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纪欧美汉语语法专著研究——以官话为中心

更新时间:2023-03-21 05: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绪论

16世纪初,欧洲逐渐进入“大航海时代”的高潮,殖民势力蓬勃兴起,中西关系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随着传教士、殖民者和商人越洋进入了中国以及周边地区,中西方在语言方面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多层次接触和交流,其中就包括欧美人对于汉语语法的探讨和总结。为了更好地帮助后来人学习汉语以及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语言,欧美的“先行者”们编撰了许多包含大量汉语语法论述及实用指南的汉语教科书以及有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性专著。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密切沟通和交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这当中语言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国人要学外语,欧美人也要学习汉语,他们需要对汉语语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因而,回顾欧美人在汉语语法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1、在17世纪中叶之后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探讨作为欧美人汉语学习重要成果和工具书的汉语语法专著的萌芽、成长及其原因。2、确认西方早期编撰的主要的汉语语法专著的作者,年代以及传承等概况。3、从历史的角度评价西方整体和作者个人在汉语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历史地位,评述其中一些有影响的语法专著的成败得失,反映在中国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西方汉语语法论述和研究的作用及影响。4、考察西方语法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欧美人编写汉语语法专著的影响,倡导批判地继承适合中国的西方语法理论和研究方法。5、将早期欧美汉语语法专著的纳入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研究和汉语语法专著建设。

考察西方早期汉语语法专著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丰富了汉语语法学史研究,而且也对我们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以及天主教和新教的传布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164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usMartini)抵达中国。这时,在华传教的天主教各教派在所谓“礼仪之争”上的分歧已经愈演愈烈。1650年,在华耶稣会士推选学识渊博的卫匡国赴罗马向教廷进行解释和澄清。1651—1652年间,在从中国去欧洲的旅途

万方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w6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