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09 09: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2、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 3、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 调节社会分配状况 )。 4、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 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 ) 5、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消费税 )。 6、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 剩余产品价值 )。
7、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哪个环节(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 8、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
9、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下面那一项不是确定居民身份判断规则( 看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 )。
10、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 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
二、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转失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2、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3、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4、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5、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6、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7、洛伦茨曲线:用来表示在一个国家全部的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8、恩格尔指数:人们用于衣物和食物方面的支出占个人总支出的比重。
1
9、CPI指数: 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衡量所选定的一篮子消费品购买价格的指数,用来表征通货膨胀的程度。
三、简答题
1、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市场失灵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2)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需要政府组织生产和提供;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体现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其它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成本没有的补偿,利益没有得到回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必然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的问题,形成资源量浪费或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构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
(4)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
(5)市场的不完整性。市场的不完整性所形成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体系不完整,某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甚至不健全,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干预;
(6)收入公平分配。市场在收入公平分配领域的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阶层和各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市场不能有效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是指自发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均衡,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特别是在解决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问题方面,市场本身无能为力。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再分配,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2)经济稳定和发展,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2
(3)资源配置,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什么不同。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以下的不同: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作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段如公共支出、税收等则需要通过冗长的立法程序。外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需要的时间。相对来说,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利率来间接地影响微观组织的经济活动;
(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当经济过热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采取缩减财政支出,提高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使货币需求减少,而货币供给量作为外生变量不变,货币供求结构的改变导致利率下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采取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高再贴现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相反,当经济衰退时,扩张的财政政策往往导致利率上升,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倾向于降低利率。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利率变化方向有不同的影响,这个差异表明可将两个政策搭配使用,以实现一些本来相互冲突的目标;
(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一国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有二:一是市场缺陷理论;二是后起国家赶超理论。“市场缺陷理论”认为,尽管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靠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
3
但由于市场存在缺陷,价格机制并不能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的状态,因此,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安排来弥补市场缺陷是必要的。后起国家赶超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相比有一种后发优势,后起国家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国家低,同时落后国家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可能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培育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获得迅速赶超先进国家的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便是采用了第二种理论,国家借助合理而有效的产业政策实现其赶超愿望的。
4、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风险分担功能。社会保障凭借社会的共同力量,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的原理在于:把个人的短期较大的、难以抵御的风险,转化为长期较小的风险,并由社会共同分担。如果社会保障不能分担社会成员的风险,它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2)收入再分配功能。要想使社会成员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达到社会公平,需要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使处于劣势者得到补充的社会产品份额。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资金的筹集与支付,使社会产品的分配更加趋于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3)维护社会稳定功能。构成社会的最基本要素是人,如果人不稳定,社会就无法稳定,因此,社会稳定的关键就在于人的稳定。社会保障是对人们生存权的一种保障,当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尽其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后,不仅能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还能在失去劳动能力后为社会所养、所帮,这就为社会消除了不稳定因素。而社会的稳定反过来会为人们的生产与创造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使人们更好地发挥其创造能力;
(4)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稳定经济增长,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5、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答: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4
四、论述题(以下两道论述题都需要结合自身体会和认识答题,以下仅为参考内容)
1、请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通货膨胀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其调控的认识。
答: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其直接表现就是“钱不值钱了”、“钱毛了”。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爬性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四类。当物价上涨小于2%-3%时属于爬行型通货膨胀,在3%-10%之间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达两位数时即为奔腾型通货膨胀,超过50%就属恶性的通货膨胀。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三类。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ing)是指一种治理通货膨胀的政府政策:官方确定通货膨胀的目标、宣布通货膨胀率波动的范围,并明确表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低且稳的通货膨胀。近年许多工业国都采用了强硬或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政策。
2、请从政府经济学视角谈谈你对当前医疗制度改革的认识。
答:公共物品(public good)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
5
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转变,也是在医疗卫生领域明确和强调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点和决策依据。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符合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和谐不可或缺,而市场又不能有效提供,政府理应成为主要提供者。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财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意见》勾勒了中国到2020年的改革方向和框架,其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这种制度所提供的使最低收入阶层也能获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是一种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标志着政府职能向服务者的进一步转变。
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带来政府投入的增加。《意见》确立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并提出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这正是政府通过增加投入弥补“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虽然通过竞争以及私营资本的介入,中国的医疗机构能向病人提供更多的床位,医院技术装备水平和医生素质也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效率低下等后果。
中国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从中长期看,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而从短期看,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百姓的后顾之忧,从而为促进内需做出巨大贡献。面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政府看到了改革的艰巨性。尽管近年来政府卫生投入不断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
正如《意见》所强调,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6
正在阅读: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09-09
北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博真题考试内容复习资料参考书分数线-育明考博04-30
市人社局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08-04
观看电影红海行动心得体会范文四篇03-25
财务管理试题库04-29
医学心理学试题(病人心理)09-09
收银员个人工作总结15篇03-26
《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03-22
承台、系梁技术交底03-3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复习题
- 经济学
- 政府
- 2018《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机关执行版本说明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 2
- GSM考试试题(150道)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
- 东师合同法16秋在线作业1
- 电机实验5、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08-4-23
- 浦发银行的战略分析报告
- 名著《水浒传》知识竞赛题有答案
- 现场处置方案
- 无心磨加工知识
- 注意事项-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剑桥国际英语教程2第11课
- 低功耗电波钟的设计制作 采用TI公司的MSP430G2553为主控制器
-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阶段质量调研试卷
- 氯吡格雷的说法、解释法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说课稿1
- 2009年01月自学考试00227《公司法》历年答案
- 针灸课程梳理
- 商业计划书之管理团队 精品
- 试比较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方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