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辽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反思-1.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4:57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反思

本文以2009年各地语文高考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命题上的特点以及值得探讨的问题,供同行讨论批评。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

纵观2009年的语文高考卷,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个特点: 1.变化中保持稳定,个性与共性相统一

高考主要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其权威性、公平性、对教学的影响力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与古文、作文相比,现代文阅读的变化相对较大,对日常教学的影响也更直接,所以现代文阅读考试应体现连连贯性、稳定性,以避免学校教学无所适从。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呈现出开放的局面,一些省(市)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独立命题。高考试题,包括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均体现出一定的个性,总体又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2009年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均体现个性与共性、变化与稳定的统一。

2009年现代文阅读题的稳定体现在选文类型、试题结构、试题分值、测试点以及能力层级等许多方面。如全国卷Ⅲ除了题号、少数题型等有调整外,试卷结构、选文类型、试题的分会等基本要素都没有多少变化;福建卷虽然对一些试题的顺序做出调整,但每一部分测试的知识点、能力点基本与去年一致,结构的调整更利于学生答题。

2.阅读信息丰富,贴近现实生活

审视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看出,从显性的试卷结构、选文分布、试题编制到隐性的知识点、能力点选择、选文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丰富性。

丰富性主要体现在选文方面。2009年全国语文高考选言语较为丰富,覆盖面较广。从体裁上看,有散文、小说、访谈、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等;从选文的题材上看,分别涉及到探索精神、坚韧精神、善与美、执著、奉献、健康新观念、时代的进步、人性美、历史的复杂性、正确的人才观、热爱与尊重自然、宽容精神、鼓励个性、家园意识、母爱、民主文化、敬业精神、淡泊的生活态度、对科学的反思、人文主义、诗意生活等,涵盖了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选文,体现了考试与育人相结合、工具与人文相统一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从能力测试点来看,大多数试卷涉及阅读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信息筛选”、“概括段意”、分析观点”、“理解主旨”、“辨析表达差异”等能力,有些试卷还检测了学生的“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能力。

无论选文信息的丰富性,还是文体的多样性,都透露出一个信息:考试应着眼现代、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例如,所有试卷的43篇选文中,有36篇描述的是当今

的生活,只有7篇属于现代文学范畴。这体现了命题人考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重点检测学生阅读不同特征的文本能力的追求。

3.强调开放性,倡导独立思考与个性发挥

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的一大追求。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对自主探究能力的检测也就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大亮点。例如,全国卷III的选作题中,第11题的(4)“评价小说中的一个细节”,第12题中的(4)“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都属于开放题,分值均为8分;山东卷第22题(选做题)的两个选项,都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分值均为6分。这些试题都较好地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与个性发挥的空间。

当然,高考是人才的选拔测试,什么样的试题既能体现出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又不失高考检测的客观性,这是一个充满争论的难题。今年的一些考题纵然开放度不小,但是答题的思维方式还是立论阐释式的,很少检测逆向思维的能力,而逆向思维能力、分析批判能力方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反思20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改进的空间。例如,试题命制质量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不少省(市)现代文阅读中都有类似“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的试题,这样的试题质量不高。一般说来,设计选择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尽量不设计没有情景的选择题,一个情景中不要有多个主题,选项分别与题干在内容和表述上构成合理的逻辑关系,避免题干对选项的提示作用,不同的迷惑项应该反映不同的错误类型,选项长度力求一致。试题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以下着重谈三个问题。

1.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核心测试点定位存在偏差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虽然文体丰富,但是,在对文本尤其是社会科学类文章的核心检测点的选择上,普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试题相对偏向检测学生对局部信息的筛选,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够;偏内容概括,轻表达手法;偏词句理解,轻思辨能力考查。

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能力,相关文章也是高考考卷从不缺席的阅读材料。在2009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社会科学类文章有20篇,占总选文数的近一半,充分说明了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是,选择怎样的文章、设计怎样的题目、检测哪些阅读技能等是这部分阅读测试需要思考研究的。

与其他文体相比,社会科学类文章的突出特点是有客观的研究对象、严密的逻辑、严谨的语言思路方法、独到的观点以及严密的论证过程。因此,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检测,其重点不应在词句意义的辨析、表述的独特上,而应该专重于以下方面:读者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解是否准确;读者对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否把握;

读者对论据、材料的判断,对文章的逻辑思路是否明晰。这四项又是互相关联的。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试,主要应该着眼于这些方面,而不应局限于细枝末节。如全国卷第一篇现代文《释“王”》,要读懂这篇文章,这样几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

(1)甲骨文的“王”字本意是什么? (2)甲骨文“王”的释义经过哪些阶段?

(3)说甲骨文“王即斧钺”’的理由有哪些?其中最充分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能回答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便全部读懂了。可是,这份试卷的题目,对上述问题很少涉及,相反,只考了一些段落和词句的理解,显得抓小放大。

再如上海卷中第一个语段《专家与通人》里,如果要从这个语段里出一道题目的话,那么首选的设题点似乎应该是“文章认为专家与通人的区别在哪里”,“现在不能成为通人的原因是什么”。江苏卷中第二语段《说“异”》,首选的问题应该是“作者文中‘异’的正确含义是什么?”这些核心问题如果不解决,而去考查一些文字表达上的些微差异,其考核价值就很有限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这样的问题几乎每一份考卷都存在,这是很大的遗憾。

下面再以全国卷Ⅲ为例,分析这部分阅读测试内容。全国卷III第一题D项“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这一项错在原文是“可能”、“大概”的不确定的语气,选项改为确定的语气。第2题依旧主要考查学生比较文字表达的细微差异,如A项的转折暗示的对比不存在,B项的“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原文中的对象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感受,选项中改为现在的流行歌词内容,D项只是“更为出色”不同于原文的“不见逊色”,这些比较考查大多侧重于词语的表达。第 3题题干中明确指出是考查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这应该是很有思维容量的一道题目,但是仔细分析这四个选项,B项的错误就是“杜甫的诗,可能更文本些”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其他几项的设题点也依然放在词语、句子意思是否以偏概全、偷换概念以及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等的辨析上,学生主要根据这些辨析来判断出正确的选项来。

这样的试题固然有它的检测功效,但是更多着眼于局部的表述是否一致上,缺少对全文核心内容的把握、整篇文章结构的探究与反思。像这样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应围绕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观点的论证思路、核心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语言表达的严谨等来设计题目。而对这些整体把握文本要点与思路、反思文章的严谨性的能力的考察对于高考来说更为重要。

不仅是社会科学类文章,其实,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每一类文体,都有其核心价值,这一方面体现在思想、情感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独特的表达样式上。对有的文体来说,形式上的特征甚至更具有本质性,更值得考查。例如,新闻报道文体着眼于最快、最简洁地把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它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若是考查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不仅仅要考查学生是否读到该新闻报道里的事件等信息,更需要检测学生抓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恰当运用相应的技能快速、高效地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否则,选择新闻报道的价值就不大了。比如2009年山东卷中有一个语段是电视访谈,从选文文体类型上,这是很有胆略和创新精神的,这样的选文很符合当下对公民阅读素养的期待,命题者的出发点很好。但是 4道考题,一题是概括要点,两题为理解分析句意、词意,一题是对文中某一观点的分析评价。这些考点与访谈的功能、文体特点没有任何联系,或者说,命题者没有将访谈这类文本阅读的独有的技能作为考查点,浪费了选这则材料的价值。反之,若能抓住访谈的特点——如根据对话中听众的身份、上文、心理来设计问题、选择词语,就访谈中对话特点、访谈技巧进行分析与鉴赏,这样的题目就精彩了。

2.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测评仍然难解

文学阅读自然也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板块。2009年,18份高考试卷有散文17篇,小说4篇,如果再加上人物传圮,远远超过全部现代文的半数。江苏卷还像去年一样,将文学文本的阅读检测作为必做部分,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检测作为选做项目。这都表现出高考语文对文学文本阅读的重视。

在检测学生文学文本阅读能力时,较多的试题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与主旨、表达特点与表达效果的分析,也有一些试卷关注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如全国卷III考查学生小说的阅读水平,共4道题。第1题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个选项中4个是关于小说内容的理解,只有一个选项是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第2、3两题考查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的分析;第4题为评价小说的细节描写是否成功。浙江卷也考查了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水平,其中第16题“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 100字)”与小说的阅读能力直接相关,其他几题(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归纳作品主旨、推敲小说标题)都是阅读一般文本都有可能做的事情。阅读小说需要关注叙述的角度、人称、速度,需要注意虚构与真实、想象的区别与联系,需要分析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情节与细节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检测学生阅读小说能力的重点部分。

但是,总体上2009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在检测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非文学作品的所需的不同能力的区分还是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主观题空,缺乏评价依据;人物理解、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框架几乎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得对文学作品,包括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的考核很大一部分停留在文学之外的信息筛选上。如天津卷第三语段,散文《老屋》的阅读试题,大多是对句子作用的分析,看不出散文阅读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

当然,检测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本来就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我们需要借新课

程推进的东风,加大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加强文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研究,编制出合宜的试题来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检测严重不足

“批判性”(critical)这个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批判性思维并不是通常的“批判、否定”,它既有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也同样有分析优点和长处,其核心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绍品质”。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检测是世界性的共识。

《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12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规定:七年级对学生“说理评估”能力的要求是:“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时所用的论据是否恰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八年级要求的重点在“评估文本的统一性、连贯性、逻辑以及内部的一致性和结构”。《澳大利亚高中课程标准》对9—10年级的学生阅读技能中有多条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如:“阅读各种文本并利用它们来讨论关于复杂主题的不同观点”。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他们能够:

*阅读各种文本,包括他们可以接触的成人小说和电影,讨论这些文本中所隐含的复杂态度、主题和争端。

*阅读与某个争端有关的多种大众传媒和电子文本,考查文本的视角,对证据的筛选、忽略和运用,尝试对一些观点做出评价。

*公正而个性化地对文本做出批判性的反应,认识到正确的观点可能不止一种。 不难看出,培养与检测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藉此审视200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检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试题都很少。全国卷III中第11题的(4),辽宁卷中第11题的(4),属于检测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试题。在评析2009年高考作文试题中,孙绍振再一次指出“就诱导批判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命题局限性是明显的”。

其实,在2009年考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中,含有不少可供我们测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只是我们还不善于从中挖掘。如属于主旨值得反思的,就有全国卷《孕妇和牛》一文中的虚假牧歌;属于思维单向缺陷的,有四川卷中《抗生素滥用》;属于论证逻辑欠严密的,有福建卷中《尺度》的随意发挥;属于言过其实的,如江西卷中《木车的激情》关于对木车的赞美、对现代交通的贬斥。还有用词、结构等方面。因此,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的意识,考查批判性思维的题目是不难命制的。如以全国卷第一语段《释“王”》为例,文章认为“王”字即斧钺,这个说法也许是对的,但是,论证逻辑则不够严密。如举亚里士多德说“阿伽门农王获得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利,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来证明中国古代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这个逻辑是不严密的。因为古中国与古希腊文化差异很大,帝王历来

有生杀大权,不存在什么评议会。因此,题目就可以这样来出:文中说甲骨文“王即斧钺”的理由有哪些?这些理由有没有破绽?这样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然,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也有少数试题涉及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检测,但是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不能轻视,甚至忽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检测。

高考走过30年,每年都有一点调整与变化,其中既有令人欣喜的成果,也有让人遗憾的尝试。分析高考已有的尝试,分析近年试卷的变与不变,可以让我们理性、科学地面对高考,引导我们实施更有效果、更有效率的教学,命制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高考试题。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们在高考检测中如何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真正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真正期待,至少在今后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0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