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学案

更新时间:2024-04-23 16: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爱农》学案设计

白玉荣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鲁迅,识记他的重要作品。

2、明确散文与记叙文的关系及散文与小说的不同点。

3、了解范爱农的基本经历,对范爱农有初步了解。

预习作业:

初读课文,梳理本文生字生词,尽量不受旁批的干扰,并在文中画出自己不理解的文句。

前提测评: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大抵(dǐ) 强劲(jìn) 慷慨(kǎi) B 钝滞(zhì) 揖让(yī) 订正(dìng) C 拮据(jié) 蜕变(tuì) 连累(lèi)

D 衙门(yá) 挫折(cuò) 绿林(lǜ)

一、作者介绍

在你眼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1) 生介绍 (2) 师补充 鲁迅(1881~1936)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知识补充拓展

常见的文学体裁有哪些?

自学指导

阅读语文书第25页、26页1——7自然段

1

思考:

1、散文与记叙文哪个范围大? 2、散文与小说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范爱农基本情况介绍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蔼农。浙江绍兴皇甫庄人,1883年4月9日(清光绪九年三月初三)诞生在一个破落的幕僚家庭中。范爱农3岁丧父,5岁丧母,与妹妹范云姑靠祖母抚养成人。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徐锡麟任该校副办(副校长),兼算学、测绘、体操教习。在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才生,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他是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1912年7月10日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

布置作业: 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鲁迅评价范爱农的句子,并结合这些句子分析鲁迅对范爱农情感的变化,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理清文章情感线索。 2、理解并学习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3、了解文章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把握文章结构

自学指导一

1、 看文本,依次找出鲁迅评价范爱农的句子。

2、结合这些句子分析鲁迅对范爱农情感的变化。

①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②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过的。 ③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④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 ⑤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

⑥我至今不明白他是失足还是自杀。

自学指导二

1、在文中找到下列范爱农的语言描写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联系文章上下文体会他的语言特点及所蕴含的情感。 a、“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b、“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

2

c、“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d、“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e、“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f、“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

自学指导三

快速默读课文。作者围绕范爱农,一共写了几件事情?拟出小标题。

思考探究

文章回忆范爱农,主要选择了“同乡会争执”和“报馆案风波”两件事。后一件事似乎与范爱农关系不大,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写这件事呢?它和前一件事有什么关系呢?

布置作业:

根据文章内容和注释,顺叙范爱农的一生,写一篇名为《范爱农小传》的短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从文中找依据,探究范爱农悲剧的根源。 2、用心体会文章中真情流动(动情)的语句。

3、解决旁批中的疑问,明确标记旁批的方法。

思考探究:

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你认为是下面哪一个?请依据文本说明理由。

A、 酒 B、 生活窘迫 C、 社会的黑暗

语句欣赏:

语言富有人情味便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请找出你认为的文章中最动情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自学指导:

1、快速通读课文和旁批,小组间回答旁批中的疑问。

2、思考:哪些内容可以写入旁批?

布置作业:

给《 》写旁批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1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