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更新时间:2023-05-12 23: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早期至清初)
苏明村
神思 第廿九期 一九九六年五月 52-60页



**********
摘要

随著传教士来华,西方管风琴也跟著传入中国。苏明村先生的文章将中国早期教堂内管风琴的资料一一记录下来,不为读者搜罗了一些难得史料,同时亦使人明了信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角色的重要。

**********

在欧洲各大小教堂内,看见一部构造精致、宏伟庄严的管风琴是很普遍的事,而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在宗教礼仪上,为诗歌班与信徒在唱诗时作伴奏之用。而在中国教堂内,管风琴并非每一间教堂都设有,而它的存在,往往是与西方传教士们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原因是西方宗教与习俗很难渗入较为保守的中国人中,更难融入於中国文化裏。传教士们明白这点,为著要争取中国人的信任,特意把一些西方的自鸣钟、乐器、天文学和科学等,介绍给中国人,而当时被吸引来参观者不计其数。
现今中国教堂内的管风琴因受到历史的动汤,和一场号称是文化的革命中被毁灭了。(1)据笔者所知,现唯一可使用的管风琴是在北京音乐厅内,由捷克一间制造商Karnov於1990年落成的。有关中国早期管风琴的资料搜集相当困难,而且到目前仍未见有对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本文希望将中国早期教堂内的管风琴作一个初步的探索,将有关的文献一一记录下来。
从唐代开始,已有记载宗教的传入,当时称之为景教。至元朝时,是中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另一个繁盛时期。当时罗马教宗尼各老四世(Nicolas IV)於1289年派遣一个由意大利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士若望?蒙高维诺(John Monte Corvino 1247-1328)率领的使节团带著教宗致元朝皇帝的书札前来中国。他也是首位踏足中国领土的天主教传教士。到达时,元世袓刚好去世(1294年),成宗继位,对蒙高维诺颇有优礼,并准他於1299年在汗八里(即现今的北京)建造了在中国的第一座天主教堂;1305年又在皇宫附近建造了第二座教堂。在教堂的活动中包括有儿童圣咏团在礼仪中咏唱,而大汗亦很喜欢听他们唱歌。(2)至於他们是否清唱,或用其他乐器作伴奏,已无法知道。
而有关风琴传入中国最早期的资料可见《元史》卷71的记载关於兴隆
笙一事: 兴隆笙,制以南木,形如夹屏,上锐而面平,缕金雕镂枇杷,宝相,孔雀,竹木,云气,两旁立花板,居背三之一。中为虚柜,如笙之匏。上竖紫竹管九十,管端实以木莲苞。柜外出小撅十五,上竖小管,管端实以铜杏叶。下有座,狮象绕之,座上柜前立花板一,雕锼如背,板间出二皮风口,用则设朱漆小架於座前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系风囊於风口,囊面如琵琶,朱漆染花,有柄,一人按小管,一人鼓风囊,则簧自随调而鸣。中统间,回回国所进。以竹为簧,有声无律。……
据陶亚兵在《中西音乐交流史稿》裏称,兴隆笙就是风琴。而文中说於「中统间,回回国所进」是指1260-1263年间由阿拉伯地区传入的,因元朝时统称阿拉伯和波斯人为「回回」,而他们的国家即称为「回回国」。(3)日本的岸边成雄在《东乐的西传》(4)裏认为: 兴隆笙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风琴,据文史记载,可以知道这就是当时(十三或十三世纪以前)在欧洲流行的管风琴。也就是今天所谓的纽玛提克管风琴(Pneumatic Organ -- 笔者注)……至於兴隆笙的用途不详,亦不知道它是否用於教堂内,作宗教的用途。
1368年,明朝汉族取代了元朝的蒙古贵族。元朝灭亡後,传教事业亦因战乱而烟消雾散了。之後,明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拒绝与海外联系,重农抑商。中国社会乃处於封闭模式,停滞不前。
1540年,教宗保禄三世批准耶稣会的成立,并批准来中国传教。首位来华的是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 1506-1552),但因明朝海禁尚严,无法进入内地,最後死於上川岛上。1582年(明万历10年)意籍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来华,在广东等地传教。天主教於是再度兴起。传教士们成功之处有两点。首先,他们以欧洲先进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与钟表、望远镜等的科学知识和器物,吸引著好奇心强和求知欲高的中国人;然後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为因,将天主教的天主或上帝有意念同先秦以来儒家所尊重的上帝解释为一体,并容许教徒祭祖祭孔,因而取悦於士大夫阶层,得以在中国境内传教。而西方音乐也再次随教士们重来中国。
利玛窦并在广东肇庆建立了一座天主教堂。据利氏所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在这教堂内的西洋乐器,吸引了很多中国人: 他们也羡慕我们的乐器,他们都喜欢它那柔和的声音和结构的新颖。(5) 可惜利氏并没有写明是那种乐器。 利氏於1600年试图前往北京(6),想见皇帝,以便打开在中国传教之门径。澳门神学院院表李玛诺为利氏筹措进贡礼物中,其中包括订制了几架风琴,但因制作时间太长而未能作贡品带走(7)。至於是那一类形的风琴则没有列明。


此外,《利玛
窦中国札记》书中有关中西音乐的比较部份,也有提及过风琴一事:

中国的乐器很普遍,种类很多,但他们不知道使用风琴与翼琴(Clavichord-- 译者注),中国人没有键盘式的乐器。…… 虽然事实上他们自称在和谐的演奏音乐领域中首屈一指,但他们表示很欣赏风琴的音乐以及他们迄今所听过的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我们所有的乐器……。

以上提及过与风琴有关的资料,只有其名称,实际上是一具怎样的乐器则没有详尽的记载。最早期记录管风琴的外表则可见明朝官员王临享所写的《粤剑篇》裏。1601年(明万历29年)他奉命前往广东审案,在广东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在此书。有关管风琴一事记载如下: 澳中夷人食器用无不精凿。有自然乐,自然漏。制一木柜,中笙簧数百管,或琴弦数百条,设一机以连之。一人扇其窍则数百簧皆鸣;一人拨其机则数百弦皆鼓,且疾除中律,铿然可听。……

这是对管风琴一个很详述的形容,显然作者很欣赏管风琴及其音响。但是作者并无记载在那间教堂看见过管风琴。据笔者按,应是指大三巴圣保罗堂,因是建於万历30年,时间上与王临享的记载并无大的差别。

1610年5月,利玛窦在京逝世。1611年11月1日(明万历39年),北京传教士及教徒为利氏举行丧礼,其间举行了弥撒,奏起了风琴和其它乐器。(8)
1613年,官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李之藻上《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中提及管风琴一事:

…… 有乐器之书,凡各种钟琴笙管, 皆别有一种机巧,有格致穷理之书……。

明代福建教徒李九标等人著《口铎日抄》记录两位西方传教士艾儒略(Jules Aleni)和卢安德(Andreas Rudomina)在福建传教事迹。其中卷二记录1631年5月8日(崇祯4年)福建三山教堂内有西洋乐器: 日将晡,有教友至堂,卢司铎出肃客,徐管西琴,哗然叹赏。 管西琴其实是指管风琴。

1639年12月(明崇祯12年)意籍耶稣会士毕方济(Francois Sambiasi)上疏奏言(9),提及过西洋乐器:

西琴一张,风簧一座…… 西琴可能是当时欧洲流行的古钢琴Clavichord,而风簧则是用风吸入簧管内,其实是指簧片风琴(Harmonium)。

1640年(明崇祯13年)芭槐国(Bavaria)君向崇祯皇帝进献水力推动之乐器一种,音极优美。(10)按笔者推测,用水力推动的乐器可能就是指水力推动的管风琴Hydraulic Organ。
公元1644年,清兵入京,明朝灭亡,清朝正式建立,是为清顺治元年。由於天文历法的需要,外国传教士们的地位日渐提高;再加上清初的统治者对西方的科技艺术甚有兴趣,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Fr. Adam Schall)於1645年受命担任朝庭钦天监监正。1650年顺治皇帝以宣武门天主
堂旁边的一块空地赐给汤若望建新教堂,於1652年落成。这就是俗称的「南堂」。据魏特(Alfons Vate)所著《汤若望传》中记载,新教堂有两座塔楼,其中一个装置了能奏中国曲调的自鸣钟,另一个则装置了管风琴。根据陶亚兵所述,这是有关汤若望在教堂装置管风琴的唯一记载。这亦是按王临享1601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年记录澳门有大型管风琴一事後,又一次的记录。那麼,上文提及过的「风琴」、「风簧」等与宣武门教堂或澳门管风琴可能在形状上有分别-- 前者可能是较小型的,叫portative organ或positive organ,而後者则是大型的管风琴。
汤若望於1666年逝世(清康熙5年)。他的职位则由比利时籍耶稣会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接替。1671年南怀仁向康熙皇帝推荐葡萄牙籍耶稣会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任宫庭音乐教师。徐日升後来又扩建了宣武门天主堂的管风琴。据法国传教士费赖之《1522-1773年在华耶稣会士传略及著述提要》一书内提及此事(11),「此琴全新的样式及和谐的音响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目击者无不叹为观止。…… 京城人士多来观看,他们大都不是教徒,以至於偌大之教堂,竟不能容纳」。 徐氏扩建管风琴一事已有多方面的记载,但是却没有提及安装扩建的时间。1693年11月,俄国使团到北京,并於次年1月27日参观了宣武门教堂: 教堂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意大利式建筑,有一架徐日升神父制作的很大的风琴。教堂很大,可容纳三千人。(12)
1710年(康熙48年)意籍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亦有特别提及了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内有葡萄牙籍传教士(指徐日升--笔者按)制作的管风琴。由於不能确定它建造的日期,陶亚兵认为只可以说是1673年至1694年中间某段时间完成。

看来似乎这部管风琴是对中国产生极大影响的西洋乐器。因由康熙至乾隆时期中西音乐交流史资料中,有不少是提及此乐器的。例如:

1. 赵翼(1727-1814),史学家,乾隆14-31年在北京工作。在《曝集记》卷2中有这样的记载:

天主堂在宣武门内…… 有楼为作乐之所…… 其法设木架於楼架之上,悬铅管数十,下垂不及楼板寸许。楼板两层,板有缝,与各管孔相对。一人在东南隅,鼓以作气,气在夹板中,尽趋於铅管下之缝,由缝直达於管,管各有一铜丝,系於琴弦。…… 铅管大小不同……。故一人鼓琴,而众管齐鸣,百乐无不备,真奇妙也!

2. 赵翼《瓯北诗钞》中亦有这样的五言诗:

……斯须请奏乐,虚室静生白。

初从楼下听,繁响出空隙。

噌吰无射钟,嘹亮蕤宾铁。……

……孤倡辄群和,将喧转稍寂。

万籁繁会中,缕缕仍贯脉。

方疑宫悬备,定有乐工百。

岂知登楼观,一老
坐搊擘。

一音一铅管,藏机捩关膈。

一管一铜丝,引线通骨骼。……



至於风琴安装的位置则有以下文字的资料:

1. 吴长元《宸垣识略》卷7:

堂制狭以深宽…… 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日向午则楼门自开,琴乃作声,移时声止,楼则闭矣。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2. 赵怀王《亦有生全集》诗卷13:

……香花中供养,壁绘天主貌。……

……楼头旋作乐,彷佛八音调。

转捩惟一手,吹嘘殊众窍。

……右筑观星台,仪器匠心造。……

从上述两段文字可知道管风琴所安装的位置是在左塔楼,而右塔楼为观星楼。



前文提及过1601年的《粤剑篇》可能是最早记载澳门有管风琴一事。清初文学家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於1700年(康熙39年)刊行,其中提及过管风琴:

一寺日三巴,高十馀丈若石楼,雕镂奢丽,奉耶稣为天主居之。…… 寺有风乐,藏革柜中,不可见,内排牙管百馀,外按以囊,嘘吸微风入之,有鸣鸣自柜出,音繁节促,若八音并宣。以合经呗,其可听。

文中的三巴寺就是圣保罗教堂,建於万历30年(1602年)。



此外,文人梁迪於1709年在《西堂集?外国竹枝词》卷2中有描写西洋风琴:

……西洋风琴似风笙,两翼参差作风形。

青金铸管当偏竹,短长大小递相承。

以木代匏囊用革,一提一压风族生。

风生簧动众穷发,牙签戛击音砰訇。

奏之三巴层楼上,百里内外咸闻声。……



中国人对管风琴发生兴趣,其实应说中国人对从西方传来各类形的键盘乐器有兴趣,因为中国乐器中根本没有键盘乐器,亦不能奏出复音音乐,和产生和声的效果;此外,管风琴还能奏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因此无论音色方面,壮观的结构方面,都一一吸引了中国人的观感。



除了上述所提及北京、澳门教堂内的管风琴外,上海、广州及多处地方都安装了管风琴,但因笔者搜集资料有限,唯有到此作一段落。希望更多学者在这方面能作出一些研究,能提供多一些资料。





注释

1 《音乐朝圣进阶:音乐欣赏导引》 林华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 1995。

2 《155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 阿?克?穆尔(Moule, A.C.)著,郝镇华译 中华书局 1984。

3 《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稿》 陶亚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 1994。

4 「东乐的西传」(日)岸边成雄 载於《音乐译文》1980年第4 期。

5 《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译本为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中华书局 1983,载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

6 第一次在1598年,但此行并未达到目的。

7 陶亚兵 (同上)

8 陶亚兵 (同上)

9 转引自《清代通史》,萧一山

10 《中西交通史》 方豪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台北 1983

11 转载陶亚兵。

12 《俄国使团使华笔记》 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翻译组译 商务印书局 1980。



参考书目

1. 《中国天主教史》 穆启蒙编著 侯景文译 光启出版社 台北 民国81年。

2

中国管风琴史料初探

.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愿长声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1991。

3.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 许明龙主编 东方出版社 北京 1993。

4. 《利玛窦传》 (美)乔纳森?斯彭斯著 王改华译 陕西人民出版社 西安 1991。

5. 《法国对华传教政策》 (上、下卷) (法)伟青心 黄庆华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三河县 1991。

6.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朱维铮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1994。

7. 《中西音乐交流史稿》 陶亚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 1994。

8. 《神学论集》55集 光启出版社 台北 民国72年。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yp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