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9 13: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

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2. 陌上桑

⑵⑶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

⑷⑸⑹⑺

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⑼⑻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

怨怒,但坐观罗敷。

⑾⑿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

⒀⒁

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⒃,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

⒅⒆

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3.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4.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5.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7.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8.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9.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0.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yè),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1.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12.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3.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4.少年行四首 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15.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16.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7.兵车行 唐朝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

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8.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9.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20.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21.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23.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4.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5.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6.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第二部分:课外经典文言文

要求:三篇文章《秋水》《登楼赋》《与顾章书》全文背诵。其余三篇

熟读,背

诵划横线的句段。

1 秋水 (战国)《庄子》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3)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4)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5)其面目,望洋(6)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7)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

(8)

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

。”

【注释】

(1)时:按时令。(2)灌:奔注。河:黄河。(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4)不辩:分不清。(5)旋:转,改变。(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到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赏析】

本文是寓言,写的是河伯见识短浅,狂妄自大,看见河水暴涨淹没—切,就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最美的地方。但当他看到海更广大无边,自叹不如。海若的一席话颇具哲理,告诉人们看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点,应当全方位、多角度。这故事告诉我们须知:河外有海,天外有天。

2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3),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4),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5),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8),则思三驱以为度(9);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10)。简能而任之(11),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25)

。钟仪幽而楚奏兮

(26)

,庄舄显而越吟

(27)

。人

情同于怀土兮(28),岂穷达而异心(29)!

惟日月之逾迈兮(30),俟河清其未极(31)。冀王道之一平兮(32),假高衢而骋力

(33)

。惧匏瓜之徒悬兮(34),畏井渫之莫食(35)。步栖迟以徙倚兮(36),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38),天惨惨而无色(39)。兽狂顾以求群兮(40),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42),征夫行而未息(43)。心凄怆以感发兮(44),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46),气交愤于胸臆(47)。夜参半而不寐兮(48),怅盘桓以反侧。

【注释】

(1)兹:此。麦城楼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漳、沮二水汇合处。(2)聊:姑且,暂且。

(37)

(41)

(45)

(49)

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销忧:解除忧虑。(3)斯宇之所处:指这座楼所处的环境。(4)实显敞而寡仇:此楼的宽阔敞亮很少能有与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敌。(5)挟清漳之通浦: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挟,带。清障,指漳水,发源于湖北南漳,流经当阳,与沮水会合,经江陵注入长江。通浦,两条河流相通之处。(6)倚曲沮之长洲:弯曲的沮水中间是一块长形陆地。倚,靠。曲沮,弯曲的沮水。沮水发源于湖北保康,流经南漳。当阳,与漳水会合。长洲,水中长形陆地。(7)背坟衍之广陆:楼北是地势较高的广袤原野。背:背靠,指北面。坟:高。衍:平。广陆:广袤的原野。(8)临皋(gāo)隰(xí)之沃流:楼南是地势低洼的低湿之地。临:面临,指南面。皋隰:水边低洼之地。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9)北弥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牧:郊外。湖北江陵西有他陶朱公墓,故称陶牧。(10)昭丘:楚昭王的坟墓,在当阳郊外。(11)华实蔽野:(放眼望去)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华:同“花”。(12)黍(shǔ)稷(jì)盈畴:农作物遍布田野。黍稷:泛指农作物。(13)信美:确实美。吾土:这里指作者的故乡。(14)曾何足以少留:竟不能暂居一段.曾,竟。(15)遭纷浊而迁逝: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纷浊:纷乱混浊,比喻乱世。(16)漫逾纪以迄今: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逾:超过。纪:十二年。迄今:至今。(17)眷眷(juàn):形容念念不忘。(18)孰忧思之可任:这种忧思谁能经受的住呢?任,承受。(19)凭,倚,靠。开襟:敞开胸襟。(20)蔽荆山之高岑(cén):高耸的荆山挡住了视线。荆山,在湖北南漳。高岑:小而高的山。(21)路逶迤(wěiyí)而修迥:道路曲折漫长。修,长。迥,远。(22)川既漾而济深:河水荡漾而深,很难渡过。这两句是说路远水长归路艰难。(23)悲旧乡之壅(yōng)隔兮:想到与故乡阻塞隔绝就悲伤不已。壅,阻塞。(24)涕横坠而弗禁:禁不住泪流满面。涕,眼泪。弗禁,止不住。(25)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据《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陈、蔡绝粮时感叹:“归欤,归欤!”尼父,指孔子。(26)钟仪幽而楚奏兮:指钟仪被囚,仍不忘弹奏家乡的乐曲。《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让他弹琴,晋侯称赞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27)庄舄(xì)显而越吟:指庄舄身居要职,仍说家乡方言。《史记?张仪

列传》载,庄舄在楚国作官时病了,楚王说,他原来是越国的穷人,现在楚国作了大官,还能思念越国吗?便派人去看,原来他正在用家乡话自言自语。(28)人情同于怀土兮:人都有怀念故乡的心情。(29)岂穷达而异心:哪能因为不得志和显达就不同了呢?(30)惟日月之逾迈兮:日月如梭,时光飞逝。惟,发语词,无实义。(31)俟(sì)河清其未极: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那一天。俟,等待。河,黄河。未极,未至。(32)冀王道之一平:希望国家统一安定。冀,希望。(33)假高衢(qú)而骋力: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负。假,凭借。高衢:大道。(34)惧匏(páo)瓜之徒悬: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被白白地挂在那里。《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比喻不为世所用。(35)畏井渫(xiè)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却没有人来打水吃。渫,淘井。《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比喻一个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重用的人。(36)步栖(qī)迟以徙倚:在楼上漫步徘徊。栖迟,徙倚都有徘徊、漫步义。(37)白日忽其将匿(nì):太阳将要沉没。匿,隐藏。(38)风萧瑟而并兴:林涛阵阵,八面来风。萧瑟,树木被风吹拂的声音。并兴,指风从不同的地方同时吹起。(39)天惨惨而无色:天空暗淡无光。(40)兽狂顾以求群:野兽惊恐地张望寻找伙伴。狂顾:惊恐地回头望。(41)鸟相鸣而举翼:鸟张开翅膀互相地鸣叫。(42)原野阒(qù)其无人:原野静寂无人。阒,静寂。(43)征夫行而未息:离家远行的人还在匆匆赶路。(44)心凄怆以感发:指自己为周围景物所感触,不禁觉得凄凉悲怆。(45)意忉怛(dāodá)而憯(cǎn)恻:指心情悲痛,无限伤感。这两句为互文。憯,同“惨”。(46)循阶除而下降:沿着阶梯下楼。循,沿着。除,台阶。(47)气交愤于胸臆:胸中闷气郁结,愤懑难平。(48)夜参半而不寐:即直到半夜还难以入睡。(49)怅盘桓以反侧:惆怅难耐,辗转反侧。盘桓,这里指内心的不平静。 【译文】

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重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

(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仕楚)做了大官虽在并呻吟却还发出越地的声音。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

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担心像葫芦瓢一样徒然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无人饮用。漫步游息徘徊,太阳很快就下山了。(接着)刮起了萧瑟的寒风,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野兽慌忙地

左顾右盼寻找兽群,鸟雀也纷纷鸣叫着展翅高飞。原野一片寂静没有游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且感伤,心中也充满了忧伤和悲痛。(于是)沿着台阶走下楼来,心中却气愤难平。(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惆怅徘徊翻来覆去睡不着。

【赏析】

这篇赋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此赋有如下特点:一、层次清晰。全文分为三段,首段写登楼所见,次段叙怀乡之情,末段抒身世之惧,遵循主人公情绪的自然发展而来,层次极为清晰。二、结构严谨。第一段写景中透露出“忧思”,“望”“忧” 两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第二段集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忧思。开头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发怀乡之情,“凭轩槛以遥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为情思。第三段对思乡之情进一步开掘,揭示出“忧思”深层的政治内涵。情景交融。首段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末段写傍晚景色:日惨风萧,兽狂鸟倦,原野寂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怆。前后景物描写,即景生情,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的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

三、语言清丽。文章用典贴切,注意与主观感情的抒发相契合。例如“瓠瓜徒悬”、“井渫莫食”等典故,都传达出作者的怀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怨愤。文章大量运用富有音乐性的修饰词语。例如“眷眷”、“惨惨”、“凄怆”、“憯恻”、“盘桓”等,音节流畅,琅琅上口。四、主题深刻。这篇文章超越了一般的怀乡之作,揭示了深厚的政治内涵。“遭迁逝”句,概括了当时动荡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悲惨不幸的遭遇;“惟日月”两句,表达了作者时不我待、急欲乘时而起的紧迫感;“冀王道” 两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急于建功立业的使命感。总之,作者通过登楼四望,抒发了浓重的故土之思,倾吐了宏图难展的悲慨,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综上所述,这篇赋体貌高度精练,情思深厚丰腴,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感觉其意味深永,形象感人,因此成为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杰作。

5 与顾章书 (南朝)吴均

仆去月谢病(1),还觅薜萝(2)。梅溪(3)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

争霞

(4)

,孤峰限

(5)

日;幽岫

(6)

含云,深溪蓄翠

(7)

;蝉吟鹤唳

(8)

,水响猿啼

(9)

英英(10)相杂,绵绵成韵(11)。既素重幽居(12),遂葺宇其上(13)。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4)。山谷所资,于斯已办(15)。仁智之乐(16),岂徒语(17)哉!(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

【注释】

(1)去月:上月。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谢:告。仆:自己的简称。(2)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4)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森:众多的样子。壁:险峻的山崖。霞:早晚的彩云。(5)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限:阻,这里指遮断。(6)幽岫:幽深的山穴。(7)蓄:包含。翠:绿水。(8)唳:(鹤)啼叫。(9)啼:(猿)鸣叫。(10)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11)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韵:和声。(12)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幽居:隐居。素:向来,一向。(13)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葺,修建。宇:房子。(14)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多,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竹米,竹子开花后所结的果实,可以食用,传说为凤凰的食物。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15)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资:出产的东西,提供。所资:所需的东西。斯:这。办,具备。(16)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喜爱。(17)岂徒语:怎么能随便说。徒:仅仅。语:说

【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赏析】

此文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的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6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1)之秋,七月既望(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3)来,水波不兴(4)。举酒属(5)客,诵明月之诗(6),歌窈窕之

章(7)少焉(8),月出于东山

之上,徘徊于斗牛

(9)

之间。白露

(10)

横江

(11)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14)独立,羽化

(15)

而登仙(16)。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17)而歌之。歌曰:“桂棹(18)兮兰桨,击空明(19)兮溯(20)

流光(21)。渺渺(22)兮予怀,望美人(23)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24)而和(25)之。其声呜呜然,如怨(26)如慕(27),如泣如诉;余音(28)袅袅(29),不绝如缕(30)。舞幽壑之潜蛟(31),泣孤舟之嫠妇(32)。

苏子愀然(33),正襟危坐(34),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35)?”客曰:“‘月明

(36)

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37),东望武昌(38),山川相缪(39)

,郁(40)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41)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42),舳舻(43)千里,旌旗蔽空,酾酒(44)临江,横槊(45)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46)鱼虾而友麋(47)鹿,驾一叶之扁舟(48),举匏樽(49)以相属。寄(50)蜉蝣(51)于天地,渺(52)沧海(53)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54),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55)。知不可乎骤(56)得,托遗响(57)于悲风(5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5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60),而卒(61)莫消长(62)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63)以一瞬(6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65)造物者(66)之无尽藏(67)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8)。”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3)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4)

。行有不

慊于心(5),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6),而勿正

(7)

;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8)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

然归(9),谓其人曰:‘今日病矣(10)!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二节选)

(二)牛山之木尝美

孟子曰:“牛山(1)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2)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3),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4)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6)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7)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8),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9),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10)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11)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12)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13)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14)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15)。’惟心之谓与!”(《告子》上?八)

(三)自暴者,不可与有言

孟子曰:“自暴(1)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2)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3)

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4),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5)也;义,人之正路(6)也。旷(7)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一○)

(四)仁,人心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

(1)

;义,人路也

(2)

;舍其路而弗由,放

(3)

其心而不知

求(4),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一一)

(五)钧是人也

公都子问曰:“钧(1)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2)为大人,从其小体(3)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4);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6),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7),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告子》上?一五)

(六)人之于身也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1)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2);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3),舍其梧槚(4),养其棘(5),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6)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告子》上?一四)

(七)仁也者,人也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十六)

*(八)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tì)稗(bài)。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十九)

*(九)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1),’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2)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3)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4)聘之,嚣嚣(5)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6)然改曰:‘与(7)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8)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9)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10)。”(《万章》上?七)

*(十)敢问夫子之不动心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1),勿求于心(2);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3),气次焉;故曰;‘持其志(4),无暴其气(5)。’”“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则动气(6),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jué)者趋者(7),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公孙丑》上?二)

(十一)人皆可以为尧舜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2),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tì)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梁惠王》下?二)

第三单元 扬善克欲

(一)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曰:“养心(1)莫善于寡欲(2)。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3)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三五)

(二)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1)出,则必餍(2)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3)来。吾将(4)良人之所之(5)也。”蚤(6)起,施从(7)良人之所之,遍国中(8)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9),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10)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11)。而良人未之知也(12),施施(13)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三三)

(三)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3)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5),而国危矣。万乘之国(6),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7)。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9)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10)。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

一)

(四)宋牼将之楚

宋牼(1)将之楚,孟子过于石丘(2),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3),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4)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5)。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6)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告子》下?四)

(五)鸡鸣而起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1)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2)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闲(3)也。”(《尽心》上?二五)

*(六)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1)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十八)

*(七)无为其所不为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尽心》上?十七)

*(八)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曰:“杨子取(1)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

(2)

利天下,为之。子莫(3)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

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二十六)

*(九)饥者甘食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二十七)

*(六)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1)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十八)

*(七)无为其所不为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尽心》上?十七)

*(八)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曰:“杨子取(1)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

(2)

利天下,为之。子莫(3)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

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二十六)

*(九)饥者甘食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二十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09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