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构想
更新时间:2023-05-28 05: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生态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论文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构想
席鹭军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邓燕萍
江西南昌330003)
摘要:根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80(2011)01-0055-(04)
2009年12月12日江西省委省政府提交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根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其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将有利于促进环鄱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更有利于转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
一、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内涵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指使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及内部各要素间,按一定数量和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配合得当、有效
[1]
运转。这个整体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以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发展的数量增长,更强调在经济发展数量增长的同时,经济的质量得到改善,效益得到提高,其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①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结构的协调。协调是指系统间的配合一致、使整体有机运转,因此系统与系统间、系统与其组成要素间、要素与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席鹭军(1975-),江西余干人,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经济学硕士,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系统内外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质的规定性,是通过量的规定性反应出来,而量的规定性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比例结构关系反应出来,这些比例结构关系处理得当,就表现为系统相互适应。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指使经济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按一定数量和结构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能够和谐一致、配合得当。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层次的协调。经济子系统内部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内部在微观层次上,经济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在宏观层次上,是协调的统一有机体。组成系统的不同结构层次的发展演化都受各层次发展规律的制约,各层次间相互依赖,共同维持整个系统的协调。③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空间的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涉及国家间、区域间及区域内部要素间的诸多要素,因而其协调是指经济与生态环境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有机组合。④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动态的、周期的过程。所谓动态,是指任何系统的状态都是时间的函数,它们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协调的理想状态是系统在各级结构上都处于最佳的比例结构关系,但实际上这是很难达到的。影响系统的各要素在量上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为各要素的量随时间变化而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论文
化。即使系统总体处于最佳状态,某些局部结构和结构要素,仍可能出现不适应系统总体结构功能的变动。只要这种变动没有超出系统总体的调节能力,整个系统仍维持原有的状态;如果变动过大,超过系统总体的调节能力,就会打破正常的比例结构关系,引起系统变动,系统会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从协调、不协调到协调,需要经历一个时间过程;再从协调、不协调到协调,也需要经历一个时间过程。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及重点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
60%。[2]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
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丰富的水资源、滨湖农业资源、渔业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形成了十大支柱产业,分别是光电产业、光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优质钢材深加工产业、炼油及化工产业、航空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总体布局构想(一)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环鄱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在五河沿岸2-3公里和鄱阳湖湖岸3公里滨湖12
县(区)范围内组成的限制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特大城市,应强化工业、金融、商业、物流、旅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要定位于大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汽车、石化、造船、有色金属、医药、电子信息、食品、旅游等产业。[3]
上述之外的其他地区为重点开发区,要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及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二)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1.符合区域总体规划要求。产业用地规模和产业选择必须有所限制,应以不损害区域整体形象,以不破坏人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产业布局形成必须符合区域发展目标,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2.体现生态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产业布局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体现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构筑高效、合理的产业发展链、技术扩散链、市场分工链,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4]
3.确保能够可持续发展。用发展的思路进行产业的布局规划,应体现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优化原有产业布局的同时,要充分顾及到是否为新兴产业和外来产业留下了进入的空间。把目前无力解决或没有理想解决方案的问题留给后人完成,对目前没有理想规划方案的地区宁可保护起来,留给后人开发。
4.与区域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外部环境的配套能力相协调。在考虑区域的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上,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诱惑”
,控制好发展节奏。努力把产业的空间布局范围控制在财力和基础设施足以支持、生态环境足以承载的地区。
5.契合外部产业转移趋势。充分考虑到国际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类型和特点,以及长珠闽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出现的产业转移类型,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做好对接准备,以促进环鄱生态经济区承接更多的外来资本和外溢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论文
(三)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做大一个中心,打造五条产业带。做大一个中心,即做大做强南昌这一中心城市,通过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带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五条产业带,即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
(四)产业空间布局的措施
1.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区域进行合理科学的功能分区。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依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开发潜力,界定区域功能,明确发展方向。①湖体核心保护区。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基本要求是:稳定湖体水质,维护湿地功能,改善候鸟栖息环境;规范采砂、捕鱼、养殖等经济行为,严格执行采砂管理的相关规定,全面取消湖泊禁养区的围网养殖、肥水养殖,严禁围湖造田、围湖养殖;认真执行封洲禁牧各项措施,切实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加强旅游和船舶污染防治,各类旅游设施必须配备污水及污染物处理装置,入湖机动船舶必须按标准配备使用防污设备,集中停泊区必须设置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②滨湖控制开发带。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基本要求是:加强尾闾疏浚,提高行洪能力;推进植树造林,建设环湖防护林,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泥沙入湖;限制施肥量大的农业生产活动,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加强污染综合防治,依法依规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控制开发带内现有企业搬迁异地改扩建。③高效集约发展区。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基本要求是:稳定提高生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遵循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科
学划分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域;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区,积极建设沿河、沿湖、沿路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绿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优势区域与优势产业集中,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并壮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块状经济;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转移,大力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2.做大做强南昌这一核心城市,通过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带动整个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树立“大南昌”“大产业”的理念,在近期内急剧拉大城市框架,2010年使城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人。从产业布局上分析,南昌市应通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将中心城区工业向郊区和周边卫星城转移,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中;应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以更加开放的环境吸引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电讯公司、贸易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公司总部和营销中心进入南昌;要积极吸引周边省份及省内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总部进入南昌,使其迅速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和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及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和金融中心。
3.沿京九线的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以昌九工业走廊产业带建设为龙头,把昌九工业走廊产业带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崛起的脊梁。该产业带南起南昌向塘,北至九江,长160公里,途经新建、湾里、永修、共青、德安、九江、庐山7县区及周边10县(区),廊带面积2.62万平方公里,以南昌、九江两个中心城市为支点,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为纽带,沿线有英雄、昌北、云山、共青、德安、星火、九江等24家工业园区,形成了以飞机制造、汽车和船舶制造、医药、食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服装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论文
等为主的完善的工业体系。[5]
作为江西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努力把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和城市群落密集区、开放型经济密集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45%以上,城市化程度达到55%以上,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以上,使其真正成为带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4.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该产业带包括玉山、广丰、上饶、横峰、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东乡、进贤、向塘、丰城、樟树等县市(镇),长约300多公里,沿线有16个工业园区,已经形成有色冶金、轻工、医药、建材、食品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如能加快整合,形成一体化优势,则定能与昌九产业带构成比翼齐飞的态势。
5.沿江临港生态工业产业带。该产业带包括九江区域、长江沿岸两区3县1市,长152公里,自西向东涉及九江码头、城西、金安、金沙湾、银沙湾和彭泽等若干临港产业区,以长江航运通道为平台,整合原有企业,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发展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钢铁和铜冶金、造船、汽车、电力建材、大型设备制造等大运量、大耗水的产业,拓展配套物流产业规模,形成临港产业聚集带。
6.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应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鄱阳湖平原重点建设粮、油、棉、蔬、果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形成以种植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产业链;环鄱低山区建设茶、果、药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形成以种植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产业链;环鄱平丘地区建设猪、牛、羊、鸡、鸭、鱼绿色食品基地,形成以畜、禽、鱼养殖为主体的生态养殖产业链;环鄱丘陵地区发挥地域优势,建设特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
形成以特色养殖为主体的生态产业链;环鄱五河沿河流域建设特色水果产业及反季节蔬菜等绿色食品基地。以建设生态园区为抓手发展生态农业,力争到2010年,全区建成20个农业生态示范园
区;2020年,建成50个农业生态示范园区。
[5]
7.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山、水、城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面向国际市场,高起点规划,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带。环鄱阳湖核心区,重点开发以湖泊、湿地、候鸟等为依托的湖区生态观光旅游。国家自然保护区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重点发展以温泉、高山峡谷、森林、河流为依托的生态度假旅游。鄱阳湖平原及婺源、浮梁等丘陵地区,发展以沙地运动、地质景观、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抚州、鹰潭等市及所辖市县均可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城区古建文化、陶瓷文化、名人故居文化,以青阳腔、弋阳腔,采茶戏及黄梅调为特色的地方戏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参考文献:
[1]马传栋.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6.[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EB/OL].新华网江西频道(www.jx.xinhuanet.com/jxzw)[3]麻智辉.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
[J].江西社会科学,2006(3):21.
[4]何东,邓玲.区域生态工业系统理论框架及
其实现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07(3):15.
[5]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关于建设“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研究报告参阅件[R].南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08.9.
(责任编辑
陈平生)
正在阅读: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构想05-28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七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06-24
感恩绽放时作文500字06-23
卫生保洁人员名单和工作责任书12-09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02-25
uclinux移植项目及说明10-30
变压器行业10kV级S9、S11、S13系列变压器损耗参数对照表05-01
最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9-20
植物组织MDA含量测定12-0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鄱阳湖
- 生态
- 经济区
- 构想
- 视角
- 布局
- 协调
- 产业
- 发展
- 经济
- 半金属化孔的合理设计及加工方法
- 博星卓越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实验报告
- 教你看懂电路图_secret
- 浅析仲裁员回避制度
-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历史2(必修)》解读
- 中国工程建设中级职业经理人名单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研究思路探讨_熊英琼
- 汽车操作系统介绍
- 集装箱港口陆路集疏运的节能减排措施
- 日化终端“五把刀”
- 水表车间操作规程
- 长春工程学院健美操大赛评分表(1)
- 高中信息技术 全套教案(经典)
- 单片微型计算机新实验
- 高电压技术课后答案(吴广宁)
- 火灾逃生小常识1
- 2013-2018年中国二维条形码阅读器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甘肃省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资产控制制度设计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和参考答案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