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6-24 02: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答:

1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

1)生物普遍具有变异现象。2)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繁殖的倾向(繁殖过剩)。3)一切生物实际生存数极其低微,原因是繁殖过剩引起的生存斗争。4)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被保存,不利的个体被淘汰。(自然选择)5)自然选择在不同方面保存和积累了不同器官,不同性状的微小变异,使后代离开祖先愈来愈远,通过性状分歧和中间类型的绝灭,逐渐形成新种。6)自然选择经常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斗争中改造生物体。(适应性形成) 2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1)分子古生物学将成为热门课题 2)分子进化工程将成为热点之一 3)从进化生物学入手揭示发育的机制是一个热点 3、简述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一些重要属性: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主要有C、H、O、N、P和S,其次是Ca、Mg、Na和Cl等元素。2)结构的有序性和功能的复杂性: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生物体) → 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a.在不同水平的结构层次之间,下一个层次是上一层次的结构成分;b.高度有序性.c.每个层次严整有序的结构,使每一层次都具有它自身的性质或运动规律d.每个层次又与其它任何一个层次的运动规律有紧密的联系。 4、简要说明原始生命起源的主要条件:

1)原始大气:还原性2)生命化学演化的最初场所3)能源:热能、太阳能、放电、生命化学演化的催化剂4)原始海洋:生命化学演化的中心

1

5、简述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

1)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2)有机小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 3)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4)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 6、化石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1)取决于生物死亡的数量。2)取决于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3)取决于生物尸体掩埋的速度。4)取决于石化的程度和快慢。 7、化石的分类: 按照保存的特点分:

1、遗体化石。遗体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里的古生物体本身。

2、模铸化石。模铸化石是指生物体在底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复铸物。

3、遗物化石。遗物化石是指古代动物的粪便、卵(蛋)以及人类祖先使用的工具等。

4、遗迹化石。遗迹化石是古代动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 按化石的大小分:

1、大化石2、微体化石。微体化石是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类微小化石。3、超微化石。超微化石是指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特别微小的一类化石。

按化石的作用分:标准化石、指相化石和标记物化石。

1、标准化石。存续时间相对较短,以致可用其作为所在地质年代标志的物种化石就叫做标准化石。2、指相化石。能够指示当时地层沉积环境的化石叫做指相化石。

2

3、标记物化石。标记物化石指古代生物大分子留下的降解产物。 8、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1)功能的强化 2)功能的扩大 3)功能的更替 9、何为基因重组,它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过程实现的。任何一个基因的表型效应不仅决定于基因本身,还决定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意义:基因重组导致变异的多样性,可产生丰富的重组多样性。 10、试述遗传漂变产生的原因。

遗传漂变是由于在有限的群体内取样误差而产生的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漂变在所有群体中均能出现,不过群体越大漂变就越小,可忽略不计,群体很小时,漂变的效应就很明显。 11、试述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关系。

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它是指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的现象。生存斗争指每个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须跟自然环境作斗争、跟同一物种的生物作斗争、跟不同物种的生物作斗争,其中以同一物种的生物之间斗争最为激烈。

12、试述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选择引起的种群遗传构成的改变,都能提高种群的平均适合度,在自然条件下,选择对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均引起作用。选择是微观进化的主要因素。 13、试述自然选择在微观进化中的作用。

(一)自然选择可理解为随机变异的非随机淘汰与保存,变异提供选择的材

3

料,变异的随机性是选择的前提,选择作用于表型,如果突变不影响表型,不影响适合度,则选择不会发生。(二)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通过有性生殖的种群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个体如果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可遗传的变异,那么决定这种变异的基因必然在种群里逐渐扩散,逐渐取代原有基因,才能形成新生物类型 14、试述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1)、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原材料2)、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重要因素)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5、如何判断一个新的突变是否属于一个新种? 即物种的标准:

1)形态学标准:因为绝大多数物种在形态特征上易于识别和区分,因此,现代的大多数分类学家在分类实践中,仍然主要以表型特征作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表型种)。

2)遗传学标准:根据遗传学的理论来认识物种,物种被定义为互交繁殖的群体,共有一个基因库。生殖隔离成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最重要的标准(生殖种)。

3)生态学标准: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每个物种占有一个生态位,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处于它所能达到的最佳适应状态。

4)生物地理学标准: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分布范围。因此,物种的地理分布也是区分物种的标准之一。

16、试比较继承式物种形成与分化式物种形成的区别。

4

1、继承式物种形成。指一个种在同一地区逐渐演变成另一个种(其数目不增加)。这种物种形成方式,由于时间很长,所以无法见到,但古生物学的研究为此提供了不少证据。例如纽美尔(Neumayer)在东南欧的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田螺的化石。

2、分化式物种形成。指一个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逐渐分化成两个以上的物种。一般认为分化式物种形成是一个种在其分布范围内,由地理隔离或生态隔离逐渐分化而形成两个或多个新种。例如,体虱和头虱 、猪蛔虫和人体蛔虫。

※17、试述适应方式进化的主要类型。

1)复式进化:又称全面进化,这是一种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综合地,全面的进化过程,其结果是生物体各个主要方面比原有的水平都要高级和复杂。

2)分化式进化:这是有一个物种分化为近似而不同的物种的进化。这类进化包括有形态生理上的趋异,趋同,辐射,平行,重复等形式

3)特化式进化:又称特异适应,是指由于生物对各种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从而出现的多方向的分化,表现在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并没有质的提高和改变,其进化水平属于同一等级。

4)简化式进化:是生物复杂的结构转变为简单结构的进化方式,又称退化。 18、说明营养方式进化的不同方向。 1)、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营养方式 2)吸收是微生物(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向 3)、摄食是动物的营养方向

5

19、人类进化有哪几个主要阶段?

1、早期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 (1)能人也称“早期猿人”(2)直立人即晚期猿人(也称猿人)(3)化石智人 a早期智人 b晚期智人

2、现代人种的产生和分化 (1)黄种(蒙古人种)(2)白种(欧罗巴人种)(3)黑种(尼格罗人种)(4)棕种(澳大利亚人种) {两种答法

1)有三个主要阶段(1)能人::也称“早期猿人”。能人头骨壁薄,眉脊不明显,頬齿,特别是前臼齿,比南方古猿非洲种为窄。下肢骨明显具有直立行走的特征,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够对握,但还不很精确。220世纪30年代,南猿鲍氏化石,奥杜威文化。(2)直立人:是晚期猿人(也称猿人)的学名头骨似猿但大腿骨很像直立行走的人。20世纪初到50万年前,直立猿人化石,蓝田直立人,旧石器文化。(3)智人:是人科中唯一生存至今的物种,包括现代人种的各个不同种族。

2)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 (1)能人也称“早期猿人”(2)直立人即晚期猿人(也称猿人)(3)早期智人 也称古人,早期智人的代表是尼安德特人简称泥人,眉脊发达,头顶低,额部很倾斜,但不缩狭,头骨最宽出比现代人低,但比猿人的稍高,能用兽皮当做粗陋的衣服,会使用天然火,可能已会取火。20万到4万年前,化石代表,尼安德特人化石。(4)晚期智人:或称新人,在欧洲的代表是罗马农人,距今约3.5万年前。颅骨的高度增加,额部隆起,有明显突出的下颌。他们的四肢的特点是前臂比上臂长。小腿比大腿长。脑子已很发达,有相当的智慧,石器比古人加工更精细,并出现了许多骨器和角器。不仅能使用简单的工具,还能制成长矛或标枪等复合工具。文化:新

6

石器时代}

20、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有生产、选择、隔离、迁徒、人种混杂。

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人种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以及与此密切有关的选择、隔离、迁徒、人种混杂等等。

生产:人类社会的生产(包括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受其制约的社会制度;文化水平等对人类体质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 选择:人种的肤色、发形等与选择的作用关系极大

隔离:人种的分化与隔离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如高山、深谷、 河流、沙漠等天然的障碍,使这一区域的人和另一区域的人断绝了往来,长时期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发生了种族上的分化

迁徒:人种的形成与迁徒也是分不开的,许多人种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过迁徒的历史。迁徒有利于扩大和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有利于不同人种的交往和混杂

人种混杂:人种混杂也是影响种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1、拉马克学说的主要内容:

(1)环境条件的转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2)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得出了两个著名的法则,一是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使用的就退化;二是获得性状遗传,指由器官的用与不用而导致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4)生物具有按等级向上发展的趋向。(5)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

7

22、现代达尔文学说:

现代综合进化论也称为现代达尔文主义。其代表人物是美籍苏联学者杜布赞斯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23、中性学说:

1)突变大多是中性的,不影响核酸与蛋白质的功能;2)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中得以固定,因此自然选择对分子进化不起作用;3)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发生的速率所决定。 24、哪一个环节是细胞进化的关键环节,为什么?

分隔结构的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新形成的多核苷酸基因系统必须个别地分隔开来才能通过选择,实现优化。

25、简述真核细胞起源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1)为生物性分化和有性生殖打下基础。 2)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方向发展。 26、简述马进化的大体过程:

(1)始新世的始新马,也称始马,前肢4趾,后肢3趾;臼齿低尖型,6个尖,低冠。(2)渐新世至中新世的渐新马,也称中马,前肢3趾尚有第5趾的遗迹,后肢3趾;臼齿脊牙型,低冠。(3)中新世晚期的中新马,也称买内马,前后肢都是3趾,中趾着地;臼齿脊牙型,高冠,齿面加大。(4)上新世的上新马,结构与现代马相似。前后肢都只有中趾显露,第2、4趾完全丧失了它们祖先的功能,只剩下枝状的痕迹。牙齿也更为进化(5)真马是通过家养驯化逐渐形成了各种马的品种。①体型增高、变大;②趾数减少。中趾加强,侧趾退化;

8

③臼齿由低冠变为高冠,齿面加大,齿面构造复杂化。

27、遗传变异在群体中如何保存?

1)、杂种优势:认为杂合体(Aa)的生存和繁殖较纯合体(AA或aa)更有利,因此等位基因A或a就不会被排除这种机制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镰刀型血红蛋白贫血症。这是因为杂合型个体的红细胞容易形成狭小的镰刀形状,不利于疟原虫寄生,因此不怕疟疾侵袭。也就是说,在恶性疟病流行区,正常的纯合体容易死于疟病;贫血症纯合体死于贫血;杂合体则能健康生存。它们的这种优势即称杂种优势。某些生物正是凭着这种方式使许多变异保存于种群的基因库中。

2)、频率相依选择:这是一种保持复等位基因的机制。认为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受环境变化而有波动。当它们不适合环境时,高的频率会很快减少,但达到某一最低点时其频率就趋向稳定而不再下降;也就是说,环境压力无法对低频率的变异体发生作用,因此有些变异就可得到保留。例如,果蝇C (加利福尼亚) T(得克萨斯) 28、你本人如何理解获得性遗传问题?

获得性是指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因受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而发生的适应性变异。这种变异显然是属于环境所引起的表现型的定向变异,这种获得的性状能遗传给后代的观念称为获得性遗传。 29、以多倍体为例,简述物种形成的骤变式方式。

种群内一部分(往往是少数)个体,因遗传机制或(和)随机因素(如显著的突变,遗传漂变等)而相对快速地获得生殖隔离,并形成新种,谓之骤变式的物种形成。量子种形成可能通过遗传系统中特殊的遗传机制,例如转座子在同种

9

或异种个体之间的转移;通过个体发育调控基因的突变;通过杂交、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染色体组增加和减少等途径而实现。

通过多倍化,多倍体种一般是由两个原始亲本间的杂种因染色体组的加倍所致。例如,多倍体在双子叶植物中约占43%,在单子叶植物中占58%。近年来,在低等脊椎动物中,尤其是鱼类、两栖类中也发现有多种类型的多倍体。

30、简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1)、物种形成是生物对不同生存环境适应的结果。物种形成不但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而且它为新生物类型提供新的进化起点。2)、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保证了生物类型的稳定性。3)、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4)、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31、举例说明分化式进化的主要类型。

分化式进化,这是由一个物种分化为近似而不同的物种的进化。这类进化包括有形态生理上的趋异、趋同,辐射、平行、重复等形式。

1)趋异(分歧):最初由一个共同的祖先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向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发展的进化过程称趋异,也称分歧。

2)趋同:与趋异相对,不同种生物,甚至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长期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

3)辐射:如果某一类群的趋异向着辐射状的多种不同方向发展,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这种多方向的分歧叫辐射或适应辐射。

4)平行:平行进化是指两个来自共同祖先的类群,由于生活在不同环境下

10

而产生分歧,后来又由于生活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而产生相似的适应性状。 5)重复:是指由一个原始祖先分化出在形态学上相似个体的进化。 32、通过进化的不可逆性,请你谈一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必要性。 生物进化,从总的说来是不可逆的。已经演变的物种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经灭亡的种类,不能再重新出现。也就是说,不论是前进的进化,或是减退的进化,凡进化了的生物,就不会复原了。这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 古生物学的材料证明,生物进化是不可逆的。由爬行类进化成的鸟类,不可能重新变成爬行动物;同样,人类的祖先是猿类,猿类的祖先是猴类,人类可否回到猿类甚至猴类的时代呢?绝对不可能。 必要性:

33、试从生物进化看人类的未来。

50万年后人类的模样,按稳定进化论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大脑未来人类主要从事智力劳动,因此必然促进大脑进化。2)牙齿 由于食物日趋精细,咀嚼更为方便,牙齿将会逐渐细小,智齿可能消失。3)毛发随着环境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毛发进一步退化,皮肤更为光滑。4)肤色随着人们交往、异族婚配的增多,人种界限将逐渐模糊。5)脚部与交通发达有关,脚掌可能变窄,部分脚趾趋向合并。6)身高 男女身高的差距继续缩小。7)生育随着科技进步和观念变更,许多人对模拟女性生育机能的“人造子宫”兴趣倍增,新生儿生产逐步走向机械化、社会化。8)两性关系 与上述原因有关,性行为逐渐与生殖分离,传统家庭关系淡化并逐渐消失。9)社群活动随着社会制度和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世界性(包括在外星球生活的人类)的协作和互补意识不断增加。10)其他嘴唇的厚度趋向适中,

11

处于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盲肠、蚓突、瞬膜、动耳肌、尾椎等可能进一步退化。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yt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