规划,既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该城区的区域规划,又要根据城 市所在地区的自然历史情况,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地 、综合规划和部署城市的经济,文化公共事业环境保护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 秩序地、协调地发展。(2)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城市管理的 依据,它具有法律的性质。城市规划一经判定和批准,各项建设都必须依据规划 来进行。

58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 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 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2)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B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C从法理上 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 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

59为了有效地贯彻“三同时”制度,我国有关法规作了哪些主要规定? 答(1)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2)各 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3)建设项 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内容。(4)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 位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 果和达到的标准。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后,方可正式 投入使用。(5)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60简述许可证制度的管理程序?

答:许可证制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行政管理活动,其管理程序大致分为A申请。 由申请人向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为审查所必须的各种材料。B审查。 一般是在报刊上公布该项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征求公众和各方面的意见。主管机 关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后,综合考虑该申请对环境的影响,对申请进行审查。C决 定。即作出颁发或拒发许可证的决定。D监督。主管机关对持证人执行许可证的 情况随时进行监督。E处理。如持证人违反许可证规定的义务或限制条件而导致 环境损害或其他后果时,主管机关可以中止,吊销许可证,违法者要依法追究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e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