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力学

更新时间:2024-06-10 04: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 论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①农田水利学 ②农田水分状况 ③地区水情 2. 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调节措施 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①田间持水率 ②凋萎系数 ③土壤水 ④最大分子持水率 ⑤ 吸湿系数 2.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 3.土壤水的分类 4.土壤水的有效性 5.旱作物的适宜含水率 6.计算土壤含水率

7.了解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 8. 求解入渗速度和入渗总量 9.了解SPAC系统 10.计算土壤含水量 计算题

【习题1-1】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 m。 要求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

(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根据所给资料,将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容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率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只用m3/亩表示计算结果)

【习题1-2】土壤入渗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土壤经实验测定,第一分钟末的入渗速度i1=6mm/min,α=0.4。 要求

运用土壤入渗(渗吸)经验公式计算30min内的入渗水量及平均入渗速度,以及第30min末的瞬时入渗速度。

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复习思考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是哪些,各自特点 2.直接主算需水量的方法 3.惯用法的计算

4.了解修正的彭曼公式

5.作物灌溉制度的内容及确定方法 6.水稻的水量平衡方程 7.水稻灌溉制度的拟定

8.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拟定 9.旱作物的水量平衡方程 10.W净,W毛的计算 11.修正灌水率的意义?

12. 名词解释:有效降雨量(降雨入渗量) 土壤计划湿润层 灌溉用水量 灌水率 计算题

【习题2-1】用“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2-1-1。

表2-1-1 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 【习题2-2】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 基本资料

(1)棉花计划产量,籽棉300kg/亩。

(2)由相似地区试验资料得,以产量为籽棉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 (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模比系数,见表2-2-1。

要求

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计值。 解:

棉花全生育阶段需水量 =1.37×300=411 m3/亩 各生育阶段需水量

【题2—3】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内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深扎后使用。 基本资料

(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3)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0% (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4)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要求: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题2—4】水量平衡方程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 基本资料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mm,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期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在冬小麦播前进行灌溉,灌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

要求:用水量平衡法,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题2—6】北干旱地区春小麦灌溉制度设计图解法

春小麦是一种小麦类型,春种夏收。我国春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北、六盘山以西地区种植,占全国麦田面积的1/5~1/6。 基本资料

西北内陆某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平均年降雨量117mm,其中3~7月降雨量65.2mm,每次降雨量多属微雨(5mm)或小雨(10mm)且历时短;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且矿化度大,麦田需水全靠灌溉。土壤为轻,中壤土,土壤干容重为1.48t/m3,田见持水量为28%(干土重的百分数计)。春小麦地在年前进行秋冬灌溉,开春解冻后进行抢墒播种。春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田间需水量,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增深土层平均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如表2-6-1所列。0据农民的生产经验,春小麦亩产达300~350kg时,生育期内需灌水5—6次,灌水定额为50~60m3/亩。抢墒播种时的土壤含水宰为75%(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 要求

用图解法制定春小麦灌溉制度。

第三章 灌水方法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灌水方法及其分类? 2.什么是地面灌溉及其分类?

3.了解各种地面灌溉的技术要素及其关系? 4. 什么是喷灌及其主要灌水质量指标? 5.喷头的种类有哪些? 6.喷灌m,T,N的求解?

7.什么是滴灌及其主要灌水质量指标? 8.滴灌m,T,N的求解? 9.滴头的作用及其分类?

10.什么是微喷灌及主要灌水质量指标? 11.什么是渗灌? 计算题

【题3—1】灌灌水技术要素计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种植小麦,灌水定额m=50m3/亩,壤透水性中等。由土壤渗吸试验资料得知:第1小时内平均渗吸速度i0=150mm/h,α=0.5,地面坡度(畦田坡方向)为0.002。 要求

(1)计算灌水时间(h);

(2)选择畦田长度和宽度(m); (3)计算入畦单宽流量[L/(s·m)]。 【题3—2】沟灌灌水技术要素计算 基本资料

某地种植玉米,用沟灌法灌溉,土壤透水性中等,顺沟灌方向的地面坡度J=0.003,采用灌水定额m=40 m3/亩。 要求

(1)确定灌水沟的间距、长度与流量; (2)计算灌水沟的灌水时间 【题3—3】喷灌强度计算 基本资料

已知某喷头流量为4m3/h,射程为18m,喷灌水利用系数取0.8。

要求

(1)求该喷头作全圆喷洒时的平均喷灌强度;

(2)求该喷头作240°扇形喷洒时的平均喷灌强度;

(3)若各喷头呈矩形布置,支管间距为18m,支管上喷头间距为15m,组合平均喷灌强度又是多少?

【题3—4】喷灌均匀系数计算 基本资料

某次喷灌试验,雨量筒36个(6×6),呈方格网形均匀布置。雨量筒承接口直径为20cm。试验持续1h,各雨量筒承接水量,见表表4-2-1。

(1)列表计算各点的点喷灌强度; (2)计算平均喷灌强度; (3)计算喷灌均匀系数。 【题3—5】喷灌灌溉制度计算 基本资料

已知某喷灌区种植大田作物,土质属中壤土,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与田间持水率的70%。田间持水率为30%(占土体积的百分数),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据试验,耗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5mm/d,灌溉期间平均风速小于3.Om/s。 要求

计算大田作物喷灌的设计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 【题3—6】固定式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华北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图4-5-1)。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要求

(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 )是否小于土壤允

许喷灌强度( );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 (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解:因为该试验果园土壤为砂壤土,查各类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值表的砂壤土的 【题3—7】滴灌设计 基本资料

某蔬菜地拟建滴灌系统,已知滴头流量为4L/h,毛管间距为1m,毛管上滴头间距为0.7m,滴灌土壤湿润比为80%,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3m,土壤有效持水率为15%(占土壤体积的%),需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6mm/d。 要求

(1)计算滴灌设计灌水定额; (2)计算设计灌水周期;

(3)计算滴头一次灌水的工作时间。 第四章 灌溉渠道系统 复习思考题:

1.渠溉渠系的组成?

2.了解各种类型的渠系建筑物? 3. 什么是田间工程?

4.灌排(斗渠与斗沟、农渠与农沟)布置形式?

5.渠道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最小流量的概念、作用与计算? 6.了解输水损失水量的计算?

7.η渠道、η渠系、η水、η田的意义与计算? 8.渠道的工作制度?

9.了解渠道水力计算(主要是梯形断面)? 10.什么是v不冲,v淤? 11.什么是冲淤平衡断面? 12.提高水的利用系数的方法? 13.渠道防渗的意义? 计算题

【题4—1】灌区总体规划 基本资料

泥河灌区位于张庄水库以东、泥河以北的丘陵地区,见地形图6-1-1所示。灌区土壤以中壤为主,覆盖着整个浅丘陵。地下水埋深一般在5~7m之间,滨河平地地下水埋深较浅,约2~3m。夏季常降暴雨,造成局部地面淹没。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玉米为主。

灌溉水源取自张庄水库。水库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泥沙沉积渠道之患。水库最高灌溉水位26m,灌溉时保证水位不低于24m。 要求

进行灌区的总体规划,包括:

(1)取水枢纽的位置及型式选择,

(2)干渠及支渠线路的确定(要求干渠比降1:10000布置), (3)自流灌区与扬水灌区范围的划分, (4)主要排水沟道定线。

【题4—2】渠道水利用系数与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渠系仅由两级渠道组成。上级渠道长3.Okm。自渠尾分出两条下级渠道,皆长1.5km。下级渠道的净流量为Q下净=0.3m3/s。渠道沿线的土壤透水性较强(A=3.4,m=0.5)地下水埋深为5.5m。 要求

(1)计算下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道水利用系数; (2)计算上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系水利用系数。 【题4—3】灌溉渠道工作制度的拟定 基本资料

某斗渠控制4条农渠,各农渠控制的灌溉面积分别为ω农1=200亩,ω农2=250亩,ω农3=300亩,ω农4=150亩。该斗渠某次灌水的田间净流量为Q斗田净=0.06m3/s,灌水延续时间为9d。 要求

拟定该斗渠及所属各农渠可能采用的各种工作制度,算出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与灌水时间。

【题4—4】灌溉渠道系统的流量推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渠系组成如图6-6-1所示。灌区面积2.91万亩,自水库取水,水源充足。干渠全长10.4km。在桩号8十400,8十800及10十400处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渠的分水口,第一支渠与第三支渠的渠系布置型式、渠道长度、控制面积大小完全相同。

第二支渠所属一至五斗斗渠渠系布置型式、渠道长度、控制面积大小完全相同,仅二支六斗的斗渠渠系与之不同。各条渠道的长度与控制面积如表6-6-1所示。 第二支渠全长3.0km,二支一斗及二支二斗在1.4km处分水,二支三斗及二支四斗在2.2km处分水,二支五斗及二支六斗在3.Okrm处分水。

灌区土壤透水性中等(A=1.9,m=0.4),地下水埋深大于5m。

灌区的设计灌水率值为0.35m3/(s·万亩),灌水延续时间为15d。田间水利用系数采用η田二0.95。 要求

制定各级渠道的工作制度;推求支渠以下各级渠道及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计算各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题4—5】土质渠床渠道断面的水力计算 基本资料

某渠道设计流量Q=3.0m3/s。灌溉水源取自河流。该河在灌溉季节水流含沙量ρ=0.5kg/m3,泥沙为极细的砂质粘土。加权平均沉降速度为ω2mm/s。渠道沿线土壤为重粘壤土,地面坡度为1:2500左右,渠道按良好的质量施工及良好的养护状况设计。 要求

设计渠道的断面尺寸。 第五章 灌溉管道的系统 复习思考题:

1.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

2.管道灌溉系统的优点(与渠道灌溉系统相比较) 3.管道系统的分类?

4.对管道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5.管道附件有哪些?各自的作用? 6.管道系统的工作制度及其适应情况? 7.了解管道灌溉系统的水力计算? 8.了解管道灌溉系统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灌溉水源? 2.什么是灌源水质? 3.扩大灌溉水源的措施?

4.灌溉取水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5.什么是灌溉设计标准?两种表示方式? 6.什么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及其确定和计算? 7.什么是抗旱天数? 计算题

【题6—1】灌溉取水枢纽型式与位置选择(解题示例) 基本资料

某灌溉区范围如图5-1-1所示。灌区北面靠山,南面临河,地形北高南低,靠近河流断面10处的A点为灌溉区地面最高点。根据灌溉水位控制计算,在A点处的干渠水位为海拔“144.0m即可自流控制全灌区。

灌区水位取自河流。图上所示河流各个断面间的距离皆为lkm。该河流在10号断面以上婉蜒于山区,河道水面比降为1:1000,两岸皆为高山,渠道只能沿河岸边布置,无其它线路可行。在10号断面以下,进入山麓平原,河道水面比降为1:2500。沿河地质条件无大差异,各处皆可选作坝址。

设计年10号断面处河流最小流量和灌区逐月用水量,见表5-1-1。

在10号断面处,当河流流量为12m3/s时,水位高程为海拔141.Om。

根据灌区土质及水源含沙情况,干渠比降选在1:2000至1:10000范围内渠床皆不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在流量分析及水位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渠首位置及型式,计算A点以上干渠的长度。如选择有坝取水方式,要求确定拦河坝的壅水高度,如选择抽水取水方式,要求确定抽水扬程。干渠渠首进水闸的水头扭失可按0.2m计算,干渠沿线可按无交叉建筑物考虑,不计集中的水位落差。此题为粗略计算,不要求考虑其他细节。 【题6—2】灌溉取水枢纽位置的选择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同[习题5-1],与其不同的有以下几点:在10号断面以上,河流比降为1/500;在7号断面处有一险滩,水位集中降落1.5m,灌区最高点为A,在A处当干渠水位为海拔146.3m时,才能自流灌溉全灌区。 要求

取干渠比降为1/1000,渠首进水闸过闸水头损失为0.2m,采用无坝取水枢纽时,试分析渠首位置宜选在何处。 解:

1、流量分析

根据本题所给出的“设计年灌区逐月用水量及10号断面处河流最小流量”值,已知河流各月的最小流量皆大于灌区用水流量。因此,不需对河流流量进行调节即可满足灌溉用水要求,故排陈了选择有库取水枢纽的必要性。 2、水位分析

在灌溉季节河流最小流量为12m3/s时,10号断面处河流的水位高程为141.0m,在1至10号断面间河流比降为1/500,在7号断面处有一险滩,水位集中降落1.5m,据此可推算出各断面处的水位高程,见表5-2-2。

10号断面以下河流比降为1/2500,据此可推算出10至13号断面处的水位高程,见表5-2-3。

由表中看出在10号断面以下,不宜选作渠首位置。

灌区最高点为A,在A处干渠水位为海拔146.3m时才能自流灌溉全灌区。取引水干渠比降为1/1000。引水干渠终点为A,沿河道布置。 如果首选在10号断面上游,则可按干渠要求推算出1至10号断面处的水位高程,见表5-2-4。 表5-2-4 各断面处干渠要求的水位 单位(m)

3、渠首位置与型式选择

(1)无坝取水枢纽:从河床地形来看,在干渠沿河而行的左岸,便于利用横向环流作用以取水防沙,可以造作无坝取水枢纽位置的凹岸,但只有3、4、6、8、10号断面可选用,其他皆不适宜。 从水位控制来看,只有在河流水位高于干渠要求水位之处才有可能选作渠首位置。现考虑渠首进水闸水头损失为0.2m,如干渠比降为l/1000,则渠首位置必须选在6号断面处。 表5-2-5 无坝取水枢纽方案比较表

【题6—3】无坝取水渠首工程的水力计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采用无坝引水渠首工程自河流引水灌溉农田,设计引水流量Q引=32m3/s。渠首处渠道要求水位为53.82m,渠底高程为51.57m,河流临界期最低水位54.5m,相应流量130.0m3/s。

渠首处河底高程为51.0m,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5-3-1所示。当河流流量为lOOm3/s左右时,河流流速为1.1m3/s。 要求

确定取水闸闸前水位及闸孔尺寸。 第七章 田间排水 复习思考题

1、田间排水的作用

2、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防涝、防渍、防治盐碱、耕作) 3、排水系统的组成

4、什么是大田蓄水能力及计算 5、排时历时的确定

6、排水沟对地下水的调控作用 7、排水农沟的沟深计算 8、了解沟长的理论公式 9、暗沟排水系统的组成 10、什么是鼠道排水及特点 计算题

【题7—1】大田蓄水能力计算 基本资料

某地区地形平坦,暴雨集中,易发生沥涝。某次暴雨量为P=280mm,降雨历时为24h。该次暴雨前地下水埋深为1.3m,雨后年许的地下水最小埋深为0.5m。

经勘察,该地区平均土壤空隙率为50%,平均最大持水率为65%(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降雨前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平均含水率为4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

经测定,该地区土壤渗吸速度特征为:第一分钟末的渗吸速度=4.5mm/min,a=0.6。 根据该地区农业生产计划,要求田间淹水时间不得超过1.5d。 要求

计算该地区的大田蓄水能力,发生该次暴雨后,在允许的淹水时间内,能渗入土壤的水量为多少?这些水量是否能蓄得下?应从田间排走的水量为多少?如雨前土壤含水率为55%(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则又如何?

【题7—2】干旱地区防盐地下水排水沟深度与间距的确定 基本资料

某灌区处于干旱地区,蒸发量很大,降雨极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强度为0.002m/d,土壤渗透系数为1.2m/d,不透水层埋深9.8m,地下水临界深度1.8m。 要求

设计田间排水沟的深度与间距,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第八章 排水沟道系统 复习思考题:

1.排水系统的组成?

2.排水沟系的组成?

3.排水流量的作用、定义、计算? 4.什么是排涝、排渍水位?

5.什么是除涝设计标准?如何确定? 6.排水沟断面设计原则? 计算题

【题8—1】用最大排模经验公式计算排水河道的设计流量 基本资料

某排水河道位于低洼易涝平原区,流域面积200km2,该地区5年一遇设计1日暴雨的点雨量为1O5mm。根据水文分析该地区设计最大排模经验公式为: m3(s·km2) 要求

计算5年一道的最大排水模数及排水河道的设计流量。 第九章 分区水利问题及其治理 复习思考题:

1.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其特点? 2.引、蓄结合灌溉系统的水量调配方式及特点? 3.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有哪些? 第十章 灌排管理与环境 复习思考题:

1.灌排管理的内容? 2.配水水量计算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0b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