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04 18: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王文雷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特别是“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直接带动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从投资规模、地区分布、投资行业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原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规模 地区分布

一、引言

加入WTO以来,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之一(Unctad,2004)。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其中,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金融类86.3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ODI)增长较快,但这种较快增长势头是否可以持续?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ODI的增长速度和质量?我国ODI有哪些特征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有必要深入全面分析我国ODI特征及其成因,从中发现投资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从1982—2010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1年)。这一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试验性的,并且在国家严格管制以及资金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的。几乎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都是国有贸易公司及其他国有企业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投资额在整个时期很小,平均每年流量为5.3亿美元,到199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为53亿美元。这一阶段,中国的跨国公司主要是垄断行业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如金融服务业、航运业、国际贸易以及自然资源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中信集团、中远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中海油、中国五矿和中粮集团等。

第二阶段(1992—2002年)。这一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每年平均流量为28.9亿美元,截止2002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72亿美元。这一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波动幅度较大,这反映了国内、国际上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和投资额急剧上升。近几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达208.64亿美元,存量也从2003年的330亿美元上升到

2010年的3172.1亿美元。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上升,2010年达到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2.1投资总额不断扩大,相对规模较小

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增长率也保持较高水平,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其中,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金融类86.3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的1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445.7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占91.4%;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38.2亿美元,占8.6%。如图1。(2011年1—9月)

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06211.6176.32007265.1248.425.340.92008559.1418.611168.52009565.34781.114.22010688.1601.821.725.92011445.7407.512.5200806040120100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非金融类投资额(亿美…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非金融投资增长(%)图1:2006—2011(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32万亿美元,年末存量20.4万亿美元,中国占比分别为5.2%和1.6%,流量排名第五位,存量排名第17位,与我国的发展地位还是不太相符。

图2:2010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流量对比

数据来源:《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

图3:2010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存量对比

数据来源:《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

但与利用FDI相比,我国ODI规模仍较小,投资比率效率较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平均投资比率仅为0.18,不仅低于发达国家1.32及世界平均水平1.03的平均投资比率效率,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0.35的平均投资比率效率,这说明尽管我国ODI发展较快,但整体投资比率效率较低,我国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尚待深化。

2.521.510.5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中国投资比率效率(%)发达国家投资比率效率(%)世界投资比率效率(%)发展中国家投资比率效率(%)图4:2003—2009年中国与全球投资比率效率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整理

2.2投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行业多元聚集度较高

至2010年末,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其中对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

表1 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情况

年份 境内投资者数量(个) 对外投资国家数量(个) 设立境外企业数(个) 2003 3439 139 3000 2004 5163 149 4320 2005 5400 163 6426 2006 5600 172 9200 2007 7000 173 2008 8500 174 2009 12000 177 2010 178 10000 12000 13000 16000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3 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90年代后期,得益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入世”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海外并购当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无论是从次数来看,还是从涉案金额来看,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008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迅速上升,在当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中占49%。并且,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世界并购市场上所占份额已经超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并购交易中所占份额突出,已达到20%。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比上年下降34.7%的颓势背景下,中国的非金融行业跨国并购却比上年增加了225.4%。进入2009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表现不仅好于同期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而且于前三季度出现逆市急升,特别是在第三季度出现大量成交。2010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占流量总额的43.2%。并购领域涉及采矿、制造、电力生产和供应、专业技术服务和金融等行业。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当期利润再投资24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8.9%,所占流量比重由上年的28.5%上升到34.9%。跨国并购交易的逆势上扬,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局面的平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表2 2003—2009年中国及全球绿地投资及并购投资项目数对比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全球绿地投资数(个) 9450 10242 10551 12248 12210 16147 13727 中国绿地投资数(个) 108 98 140 131 202 256 303 中国占比(%) 1.14 0.96 1.33 1.07 1.65 1.59 2.21 全球并购投资数(个) 3004 3683 5004 5747 7018 6425 4239 中国并购投资数(个) 31 44 45 38 61 69 97 中国占比(%) 1.03 1.19 0.9 0.66 0.87 1.07 2.29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4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九成流向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租赁和商贸服务业302.8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占44%;金融业86.3亿美元,同比下降1.1%,占12.5%;批发和零售业67.3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9.8%;采矿业57.1美元,同比下降57.2%,占8.3%,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8%,占8.2%,主要是水上运输业、其他运输服务业和航空运输业等投资;制造业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占6.8%,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投资。

其他行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贸服务业32.23.25.15.31010.216.116.346.656.657.167.386.3302.8050100150200250300350图5: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5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

从地区分布看,2010年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对非洲的投资较上年增长四成。对欧洲的投资在2009年增长2.8倍的基础上再次实现成倍增长,流量达到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占流量总额的9.8%,较上年提升了四个百分点,主要流向卢森堡、瑞典、俄罗斯、德国、匈牙利、英国、挪威等国家。北美洲2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2.2%,占3.8%,主要流向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1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8%,占15.3%,主要流向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西、秘鲁等。非洲2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8%,占3.1%,主要分布在南非、刚果、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肯尼亚等。

表3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金额(亿美元) 448.9 21.1 67.6 增长(%) 11.1 46.8 101.6 占比(%) 65.3 3.1 9.8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合计 105.4 26.2 18.9 688.1 43.8 72.2 -23.8 21.7 15.3 3.8 2.7 100 从国别看,201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累计达到288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1.1%。

2.6 对外直接投资来源不平衡

与中国吸收FDI的格局相同,ODI也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2005—2010年,东部地区ODI存量占地方ODI总存量的比重都在70%以上。从发展趋势上看,东部地区ODI存量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2010年,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4.8%,为2005年的8.6倍,创下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的记录。浙江、辽宁、山东名列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三位。2010年,西部地区对外投资23.8亿美元,增幅高达107.1%,中部地区对外投资14.6亿美元,同比下降7.6%,其他地区对外投资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4%。

10080604020020052006东部地区占比(%)200720082009西部地区占比(%)2010中部地区占比(%)图6:2005—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3.1 政策支持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

自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得以平稳迅速发展起来 之后,政府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各种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在多年利用FDI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3.2 寻求资源和促进出口是主要动因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我国ODI中所占比重很大,这类投资主要是为出口贸易服务的,会大大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对采矿业的投资具有明显的资源寻求型特点。按照邓宁(1993)对企业不同阶段投资动因的划分,中国企业的ODI 具有发展中国家初中期阶段ODI

的一般特性。但目前我国寻求资源和促进贸易的ODI 行业分布仅体现了我国企业的资本优势,这一优势是由国家层面上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带来的,并不是企业后天所形成的生产技术优势,制造业ODI 比重较小证实了这一点。目前我国制造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而仅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低廉的区位优势也正在改变,决定了我国制造业目前的 ODI比重还比较小。

3.3 “心理距离”和利用外资的政策、经验决定资金来源和流向

按照企业渐进国际化理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通常是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选择出口和开展跨国投资活动,从而消除“心理距离”的负面影响。在我国 ODI 早期,由于政策上仅限于专业进出口公司和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从事 ODI 活动,而外贸公司多选择在原出口市场集中的地区投资,因而形成了以亚洲尤其是以东南亚为主的投资分布。同时部分内资企业为享受给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多采用在自由港注册后以外资身份回国投资,特别是英属维尔京群岛,资金流动管制较松,因而我国流向该地的ODI资金较多。

与我国东部地区引进了大量 FDI 格局一致,我国进行ODI活动的企业也主要来自于东部。这种格局主要由政府开放政策、地理区位造成的。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等区域优势不明显,从而在利用FDI中落后于东部地区;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率先开放了东部地区,从而导致FDI大多集聚于东部地区 FDI在中国东部地区集聚,强化了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经验的积累,进而使东部地区企业具有更强的ODI所有权优势。

3.4 金融危机给我国并购提供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资金枯竭,为了避免倒闭破产,他们迫切需要向外寻求兼并收购方,通过股权转让解决资金问题,从而为我国企业低价收购和整合行业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较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些都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企业对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项目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的提升,跨国并购逐渐成为我国ODI的主要方式。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投资的高涨阶段,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都在大幅上升。而对外投资发展结构在区位上则侧重于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在行业则侧重于以贸易导向为主的服务业和以资源导向为主的采矿业,在主体上有限责任公司占主要地位,国有企业数量比重不大,但是投资额度上国有企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中央直属企业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政府要继续积极推进投资主体的调整,使投资主体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调整。二是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战略性选择。三是建立和完善促进ODI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缩小心理距离。四是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五是调整投资区位,实现合理分布。六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扶持和知道,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

[2]陶薇.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7). [3]陈秋敏.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6):1-4.

[4]范纯增.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1(3):257-260,27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z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