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

更新时间:2024-01-01 11: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行与垂直

执教:福建省泉州师范附小 谢玉娓 点评:泉州市普教室 特级教师 卓和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8册第130—134页。(重组教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在对平行与垂直的认识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等。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为依托,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4、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谢老师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淘淘,和大家一样,淘淘也是个四年级的学生。这天下课时,她一不小心把课桌上的两根铅笔碰落在地上。(课件演示)这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

[点评:在生活中许多孩子都有铅笔落地的经历,只是熟视无睹,老师将铅笔落地这一偶发事件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由于这一情境来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而通过“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的探究,可以丰富学生对图形的位置关系的感性认识,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

1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1、师: 下面,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看一看,你们每个小组有几种摆法。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小组开始合作学习。(学生利用两根铅笔进行实验、与学习伙伴讨论,并在展示板上摆出各种可能出现的图形。)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师:谢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能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摆出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图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研究的成果吧!哪个小组愿意把他们摆出的图形到这里来展示?(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师: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学生争先恐后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好的,就请你来吧!(老师指名上台补充不同意见)

师:同学们动手摆出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图形,刚才有同学发现有的图形重复了。为了方便观察,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形进行整理,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课件展示)

(3) (4) (5) (6)

(1) (2)

[点评:通过“在展示板上摆出各种可能出现的图形”这一活动,让学生对直观材料进行操作、观察,教师有意识地从铅笔 小棒 线段,逐步抽象,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进行了恰当的引导]

2

(二)讨论交流,探索特征

1、第一次分类活动(给相关的两条线段分类,初步理解“相交”和“不相交”) 师:大家请看刚才摆出的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个别学生举手)

师:先别急,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归纳出你们小组的意见。开始吧!(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师:刚才,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很高兴地发现每个同学都能够大胆地与小伙伴进行交流,谢老师很赞赏这一点!每个小组的讨论也都有了结果。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哪个小组先派代表来说一说大家的想法?好,我们欢迎这个小组的代表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请注意倾听他们的观点,想一想,他们的分法和你们一样吗?

生1:我们小组是把(1)、(2)、(3)、(5)分为一类,(4)和(6)分为一类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演示)

师;能不能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分?

生1:因为第一类图形中的两条线段都不相交,而(4)和(6)中的两条线段是相交的。

师:你能把你们小组的观点说得很清楚,谢谢你!

(不少小组的同学急不可待地想发表不同意见)师:你们小组有不同看法是吗?好,那你们推选个代表来说说吧!

生2: 我们把图1、2、3分为一类,图4和6分为一类,图5另外为一类。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2:因为图1、2、3的两条线都是分开的,图4和6都是相交的。 师:哦,那图5中的两条线也是分开的呀,为什么另外分为一类呢?

生2:因为它既不像图1、2、3那样是相对的,也不像图4和6那样是相交的。 师:大家听明白了他所说的吗? 生3:听明白了。可我们有不同的观点。 师:那请你们小组也来说说你们的观点。

生3:我们是把图1和2分为一类,图3和5分为一类,图4和6另外分为一类。因为1和2都是相对的,3和5是分开的但又不是相对的,4和6是相交的。

师:说得也挺有道理。还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吗? (生摇头):没有了。

3

[点评:对于小学生来说,纯几何意义的“直线”在生活中是难以观察、触摸到的,而线段却处处可见。为此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的不同的位置关系所形成的图形及其特征进行分类,充分考虑到儿童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更为下一环节“把线段想象成直线”,进行抽象的、数学意义的思考做了巧妙的孕伏、铺垫]

2、第二次分类活动(把线段想像成直线再分类,从本质上理解“相交”和“不相交”,由此认识平行线)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能敢于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而且都能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分,我很佩服!同学们,生活中很多物体所表示的都是线段,像刚才大家所用的铅笔、小棒所表示的都是线段。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的关系。(电脑演示)如果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会得到一条直线,我们知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你们看,这条线段就是这条直线上的一部分,而直线是无限长的。(电脑演示:把实物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

师:如果我们把每条线段都无限延长,想象成直线的话,你们认为又应该怎样分?每个小组再互相讨论讨论。 补---学生分的情况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 “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显示分类结果)

不相交 相交

刚才老师已经领略了同学们的风采,你们真是好样儿的。学习就该这样,要敢想、敢说、敢问,还要会动手、动口和动脑!

[点评:本环节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把线段想象成直线”来对上述图形进行分类,过渡十分自然,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充分地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也使学生对“相交”和“不相交”的两类图形的本质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

4

2、我们先来看看不相交的这一类,(手指图,边比出手势)像图1上这两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同学们,这里的互相是什么意思?只有一条直线能不能叫互相平行?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才能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 平行)

3、第三次分类活动(认识垂线)

大家再看“相交”的这一类图形,如果我们继续作进一步的分类,你们认为还可以怎样分?

生:把(3)和(4)分为一类,把(5)和(6)分为另一类。因为像图5和图6这样的图形,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验证?(学生说验证方法,电脑用三角板进行验证) 师: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其中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 也是直线a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板书)

4、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齐读课题)

[点评: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获得,不是机械记忆得来的,而是通过观察、比较、判断、交流、争论、反思等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逐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构建起“自己的数学”,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找一找

师: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可允许个别同学离开位置找一找)

师:谁愿意把他的发现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1、我的这把尺子的长和宽是互相垂直的,这两组对边是分别互相平行的。 生2、黑板的这两条邻边是互相垂直的,这两条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师:哇,学习用品上、教室里也能找到平行线和垂线,你们的眼睛可真亮! 生3:老师,你看,这个礼堂墙壁上这些装饰用的木条是互相垂直的。 生4:还有,那些条纹是互相平行的。

师:是啊,设计师们运用了这些平行线与垂线,使这个大礼堂显得更加富丽堂皇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vh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