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新时间:2024-06-08 04: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探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物理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懂技术、能力强的一代新人,更需要有强硬物理技术的人才,而要学好物理,就要对物理有兴趣。 【关键词】培养 提高 强化 持久

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地位,创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喜爱学习,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有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实践表明,有兴趣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学好物理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学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生产实践中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呆板的条条框框要去死记硬背,就显得淡而无味;反之,一旦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与我们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结合起来,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那我们就会觉得物理其妙无穷。如:讲《气体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时,让学生回顾自己家中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食物时为什么快熟?讲《变阻器》时,让学生想想家中的电风扇是如何控制快慢的?收录机是如何改变声音的大小?讲《摩擦起电》时,让学生想想冬天穿毛衣,夏天的打雷等等。上面的现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环境,让学生带着这样问题来学习,学生必会产生兴趣,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效率的作用。

二、幽默的语言,提高学习兴趣

1、幽默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美好的体验,使人身心愉快。如在教“电流与电

1

压、电阻的关系”时,很多学生容易把“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说成“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他们认为这样说也是一样的。我在讲这个内容时讲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讲“你很像你的父母”,而没有人讲“你父母很像你”,是因为先有你父母而后有你的。同理,电压是提供电流的,所以应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而不是“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压成反比”。

2、顺口溜能使学生易学易记,如在讲安培定则时就总结出“电生磁,磁生电,要用右手来判断。”在讲凸透镜成像时就总结出“一焦定虚实,二焦定大小,虚像同正,实像倒异”。又如摩擦起电时,用木梳子梳头发,有时会辟拍作响,这是因为空气干燥,木梳子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之故。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秋季大风即将来临之际。干燥的空气来自我国的北方,它的前沿常有大风。故有“头发响,风一场”之说法。

三、制造悬念,强化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对这件事物倾注极大的热情,才有持久的精神去把事情做好。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地制造出悬念,会使学生有一种好奇心,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完初三物理第四章时,我拿一个“盒子”到课室去,盒上装有红、绿灯各一个,三个开关S1、S2、S3,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木盒内,无法看到。为了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让学生多次实验后得出规律如下表所示,现请同学们根据情况画出电路图。

只闭合的开关 灯的发S1 S2 S3 S2 红灯 不亮 不亮 不亮 亮 S3 S3 S2、S3 亮 亮 不亮 不亮 亮 不亮 S1 S2 S1 S1 光情况 绿灯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这样,学生会根据现象去思考盒中的电路图,在这样渴求答案的情况下,老师稍作指导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认为很麻烦的“黑匣”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学生也学得愉快,接受能力也比那枯燥的讲法好得多。

2

四、发挥实验的魅力,使学生的兴趣更持久

初中物理的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深受学生欢迎。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性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而加强了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

1、演示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凡是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都应认真做好,实验中还应多让学生参与。如:讲《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时,除了按书本的实验做一次外,我还到卫生院里买来十几支注射器,让学生做这改进过的实验。又如:讲《电流表》《电压表》的时候,可以将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做实验,这样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大大提高,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实验的内容,通过多次重复,加深了印象,巩固了记忆,也为下一节的学生实验打好基础。

2、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多做实验,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注意安全。学生分组实验除了书上要求的外,还应鼓励学生回去再做、多做、制些小制作小发明。如:用小灯泡做串并联电路;用铅笔制作滑动变阻器;用自制电磁铁制电铃;用玩具车上的小电动机,装到自行车上作发电机等等。

参考文献:1、西江教育论丛 2004.2 2、西江教育论丛 2004.3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w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