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的分析(田多林)

更新时间:2024-06-10 1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河子大学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课程作业 题 目: 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的分析

姓 名: 田多林 学 院: 机电学院 专 业: 农业推广 农业机械化 班 级: 机电学院2013级在职研究生班 学 号: 2013305006

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的分析

田多林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本问阐述了新疆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现状,简述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基本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从事农业机械化研究、推广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新疆;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政策

新疆正在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农业要加快实现农业的水利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分析和研究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现状,有利于认清形势,找准目标,对各级农机管理、科研、教学、推广和服务部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及评价涉及面较大、内容较广,目前还没有较通用的评价方法。本文仅根据统计数据,对新疆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进行分析,供大家共同探讨[1]。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农业生产各项作业中使用机械设备作业的数量占总作

业量的比例。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方法是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进行评价。2012年后新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9.2%,其中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为98.00%、89.45%和43.87%。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仅次于新疆兵团的88% 和黑龙江的85%。本文通过对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各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情况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2]。 1. 基本情况

1.1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

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1.026万hm2,其中地方373.168万hm2,占总量的2/3 以上。新疆的农作物种类较多,传统的粮、棉、油、糖、菜、薯和青饲料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其中粮食和棉花是其主要农作物,占总量的71.68%。棉花是在全

1

国最有优势的农作物,2010年新疆棉花产量为260万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和世界总产量的11%,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另外,新疆还有特色经济作物,如加工番茄7.3万hm2、打瓜8.7万hm2、加工辣椒2.0万hm2,其他如孜然、红花、枸杞、香料和亚麻等也有少量种植[3]。

1.2 新疆各地农业的情况

2011年新疆的农业总产值为1140.4407亿元,总播种面积为37.31680亿hm2,从产值看,各地在全疆占的比例最大的依次为喀什、昌吉、阿克苏,从播种面积看依次为喀什、阿克苏、昌吉,喀什无论是总产值还是总播种面积都占最大比例,占全疆的1/5以上。南疆3地(州) 总和占全疆的30%,南疆的总比例占全疆总量的50%以上。

1.3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2011年新疆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9.20%,其中阿勒泰、塔城、伊犁、昌吉和博州位居前5名,这些地区均在北疆。各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的有3个地(州),达到80%以上的有5个地(州)。最低的为和田,只有47.43%,其次是喀什66.80%。总体情况是北高南低,东疆、乌鲁木齐地区和克拉玛依地区居中,南疆的阿克苏、克州、巴州高于喀什、和田。各地耕、种、收分项综合机械化水平[4]。

新疆最主要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和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为

93.86%、81.21%和69.3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玉米和棉花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

1.4 新疆农业机械化综合情况

新疆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72万kW,拖拉机拥有量54.09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1.7万台,占拖拉机保有量的40.1%;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40.81万部,占农机具总量的40.8%农机装备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新疆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第3位,但每100hm2 耕地拥有农机动力、拖拉机数量、联合收获机数量和农机经营总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位居10名之后。 2. 新疆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

2.1 新疆区域发展不平衡

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和伊犁3地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1.60%、91.42%和91.03%比全国最高的新疆兵团88%仍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而新疆南部地区的喀什和和田两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66.80%和47.43%,特别是和田地区低于全国49.13%的平均水平,新疆其他地区已解决的机耕、机播问题在这两个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5]。

2.2 总体结构不平衡

全疆存在不同作物发展不平衡和不同作业环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从种植

作物上看,总体是粮食种植高于棉花,棉花高于特色作物,特别是小麦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86%,其他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小麦。从作业环节看,耕作高于种植,种植高于收获,特别是收获机械化程度偏低,新疆的机耕水平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机播水平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机收水平只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机收水平低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喀什,和田地区的小麦、玉米收获问题; 棉花收获问题;特色经济作物的收获问题。到目前为止,喀什、和田地区的玉米收获仍然完全靠手工作业,而其种植面积又占全疆的近40%,全疆2010年玉米机收水平为39.63%,昌吉、塔城和博州等地区玉米机收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2.3 机制体制不完善

新疆每100hm2 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40.84kW,比全国的715.8kW低一半以上,每100hm2耕地拥有拖拉机14.5台,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285个,参加人数只有4184人。这些都说明新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业机械化运行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散、弱、乱,服务能力低,农机作业水平和作业质量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6]。

2.4 软硬件投入薄弱

新疆农机总投入为446455.88万元,其中投入基本建设396.72万元,科研24.00

万元、推广培训1673.50万元,中央财政没有投入,完全靠地财政、集体和农民的投入。农机场( 库棚) 、机耕道、供油等运行条件的基础设施和农机推广培训、

3

质量管理、信息咨询、安全监测以及监督执法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差。全疆乡村农机从业人员572262人(少数民族289578人),其中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人员19 143人( 少数民族8013人),占总人数的3.3% (少数民族2.8%)。同从业人员一样,农机管理系统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农机管理系统的专业人员、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严重欠缺。

3. 新疆农业机械化政策措施

新疆农业现代化规划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在“十二五”末达到65%的目标,这就要求新疆各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快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全面发展[7]。

3.1 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投入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完善补贴制度,切实发挥补贴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围绕自治区“四大基地”建设和发展“六大产业”,合理确定各地补贴资金规模,明确各地重点发展的产业,促进农业装备水平有效、快速提高; 认真落实已经明确的各项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投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确保农业机械化投入稳增长。重点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机械化运行条件。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农业机械化项目,充分利用援疆机制,积极争取援疆项目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

3.2 新疆农机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机工作水平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规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从规划、用地、项目、资金和政策等方面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机库(棚)、维修间、停放场、修理间、加油站及培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懂经营、会管理和有技术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才培养速度。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工作水平和农机经营效益[8]。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a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