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述题(正规版)
更新时间:2023-12-15 12: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目录:
1.“蝴蝶效应”的方法论启示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哲学意义 5.分析模型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27.阐述古希腊三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基本思想 39.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40.为什么自然辩证发的创立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51.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53.有人说科学认识起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54.分析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光有知识与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60.海森堡“微观粒子服从测不准关系” 57.人造单细胞生物
59.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科学家并没有学习唯物辩证法却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61.波普尔证伪主义与库恩历史主义模式的异同
62.如何理解汉森提出的“一切观察都渗透着理论”的观点?
6.“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19.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33.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65.四元素说与五行说的区别
7.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11.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2.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29.阐述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局限性
15.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63.天人和谐生态自然观历史依据及现实意义
9.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30.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基本原则与特性 47.“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三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0.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两型社会” 5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2.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18.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43.谈一谈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44.谈谈对灵感的认识
48.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当前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49.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
8.谈谈科技应用中的“两重性”及如何消除其负面作用 10.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3.试述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
14.试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 32.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6.谈谈你对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 17.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20.比较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特征 21.简要论述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22.论述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与科学方法论思想 23.阐述近代科学传统的主要内容 25.论述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31.阐述科学的本质属性
34.论述近代科学革命对于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
35.比较近代自然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特征 56.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如何化解?
36.论述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不同构成要素以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8.论述与比较科学与技术的不同价值
41.你认为如何才能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2.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45.论述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 46.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
58.结合默顿科学规范思想和当前中国科研活动的突出问题阐释如何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1.“蝴蝶效应”的方法论启示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哲学意义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就其基本点而言,它是科学的、革命的、唯物主义的,而且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打破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首先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他用物质的观点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其次坚持了以物质的运动来说明可观宇宙的变化和发展,运动史物质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最根本的形式;最后康德认为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了宇宙,生生不息,永无止境。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分析模型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1、模型方法是对现实问题的模拟,是客体的数学形式表现;
2、S≒I≒O,S为主体,I为仪器,O为客体,当客体不宜直接研究时,建立一个相似的模型进行研究,S≒I≒M∽O,M为模型; 3、M充当客体,又充当了中介物。
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模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抽象化,二是具体化。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原型出发,根据某一特定目的,抓住原型的本质特征,对原型进行抽象、简化和纯化,建构一个能反映原型本质联系的模型,并进而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获取原型的信息,为形成理论建立基础。另一方面,高度抽象化的科学概念、假说和理论要正确体现其认识功能,又必须具体化为某个特定的模型,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所以,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对科学模型的研究来推知客体的某种性能和规律,借助模型来获取、拓展和深化对于客体的认识的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型方法。
6.“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人没有注重科技创新精神,历代王朝的科举考试都是以文章、书法、武术等内容为主导,没有注重数学、物理、天文的应用或开发、创造,使莘莘学子没能向科技创新方面发展;
2、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明显,近代中国人存在以“官”为上的观念,也使得国人轻视了科技创新精神;
3、社会原因也造成了中国最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明末清初,由于满清入关残酷的战争中断了科学发展的进程,落后的奴隶制游牧民族入关建立了清王朝,由于康熙一系列错误的科学政策,把我们本可以与欧洲“同步起跑”的机会失去了。如:康熙在用人上,对汉人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一些科学家得不到重用;在培养人才和集体研究问题上,在有众多传教士的条件下,没有兴办外语学校,没有组织中国学者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在制造仪器和观测时,只是把所制成的仪器视为皇家礼器,只供皇帝本人使用,而没有用来进行观测;对于中国传统科学的弱点——系统性、理论性不强,康熙未予以重视,他只关心一些普通常识问题,对从欧洲传进来的一些理论问题,不管是托勒密体系、第谷体系还是哥白尼体系,都未重视去研究。康熙时期的科学政策是我们同欧洲科技发展拉大差距的起点,在之后的统治政策中也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如乾隆后的“复古”运动就崇尚一切都可以从古书中找到原因,包括科技。
4、中国科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建国初期,由于种种的社会原因,使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以后的“文革”时期,更谈不上社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条件。而当时欧美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条件就比国内好得多,在他们研究钻研时不会受到任何外界打扰。这种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是现在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中国人,但都是外籍华人的一个原因。
7.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人类与自然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可怕的命题:要么唇齿相依相得益彰,要么唇亡齿寒同归于尽。而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精髓,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8.谈谈科技应用中的“两重性”及如何消除其负面作用
科技的状况决定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文化进步,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如生态失调、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际关系疏远与隔阂、道德的畸形化、战争破坏、心理变态与疾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并日益严重化。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我认为消除其负面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或解决:1、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推动科技的正确应用,阻止科技成果的误用、滥用;2、增强全社会的科技伦理意识,提高科技主体的科技责任感;3、要对科技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健全科技成果应用的评价制度;4、建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物质经济利益关系和现代民主意义上的管理方式;5、在新的社会物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建构新型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念;6、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 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
9.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必要性: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为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发展始终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许多矛盾,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最终以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认可,逐步形成共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146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第二次环境会议,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并签署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这次大会和通过的文件,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会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制定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修改,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污 染、生态平衡、失业增加等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 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总的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
怎么做:一。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要切实控制人口增长,力争全国人口在近期维持在14亿左右。2.重视教育问题,提高人口素质。3.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二、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对于我国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任务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
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可持续发展。
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发展污染严重的产业,对污染危害较大的企业限期治理,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根据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制定工业发展的地区布局规划。
总结: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对历史上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要实现的发展战 略目标,都决定了中国今后不能走只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 式,而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高度 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正如国务院“关于贯 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所指出的,我们必 须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 持续发展道路。
10.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科学假说的形成同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分不开,所以,阐明怎样提出假说、提出什么假说,首先必须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说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1.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
科学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为了明确问题之所在,首先要对它进行分析。一般是:第一步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把一个复杂问题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子问题);第二步按次序从简单问题上升到复杂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关系网络,这也就是笛卡儿提出的方法论原则的现代发展形式。
科学研究的问题实质上是已知与未知的矛盾,经过恰当的分析,已知和未知相对清晰地分离开来,它们以较为明显的多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于是,从已知到未知中所涉及的事实、理论和方法的缺欠或空白,就更为明确无误地呈现出来,构成了有合理结构和层次的问题网络。分析问题就是要得到这样的问题网络,使问题细化和层次化。 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
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经验与理论的关系来看,假说的提出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一致对应性 在常规科学时期,提出的假说应当与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相互支持(一致性);在科学革命时期,新的假说是向传统理论的挑战,但同时它还应当继承已有理论中的合理内容,能将已有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状况(对应性),比如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 (2)可解释性 假说的提出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的、对科学问题的解释。因而假说要尽可能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
(3)可预测性 假说的提出不仅可以解释已知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未知的或对未来的事实作出推论。
11.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开放性、
远离平衡态: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2.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在理论上,相互作用可分为简单的线性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系统内各要素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或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出现。 3.涨落:“生序原理”:在系统内部,各种涨落随时产生着,被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吸收并放大的涨落可能不止一个,这样,与不同性质的涨落相对应的临界点也不止一个,于是出现了系统演化过程的分支。究竟那一种涨落最后成为新的有序结构,系统将会沿着哪种分支向前发展,这要由系统内部的选择机制和系统外部的条件共同决定。
12.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13.试述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是很复杂的。原因: 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而观察的可谬性会使我们对相应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成为可错的。因此,如果某个理论命题与某个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被抛弃的并非就一定是理论,很可能被据弃的是错了的观察结果,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理论。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构成一种现实的科学理论的,是一种全称陈述的复合体。在一个理论之中,除了理论中的受检陈述以外,还有其他陈述,诸如辅助性假说、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等。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应对错误负责的,并不是受检理论,而是复杂的检验情况的某一部分。 科学理论的辩护方式一般是转嫁难题。最常见的办法是把问题转嫁给观察陈述,就是对观察结果提出质疑,以保护理论。如果受质疑的观察结果得到确证,理论的辩护者就把难题转嫁给背景理论。如果背景理论没有问题,一般是修改受检验理论的辅助性假定,以保证该理论的核心假定。如果核心假定遭到证伪,这才意味着受检验理论的失败。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科学理论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有一定的表述技巧和修辞学手段。这些技巧和手段有时候直接嵌入了科学理论本身,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提出者对科学共同体的认知倾向和风格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
14.试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与机制是和科学技术的下列特点分不开的。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的技术化既指在科学活动中包含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又指科学研究需要应用
技术手段和工具,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依赖于实验技术上的突破。技术的科学化既指已有技术经验知识借助科学理论指导二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并上升到技术科学,又指技术进步以科学发展为先导技术上的重要发明通常直接来自科学研究的成果。 2.“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体系结构,其一体化表明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更新不断加快,提出了对研发投入的更高要求,对三位一体复合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适应三位一体整体发展的形式和场所。
二、科学技术社会化: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大科学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及其经济、社会之间的传统界限日趋模糊;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它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有力地加速和激活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三、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是知识经济的带头产业;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是为了保障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发挥国家在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应运而生。
15.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生态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国度开发而引起的生态条件恶化所导致的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生态失衡:人口激增膨胀、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酸雨现象、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问题。)。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1953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问世。)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16.谈谈你对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
(1)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他们以意义标准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这是与它的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来逻辑经验主义用“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来代替“可证实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
(2)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3)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的其他精神活动形式存在着多方面
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历史主义者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承认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界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 (4)多元实在论观点 与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一元科学划界标准不同。邦格(M.Bunge)提出了多元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件,任何不能满足这12个条件的知识领域都是非科学;任何一个本身不是科学却自称为科学的知识领域都可称为伪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评价的领域,如道德、哲学、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艺术等。科学与非科学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们只是标明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
17.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科学价值的含义: 科学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科学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当科学对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价值。科学的价值是以科学属性作为客观基础的科学客体与一定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价值的划分: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有价值的。科学价值既存在于科学的内在属性中,也存在于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因此,科学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中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基本方面。(1)科学的内在价值: 科学的内在价值是指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以及从实际出发,实事来是的科学方法。科学的内在价值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2)科学的社会价值: 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它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其一,科学能带来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其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18.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直觉是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
想象力在理论原理的提出过程中就起着主要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列宁也曾指出:“即使在最简单的概括中,在最基本的一般观念(一般‘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它能帮助人们透过那些能被感知的经验事实材料去把握、探求自然现象运动的内部机制。
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运用。通过对创新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思维形式是意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及直觉与灵感,在创新过程中运用的更多的是类比
与联想和思想模型的方法。
直觉实质上是对熟悉事物的再认识,在相关知识基础上的再认识。再认识可以看做是直觉的孕育形式,这时思考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还比较明显。再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刻程度就可能产生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直觉显然不过是思维过程的简化、凝缩,采取了“跳跃”的形式。思维的一系列细节过程被省略了,跃过了许多中间环节,一下子将问题的答案呈现在面前。
19.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a. 先进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16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主
要表现为以四大发明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发明的领先以及农学、中医、天文、算术等学科的成熟。
b. 实用性 中国古代科学倾向于实际应用而不是古希腊科学倾向于理性思辨。主要表
现在种种有形的技术发明,许多理论体系始终未能摆脱应用阶段。 c. 稳缓性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在稳缓地前进而无大起大落。
d. 大一统性 与农业有关的学科构成中国大一统科技的中心部分,大型建筑技术,通
讯技术,航海技术,炼丹技术等成为中国大一统科技的派生分支。
20.比较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特征。 1、近代技术革命
1)、两次技术革命内容与成就a、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时间大致为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40年代,实现了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社会变革)内容:工作机革命(纺织机的发明与改进)【1733年凯伊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多轴纺纱机、1769年阿尔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走锭精纺机、1785年卡特莱特自动织布机】->蒸汽动力革命(蒸汽机发明、改进与使用)【1690年巴本的活塞蒸汽机、1698年塞维利蒸汽抽水机(\矿工之友\)、1705年纽可门的大气活塞式蒸汽机、1763年至1784年由改进式蒸汽机发展为旋转式双向蒸汽机】->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革命(钢铁冶炼技术及化工技术的革新等。)
b、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起源于德国而完成于美国)(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电机和电力传输、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发明为代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等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使得\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主要技术发明:发电机(法拉第提供理论原理)【1832年德国皮克希手摇式发电机(使用永磁铁作为转子,输出电极小,无实用价值)、1857年英国惠斯通自激式发电机(用电磁铁作转子)、1867年德国西门子自馈式发电机(用发电机本身产生的电流为自身的电磁铁励磁)】、电动机(奥斯特提供理论原理)(德国雅可比1834年)、1837年美国亨利、莫尔兹电报、1876年贝尔电话、1882年德国德波里发电站与远距离输电、爱迪生电灯(1878年)与电影(1894年)、1895年马可尼、波波夫无线电等。
2)、两次技术革命特征比较:第一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的理论指导比较零散,而工匠技术经验的积累居于主导地位(纺织机的发明者及瓦特、纽可门等蒸汽机的发明者均是熟练工匠)。第二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生产技术革新的先导,科学理论的发展走在了生产实践的前面,即所谓的\理论先行,技术跟进\(先有电磁理论的确立,然后才有各种电机的发明)。
2、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及其特征
1)、内容a、信息技术的飞跃: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b、生物技术的突破:重组DNA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克隆技术(见本讲义P37)、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等c、新材料技术的变革:高性能复合
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能源功能材料、人体材料、纳米材料等d、新能源技术的探寻: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e、海洋开发技术的创新:深海油气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深海采矿技术f、空间开发技术的开拓:人造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载人空间站技术
2)、特征a、信息化:实质是信息革命而不是能源动力革命(也就是说现代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作为主导技术,而前两次则是能源动力革命)。b、群体化:以群体形式出现(不是单一技术、单一产品)。c、技术、知识密集化: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过去的传统工业是劳动和资金密集型)。d、智能化:主要以解放人的脑力为主(电子计算机延长了人脑的功能,开始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物化并放大了人类的智力;而前两次技术革命均为解放人的体力,大都是延长人的四肢与感官功能)。e、高速化: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极短(如1942年原子反应堆、1946年电子计算机、1947年半导体晶体管、1952年提出集成电路设想、1966年发现光纤通信原理、1974年提出无线移动通信设想、1987年提出多媒体设想等)。f、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综合化: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等现代技术方法取代了过去的分析方法。
3 不同特点的比较:(1) 18世纪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的理论指导比较零散,工匠技艺经验的积累起主导作用;
(2) 19世纪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生产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理论是在生产实践前面,理论先行,技术跟进;现代技术革命:信息化、群体化、知识技术密集化(过去:资金劳动密集型)、智能化(以解放脑力取代解放人的体力)、高速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代化(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取代分析方法);
21.简要论述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1)科学发展的整体化
科学统一化趋势的不断强化;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综合方法的广泛应用
(2)科学发展的社会化
科学主体的社会化(科学共同体);科学劳动的社会化(科学研究已成为社会劳动的一个部门);科学应用的社会化(科学产业化的推动);科学研究的国家化(科技强弱成为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与核心要素,科学的自主发展受到更多的制约,国家与地区间的科研合作增多等)
(3)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与技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先导,技术发明以科学研究作为前提。换言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界限进一步模糊化:一方面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化——依赖于并创造出先进的仪器设备,开辟出新的方向以及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另一方面,技术研究也逐步科学化,科学发展及其成果对技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
(4)科学发展的数学化
演绎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工具;数学模型大量出现;公理化方法成为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方法等。
(5)科学发展的哲学化
现代科学理论在触及前沿问题时实际上已变成了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如数学基础问题以及量子力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等)
22.论述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与科学方法论思想
1, 科学成就
光量子理论——光电效应理论 狭义相对论(1905)(尺缩钟慢)和广义相对论(1915)(光线被引力场所弯曲,且弯曲强度与引力场强弱成正比;时钟变慢)
布朗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理论解释 宇宙理论(有限无边模型)
统一场论研究(试图统一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 ,科学方法论思想——综合性方式(综合相互对立的思想与方法) a.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结合
科学认识必须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不依赖研究主体而独立存在(经验论);科学发现是概念的运动,而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唯理论) b.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统一
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数学等逻辑方法与直觉、顿悟、灵感、想象等非逻辑方法贯穿于整个科研之中。
“创造的原理都存在于数学中”(逻辑方法);“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非逻辑方法)
23.阐述近代科学传统的主要内容
1、机械运动说: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可归结为或者都是机械运动,自然界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用机械力学来解释,因此牛顿力学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 基础。
2、微粒说:自然界各种物体都是由微粒构成,最小的微粒没有内部结构,不可分割,也不可变化。
3、绝对时空观:时间空间与物质以及物质运动无关,时间空间的测量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
4、单值决定论:如果一个封闲系统的变量在某个初始时刻给定,则在任何瞬间这些变量都是唯一确定的。
5、自然科学的朴素机械实在论:自然界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人类可以对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自然界认识清楚。
6、自然界的可逆性:在牛顿力学中,时间反演是对称的,即无论时间符号怎样变化,牛顿方程不可变。
7、自然界的连续性:自然界由一系列连续阶梯组成,中间没有间隔。运动变化连续,能量连续,时空连续。
8、科学知识的简单性:自然界本质上是简单的,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描述也是简单的。 9、科学知识的精确性:自然界的客观描述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
25.论述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在
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个人的得失必须置于真理的追求之下 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 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逻辑上自恰)、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 三,开拓创新精神: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27.阐述古希腊三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基本思想
希腊文“本原”的原意是“开始”,指构成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至于万物的本原是什么,数目是多少,古希腊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
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赫拉克利特和希巴索则认为是“火”,尽管古代自然哲学家在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以及本原有多少的问题上有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
(恩培多克勒以土加于上述三者,主张“四元素”为万物之始,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各种性质不同、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的“种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
29.阐述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局限性
1)机械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2)形而上学性 即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它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做是运动的,而是看做是静止的;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不是看做活的,而是看做死的。
3)不彻底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30.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原则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第二,发展不纯
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发展是集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第三,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二,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时代人的发展。 三,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全世界范围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四,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代际公平,强调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二是代内公平,即是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且将清除贫困当做实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强调把环境保护当做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进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3)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
(4)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看做随意剥削的对象,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尊重和保护自然。
31.阐述科学的本质属性
科学具有以下本质属性: 一, 客观真理性: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物质世界,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科学的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知识的最根本的属性
二,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描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三,系统性:其一,科学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采用概念、判断、推论等思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构成了有机的严密的逻辑系统。其二,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既有经验知识,又有理论知识。
四,主体际性: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
32.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研究对象、性质与功能
科学一般是以天然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科学要反映、认识客观过程或自然规律。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科学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技术的研究对象主要以人造物为主,技术要有所发明、实现发明,技术与人类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紧密相关。 2)解决问题与结构组成
科学致力于毁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科学解决问题多与5个W有关:what、when、where、how、why;其结构是由实验判剧、概念、定律、公式、学说等知识单元组成。)
技术注重于处置“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技术解决问题时多于5个M有关:man-power(人力资源)、machine(机器设备)、material(材料)、management(管理) 、money(资金);技术的结构一般由设计方案、规程(规范、规章)、准则、程序、标准 等操作单元构成。) 3)研究过程和方法
科学主要关系到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主要采取抽象、概括、分析的方法再现客体;科学力求穷根究底,主要是去解释或者去说明“如果-那么”的过程 ;科学在研究的实践方式上立足于实验的方法。技术主要关系到从一般(规则)到个别、 从普遍(原理)到特殊、从理论到经验,主要采取想象、综合的方法来构建客体;技术关 心的是找到一种方法和手段去实现“如果-那么”的过程;技术在研究的时间方法上主要 依赖于试验(test)的方法。 4)相邻领域及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科学一般是单纯的,它较少的考虑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特点,即科学是无国界的,也较少顾及到成果的应用前景或经济利益,它只与数学及临近的分支学科相关;
技术研究则要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还涉及到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地域的、心理的、生理的、安全的、环境的、艺术的、伦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5)发展的进程和水平
古代和近代初期,主要由技术充当主角,有“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序列; 近代中期以后科学地位升级,开始有“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序列;
现代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有“科学―技术-生产―科学”的发展序列。
6)衡量标准
科学的衡量标准是真理性标准(求真);技术的衡量标准则是功利性标准(求利)。 7)社会价值、意义与影响
科学有广泛的认知意义,科学普及对文化教育与社会文明有重大价值,科学有长远、间接性的、根本性的经济价值;
技术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等。技术常常是造成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但科学可以不承担责任。 8)研究过程与劳动特点
科学研究目标相对而言不确定且结果不可预测;科学活动自由度较大,个体性较强; 技术研究目标相对而言较为确定且计划性较强;技术活动的集体性与协作性较强。 9)实现的目标和结果
科学活动追求从多样到一元,从模糊到精确,即所谓追求真理的一元论与精确性; 技术活动追求的是从一元到多样,尤其更有技术应用的多样性。技术在许多情况下 不以精确性为目标。 10)人才素养
科学工作者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好奇心,理性的智慧,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是研究员和教授们的事业;
而技术工作者更需要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技术人才的职务或职称通常是发明家与工程师。
33.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中国方面
a.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是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
(1)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束缚(重农抑商、官局工业对科技的阻碍等) (2)专制的封建政治的阻碍(闭关锁国而无科技交流、无学术自由、鄙薄科技、科举制度残害人才)
(3)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影响——三纲五常;自我反省,内心追求;读书做官;自私狭隘的小生产思想等。
b.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处于极端贫困之中,无财力无时间发展科技 (3)近代中国陷入了更加动乱状态 c. 中国科技的自身的弱点
(1)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直观、猜测、思辨、归纳; ( 2)科技结构不合理: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分离;
(3)哲学在科研上缺乏应有的地位:哲学为科研提供指导思想和科研方法,中国哲学却为伦理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很少关注与重视自然科学。 2)西方方面
(1)近代科学的兴起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伴随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课题以及研究、观察与实验的物质手段
(2)近代欧洲继承了希腊数学化的科学遗产,使自然知识的追求在一个无限广阔的数学空间中进行。
(3)近代欧洲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
(4)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思想、言论与科研的自由,解放了知识分子受约束的创造力,为科学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34.论述近代科学革命对于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 第一阶段:马赫、彭加勒、爱因斯坦为代表 第二阶段:玻尔为代表 第三阶段:普里高津为代表
1、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可分与主客体不可分
经典科学传统认为科学的认识对象独立于科学主体而存在,与认识主体是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它无关。爱因斯坦:“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 的基础。”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先将“观察者”概念引入了物理学,认为时空的测量与 参考系的选择即与观察者的位置、状态有关。量子力学进一步说明在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 过程中,主客体不可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也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 一个和谐的统一整体。
2、自然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经典科学传统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简单的,从而揭示自然界规律的科学也应该是简单的。爱因斯坦:“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但自组织理论认为,简单 性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复杂性,自然界本质上是复杂系统,小到微观粒子大观家宇观天体
。因此现代科学既认同自然界的复杂性,同时也以认识复杂性为主。 3、单值决定论与统计决定论
拉普拉斯的单值决定论是近代经典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而哥本哈根学派认为,量子
力学在本质上只能对微观粒子的状态与运动作统计说明。 4、精确性与模糊性
经典科学认为,我们对实在的测量原则上可以极其精确。爱因斯坦:“在描述各种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经典数学被认为 是精确数学,而各门自然科学应用数学的程度大小便被看成这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 5、可逆性与不可逆性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箭头的参量,牛顿力学方程无论时间符号如何变化都不变。因而经典科学为我们描述自然界,是一种可逆的,对称的图象,不可逆性 的出现只是幻影与错觉。自组织理论将不可逆概念引入了自然科学,并进而认为不可逆是自然界的本质。否认不可逆性,人类便无法揭示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与机制。 6、连续性与间断性
经典科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信念便是自然界一切过程的连续性观念。大自然是由一系列 连续阶梯组成,能量、运动变化、时空等等均是连续的。但1900年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等理
论都证明了原子过程的不连续性。 7、分析与综合
近代自然科学前期科学家对于自然界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研究方法以分析方法为主。(因而形成了认识了自然界各个领域、各个现象,便等于获得了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的观念。)但是,当代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系统观点、系统方法的广泛流行与应用,正在导致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所有这些,都要求分析的思维方式让位于综合的思维方 式。
35.比较近代自然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特征 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
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作一个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
2)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
a.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更高程度的发展
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
b.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研究自然界
联系观点:电磁学揭示了电、光、磁之间的联系,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有机化学揭示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有机物之间的联系;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发展的观点:康德“星云假说”探讨了天体的演化;“地质进化论”探讨了地球的演化;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探讨了生物的演化。
c.19世纪科学已经从收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阶段,从实验科学走向了理论科学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理论科学,是在法拉第、安培等一系列实验物理学家的观
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力学机械论继续流行,并已经开始突破其局限性 19世纪科学思想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即科学成果与科学思想的矛盾,也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在客观上已基本上超越了力学机械论,但是一些科学家在思想上却仍然被力学机械论所束缚,主观上还迷信力学机械论。
36.论述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不同构成要素以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实验而建立 起来的科学理论。
①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的 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事实I,指客体与仪器 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事实II,是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和判断。被观察与 实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被称为理论事实,有时也被人们称为事实III.
②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经验定律。另一条是借助于想象、直觉与灵感得出的理论定律,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
③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回答。通常包括: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 ④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实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①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经验形式,是建立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 理论的前提和基础。②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定律是借助于抽象思维对科 学事实进行加工制作的结果。③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只有经过实验检验的科 学假说才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④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它既是科学认识高级 阶段的成果,又是形成新的科学认识的起点。
(2)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知识 形态的技术要素。
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经验、技能是最基本 的技术表现形态。如古代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近代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和现在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b.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实体技 术也可以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分为手工工具、机械装置和自控机床等三种表现形式。
c.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在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 素。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经验知识,一种是理论知识。
d. 技术要素间的辩证关系:①相关性与独立性:相关性表明各类技术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各种要素之间除了相互关联外,还是彼此独立的。工具代替不了经验,知识也代替不 了技能。②互补性与主导性:互补性是指在技术结构内部,各类技术要素之间存在着互补 机制,其中某类技术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或牵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同时由于在三类技术 要素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定时期有的要素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 ,它的发展规定或制约其他技术要素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技术要素之间的主导性功能。③ 自稳性与变异性:自稳性是指各个技术要素都有自我稳定的一面,如某个技术要素在受到 其他技术要素的干扰时,它自己就有抗干扰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经验的积累会转化为 技术知识,在历史阶段上属于知识水平的东西也会成为经验性的常识,从而表现出变异性。
38.论述与比较科学与技术的不同价值
价值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客体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一)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科学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当科学对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价值。
科学价值包括科学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和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
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它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其一,科学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其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技术价值
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器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它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的价值。
技术价值包括技术的自然价值和技术的社会价值 技术的自然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主要通过设计和发明,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技术的效用价值是其主要成分,技术的自然价值是中立的。
技术的社会价值是指在技术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主要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价值的社会价值是在技术的自然价值基础上实现的,它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
技术的经济价值是指技术在与经济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它的经济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政治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人和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它的政治属性做显现出来的价值;技术的文化价值主要是在技术与文化发生相互作用中,它文化属性做显现出来的现实价值;技术的生态价值指技术在被人类用来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所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既是统一的有是矛盾的。
39.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
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意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40.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自然辩证发的创立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1)18世纪未19世纪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历史背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从18世纪60年代起始于英国的第一头次技术革命和继之而来的产业革命,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交流方法,从而使科学在19世纪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影响深远的一些重要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如在天文学上,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1796年)分别提出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去假设。在地质学上,英国科学家莱伊尔1830年发表“地球演化学说”,在物理学上焦耳发现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从而动摇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在化学上1824年由维等人合成尿素,在生物上,1838年施旺提出细胞是生命 的基本结构单位,1958年达尔文创立特种起源论,对于这些重要的发现,恩格斯经过反复研究,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把蕴含在当时诸多科学发现中的思想精华作了概念性升华,从而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凤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完善,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毕竟是19世纪的产物,其中的一些表述已过时,有些表述不包括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条件下发展恩格斯的观点,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发展恩格斯自然观的基础,开成新自然观,对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加以概括,提升补充到恩格斯 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中,开成新的方法论,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 ,形成新的科学技术观。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41.你认为如何才能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实现这个任务“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一、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进程。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是主导技术,信息产业是主导产业,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此需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1】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进程。【2】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工业信息化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工业中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将极大的提高,这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管理方式、销售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和决策方式的变革。
二、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是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农业,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基本途径。邓小平曾经指出:将来农业发展的出路,最重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了摆脱生态危机而做出的、共同的、必然的选择。实现这一战略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生态产业,根据现代“科学—结束—产业”发展的趋势,生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样要有研究和发展,也就是要由生态产业实验来推动。【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建设现代化农业。第一,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第二,农业产业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对综合国力的竞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它在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结合起来,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1】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2】坚持创新精神,开展创造学的研究与开发【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
42.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与技术历史悠久,首先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它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其次它在社会发展中也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其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与国际环境不同,会产生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中心会不断的转移,这种中心的转移又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积累下来的知识量呈正比。例如科学技术发展呈指数增长,各种科学指数增长迅速,促进了科学计量学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于科学自身逻辑和社会外在选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科学的整体发展和科学的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前者表现为上述的时间和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后者主要表现为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如,在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带头学科,且不断更替,显示了科学的内在活力,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四、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于技术自身的逻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造成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区域、国家、国际范围的不平衡性,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产生了现代科学社会运行的新观点与新规划。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技术贸易与技术市场的发展,由此也造成了诸多文化冲突。
43.谈一谈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答:①【定义】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由于某种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出乎意料的和未曾见过的意外自然现象,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这种意外的发现,通常称为机遇。它是相对于原来预定的研究计划和目的而言的。
②【特点及分类】机遇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外性。机遇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毫不例外地具有意外性。并根据意外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机遇分为完全意外的机遇和部分意外的机遇良种类型。完全意外的机遇是指在观察、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与预定目的完全不同的现象。如观察、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某种现象A,但却意外的发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现象B。部分意外的机遇是指试验观测的结果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但发现这种现象的方式或场合却是意外的。
③【机遇的重要意义】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常常使人们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机遇的出现时前所未有,前所未闻得新现象,许多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皆由此发端。在研究工作中完全没有任何机遇,完全按必然性行事或把一切纳入预料之中,则是难以设想和不可能的。机遇不仅具有戏剧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因此科学技术工作者要重视机遇。机遇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毫无例外的具有意外性。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常常能使人们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往往使人们感到神秘莫测,,似乎只有幸运者才能碰到它。 【机遇产生的根源有哪些?】 ④其实不然,任何机遇的出现都有其客观和主观认识上的根源。机遇产生的客观依据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统一。偶然性以必然性为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当偶然性出现时,如果能捕捉住它,并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必然性,就一定能得到科学发现或获得技术发明的成功。 ⑤遇产生还有其认识论的根源。
实验和观察虽然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金星的,因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思想、理论、目的和计划等等却是主观的东西。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如此。因此,在观察和实验中,意外性的事件总是大量存在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存在,就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件出现,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如何发现和捕捉机遇?】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在观察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所谓“有准备的头脑”,意味着研究者要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要有敢于创新的科学勇气.不懈追逐的科学精神。
44.谈谈对灵感的认识? 答:【定义】灵感是指主体对于反复思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或潜意识信息启发而得到突然顿悟的心理状态。许多发现和发明的过程都与灵感有关,灵感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在所有研究者的创造活动中出现或经常出现,但它确实是创造过程中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
【本质】灵感本质上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一种思维在饱和状态下的触媒激发。灵感这种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甚至神秘性的创造心理状态,又有其固有的必然性和自觉性,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自觉性和非自觉性的统一、寻常性与反常性的统一、智力型因素与非智力性因素的统一。
【特点】灵感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具有引发的随机性、显现的瞬时性、认识的突破性和情感的波动性等基本特点。 【作用】灵感在科学技术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使人们在思维的困境中突然领悟到问题
的症结或本质,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性设想,为创造者提供富有启发的解题线索,或沟通发明思路,或涌现新颖的创造方案,或指出全新的探索方向。
【灵感的诱发与捕捉】灵感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可以完全按照人的意志人为控制的过程。人们只能根据灵感闪现的规律性,创造合适的条件来诱发和捕获它,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效率。
首先,要在大脑中造成灵感闪现的诱发势态。把自己的兴趣、注意力,思维和情感全部集中到创造目标上,充分发挥主体创造力,感受来自潜意识或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和启发。其次,要善于科学用脑,张弛结合。潜意识的触发信息只有在紧张的思维松弛时,才容易进入意识领域,外部的偶然机遇的信息业只有在紧张的思维松弛时,才容易被及时感知和吸入思维热场。第三,提高居于发生概率。一是要广泛涉猎和注意多个领域和一般生活中的知识和事物,注意把所见所谓及时与创造目标联系起来,从中获得启发;二是在实验中扩大对研究对象的干预范围和力度,从而人为的造成多种偶然现象或特征的出现。第四,要善于技术捕捉和发现灵感闪现的创造性火花.创造者在灵感闪现后趁热打铁,穷追不舍,使灵感的创造性火花得到保持、完善和发展、获得创造的成功。
45.论述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
1、科学成就:1)、光量子理论:光电效应理论(E=hυ, P=h/λ);
2)、狭义(1905年)相对论(尺缩钟慢)与广义(1915年)相对论(光线被引力场所弯曲,且弯曲强度与引力场强弱成正比;时钟变慢);
3)、布朗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理论解释(花粉粒子从一个方向的撞击次数可能超过从另一个方向撞击的次数,由于时间短促,分子对花粉粒子作用的不对称性引起了花粉粒子的无规则运动);
4)、宇宙理论(有限无边模型)及统一场论研究【试图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晚年的爱因斯坦是科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者,但是其研究却脱离了当时代物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流――量子力学) 2、科学思想:
1)、实在论原则: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2)、单值决定论原则:全部物理学的纲领性目标就是对自然的实在状况做出完备的描述,即单值决定论的而非统计性的描述。
3)、精确性原则:理论物理学家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
4)、可逆性原则:牛顿方程的可逆性表明,自然界本身是可逆的,时间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箭头的参量,从现在追溯过去及从现在推测未来是完全相同的。
5)、简单性原则:自然界本质上是简单的,所以科学理论也要追求简单性。\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
6)、还原性原则:\既然物理学基本规律看来已经可靠地建立起来了,大概不能期望它们在有机界里会是不正确的。\
7)、连续性原则:具有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连续区(时空、运动、自然界等等都是连续的)。 3、科学方法论思想:--综合性方式(综合相互对立的思想与方法)
1)、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结合:科学发现是概念的运动,而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科学认识必须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不依赖研究主体而独立存在。 2)、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统一:逻辑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数学);非逻辑方法:(直觉、顿悟、灵感、想象);如他认为可以通过演绎形式形成完整的科学理
论的逻辑结构以及\创造的原理都存在于数学中\(逻辑方法);\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非逻辑方法)
46.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 1、中西古代科学发展共同特征
1)、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2)、古代科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简单性原则,即力求用简单的原理去说明较为复杂的现象。如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不作多余的事情\;柏拉图则用\匀速\与\正圆\来解释天体的运动等;3)、古代科学追求同人的直观经验与常识一致的目标;4)、古人在解释自然界的一些主要现象时,基本上已猜测到了各种可能性,提出了各种可能的方案(如日地关系上有日心、地心及日地均不是宇宙中心等不同观点)。
2、近代自然科学两个不同时期科学发展的比较
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收集材料的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作一个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2)、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a、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更高程度的发展;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星云假说);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b、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研究自然界;联系观点:电磁学揭示了电、光、磁之间的联系,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有机化学揭示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有机物之间的联系;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发展观点:康德\星云假说\探讨了天体的演化;\地质进化论\探讨了地球的演化;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探讨了生物的演化。c、19世纪科学已经从收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阶段,从实验科学走向了理论科学。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理论科学,是在法拉第、安培等一系列实验物理学家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世纪科学的特点也正如李比希所说的\努力整理新发现的事实和寻找将这些事实串联在一起的共同纽带\。 3、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20世纪――)
1)科学的整体化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不断产生;注重综合方法。
2)科学的社会化科学主体的社会化(科学共同体);科学劳动的社会化(由于工业研发的建制化,科学研究已不再是少数精神贵族寄居的象牙塔,而成为更多人谋生的职业、成为社会劳动的一个部门);科学应用的社会化(科学产业化的推动);科学研究的国家化(科技强弱成为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与核心要素;科学的自主发展受到更多的制约;国家与地区间的科学合作增多等)
3)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与技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先导,技术发明以科学研究作为前提。也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一方面表现为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化――依赖并创造出先进的仪器设备,开辟出新的方向;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另一方面,技术研究也逐步科学化。
4)科学的数学化演绎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工具;数学模型大量出现;公理化方法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等。
5)科学的哲学化科学理论在触及前沿问题时便变成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如数学基础问题以及量子力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等)。
47.点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三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人类中心主义(1)进步性: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着西方人本主义的出现而产生的文化观念,起初,它对于唤醒人类的主体意识 ,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控制,实现人自身的独立,具有启蒙性的作用,使人类从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被逐步强化,在这个过程,它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鼓舞人们战天斗地,不断的按照自身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整体进步。(2)局限性: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无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存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以及各种原始协调的关系,完全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愿望去掠夺、索取自然界,甚至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的制约性。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界存在状态的根改变,原来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恶化,使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陷入困境。纵观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扩张,以及以此为指导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关系日益加剧,出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污染;②资源短缺;③生态系统失调。二.生态伦理学(1)进步性:生态伦理学是根据生态学的成果,并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而建立和发展的,其矛头直指“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号召人们从整体主义的哲学观念出发,尊重大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承担起对自然界进行保护、尊重、关爱的伦理责任。这种理论主张对于人们改变原有的“主-客体”分裂观念,实现人对自然的协调一致关系,促进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的共同存在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的今天,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2)局限性:生态伦理学毕竟是本世纪以来形成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主张尚存在着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方面:①按照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人应该把自己看作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员,尊重和关爱每种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甚至不得以任何形式剥夺自然物的存在权利和改变其生存形式。然而,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又必然要以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和变革作为前提和条件,没有这种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如此,便产生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和自然环境权利之间的矛盾,要么就放弃对人类生存权利的追求,要么就要对自然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形态作出变革。对于这种矛盾,当代生态伦理学始终没有找到使二者相互协调的桥梁和途径;②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能否真正建立?按照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每种自然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只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因此人必须对自然物尊重和关爱,承认其内在的价值。但是,无意识的自然环境能否成为道德的主体,与人之间能否建立相互的道德关系,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本身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和条件方面来说,它似乎关爱、支持着人类的生存,但它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危及或威胁到人的生存,这种威胁也并非一定是人类所为,而是来源于各种自然力量的盲目的无意识的作用。如此,以相互约定、共担义务和责任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三.天人合一(1)进步性:“天人合一”在解决天命(规律)与人事关系上,承认自然命运不可违、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消极处之,尽人事而不务求其必成,这就是“知天命,尽人事”,这对当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先导意义。(2)局限性:“天人合一”固然有许多精彩的思想,但它毕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物,具有朴素性和直观性。即使在“天人合一”思想盛行的古代中国,也经历了中华民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都是处在农业社会中,而只是到了清末,中国才开始出现近代工业。可见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不是抱住“天人合一”就可奏效的。四.对象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1)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
性的存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对象性关系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建立起来的。正是通过人类不间断的生产劳动和实践过程,才使得人类的文明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历史才得以进步。(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48.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 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自主创新,一般而言,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就是能够独立控制和把握创新目标、创新方式与创新进程的技术创新,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二:一是以我为主,二是综合集成。 必要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对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1.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2.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3.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4.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5.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存在问题:1.政府定位不科学,政策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制度规范往往存在于经济与科技的政策法规体系中,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规范技术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组织机制不完善。国 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3.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科技中介服务有着潜在的巨大需求,与科技中介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数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加快发展。此外,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尚不平衡。4.国内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国民基本科学素养不高。我国存在的科技产出效率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匮乏、原始性创新难以涌现、科学大师屈指可数等问题,除了受制于投入、条件和人才上的硬约束外,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当前,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较为严重。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一.外部因素。1.政策的导向在技术创新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国家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等的宣传的力度;对技术创新企业及企业家进行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给予资金和税收等方面支持等都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2.科研水平高低是技术创新能达
到的理论极限,企业的技术创新总是跟科研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二。内部因素。1.只有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质量、更新的产品才能有更大的利润。所以利润因素一般是促进技术创新进行的。2.要产品更新换代、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技术创新。3.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49.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它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没有公式、没有时间表。目前被多数人接受的是包括准备、孕育构思、潜伏顿悟和验证完善四个阶段的过程模式: 第一,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思维者主要是通过学习或搜集资料,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概念,有意识地为他所规划的创造项目进行准备。比方说,他可能要先掌握某些知识或在图书馆进行研究,或到处看看,或向他人请教一些相关问题,他可以用不那么正规的方式来着手他的准备,只是观察和分析自己具有的知识情境,随时准备接受尽可能够多的新鲜经验,以便日后把这些东西铸成新的形态。
第二,孕育构思。这个阶段,研究者围绕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思维加工,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直到思维达到饱和为止。这个阶段的思维主要以意识活动为基础,间或有潜意识的渗透和参与,起作用的思维心里因素是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比方说,作家可能坐地桌旁,面对稿纸写不出一个字来;画家面对空白的画布发呆。整个思维很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或许他们会暂时放下创作,去干些别的事,如听听歌曲,看一些其它的书籍。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仿佛是在冬眠,等待着“孵化”。如果你要问他在等待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你说:“灵感。”
第三,潜伏顿悟。在这个阶段,研究者转移思考对象,是对原对象的思考从意识活动转入潜意识活动,通过不受约束的潜意识思考,来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灵感的长期孕育,而又是瞬刻之间到来的阶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许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对一件事进行长时间思索,却总理不出头绪,可是突然一个令人激动的想法,或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会忽然掠过心头,使你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很多有伟大发现的人都声称,他们最佳的洞察力往往是在零星时刻看似不大可能的场合下出现的,就象晴空霹雳一样来到面前。当然,实际上这种表面上突如其来的大彻大悟,只是前两个阶段积累后的最高潮。
第四,验证完善。在这个阶段,研究者采用逻辑思维,有时还要应用实验方法,对所得到的创造性设想进行检验、证明和修正,形成比较完善的概念、假设、模型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并在理论上加以认定、确认或否定。思维者要把他的新观念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加以验证,就象中学生解方程式练习一样,把得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加以验证。他可能作出实际的样品,或把他的新观念写在纸上记录下来。对作家来说,它包括实际写作、修改、润色、编订,等等。这其中必然包括撕掉或扔掉无数纸片,直到他认为满意为止。在认真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的创新方式时,当然也是在进行批判性的思维。
50.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国际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战略选择;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均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异同
循环经济术语在我国的使用几乎与国际同步。“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理念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计指标是资源生产率。简单说,循环经济是从资源利用
效率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
低碳经济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国外2003年才提出,使用的概念较多,也没有形成共同的认识;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口号为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保护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统计指标是碳生产率(排放1吨二氧化碳产出的CDP)。因此,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总之,可以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纳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范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可以提高资源(包括能源)效率,也减少废物排放;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行不悖,均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殊途同归
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一样,有一个内涵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升华、重点与时俱进的过程。第一次产业革命前,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较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只是局部性的、小规模的和不明显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废弃物排放明显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较大威胁。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所谓的3R原则)活动的总称。减量化,包括源头减量和末端减量两个方面。我国当前大力推进的节能减排,包括了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减量化既有绝对减量,也有相对减量,核心是效率问题。准确地说,我们追求的是用同样的资源能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的产品要消耗更少的资源能源。
资源化实质是将废弃物用作资源,或者说。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需要一定条件,否则就难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对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每一个活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上的贡献是有层次的。以减量化为例,第一个层次是结构调整和优化。第二个层次是减少工艺过程。第三个层次是“将合适的材料用到合适的地方”,换句话说是物尽其用。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虽然提法不同,但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追求的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目的是提高资源(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以看成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我们借用了子孙的资源,要为我们的子孙留有资源和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建设“两型社会”:(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51.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定义】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点】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作用】科学假说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
①科学假说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科学假说作为“工作模型”,既决定着观察实验的设计构思,又直接影响着观察实验过程中主体对经验材料的确认和选择,使科学研究活动避免盲目性。正如贝弗利奇所说:一个用某种“假说武装头脑的人,比没有这种假说武装的人能够做出许多更为重要的发现”。
②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桥梁。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论把握。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成,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自然科学就是沿着“经验事实——假说——理论——新经验事实——新家说——新理
论??”的途径不断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恩格斯说“只要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建立科学假说方法论【原则】 解释原则、对应原则、简单原则、可检验性原则。
52.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连接纽带的对象关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类自身时代更迭的不断进化,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2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而改变着其面貌。3实践是人和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原因:首先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第一个实践;其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造自然。一方面,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受动性,人的认识活动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人只能在正确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实践活动。 协调发展原因: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扩大人工自然的全部努力,就其直接目的而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后果,特别是其远期和间接的后果,却往往达不到人类的初始目的,甚至适得其反。就自然界而言,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存在着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并时刻都在努力的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在人类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类对
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致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达到了空间尖锐的程度。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上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引出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
53.有人说科学认识起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这是正确的。 科学认识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 坚持“科学认识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
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
2.从科学认识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
3.从科学认识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需要研究,才有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54.分析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光有知识与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答: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起约束作用。马克思精辟概括了道德的作用为“人类精神的自律”,是“人的心灵的秩序”。
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它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的观念(理念)导致科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导向正确的行为(行为方式),导致真正的成功。反之亦然。人才人才,第一位是做人,第二是才能。这两方面完整的结合,才是真正的人才。而其中,更重要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思维,以为将来的人生道路确定正确的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在人才的素质构成体系中,思想素质是灵魂、居首位。
5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二)以转换机制为动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三)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探讨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十一五”时期主要思考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三)坚持把立足国内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基本方针。(四)坚持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加大生态环保力度。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二)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二)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四)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五)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56.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如何化解?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有着两个相反方向:一个是从形成到发展的演化方向,另一个是从老化到瓦解的退化方向。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热量的传递方向的:分子有规则运动的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热能;热能却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此定律的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每一个自发的物理或化学过程总是向著熵(entropy)增高的方向发展。熵是一种不能转化为功的热能。熵的改变量等于热量的改变量除以绝对温度。高、低温度各自集中时,熵值很低;温度均匀扩散时,熵值增高。物体有秩序时,熵值低;物体无序时,熵值便增高。现在整个宇宙正在由有序趋于无序,由有规则趋于无规则,宇宙间熵的总量在增加。 (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宇宙不是在进化,乃是在退化之中。 进化论者认为,地球是开放系统,可以不断从太阳吸收能量以弥补在熵增高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因而进化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矛盾。但是,他们把能量的多寡与能量的转化相混淆了。问题不是太阳是否有足够的能量维持进化过程,而在于太阳的能量怎样用来维持进化过程。如果把一头野牛放进一家瓷器店,野牛用它巨大的能量在店内作功的结果只能是一场破坏。同样,如果盖一座楼房没有设计图纸,没有建筑师统一指挥,乃是让各种机器自由运作,让人们把水泥、砖头随意堆砌,楼房根本无法盖成。 如果进化是宇宙的普遍现象,那么在宇宙中一定有宏大的指令系统和能量转化系统,使万物能逆热力学第二定律,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进化。但是,人们在宇宙中找不到这样的系统,故进化的模式是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直接相冲突的。
57.人造单细胞生物 “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领导研究的克雷格·文特尔说,“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物种。” 许多科学家积极评价这一成果,但也不乏担忧的声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学家阿瑟·卡普兰在《自然》杂志上评论说,文特尔的成果终止了有关生命的存在是否需要特殊力量或能量的争论。“在我看来,这使它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成果。” 美国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吉姆·柯林斯则反驳说,“这项成果破坏了我们有关生命属性的基本信念,而这种信念对我们如何看待(人类)自己、如何看待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都非常重要”。
还有一些人担心这项技术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环保组织“地球之友”成员埃里克·霍夫曼表示,必须确保相关的法规到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免受这项有潜在危险的新技术的伤害。
“人造人”权利何在
关于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神圣性、生命的尊严等等问题,不同背景的人观点各不相同,而人造生命将颠覆所有这一切。
从基因诊断方面考虑,当人们掌握了生命密码之后,“隐私”这一概念将重新定义。目前的保险公司在接受投保时,要求申请人必须做体检,未来是不是要求看到申请人的基因图?而一旦有了基因图,知道了“命中注定”的事情,保险行业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公司老板在挑选雇员时,会不会存在“基因歧视”?为了得到更优秀的下一代,可能会有更多的堕胎事件,以筛选掉我们认为不够好的婴儿?按照不完善的道德标准,霍金这样的天才很可能不会出生。
从基因治疗方面考虑,如果创造“人造生命”是为了某个特殊使命,那么,这些低等生命可以任由我们役使么?他们是否也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可以对他们随意地践踏、掠夺、损“人”利己呢?
创造“人造生命”也可以是为了造出完美超凡的未来人类。那么,这些优秀人类会比普通人类更高等么?他们更加美丽、更加强大,比我们更加有力量,我们能否接受他们的统治? “人造生命”不是克隆
所谓人造生命,是指从其他生命体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体。随后将其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之中,最终由这些人工染色体控制这个细胞,发育变成新的生命体。 人造生命与克隆存在着质的区别,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核苷等组成DNA的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
根据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研究人员20日发表的报告,他们培育出第一个由人工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从而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研究人员希望借此更好地了解驱动所有生命的基础机制,并利用基因工程制造某些种类的细菌,用于生产燃油或消解毒性废物等。
这项研究被许多科学家誉为一个独立的标志,它意味着人类未来可以将新的细菌、动植物等生命体在电脑上设计,最后被人造出来。 警惕“人造生命”亵渎生命
事实上,近年来,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但它们引发的伦理和道德之争从未止息。《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人造生命看起来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这种技术具有众多优势。就短期而言,可以应用于制造更好的药物、农产品、绿色燃料以及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谁也不知道它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种技术与生俱来地存在着危险,如果滥用可能导致恐怖的灾难。
该刊因此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控制这些能自我复制的人造生命?谁能拥有人造生命基本工具的专利权?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疑在于各国政策制定者如何保持理性,戒慎警惕,对此类技术加强管制。
58.结合默顿科学规范思想和当前中国科研活动的突出问题阐释如何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一般认为,莫顿科学规范理论无非是他所提出的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等四条规范。其实莫顿科学规范理论要比单纯的四条规范丰富得多。从默顿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除四条规范外,默顿科学规范理论至少还应包含这样一些要点:其一,含义:科学规范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感情色彩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其二,存在形式:以科学活动中科学家对
各种行为的“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 而存在;其三,起作用的机制: 通过科学界的奖励和惩罚得以稳固,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薪火相传;其四,与社会制度相匹配的本性: “与科学的精神特质相吻合的民主秩序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五,与认知规范相辅相成: 两种规范共同实现科学的体制目标;其六,功能:保护科学的自主性。 对默顿规范及其根据的反思
默顿规范提出以后,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与此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在这个新时代, 面对逐步失陷的科学道德伦理,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这些规范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科学研究的制度性目标已经改变;社会历史条件也已经改变(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科学经历了由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化)在大科学时代, 科学家距离自由研究已越来越远了。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完全不能忽视个人和社会的属性了。这对默顿规范无疑是一个重击: 由一批不及私利、只追求认知方面独创性的科学英雄组成的一个自给自足、半封闭性的科学小社会, 已经不复存在了。 以四原则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1.建设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和谐统一的学术氛围。2.建设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有机结合的控制机制。3.建设事先预防和事后处理互为补充的教育手段。4.建设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并重的成果评价体系。
59.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科学家并没有学习唯物辩证法却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农民,他们不知道光合作用,不知道新陈代谢,不知道绿叶素,赤霉素,但他们也能种出新鲜的作物。司机不知道向心力,不知道加速度,也能开好车。
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于马克思时代,可是近代科学的兴起在16世纪就开始了,即缺少了唯物主义并不影响科学的发展。
我认为 1 哲学是科学的最高的抽象的总结,因此在提供了科学的素材的基础上,哲学能够加速发展,反过来,由于科学是材料,它没有哲学的引导,依然可以根据经验和方法去前进,即哲学有赖于科学的程度高于科学依赖于哲学 2 西方很多科学家是唯心的,因为西方哲学的基调是唯心的,很多教授信仰上帝,古代的人,如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波罗尼斯等等,也是信神的,但是一样作出成就,牛顿就是信神的,说明科学的历程更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跟信仰什么关系不大(当然不是没有关系),因此学习唯物主义固然有助于科学进步,但不决定其进步。否则,唯物主义哲学家应该是最出名的科学家了,而中国的科学早应超过西方,事实上并没有。 辩证唯物主义和在科学技术上做出贡献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把它们直接联系起来的,却是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和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科学的基础和保障,也不是科学的上帝和工具。它们不在一条路上跑。
60.海森堡“微观粒子服从测不准关系”
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的乘积必然大于常数 h/2π (h是普朗克常数)是海森伯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物理学中又一条重要原理。这条原理由他在1927亲自提出,被一般认为是科学中所有道理最深奥、意义最深远的原理之一。测不准原理所起的作用就在于它说明了我们的科学度量的能力在理论上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具有巨大的意义。如果一个科学家用物理学基本定律甚至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不能获得有关他正在研究的体系的准确知识,那么就显然表明该体系的将来行为是不能完全预测出来的。根据测不准原理,不管对测量仪器做出何种改进都不可能会使我们克服这个困难!
在牵涉到巨大数目的情况下,统计方法经常可以为行动提供十分可靠的依据;但是在牵涉到小数目的情况下,统计预测就确实靠不住了。事实上在微观体系里,测不准原理迫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我们的严格的物质因果观念。这就表明了科学基本观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的确是非常深刻的变化以致于象爱因斯坦这样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愿意接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不相信上帝在和宇宙投骰子。”然而这却基本上是大多数现代物理学家感到必须得采纳的观点。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建立在经典力学持续后继发展基础上的第三次大进步。基础研究起点的具体内容是物质质量与距离关系形成的万有引力定律、并由质量与力的关系,进一步演义出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第二大进步是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揭示了运动速度与质量的变化关系。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一个既不砸烂自己,也不砸烂别人的良好进步理念。在新发现面前,即不破旧立新,又能标新立异,既发展了自己,又给别人留下继续发展的空间。把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壁垒争端,化为壁垒和谐。为人类科学走向更深层次的进步,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一个创新理念的和谐典范。它把原子物理学与经典线性数学两门具体的科学学科,用两者之间的范畴条件裂痕与内容条件分裂的具体内容来客观的分析了两门具体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经典线性数学在量测定范畴内,是“有准而有不准”的理论体系,而认为原子量纲体系则是一个“无准而无不准”的新理论体系。所以,测不准的产生,来源于经典数学的“有准而有不准”结构,而原子物理学中的“无准而无不准”则是一种新的认知理念。新旧理念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是一种科学理论和谐发展关系。
显而易见,有准而有不准是孔子儒家“有为而有不为”思想在具体科学上的具体应用;无准而无不准是老子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在具体科学上的具体应用。而且这两种思想都产生于形意文化之后的易经文化。从根源来说,它们都产生于中国的形意数学思想,儒、道两家的思想,应该说,都是中国远古形意算术与形意或然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认知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外国人海森堡在测不准原理上,首次应用了中国的远古文明思想,也可以说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更加贴近了中国的远古文明。
有准而有不准、无准而无不准的辩证逻辑认知,敲开了理想自然系统的大门。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揭示的原子物理学与经典线性数学之间的有准有不准、无准无不准的辩证逻辑认知,结束了经典数学线性数学独尊计算公理认知世界的历史,开拓了人类认知自然科学基本观的新里程。
61.波普尔证伪主义与库恩历史主义模式的异同
波普尔以批判理性的态度来阐释科学的发展,直接冲击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进步的描述。库恩在扬弃波普尔证伪主义质变的科学发展模式论调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常规科学发展的量变因素,使两者得到结合,形成了历史主义方法的“范式”科学发展模式。波普尔和库恩都用自己的理论体系说明了科学进步的机制,两者的科学发展模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有必要在此探讨。 1.相同点
(1)都反对科学知识静态的增长过程,强调知识动态的增长过程。逻辑实证主义把科学发展当作经验事实的堆积, 从事实材料到事实材料的简单证实过程;而波普尔证伪主义认为科学是经过证伪发展的,不能得到证伪的事实是不能称其为科学;库恩也反对经验事实的简单归纳就认为是科学的观点,科学知识是新范式不断取代旧范式而增长的。
(2)都强调科学发展的革命性特征。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不断证伪,不断革命,质变的过程; 库恩把科学发展当作“范式”革命的过程,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
(3)都强调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的发展是主体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理性因素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非理f生因素排除在外;然而证伪主义和范式理论都注意到了非理性因素,认为人的非理性有时候起着基本的决定作用。 2. 不同点
(1)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是“问题”,科学的发展是从问题到问题,是科学知识增长的源泉,正是这样我们才有动力去解决问题,发展知识;而在库恩那里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是“范式”,问题要在“范式”的指导之下,科学才能取得进步。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科学进步的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即可证伪度,如果一种理论经受住了检验,那么它是科学的,反之则是非科学的;科学是沿着这个标准不断发展的。库恩认为,一个进步的理论必须具备五个特征: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富有成果性。
(3)科学发展的过程不同。证伪主义和范式理论都强调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强调科学发展的质变,突出“证伪”的过程,忽视量变的积累过程,是一种“一次革命理论”;而库恩“范式”科学发展模式考虑到了渐进的累积过程,即常规科学的作用,是量变与质变、连续与中断的统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科学交替发展理论”。
62.如何理解汉森提出的“一切观察都渗透着理论”的观点?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逻辑实证主义坚信, 科学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客观活动,其所坚守的理性标准一定是可被经验证实并符合逻辑规则的。“ 科学所作的一切,说到底不过是描述人类经验的规律性。所有的科学理论必定依赖于经验,正因为与经验相连,科学词汇才可能有意义”。为了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他们将理论词汇和观察词汇区分开来。“ 观察词汇”的无疑问是其理论的坚固基石, “ 理论词汇” 也是在此基础上得以解释和证实的。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1.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2.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3.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4.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
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 “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5.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对“ 观察渗透理论”的认知解析作为一种全新角度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对这一问题传统争论的突破,开阔了我们的思维视野,引发我们向更深层次进发研究问题,在方法论层面上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然而,当扩展到较为广阔的哲学思维领域时,认知角度的解析又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首先,仅作认知解析同样具有狭隘性。认知过程的研究仅仅说明科学的观察过程中确有大脑原有的某种理论经验的参与,然而,谈到观察过程中所渗透的理论时,却不应仅仅局限为主体的背景知识,其他心理因素(如非理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价值观念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正是科学认知研究走向语境化的内在要求。其次,这一解析在某种程度上又过于宽泛。在科学哲学中,理论的表达和结构有着严格的定义,而认知是一个比较泛化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语义、理论和相关的知识建构,而且还涉及到人们的信念、欲望、意图、目的等多种因素。所以,认知过程所探讨的理论对于严谨的哲学话语来讲缺乏一定的精准性。
而且,对于心理学认知理论的合理性,以及心理机制与信息加工原理的隐喻,都是仍在讨论中的话题,毕竟人脑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如果说某些部分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模拟为物理编码符号的处理,那么这种处理过程也仅能被认为是大脑在初级水平上进行的工作,大脑更深层次的工作对人类来讲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所以对认知过程研究的理论成果还是应该持有所保留的态度的。另外,必须指出,认知过程或者说观察过程中确有主体理论经验的参与,仅仅是对“ 观察渗透理论”的充分条件证明,可以说并不能以此否证科学具有的客观性,但更不能因此就将科学视为非理性的事业。并且,我们已经讨论了认知系统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对主体任意性的抑制,虽然无法构建准确的心理模型,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相对主义的论点在这一解析视角下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64.天人和谐生态自然观历史依据及现实意义
历史依据:在中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伦理原则\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和根本,派生出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其核心观点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基调上的,也深深体现在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上\。 天人合一的观点可以说起源于西周时代。如《左传》《周易》《易经》《论语》等古典名著中的各种关于天人和谐的论述。再如道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将天与人对立起来,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荀子宣称“唯圣人为不之求天”强调“明于天人之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人副天命说”,开始把人与自然或“天人关系”建构成一个新的系统。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并由此出发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点,认为天和人都是实在的,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一气,都以变易为本性;《程氏遗书》把性与天的联系起来,天就是理,性也是理,以“理”把性天贯通起来,并把元享利贞与五常联系起来,到朱熹又把它们直接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直接体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0观发源于西周,经过老庄!孔孟思想的发展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人副天命说,到宋代的张载!程颖而达到成熟,完成了自身演变发展过程\也可以说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时从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经过了宗教化!哲学化的选择历程,最终是追求/天人合一0的境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天人合一0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天人关系0(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根本问题之主流答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和根本,出发且形成了中国传统道德学说,特别是关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思想,再一次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现实意义:/天人合一0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典型象征,表达出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强烈关注\虽然/天人合一0自然生态观根源于中国古代悠远的农业文明,但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却于兴起于20世纪的现代生态伦理学相映成趣,也从某些侧面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而备受世人瞩目\西方许多生态伦理学家都坦言承认中国传统/天人合一0的生态智慧启迪了现代生态伦理学,那么,它必将进一步启迪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可持续发展观,为建立中国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发挥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挖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0生态伦理观的现代价值,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供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天人合一0生态自然观不仅是克服人类中心理顽症的一剂猛药,而且是催生从生态中心理过渡到生态协调论的一副良性催化剂,是从现代工业文明过渡到后现代的哲学桥梁,提供了一种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构架\与此同时,它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补充,完全有可能形成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开创未来生态文明的主导价值取向,为生态伦理学提供科学的哲学基础\也许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而这正是/天人合一0所具有现代价值之一。 2.构建中国生态伦理学的思想渊源。当中国需要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寻求生态环境的支持时特别是当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树立并需要为此确立一种环境伦理观时,很显然,建立在西方工业文明和西方国情基础上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解决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危机问题\因此,有必要重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这不仅仅需要向西方学习,还需要回到中国传统伦理和思想中来寻找有价值的理论并加以批判地改造,赋予其新的含义,使之成为构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渊源。
3.与可持续发展观一脉相承。/天人合一0生态自然观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他所提供的生态自然观内含的宇宙整体论视角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立提供理论方面的思维借鉴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0观也有利于政府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提供重要的启迪作用。
65.四元素说与五行说的区别
1.四元素图的几何形状是没有运动方向和运动周期的四边形,正看为方形,侧看成线状;五行图是具有运转方向和运行周期的轮子,正看为圆形,侧看成螺旋形。2.四元素图把气、土、水、火看成是组成同一种物质的四种不同成份相互混合的结果;五行图把水、火、木、金、土看成五种不同物质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的组织系统。3.四元素图中的气火土水是指具体的实物;五行图不仅指具体有形的实物,更重要的意义是指它们代表的属性。4.四元素图中,将水火、气土、热冷、干湿四对相对性状分置于四边形对顶角位置相互对立起来,当中无过渡,在绝对不能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五行图中,相克对立物之间必有过渡。5.四元素图各边可以等长也可不等长,其长短因不同组成目的按适当比例伸缩;五行图各线段等长不变,各行的强弱变化图上无表现。6.组成四元素图的八“项”之间.每一项只与相邻两项有关,与其它项无直接关系,线段不交叉,各项之间单线联系;五行图中的每一行和其它各行之间都有着直接的生克关系,各行之间既有单线联系,又有交叉网络联系。7.四元素图由直线构成;五行图由曲线加直线构成。反映出与西人直线型思维相一致的外向、直裸的性格;及与国人曲线型思维相一致的内向、含蓄的性格。
正在阅读: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正规版)12-15
电力设备公司技术员个人工作小结05-04
初三数学一模复习2.07-22
6082--信息管理概论复习题题库06-26
11齿轮习题与参考答案04-10
雨景02-14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1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添括号,幂的运算性质05-02
广州新版五年级下Unit 3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test12-10
5反比例应用题练习题07-29
统考模拟系统学生操作手册05-0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自然辩证法
- 论述
- 正规
- 2018年最新党风廉政党课课稿
- 年产300万具水基型灭火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2015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真题五答案
- 云南大学普通生物学
- 新课标高考数学填空选择压轴题汇编(理科)
- 英国文学史 The Victorian Age习题
- 复旦大学电动力学教学大纲
- 内蒙古成立七十周年演讲稿
- 2450H系列产品配置说明书
- 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 浅谈赵氏孤儿的改编问题
- 幼升小数学模拟试卷
- 201X年县旅游工作总结及201X年工作计划
- 销售开盘活动组织要点
- “质量月”活动方案
- 2019年四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I)
- 中国法制史教案
-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 打破传统桎梏改革作文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 黔东南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名录25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