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16 04: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国际会计准则最新的更新以及其他最新掌握的资料,对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和趋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作了简单的分析。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作为国际通用商业的会计,自然就应走向国际化。如何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东风,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差异;发展

引言:改组后的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需要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业务。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使得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愈加强烈。这必然会对建立和完善一套全球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出迫切需求。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国际上通常会利用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衡量国际经济的发展标志,另外由于国家经济实力与性质的不同性,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原则始终摆脱不了我国发展经济的滞后性,这样从长远看来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

(1)我国会计准则在概念框架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协调

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都有一个会计框架作为指导,此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效力。而我国的会计准则有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其中基本准则就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地位,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2)会计处理与披露存在差异

适度运用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除非企业能提供合理证明,否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充分考虑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状况,只有在充分证明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才适用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主要针对历年来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行为。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3)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基于基本框架式的内容归集起来形成的,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条款具有很发的差异。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部分发展靠国家支持或是国际给予帮助,始终没有脱离国家保护的色彩。这样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上严格遵循着国家的利益为前提进行对企业的管理与安排。没有将市场积极需求放在首位。这样就削弱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同轨运行。

(4)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起步较晚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套严格的帮助经济发展的准则很早就出台,并规范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我国的会计准则则起步较迟,在90年代中期才颁布了三十多条的会计准则,来规范经济的发展体系,然而到今天我国的会计准则还只是暂行阶段,始终在探索最适应中国经济的准则进行经济管理。并且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一些经济事务上的要求与划分并不是十分详细,例如在投资性房产或金融衍生品以及应对通货膨胀上均还未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实施办法,这样就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动力。

(5)我国会计准则对其公允价值与价值重估的方法也较为排斥

在经济发展中,一些金融资产的价值如何来评定,则成为会计新准则的探讨方面。在避免企业舞弊与徇私的利益操纵行为中,我国要严格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进行公允价值与价值重估的评定检测方法。以往的否认态度是根本不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从而需要我们加大对公允价值等价值性鉴定的条款性方针的完善与细化,陆续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性。

(二)阻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

(1)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报告中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人等的行为进行的影响。它的后果能影响到国家其他社会团体的利益。因此,会计准则的经济影响则更加被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样就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要障碍。在国际

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度量自身的利弊得失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减少其活动为经济带来的损失,以此延缓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的进程。

(2)国家会计体系的税收干扰

我国的会计体系主要受国家宏观调控一税收的影响,这样在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趋同全球化会计准则的重要因素。很多国家的会计体系中,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税收来实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而不是服务于市场,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与发展,这种理念的不同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性具有严重的制约性。

(3)国际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以及国家之间的会计实务的差异

在先进的国家实行的会计准则与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是无法很好的趋同的阻碍。大量的准则不一致与准则复杂化及运行困难,使得会计人员难以掌控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这样的局限性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缺乏强有力的提前预算、监督与指导作用。

(三)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协同。针对现阶段准则与制度并存,首先,我们要明确各个适用对象即范围,在统一的指导下,按照相互协调与保持一致性进行规范与监察。其次,在我国会计规范改革中,还可以提出长远的目标,逐步的改善准则的实施,让会计人员不断的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2、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对话和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例如,应当加强与亚洲国家准则制定机构间的沟通合作,通过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会计准则提出意见和要求,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亚洲的声音。

3、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坚定不移地制定会计准则,坚持不懈地完善会计准则。

(1)借鉴国际惯例,,积极为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整个框架和理论提供相应的基础建设,构建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通过与国际逐步接轨,使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统一,同时在照顾国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同。我国为避免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造成差异化问题,就要求我们尽快与国际相接轨,以缩小国际化发展的弊端。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会计准则趋同以至将建设全球会计准则的大环境下,构建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从而为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2)注意研究并不断改进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把改善和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①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为制定会计准则而对准则制定机构、制定人员、制定程序、制定方法以及制定依据等方面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使相关力量共同博弈,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②加快制定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别的准则。目前,中国尚未对许多会计问题发布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存在差异,应及时制定和修改,使之与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保持一致。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业务的创新,又会使已有的会计准则面临新的挑战,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四)结语: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这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求更为迫切。我们应该看到,会计准则国际化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需要,机遇与挑战共存。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会计事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

[1]刘玉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走向纵深发展阶段[J].财务与会计,2010,(6).

[2]曲晓辉.论会计趋同化与差异性[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3).

[3]王飞.可比性、公允价值模式和国际会计趋同[J].知识经济,2008,(2).

[4]孙丽红,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5]赵文林,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相关问题研究,会计师,2010第4期,2010年

[6]詹托荣,中国稳居世界最具吸引力投资目的地首位,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9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y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