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李清照

更新时间:2024-02-10 06:2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李清照的婉约诗词

李清照的婉约诗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是婉约词人的代表,其作品感情细腻真挚,笔调轻灵秀逸,风格明快,抒情曲折幽深。早期代表作有《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都是名篇。如《醉花阴》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比喻贴切巧妙,用语通俗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写出了独处的愁苦和思样的深切,词风婉约。本文将先从《声声慢》引入浅议李清照的婉约词风,然后谈婉约中的清真之美,婉约中的豪放三方面分析李清照的婉约诗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它通过残秋黄昏时分的生活感受抒写她国破、家亡、夫死、流落的孤寂和悲痛。首先,开篇三句连用七组叠字,不仅句式创新出奇,而且声情并茂,很有层次地刻画了词人的心态和情境。第一层是内心情感引起的寻觅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怅然若失,希望寻得某种慰藉的心理;第二层既是环境气氛,又是心中感受;第三层进而直逼内心,写出内心深处最痛苦的感情。此后,又分三层来抒写。首先是秋天天气不佳,冷热无常,令年老体弱之人难于调养;其次,傍晚秋风更劲,几杯淡酒无法御寒,反而更增忧愁;其二,此时偏又见到自北而南的燕子,引发她怀旧伤今的凄凉感慨。下片仍分三层,深秋菊花残败,词人年迈,于花余人,都不堪采摘;日暮时分,本来就是度日如年,最难煎熬,再加上雨打梧桐的凄迷景象,凄切声音,词人更难以承受了;最终直逼出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兼有感叹与反诘,可谓言有尽而愁无穷。而这些融合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融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的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李清照一直被认为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作家。一曲“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一首“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一剪梅》), 皆使人联想到一个整天愁泪相伴、哀哀怨怨、性格脆弱的闺中弱女子形象。李清照的词的确有清新婉约、“儿女情长” 的一面,委婉的情思、缠绵的情绪常在她的词作中萦绕, 不愧为婉约派的代表。但其作品更有率真、

旷达的朗朗胸怀和坚毅、不羁的铮铮禀性, 这些词绵婉而不纤糜, 具有潜在的英豪气。可以说, 李清照是从女性的视点去感知、体验人生和社会的, 以独特的敏感和坎坷的经历将闺阁之情、家国之思、人生之慨熔铸于文字, 许多优秀的诗词表现了其思想性格中那种“俯视巾帼, 压倒须眉”的豪放之气。诗人沈培植就曾说: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菌阁琐语》)下面我们就从李清照的性格等方面来感受她作品中婉约中见豪放的风格。

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 宋代皇帝大多爱好诗文书画, 所以文学气氛很浓, 有利于词人的成长。另外, 李清照的家庭对她的成长也很有利。父亲李格非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 而最为时人推许的是其文学才能。母亲是宋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 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的熏陶, 又让李清照更能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对她文学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心理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开明的家庭环境, 形成了李清照开朗活泼的个性, 她热爱大自然, 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 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 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 表现出她蓬勃的青春气息。如写于十六七岁的《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尝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清照少女时代那活泼开朗的性格。她无拘无束, 无忧无虑, 像一颗自由的种子, 健康地成长着。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封建闺范、礼教枷锁的影子, 而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这些有名的景物却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天然的素朴与自由的印迹。在这首词里, 我们没有看到被伦理纲常教化出的谦卑敛恭, 相反, 女主人公身上充斥着叛逆精神: 不但“沉醉”、“兴尽”, 还能“晚回”, 任由自己的性情, 尽情于自然之中, 享受其绝妙的乐趣。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女性言行是相违背的, 表现出女性对自然、情感、人生独特的自我情结。而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通过一系列的富有特征的动作, 将一位千金小姐天真可爱而又有几分调皮的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中所描写的少女完全没有那种“足不扬尘, 笑不露齿” 的封建礼教束缚, 她活泼、调皮、聪颖, 怕来人见了自己的狼狈之态急忙回避, 却忙中出错, 弄得袜刬金钗溜。虽略带羞涩却向往与异

性接触, 匆忙之中还不忘倚门回望, 完全真实地展现了少女的内心世界。这种敢于真实地对自我本能欲望的大胆表达, 正体现了女词人对封建社会规范的叛逆。李清照是封建闺阁极少见的富有爱国激情的作家。她对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十分关心。与她刚健不羁的性格相关, 她的爱国激情又常常通过对英雄主义人生观的坚决肯定和大声疾呼, 强烈地表现出来, 这就使她的爱国诗文具有一种雄姿英发、刚劲飞腾的英雄气质和明朗及激越的情感色调。一首《夏日绝句》是她这种思想与性格最核心的本质部分。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洞察她眼前那个浑浑噩噩、一摊烂醉、充满了庸碌萎琐气的官僚社会, 痛感要挽救民族危亡、抗击敌国, 就必须唤回英雄之魂, 扫荡市侩庸的哲学。写下这首气势悲壮的《夏日绝句》, 通对末路英雄项羽的赞美和追思, 坚决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人活着, 就要活得出类拔萃、有声有色,谓之“人杰”; 人死去, 就要死得壮烈英勇、可歌可泣、不失为“鬼雄”。显然, 诗人企图在那个奴性弥漫、市侩钻营的污浊社会撒下一把英雄主义人生理想的火种, 以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其用心之良苦, 其壮怀之激烈令人叹服。这首诗流传九百年来, 脍炙人口于各代, 成为千古绝唱。除赞项羽之外, 李清照还通过咏史、感怀等提及许多古代英雄人物, 对他们推崇备至。这是作者自身英雄气质的 写照, 更是她爱国激情的抒发。

清人王士祯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日婉约,一日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李清照俨然为婉约词的宗派大师。婉约之美正是李清照词作的主要特点。这种婉约之美首先表现在词人抒情表意的方式并非直露,而是通过花术意象含蓄表达。寄情于物,正是易安词隽永含蓄之处。泉城济南尊奉李清照为藕花神,并为她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李 清照对花术意象甚是钟爱,有关学者曾粗略统计过,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涉及咏梅花的有7首。咏菊化的有4首,咏桂花的有2首,咏银杏的有1首。如果加上词中涉及的芍药、芭蕉、藕花、海棠、梧桐等花木意象的10余首词篇,花木词作在易安词巾超过半数。唐代诗人王昌龄曾说: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咏物不是简单地描摹物象而是为了借象造境,归根结底是为了表达心境。江西社会科学院诗词研究会胡迎建先生说过“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鲜活的意象,须诗人精心营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情思寄托,有灵动之态。”李清照通过这些花木咏物词,不仅曲尽事物的妙处,更是借此来反映自身心灵和情志。或表达闺怨相思离别之情,或自述身世感伤时世,或倾吐晚境悲凉之伤。这种婉约的抒写性情手法既切合女性特有的表达方式,又营造了一种委婉美妙的氛围。像《多丽》作者以白菊为喻,表明自己禁受不了人世冷暖的变化及种种打击折磨。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醣。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易安咏物词状写花木之语,多系喻己之词,处处透露着词人命运和情感的消息。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贵妃醉脸、韩令偷香、孙寿愁眉、徐娘傅粉、汉皋解佩等典故,信息量大但不流于板滞, “李词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从而精妙地赞颂了白菊的容颜、风韵、香味、气质、精神,寄托了词人的高洁心智和端庄的品格,委婉地表达了对腐败污浊的社会风气的不满。出现在李清照词作中的这些轻灵自然的花木意象,不论是格高的红梅,还是韵远的黄菊,都体现着她的人格力量,给人一种洗尽铅华的清新感觉。“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也。”易安词的清新自然更多归功于花木的参与。词人表达心情抒写境遇,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花木意象传达,如“人比黄花瘦”、“应是绿肥红瘦”很巧妙而又自

然地表达出来,体现了其词作婉约的特点。

李清照的愁情词大都是怀人念远的作品,主要写与丈夫的思念之情。这部分作品写作的艺术体验来自于和丈夫赵明诚离别的生活体验,艺术上有一种飘零憔悴的婉约之美。如《醉仡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抒写的是重阳佳节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远人的思念,但自始至终并未直接说明这~点,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周围的客观景物,写出主人公在重阳佳节把酒东篱的活动。词人写愁表达心情抒写境遇,不直抒胸臆,而是把内心的愁外化为薄雾浓云,通过自然物象把愁具体化,直观而深刻,委婉含蓄,更强调了无处派遣的愁绪。元伊十珍《琅缳记》曾记载这样一段故事: “易安以蘑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i身}客,忌食忘寝者i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犬玩之再三,日: ‘只i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日: ‘莫道不消魂,帘卷两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这首词之所以传诵小衰.可以说主要源丁褴首词意象蕴藉,委婉含蓄,词的最后三句也成为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千古绝唱。

总之,李清照词作激越凄苦之情往往出于缠绵委婉之笔,怆凉沉郁,感人至深。不愧为两宋词坛上婉约派的名家。她的非凡的艺术成就和过人的才学奠定了自己“直令须眉俯首”的崇高地位,对后世词作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篇二:一、写咏史的诗句:

中考必备:课外古诗词经典句荟萃

浙江象山荔港学校程予东

一、写咏史的诗句: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题乌江亭》)

5、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二、含哲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三、思乡念人的诗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四、写壮志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厦门行>> )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六、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七、夏:

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

3、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4、力尽不知夏,但惜夏日长。—白居易

八、秋: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

九、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

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4、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5、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十、写含雨的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4、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写含月的诗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十二、写含树的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十三、写花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7、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十四、带“山”字的诗句 :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十五、写“草”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篇三: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

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

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

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

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

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

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

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建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l]、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仇,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

山沦陷的国仇.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仅文学方面,在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

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

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

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

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

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

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

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

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

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

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

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

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

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

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

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昇的

《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

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侯孝琼)。

【简析】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五绝·绝句·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赏析二】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yn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