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5-19 1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题 目 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
姓 名 周晨曦 所在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 专业班级 社会工作2009级 学 号 10091160116 指导教师 文军 教授 日 期 2010 年 12 月 30日
- 1 -
- 2 -
目 录
第一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总论和概述……………………………………1
第二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诞生……………………………………………3
一、社会环境方面………………………………………………………………………3 二、科学背景方面………………………………………………………………………4 三、哲学背景方面………………………………………………………………………6
第三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理论脉络与历史发展…………………………8
一、精神分析的演变……………………………………………………………………8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10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21 四、新精神分析学派……………………………………………………………………30 五、客体关系学派………………………………………………………………………37 六、自体心理学…………………………………………………………………………39 七、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41
第四部分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未来展望…………………………………45
一、精神分析的现状……………………………………………………………………45 二、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其他理论模式相结合的产物………………………………47 三、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未来展望……………………………………………………53
第五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特征……………………………………………54
第六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本土化及在中国的发展………………………56
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56 二、中国语境中本土化建构存在的问题………………………………………………59 三、精神分析在中国能否奏效…………………………………………………………60
第七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社会工作的结合………………………………60
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个案社会工作的结合………………………………………60 二、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小组社会工作的结合………………………………………60 三、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儿童社会工作的结合………………………………………61 四、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结合……………………………………62
第八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践原则与过程………………………………63
一、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专业关系………………………………………………64 二、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处置原则……………………………………………………64 三、临床社会工作中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64
第九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务技巧与运用………………………………67
- I -
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践技巧与运用……………………………………………67 二、精神分析理论模式治疗的特点……………………………………………………71
第十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评价……………………………………………71
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重要贡献……………………………………………………71 二、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主要缺陷……………………………………………………74
第十一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75
一、案例背景描述………………………………………………………………………75 二、心理诊断……………………………………………………………………………76 三、成因分析……………………………………………………………………………77 四、治疗过程……………………………………………………………………………77
第十二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90
一、中文著作……………………………………………………………………………90 二、中文期刊与论文……………………………………………………………………91 三、外文著作……………………………………………………………………………92 四、外文期刊与论文……………………………………………………………………92 五、网络资源……………………………………………………………………………92
- II -
- III -
第一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总论和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心理学流派中,最引人关注的、也是争论最多的心理学流派当属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亦或心理动力学(psychoanalysis),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流派,①同
②
时也是一个较新而具有革命性的心理学分支。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但他又不同于其他心理学流派,他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实践而非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研究,是一个非学院心理学派。
它对传统心理学的课题,如意识、感知觉、注意等是不感兴趣的,它所注意的是精神病的分析和治疗,从而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解释。所以精神分析可有两种意义,一方面指神经症(或精神官能症)的治疗的技术,如自由联想、移情、释梦、解析等;另一方面指潜意识的心理学说,特别是后一方面带给传统心理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变更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心理研究新天地。不仅如此,它的影响也早已超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界限,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等,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构成现代西方的一个主要的社会思潮,世称精神分析学派。③
精神分析正是从对精神疾病的分析和治疗中形成了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解释。该理论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新的方法开拓了在它之前的人类科学史上都成为真正触碰过的另一个崭新而陌生的领域——无意识领域。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核心是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是连我们都不容易知道的。同时假设人们外在行为的原动力来自内心世界与精神深处,揭示了人格成长过程,认为人们的早期经验对现时行为及心理起着重要作用,认为不同类型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强调潜意识对于人的影响。④
精神分析模式是社会工作临床治疗的基石,社工需要打开案主的内心世界,并借助引导不断丰富对案主情绪、行为等外显状态的精神归因,洞察其被压抑的情感,使其得以释放或缓解,达到治疗目的。该理论模式的最大贡献在于试图揭开人类社会的心理基础,即人类的心灵或精神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其潜在假设认为,行为来自人们心理世界的运动和互动。它也强调心理激发行为的方式,及心理和行为如何影响个人的社会环境并如何受个人社会环境的影响(Payne,2005)。
精神分析学派的特点是:(1)精神分析产生于精神疾病治疗的实践,多为精神病学家所参与;(2)研究情绪障碍、变态行为、人格异常;(3)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人格等更深层的心理;(4)采用临床观察法进行研究。⑤
这个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一手创立的。弗洛伊德代表着这个学派的正统,所以精神分析也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别于后来在美国形成的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便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后续发展形成了心理学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心理动力理论,包括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等,而这些都被引入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Brandell,2004)。 ①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② 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页: ③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2页。 ④ 《中国社会工作》,2010年第七期,第10页。 ⑤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页。 ⑥ 网络资源:作者不详(2009),《古典精神分析之弗洛伊德(一):概述》,网易:http://sccscc1119.blog.163.com/ blog/static/1680576020093281223822/(2009-04-02)
- 1 -
综上所述,“精神分析”这一概念包含有三层意思:第一重涵义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和发展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式;第二重涵义是一种解释神经症的产生以及精神的发育过程的心理学理论;第三重涵义是指,广义地讲,所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随者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
这篇文献综述共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别是: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总论和概述;二、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诞生;三、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理论脉络与历史发展;四、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未来展望;五、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特征;六、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本土化及在中国的发展;七、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社会工作的结合;八、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践原则与过程;九、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务技巧与运用;十、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评价;十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十二、主要参考文献。其中:
第一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总论和概述:将会把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大致情况加以介绍,包括它的内涵、内容、特点、优点、历史地位等,同时还会从结构上对于全篇《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进行解读和把握,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诞生:这一部分联系弗洛伊德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哲学背景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精神分析产生的机制,揭示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心理学模式、社会工作模式产生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第三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理论脉络与历史发展:这一部分是整篇理论综述的核心和重心之所在,花了较大篇幅加以介绍和阐述。自弗洛伊德创建的古典精神分析思想开始,依据盖理论体系的时间脉络,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说明,涉及诸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第四部分,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未来展望:这一部分是第三部分的继承和延伸,着重介绍现代精神分析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其与之前的传统精神分析思想的异同点,并对精神分析未来的发展前途和理论走向做出了初步判断。
第五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特征:这一部分是对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抽象提炼与概括,提取了这一理论的特征,以便与其他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加以区分。
第六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本土化及在中国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模式是舶来品,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心理学、社会工作理论,要使其在中国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其中一个必要且必须的阶段就是本土化过程,这是每一种理论传播到异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和阶段。在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并提出了“精神分析在中国能否奏效”这一极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问题。
第七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社会工作的结合: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与应用。再好的理论如果脱离了实践也会失去光彩。因而,在这一部分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与社会工作实务加以联系与融合,阐述了社会工作意义下的精神分析理论模式,并结合社会工作的具体实务(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加以阐明,以彰显精神分析的应用意义。
第八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践原则与过程:这一部分侧重于针对某一特定案例,如何展开精神分析,详细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实践的原则和过程。
第九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实务技巧与运用:这一部分侧重于精神分析技巧的使用,包括四种主要的技巧,即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分析和移情分析,已经若干次要技巧。
第十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评价:这一部分算是整篇《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的总结,点明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历史意义和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这一模式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第十一部分,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将会介绍一个社会工作者运用精神分析模式解决案主的真实案例,来说明精神分析理论的使用。
- 2 -
第十二部分,主要参考文献:这一部分将列出全篇研究综述的中外文参考文献。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在所列的这十二个部分中,除去第一部分的“总论和概述”和第十二部分的“主要参考文献”,剩余的十个部分可以分为两大主题:一个主题是包括第二、三、四、五、六、十部分在内的精神分析理论主题,另一个主题是包括第七、八、九、十、十一部分在内的精神分析实务主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到整个社会工作,小到某一理论模式,都可以体现出社会工作是一个集理论与实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和专业,其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诞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是他居住地的精神文化气氛下的产品,也是他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体而言,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诞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社会环境方面,科学背景方面,哲学背景方面。
一、社会环境方面: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绝非偶然,乃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特别是“由于弗洛伊德的经验是用于临床诊治现实的人类问题,他的理论比起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来说就是更多地根植于社会基础。”(刘恩久等译,1990,287页)因为弗洛伊德侧重临床中解决现实人的问题,所以他的理论更多的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风气。①
首先,精神分析是19世纪末奥地利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产物,是弗洛伊德企图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病态现象所需要的产物。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的奥地利特别是维也纳,在经济上由资本主义竞争进入到垄断阶段。在政治上奥匈帝国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相互交织,广大民众遭受封建的、资本的和民族的三重矛盾。
在这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常年动乱的情况下,人们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致使精神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作为治疗精神症的一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时候经济、政治条件下孕育产生的。
其次,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企图解决犹太人家长制和维多利亚式性道德压抑而造成的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
当时的奥地利尤其是维也纳,在文化上仍然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化占统治地位。本来,资本主义是极力宣传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反对禁欲主义、要求婚姻开放自由。但是,由于维多利亚时代遗风的存在,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的社会里,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社会禁忌十分严格,特别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上的禁忌更甚,完全否认妇女在线方面也有和男人一样的需求和权利,性本能受到严重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充满矛盾的心理结构,以至犹太人家庭中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起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迫切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②
正如尼尔谈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产生的社会背景时所指出的:
弗洛伊德的学说是他居住地精神文化气氛下的产品,也是他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当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年代里,物理学和生物学这些分支 ① 罗继才编著:《欧美心理学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213页 ②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7—458页。
- 3 -
学科对所有科学做出了理论上的极大推进,许多社会科学家包括弗洛伊德特别为研究力的能量的动力学的概念所吸引。弗洛伊德为了试图理解他的病人的行为,着手使用这些概念。这些病人中许多是在当时犹太家长制的典型家庭里长大成人的。他们生活在奥地利帝国的高度专制和严厉的天主教徒社会里。在这种维多利亚式①的严峻道德范围内,许多人患着某种形式德行困扰的疾病,因为性生活是社会戒律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也是个人内部冲突的重要方面。这种维多利亚式中间的奥地利—犹太文化不仅形成了弗洛伊德病人的人格,而且也形成了弗洛伊德本人。(Neel,1969,P181)
二、科学背景方面:
于19世纪的中叶,是人类科学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许多科学部门取得重要进展,
特别是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细胞学说等三大发现。所有这一切,不仅为人们深入地认识心理活动的本质提供科学条件,而且也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产生提供重要前提。② (一)物理学背景:
弗洛伊德在其老师布吕克(Ernst Wilhelm von Brücke,1819—1892)的指导下,受过长期物理主义的生理学训练。布吕克认为,生物是一个动力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化学、物理的定律也同样适用。他的这一思想,对弗洛伊德影响很大。
首先,表现在弗洛伊德思想体系的机械论上。弗洛伊德早期极力坚持物理主义,即把一切生命现象包括心理现象在内,都视为能被还原为物理学原理的东西。1926年,他自称精神分析是以力学为基础的。他一贯强调力、能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思想,他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反复阐述的恒常性原则就是一个证明。
其次,表现在弗洛伊德思想体系的决定论上。因弗洛伊德反对自由意志,而自称是个决定论者。他认为,一切心理事件甚至错误和梦都是被决定的;没有任何行为是由于机遇或自由意志而发生的。就是说,每一动机、动作均有决定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排除一切偶然性,始终由潜意识所支配。
此外,还表现在弗洛伊德思想体系中的唯能论(energetics)上。19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一种曲解物质运动形态的唯能论。其主要代表是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 Ostwald,1853—1932),认为能量是唯一的客观实在和世界的本源,宣称万物都是能量的派生物,甚至意识的能量造就了外部世界。而弗洛伊德也是一个唯能论者。他把人的整个机体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认为在这个能量系统中,除了一肉体的生理形式表现的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以外,还有心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并把性本能视为心理能的原动力。弗洛伊德唯能论的思想早在他的《科学心理学设计》(1895)一文中就有所表现,即企图用精神能量解释变态和常态共同具有的心理过程。后来它也一直成为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
(二)生物学背景: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达尔文学说促进弗洛伊德确立生物决定论的观点。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经过不断的演化而来的,是从动物阶段过渡到人的阶段,在许多方面与动物是没有区别的。③像达尔文一样,弗洛伊德也倾向于以生物学观点看人,甚至把人的生物性视为决定性的东西。在他看来,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属于动物界的一个成员,人的心理和行为就永远要受生物学本能所制约。
其次,达尔文学说促进弗洛伊德确立有机体有规律发展的观点。达尔文《物种起源》的 ① 维多利亚式即指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陈腐伪善的道德标准和华丽辞藻的文艺风格。 ②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461页。 ③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 4 -
发表雄辩地证明有机体形态起源一致以及有规律发展的正确性。由此弗洛伊德坚信人的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即使像梦这样一种表面上极其混乱或虚幻的心理现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此外,达尔文学说促进弗洛伊德确立泛性论的思想。达尔文指出,在人类的起源中,自然选择和性选择起了主导的作用,其中性选择具有突出的意义。弗洛伊德在进化论的生物学观点基础上又进一步加以发挥,他认为性本能被压抑不仅是发生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形成人格和创造社会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动力;他进而把人从婴儿到成人的行为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涂上了性的色彩。可见,达尔文进化论是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的生物学基础。 (三)心理病理学背景:
精神分析的产生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心理病理学的背景。①由于弗洛伊德本人是医师,精神分析又是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因而,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背景在精神分析的产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②
长期以来,精神疾病的原因和治疗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在文艺复兴以前,对精神病因的认识和治疗一直是迷信观点占统治地位、人们把精神失常的原因看做是“中邪”、“魔鬼附身”,因而治疗的方法主要采取残酷的肉体惩罚。自文艺复兴之后,由于科学和社会思想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错乱是一种疾病,对精神病患者应施以治疗。
这里首先要提及范赫尔蒙特(J.B.Van Helmont,1577—1644),他主张“动物磁力说”,认为每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磁石的流质,治疗者可以运用它来影响被治疗者的精神和肉体,这叫做“磁力治疗”。③
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奈尔(P.Pinel,1745—1826)就是这一观点的首倡者。以后德国精神病学者格里辛格尔提出把精神病归因为大脑的病变,并于1845年提出生理病因学的观点,从而开始取代了迷信观。
到了19世纪,精神病学总的说来是生理病因观占优势,但同时心理病因观很快形成起来。心理病因观是在心理或精神方面寻找行为异常的原因。当时奥地利、英国主要是法国精神病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术”“两派”的启示上:
两术:
麦斯麦术:奥地利医师麦斯麦(Franz Anton Mesmer,1734—1815)认为,人身体内有一种磁气,即动物磁液。如体内过多过少,失去平衡,就会患精神病。在他看来,动物磁液可由人的意思来支配,即从身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因此,他用通磁的办法,使机体磁液恢复平衡,以治疗疾病。这种技术叫麦斯麦术(或通磁术)(Mesmerism),它是催眠术(hypnotism)的前身,即催眠是从动物磁性感应(animal magnetism)演化而来的。
布雷德术:19世纪中叶,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James Braid,1795—1860)是催眠术的创始人。他将麦斯麦的理论加以改造形成布雷德术(Braidism),即催眠术。他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心理作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结果,称为“单一观念状态”。他在实行催眠术的时候,只叫被催眠者注视一玻璃水瓶塞,这足以说明催眠术的要点在于注意的集中。由此催眠术初步获得了科学的形式。
两派:
在19世纪法国精神病学在欧洲最发达。当时法国有两个著名的精神病学派:(1)南锡派:由法国乡村医师李厄保(Ambroise-Auguste Liebault,1823—1904)所创立。他在1860年开始研究催眠术,并且是第一个正式应用催眠术治病的人。(2)巴黎派:以沙克 ①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②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③网络资源:作者不详(2009),《古典精神分析之弗洛伊德(二):历史背景》,网易:http://sccscc1119.blog.163.com/blog/static/1680576020093283028127/(2009-04-02)
- 5 -
(Jean-Martion Charcot,1825—1893)为领导者。
1885年和1889年,弗洛伊德先后向巴黎派和南锡派学习过,所以两派都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有三点:(1)坚信神经症是功能性的疾病,即癔症(或歇斯底里)(hysteria)并非是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或动力创伤所致;(2)坚信性的因素在神经症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即神经官能症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即神经官能症都有“凹室的秘密”,经常同性感区有关;(3)坚信催眠术可以治病,即重视疾病的心因性病因和心理治疗的重要价值。①
三、哲学背景方面:
每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都是和他以前的哲学、科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联系着,并总是以他的先驱者提供的思想资料为出发点。其实,在希腊哲学、科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 (一)精神分析形成的远因:
古希腊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494—435 B.C.)、柏拉图(Plato,427—347 B.C.)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3 B.C.)对弗洛伊德产生无可置疑的影响。
恩培多克勒把“爱”与“恨”(或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视之为万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力。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的基质,也是建立于两种力量的“相合又排斥”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柏拉图对弗洛伊德的影响表现在:(1)关于性的学说。弗洛伊德继承和发挥柏拉图的爱洛斯(Eros)学说,认为“哲学家柏拉图使用的爱的本能一词,从它的起源、作用于性爱的关系方面看,与‘爱力’(love-free)概念,即与精神分析的力比多概念是完全相符合的”(林尘等译,1986,97页)。弗洛伊德还从柏拉图所讲述的一个神话中,促使他构建出生与死两种对立本能的学说。(2)关于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的“三步图式”(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同柏拉图的“三位一体说”(一个驭者和两匹马)相近似。(3)关于童年经验的重要性的问题。弗洛伊德从自己实际经验出发,改造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回忆说”的虚幻性,把它作为重视童年经验及其回忆的理论根据。
亚里士多德对弗洛伊德较为明显的影响有三:(1)弗洛伊德也像亚里士多德一样重视梦,并且把释梦看成了了解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途径。(2)弗洛伊德也把梦的理论基于象征论(symbolism)上,认为梦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3)弗洛伊德也承认梦的歪曲(或曲解)(distortion)现象,并在《释梦》一书中专门论述梦的问题。在他看来,歪曲就是一种蓄意的伪装手段。因对梦所表达的愿望实行稽查(或检查)(censorship),故造成梦的歪曲。 (二)精神分析形成的近因
德国与奥地利是近邻,两国的文化思想相近,加上哲学在奥地利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有预备和先修的性质,故近代德国哲学心理学思想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
1、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意动心理学思想的思想。布伦塔诺对弗洛伊德的重要影响有两点:一是弗洛伊德熟悉并接受了心理现象的意向性、能动性的观念,并
②
把心理现象的能动力量视为只存在于内在世界的一种“内在的客观性”。二是间接接受亚里士多德的发生学的观点。他推论到,在心理结构的构建中,较高级的水平包括较低级的水平,甚至包括死的本能的一些观念。③
2、布莱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微觉学说的影响。布莱尼茨是 ①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461页。 ②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③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页。
- 6 -
近代第一个肯定无意识心理现象的人,是积极主动活动着的东西。微觉形成一个浮动着的冰山,它那不大的山峰为智者观察自身活动打开了眼界。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的价值就受此启发,甚至后来费希纳和他在表达潜意识问题上也有类似的语言。
3、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意识阈概念的影响。赫尔巴特认为,意识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化的。意识阈限上新发生了与意识阈限下某些观念可以相和谐的观念,就可以退居于意识阈限下或进入无意识的状态;而被压抑的观念,在意识阈限下继续活动,遇到意识中心的观念与它和谐时,又会被吸收进入意识阈限之中。赫尔巴特关于无意识与意识等差的观念、关于心理活动的冲突、排斥和复合的观念,对弗洛伊德的思想都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点,最早是波兰心理学家勒·卡尔宾斯卡指出的。
4、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无意识思想的影响。他是弗洛伊德公开承认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主要有三点:一是,弗洛伊德从费希纳关于梦上演在清醒概念之外的地方的推测,引起对精神位置(psychical location)概念的重视,注意避免从解剖学意义上来确定精神位置,力图把精神机构想象成为一个复合结构。二是,弗洛伊德也有过费希纳对无意识的类似表述,人的心理类似于一座冰山,它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对它发生作用。三是,弗洛伊德恒常性原则(principle of constancy)是和费希纳关于愉快与不愉快情感的强度同特定时间内兴奋量的增加或减少相关的观点一致。
5、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生存意志(the will to live)思想的影响。弗洛伊德和叔本华的偶合与相似之处有三点:一是,弗洛伊德也把无意识视为一种冲动、本能、奋进和渴望,属于非理性的无意识活动的范畴。二是,弗洛伊德的“爱欲”决定一切的泛性论同叔本华把“生殖器官”称为“意志焦点”的性欲决定论相一致。三是,弗洛伊德把生与死的本能看作是对立同一的观点也和叔本华相同。
6、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思想的影响。弗洛伊德对尼采极为赞佩,并在其《自传》中谈到,哲学家尼采的一些猜测和直觉,常常惊人地与精神分析的艰苦研究成果相一致。主要有三点:一是,尼采对于人的深层心理的开掘,确实预示了精神分析的建立,尼采在“无意识”思想上的发现与弗洛伊德完全一致;二是,弗洛伊德把梦视为被压抑愿望的伪装满足的思想早已被尼采所表达。他认为,梦的必要性出于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深层基础。弗洛伊德还在肯定尼采关于在梦中“存留着我们不能径直到达人性的原始部分”的观点的正确性时,也认为“做梦基本上是做梦者最早期情景的倒退活动,是其童年时代的再现”(张燕云译,1987,1页)。三是,弗洛伊德有些基本概念也和尼采有密切关系。尼采认为,替代(displacement)是指原来满足的冲动在某些移置中得到的释放。这种从冲动释放对象和方式的转换说明替代的机制,和弗洛伊德在防卫机制和梦的工作方式中坚持能量发泄的恒常性原则是一致的。
7、哈特曼(Eduard von Hartmann,1842—1906)的无意识哲学的影响。他的无意识哲学论着对弗洛伊德起码有三点影响:一是,重视无意识的地位。二是,肯定认识无意识的可能性。三是,在坚持悲观主义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哈特曼从本体论(ontology)的视角阐述无意识时,论述人生存在的不幸及其内在的苦难根源,暴露他的悲观主义倾向。①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才得以产生。E.G.波林说:“如果弗洛伊德窒死于摇篮之中,时代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②
①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458页。 ② 网络资源:张昱(2008),《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9af8370100bsag.html(2008-12-22)。
- 7 -
第三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的理论脉络与历史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模式是迄今最早、最为成熟、影响最为广泛的社会工作理论之一。①
一、精神分析的演变:
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家拉伯帕特(David Rapaport)最早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作出概括。他在1959年发表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概括》②一文中,把自我心理学的历史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86年至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第二阶段是从1897年至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第三阶段是从1923年至1939年,弗洛伊德划分个人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强调自我的防御作用。第四阶段是从1937年至1959年,即从被称为“自我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哈曼特于1939年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这被看作是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也标志着精神分析从病理学心理的研究准许对普通心理的研究。自此,自我心理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③
后来自我心理学家布兰克夫妇(Blanck. G.& Blanck R.)在《自我心理学》④一书中,把第四阶段的下限延伸到1975年,以马勒《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一书的发表为标志。1986年他们又在《超越自我心理学》⑤一书中,将前述的第三阶段(1923-1927)称为早期的自我心理学,第四阶段(1937—1975)称为后期的自我心理学。 (一)精神分析的早期分支:
精神分析正式建立之后,除了弗洛伊德本人不断对其加以修正之外,还屡遭弟子们的的背叛和挑战。由于在力比多的性质、自我的功能和潜意识的内涵等基本观点上的分歧,阿德勒和荣格分别于1911年和1914年建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开启了精神分析运动史上的分裂之路。然而,分裂并不代表抛弃或完全推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他们的工作更多是在坚持潜意识这一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扩展和修正。在20世纪上半叶,精神分析内部出现了众多的理论分支,与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关系较为密切的是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与之较为疏远的是社会文化学派、存在精神分析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前者形成精神分析的内部发展线索,或者体现了精神分析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融合。
传统精神分析学内部的一场重要运动即众所周知的自我心理学,它有本能研究转向自我研究,强调自我机能具有自主性。海因茨·哈特曼的创造性工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对这一运动的产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哈特曼的著作发表之后,出现了大量研究来审视弗洛伊德的古典驱力理论与自我的关系。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等人。
大约和自我心理学同一时期,客体关系理论在英国发展起来,它是20世纪40年代在英 ① 刘庆龙主编,周湘斌、田绪永编著:《中国社区发展书系——中国社会工作》,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第74页。
② David Rapaport(1959). A historical survey of psychoanalytic ego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Issues. Vol. 1. No. 1, pp. 5~17.
③ 叶浩生主编:《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④ Blanck, G. & Blanck, R. (1974). Ego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ies Press, pp. 19~23.
⑤ Blanck, G. & Blanck, R. (1986). Ego psychology: development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ies Press, pp. 3~4.
- 8 -
国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支,以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对象”的论述为基础,把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置于理论和临床的视野中心,重视关系轻视驱力,贬低或否认本我的作用,重视自我的统合功能,从而形成独特的理论观点。客体关系理论最初由克莱因(M. Klein)创立,英国的费尔贝恩(W. R. D. Fairbairn)、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冈特里普(H. Guntrip)和鲍儿比(J. Bowlby)等人对其发展也做了贡献。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通过南美洲传到北美地区,又出现了以美国的克恩伯格(O. Kernberg)为代表的客体关系理论,并与美国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由对立逐渐走向融合,对自我的重视,是二者相互融合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由于德国法西斯疯狂残害犹太人,迫使一大批精神分析家先后移居美国,其中有霍妮和弗罗姆。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背离了正统的精神分析路线,植根于美国的土壤之上,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形成了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社会文化学派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动机和人格的动力学观点,但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旗帜鲜明地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和性驱力理论。其代表人物还有在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沙利文和卡丁纳。
存在精神分析也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存在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创伤和随后的经济危机,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人们普遍感到人生的沮丧和生活的渺茫,心理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但其病因却明显与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不同。关于人生目的和生活意义的问题正是存在主义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因而一批具有存在哲学倾向的精神分析家试图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结合起来,从而开创了欧洲的存在精神分析学运动。存在精神分析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主要在欧洲发展,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宾斯万格(W. Binswanger)和鲍斯(M. Boss)以及奥地利的弗兰克尔(V. E. Frankl)等人;50—60年代又在美国和英国兴盛起来,主要代表是美国的罗洛·梅(Rollo R. May)、布根塔尔(J. Bugental)和英国的莱因(R. D. Laing)等人。
(二)精神分析的后期发展:
精神分析在整个心理学历史中的地位时有起伏,但其发展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在20世纪中期之后,除了上述学术分支仍在活跃之外,新的理论形式不断涌现,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和拉康创立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就是20世纪后期影响较大的新的分支学派。
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裔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赫特(Heinz Kohut,1913—1981)创建。科赫特改造了传统精神分析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模式,提出了新的心理病理观和治疗观。科赫特强调核心自我(nuclear self),认为核心自我是成为独立个体的基础。核心自我是从婴儿和环境中的所谓自体对象(self-object)之间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由于自体对象都是在个体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因而个体相信他们是其自我的组成部分。母亲就是婴儿最初的自体对象。科赫特认为,本我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比多,即对象力比多(object libido)和自恋力比多(narcissistic libido),两者的发展相互平行、相互独立。
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新范式,它不仅扬弃了传统的精神分析的驱力模式,而且对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均有超越,他发展出治疗自恋障碍的精神分析方法,从而拓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此外,它对人性的看法也较传统精神分析更加积极和理性。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拉康以结构主义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工具,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进行了解读和重建。首先,他提出“回归弗洛伊德”的口号,力图重新唤起人们对潜意识的重视,并借助语言学研究发现了潜意识——语言——梦之间的活动规律的相似性。其次,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主体论,用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这三种心理成分代替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最后,
- 9 -
他在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观的基础上上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理论,将语言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认为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话语治疗;治疗的目标就是揭示病人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潜意识欲望;对于解释和移情的作用提出新的看法;将精神分析机械而固定的治疗时间变成更为弹性的时间。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不仅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所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是后现代精神分析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和思想对心理学之外的哲学、人类学、精神病学和文学评论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
表1 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分支
理论分支 个体心理学 分析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 创立时间 1911年 1914年 1939年 代表人物 阿德勒 荣格 安娜·弗洛伊德 哈特曼 埃里克森 克莱因 费尔贝恩 温尼科特 克恩伯格 霍妮 沙利文 弗罗姆 卡丁纳 宾斯万格 鲍斯 弗兰克尔 罗洛·梅等 科赫特 拉康 核心观念 追求优越,生活风格 集体潜意识,人格类型 发展线 自我的自主性 自我同一性 内部客体、心态 客体力比多、内心结构 过渡客体 整合性客体关系 文化神经症 社会潜意识 人际关系 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 存在分析 人的存在性 意义治疗 焦虑的意义 自恋力比多,自体对象 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 客体关系学派 20世纪30—40年代 社会文化学派 20世纪40年代初 存在精神分析 20世纪30—40年代 自体心理学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20世纪70年代初 20世纪50—60年代 资料来源: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0—251页。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一)略传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产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现为捷克的普莱波)小城镇里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一面学习医学,一面在布吕克生理研究所工作,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并从事脑解剖学和病理学的研究。1885年秋天,弗洛伊德赴法国巴黎,在萨尔帕屈里哀医院就学于当时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沙可。沙克对癔病的研究和治疗给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1886—1938年间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疾病。起初他用催眠术治病,后来发现有其局限性,受名医师布罗伊尔(Josef Breuer,1842—1925)的启发改用宣泄法(或疏泄法、谈疗法、发泄法)(catharsis)。即在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250页。 ②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 10 -
催眠的条件下让病人将内心积郁倾诉出来,病情就可获得好转。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联合开业治疗并研究癔症,1895年合作发表《癔症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的理论奠基和正式起点。到1892年左右,他又发现这种方法疗效不持久而改用其创造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即是在觉醒状态下让病人将压抑在心中的意念或理想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以便做分析和治疗的根据。1896年弗洛伊德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900年他出版的《梦的解析》通常被人们视为精神分析学的正式形成。1910年在召开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时,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它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最终形成。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并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讲演二名声远扬。回国后,其弟子阿德勒、荣格等人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自立门户。1930年弗洛伊德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他80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9年因癌症去世于英国。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1900;台湾中译本赖其万等译,1972;大陆中译本张燕云译,1987),《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中译本林克明译,1986),《精神分析引论》(1922/1917;中译本高觉敷译,1984/1930),《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60/1921),《自我和本我》(1962/1923),《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6/1933;中译本高觉敷译,1987),《弗洛伊德心理学全集》(Vols.1—24,1964)。 (二)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范畴,创建于1896—1923年,是一门着重探索人的潜意识的科学。弗洛伊德描述到:精神分析首先是作为精神分析的一种检查手段,在以往对之是无能为力的;其二是在这种检查手段的基础上对神经症病人开展的治疗方法;其三为基于该方法在心理学上逐渐衍生的新的学说。①同时,“精神分析”这一术语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1)表示一组有关人类心理性质的观点;(2)描述一种对心理失调予以治疗的干预技术;(3)指一种研究方法。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又称古典(或经典)精神分析,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1)弗洛伊德的早起理论,指1985年至1913年,即精神分析学的萌芽、奠基和形成,其主要内容除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和理论外,还有心理地形学(把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等三个区域)、压抑和抵抗(或抗拒、阻抗)(resistance)、梦的解释、泛性论、行为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等。(2)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乃至1914年特别是1920年以后至1939年,即精神分析得到修正和补充,并发展成弗洛伊德主义。主要内容有本能理论的发展(生与死的本能)、人格结构学说的创立(本我—自我—超我)、社会文化理论的形成(如社会观、文明观、道德观、宗教观、犯罪观、战争观、教育观、妇女观、哲学观、美学观)。
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提出下列六个问题作为“了解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基础。
一、就弗洛伊德的广泛意义看来,性是决定我们思想、感觉与行为的唯一最具威力的力量。不仅个人如此,我们生活的社会亦然。
二、性的感觉(也就广义而言)可以追溯到摇篮时代,即使最幼小的婴儿也有。任何人看着婴儿玩的时候,都可以注意到他从自己身体上得到快乐。婴儿对于从自己口腔、眼睛、双手、皮肤以及身上每一个部分得到的感觉表示非常地好奇。
三、情绪问题乃是由于潜抑的影响引起的。这些潜抑是个人和团体的禁忌造成的。它们成为性感觉的负担。这些禁忌通常还在我们必须接受照顾时,便由双亲实施于我们身上了——像“不要做那件事!”“不要那样做!”
四、即使在一般人身上,也有些不正常的因素以及性道德堕落的倾向。
五、在每个人身上,所有被潜抑的性欲、性记忆和性偏爱都被保留和隐藏在潜意识里。 ① Frued. s. (1933a).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tandard Edition, 22. London: Hogarth Press. ②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 11 -
六、潜抑的性感觉以社会允许的伪装形式反抗着,并想要挣到生活的表面来。他们借助许多方式进行:梦、神话、艺术、文学、语误、穿着,甚至玩笑和俏皮话都是例子。①
发展阶段 口腔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性潜伏期 两性期 内在精神现象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本我 自我 超我 初级过程 次级过程 生命本能 死亡本能 焦虑 防卫机制 人格功能取决于各阶段冲突的解决
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概念架构
资料来源:何雪松著:《社会工作理论》,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5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结构学说:
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弗洛伊德在对癔症患者进行催眠后发现,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而非看起来那么简单。②
早期,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地形学(psycho-topography),主张人的心理由潜意识(深层)、前意识(中层)、意识(表层)等三个层次所构成。
① 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8—9页。 ②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 12 -
1、潜意识(unconscious):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及其替代物(如梦、癔症),主要是由本能的欲望,尤其是性的本能欲望构成。①相信“心理”含有一个潜意识的部分,乃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前提。②弗洛伊德认为,整个精神分析的基本前提就是潜意识的存在。他说:“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理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7页。)同时,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不可知性、非语言性,但也是人的精神机构中最初级、最简单、最低级、最基本的因素。③这些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的东西,有强烈心理能量的负荷,总要按着快乐原则(或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去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包括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这件事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2、前意识(preconscious):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一定的稽查任务,注意防守,把住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欲望和本能随便侵入意识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欲望或本能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3、意识(consciousness):指心理的表面部分,即我们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④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即逝的心理现象。意识不能在人的肉体上占有确切的位置,它属于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它,且能控制它。⑤弗洛伊德反对把意识和心理等同起来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小且非主要的部分。弗洛伊德把意识比作和“大前方”(潜意识)相毗连的一个小的“接待室”。在他看来,意识服从于现实原则(或唯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原始的本能和欲望。但是,意识同外部联系,与其同机体内部环境联系相比,既要受较多条件的限制,又距离比较远些,所以,不仅潜意识系统,就是意识系统,归根结底,还是由先天的本能、抑而未发的欲望所决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② 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22页。 ③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④ 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22页。 ⑤ 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22页。
- 13 -
定的。
换言之,我们的心理就像漂浮于海上的冰山,露在水面上的只是一小部分,是各种意识的心理活动;而藏在海水底下无法意识到的绝大部分属于潜领域。
晚期,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能》(1923)一书中对此作了修正,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说。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
1、本我(或伊我、原我、兽我)(id):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贮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冲动。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
2、自我(ego):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着理性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予以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于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他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匹马,自我是骑手。动力是马,骑手能给马指出方向。自我驾驭本我,但马也不听话,这说明本我的潜力是很强大的。他有一句名言:“比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具有防卫职能和中介职能。自我常常是“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仆人。就是说,自我是外部东西与内部东西之间、本我与超我中间的过滤器。
3、超我(super-ego):指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conscience)、自我理想(ego-ideal),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着至善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便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现。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三者之间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①若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
本我、自我、超我的发展过程是如下的: 本我做为个体早期的基点,它遵守快乐原则,然后在个体和现实环境的互动和适应发展中出现自我,以开始适应现实原则。主要表现为幼儿的本我遵循的快乐原则是即时快乐的方式——初级思维(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这可能和现实环境情况不合拍,因此在成长中出现延迟获得快乐的次级思维(想得到但会不要求立即得到),这样自我就开始崛起和发展。
在大约六岁以后超我的力量开始崛起。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等的加入个体内部的竞争,在自我的基础上发展出超我,所以超我应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但它又反过来制约自我。
在6岁或10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个体的主观分化,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想法与自己的感觉、想法可能有所不同的年龄段的开始或者完成的阶段。②
诚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把人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夸大人性与兽性的联系和潜意识心理的主导意义,这是错误的。但他强调人格的内在层次性、动力性和发展性,否认人格的单维结构、无冲突的平面的存在思想,这无疑是有价值的。 (二)本能论:
本能论(Instinctive Theory)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德文原为trieb,与英文的instinctive相近)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本能主要有四个特点:(1)本能的根源性,即任何本能均源于人体内部的需要或冲动,并将贮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2)本能的目的性,即消除某种本能刺激的根源,以满足体内需要状态。(3)本能的对象性,即本能行为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以及所采取的手段。本能对象可以是他人,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他物或包括自身在内的事件。本能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4)本能的动力性,即本能总是具有某种数量和强度的力,其大小由本能拥有的心理能量的多少来决定。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② 网络资源:佚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安徽农业大学。http://computer.ahau.edu.cn/jsj/readarticle.asp?id=709(2009-12-10)。
- 14 -
关于本能的划分,早期,弗洛伊德就主张人有两种本能:一是自我本能(ego instinct),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饿、呼吸、排泄、渴等;二是性本能(sexual instinct),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
虽然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同为本能,但是它们二者却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的实现可以延缓,而自我本能则显得更加迫切;性本能可以抑制,乃至进入潜意识领域,而自我本能欲望却不能简单地从意识领域离开,置入潜意识领域;性本能可以升华,而自我本能一般本能升华;性本能可以通过转换或替代的方式求得表现,而自我本能的可变性则极为有限。将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区分开来,使得人类的很多行为和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划分和解释。①
晚期,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划分有变化,主要有四个原因:(1)他发现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在本源上是矛盾的,依次分类不太科学;(2)他提出的自恋(narcissism)概念和死的本能两极性病态的结合可在同一个身上出现施虐狂(sadism)或被虐狂(masochism);(3)他借用佛教的涅槃原则(Nirvana principle)说明生命归宿于乌有、圆寂(死的代称);(4)他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残酷、屠杀和破坏等现象深感原先的本能理论难以圆满解释。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后来他又改为这样两种本能:(1)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它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2)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在弗洛伊德看来,生命的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聚合、亲和;相反,死的本能目标在于破坏、分解货毁灭这种亲合体。他宣称,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生和死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并存,似乎就是个人或社会一切矛盾斗争的根源。这种划分,使得弗洛伊德本能理论脱离了纯生物学意义的讨论而加进了一定后天和社会的因素,将自己的理论放在了更广阔的的背景上。②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的正面意义在于:(1)他提出研究本能理论的新视角和新见解。传统上把本能视为生物的、先天的东西,而弗洛伊德则认为本能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先天的又是遗传与早期经验的沉淀物。(2)他提出具有辩证思想成分的本能二分法。(3)他在重视和维护人的本能作用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性。弗洛伊德对本能作用的捍卫是有更深的社会意义的。依他看来,潜意识和本能代表着一种真实的人性,正确的压抑是本能作用正确发挥的前提,对本能无限的压抑将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人格的虚伪性。显然,这里有捍卫者当人性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的根本错误在于:他夸大人的自然性、贬低人的社会性,陷入生物主义的本能决定论(instinctual determinism)。他一方面从理论上对本能有所限制,另一方面他总是极力想从压抑的悲观情绪中挣脱出来,处处幻想着本能作用超越于人类的意识生活,凌驾于社会文明之上。显然,他对本能作用的估计与人类生活实际是不相符合的。其实,就整个人类来说,随着人的日益社会化,人们习得的东西越多,本能的数量和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这是人类社会不同于一般动物世界的主要特点。 (三)焦虑论与心理防御机制:
焦虑论(anxiety theory)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有关矫正人格障碍和保持人格完整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弗洛伊德从本能决定论的观点出发,坚持社会与人的本性是对立的,人的本性总是反社会的。他认为,本能与文明永远处于二律背反之中,即文明既是出自于本能的冲动,又是对本能享乐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处于被压抑当中,因而就使人的心理能量得不到释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234页。 ②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 15 -
放(release),形成种种焦虑(anxiety)。焦虑①不仅是各种精神疾病患者最常见到的一种精神症状,而且也是正常健康人在遇到某些紧张(或应激、压力)(stress)刺激或挫折(frustration)时出现的不安②和忧虑的心态。焦虑的特点是心神不安、坐立不宁、惶惶然若灾祸降至,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环境 超我 自我 本我 防御机制 图 心理防御机制示意图
弗洛伊德先后对焦虑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两种不同的焦虑论。 1、早期焦虑论,形成于1890—1910年,主要有两个要点:(1)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力比多所转变而来的,即本我是焦虑的根源。(2)具有现实性神经症(real neurosis)的特征,即神经症首先出现为因,而焦虑后再出现为果。
2、后期焦虑论,是他于1926年提出的,主要有两个要点:(1)自我是焦虑的根源。他以为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信号。(2)一切神经症的基础,均存在神经质焦虑,即焦虑先存在为因,而其他症状为果。
弗洛伊德根据焦虑的来源不同,将焦虑分为三种: (1)客观焦虑(objective anxiety):又称现实性焦虑(real anxiety),指处于该现实情境下,任何人都会很自然地产生的焦虑。例如:闻到焦臭气味后而害怕失火。其危险来源于外部世界,多见于正常人。
(2)精经质焦虑(neurotic anxiety):指某种状况所产生的一些未免过分的焦虑。多见于神经症患者。它往往是自我害怕不能控制本能冲动导致不良后果而产生的焦虑。
(3)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指由良心(超我)所体验到的羞耻感和罪疚感,即因恐惧所想或所做的某些违反自我理想和道德标准的事将会受到惩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为了缓解和防止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弗洛伊德早在19世纪末曾提出防卫机制(或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的问题。后来,他还明确提出防卫机制是通过自我实现的,故它又称为自我防卫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它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 ① 焦虑(anxiety):焦虑是一种特殊的恐惧或忧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意识地或潜意识地觉得某件可怕的事将会发生;这种感觉常使他产生肉体上的疼痛。——摘自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19页。 ② 不安(insecurity):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困难的征象;是对自我不能确定的一种表现形式。——摘自J·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18页。
- 16 -
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三个对手的心理举措和防卫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保持人格结构的平衡。实质上,自我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法。
防卫方式有多种,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把散见在她父亲著作中的自我防卫机制归纳为下述十种:
1、压抑(repression):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情感和记忆抑制到潜意识中。弗洛伊德指出,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卫方式。压抑和压制(suppression)不同。前者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即未决知到压抑的过程和被压抑的内容;后者则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即有意识地抑制不该有的欲望和行为。
2、投射(或外投、推诿)(projection):指自我把不能接受的或不好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别人。
3、内向投射(或反转机制、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伤害等冲动和感情,转而指向自身。
4、反向形成(或反转机制、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指吧某种不允许的冲动、欲念潜意识地转化成强烈的相反形式。
5、升华(sublimation):指本能的欲望冲动(如性欲)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或赞许的目标和对象方面去。这是一种最富有建设性的防卫方式。
6、认同(或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指自我与某一对象潜意识地视为等同,以解脱自我焦虑。
7、合理化(或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8、解脱(或抵消)(undoing):指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情。
9、固着(或固恋)(fixation):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10、退行(或倒退)(regression):指一个人发展到相当阶段后因遭到挫折而重新倒退到较原始的发展水平。
防卫方式成为习惯性反应之后,当事人在意识上未必自觉,故精神分析者将它视为潜意识行为。防卫方式常见于正常人,它不是病理的。相反对维护正常心理健康亦有价值。但是,如果运用不当或走向极端,则可能被认为是心理失常(mental disorder)或神经症者。
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是潜意识中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尽管有时也会有意识地使用,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
(2)防御机制的目的是通过自我美化而保护自尊心; (3)防御机制带有自我欺骗、逃避现实的性质;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在一定范围内是维持心理健康所必需的,但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便会引起心理病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独表现,也可以重叠地表现。例如,有的学生失恋后说:“我不喜欢她,”同时又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但又卧床不起,就是反向形成、合理化、退行的同
①
时表现。
(四)性欲论:
以性欲论(sexual theory)为基础的人格发展阶段说是弗洛伊德学说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区别于新精神分析的主要标志。
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pansexualism)者,他把人的一切问题都归因为性的问题。就是说,他总是把性欲(sexual desire)视为人类行为的真正动机和发生的原因。当然,他所 ① 杨宏飞著:《心理咨询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 17 -
谓的性是广义的。主要包括三点:(1)从概念来看,不能把性和生殖器两个概念相等同,它除了包括许多设计生殖器方面的活动以外,还有更广泛的内涵。(2)从范围来看,性并不仅仅开始于个体性成熟(sexual maturity)的青春期,而是在婴儿出生后便已开始。(3)从功能来看,性功能不仅表现为生殖器的快感,还包括从身体的其他区域获得快感的功能。看见,既不能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理解为两性差异的事,更不能把性理解为从异性身体上获得快感的满足,或者只理解为生殖器的结合和性行为的完成。这就是说,绝不能把性的问题狭隘化,必须从广义的快感上来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常驱使人去寻求快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力比多(或欲力、性本能)(libido),即指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性冲动,它是推动个体一切行为的原始内驱力。弗洛伊德早期把力比多视为性本能的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和力量,即力比多只属于性本能的能量形式。但在后期著作中,弗洛伊德又把性本能作为一种更广泛的动力学概念,而力比多概念也泛化为一种包罗一切爱的或生命本能的力量,即把力比多解释为生的本能。
泛性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精髓”所在,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石。弗洛伊德按力比多能量贯注(cathexis)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或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性潜伏期(sex latent period)、两性期(或生殖器期)(genital stage)。
1、口腔期(0—1.5岁):婴儿的活动以口唇为主。这时候,人们通过嘴和舌的活动来使力比多得到满足,比如说,吮吸。如果这一阶段发展顺利,那么成年后的性格都倾向于乐观、活跃等积极方面。而如果在这一阶段发展受到了阻碍,成年后人们会更加依赖他人,而且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比如说抽烟。
2、肛门期(1.5—2岁):这一时期的性感区集中在肛门。因为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习怎样上厕所。这一时期如果家长的要求关于严格,孩子长大以后容易有洁癖、强迫的表现。
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的性感区位于生殖器。儿童在这时候发展出对父亲或母亲的爱恋之情,即男孩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或伊勒克特拉情结),对于父母异性一方的爱恋使得孩子想要取代同性一方来获得同等的关注与情感,一旦发现愿望无法实现,孩子又会迅速转为学习父母中同性的一方,从而发展了其对性别角色的学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性潜伏期(5—12岁):潜伏期的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的事务上,学习、游戏等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5、两性期(12—20岁):该时期与性潜伏期并称为“后俄狄浦斯”阶段。由于青春期激素的分泌、身体的发育,力比多重新激活。人们进入正常的恋爱,等到生理和心理都完全成熟以后,便可以建立家庭以及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了。①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性力的发展,儿童将由“自恋”(器官恋)发展到“恋他”(对象恋)。也就是说,婴儿最初性爱的对象是自己,稍后才把力比多转移到别人身上。婴儿接触最多的并且对他最亲近的人是母亲,他睡在母亲的怀抱,吃母亲的奶所得到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均有性的意义。婴儿最初亲近母亲,主要是由于生理上的需要,以后随着情感的发展,就把母亲当做性爱的对象了。他想要独占母亲的爱,并且对母亲索爱的人特别是父亲常常怀有妒忌心。为此,一个是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另一个是恋父情结(或伊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指儿子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
在奥地利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社会禁忌非常严重的历史条件下,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对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235页。
- 18 -
传统禁欲主义(asceticism)的一种反抗,是对人的自然本性和权力的一种捍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同时他把性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注意研究性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正常人、神经症的形成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无疑对性科学(如性发生学、性病因学、性动力学)的发展具有学术价值和开拓意义。但是,弗洛伊德极端夸大性心理的自然性,宣扬泛性主义的性力决定论,则是根本错误的。 (五)梦论:
梦论是与潜意识论和性欲论一样均为精神分析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也是了解精神领域中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的途径。
弗洛伊德在对他的病人进行自由联想时发现,当分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本人开始出现不配合,有的时候并不是他们可以而为之,甚至他们自己对此都没有意识,弗洛伊德称之为“阻抗”,是病人避免自己体验到痛苦情绪的保护手段之一。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来使继续工作。而他相信,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愿望的一种虚假的满足,因此,通过梦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材料。①
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被压抑的愿望伪装的满足。因潜意识中的原始冲动或性欲难以直接见人,加上意识对潜意识具有稽查和控制的作用,所以必须通过伪装的方式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②。因此,必须进行梦的解释(或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以揭示梦的隐匿意义。借助对梦的分析、解释,就像通过一个瞭望塔,可以深入到人的心理内部。弗洛伊德认为,提过释梦可以发现精神疾病患者被压抑的欲望,可以成为治疗它的一种有效方法。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梦境(dream content)有两种:(1)显性梦境(或显相)(manifest content)又称显梦(manifest dream),指当事人醒来所能记得并陈述出来的梦境。它是梦的表面现象,即潜梦或隐意的化装,类似于假面具,并不代表梦的真相。(2)潜性梦境(或隐意)(latent content)又称隐梦(latent dream),指梦的背后所隐藏的潜意识动机。它是梦的本质内容,即真是的意思,类似于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做梦好比制作谜语,显相是谜面,隐意是谜底。
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愿望只有经过了化装,才能混过稽查而进入梦境。所谓梦的工作(dream work),就是把隐意变作梦的过程。因此,有效地释梦不仅要了解显梦与隐意的静态的关系、掌握释梦的技术,更要进一步了解梦的工作室怎样把隐意转变为显梦的。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②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 19 -
环境 超我 自我 自我本我 防御机制 梦 图 梦的产生过程①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有四种方式: 1、凝缩(condensation):即将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弗洛伊德把梦看作简略的译本。
2、移置(displacement):即一个不重要的观念或小事在梦中却变成了大事或占据重要地位。
3、象征化(symbolization):即以具体的视象代替抽象的思想。 4、润饰(secondary elaboration):即把梦中无条理的材料醒后加以系统化来掩盖真相。 这里,弗洛伊德提出梦的心理分析的假说,分析梦的象征性及其活动方式,指出梦对了解神经症病因的意义,虽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有见地的。这一点,可与巴甫洛夫对梦的生理机制的分析相媲美。当然,他关于“梦是愿望的满足”的基本命题是平面的,坚持性本能在梦的形成中的决定作用的泛性论观点和忽视梦的生理机制的研究也是不可取的。② (六)社会文化理论:
弗洛伊德曾被指责忽视生活的社会维度,但他的一些晚年著作,如《文明及其缺憾》,谈到了社会主题,③把注意力投向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将自己的理论运用于文化历史领域, ① 图表来源:杨宏飞著:《心理咨询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②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473页。 ③ 【美】韦恩·瓦伊尼、布雷特·金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第3版)》,世界图书
- 20 -
不仅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理论,而且在无意中扩大了自己理论的影响,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了精神分析。
文明是怎样出现的?弗洛伊德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是弱小的,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侵害以及其他生物的威胁,人们唯有群居才能生存。而人与人之间本能的满足是相互抵触的,因此,为了共同地生活下去,人们就需要订立契约,互相作出约束。“文明只不过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御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或积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同时,人们为了避免只有性爱时对对方的过分依赖及其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失望而把爱的力量分散到其他人身上。这样一种方式的“爱”使人们在更高的一种情感上连接在了一起,从而促进了我们的发展。所以,尽管文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能的满足,却最终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
此外,弗洛伊德还用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对图腾做出了解释。在原始部落中,部落首领将所有的妇女据为己有,而将他已经长大的儿子们驱逐出去。愤怒的儿子们一怒之下杀掉了父亲,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于是他们将对父亲的内疚融入到对图腾的敬畏中,希望通过对图腾的崇拜来弥补杀父的罪恶。同时,为了保证族内的长治久安,避免自己人因为女人而产生的争斗,人们只能同外族的人通婚,由此产生了原始部落生活的雏形。①
弗洛伊德曾被指责忽视生活的社会维度,但他的一些晚年著作,如《文明及其缺憾》(1930/1916a),谈到了社会主题。他的一篇饶有趣味的论文是他与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公开交换信,题为《为什么要战争?》。
弗洛伊德的后期思想开始认为存在两大深刻对立的本能:一类是性的,他们寻求维持和积聚;一类是攻击的,它们寻求毁灭或死亡。弗洛伊德将这两类本能视为人之本性,并且发现两者很少独立运作。他还指出,性之爱必须有所控制,才可达成所能。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总是复杂的;它不只是单项的。他进一步认为,任何与爱洛斯②利益背道而驰的事件都可能会自动地加强其对立面——破坏本能。
不幸的是,文明本身对性欲强加束缚。文明的代价是性欲的满足必须延迟,驱力必须升华。客体选择的范围必须受限。其结果是,文明尽管是一种有价值的获得,但也会成为一种挫折之源,可能激发攻击或破坏本能。③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弗洛伊德理论日益强大的同时,也暴露了其自身存在的缺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等让很多的新问题浮出水面。此外,由于二战期间很多精神分析学家逃到美国,新环境下科技的进步、人文学科的发展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原有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分歧导致了这一学派的分裂。④
弗洛伊德的两个得意门生阿德勒和荣格,由于反对泛性论而同其老师发生观点分歧,他们于1911年和1914年,先后离开弗洛伊德,并另立门户,使精神分析学派出现分裂,成为了从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向新弗洛伊德主义的过度。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取自“Individual”的拉丁文原意,即“整体、不可分的”。他以一种整体的视角来对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部分地利用了社会学的角度加以探讨。⑤ 1、略传
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页。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② 爱洛斯,即eros,原指古希腊的爱神,弗洛伊德用它来表示生本能,与其相联的能量即力比多。 ③ 车文博著 :《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470页。 ④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⑤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 21 -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并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的家庭,但却度过了一个不幸的儿童时代,幼时身体虚弱,四岁才会走路,五岁患严重肺炎,这一经历与他后来学医及形成其独特的心理学思想有关。1895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为眼科和内科医生,后转向精神病学,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1902年他参加弗洛伊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1910年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1911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12年改成个体心理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1914年他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1920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立儿童指导中心。在1922年至1930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192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1934年定居纽约。1937年赴苏格兰伯丁做讲演旅行时病逝。主要著作有:《神经症的性格》(1974/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理解人类本性》(1957/1918),《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71/1919),《生活的科学》(1969/1927,中译本为傅任敢译,1936),《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台湾中译本名为《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1960),《神经症问题》(1964/1932)等。 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
(1)追求优越: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他虽然接受了弗洛伊德决定论的观点,但是反对论和恋母情结在人生中具有重大作用,深受尼采“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的影响,主张追求优越是人生命中的基本事实。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向上意志”或“权力意志”,这种天生的内驱力(drive)将人格汇成一个总目标,力图做一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因此,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如儿童总想当大人,妇女总想当男人,犹如步行的羡慕骑驴的,骑驴的羡慕坐车的。
(2)自卑与补偿:是什么推进了人的成长?弗洛伊德认为是力比多的不断满足,而阿德勒认为,是我们对于自卑感的补偿。①自卑(inferiority)与补偿(compensation)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和弗洛伊德把人的原始动机看做是性力不同,阿德勒坚持自卑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在他看来,人生下来并不是完整无缺的,有缺陷(包括身体缺陷)就会产生自卑,但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暴弃或发生精神疾病,同时还可能使人发愤图强、振作精神、迎头赶上,这样就由补偿作用来解决原始缺陷和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
阿德勒认为,人对某些缺陷的补偿是自卑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他说,一个器官有缺陷的人会产生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暗地驱使他提出男性抗议(或男性钦羡)(masculine protest)(即追求与男子平等,甚至优于男子的观念),使他尽最大的努力去补偿以取得优越。古希腊大演说家狄莫西尼(Demosthenes,约5B.C.)原来口吃,但是他面对大海,口含石子,勤学苦练,终于成才。
(3)生活风格:生活风格(life style)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阿德勒认为,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总要通过各种行为方式来实现。所谓生活风格,就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已定型化的行为模式。他强调,人的生活风格约在四、五岁时已在家庭环境中形成,以后几乎一生不变。他非常重视家庭行第(family constellation)、出生次序(或出生别)(birth order)和家庭气氛(family atmosphere)对于生活风格(即性格类型)形成的影响。他认为,家庭环境是指影响每一家庭成员的社会事实,包括出生次序、有无父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 22 -
亲等。家庭气氛则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绪关系的性质,如力求完善时的主动与被动、建设性和破坏性等。尽管阿德勒强调家庭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是他坚持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天生的潜力”和“欲望”。因此,他的生活风格实际上是早期形成的社会化本能或是原始经验,并没有摆脱生物主义的羁绊。此外,阿德勒认为早期的回忆和个体对梦的解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生活风格。在早期的回忆方面,阿德勒指出,生活风格最初是每一个儿童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总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因此,人们对于童年的记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现在的行为。又由于人们的记忆具有主观的选择性,因此,对于人们早期记忆的了解,可以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了解人们的生活兴趣和理想。在个体对梦的解释方面,阿德勒认为梦境是个体生活风格的一种表现方式,个体在梦中对问题持有的态度与其清醒时采取的具有一致性。而个体自身对其梦境的解释也带有极其浓重的生活风格的色彩,因此,个体的梦以及他对此做出的解释就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生活风格的两条途径。①
阿德勒晚年又提出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的概念。在他看来,生活风格对人格的影响可能是潜意识的或被动的,而创造性自我则是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起来的独特的生活风格,它在塑造人格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可见,阿德勒不同于弗洛伊德那样,让命运被动地由过去经验和本我所决定,而使人格直接参与自己的命运,并决定自己和外界的关系。这里,他既提高了意识的地位,更加重视了自我,对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带有某种自由意志的神秘色彩。
(4)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或公共意识、集体精神、社会关心)(social interest)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基本概念之一。指人具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表现为为了社会进步而与他人合作。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人对社会和世界的事业负有责任。②
他认为,人是社会学动物,在人的本性上天生具有社会兴趣的潜能。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涉及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时的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和认同能力。社会兴趣的内涵非常广泛,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困难情景中,准备去帮助他人;一个人具有“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情操;富于理解和同情别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等。阿德勒还认为,有无社会兴趣是衡量个体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社会兴趣的水平决定一个人社会意义的大小和对社会贡献的程度。像酒精中毒者、神经精神病患者和犯罪分子的心理紊乱,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社会兴趣发展不够充分。他指出,人的社会兴趣最初是由儿童同其父母间的早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乃是唤起和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而对儿童的溺爱和漠视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兴趣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是生物学定向的本位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中介。阿德勒的心理整体论、主观目的论和社会文化定向,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些西方学者认为阿德勒的影响并不比弗洛伊德逊色。美国心理学史家墨菲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评价为“心理学历史中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林方等译,1980,410页)。他不仅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而且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当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仍有联系,它们均属潜意识心理学的范畴。以神经症理论为例,弗洛伊德把神经症看做是潜意识的作用和产物,其原因是性本能被压抑的结果;而阿德勒则认为神经症的病因在于“自卑感”和“向上意志”的冲突,乃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补偿作用或方法。这里,虽然具有解释不同,但潜意识的理论基础则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阿德勒的“向上驱力”、先天“社会兴趣”潜能的思想均带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②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 23 -
生物学化的烙印。①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略传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创始人,苏黎世学派的领导者。他生于凯斯威尔一乡村,因父母关系紧张,从小养成孤独性格。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又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5年任该校精神病学讲师。后退职,自己开业。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翌年去维也纳会晤弗洛伊德,深受弗洛伊德的器重,1911年他们共同创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荣格被选为第一任主席。不久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发生分歧,1914年他离开弗洛伊德,创立分析心理学派。20年代后,他因要研究集体潜意识的性质与现象,远赴非洲、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考察原始人的心理历程。1932—1942年任苏黎世联邦综合技术大学教授。1944年他又回到巴塞尔大学任医学心理学教授。先后被哈佛、牛津大学等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1912),《潜意识心理学》(1912),《心理类型》(1921),《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台湾中译本黄奇铭译,1971;大陆中译本为苏克译,1987),《集体潜意识的原型》(1936),《人格的整合》(1940),《心理治疗的实践》(1954),《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中译本成穷等译,1991)《记忆·,梦·反思》(1961;中译本刘国彬等译,1988),《人及其象征》(1964),《心理学和东方》(1978)。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
以下分别从字词联想和情结理论、人格整体论、人格动力说、人格类型说来阐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
(1)字词联想和情结理论:字词联系最初是由英国的弗朗西斯·高尔顿发明的。1904年,荣格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利用它对人类的心理进行研究。在这个实验中,主试每念一个词,即要求被试用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联想的词对此做出反应,并记下反应时间。第一次呈现结束后,马上重复呈现一次,对比两次反应所得结果。理论上说,对于所有的词,被试的反应都应该相同,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反应时间延长、回忆错误和回忆重复。荣格称之为“情结指示词”。那么,在实验过程中,他对这个词的反应时间就会延长,主试也就可以由此作出判断。
荣格认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现象。虽说情结是潜意识的,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足以改变人的意识活动。它主要来源于人们童年期的心理创伤和与本性不和谐的道德冲突。②
(2)人格整体论:人格整体论(personality mass theory)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把心灵(psyche)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灵是一个先在性的概念。它与精神(spirit)和灵魂(soul)相等同。心灵,从本体论看,是一个实体;从现实存在看,是一个自律性的主体;从人类个体里看,是一个整体人格。心灵是人的一切软件内容的全体如思维、情感、行动……一切意识到的,一切潜意识的内容。这种把心灵作为先在整体的理解,表明了分析心理学作为人格整体心理学的发展定向。人格的原始统一性和先在整体性,不仅在理论上追求心灵整体综合,而且在临床上要求恢复人格完整。因此,分析心理学的方法论,实质上是一种整体论。
在荣格看来心灵或人格结构是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面所构成。如下图: ①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73—476页。 ②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 24 -
1)、意识:荣格认为,意识(conscious)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如我们所觉察到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等。其功能是使个人能够适应其周围环境。意识作为个体存在,它在人的早期就已发生。其实,人的个体化(或个性化)(individuation),就是一个人的意识发展过程。经过这一进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心理上的、不可分的,即一个独立不可分的统一体或整体。
荣格认为,自我(ego)是意识的中心、自觉意识和个体户的目的所在。他把个体化视为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或达到自我意识的组织。
荣格认为,意识是心灵中的很少一部分。作为门卫的自我意识,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淘汰型。这里有一条水平线,而自我就控制着这条水平线。正是由于自我,才保证一个人人格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2)、个体潜意识: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individual unconscious)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即和意识自我最相近的、比其作用更大的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它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直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想等。个体潜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是可以进入意识自我领域的。
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具有情绪色彩的情结(complex)所构成。所谓情结,就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亦即具有相对自主性的一簇簇潜意识的心理丛。如恋父情结、性爱情结、权力情结、批评情结等。它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取向和发展动力。
荣格认为,情结的作用是可以转化的。它既可以成为人的调节机制中的障碍,也可以成为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荣格认为,艺术家之所以对创作具有“残酷的激情”,命定他要“牺牲幸福和普通人生中的乐趣”,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强有力的情结。
最初,荣格和弗洛伊德一样,也认为情结根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后来他发现这些情结并非来源于后天的个体经验,而是先在的超个体的共同的心理基础。这便是更深的集体潜意识的层面。
3)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或称种族潜意识(racial unconscious),是人格或心灵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它同个体潜意识的区别有二:一为它不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的;二为它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荣格用岛打个比喻,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为个体觉知的意识部分;由于潮汐运动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体潜意识;而岛的最底层属于广大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潜意识。
- 25 -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联系的原型(archetype)所组成。在他看来,本能是一种典型的行为模式,原型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本能和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则是本能自身的潜意识意象,即本能行为在心灵中的存在和模型。他进而把原型和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做了区分,认为原型是预示直觉的普遍模式和共同倾向,而原始意象则是原型的象征表现和形象化表述。由于人类祖先历代沉积而遗传下来的原型,就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即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类似的情景下,与他的祖先的相似,例如,“知道A>B,B>C,则A>C”,“凡事都有原因”,“A不能同时是非A”等等。这类知识既是先验知识,又是原始意象中的原型表露。通常科学家的发明、艺术家的创作“如有神助”,都是原始意象起着一部分的作用。
荣格发现,代表各种不同的人格系统,主要有四种原型: ①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盖真我的假象。它总是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
②阿尼玛(或阴性基质)(anima),指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基本特质或特征,即男性中的阴性原型。当阿尼玛高度聚集时,它可使男子变得容易激动、抑郁、妒忌、虚荣,见于典型的男女或夫妻冲突之中。
③阿尼姆斯(或阳性基质)(animus),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质或特征,即女性中的阳性原型。当阿尼姆斯高度集中时,则会使妇女富于进攻性,追求权力,并引起内心冲突。
在荣格看来,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种原型,从生理遗传,是受性染色体和性腺决定的;从心理遗传讲,是男女两性互相交往的种族经验的遗存。如果男女双方没有一些异性特质,那男女彼此之间就不能了解;但如果两性体质发展不平衡,就会成为变态。当然,在整个时代,和女性生活,男性阴性化;和男性生活,女性阳性化。
这两种原型的自律性不仅使得每一性别显示出异性的特征,而且它们作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意象促使每一性别能够真正理解异性。在他看来,男性由于他的先在的阿尼玛而能理解女性,女性由于她的先在的阿尼姆斯而能理解男性。但是一旦由于原型的自律性使个体缺少对于配偶的现实特征加以考虑,即相互的人格面具原型失调,原型结构的动力效应也就成为负面的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之间就会由于误会而不和谐,他也将承受很大的失望和痛苦。相反,如果一男子自身的阿尼玛意象显现低层次的,一旦遇到高于他的阿尼玛的现实女性,他将十分满足。
④阴影(或阴暗自我)(shadow),指人格的最内层,是具有兽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绪和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
此外,在荣格体系中还有两个促进整合的原型:一个是自我(自身、自性、自己)(self),它和弗洛伊德的自我(ego)不同,后者不是一种原型或原始意象,而是理智的我或意识的主体。荣格的自我(self)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指先天潜在的整体性和代表人格各部分的平衡发展、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渗透。看见,荣格的自我是个最重要的原型,包括了潜意识的一切方面,起着将整个人格结构整合和稳定的作用。另一个是曼达拉(mandala),指在不同文化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象征,如一些几何图形、圆圈和方块组成的符号,表现为一切人们奋力以求的整体的统一。荣格在自我分析过程中,常常用曼达拉图画和石刻来描绘自己的梦和幻想,他认为这些曼达拉的图形是人的整体精神的象征。后来,他把曼达拉图形看做是自我(self)的象征,人格的核心。
最后,荣格也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诚然,个人的、民族的历史经验对人格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总是为着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已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和完善,荣格把它称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3)人格动力说:荣格不仅系统地论述他的人格结构学说,而且还提出自己的人格动
- 26 -
力说(personality dynamics)。在他看来,正是人格动力推动人格的发展。
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把力比多只解释为性能量,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在力比多中,性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了表现于生长和生殖外,还表现于其他活动。其实,荣格的力比多既包括弗洛伊德的力比多,也包括阿德勒的向上驱力,可以说包括所有动机。
荣格认为,力比多,较粗略地说,是生命力,类似于柏格森的活力。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认为,有生命物体的一切活动均由其内部所具有的非物质的活力或生命力所支配的。
荣格认为,力比多作为全部生命力同其他活动一样,是在整个个体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例如,儿童最早获得满足和快乐的源泉,是力比多生命力的营养和生长功能,并不是出于性的欲望。因为此时性欲还没有从整个生命力中出现,儿童的快乐只是出于依赖母亲喂奶的营养需要。对于恋母情结,荣格也是用与母亲供食功能相联系着的满足与对抗而产生的需要来解释的。他认为,只有儿童成熟后,性功能有了发展,这些营养功能才涂上或联结上性的情感,所以力比多的生命力到了青春期以后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可见,荣格并没有完全抛弃弗洛伊德的性力观念,只是把它的作用降低到全部内驱力或力比多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荣格只是扩大了力比多的内涵,而把力比多分为性的和营养的两大类。
后来,荣格逐渐用心理能(psychic energy)一次取代了力比多。在他看来,心理能自成系统,按自己的规律活动。它主要服从于物理学和力学两个定律:(1)能量定律(energy principle):即一部分能量消耗越多,另一部分能量就消耗少。这在心理能上表现出这方面兴趣浓,花去精力大,在其他方面就兴趣少,用力不多。(2)熵定律(entropy principle):热总向不热的地方传导。心理上的能量大,兴趣浓,这种兴趣也能向类似的事物转移,使心理趋向平衡。可见,引用这两个定律完全是一种类比,在荣格心目中,心理与物理是毫无联系的。
(4)人格类型说: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测验(word-association test)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其情结的表现亦有不同。后来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接触及分析研究,他于1913年提出两种态度类型学说(two-attitude type),亦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在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他深沉地分析自己和弗洛伊德以及阿德勒之间的性格差异。经过大量的分析,他于1921年正式发表《心理类型》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进一步系统论述了内倾和外倾两种态度类型,划分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四种功能类型,并进而描述态度类型有机结合的八种性格类型。
1)、人格态度类型:在荣格认为,内倾(或内向)(introversion)和外倾(或外向)(extroversion)是两种不同的人格反应特有情境的态度或方式。
内倾型的特点是心理能量经常指向内心世界。这种类型的人好沉思,善内省,爱恬静,乏自信,不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顺从,孤僻和害羞,比较难于适应环境。
外倾型的特点是心理能量往往指向外部世界。这种类型的人较敏感,好社交,很自信,乐观开朗,勇于进取,但做事轻浮,喜欢标新立异,容易适应环境的改变,善于应付各种情况。
荣格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某种适应方式,在婴儿时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不过,纯粹外倾或纯粹内倾的人是没有的,而只是或多或少地属于内倾和外倾。也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总是某种态度类型占优势,另一种态度类型则相对地居于劣势。他说,人的性格类型既表现在潜意识之中,也表现在意识之中。但是表现形式不同,凡在意识中外倾的,则在潜意识中式内倾的,反之亦然。荣格还认为,内倾型的人常常暗中羡慕外倾型的;外倾型的人常常暗中羡慕内倾型的,所以在男女的交往中,性格完全相反,彼此相互吸引的力量往往反而特别大。
- 27 -
2)、人格功能类型:在划分了两种态度类型之后,荣格又进一步描述了四种功能类型,即感觉性、直觉型、思维型和情感型。他还把态度类型和功能类型做了不同方式的配置和组合,提出了八种性格类型:
外倾感觉型(extraverted sensation type)——这种人对客观事物非常敏感,判断事物的感官较灵敏,常常注意并记住事物的外部特征,对事物外表美和井然有序会赞叹不已。
外倾直觉型(extraverted intuitive type)——这种人常常对不确定的客观事物有敏锐的觉察和体验,对外部环境中任何新奇事物都颇感兴趣,注意力易转移,计划难以坚持。
外倾思维型(extraverted thinking type)——这种人喜欢对外部世界进行有条不紊的分析,常常对事物的结果感兴趣,而对隐藏在结果后面的观念不感兴趣。其思维活动常常以客观资料为依据。
外倾情感型(extraverted feeling type)——这种人特别喜欢和睦的人际关系,总是为人热情、乐于助人,主动而又富于想象力,但常常因循传统价值观。
内倾感觉型(introverted sensation type)——这种人较看重事物的效果,而不太看重事物的本身。对客观事物有深刻的直观感觉。如某种颜色就会引起他的快乐或悲哀的主观情绪。许多艺术家很可能属于这种类型。
内倾直觉型(introverted intuitive type)——这种人往往关注主观体验的隐秘背景,他的内在形象十分丰富并在其心理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常常产生各种离奇幻觉、想象,甚至具有超感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能力,对事物产生某种奇异的体验。荣格本人就属于这种心理类型。
内倾思维型(introverted thinking type)——这种人喜欢抽象思维,对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很感兴趣。他常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分析事物,确定行动目的。
内倾情感型(introverted feeling type)——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常常给人以冷漠的印象,但其内心情感体验反复,富有同情心。
在荣格看来,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一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这里,荣格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不同的性格差异,并为这些差异提供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同时他也指出,某种类型占优势并非其他类型不重要,在一个人身上可能还有第二种相对重要的性格类型和第三种性格类型在他的意识中发挥作用。另外,其他的性格类型则会潜意识地补偿他的性格类型的另一面。可见,荣格并没有把一切人均简化为这八种人格类型。在他看来,这种根据内外倾而做的类型分类也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还可以根据其他心理学标准来划分。可以说,荣格从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性格类型做了创造性分析,在开拓心理类型学方面做了一大贡献。它对教育、艺术、科学和医疗工作均由参考价值。德国精神病学家雷奇默尔(Kretschmer,1921)的《体型和性格》肯定了荣格的内倾和外倾区分的价值。荣格之后,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对荣格的学说做了修正和补充。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正统精神分析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均属于潜意识心理学的范畴。但是他们又有区别,具体表现在:①弗洛伊德重视回忆童年的经验,比较被动悲观,而阿德勒则重视早期经验的直接观察与研究,着眼未来,比较乐观;②弗洛伊德重视儿童时期的心理性欲,坚持生物决定论,而阿德勒等人则重视儿童与家庭的关系,开始承认社会变因对人格的影响;③弗洛伊德极端重视潜意识的价值,而阿德勒、人格虽不否认它,但也注意到意识的作用;④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分析,而阿德勒、荣格则更多注意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系统的调节作用。①
综上所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的选择性发展,突出了心理结构的整体论的方法论,扩大了潜意识的内涵和功能,沟通了个体和种族历史经验的文化联系,开创了心理类型学和字词联想测验,这些不仅对心理学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精神病学、宗教、历 ①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页。
- 28 -
史、艺术和文学也具有广泛影响。当然,荣格的著作费解、难懂,包括许多神秘主义和宗教的成分。近些年来,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有日益增长的迹象,特别是在青年中这种影响更为明显。荣格注意研究像玄妙主义、神秘主义、意识扩张和自我满足等一些领域,看来这很适合于西方许多青年人的兴趣。①
(三)兰克的心理分析学
兰克是继荣格和阿德勒之后第三个离开弗洛伊德而自创学派的学生。他把精神分析理论扩展到对神话、传说、艺术以及创造力的研究上,第一个把精神分析理解的重点由儿童期男性取向的恋母情结以及作为冲突中心的阉割焦虑转向了最初的母子关系、分离焦虑和个体化,由此开辟了通往客体关系理论和自我心理学之路。
兰克在利用历史和人类学原始资料方面要胜于当时任何一位精神分析学家,这种倾向在他把精神分析理论广泛用于说明艺术、神话和人类文化的早期著作中就已显露。那时,他所欠缺的是没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可资利用。这种倾向在他以后的生涯中不仅继续保留着,而且有增无减速,尽管那时他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放弃取前他一直在研究的许多精神分析理论。也正是因为这种倾向,使他的著述获得了独特的价值。② 1、出生创伤理论:
兰克的思想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思想,他对机械地解释人类行为的现象抱否定态度,也不赞成弗洛伊德派的经验,而是寻求以意义的自动解释者和行动的发起者为基础的科学方法。例如,在解释出生创伤方面,他强调象征的概念,认为个全用这些象征来表达继续进行新的冒险还是墨守成规的矛盾思想。这些思想用比喻表达为怕生对怕死。在这个意义上说,兰克只是后来才在正统的精神分析领域引人注目。
弗洛伊德曾提出过出生是成年后焦虑的原型这一概念,而兰克却用出生过程的回归子宫生活的幻想这一双重焦虑取代了过去把焦虑归因于性,特别是归因于恋母情结的那些解释,并且自认为他的阐述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建设性发展。兰克指出出生创伤(Trauma of birth)是由于母体在生产时的震荡对婴儿造成心灵上的恐惧及痛苦。这些从分娩过程中造成的恐惧令人类有着回归母体的愿望。当婴儿在母亲体内时,子宫内是一片黑暗而布满羊水的空间,所以黑暗与水象征了人回归母体的欲望,重复提及黑暗与海洋其实是之前提到的停留过去的引申。③
2、意志疗法:
兰克在心理学的另一个贡献是他提出的意志疗法(亦为意愿治疗,Will Therapy)。在心理治疗中,兰克动员病人以意志来对抗逃避痛苦与冲突的倾向,鼓励病人在治疗中采取一个更主动、负责的角色。所谓的意志指的是,人格中奋发成长、克服冲突发展自律的部分。兰克相信动员意志可以促成治疗的进展。这就是意志疗法的基本概念。意志疗法是兰克根据其出生创伤学说设计的治疗技术,建议精神分析家应直接了解这种与出生有关的焦虑,帮助患者在一个有限的治疗期内度过这种焦虑。他论证说,在传统的精神分析中,患者不愿结束分析、中止治疗,这类似于同亲人分离(分离象征着自子宫出生)。因此精神分析家必须使患者像断奶一样逐步脱离这种治疗关系。
20世纪30年代,兰克提出意志是人格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意志还是控制及使用一个人的本能驱力的积极力量。因此,精神分析期间患者不愿中止治疗,这也是这种意志的表现,所以应当用意志引导患者的自我发现和发展,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企图消除患者的这种心理。兰克也非常强调存在治疗师、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治疗效果,因此运用治疗关系以帮 ①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7—485页。 ② Otto Rank (1932). Art and artist. New York: Tudor Publishing Co. P. 38. ③ 郭本禹主编:《心理学通史﹒第四卷﹒外国心理学流派(上)》,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1页。
- 29 -
助病人。他以为,患者自身具备个人能力,治疗者只是一个积极的协助者,营造出一种情境,使得患者唤起他的积极意志,由此成长。他甚至把自己的他的疗法称作“关系疗法”。
四、新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史西方现代的一个哲学思潮,也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从经典精神分析论中分化出来的。人们习惯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视为由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过渡和中介,而将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以及霍妮、沙利文和弗罗姆等为代表的美国社会文化学派看做是新精神分析的特有范畴。①
(一)新精神分析的内涵:
新精神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别。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一些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方面并未脱离弗洛伊德的体系,而又对正统精神分析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理论,均属于新精神分析的范畴。它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社会文化学派(socioculture school)、英国的对象关系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或称克莱因学派、瑞士的存在(主义)分析学派(existentialist school)等六个学派或分支。
就狭义而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转向新精神分析的过度和中介。而美国的社会文化学派则属于新精神分析的特有范畴它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也是精神分析学同美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种学等理论融合的产物。人们通常所说的新精神分析,正是指这一内涵。 (二)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首先,1929—1933年间,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加上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这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促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当时从西欧主要是德国移居到美国的一些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面对此时患者病因的改变,因而修改和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和治疗原则的首位。
其次,新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在同美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种学(ethnology)、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等理论的融合中形成的。新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不同,他从环境在人格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出发,抛弃人的一元论的观念、抛弃否认自然和文化、环境和个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坚持所谓社会决定论(social determinism)或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的原则,并把重心从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转移到人际关系上。新精神分析者抛弃力比多学说和升华理论,把心理常模解释为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而把社会同一性(或社会统合)(social identity)的任何破坏解释为病态。
此外,新精神分析也是把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观点同精神分析的许多论点和治疗技术结合起来的产物。他们把心理历程看作以反馈(feedback)联系的方式来实现人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过程,并对潜意识作用的认识也有改变,认为它不是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中不甚重要的“边缘现象”,就是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弗罗姆的“社会潜意识”),这种用防御行为方式的学说代替正统精神分析关于内部结构和过程的观点,正反映了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对新精神分析的影响。② (三)新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新精神分析学派,又称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代表多数为欧洲特别是德国为逃避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批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少数为美国本土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 ①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185页。 ②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486页。
- 30 -
其中有: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卡丁纳(Abram Kardiner,1891—1981),弗罗姆(Erick Fromm,1900—1980),埃里克森(或译艾瑞克逊)(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等。
新精神分析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统一的整体,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们在理论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即反对本能论和泛性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反对先天本我的作用,强调后天自我的作用;反对先天生物决定论的悲观主义态度,相信人自己有能力克服冲突和挫折,不断地向积极方向发展,对未来持乐观主义态度;不仅要重视儿童早期经验,而且要探讨人的一生发展。① 1、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1)弗洛伊德与自我心理学的奠基
自我心理学思想孕育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中。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创伤范式、驱力范式和自我范式三个发展时期。精神分析运动的最初十年是创伤范式时期。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主要源于童年的性创伤,并提出“防御”概念。大约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放弃创伤范式而转向驱力范式。弗洛伊德开始强调潜意识中的本能驱力,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用力比多能量解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他把自我也看作是一种本能。大约从1914年开始,弗洛伊德进入“自我心理学”时期。1923年他出版《自我与本我》一书,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一般人格结构理论。这标志着他的理论从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也标志着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发现。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仅为自我心理学勾画了一个初步的轮廓,指出了一个继续发展的方向。古典精神分析的核心依然是本我和潜意识的本能动力学。 (2)安娜与自我心理学的合法化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其女儿安娜所直接继承。安娜把精神分析的重点由本能冲突的分析转移到对自我的分析,把自我的功能由单纯的防御转移到对环境的适应方面,自此,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的研究对象,自我心理学亦在精神分析运动中获得了合法地位。此外,安娜还把精神分析治疗从成人扩展到儿童,为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安娜还进一步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于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强调了自我的作用并对防御机制进行了总结。她归纳出其父亲提出的的十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她自己提出的五种。但她扔把注意力放在否认、自我约束、对攻击者的认同、禁欲作用和利他主义机制上。对这些防御机制她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安娜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视防御为理解潜意识的障碍。相反,她认为防御具有独特的适应意义。在满足生物需求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人们都会产生防御行为,这是正常的和必不可少的。安娜关于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尽管自我的功能很多,但其防御功能却是主要的。它们直接和自我的强度、性质紧密相关,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自我发展总离不开防御机制的发展,通过防御机制的活动可以看到自我的影子。
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她并没有真正解决弗洛伊德思想中始终存在的自我的两种机能的不协调,即狭义的防御(与本能冲突中产生的)与广义的适应(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矛盾。她仍在自我与本我的冲突与防御中来研究自我,并未使自我从本我中独立出来,所以安娜仅仅是发展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一位过渡人物,而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则是由哈特曼完成的。 (3)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如果说安娜使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的重点研究对象,哈特曼的工作就是使自我 ① 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编著:《中外心理学简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 31 -
真正脱离本我而成为独立的结构。他为自我划定了独立的领域——“无冲突的自我领域”,认为自我与本我均来自遗传,都是从“未分化的基质”中产生的,是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自我具有自主性,其根本机能是适应。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部维持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适应概念的提出使自我走出了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转向了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1)、略传:
海因茨·哈特曼(Heinz Hartmann,1894—1970)出生于德国,早期主修医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跟随安娜学习精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939年,哈特曼根据自己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上所作的演讲概括而成《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此书被誉为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块里程碑,可以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1923)相提并论。哈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我心理学最著名的理论家,被尊称为“自我心理学之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1964年出版《自我心理学文集》。 2)、哈特曼的理论: ①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哈特曼指出,古典精神分析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没有冲突的心理学领域,把冲突作为自己唯一的任务。在他看来,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就个体而言,它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诸如,知觉、思维、记忆、语言、创造力的发展乃至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自我的适应机能,并不是自我与本我区里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是在没有冲突的领域里发展着。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the conflict-free ego sphere),并非指空间的“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在既定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 ②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本我的出现不论是在生物学上还是在心理学上,都比自我的出现要早;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并服从于比我。但在哈特曼看来,自我与本我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是与它同时发展的。他认为自我与本我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的禀赋——“未分化的基质”(the undifferentiated matrix)中分化出来的。在这种未分化的基质中,一部分生物学禀赋演化为本我的本能驱力,另一部分生物学禀赋演变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the apparatuses of ego autonomy)。自我与本我一样都是先天遗传的,都是分化的产物。在起源上区别本我与自我,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的主动性,揭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自我在起源问题上摆脱了本我,也就具有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哈特曼称之为自我的自主性发展,并区分了两种自我的自主性:初级自主性(primary autonomy)和次级自主性(second autonomy)。初级自主性是指那些先天独立与本我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这种自我机能一旦从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就开始起着对环境的适应作用。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初级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一种自我机能的成熟过程。哈特曼强调,自我的知觉、思维、运动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这些机能的应用独立于直接的需要,与外界刺激具有更加分化的关系,它们是现实的自我发展部分”(H. Hartmann,1964)。自我的这些特点及其成熟处在现实和本能驱力的影响之外,哈特曼把它们称之为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因素,它们起源于遗传的生物学禀赋。从半岁到1岁,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开始成熟起来,它们包括知觉、运动、记忆、学习和抑制等机能的成熟。这些变化使婴儿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部分地掌握生活空间中的非生命客体,形成一定的预测能力。
所谓次级自主性,是指从本我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作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即指最初服务于本我的防御机制而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
- 32 -
域。哈特曼认为,防御在本能水平上已经存在了,这种存在于本能中的机制后来可以服务于自我并演化成自我应付本我的手段。自我的次级自主性的一个例子是理智化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理智化原是一种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防御不可接受的潜意识动机而故意用智力活动压抑它。但在这一过程中,理智化在自我结构的组织和利用下可以演化成一种高超的智力成就。理智化作用具有与现实环境相互作用的方面,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可以转化为人的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机能转变过程,作为防御机制的理智化变成了作为适应的自我的次级自主性。哈特曼提出了自我的次级自主性对于进一步理解防御、适应和自我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但同时反映了其理论的保守性立场。因为尽管次级自主性也是一种自我机制,但它仍起源于本能,必须从本我中获得能量,这等于说明次级自主性仅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整合的使命,必须依赖本我。 ③能量的中性化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能量主要来自本我的力比多能量,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也受制于本我。因此,哈特曼要想彻底掌握彻底离开本我,赋予自我的自主性,就必须修正和扩展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概念。在他看来,如果某一服务于自我的能量过于接近本能则会妨碍自我的机能,因此必须使本能的能量中性化(netralization)。所谓中性化是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哈特曼认为,自我机能一旦从本我中解脱出来为它自己服务时,中性化的过程就产生了。3个月的婴儿就多少有一些使驱力能量中性化的能力。自我在反对本我的斗争中,将本能驱力中性化,转变成为自我服务的能量,从而脱离和控制本能的能量,实现其自主性机能和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④自我的适应过程:
能量的中性化过程的产生,也就是自我的适应过程的产生。适应(adapation)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旦自我装备与环境取得平衡就产生了适应。研究自我的适应机能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必然要求。哈特曼把适应看做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一种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合的连续运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产物。在哈特曼看来,人类的适应包括两个过程:人类活动使环境适应人的机能,然后又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
哈特曼认为,适应过程既受到生理心理组织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环境方面,他提出了“一般的期待环境”(average expectable environment)这一概念。所谓一般的期待环境是指人的正常适应和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正常人可以期待和想象的环境。正常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正常期待的环境中,其个人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的要求是吻合的。一般的期待环境首先从对儿童发生作用的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开始,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社会关系。在哈特曼看来,对一个健康的新生儿自我来说,这种日常期待的环境就是婴儿自我最适合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婴儿借助他的自我调节机能,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婴儿自我。婴儿的自我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的关系中螺旋式地逐步与环境保持平衡,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强调自我与环境的调节作用,使精神分析从本我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中解脱出来,走向普通的发展心理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① 2、斯皮茨与自我心理学
勒内·A·斯皮茨(René A. Spitz,1887—1974)是奥地利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自哈特曼之后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斯皮茨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一生的研究工作都在思考哈特曼提出的环境对自我能力的影响问题,他一直在尝试解答环境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外部环境又是怎样影响内部发展的。他的理论主要针对两岁之前的婴儿,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强化了自我心理学对前语言阶段婴儿的研究。他还是最早一批从客体关系的视角来看待自我发展的自我心理学家,架起了自我心理学与客体关系学派交流的桥 ① 叶浩生主编,杨莉萍副主编:《心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255页。
- 33 -
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斯皮茨把临床观察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他在对婴儿进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对许多具体的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有机结合,他将对婴儿的横向与纵向分析、宏观与微观理解结合起来。斯皮茨的被试主要来自育儿所(Nursery)和育婴之家(Foundling Home)这两种寄养机构中照看的婴儿。育儿所是一种隶属于刑事系统中的特殊的婴儿照看场所。违法的妇女在这里生育孩子。在这里,所有的喂养、照看等任务都是由母亲自己完成。育婴之家则是一种普通的福利机构,主要是收养弃儿。育婴之家一般规定,婴儿在刚到机构的三个月里需要母亲的照顾,三个月后,母亲便可以离开。离开母亲的婴儿们由护士照料。平均每个护士照顾7名婴儿甚至更多。对斯皮茨来说,在这两种机构中的研究经历对他的理论建构极为重要,他的心理病理学理论主要就是建立在他对这两个机构中婴儿的观察与分析基础上。而且,不同机构的性质往往导致婴儿相应性质的异常心理及行为。
斯皮茨认为,心理的发展犹如正弦波,是一个分化、整合与积累的过程。在某些累积点上,一些心理功能、适应和心理操作被整合到一个新的更高一级的心理生理组织上。一旦整合完成,新的分化过程又会开始,积累至第二次整合。发展就是在一个场中从不稳定到稳定的一种进步。斯皮茨指出,婴儿内部发生的这些变化会从外部行为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心理指征(indicators)。在生命的第一年,最明显的三个指征即是3个月的微笑反应、8个月的焦虑和摇头动作,它们都预示着婴儿心理的发展。斯皮茨赋予了这三个指征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就是以这三个指征为起点,探讨了自我的整合、客体关系的发展和情感反应的累积。①
3、玛勒与自我心理学
玛格丽特·S·玛勒(Margaret Schoenberger Marhler,1897—1986)是一位儿科医生,她利用临床观察法考察母婴关系,对儿童出生后头三年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推断,提出了我向、共生和分离—一体化三个心理发展阶段;并指出,在自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母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共生
“共生”一词是玛勒从生物学借来以隐喻方式来指称婴儿在和母亲无法分化时的精神内在经验。在一原始的认知和情绪层次上看,婴儿具有和母亲融合一起的经验,就如同和她合而为一的意象。 (2)分离—一体化
“分离”指的是孩童达成一种和母亲分离开来的精神内在意识。分离意识涉及清楚的、自体的心理再现,是和客体世界以及客体等的(心理)再现相互区别。
“个体化”和“认同”是不一样的,但却相关。一个完全的认同意识感是来得较晚,是在孩童较早期的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完成之后。要成为个体化必须是一种“我是”(I am)的感觉——一种存有的意识感、一种实体(entity)的意识感的觉察;而“认同”则是之后对“我是谁”(who I am)的觉察。 (四)雅克布森与自我心理学
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1897—1978)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主要有二:一是研究儿童自我的发展;二是研究忧郁症。在其对忧郁症的研究中,雅氏阐述了其情绪理论、焦虑的实质和功能。
雅克布森通过分析儿童自我的形成,阐述了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种整合性自我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也包括了客体关系,即关注于父母与儿童的接触怎样促进儿童的自我和朝我的发展。自我是从婴儿和母亲的关系中发展出来 ① 郭慧著:《生命的第一年——斯皮茨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与实践》【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92—96页。
- 34 -
的,但这是在内驱力的影响下发生的。①
埃里克森则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使自我心理学的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埃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转向
美国心理学史家墨菲指出,现代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锋芒所向是自我心理学,而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是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以自我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使自我心理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略传:
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1933年他参加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随从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去美国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精神病学系任职。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40年代他曾到印第安人的苏族和尤洛克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调查。1950年,由于他拒绝在忠诚宣言上签字,而离开了加利福尼亚大学。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至1970年退休。埃里克森一生出版了许多著作,主要有:《儿童与社会》(1950,1963),《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59),《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等。 2、埃里克森的理论:
(1)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
埃里克森自认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热烈拥护者,他同意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作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但他对自我的理解不同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并且能够加以控制。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自我过程已失去防御性质的重要性,其所表现的游戏、言语、思想和行动等带有自主性,具有对内外力量的适应性。
埃里克森赋予自我许多积极的特点,诸如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等等。这些特性都是弗洛伊德从未提到的。他认为,凡是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它能对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的解决。
在上述的自我特性中,埃里克森特别重视自我的同一性(ego identity)。他指出:“对同一性的研究已成为我们时代的策略,犹如弗洛伊德时代对性欲的研究。”(Erikson,1963,P263)在他看来,具有建设性的机能的健康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即自我同一性或心理社会同一性。同一性的反面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即通常所讲的同一性危机。同一性混乱是指只有内在零星的、少量的同一性,或者是感受不到一个人的生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获得一种满意的社会角色或职业所提供的支持。埃里克森还认为,自我的同一性最初起源于婴儿,但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 (2)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原则(epigenetic principle)进行的。这个原则是借用了胎儿发展的概念,把人的发展看做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他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 ① Clair, M. S.(1986).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P.90.
- 35 -
正在阅读:
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完整版)05-19
2018-2019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考点及03-16
《黑客帝国》观后感09-06
2017开学第一课02-1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公告 - 图文02-03
北京中润英才管理咨询公司内部资料:报告5:环球石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final08-11
【精选】期待的作文锦集10篇04-02
写给上级领导的感谢信【通用8篇】03-25
初中语文课堂听课记录和评述07-29
《小小爱》读后感精选10篇12-1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整版
- 理论研究
- 综述
- 精神
- 分析
- HDMI 4K超高清光端机(无损型)
- 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整理)
- 党课
- 魁斗中心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 数字测图考试题库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单元测试题
- 关于质量的实施细则、奖惩等
- 江苏省苏州市2015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 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完整版)
- 福建省连江第二中学2019届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吴)
-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库
- 2017-2018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
- 2.1.1第2课时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
-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检测题(附答案)
- 校长对学生家长学术报告(2015秋)
- 法硕考研:法理学逻辑结构及复习方法
- 2017年CPC系列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说明书(word版本)
- 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SE & TSE 声明模板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