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24 18: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单位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二层性 4.开放性 5.传授性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际的特点与原因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汉字的特点 2.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结果
答案要点:
1.语言虽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2.语言分化的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
答案要点:
1.借用与吸收的条件 2.借用与吸收具体方式 3.举例说明。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会产生“洋泾浜”“混合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黑板blackboard,"球"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叫做板生简称板。
六、例谈语言接触的几种特殊形式
答案要点:
1.洋泾浜 2.混合语 3.国际辅助语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什么是语言 2.什么是思维 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1.词义派生的条件 2.词义派生的类型 3.派生义之间的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案要点:
1.什么是文字画 2.什么是图画文字 3.两者的关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试分析语言表达中的“言内而意外”现象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什么是言内而意外 2.言内意外现象举例 3.言语意外出现的环境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1.什么是洋泾浜 2.混合语的形成 3.混合语的形成条件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用
答案要点:
1. 语言符号的特点 2.语言符号的作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变化
答案要点:
1. 什么是词的形态 2.形态有那些变化 3.形态变化的作用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ad:被动语态,进行时。
十四、试分析词义的类型
答案要点:
1. 语法意义 2.词汇意义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答:根据词所表达意义的多寡可以分为单意词(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和多义词(反映相互有联系得几类现实现象)。
根据词义可分为同义词(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反义词(现实现象中矛盾或对立的想象)。
更具发音还出现有同音词,就是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十五、试说明文字概念与文字体系涵盖的内容
答案要点:
1. 文字的既念 2.文字体系涵盖内容
十六、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答案要点:
1. 有条件 2.时间性 3.地区性
答:语音的变化很齐整,可以用“规律”的形式表达出来。
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有共同区别特征的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辅音音位的聚合一般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安排。例如,语言学家推测汉语在隋唐时代的辅音音位系统大致如下:
横行的辅音音位发音部位相同,纵行的辅音音位发音方法相同(其中[tstt]三行的头三个音为塞擦音)。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某一区别特征的变化不只涉及一个音位,而且会涉及同一聚合群中具备这一区别特征的其他音位。比方说,“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影响所及,涉及全部浊音,上表中划方框的音位全部消失“①
“浊音”这一区别特征的消失使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清擦音没有送气与否的区别,浊擦音的来归,不发生送气的问题;清的塞音和塞擦音都有送气与不送气两种,浊音来归,从理论上说有:1.全归送气,2.全归不送气,3.仄声归送气、平声归不送气,4.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四种可能。汉语北方话选择的是第四种办法,即把原先浊音中的仄声特征同不送气特征结合起来,平声特征同送气的特征结合起来。这样,原来的浊音就发生了如下的分化:
这一演化的规律可表述为:
1.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与相应的清音合并时又依声调的平仄而分为:
a.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清音合并;
b.仄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不送气清音合并
十七、试论语言的分层装置
答案要点:
1.语言符号二层结构 2.语音层的层次 3.语义层的层次
4.语言分层的原因 5.组合与聚合
答: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交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拒子也应该是无限的。要使说话人能够随便的造出新句子,让听话的人一听就明白,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和灵活性的装置。这种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数目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位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了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符号。第二级是有语素构成的,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分层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十八、试论语图中的语音四要素
答案要点:
1.什么是语图 2.语图中语音四要素的表示(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答:音高、音重、音长、音质是语音的四要素。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他决定与频率。
音重就是声音的轻重或者强弱,它取决于振幅,即振动着的空气粒子的压力。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和长短。
音质的不同可以从声音的产生和音响亮发面来分析。音质的不同大体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发音体不一样;二、发音方法不一样;三、共鸣器的形状不一样。一个人发出的语音的音质决定于:1、从肺里出来的气流通过口腔受不受到阻碍?2、受到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3、声带振动不振动?
十九、简析语言的融合与融合的过程
答案要点:
1.语言融合的原因 2.语言融合的方式 3.语言融合的结果
答: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的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在几年中就能得出结果的一次性的突击行动。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
二十、举例分析语言的“递归性”
答案要点:
1.递归性定义 2.递归性举例
答: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的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在几年中就能得出结果的一次性的突击行动。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
正在阅读: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05-24
漳州市建设局关于在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中实行工程担保的规定(试行)09-19
富阳市富春街道机关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104-11
地方债务法规: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03-10
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04-08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02-28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03-13
知识竞赛题库05-15
招聘工作流程09-23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语言学
- 概论
- 作业
- 答案
-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