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0 00: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序 言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二、发展趋势 三、历史机遇 四、主要挑战

第二部分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二、主要目标 三、战略重点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扩展社会公共服务 三、增强基础设施能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优化城市功能配置 六、加强社会和谐建 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 八、科技创新与人力开发 九、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十、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第四部分 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一、扎实推进奥运前期筹备 二、精心实施奥运组织安排 三、保持后奥运期平稳发展

第五部分 启动重点新城建设 一、总体要求 二、顺义新城 三、通州新城 四、亦庄新城 五、实施保障

第六部分 规划实施 一、配套政策制订 二、专项规划落实 三、重大项目实施 四、规划实施管理

1

序 言

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本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专栏1: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的功能 发展规划,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发展规划具有显露信息、协调政策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等基本功能。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将中长期发展“计划”改为“规划”,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符合首都功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7.7%。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年均分别降低5.4%和13.3%。

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体系日趋完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建成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奥运筹办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城市发展初现新格局。中关村科技园区、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首都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力度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实施了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指导意见。区县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

图1:北京市行政区划图

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26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63.5%,建成了五环路、莲花池西路、地铁13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累计达到114公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大气污染治理进展明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64.1%,比2000年提高近16个百分点。天然气、热力等供应能力和污水、垃圾等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特许经营、代建制、公开听证等多种新的管理方式相继实施。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3.2亿美元。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3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年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0.4%和9.9%。教育、旅游、健身等服务性消费比重大幅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十五”计划的完成,实现了首都发展的新跨越,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图2:“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

4

5

二、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是首都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展望未来五年,国内外环境和全市发展正呈现出重要的新趋势。

首都经济步入发展新阶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向更高水平迈进,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为本市国民经济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在注重总量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伴随物质生活改善和发展理念转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样化与差异性特征。生活质量提高和发展机会、发展成果共享成为主要趋势,维护社会公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需要在注重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加快。新技术革命逐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形态,促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增值环节和利润分配发生转移,产业发展趋向交叉融合。创新成为决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需要在注重推进整体产业优化和全面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高端产业发展。

市场开放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增强,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合作共赢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制度环境成为决定要素流向和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注重保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环境优化和区域经济合作。 城市发展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首都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架构已经确立,城市服务功能和基础实力初步奠定,关键在于建立并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需要在注重增强整体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外向服务功能的拓展和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

社会结构继续深刻转型。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不断增大,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信息化快速推进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建立有效的发现、回应和参与机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需要在维护和增进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益的均衡与协调。

6

三、历史机遇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人才智力雄厚、科技教育发达、文化资源丰富、信息资源密集、市场潜力巨大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在以下因素的作用下,构成了未来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为北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风貌、首都风采、市场商机的舞台,将有效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北京与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显著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有力推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调整,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市场容量和产业空间,更好地发挥首都比较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有效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北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面向全国的创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加快。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跨国转移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为北京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总部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主要挑战

“十一五”期间,全市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人口规模膨胀与资源约束矛盾加剧。北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近几年来,随着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资源瓶颈约束的矛盾日趋突出。

增长方式与发展水平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推动,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增长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能耗、水耗和占地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城市水平。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有待加强,城区与郊区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南城与北城之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享有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任重道远。受北方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根本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环境等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问题突出。

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步伐缓慢,国有经济效率不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监管体制亟待健全,发展环境仍需不断改善。

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能力亟待提高。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更趋多元化,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普遍提高,但社会治理结构还不能很好适应这些变化。城市安全运行面临的各种突发性、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基础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7

总之,“十一五”时期首都发展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是首都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是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首都功能及城市品质,积极参与和促进区域合作,形成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构架的重要阶段;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和更高水平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部分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这个重要机遇,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未来五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发展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首都经济的发展战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着力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首都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发展环境,实现首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着力解决首都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认真履行“四个服务”的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健全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三)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创新资源,建立和完善以企业

8

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切实增强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四)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努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产业布局,促进区县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建立城乡互补、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郊区城镇化、现代化进程,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新城的发展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安全等实际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入手,促进首都社会和谐。

(六)坚持奥运带动战略,努力提升首都工作水平。积极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抓住举办奥运会这个契机,全面提升北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奥运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

根据首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部署,“十一五”时期全市发展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创新、和谐、宜居新北京,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生活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水平显著提升,奠定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为实现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基本形成与首都资源特点和功能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2%左右。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涨幅控制在3%以内。

(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立起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新和技术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地区出口的比重达到38%,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9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分别降低15%和20%。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六环路以内主要河湖治理,实现水体基本还清。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

(四)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让广大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达到100%。

(五)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水平显著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基本完成“城中村”整治,形成一批和谐社区与和谐村镇。城市法治化水平和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专栏2:“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调控指标 ——经济调节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涨幅控制在3%以内。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分别降低15%和20%。 ——市场监管 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企业经济违法案件发案率控制在5%以下。 ——社会管理 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85%以上。 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降低到6人以下。 工矿商贸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五”期末下降5%以上。 ——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力争实现100%。 全市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 10

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2.3张。 中心城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日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 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新城和中心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 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 中心城和新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农村卫生厕所(户厕)基本普及。 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达到100%。 预期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2%左右。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 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地区出口的比重达到38%。 接待境外旅游人数达到500万人次以上。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 全市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

三、战略重点

着眼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要优先抓好四个带有全局和长远意义的关键问题,力争实现突破。

增长方式集约化。立足节约使用、高效利用资源促进发展,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立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发展,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建立比较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架构。立足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注重增强消费拉动作用,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群。立足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发展,着力培育高端产业功能区,促进各区域合理分工、特色发展。

11

资源配置市场化。完善资源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生态环境损失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政府创新,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着力扩展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安全饮水等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享有上的差距,提高公平性和可及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城乡发展协调化。积极引导和推动投资、产业和功能向郊区转移,建立起城乡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加强市域开发建设的分类指导,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逐步实现城市发展战略重点转移和整体功能配置优化。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首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要从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应、提高资源节约和利用效率入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总的方向和要求是,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显著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力。稳定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潜力产业。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金融产业。不断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构建功能丰富、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文化创意产业。以完善体制和政策为突破口,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群;做强做大文艺演出、出版、广播影视、广告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动漫、网络传媒、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一流国际水准、浓郁北京特色的文化

12

精品和知名品牌;逐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化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创意行业。充分利用奥运机遇,加快发展体育休闲健身、竞技体育表演、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

专栏3: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漫画、电影、电视、音乐、表演艺术、出版和资讯科技服务等行业。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将其视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有重要贡献的增长领域。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多方面显著资源优势,将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制订鼓励引导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会展。抓住奥运契机,提升旅游会展业发展水平,打造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继续巩固传统文化观光旅游,重点开发现代娱乐、商务会展、体育休闲等高端旅游产品。搞好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等大型会展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汽车、文化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房地产业。以“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稳定价格”为目标,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把握好土地供应总量和开发建设规模,坚持普通商品住宅供应主体地位。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住宅,加强房地产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住房二级市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调整房地产开发布局,优化和控制中心城区开发规模,引导开发重点向通州、顺义、大兴、昌平等新城以及南城转移;原则上二环路以内,不再新批成片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三环路以内,从严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四环路以内,除南部地区外,不再开发建设新的经济适用房项目。

现代物流。着重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率,重点推进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等公共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格局。大力发展产业物流,积极推进国际物流和航空物流,重点优化城市配送物流。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显著提升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快培育一批重点企业。

商贸商务服务。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推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和郊区村镇商业,构建城乡现代化流通网络。规范现有批发、零售市场,促进有形市场的升级改造。适应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全国的商务服务体系。

1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以软件、研发、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软件产业。加快中关村软件园二期、用友软件园等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以系统集成带动软件开发,重点突破嵌入式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数字内容等关键技术。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扩大软件外包出口。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研发产业。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鼓励测试、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

信息服务。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重点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等一批关键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教育培训、数字娱乐等网络服务,促进新型信息服务业健康发展。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集聚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移动通信。以新一代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契机,支持关键技术标准研发和自有核心技术项目的产业化,重点发展基于标准的系统和移动终端设计,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升级。

计算机及网络。鼓励大型计算机企业跨国经营,加快基于闪联标准3C产品的产业化步伐,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和产业化。强化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应用示范平台,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 专栏4:3G和3C 3G:为3rd Generation的简写,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因此,3G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发展升级后的延续称谓。 3C:指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三者结合,亦称“信息家电”。

集成电路。加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以设计为重点,以制造和测试为支撑,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资源集聚,完善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检测共同发展的产业链。

14

光电显示。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形成,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新和技术研发,形成先进显示技术产业群。重点发展LCD(液晶显示)、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LED(发光二极管)等显示产品,加快建设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现代生物产业。积极开展基因工程、生物芯片、动物疫苗等生物工程技术和新产品研究,促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

在推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潜力产业。

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名牌产品、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群,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和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汽车产业。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加快汽车工业重组。重点发展轿车、商用车和军民两用越野车产品。通过整车发展带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等相关行业发展。注重创新,培育品牌,加速先进、关键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整体竞争力。

装备制造。以系统技术集成为重点,加快智能仪表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着重扶持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印刷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行业。

石化新材料。积极推进燕化1000万吨炼油系统改造、第三轮乙烯装置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燕山石化,重点发展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

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中药与天然药,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加强化学药品的原创和研发,初步建立化学药、中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都市工业。重点发展文教体育用品、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印刷、工艺美术等行业,培育名优品牌,服务城市消费需求。

拓展优化建筑业。进一步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增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巩固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增强国际服务输出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籽种农业、加工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支持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挥首都农业技术和市场优势,打造区域农业产业链。着

15

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端农产品,创建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的比较效益。

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要求的产业。积极推进现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逐步退出,置换劣势产业存量,用于优势产业发展。严格控制并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切实抓好首钢搬迁调整,积极推进曹妃甸新钢厂建设,加快顺义冷轧薄板项目实施。搞好焦化厂等企业搬迁和全市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关停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

(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着眼于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规范区域竞争秩序,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县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重点产业和新建项目相对集中发展,逐步形成与城市功能、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促进各区县合理分工和特色发展。优化完善首都功能核心区,着重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限制一般商业设施的简单规模扩张和房地产开发,逐步关闭改造中心城区影响交通、环境、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商品交易市场。提升改造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扩大总部经济规模,继续搬迁转移劣势产业。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依托新城建设和工业园区,集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为生产、生活配套的服务业,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发展高端农产品和都市型农业。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着重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林果、旅游休闲和都市型工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逐步转移影响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资源开采型产业,积极扶持房山、门头沟等地区煤矿关闭后产业转型。

构筑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端产业功能区。着力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带动高新技术研发和知识型服务业密集发展;加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以高新技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为主导的国际一流产业基地;开发临空经济区,发展临空产业,提升会展、物流业发展水平;建设好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金融街,促进高端服务业集群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投资项目在功能区落户,安排一批市级重大项目向功能区倾斜,支持一批区级重点项目向功能区集中,逐步使上述区域成为体现首都功能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力的新增长极。

图3:“十一五”期间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示意图

16

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王府井和西单现代商贸、长安街文化演艺、雍和创意产业基地、宣南文化传媒旅游、龙潭湖体育产业、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化特点突出的服务业集聚区,带动相关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进房山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专业园区建设,促进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统筹规划首钢产业调整用地,发展文化娱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区域在调整中实现新的发展。

引导产业对外辐射发展。重点沿京唐、京津、京石三线,搞好产业基地开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把握研发、核心制造、营销等关键环节,积极推动现代制造业、旅游休闲业、都市农业向外延伸,促进跨区域产业带的形成。

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规划约束和政策引导。处理好关键产业和一般产业的关系,着重把握好制造、流通等领域的核心项目布局;处理好增量配置与存量调整的关系,新建产业项目布点原则上要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集中;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资金的导向作用,向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倾斜,向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倾斜,向培育园区重大项目产业链倾斜,增强园区的吸纳和带动能力。

(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资源节约和再生利用为突破口,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发挥示范试点的典型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再生资源产业,加快循环生产、绿色消费和综合保障三大体系建设。

17

专栏5: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在企业层次,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使得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在产业园区层次,采用废物交换、资源梯级利用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形成生态产业链,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在城市和区域层次,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区域通常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键要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建立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机制。实施产业项目综合评价,完善项目筛选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率和水耗、能耗、环境要求等指标作为审核项目和提供土地的重要依据,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进入,带动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资源消耗管理制度,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资源消耗管理,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对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加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开发与推广,重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节能环保型汽车、绿色照明设备、节水生活用品和无害化农产品,有效引导消费。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扩大再生水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和产业化。

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坚持政府组织、典型引路、全面推动,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县建设,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行业和园区,打造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建成一批绿色照明街道、节能环保建筑、再生水和雨洪利用工程。抓好再生资源利用试点,重点建设废旧资源回收处置、危险废物处理、秸秆气化、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示范工程,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带动力量。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大力倡导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广政府绿色采购,鼓励使用绿色电力、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全社会消费行为。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加快制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发挥各类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校的作用,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资金支持,提高循环经济技

18

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及消费者的法律义务。

图4:循环经济发展示意图

(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把政府经济管理的工作重心切实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立足制度和政策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努力营造更具创造力和亲和力的服务环境,促进首都优势资源开发转化和潜能释放。

进一步开放市场和促进要素流入。坚决打破垄断,清理和取消各种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限制性规定及做法,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领域,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理顺项目管理机制,结合备案制和核准制的实施,完善“一站式”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建立形成更加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在注重吸引资本流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吸引和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加强法治和信用环境建设,让投资者更放心、更满意。

创新政策支持机制。整合产业扶持资金,创新引导手段,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通过建立产业引导资金、担保、贴息、入股等多种形式,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分销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健全“公开征集、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项目评估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改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大重点功能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改善重点区域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条件,充实和完善园区配套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园区吸引力。

19

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区县服务大厅和基层政府部门,整合职能,延伸服务,建设创业服务中心,从注重项目管理服务向注重创业服务转变,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给企业和公众以合理预期和正确导向。

二、扩展社会公共服务

“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公共服务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推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专栏6:社会公共服务及其分类 组织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公共服务根据其公益性和经营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两大类。后者又分为准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同时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管理者。在现阶段,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是政府依照法律法规,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基础性的福利水平,必须向全体居民均等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筹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逐步实现从数量普及向质量提高转变,从规模发展向结构优化转变,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基础教育。建立财政支出向义务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倾斜的机制,实行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收杂费和书本费,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补助。调整中小学布局,实施新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组织城镇优秀教师到郊区薄弱校支教,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着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切实维护来京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统筹力度,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并重,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相衔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首都产业发展急需、提高新增劳动力就业技能、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新增技能型人才50万人。鼓励发展民办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x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