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初长成

更新时间:2024-02-27 16: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有儿女初长成——2016年小升初学生心理关爱ABC

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西安远东一中副校长刘鹏

面临“小升初”的孩子,今年就要成为中学生了,当“小升初”考试硝烟散去,当“择校”尘埃落定,千万不要以为这就已经万事大吉,你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在中学时代幸福的成长?小学六年级学生是由儿童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也是小学升入初中阶段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时期。如何正确引导,使其心理健康“过渡”,使其学习阶段顺利迈上新的台阶,适应新的环境,是我们家长面临的大问题。

初一新生的四种心理特点: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

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特别留恋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

生活的美好。

初一新生的四种心理需求:

1、被爱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甚至,缺乏爱的孩子更容易“早恋”。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老师、家长的评价,小伙伴的看法都是孩子成长的“镜子”,不正确的评价犹如“哈哈镜”,会在内心矮化孩子。

3、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在学校成绩低的孩子就像是社会上的穷人,会觉得“压力山大”,总也快乐不起来。

谁的青春不迷茫,初一新生的故事......

故事一 :家长总是限制我,我感觉好烦

俊俊,小升初前就天天各种不开心,暑假甚至准备离家出走......

为了更好的迎接小升初考试,家长在这期间会更加严格管理孩子,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去参加同学聚会等等。孩子到了初中,独立人格系统不断强化,“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识增强。学生要先理解家长的心情,不要产生抗拒心情。一些学生因为烦就和家长对着干、安排学习就不学了,这样做法非常不可取。“我不吃了、我不喝了、我不学了、我不活了”,一些孩子用伤害自己的方法惩罚父母更是不可取。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这里的独立不是指生活、精神独立,而是学习独立,即要求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好小升初考生的学习计划目标等,并且自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前进中。

故事二 :父母对我期望值特别高,他们给我的压力更大 芳芳,马上要进入新初一,对于陌生的新环境。妈妈比孩子还焦虑,不停地给芳芳将各种道理......

其实,不仅学生有压力,家长压力也会增加。一些家长会把这种压力转化为不停唠叨和爱讲大道理......这样往往使学生有更大的压力。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家长这么做是家长有爱心、家长爱你的表现,和你在中学学习是否出类拔萃没有必然的关系。家长也要特别注意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真正关注的是,孩子的幸福与快乐,所谓考试与成绩只不过是我们追寻快乐与幸福的一种途径而已,而绝不是目的。家长给孩子鼓励的眼神、宽容的微笑,也许是给孩子初中生活最好的礼物。

故事三: 学霸变学渣,不知怎么跟家长说

乐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进了“名校”,结果第一次月考下来,却发现在小学一直拔尖的“学霸”,却在“名校”当了“学渣”......

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百万富翁进了千万富翁俱乐部”,许多孩子学习程度不错,但是通过民办学校小升初选拨考试后,强手如林,孩子没有占相对优势,很可能极大挫伤学习积极性,甚至自暴自弃。其二,有些孩子在小学学得不错,中学却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节奏,输在了起跑线上。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加强记忆,学生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形象直观阶段,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到了初中不仅学科增加了,而且内容也深化了,部分科目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概念、公式、定理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分析、运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要求从原来的感性思维逐渐向抽象理性思维过渡。教师的教学方法上也会有很大差异: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少,留给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多,中学课堂教学任务多课堂密度大,留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对学生来言,课前的预习、课堂听课的专注程度、课后的自我复习总结能力等方面的衔接上又出现了一大陡坡。这就要求家长,通过提前预习等方式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学习节奏。

故事四:吾家有女初长成 云想衣裳花想容

欣欣,才到初中的小萝莉居然找了个小男朋友......

到了初中,孩子们先出现的是生理的变化,接着出现心理、行为的变化,表现在男女同学喜欢打扮,接触异性同学再也不是低年级那种两小无猜,而是扭扭捏捏,欲擒故纵,甚至“早恋”了!通常才华横溢、高大帅气的男孩子,或者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清纯可爱的女孩子都会有很多的“追求者”,在这种“爱慕”基础下建立起的早恋关系更像是“崇拜”,而不是“爱情”。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全面看待问题,一定要“淡化”,千万不要“强化”,以免发生“罗密欧朱丽叶效应”。管住时间、管住钱,多关注孩子,不能向简单、急躁、粗暴,而是要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出青春心理发育的误区。

刘鹏老师建议家长:

1、多鼓励,忌比较

孩子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成绩要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当孩子考得不理想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其埋怨、斥责,甚至失望、放弃,既不要拿其他成绩好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也不要给孩子定某些硬性的指标,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这个阶段,孩子尽力了就好。家长也要树立正确意识,避免攀比心理、进而盲目择校,其实“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2、要学会做个倾听者

这个时候,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如果方法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建议家长多和老师联系,从侧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和孩子谈学习,也要先做个倾听者,听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分析与困惑,理性倾听,听的同时也要做些引导,提醒孩子要理性看待每一次成绩,科学评价自己,然后再做个坚定的支持者,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

要一起面对,共同解决。

3、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家长在工作中总会有烦心事,一个家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当孩子在家的时候,请记住,千万不要将这种急躁的情绪或家庭的矛盾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需要平静的生活,需要一个温馨的家。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才是孩子最温馨的心灵港湾。

4、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之间有一个衔接的过程。与小学相比,初中的学习要求更高,学习压力更大。要求高体现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事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学习压力大体现在科目多、难度高、作业多、考试频繁。一般来说,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大部分孩子的心态经历了好奇、适应、厌倦的心理过程。这时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加强孩子的心理疏导,尽量延长兴奋期,稳定适应期,缩短厌倦期。利用这个暑假,为了让孩子的好奇心充分体现出来,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新学校、通读新课本,了解初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同时加以鼓励,使孩子对初中生活产生向往。

5、帮助孩子掌握初中学习方法

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帮助。要让孩子学会在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学会听课,学会把看不懂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课堂上突破解决;学会抓住重点,记好笔记;学会复习,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切忌在遇到困难和麻烦时,自己不看书,不看笔记不复习,不动脑筋,直接问家长或打电话问同学。要先思考后问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在这里,教师和家长要实现从陪练到教练的转变,引导孩子真正学会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四个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暑期可适当“热身”。对于初中新课程,可以适当进行预习,作为“热身”。从长远的学习能力来看,自学能力对孩子来说是受用终身的,因此,家长应适当引导孩子对新初一的课程进行有效的预习,学会问为什么,学会带着问题学习,学会与别人交流、探讨,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暑假期间夯实小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数学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语文的阅读能力,这些能力对初中的学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要利用假期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同时加强英语,特别是口语和听力的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xq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