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5-16@创造性思维训练1 大纲重点讲义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4:39: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创造性思维训练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创造性思维训练1主要是针对素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稳固扎实的造型能力,熟练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和视觉造型修养,集观察感受、分析思考和动手为一体的一门重要实践性课程。通过训练,从素描走向设计,奠定视觉传达的基本素养,培育敏锐的造型感知为基础的空间形象表现能力。以超越客观现实,唤起人们真实感受的创意表现技能为中心,强调用自己的眼力、心力、想象、兴趣和意念作画,引导具有一定审美格调的联想与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本功力。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84学时

课程总学分:5学分 三、课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课程内容 形态表象研究 自然形态的研究 现实形态的研究 人工形态解析的研究 形式与表现的研究 合计 课时分配 总学时 18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18学时 16学时 84学时 理论学时 12 10 10 12 10 54 实践学时 6 6 6 6 6 3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一)本大纲广泛适用于数字媒体、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本科教学; (二)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年级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践学时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练习中。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创造性思维训练1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创造性思维训练1(设计素描)的历史演义,理解设计素描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创造性思维训练1(设计素描)的各种表现语言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设计表现能力。

课程教学要求:

提升对于创造性思维训练1(设计素描)的认识,充分理解其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养成自觉学习的认知能力、认真观察事物、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与设计表现能力素质。

(一)知识目标

了解设计素描的历史演义,理解设计素描的本质和规律,掌握设计素描的各种表现语言形式。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设计素描的学习形成开放性的设计意识和观念,能够熟练而主动地从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中发现设计元素,并能按照美的形式法则,通过分析、综合进行审美创作活动。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素质。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一)形态表象的研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素描和设计素描的概念 第二节:写实风格的发展与流变 第三节:写实素描训练中的发展想象力 2. 教学要求

了解设计素描的概念、风格流变、历史及发展概况及想象力的发挥。 3. 教学重点

理解设计素描的概念、风格的发展与流变、想象力的发挥。

4. 教学难点

明确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式、发展、目的,为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然形态的研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自然形态的再认识

第二节:自然形态的抽象化,由自然形态产生的点线面等抽象形态 第三节:自然形态与形式的解析 2. 教学要求

经过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自然形态的类型、表现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观念、思维、创新的训练,达到思维强化的目的,为后续设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教学重点

了解自然形态的抽象化、自然形态与形式的解析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4.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然形态的抽象化的思维方式,摆脱思维中常规

的单一的认知方式,从而启发想象力,激发原创性。

(三)现实形态的研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现实形态的写生

第二节:现实形态的概念与组合关系 第三节:用线表现形态的变化 第四节:现实形态的解析、变体 2. 教学要求

了解现实形态的含义,熟悉形态的各种组合关系,理解解析现实形态的方式和特点及意义。 3.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析现实形态的方式

4. 教学难点

掌握现实形态的解析方法和手段。 (四)人工形态的研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工形态的写生解析、变体 第二节:艺术中的简化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从平面到立体的原则形态转换研究 2. 教学要求

了解人工形态的产生,熟悉人工形态的历史,理解艺术的简化原则,掌握造型元素的提炼方法。

3. 教学重点

人工形态的写生解析、变体以及相互转化,及对于基本要素、审美原则的具体运用。

4. 教学难点

造型元素的提炼方法及简化方式,并结合实际对于元素、审美原则进行具体的运用。

(五)形式与表现的研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形态表现研究 第二节:形态表现视觉语言研究 2. 教学要求

了解为什么要研究表现语言,熟悉各种形式语言,理解形态与素描各元素(明暗、节、空间、材料等)之间的关系,掌握形式语言的表现手法在设计中的应用。

3. 教学重点

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及形式语言的表现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4. 教学难点

理解形态与素描各元素的关系。

实践部分

(一)实践项目内容及学时安排

序号 1 项目名称 形态表象研究练习 基本方法、内容 基本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形态表象与抽象符号之间的关系,注重理解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内容:形态表象研究练习。 2 自然形态分析、变体练习 基本方法:充分理解与掌握自然形态分析、变体形式美法则,以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为方式呈现 内容:自然形态分析、变体练习。 3 现实形态的解析、变体研究 基本方法:注重对于现实形态的解析、变体研究理解,以色彩对比为重要的表现方式展开训练。 内容:实形态的解析、变体研究 4 人工形态的解析、变体练习 基本方法:通过对于人工形态的解析、变体练习联想、想象的运用,结合感觉积累为依托,展开训练。内容:人工形态的解析、变体练习。 5 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练习 基本方法:逐渐培养良好的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造型意识,结合对于材料、技术、肌理的运用展开训练。 内容: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 6 6 6 6 6 项目学时 项目一:形态表象研究练习 1.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形态表象研究的练习,进一步明确各基本要素在视觉艺术中对客观物体外观的体现,但内涵上却有所差异,逐步提高观察能力与表现审美感受力。 2.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从思维着手,寻找新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实训中强调基本功训练,尽量要求学生深入画面。 3.教学内容

形态表象研究,掌握寻找新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进一步明确各基本要素在视觉艺术中对客观物体外观的体现;深入研究形态表象,多焦点多角度近距离观察和触摸对象,可由学生自己准备静物,如铁桶、废弃物、破碎石膏、手套、

揉皱的纸等。 4.使用仪器设备

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5.实训类型

手绘,作业画幅4K纸。 6.教学形式

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并上交。 7.教学地点 画室

项目二:自然形态分析、变体练习 1.教学目标

通过对自然形态分析、变体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念、思维、创新的训练,达到思维强化的目的,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其视觉表现力及创造想象能力。 2.基本要求

充分认识与理解自然形态分析、变体练习的重要性,以各种分析、变体元素为依托,进行灵活多样的思维方法训练,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形态作为单形元素或抽象元素,进行表现训练,并在课堂上对构思集中展示、交流。 3.教学内容

选择感兴趣的自然形态进行解剖、分析,深入研究物体内部结构,选用写实、变形、归纳、切割、透叠、局部放大或缩小、抽象化等手法,亦可少量加入摄影和肌理拼贴的手法,制作小稿,以系列变体小稿为素材,将变体与自然形态的基本结构单元做为画面要素,使用综合手法,创作一张完成作品,表现自然形态的内在模式及力与轴线的构成。 4.使用仪器设备 多媒体

5.实训类型

手绘,作业画幅4K纸。 6.教学形式

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并上交 7.教学地点 画室

项目三:现实形态解析、变体的研究 1.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现实形态解析、变体的研究学习,结合实际训练,充分掌握现实形态解析、变体研究的方法,明确研究的意义。 2.基本要求

了解现实形态解析、变体的研究的基本内容,理解对于现实形态解析、变体研究学习的体系构架等,明确研究的意义。 3.教学内容

自行组合静物,利用对比要素,自然生长延长线、中轴线、辅助线、建立明确的节奏感,剔除固有色、肌理、光影等要素,突出形态的基本立体结构;根据感觉印象——知觉理解——综合构成“的方式进一步拆解形态;注重线条所切割的区域形状,为下一步的抽象表现打下基础,采用素描,色彩的手段,完成抽象创作避免脱离个人感受的程式化的方式和语言。 4.使用仪器设备 多媒体 5.实训类型

手绘制作,作业画幅4K纸。 6.教学形式

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并上交 7.教学地点 画室

项目四:人工形态的解析、变体练习(自行车、工业机械等) 1.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人工形态的解析写生(自行车、工业机械等)的练习,有效地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解析,认识到形态要素及其组合规律是传达内在感觉和情感的语言体系。 2.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到人工形态的解析、变体练习(自行车、工业机械等)及其组合规律是传达内在感觉和情感的符号语言系统,艺术设计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人工形态的解析、变体练习的表现意义。 3.教学内容

进行自行车不同局部研究小稿,进行各种局部形态构图、解析变化、语言表现的系列分析,将解析稿在同一张纸上相继拷贝,产生新的形态,表现出造型的几何性归纳的准确性,重视形态的简化原则,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形态的归纳,解析和再组合形成新的画面。 4.使用仪器设备 多媒体 5.实训类型

手绘制作,作业画幅4K纸。 6.教学形式

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并上交 7.教学地点 画室

项目五: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 1.教学目标

通过对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表现练习,使学生对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的材料及审美原则、空间表现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并能在实践中结合审美原则对材料进行区分和辨别,为今后的设计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2.基本要求

对于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审美原则的正确把握,明确形态表现与视觉语言研究的审美与表现练习,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平衡与秩序。 3.教学内容

根据自己需求准备照片或图片,根据本单元研究的内容进行形式的变化和视觉语言的表现,技法不限,材料不限。 4.使用仪器设备 多媒体。 5.实训类型

手绘制作,作业画幅4K纸。 6.教学形式

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并上交 7.教学地点 画室 七、大纲说明 (一)说明

1. 本大纲适用于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专业。

2. 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践学时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其他

1. 该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2. 平时成绩:考勤成绩与作业成绩的综合得分,占学期总成绩的30%。作业考核成绩为各个作业的平均成绩(百分制)。

3.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作业成绩得分,占学期总成绩的70%。 4.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总和。 5. 主要参考书

《平面构成法新解》, 刘书堂、周大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构成基础》,张建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基础设计》,王梵、曾俊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平面构成》,李丹、马兰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年5月。 《新视点 色彩设计》 辽宁美术出版社 田旭桐 编著 《色彩构成基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张玉祥 编著 《色彩构成》 中国轻工出版社 张玉祥编著

《立体构成画》 万 萱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x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