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论述题大全3

更新时间:2024-01-12 18: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供给曲线可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

短期的行业供给曲线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基础。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它的短期平均成

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市场或行业的供给曲线

是本行业所有厂商的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总和,即所有厂商

的供给曲线的总和(参见图A2—19)。 〖PSA219,+48.7mm。64.9mm,BP#〗 图A2—19

图中,行业供给曲线S和厂商供给曲线S相类似。在已知市场上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情况下,

将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便得到行业的供给曲线。

在长期内,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横向之和,即所有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

低点以上的长期边际成本之和。但是,由于长期内行业中厂商的数目是变动的,所以,行业中

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与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行业中产量变动对行业中厂商的成本的影响有

关。根据这一影响,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三种情况。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是指市场需求变动从而行业供给量变动时,企

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位置不发生上下移动的行业。当行业中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而导致市场价

格提高时,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引起厂商的进入。厂商的进入,使得行业供给增

加,市场价格下降。当行业中的厂商再次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将仍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进行生产。由于厂商的成本曲线不发生变动,所以,该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等

于厂商的长期最低平均成本(参见图A2—20)。 〖PSA220,+39.2mm。105.1mm,BP#〗

图A2—20

在行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连结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1的交点 E1和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2的交点 E2,便得到水平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LS。

成本递增行业的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是指市场需求增加会导致行业长期平均成本曲 线垂

直上移的行业。在行业中的市场价格上升后,当厂商再次处于均衡时,尽管厂商仍会在平均成

本的最低点生产,但这时的平均成本提高,行业中的产量增加。所以,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且斜率为正(参见图A2—21)。 〖PSA221,+40.9mm。105.1mm,BP#〗 图A2—21

连结E1,E2,得到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

成本递减行业是指需求增加会导致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的行业。在价格上升之后,由

于厂商的进入所产生的外在经济,使得重新处于均衡的厂商按更低的平均成本提供产出,以满

足增加了的需求。所以,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参见图A2—22) 。

〖PSA222,+39.2mm。105.1mm,BP#〗 图A2—22

连结E1,E2,得到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

22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对其配置资源的效率作出评价。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厂商的调整基础之上的。从长期来看,完全竞

争市场上同时进行着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厂商为了在既定的产量下花费最小的成本,将

不断调整短期内不变的生产要素,使得成本为最低。另一方面,行业中厂商的数目成为变量

:行业如果存在超额利润,会引起厂商的进入;行业中代表性厂商出现亏损,某些厂商

将离开该行业。

就单个厂商而言,边际收益既定,而厂商的边际成本在经过调整之后趋向于长期边际成本。利

用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对代表性厂商出现超额利润、无利润和亏损的状况进行分析,并配

合图形说明其均衡的过程及其条件。(参见本部分第20题答案。)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

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

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

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

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

,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

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

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

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

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

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

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 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 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

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

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

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

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 带来的资源浪费。

但是,完全竞争市场也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1)尽管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产量最大和技术规模最优,但是没有差异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准

确地反映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因为对于同一用途的商品而言,完全竞争市场迫使消费者只 能选择一种商品。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是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横向叠加得到的,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如果在经济系统中收入分配不均,那么,收入高的消费者的需

求对于市场需求的影响大,而收入低的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市场需求的影响小。这样,市场需求

的变化主要反应收入高的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并不一定能准确地

反应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3)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每一个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只占市场份额的很少一部分,这就限制了企

业的生产规模。在市场需求既定的条件下,现有的技术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

现有的技术使得平均成本有可能在很大的产量范围内处于递减阶段。但是,受到需求的制约,

完全竞争市场不允许一家企业提供过多的产出,迫使企业只能选择小规模的生产技术。所以

说,完全竞争市场未必能使企业选择最优的技术,或者说选择最优技术进行生产不一定能满足

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高效率以及它过于严格的限制,使得该种市场经常被看做为一种理论模 式。

23试比较分析完全竞争和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及其效率的优劣。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dd,MR和AR重叠,它与AC的最低点相切,并且MC 通过这个切点。厂商的产量由MR=MC的交点决定,在此产量下,产品价格由 dd(AR)决定,成本由AC决定(参见图A2—23)。 〖PSA223,+43.4mm。67.7mm,BP#〗 图A2—23

图A2—23中,E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点,OP为均衡价格,Q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

清,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大于均衡价格,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由于超额利润吸引新厂商加入,

产量增加,价格下降,一直降到均衡价格水平,超额利润消失为止。如图A2—23所示,若P

上升到P1,则MC交MR于E1,其产量为Q1,E1

Q1交AC于F。此时总利润为OP1E1Q1的面积,成本为ONFQ1

进一步,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那么,社会所生产出的所有

产品按照参与生产的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进行分配,恰好把产品分配完毕。 同时,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提供生产要素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是因为提供这些生产要素会给

要素所有者带来一种负效用。例如,劳动会使得劳动者产生疲劳,提供资本必须以削减当前

的消费为条件等。要素所有者的这些负效用需要使用者给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加以补偿。

只要所得到的收入给要素所有者带来的满足大于因提供要素所产生的负效用,那么要素所有

者就会提供更多的生产要素。当二者相等时,要素的所有者获得最大的效用。 当要素市场处于均衡时,厂商因使用生产要素而获得最大利润,要素所有者因提供生产要素而

获得最大的满足。所以,西方经常学企图论证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以使得要素收入的分配 合理、制度和谐。

应该指出,生产要素的使用和要素收入分配的市场分析具有一般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素使用和供给的竞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要素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所论证的要素市场的和谐是在假定要素私有的条件下进行的。事实上,要素

的最初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而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自然会形成这一分配制度

所固有的不平等。因此,不难看出西方经济学在分配问题上的辩护性。 28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曲线具有特殊的形状,一般说来,它向后弯曲 。

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

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为消费者带来

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

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

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

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

。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

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

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 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

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

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

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

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29在完全竞争、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有何不同 ?试加以分析。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雇用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数量的一般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

素成本(参见图A2—26)。 〖PSA226,+59.3mm。72.3mm,BP#〗 图A2—26

为了利润最大化,厂商每使用一单位数量的劳动所花费的成本必须等于该单位劳动所带来的

收益: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厂商会减少该单位生产要素的使用;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厂商则增加

使用。依照定义,厂商使用最后一单位劳动所花费的成本就是该单位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而

因使用该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出卖后获得的收益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它等于要素的

边际产品的边际价值,即边际产品乘边际收益。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面临着既定的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这时,厂商使用任何数量时,每

单位的要素所花费的成本都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即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的市场

价格。由于产品的价格既定,所以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乘产品的价格,即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这样,

随着劳动价格(工资率)的变动,厂商依照边际产品的价值曲线决定雇用劳动的数量。所以,在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在产品市场垄断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出卖使用劳动生产出的产品时面临着市

场需求曲线,它向下倾斜。这就使得产品的边际收益小于市场价格,从而使得劳动的边际收益

产品低于边际产品价值。在要素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厂商会根据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

于劳动价格的条件决定劳动使用量。在这种条件下,劳动的需求曲线是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它

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从而在既定的劳动价格下,厂商雇用更少的劳动。

在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厂商雇用劳动数量的原则仍然是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

际要素成本。为了方便起见,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样,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

际产品价值。与以上两种市场结构不同,劳动市场上的买方垄断意味着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

购买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所以,该厂商的购买量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其平均要素成本递

增。换一句话说,厂商面临的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市场的供给曲线,它向右上方倾斜。这时,厂

商使用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不再是不变的量,它因劳动的平均要素成本增加而以更快的速度

增加,即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劳动的供给。厂商根据该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决定劳动的使用量,并把劳动的价格确定在比边际要素成本更低的劳动供给曲线上。由于买

方垄断条件下厂商决定劳动价格,所以在这一市场结构下没有明显的劳动需求曲线。

30试就利润的来源论证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

利润是企业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学中有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之分。这两种利润的来

源不同,作用也有差异。

一般而论,企业以利润为目标,追逐利润的过程,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社会资

源的最优配置,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一生产要素的收入,它由该要素的供给和需

求的均衡所决定。这一部分利润是企业的隐含成本,归于企业的成本。正常利润的存在促进

企业家更好地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率。

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在静态的完全竞争市场上,超额利润是不存在

的。但在动态的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着创新、风险和垄断因素,因而有可能产生超额利润 。

超额利润是创新的报酬。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主要包括引入新产品

、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原料的新来源和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创新给

企业带来利润。创新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超额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在经济社会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一项决策由于难以预料的

因素可能带来超额利润,也可能出现亏损。因此,超额利润是企业承担风险的报酬。许多具有

风险的项目是社会所必需的,从事这些项目就要承担风险,因此超额利润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的

一种形式。由风险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从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风 险事业。

超额利润是垄断收益。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市场支配力获得超额利润。卖方垄断厂商面对的产

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从而一般会有超额利润。买方垄断者面对着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

曲线,因而可以通过压低生产要素价格,获得超额利润。这种利润是垄断者对消费者或生产要

素所有者的剥削,会对社会福利产生副作用,并且有可能阻碍技术进步,是不合理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1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