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经典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9 03: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第一章 中国主要的产业 第一节 农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

2、通过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并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了解我国牧区的分布及优良品种。 能力目标:

会分析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大家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板书)第一章 第一节 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讲)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问)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但是你们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问)农业包括五个部门,分别是哪五个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问)下面我说出三个选项,大家看哪个选项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 B、野外

采蘑菇 C、水塘养鱼 (C)

(朗读)第2页“阅读”

(板)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读图)第3页图1-1,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粮食、棉花、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问)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讲)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问)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家能够说出来吗?(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板)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活动)第4页“活动”

(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不是,它们主在是商品粮基地生产的) (板)四、主在经济作物的分布 (问)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经济作物)

(读图)第6页图1—7 (问)(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甘蔗、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华南)(2)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在哪些地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台湾)

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提问:(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板)五、畜牧业分布

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讲)我国的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问)1、我国的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西北部的高原、山地)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有天然草场)

2.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我国东部、南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四、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五、畜牧业分布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一章 中国主要的产业 第二节 工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新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部门结构、以及工业布局方面的巨大变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2.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教学重点:

运用有关地图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中国工业分布图》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农业,今天我们学习国民经济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工业,我们了解一下工业的基本类别、特点,我国工业50年来的发展及前景。

(板)第二节 工业

(板)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讨论)工业的作用

(小结)(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

(2)工业生产的一些产品是现代农业所不可缺少的,而一些农产品也需要工业的加工才能为我们所利用。

(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板)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读图)图1—15 (问)(1)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较快)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

(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 (自读)教材11页的正文 (问)(1)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承转)在工业各部门中,哪些部门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最为密切?(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 (板)三、能源工业分布

(问)(1)大家知道什么是能源吗?(2)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不需要能源呢?请举例说明(3)你知道哪些能源类型呢?

(讨论)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开发“小煤窑”的看法?

(问)我国南方的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吗?(不丰富)那么,南方的能源开发应以什么能源为主呢?(水能)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河流?为什么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水能?(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板)四、钢铁工业分布

(读图)14页图1—19,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练习)14页活动题

(板)五、机械工业分布

(问)你们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吗?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练习)15页阅读

(板)六、纺织工业分布

(读图)(1)17页图1—22,找出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或纺织工业中心 (2)结合6页图1—7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思考,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产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接近棉花产地)

(问)大家知道自己所穿的衣服是由什么原料通过再加工制成的吗?(棉、毛、麻、丝、化纤等)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三、能源工业分布 四、钢铁工业分布 五、机械工业分布 六、纺织工业分布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一章 中国主要的产业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2.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中国地图》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引入)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电话已进入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教学指导:

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板)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举行一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板)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出示材料:2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一章 中国主要的产业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重点: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中国公路交通地图》、《中国铁路交通地图》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引入)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

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板)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讲)交通运输业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活动)完成20页“活动”

(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板)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的长度都有很大增长,运输工具从原来只能靠人力,逐渐发展为马车、船舶运输,进而发展为汽车、火车、飞机运输等,运输能力也有所增加。

(板)三、公路运输 (问)(1)公路运输的哪些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 (读图)21页,图1—26,2000年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11倍) (读图)22页图1—27

(讲)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市都已通公路。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

(问)上个学期我们介绍了工程较艰巨的公路有哪些?

(讲)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已修建了高速公路,它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板)四、铁路运输 (问)(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 (2)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长距离、大宗笨重货物) (读图)23页图1—29,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读图)24页图1—30,(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小结)(1)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京广线和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直至九龙。

(2)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3)宝成——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昆线。 (读图)(2)找出东西铁路干线 (小结)(1)我国北方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北京向西,经大同、包头,转向南到兰州, 为京包——包兰线。

(2)我国中部的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连云港向西经徐州、郑州、宝鸡到兰州,再向西达新疆乌鲁木齐,为陇海——兰新线,是我国东西铁路最长的干线。

(3)我国南部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四条铁路组成。 (读图)(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板)五、海洋运输

(自学)(1)海洋运输有哪些特点?(2)我国发展海洋运输的条件如何?(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练习)26页,活动题 (板)六、管道运输

(自学)(1)管道主要是运送什么的运输方式?(2)它具有什么优、缺点? (板)七、航空运输

(自学)(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数量少的,急需的)

(读图)27页图1—32,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 (读图)28页,图1—33,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练习)28页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公路运输 四、铁路运输 五、海洋运输 六、管道运输 七、航空运输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课型: 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5.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重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

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北京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板书) 二、 新课学习:

(一) 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北京之夏”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 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P31“天安门广场”,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 (略)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P31教材内容和P32“阅读“内容 (2)查阅《地图册》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多所高等院 校及有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 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纽。(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P32-33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 结合教材P33“活动”No1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 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堂练习(1)教材练习P33No2。 (2)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地理位置

2、 北京的地形特征 3、 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人文环境) 1、 全国的政治中心 2、 全国的交通中心

3、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 全国的经济中心

5、 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1) 自然环境问题 (2) 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一、 填空题

1、 北京市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等中心。 2、 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_______山以南,_______山以东地区。

3、 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__线、_______线、_______线和京包线等。 二、 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 A、 明代长城 、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绿化减少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 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 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名称(不少于10个)。

3、 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二节“华北门户”——天津市 ●课型: 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天津市的自然环境。

2、了解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国际贸易大港。 3、了解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能力目标:

1. 运用地图,了解海河水系特征及海河水患治理措施。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天津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 难点:

1.了解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了解海河水系特征及海河水患治理措施。 ●教学用具:

《天津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引入)大家都吃过包子,那你们吃过“狗不理包子”吗?没吃过也很可能听说过,“天津狗不理”乃中国食品一绝,天津人俗谚说:“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等于没有来过天津。”今天我们去“狗不理包子”的故乡,开始沿海万里行的第二站——天津。 (板)第二节 “华北门户”——天津市

(由来)这要从清代同治年间说起,当时,在天津有一家包子店,店主姓高名贵友,乳名叫“狗仔”。因为高贵友小时候的脾气很倔强,倔起来连小狗来逗都不理睬。因此,街坊邻居都取笑他,就把他叫做“狗不理”。后来,高贵友去学厨艺,学得一手好艺。他制作的包子不仅

选料讲究,而且技艺精工;味道更是十分鲜美,具有鲜明的特色,形似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当年袁世凯在天津演练新军,将“狗不理”包子带入皇宫,敬献慈禧。慈禧吃后说:“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这种包子一登龙门,很快就闻名遐迩,生意越来越红火,慕名前来品尝包子的顾客与日俱增,高贵友常常忙得应接不暇。后来,高贵友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店内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碗筷,顾客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钱的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开,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好事的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后来,又有人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只是一心做自己的生意,也无心跟他们理论。人们见他并不表示异议,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狗不理利用加盟连锁的形式,迅速向全国扩张。而且,其1200箱速冻包子食品日前还远渡重洋,开始在美国各大超市销售。

(板书)一、天津市的地理位置

(问)天津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东南方向)

(讲)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靠燕山,西北倚首都北京,距北京约130千米,是北京的海上门户。

(板)二、天津港

(读)34页,“天津港” (讲)天津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相结合、现代化运输网络。 (板)三、海河水系

(读图)35页图2—8,完成“活动” (板)四、发达的工商业城市 (问)1、发展工商业的有利条件? 2、新兴工业部门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华北门户”——天津市 一、天津市的地理位置 二、天津港 三、海河水系

四、发达的工商业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区位优势。 2、知道“燕赵大地”的由来。

3、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4、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2、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大家都学过历史上的“战国七侯”;即齐、燕、韩、赵、魏、秦。你们知道当时赵国和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沿海万里行的第三站:“燕赵大地”——河北省。

(板书)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8页:说出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小结)环抱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四周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为邻;河北省地形特点是:西北多山地,东南以平原为主。

(讲)建国以来,在河北省发生了次大的自然灾害。 (阅读)课本37页“唐山大地震” (板)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问)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如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多,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是我国的小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劣势: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由于是季风气候,春旱夏涝,农业生产不稳定。 (讲)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河北农业的发展,比如发达的交通——农产品外运销售便利;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档水果,物以稀为贵,经济效益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四节 “辽海重地”——辽宁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

2、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 能力目标:

1.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我国振兴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政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并分析工业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

1、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 2、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我国18000千米的海岸线上,最北的临海省级行政区是哪个? (板)第四节 “辽海重地”——辽宁省

(讲授)辽宁省作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先从它的地理位置入手来学习本省。

(板书)一、辽宁省的地理位置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辽宁省的位置。 (小结)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南临渤海、黄海,西南与河北交界,西北与内蒙古毗邻,东北与吉林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 (板)二、以工业为主的省区

(讲)辽宁省是以工业为主的省区,它是东北经济重心,在东北各项经济指标中,辽宁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东北的61%,工业总产值占全东北的59%,其中重工业产值占全东北的60%,是典型的工业大省。

(读图)38页图2—11,找出辽宁省有哪些主要矿产?找出铁矿、煤矿和石油等重要能源或矿产地名称

(讲)辽宁省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为辽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读图)38页图2—11,找出辽宁省的交通中心?(沈阳)说出辽宁省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铁路运输)

(阅读)39页“大连:东北海上门户”

(读图)39页图2—13“大连金石滩海滨”

(讲)金石滩位于大连市北郊的金县境内,因海滩上布满晶莹圆润的五色石,故名金石滩。金石滩有7.5公里长的沙滩,又有5公里的奇礁异石,拥有海滨浴场和海上石林的双绝景色。形成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海水一片碧绿,清澈透明,肉眼可见3米深处的海底,这里空气湿润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海水水质和大气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我国北方最好的天然海水浴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交通方便,物产丰富,是具有科普教育、科学考察、水上运动、游览观光、度假休养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海滨风景名胜区。 (练习)39页活动3 (练习)从柳州坐火车去大连怎么走?沿途经过哪些铁路干线?(焦柳线——京哈线——沈大线)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辽海重地”——辽宁省 一、辽宁省的地理位置 二、以工业为主的省区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五节 “齐鲁大地”——山东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山东简称及“齐鲁”的由来。

2、了解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并列举其具有特色的海产品。

3、了解山东发达的交通。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

2.了解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并分析其旅游业发达的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难点: 山东发达的交通。 ●教学重点: 1、山东发达的交通。

2、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并列举其具有特色的海产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在阳光灿烂,微风拂面的春日,很多同学喜欢放风筝,你们可知道“世界风筝之都”在什么地方吗?(山东潍坊)让我们放飞心情,走入山东,开始我们沿海万里行的第五站“齐鲁大地”——山东省。

(板)第五节 “齐鲁大地”——山东省

一、山东概况

(读图)40页图2—14,说出山东省的位置

(小结)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北抱渤海,东濒黄海;西与河北省、河南省为界;南与安徽省、江苏省为邻。

(讲)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板)二、发达的交通

(讲)山东省是我国交通发达的省份之一,交通运输方式齐全,特别是公路交通最突出,位于我国首位,全省内重要的城市都有高速公路相连,铁路主要有胶济线、京沪线和京九线,水运拥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龙口等海港,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等城市建有民用机场,其中济南、青岛、烟台机场为国际航空港。 (板)三、丰富的海洋资源

(讲)由于山东北抱渤海,东濒黄海,海岸线漫长,滩涂面积约占全国的1/6,因此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问)山东沿海水域盛产哪些海产品?其中哪些海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读图)40页图2—14,找出青岛、烟台这两个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

(讲)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并且培植了

海尔、青啤、海信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而且冲出国内走向世界。山东还拥有我国最大的海洋大学。山东也是全国的经济大省,而青岛又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 (问)山东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

(讲)济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自然风光秀丽,有“泉城”之美称,城内百泉争涌,尤其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誉。

(读图)41页图2—16,说明济南泉水的成因 (朗读)“泉城”济南启示录

(问)①趵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其原因是什么?

②从趵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到如今的“复涌而出”这一现象,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讲)人们常说:“泰山看山,曲阜看古,杭州看景”。而青岛则山、古、景兼而有之。自古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境地”,为我国道教名山和风景名胜区,游崂山还可看古迹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还可看壮观的龙潭瀑,大雨过后,山洪暴注,故有“龙潭喷雨”之称。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齐鲁大地”——山东省 一、山东概况 二、发达的交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四、丰富的海洋资源 五、“泉城”——济南

六、“黄海明珠”——青岛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六节 “富饶水乡”——江苏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了解江苏省极具水乡风韵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分析经济地图,认识苏南发达的经济,了解其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经济特征。 能力目标:

1. 了解太湖的作用、污染和治理。

2. 学会看经济地图,对经济地图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揭示基经济特征和内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具备初步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分析经济地图,认识苏南发达的经济,了解其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经济特征。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分析经济地图,认识苏南发达的经济,了解其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经济特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我们学习了有“齐鲁大地”之称的山东省,山东有孔子的故居,有五岳之尊的泰山,有水泊梁山,有蓬莱仙境,还有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沿着山东南行,就进入了我们沿海之旅的第六站——江苏。

(板)第六节 “富饶水乡”——江苏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江苏省的位置

(小结)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河,西连安徽,北接山东,面与浙江和上海毗邻,江苏省简称苏,省会是南京市。 (问)江苏省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平原)

(讲)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土地肥沃,人口较密。 (问)有人称江苏为“水乡泽国”,你们认为如何?

(小结)江苏是水域面积最大的省区,全省河道有2900多条,湖泊300多个,水库1100多座,水网稠密,河湖相通,有浓郁的水乡风韵。

(板)二、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 (读图)42页图2—17

(讲)图中圆圈大小表示总产值大小,圈越大,总产值越大,反之越小,如:苏州的圆圈比常州的圆圈大,即表示苏州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常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

圆圈附近的数值即表示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值,如:苏州国内生产总值为1540.6亿元,常州为600.6亿元。

各圆圈中不同颜色的扇形即表示三次产业的构成,扇形大小即表示各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大小。

(举例)图中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城市是苏州,最少的是宿迁,就产值构成来说,苏州第二产业产值最大超过50%,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少是第一产业,说明苏州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而宿迁第一产业占的比重较大,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讲)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同,江苏可分为三个地区,苏北地区、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 (练习)43页活动1、2、3题

(板)三、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讲)苏南国内生产总值在1981—1990年年平均增长11.4%,比全省高1.9%,比全国高5.1%;在1991—2001年年平均增长15.7%,比全省高2%,比全国高5.8%。 (问)为什么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小结)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在20世纪70年代,苏南人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其起步早,规模大,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发展,这种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被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典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板)四、太湖

(问)太湖是我国的第几大淡水湖?它有哪些功能?

(小结)太湖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近年来,太湖蓝藻频繁爆发,导致沿湖城镇供水困难,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因此,治理太湖水污染已成为保护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它附近的苏州园林因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而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古镇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筑,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被誉为“东方水城”,市风博物馆众多,以民俗博物馆、苏绣艺术博物馆和戏曲博物馆等最富有特色。

太湖附近的无锡是太湖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本枢纽,被誉为“太湖明珠”,自古以来,无锡商业繁盛,曾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称,它那风光秀丽,游览景点众多,有东林书院旧址、妙光塔等古迹。江苏省省会南京历史悠久,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并称为我国“六大古都”,当地特产有板鸭、盐水鸭、雨花石等,全市有大小公园40多座,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众多。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富饶水乡”——江苏省 一、自然环境

二、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 三、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四、太湖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2、了解上海的城市职能。 能力目标:

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宣传和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2、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中国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有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会址”,有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的故居,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寓所,有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它是我国的哪座城市? (板)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地理位置

(读图)44页图2—19,说出上海的位置

(小结)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向东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南临杭州湾,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相邻,东界是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正处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部。 上海原先是一片浅海,距今约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为陆地,2000多年前东部地区也成为陆地,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板)二、发达的交通

(讲)由于其处于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又位于平坦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因而使上海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上海港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问)①上海市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②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宁”指的是哪个城市?(南京) (练习)44页活动

(板)三、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讲)由于上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地形特点,发达的水陆交通,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进而具备了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问)上海有哪些工业部门?其中哪些是传统工业部门?哪些是新兴工业部门? (板)四、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 (阅读)44页“浦西与浦东”

(读图)45页图2—20

(讲)浦东新区于1989年正式成立,我国政府在此实行经济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它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开发开放,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使上海市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经济的腾飞中发挥“龙头”作用。 (读图)45页图2—21,完成45页活动1

(讲)南浦大桥于1991年底通车,是一座斜拉桥,全长8346米,桥面有6个车道,大桥周围地区成为一个集绿化、商业、服务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区。

杨浦大桥于1993年9月建成,全长7658米,是世界上跨经最大的斜位索桥,桥塔两侧设有全透明式观光电梯,两桥上都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桥名。 (板)五、上海的环境保护

(讲)上海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读图)图2—21,在图中找到苏州河

(讲)苏州河,又名吴淞江,源自太湖,1843年上海开埠后引来外国客商,19世纪后半叶,外国侨民乘船从吴淞江溯流而上,可直达苏州,故称其为“苏州河”,苏州河曾经鱼虾成群,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1920年苏州河水被污染,到了20世纪50年代河中便难觅活鱼,70年代河水黑臭,成为“生命禁区”,偶尔从太湖游出几条鱼,也是“活蹦乱跳游进来,翻着白肚流出去”。1990年起上海市政府将“彻底整治苏州河”列为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并在大力治理苏州河水质的同时,加强两岸绿化和(景观建设,至2000年,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河里出现浮萍、水鱼等水生动植物。2002年,上海有史以来首次在苏州河上举办了龙舟比赛。根据治理计划到2010年,苏州河水将变清,水中有鱼群,苏州河将成为上海美丽的生态之河。 ●板书设计:

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点

三、发达的交通

四、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五、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 六、上海的环境保护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 2、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3、认识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4、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对钱塘江观潮最佳地点的选择,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2、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朗读白居易的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你想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吧! (板)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浙江省的位置及地形

(小结)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

浙江北部为水网密布的平原,西部、南部为山地,东临东海。 (问)①浙江省海岸线有何突出特点?②浙江省岛屿数量多吗?

(小结)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岛屿数量众多,有2100多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 (练习)46页活动1

(板)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讲)浙江省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以及普陀山的海天佛国,雁荡山的叠翠奇峰,还有充满灵秀气韵的水乡古镇。

(图)46页图2—22

(讲)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它的奇秀在峰、石、瀑、洞,雁荡山有102峰,103岩,66洞,25瀑,风景繁多,其中以灵峰、灵岩和大龙湫最为出名,称为“二灵一龙”,亦称雁荡风景“三绝”。

(图)47页图2—23,2—24

(讲)钱塘江入海处的钱塘江潮,为世界一大奇观,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从海上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练滚滚而来,急速推进,江水猛涨,巨浪滔天,掀起一堵高耸水墙,形成涌潮,有钱塘“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之说。钱塘大潮的形成主要和四个因素有关:一是天文因素:每年春分与秋分前后(三月、九月),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更接近于在一条直线上,合成的引潮力在全年中最大,而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引潮力最大,更易形成特大潮。二是地形因素:杭州湾为典型的喇叭状河口,外宽内窄,口大身狭,湾口宽达100千米,而到海宁市盐官镇宽度仅2000—3000米,前浪受阻,后浪又起,潮水涌积成高高的浪峰,因此自

古以来盐官镇就是观赏钱塘涌潮的胜地。三是气象因素:当地春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与潮头流向相反,削弱潮势,而夏、秋季盛行东南季风,风助潮势。四是水文因素:秋分前后,钱塘江水径流量大,与海潮相向顶托,潮头更高。 (板)三、发达的沿海经济

(讲)浙江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加上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经济的促进作用,使其经济飞速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首位。 (朗读)47页阅读

(问)舟山渔场附近海洋环境恶化,捕鱼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结)海洋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开发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滥杀滥捕等原因。 ●板书设计:

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发达的沿海经济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3、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1.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浙江,继续沿海岸线南行,就进入了福建省,让我们一同走进福建,了解福建。

(板)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

(问)①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东南沿海) ②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浙江、江西、广东)

③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④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 (问)福建省的简称是什么?(闽)省会城市?(福州市) (板)二、著名侨乡

(问)①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②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小结)华人华侨通过直接投资,缓解了福建发展资金的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跃居全国首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大量外资,在这些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近1/3。华人华侨通过贸易合作,扩大了福建产品的国际市场。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促进了福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海外侨胞素有关心家乡事业建设的传统。福建籍的华人华侨中有大量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建省就十分重视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极大地加快了福建的科技兴省进程。 (板)三、发达的旅游业

(读图)49页图2—25

(讲)武夷山风景区红岩挺秀,碧水流淌,山水辉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林区野生动物达400多种,有“蛇的王国”和 “昆虫世界”之称,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罕见,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录》,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申报的面积最大的遗产区。 (读)49页阅读

(图)49页2—27

(讲)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区西南部海上的一座小岛,与市区有700多米宽的海峡相隔,宁、元时称为圆沙洲,明代易名鼓浪屿,因为岛西南角的一个岩洞,涨潮时浪涛撞击,发出如鼓的响声而得名,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全岛最高点日光岩,高90多米,日光岩上保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并建有郑成功纪念馆,登临岩顶可眺望厦门市区和金门岛,岛上环境幽雅,街道洁净,不准行车,无论是岛上的居民还是游客都以步代车,没有汽车、自行车,是全国惟一没有车辆的地方。

●板书设计:

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二、著名侨乡

三、发达的旅游业 四、发达的沿海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能力目标:

1. 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2. 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

1、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 2、经济特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有首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 (板)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

(图)50页,图2—28,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小结)台湾省地处中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越巴士海峡即达菲律宾,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240.6万,有汉族、高山族,满族、回族等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读)51页“高山族” (图)50页图2—29

(问)①根据高程表,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250米) ②台湾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台湾省的最高峰?(玉山) (板)二、台湾岛的地形 三、气候与自然资源

(问)①台湾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有哪些自然资源?

(练习)52页活动 (板)四、经济

(问)主要经济部门有哪些?(农业、工业、交通、对外贸易、旅游业)

(讲)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台湾本岛中部,湖南被一小岛分割为两部分,轮廓近似日轮和新月,因而得名。阿里山,以森林、云海、日出并称“三大奇观”,有一株红桧树龄达3000年,高53米,称为神木。玉山,玉山山脉为“宝岛屋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雪,山顶景色十分壮丽。 (板)五、主要城市 ●板书设计: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 二、台湾岛的地形

三、气候与自然资源、 四、经济 五、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地图,使学生了解广东省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及珠江水系。

2、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3、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4、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对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2、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著名的黄埔军校校址在哪个省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我国哪个省区? (板)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自然地理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广东省的位置

(小结)广东省南临南海和海南省,东接福建省,西连广西,北倚南岭并与湖南、江西两省接壤。

(练习)54页活动1、2

(板)二、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问)你认为广东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小结)广东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陆兼备,交通发达,是祖国南大门,对外贸易重要口岸;靠近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大,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 (板)三、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 (朗读)55页,“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练习)55页活动2

(板)四、主要城市

(讲)广州——省会;深圳、汕头——经济特区;湛江——华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 (练习)54页活动1

●板书设计:

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三、珠煤三角洲发达的农业 四、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二节 “繁华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能力目标:

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教学重点: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地图册24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花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为紫荆花,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因此祖国的国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香港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东南沿海。 (板)第十二节 “繁华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

(读图)地图册24页,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 (小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毗邻,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为浩瀚的南海。 (读图)地图册24页,香港特别行政区图

(讲)在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最高峰——大帽山,海拔957米。 (读图)56页,香港城区图

(讲)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用大量的沙石、泥土在浅海湾地区大规模地“填海造陆”,目前香港总面积1099平方千米,人口672.5万,

(读图)56页图2—38,“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图

(问)①香港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7月)大致气温为多少?(29℃)

②香港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1月)大致气温为多少?(16℃)③香港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6—8月)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多少?(2214毫米)

④分析香港气候特征并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板)二、香港经济特征

(问)香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具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条件?

(小结)香港地理位置优越,背靠祖国内地,南通东南亚地区,是东西方江苏省省会南京历史悠久,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并称为我国“六大古都”,当地特产有板鸭、盐水鸭、雨花石等,全市有大小公园40多座,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众多。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富饶水乡”——江苏省 一、自然环境

二、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 三、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四、太湖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2、了解上海的城市职能。

能力目标:

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2、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中国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有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会址”,有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的故居,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寓所,有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它是我国的哪座城市? (板)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地理位置

(读图)44页图2—19,说出上海的位置

(小结)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向东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南临杭州湾,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相邻,东界是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正处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部。 上海原先是一片浅海,距今约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为陆地,2000多年前东部地区也成为陆地,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板)二、发达的交通

(讲)由于其处于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又位于平坦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因而使上海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上海港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问)①上海市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②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宁”指的是哪个城市?(南京) (练习)44页活动

(板)三、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讲)由于上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地形特点,发达的水陆交通,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进而具备了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问)上海有哪些工业部门?其中哪些是传统工业部门?哪些是新兴工业部门? (板)四、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 (阅读)44页“浦西与浦东” (读图)45页图2—20

(讲)浦东新区于1989年正式成立,我国政府在此实行经济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它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开发开放,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使上海市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经济的腾飞中发挥“龙头”作用。 (读图)45页图2—21,完成45页活动1

(讲)南浦大桥于1991年底通车,是一座斜拉桥,全长8346米,桥面有6个车道,大桥周围地区成为一个集绿化、商业、服务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区。

杨浦大桥于1993年9月建成,全长7658米,是世界上跨经最大的斜位索桥,桥塔两侧设有全透明式观光电梯,两桥上都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桥名。 (板)五、上海的环境保护

(讲)上海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读图)图2—21,在图中找到苏州河

(讲)苏州河,又名吴淞江,源自太湖,1843年上海开埠后引来外国客商,19世纪后半叶,外国侨民乘船从吴淞江溯流而上,可直达苏州,故称其为“苏州河”,苏州河曾经鱼虾成群,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1920年苏州河水被污染,到了20世纪50年代河中便难觅活鱼,70年代河水黑臭,成为“生命禁区”,偶尔从太湖游出几条鱼,也是“活蹦乱跳游进来,翻着白肚流出去”。1990年起上海市政府将“彻底整治苏州河”列为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并在大力治理苏州河水质的同时,加强两岸绿化和(景观建设,至2000年,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河里出现浮萍、水鱼等水生动植物。2002年,上海有史以来首次在苏州河上举办了龙舟比赛。根据治理计划到2010年,苏州河水将变清,水中有鱼群,苏州河将成为上海美丽的生态之河。 ●板书设计:

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点

三、发达的交通

四、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五、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 六、上海的环境保护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 2、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3、认识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4、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对钱塘江观潮最佳地点的选择,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2、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朗读白居易的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你想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吧! (板)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浙江省的位置及地形

(小结)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

浙江北部为水网密布的平原,西部、南部为山地,东临东海。

(问)①浙江省海岸线有何突出特点?②浙江省岛屿数量多吗?

(小结)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岛屿数量众多,有2100多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 (练习)46页活动1

(板)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讲)浙江省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以及普陀山的海天佛国,雁荡山的叠翠奇峰,还有充满灵秀气韵的水乡古镇。 (图)46页图2—22

(讲)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它的奇秀在峰、石、瀑、洞,雁荡山有102峰,103岩,66洞,25瀑,风景繁多,其中以灵峰、灵岩和大龙湫最为出名,称为“二灵一龙”,亦称雁荡风景“三绝”。

(图)47页图2—23,2—24

(讲)钱塘江入海处的钱塘江潮,为世界一大奇观,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从海上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练滚滚而来,急速推进,江水猛涨,巨浪滔天,掀起一堵高耸水墙,形成涌潮,有钱塘“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之说。钱塘大潮的形成主要和四个因素有关:一是天文因素:每年春分与秋分前后(三月、九月),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更接近于在一条直线上,合成的引潮力在全年中最大,而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引潮力最大,更易形成特大潮。二是地形因素:杭州湾为典型的喇叭状河口,外宽内窄,口大身狭,湾口宽达100千米,而到海宁市盐官镇宽度仅2000—3000米,前浪受阻,后浪又起,潮水涌积成高高的浪峰,因此自古以来盐官镇就是观赏钱塘涌潮的胜地。三是气象因素:当地春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与潮头流向相反,削弱潮势,而夏、秋季盛行东南季风,风助潮势。四是水文因素:秋分前后,钱塘江水径流量大,与海潮相向顶托,潮头更高。

(板)三、发达的沿海经济

(讲)浙江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加上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经济的促进作用,使其经济飞速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首位。 (朗读)47页阅读

(问)舟山渔场附近海洋环境恶化,捕鱼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结)海洋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开发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滥杀滥捕等原因。 ●板书设计:

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发达的沿海经济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3、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1.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

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浙江,继续沿海岸线南行,就进入了福建省,让我们一同走进福建,了解福建。

(板)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

(问)①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东南沿海) ②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浙江、江西、广东)

③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④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 (问)福建省的简称是什么?(闽)省会城市?(福州市) (板)二、著名侨乡

(问)①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②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小结)华人华侨通过直接投资,缓解了福建发展资金的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跃居全国首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大量外资,在这些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近1/3。华人华侨通过贸易合作,扩大了福建产品的国际市场。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促进了福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海外侨胞素有关心家乡事业建设的传统。福建籍的华人华侨中有大量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建省就十分重视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极大地加快了福建的科技兴省进程。 (板)三、发达的旅游业

(读图)49页图2—25

(讲)武夷山风景区红岩挺秀,碧水流淌,山水辉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林区野生动物达400多种,有“蛇的王国”和

“昆虫世界”之称,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罕见,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录》,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申报的面积最大的遗产区。 (读)49页阅读 (图)49页2—27

(讲)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区西南部海上的一座小岛,与市区有700多米宽的海峡相隔,宁、元时称为圆沙洲,明代易名鼓浪屿,因为岛西南角的一个岩洞,涨潮时浪涛撞击,发出如鼓的响声而得名,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全岛最高点日光岩,高90多米,日光岩上保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并建有郑成功纪念馆,登临岩顶可眺望厦门市区和金门岛,岛上环境幽雅,街道洁净,不准行车,无论是岛上的居民还是游客都以步代车,没有汽车、自行车,是全国惟一没有车辆的地方。 ●板书设计:

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二、著名侨乡

三、发达的旅游业 四、发达的沿海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能力目标:

1. 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2. 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

1、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 2、经济特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有首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 (板)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

(图)50页,图2—28,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小结)台湾省地处中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越巴士海峡即达菲律宾,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240.6万,有汉族、高山族,满族、回族等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读)51页“高山族” (图)50页图2—29

(问)①根据高程表,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250米) ②台湾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台湾省的最高峰?(玉山) (板)二、台湾岛的地形 三、气候与自然资源

(问)①台湾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有哪些自然资源?

(练习)52页活动 (板)四、经济

(问)主要经济部门有哪些?(农业、工业、交通、对外贸易、旅游业)

(讲)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台湾本岛中部,湖南被一小岛分割为两部分,轮廓近似日轮和新月,因而得名。阿里山,以森林、云海、日出并称“三大奇观”,有一株红桧树龄达3000年,高53米,称为神木。玉山,玉山山脉为“宝岛屋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雪,山顶景色十分壮丽。 (板)五、主要城市 ●板书设计: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 二、台湾岛的地形 三、气候与自然资源、 四、经济 五、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地图,使学生了解广东省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及珠江水系。 2、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3、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4、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对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2、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著名的黄埔军校校址在哪个省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我国哪个省区? (板)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自然地理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广东省的位置

(小结)广东省南临南海和海南省,东接福建省,西连广西,北倚南岭并与湖南、江西两省接壤。

(练习)54页活动1、2

(板)二、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问)你认为广东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小结)广东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陆兼备,交通发达,是祖国南大门,对外贸易重要口岸;靠近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大,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 (板)三、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 (朗读)55页,“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练习)55页活动2 (板)四、主要城市

(讲)广州——省会;深圳、汕头——经济特区;湛江——华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 (练习)54页活动1 ●板书设计:

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三、珠煤三角洲发达的农业 四、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二节 “繁华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能力目标:

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教学重点: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地图册24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花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为紫荆花,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因此祖国的国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香港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东南沿海。 (板)第十二节 “繁华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

(读图)地图册24页,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

(小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毗邻,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为浩瀚的南海。 (读图)地图册24页,香港特别行政区图

(讲)在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最高峰——大帽山,海拔957米。 (读图)56页,香港城区图

(讲)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用大量的沙石、泥土在浅海湾地区大规模地“填海造陆”,目前香港总面积1099平方千米,人口672.5万,

(读图)56页图2—38,“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图

(问)①香港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7月)大致气温为多少?(29℃)

②香港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1月)大致气温为多少?(16℃)③香港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6—8月)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多少?(2214毫米) ④分析香港气候特征并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板)二、香港经济特征

(问)香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具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条件?

(小结)香港地理位置优越,背靠祖国内地,南通东南亚地区,是东西方江苏省省会南京历史

悠久,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并称为我国“六大古都”,当地特产有板鸭、盐水鸭、雨花石等,全市有大小公园40多座,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众多。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富饶水乡”——江苏省 一、自然环境

二、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 三、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1u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