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站调研报告-修编(改后)

更新时间:2024-03-28 23: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平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调研报告

一、调研内容及开展情况

为了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调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衔接,技术站于2010年10月,成立专题调研工作小组,对开平区辖区6乡镇,共24877.18公顷土地,以搜集整理资料、现场踏勘、上图分析等方式,针对开平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开展并组织了此次调研。

二、基本概况

开平区位于唐山市中心城区东部,距唐山市市中心9.5公里。东临古冶区,南与丰南区相连,西与丰润区毗邻,北与滦县接壤。辖区总面积24877.18公顷,下辖6乡镇,总人口2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6%。开平区属滦河(陡河)洪冲积扇堆积而成的山麓平原中部,总地势北高南低。全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北部分布为山麓平原,东北部为丘陵,中部和南部为平原。境内水资源丰富,气候属东部季风暖温带滨海半湿润气候。

近年来,开平区已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三产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开平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与唐山、河北乃至全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与工业化中期需求结构相一致。作为工矿业发达的城区,开平区地理位臵优越,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2008年全区实现GDP112.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3:67.2:28.5;全年

- 1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2.9亿元。

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平区按照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融入城市中心、打造经济强区、建设和谐开平”的总战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加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内向型经济向全方位开放、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同时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区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三、开平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二调数据统计,各类土地资源情况如下:

农用地13163.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91%。其中,耕地9597.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58%;园地376.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林地1813.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9%;其他农用地13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3%。

建设用地10641.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77%。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500.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3%;农村居民点5465.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97%;采矿用

- 2 -

地1210.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7%;交通水利用地2355.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7%;其他建设用地109.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4%。

其他土地1073.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1%。 2.规划实施中的变化情况

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②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减少,林地增加 ③建设用地大幅增长

④未利用地开发力度较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开平区1996-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单位:公顷、%

地类 土地总面积 耕地 农用地 园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合计 城镇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1996年 比重面积 (%) 24904.25 10819.45 438.38 678.75 1869.71 13806.29 991.41 2660.53 1811.65 2019.14 433.66 7916.39 273.91 557.63 2350.03 3181.57 100 43.44 1.76 2.73 7.51 55.44 3.98 10.68 7.27 8.11 1.74 31.79 1.10 2.24 9.44 12.78 2009年 比重面积 (%) 24877.18 9597.78 376.26 1813.97 1375.00 13163.01 1500.15 5465.72 1210.32 2355.16 109.71 10641.06 328.60 93.08 651.43 1073.11 100.00 38.58 1.51 7.29 5.53 52.91 6.03 21.97 4.87 9.47 0.44 42.77 1.32 0.37 2.62 4.31 变化量 面积 —— -1221.67 -62.12 1135.22 -494.71 -643.28 508.74 2805.19 -601.33 336.02 -323.95 2724.67 54.69 -464.55 -1698.60 -2108.46 比重(%) —— -4.86 -0.25 4.57 -1.98 -2.53 2.05 11.29 -2.41 1.36 -1.30 10.99 0.22 -1.86 -6.82 -8.46 建设用地 采矿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合计 水域 未利用地 滩涂 自然保留地 合计

- 3 -

2.土地利用特点

①耕地总量大,但减少速度快

②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率高

③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城乡建设用地占主导优势 ④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粗放 ⑤更低后备资源有限,开发难度较大 3.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耕地格局分散,且呈持续减少趋势,耕地保护任务加剧

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发展规模加大,高速公路、大型电厂、高压走廊等建设,征用周围耕地的数量较大。此外,因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部分耕地实行了退耕还林、还果,全区耕地持续减少。规划实施期间,耕地共减少了1221.67公顷,其中以建设占用为主;补充耕地主要来自农业结构调整、未利用地开发和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土壤质量相对差,耕地保护任务加剧。

②农用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

全区自然植被比例偏低,林地和园地面积有限,净占土地总面积的8.8%。受地形、地貌限制以及工矿企业、公路、铁路建设的制约,全区大部分林地和园地主要分布在洼里镇、越河镇、栗园镇和开平镇东南部,农用地内部比例结构

- 4 -

失调。整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③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根据开平区土地利用变更台账,规划实施以来,人均城镇用地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与人均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一是受震后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利用粗放;二是农村人口减少,但“人走地未退”。到2008年,人均建设用地338.78平方米,其中,人均城镇工矿用地218.12平方米,属于《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现状的最高水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45.68平方米,属于《村镇规划标准》中现状的最高水平。

④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凸显

全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投资成本高,部分土地后备资源位于水库周边生态敏感区范围内,进行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凸显。

⑤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超出了规划控制指标

上轮规划对开平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预测不充分,对开平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缺乏明确定位,土地开发整理目标脱离开平区的客观实际情况,规划实施保证措施缺乏针对性是造成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对规划期内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预测不充分、缺乏及时高效的

- 5 -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手段、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尚不完善等。

四、规划修编工作中对于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原则 ①以市级规划为指导依据

依据《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该规划对开平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②优先布设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以陡河、石榴河为生态基础园地,依自然地形地貌的连续性,沿水系、道路、林网建立生态廊道,以基本农田、陡河水库、东湖公园、林业用地为主导,构建生态网络,维护和强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护耕地、园地、林地、水面和部分未利用土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划定重要流域、重大灾害与重点污染治理区,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地。

③协调安排耕地和基本农田

在保持耕地布局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优先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交通沿线、城镇扩展边界、独立工矿和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原则上划入基本农田。协调好各类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关系,充分发挥耕地和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间隔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功能。

- 6 -

④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各类基础设施用地布局要尽量避让基本农田、生态屏障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相协调,充分满足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和发展能力,减少项目实施对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乡风民俗和人文景观等产生的负面影响。

⑤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遵循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按照点轴发展规律,确定城镇村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协调居民点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关系,形成城区和集镇紧凑、园区集中、军民点集聚发展的土地利用格局。采矿、能源、化工等生产仓储用地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布设的建设用地,与城镇村建设用地保持安全距离;坚持统筹存量土地利用,并依托现有城镇及基础设施;新增村镇建设用地主要用于规划期内拆迁村庄村民安臵。

⑥稳定自然和人文景观用地

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多样化的想吐生态环境系统,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推进可持续利用。

⑦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充分结合开平区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结

- 7 -

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2.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①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规划期内,在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的前提下,将具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质量好、集中连片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集中区进行重点扶持的保护。按照开平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荐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和对二调数据的分析,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调出的基本农田:城镇集中建设区及其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现状及规划建设项目占用的基本农田;布局零散、质量低下的基本农田。

调入的基本农田:与保留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的现状耕地。

规划至2020年,耕地8561.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42%,比规划基期年净减少1036.08公顷;其中,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561.70公顷。规划期间,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273.28公顷,质量稳步提高。规划期间积极推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全面推进农田综合整治,保障补充耕地的质量;确保完成市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量,规划至2020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768.06公顷。

②生态用地布局

- 8 -

开平区是以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的资源加工型重工业区,以冶金、焦化、水泥、陶瓷为主导行业,由于这些行业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新一轮的土地利用和高总体规划将通过加强生态项目建设、重视水源保护地从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的层面来解决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问题。

③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a.城镇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在开平区城镇建设用地总体上形成“一主三副”的规划结构

b.村镇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固化中心城区、镇区范围内的村庄以及受中心城区和各镇辐射的村庄,与城市规划和镇村空间布局规划相衔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区和镇中心区外,一部分根据相关规划将农村居民点迁臵镇区内,另一部分限责任区委、资源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发展条件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并对周边分散居民点进行前并整合,推进一种新村为重点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3.将土地按照用途分区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优先、利于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集约用地、界限清晰、条件相似、集中布局的原则,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结合开平区市级,将全区土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

- 9 -

风景旅游用地区七个土地用途分区,并明确歌曲的主导用途、用地规模和用途管制措施,指导土地合理利用。

4.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与各级规划相衔接 1、与上级规划衔接

《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以下简称“市级大纲”),是开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在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上与上级规划保持高度一致。《开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10-2020年)》编制过程中,各项指标严格依据市级规划大纲。但依据开平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在2006-2009年间开平区实际批准项目新增建设用地400.0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69.1公顷,占用农用地281.9公顷,使用了400.02公顷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针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及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突破了市级规划大纲下达指标情况,将在规划编制阶段进行协调、落实。

2、与“十一五”规划衔接

《唐山市开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

- 10 -

体规划纲要》是本轮规划编制的直接依据。本轮规划根据“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保障“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3、与城市规划衔接

《唐山市开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本轮规划编制重要参考依据。在城市规模的控制上,规划采纳了城市中的城市发展目标,确保了开平区新城片区、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高新片区、西部商住片区和北湖生态产业区的发展用地。在技术上,规划运用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城市规划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各类建设新增用地、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等数量和空间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保障了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充分衔接。

4、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在交通、水利等用地安排上,规划根据公路、水务、市政管委、交通灯部门的专项规划思路和具体建设计划,在时序和空间上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实现了与相关规划的良好衔接,为统筹区域用地布局、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增强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创造了条件。

六、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启示 1、切实核准规划基数和图件

规划基础数据和图件是规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必须核

- 11 -

清数据,做到数据和图件相一致,为科学编制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从源头做起,逐年核查;

(2)仔细做好土地利用现状不同分类系统间的转化; (3)做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与规划基数间的数据转换; (4)重点地区重点核实;

2、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是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战略方向和科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依据,为此要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准确把握开平区在市域城镇规划体系构架中的地位以及在区域城镇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2)正确把握开平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定位;

(3)对开平区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优势、资源优势进行深入研究,要尽可能预测到未来新兴支柱龙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4)重视统筹发展。

3、加强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做好建设用地布局和基本农田保护布局的优化调整: (1)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需求; (2)做好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有效保护基本农田。

- 12 -

4、科学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目标和方向

针对开平区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极其有限,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潜力大,林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大量侵占耕地的客观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为:

(1)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向农村居民点要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2)加强农田区村庄综合整治,促使整治区围村林地适度退出补充耕地,突出农田区主功能;

(3)加强林地布局优化调整,向滩涂荒地要林地。 5、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1)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

(2)加大规划实施监管力度,规范规划管理; (3)推进高新科技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时监测违法用地;

(4)建立农村居民点整治实施创新机制,将农村居民点整治落到实处。

- 1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x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