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

更新时间:2023-09-29 06:4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

序:现代建筑中的风格流派,好像在我们的理解之中,它们之间似清晰,但好似更加模糊,我所理解它们的关系又好像不只是简单的概念与风格上的迥异,而它们在形成、发展以及在整个世界建筑历史上所起到的、发挥到的作用与影响。

先了解一下“现代建筑”中的“种种”风格的名称:

“现代主义”(Modernisrn),“后现代主义”(Post-moderw)更有诸如:“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上下主义”、“文脉主义”、“装饰主义”、“新乡土风格”、“极简主义”、“绝对主义”、“至上主义”、“新造型主义”、“语镜主义”、“简约主义”、“新古典主义”、“后工业主义”??

(一)建筑的萌芽,在新时器时代末期

公元前3000年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在欧洲:建筑。多尔曼--首座筑起的整体是在水平方向上摆放两块巨石,在它们上面横放着第三块扁平的石板。这些粗糙的石块被称之为“巨石建筑”,它已经通过自己的组合方式预示了过梁的体系。在并排堆起多尔曼时,人便创造了被遮盖的小径,它们形成了厅室。人们有时也在地上立起狭长的巨石,它们被称为曼赫尔。

应当指出,在公元前2000年时,西欧尚处于巨石建筑时代,而在中东的其它一些文明却已经达到了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最早的现代建筑

要说到最早的现代建筑产生于德国,但是最早形成建筑风格与流派的“建筑”却不在德国,但说到现代建筑的风格与“什么什么”主义首先要了解该风格流派形成的原因,当然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才是“构成”建筑形式的条件。

(三)形成建筑风格的条件

伴随着当时世界的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宗教信仰与政治体制一同产生于世

1、好像基督教堂就要色彩绚丽而佛教中菩萨的庙宇就要空灵、静谥这也许就是宗教信仰在建筑艺术或建筑风格的产生上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

2、从哥特、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再从美国殖民地时期风格到欧洲的新古典或从中国建筑中的苏州园林到波西米亚式的二层小阁楼,每栋建筑或者说每种建筑的风格与主义的产生,无不在上述的原因之外,更加融入与渗透出民族特性。就好像中国人认定了中庸、静谥,而美国人性格开放,海纳百川。

(四)对于现代建筑的理解与其原则

1、喜欢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不是因为它“内衣外穿”的“性感”,也不是因为它符号般对“历史”的诠释,更不是它严肃背后的玩世不恭(当然不是对历史的玩世不恭),而是因为它的复杂与矛盾,反对简单的、模式的、讲求文脉和人情味和对结构外露的“自信心”。

2、也喜欢现代主义建筑,不管它是否与“后现代与晚期现代主义”决裂,而是因为它严谨的态度,解决了大规模人群的居住问题,因为它的平整、简约,因为密斯·凡·德·罗。因为勒·柯布西耶,因为它的重复、粗犷或细腻和(less is more)少就是多,更因为它的“四望无阻,灵活多用”的设计思想。

(五)形成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原因与因素

产生于19世纪末的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伴随着近代工业化大生产,钢铁的出现,玻璃幕墙的产生,以及人类对过去的居住环境与状态的反思而产生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因为人们开始厌倦了诸如欧洲古典主义等等主义建筑的古板和浮华,人类有了大工业的生产水平与能力。有了建筑更大、更粗的建筑来解决居住问题,混凝土的出现配合钢铁的出现与使用使建筑内外的建筑与装饰风格和建筑主体分离,脱离出来,而且发展为不依附于建筑的

主体,而相对独立的部分。也解开了建筑风格与建筑装饰部件和主体,怎样结合的矛盾,这也是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技术条件。

(六)维也纳分离学派运动,对于现代建筑产生与发展的深刻与先驱般的作用。

19世纪欧洲以维也纳为中心的分离运动。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先驱,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观念条件。

这场建筑思潮运动的重要原则是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但审美与玄学的目的要求,却不在所谓的功能性之内,这与古典风格的建筑迥然不同。像巴洛克与洛可可为之自豪与标志性的象征的那些装饰线条被现代主义建筑视为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与后现代主义的符号代表特性的表现风格不同),简洁的立面,流动而开阔的空间,通风采风甚至是人在空间之中之外的活动,结构合理,居住、办公舒适等,让这一切融入建筑之中。无论是“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人类的审美意识已从建筑空间本身转向时空环境(三维空间+时间=四维空间)以人为主体,强调参与性与对建筑本身的理解与体验。

当然,“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本身包括好多流派,但它们表现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也各有特色,从德国人“罗皮乌斯”到“密斯”到法国人“勒·柯布西耶”,但是现代主义的特征与原则大致可归纳如下:

1、强调建筑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与发展,现代建筑应用工业时代相适应。

2、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3、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4、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模式的束缚,放手创新建筑。

5、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七)现代建筑的危机

现代主义建筑在创造了无数个建筑奇迹与视觉奇迹、功能奇迹的同时也出现了危机。

它尽管解决了人类居住的基本功能,却让人类的视野中充满了白色的、强烈到感到恐惧,反射着强烈阳光的“盒子景观”,转眼一看,现代主义建筑并非不讲求‘精神层面的需求与追求’,而是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和鼎盛的年代恰好是二战,而现代主义建筑就是伴随机器大工业时代出现和发展的,在满足了人类居住的同时,那股金属般的简洁的、重复的、少里求多的,粗犷中含着无力般的细腻的味道也蕴含其中。

在“现代主义”的大概念之下,那些诸如“简约主义”、“纯净主义”、“白色派”、“纽约五”、“至上主义”??其原则无不在于降低“大师”们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着单纯的、逻辑的、选择发展的。利用有限的信息和设计符号,传达耐人寻味与“大师”们心目当中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与精神宗旨,在看似纷乱的设计符号,与重复的结构或材质中保持清晰的脉络与结构般的机器美学,更能在观者的记忆当中提供精神的索引信号。

(八)法兰克福工艺美术馆的建筑诠释了“先锋派时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们的思想,就像建筑师们将博物馆所在公园的环境轴线引进建筑主体内部却有意与建筑本身轴线与公园环境轴形成3.5度的微小夹角,这样就产生了空间上的紧张(“现代主义”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体),丰富和旋转运动之感,反映了建筑师在解决建筑与环境的连续性和建筑师的主观发挥之间所做的努力,这两者碰撞的结果是丰富的,动感和复杂的空间,正如柯布西耶通过二元对立来取得的艺术效果,建筑师也以其复杂丰富的反差,来创作非凡的艺术效果,正是“辉煌的混乱”(splerdid chaos)。

(九)人们对于模式的现代主义的反感和“现代主义”的危机,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垫定了审美基础。

在以前的论述中提到过现代主义出现过的危机,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因素,但人们对国际式、模式式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与反感,人们视野中已无法再容忍白色的盒子式的方块的强烈的反射着阳光的建筑(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代主义”面临危机,但“先锋派时代现代主

义”的大师们的建筑作品的光辉足以掩盖与挽救“现代主义”建筑,

也正如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为“现代主义”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应当指出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规范要求,排除装饰,强调使用功能以及造型的单纯化,给予使用功能形态表现的最重要地位。这样必然会走向一个极端玻璃幕墙,光光的四壁,理性简洁的造型,使“国际式”建筑千篇一律。让无数个“盒子”耸立在我们的城市之中。久而久之,人们对现代主义开始感到枯燥和厌倦,转而追求功能和形式的多样化,开始怀疑、批评,同时责难开始增多,这也为以后的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审美基础。

(十)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原则、个性与理解

在“现代主义”或危机或发展的同时,也就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增长,看世界从大工业化、大机器化生产,也就是过量工业化转向后工业化阶段或者说是脱工业化阶段之际,市场经济繁荣,种种条件促进了人们开始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广义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彻底的反思。这次思潮的形式不像历史上有过的“种种主义”、“种种风格”那样以概而论,而是那似有似无而又真实存在的。无奈之中,人们就称之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

如此难以定义的“后现代”却被某些人戏剧性地标出了起源与时间地点,而做为“后现代主义”思想中对历史要素的深刻表现,出现了一种所谓“类型学”建筑学,即不但要将历史性的空间和外形,而且要将精神史体现出来的建筑学说。

“后现代主义”一种与“新现代主义”相左,与“现代主义”分庭抗礼的建筑艺术思潮。与“晚期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更加强调个性和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强调文脉与符号对整个作品精神主旨的诠释,而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对简单化的、模式化的、讲求文脉的、来去的、多样的和人情味的,认为建筑是装饰起来的掩蔽物,在构图理论中吸收其它艺术或自然科学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裂变、变形、与矛盾共处”等。

不管怎样,我所理解“后现代主义”是无法定义的,也无须定义的,在建筑界一种比较公认

的看法是“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一切修正或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和流派的总称。如“新乡土风格”、“装饰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等。

法国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就是一座“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设计师R·罗杰斯 英,R·皮亚诺 意)它座落在巴黎市中心区,它的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拉杆等暴露在建筑主体之外,就连各种用途的管子也被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建筑的设备的功能通过最为简单与直观的装饰手法示人。各种线管也毫不遮掩地裸露在外立面上,让人们从大街上就可以看到复杂的内部与各种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或矛盾或拆分或整合??扶梯也悬于楼体之外,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使楼层内部的空间不受阻碍,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与构图方法。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所要表达的。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借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要使人在室内外都能够自由的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建筑的艺术表现,同时它又与“机械主义”的复活有关。“内衣外穿”将原来不得以“见人”的“零件”、“内脏”当作装饰品来安排。

再谈到蓬皮杜的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建筑一个悬空的大玻璃盒子,内部是活动的可拆可分的,把在内部各种各样的组合表现于各种体面之外。我想它不是一座“缪斯的神庙”,更不是一座帝王居住的宫殿,而是灵感交流的生动场所。然而建造的结果与原始设计并不相同。“它”没有悬空而是扎入地里,6层楼板也被牢固的定死,自动扶梯和所有供应载运系统也没有因运行的命令式要求而放在楼外。那是什么样的原因,使蓬皮杜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呢?是那场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运动?还是设计大师们已认识到世界已经进入全新的时代,而不再是那个“大工业、大机器生产”的时代了。我想这座文化工厂最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在重新审视了那个“大工业时代”生活、生产方式之后,对进入“后工业

时代”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树立一座“地标”,用“后现代”符号般的造型诠释对事物与历史的诠释。

也正如“现代主义”下的各种流派与风格一样。“后现代”旗下也有好多风格与流派,它们在“后现代主义”的“带领”和“指引”下进行着不断地发展。

(无论怎样主义,一切风格的形成与表现形式都要以技术与材料为依附,因为不管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等等,大凡所有风格表现出来的建筑都要“木头”“石头”或“非膨胀性土”堆积出来。这也就是建筑风格的形成的另外因素)。

(19世纪,三种建筑材料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建筑的出现,第一:钢铁;第二:混凝土;第三:平板玻璃)。

(十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危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西方建筑的动荡年代,各种流派使用民族动机,显性和隐性的手法改造现代建筑(例如:1999年9月,德国帝国大厦的改造工程)(“新”与“旧”的对话)。这时出现的建筑是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大杂烩,“后现代”的刻板成为“现代主义”的镜子。

总之,是在有了“现代主义”之后才能有的“后现代主义”。两种主义在它们形成后的若干年里,似清晰似模糊的对抗或敬畏着,形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空前的繁荣。

西方从90年代开始又对建筑进行了新思考“后现代主义”逐步被抛弃,

第一,它滥用装饰使建筑的造价增高,不合理的投资过于庞大;第二,由于调侃般的使用历史事物的符号遭到理论界的反对,自身缺乏学术上的支持;第三,商业炒作痕迹太重,建筑应有成熟的发展阶段,而“后现代主义”建筑不可能有不同的表现。过分地依赖商业炒作,造成很多的困惑,而建筑本身符号过于鲜明,很容易成为清晰、凝固、过时的象征。这些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短命的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当“后现代”的符号们失去了与之呼应的“关系”,美到哪里去了?当然也被调侃“掉”了?!

但不论怎样种种主义,种种风格的“建筑们”,它们都是凝固的音乐,都是组成这唯美乐章中的旋律,只不过有的是“古典音乐”,有的是“爵士音乐”,还有的就是“通俗歌曲”罢了。

(十二)现代建筑的摇篮在德国。而讲到现代建筑的秩序,主要是功能性、技术条件和形式。

而过去的传统是形式为首位,技术条件和功能性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都把形式放在第一位。而恰恰是德国在一战之前提出改变建筑的秩序,率先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技术条件为功能服务,而形式为第三,这正是人们将现代建筑在德国这样的荣誉送给了德国人。

德国提出:建筑设计首先为大众服务,这里提出建筑是指批量生产的,为大众服务的,建筑必须为社会中最主要的人服务。必须用现代化的材料,现代化的设计形式。(认为简约主义、极少主义不是形式,只是造价低廉,为大众服务,这是一个现代建筑的背景。也是“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再讲形式,以前的建筑是先有形式,技术是为形式服务,功能是最后的结果。现在首先要满足功能、形式追求功能,其实功能也就是形式,为解决“人”的问题,建筑的形式(也就是功能)出现发展,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而消亡,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但谁又能说谁的表现形式比谁的好,比谁强大,有多大的作用与影响?不然!只要对历史、人,能够担负起责任就是强大的、唯美的、永垂不朽的。一切皆如此。到了今天,建筑的形式与“风格”已从单纯的“什么什么主义”中脱离出来了,而融入了以人为本的内容当中。

总之,现代建筑在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之外没有主流的方向,只有探索的方向。

我以为20世纪是大师们的年代,而21世纪是非大师或者说是“我”的年代,“个人”的取向取代大师的影响。个性化会得到充分的张扬(但要反对虚无主义)。

我们期盼着多元化的新建筑繁荣时代更早的到来,出现更多的“主义”“形式”,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xi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