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以及德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2 21: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专业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摘要] 本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中国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德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们的启示,在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探索了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经济状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历程第二部分主要探索德国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则是我们德国经济制度对我们中国经济制度的启示,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行程中成功点与失败点的探究总结出了我们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我们必须明确几个重要方面,这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们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国模式 历史经济状态 经济制度改革 成功点 失败点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发展的重中之中,它关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更是需要经济,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更是需要经济,与此同时经济也促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加快了世界发展演变的过程。 说到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想起我们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是神幻的、令人惊奇的、全球瞩目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从非常落后的状态逐步稳定发展到今天这令全球瞩目的水平,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超越日本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在高速发展中。本文主要对不同时代中国经济状态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探索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比较中国与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政策来探究德国经济对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历程的探究
我们中国于1949年建国,建国之初,中国的经济可谓是奄奄一息,饱受战争的摧残,那时的国民经济极度的落后,处于当时世界的落后地位,但是今天的经济水平与当时的经济水平相比是天壤之别,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了质的飞越,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人民消费指数都在以上升的趋势发展,
下图为1950年至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随年份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GDP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的经济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快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模式是怎样的,中国的经济政策是怎样的等等将是我这一部分要讨论的内容。
? 中国不同时代经济发展的状态
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急需要从战争中走出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
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发展经济,紧接着又完成乐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前,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我国的经济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大部分资产都是私有,三大改造就是为了把私营企业变为国有企业,实现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我国也由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踏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这之后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问题,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严
重问题,在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20多年间,中国人民先后经历了“多、快、好、省”的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的运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人民的温饱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虽然在197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体上都比1965年有所增长,但是任命依然贫穷,技术落后。而且当时的计划经济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使得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 紧接着的这个阶段可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一直延续到今天,邓小平对当时的中国国内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主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毛时期:赶
超战略。第二是邓时期:比较优势战略。第三是现在:结构改革。
A. 毛时期的赶超战略 这个时期,国家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发展重工业。这个战略总体上弊大于利:利在通过军工业发展,提高了自主权,为之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弊在发展效率低下,后劲不足。
B. 邓时期的比较优势战略
邓不是为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他是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发展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与之前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类产业是可以生存下来的,并不需要国家的补贴和扶持。通过出口导向产业,赚到的外汇再用于购买外国先进技术,买技术比自己研发效率高得多,这就是后发优势。
C. 现在的结构改革
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是针对欧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针对亚非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门中过之前一直在做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如钢铁、石化、通信、电力等等,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资本输出。 ? 中国不同时代的不同经济政策
建国以来,我们自己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经济制度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制度主要经过了以下的发展过程:
? 传统计划经济的建立(1949——1957)
传统计划经济建立阶段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3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在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化中形成的,大体上分3步:第1步,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这为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一个基本条件.第2步,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3步,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并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最终形成了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在许多方面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不过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有利于解决我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因此,它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初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1958--1966)
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主要变化为:一是在所有制上,急于追求“一大二公’,
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二是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不加分析地下放管理权,实际上是“大撒手’.三是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盲目扩大企业权限,企业失去正常管理,经济效益大大下降.四是在分配制度上,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搞“一平二调”,使平均主义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农民、职工的积极性,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针对这种经济体制的错误性,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经济体制上也有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管理,搞好综合平衡;二是开始注意运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三是制定各种管理条例,加强经济监督.在调整过程中,还对体制改革进行了若干探索.调整时期的体制演变,针对以调整为主的任务,强调集中统一,取得了很大成绩,克服了困难,经济很快恢复,效益逐步提高.
? 盲目放权的经济体制改革(1966--1978)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国家的经济体制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具体体现在:“文化大革命”前期,从1970年开始了一场以向地方盲目下放权力为中心内容的经济体制大变动.当时关于加速战略大后方基地建设的决策,对于促成这次经济体制的变动以及变动的方向都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下放的实施具体包括4点:企业大下放;“物资分配大包干”;发展地方“五小”工业与财政收支的“大包干”;发展地方“五小”工业与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包干”。1970年开始的以向地方放权为中心内容的经济体制大变动,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因基本建设规模过大,造成了1971年国民经济宏观方面的“三个突破”。于是又有了1971-1973年、1975年国民经济的2次调整.随之而来的“洋跃进”又使整个国民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要探索新的道路。
?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探索(1978-1992)
此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和由中共十三大提出的“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这个阶段,在理论上突破了长期以来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
?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构建(1992--2002)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契机,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主要是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起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基本框架.经过几年的改革与调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002至今)
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部署,尤其是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深刻阐述了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地位;三是提出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待遇.此外,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也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实践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经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制实现了深刻的历史变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得到确立.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
从建国以来,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历经艰险与曲折,在经济制度方面一直在寻求适合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这我们也走过了不少的弯路但是在历经了多次的改革与发展后我们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国情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德国经济模式
从第一部分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是尝试了许多的,在这其中我们肯定会受其他国家的影响,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制度也会给我们有很多的启示与借鉴之处,我将在下面的这一部分中我将主要分两部分来讨论德国经济模式对我们国家经济制度的一些影响以及启示。
? 什么是德国经济模式以及它的特点
德国模式,即所谓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自认为它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反对经济上的决对自由,国家对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但也反对国家将经济管死,赋予市场经济一定的自由,其原则是政府要尽可能少干预而只给予必要的干预,政府只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并为市场运作规定总的框架。
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政府有所调节的市场经济,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宏观控制的市场经济,不同于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要以政府的干预为补充和以社会保障为特征来发展市场经济,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即要通过一定措施来缓解市场经济所造成的收入与权力分配的不均,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该种模式的基本特点:一是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保护竞争,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明确规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具体内容。三是十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如通过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影响、引导企业沿着计划指导的方向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国家投资兴建整个国民经济所必需而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经营的基础设施等等。 ? 德国经济模式发展的历史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是由“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的代表阿尔马克首次明确提出的。“他在1946—1948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指出:在德国只有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才能确保社会经济获得高效和繁荣”。在阿尔马克看来,“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介于自由放任政策和集中管理经济之间的混合系统”。在阿尔马克提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概念之后,德国的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在推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经济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从而不断推进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提出及其初步运作
从1948年“货币改革”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被提出,并在
实践中初步运作。通过改革确立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社会市场经济的雏形基本建立起来。
?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与凯恩斯主义的结
合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受德国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实践的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凯恩斯主义色彩”越来越浓。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以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开始上台执政,上台后的社会民主党在接受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根据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对先前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进行改造。在此期间,德国社会在民主党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改造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将民主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公平、公正的思想制度化;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节和干预作用。 在这一阶段,通过推行凯恩斯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实现了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的改造,也使得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这一改革在当时的德国是非常成功的,在有效阻止德国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延长了德国经济增长期。
?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三条道路”的出现 这一阶段,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调整的标志是1982年科尔领导的基民党—基社盟的上台执政。科尔在组阁担任政府总理之后,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推行“多一点市场、少一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此相适应,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政府的作用由对经济发展的全面干预转向减少干预和放松管制。。
此阶段,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完成了第三次调整,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征基本上稳定下来。
? 国际金融危机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及其调整
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当前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发展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欧洲政客最初认为这是欧洲社会市场模式战胜英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但是,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良影响的扩散,欧洲亦被卷入这场金融危机的浪潮中,而且欧洲经济遭到沉重的打击,
许多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就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而言,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德国的金融业和实体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由于国际需求放缓,严重依赖出口的德国制造业订单大幅下滑,最终导致德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下跌4.7%” 。面对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德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在加强政府对经济运行干预力度的同时,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主要措施为: 倡导进行全球金融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新兴产业和技术领域的投资、增加经济活力;整顿国家财政、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至此,德国的经济模式已经形成,有了它自己独特的特点。
2008经济危机时的德国经济
三:德国经济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历次调整和演变表面上看是德国面对
经济危机不得不采取的急救措施,但是实际上这也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种表现。通过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历史演变的了解,准确把握该模式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于今天我们正在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无论是在改革的目标、原则及进程等宏观层次上还是在改革的内容等微观层次上都具有许多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言
我们党的改革目标定位也应该立足于保证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就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而言
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要实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良性互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上的举措可以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完善的经济立法和政府依法执政理念的建立。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上,能否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影响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在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拉大,但是解决社会公正公平问题的社会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初次分配上,过度强调效率优先,在再分配中覆盖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上力度不够,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经济结构上,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保证经济增长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我国而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就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其进程而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加强同各国的交流,吸收彼此经验。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抵御全球金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业安.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与绩效研究的批判性回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26-31.
[2] 郑谦.中国改革的起点与路径选择[J].中共党史研究,2000(5): 39-48.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9.
正在阅读:
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以及德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2-02
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江西省林业厅课件资料06-06
浅议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2-28
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5 Topic1 Section A教学设计05-27
基督徒常用的祷告资料05-24
600余首歌曲数据库(阿蛮歌霸)09-05
9平衡态习题思考题10-09
小学数学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07-02
四则运算 含有中括号的计算题01-23
三年级上册每日一题06-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中国
- 经济发展
- 德国
- 历程
- 以及
- 影响
- 研究
- 经济
- 细胞试题
- 团课新闻稿
-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古诗词鉴赏四
- 数学教材的新旧版本比较文献综述
- 《二十世纪文库》书目
- 7、中国矿业大学2014级研究生公共基础英语选修免修指南
- 考研英语常见前缀和后缀
-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 完整升级版2017湖南文艺七年级音乐教案全套(湘教版七上) - 图文
- 新课改下高考政治复习的方法与策略—张海洲
- 防止发电厂人身伤亡事故十项工作规定
- 关于2018年年会服装化妆请示报告
- 生产测井原理-第一章 - 图文
- 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 赵千里
-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知识 - 图文
- 刑事案件庭审发问技巧
- 小鹿斑比 定稿
- 十套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 轻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撰写要求及样本两份
-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