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2届高三语文开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09 17: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语文开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审关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芑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赏也是如此。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載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

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啐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选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責任意识。也就是说,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因此,孤立地谈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拋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侍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涵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学乐器、学绘画、学舞蹈等,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

此外,当下美育还出现重西方而轻传统的倾向,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

总之,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标之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美育思潮,将美育推向社会每个角落,让美育产生润化人心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精神健康,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美育包括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不能忽视文化精神的培养。

B. 欣赏中国绘画,应该了解其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

C. 美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直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D. 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融汇西方与民族、古典与现代文化,形成好的审美教育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展开论证的,在逻辑上呈现递进式

B. 谈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了鉴赏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C. 文章列举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例子启迪了我们美育要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

D. 本文论证兼顾历史与当下,既有对美育历程的相关分析,又有对当下美育弊端的批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儒家诗教传统注重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

合起来。

B. 将美育代人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美育思想的主线。

C. 我国审美教育体系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实现兼收并蓄。

D. 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工程,将其推向社会每个角落,以期提升社会的文化素养。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美育包括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错误。“美育包含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中“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不符;“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与文中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不符。

C项,“一直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错误。结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載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分析,美育是在五四运动中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D项,“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错误。结合“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美育思潮”分析,“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于文无据。

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了鉴赏中西方绘画的区别”错误。结合“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

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分析,文章在谈论鉴赏中西方绘画区别时没有采用引用论证。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实现兼收并蓄”错误,表达“未然变已然”。结合“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分析,文中只是提出了我国审美教育体系的构建方向。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

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黄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洹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

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

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

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

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4. 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

A.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C.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D.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 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 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6. 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答案】4. D 5. C

6. ①具有代表性: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竟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②具有实际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③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结合“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分析,符合“固本”原则;

B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表达的“惟精惟一”与文中的“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躁者涉猎”内涵一致,符合中医药创新的“守恒”原则;C项,结合“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分析,符合“出新”原则;

D项,“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大道理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是淳朴、自然的。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于文无据。

故选D。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C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错误。原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主语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故选C。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分析,中医药具有代表性。结合“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中医药具有实际贡献;结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分析,中医药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节选)

这一年除夕的前一天的下午,觉慧和觉民一起到觉新的事务所去,他们买了几本新杂志,

还了一本翻译小说《前夜》。

刚走到觉新的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算盘珠子的响声,他们揿起门帘进去。

“你出来了?”觉新看见觉慧进来,抬头看了他一腿,吃惊地问道。

“我这几天都在外面,你还不晓得?”觉慧笑着回答。

“那么,爷爷晓得了怎么办?”觉新现出了为难的样子,但他仍旧埋下头去拨算盘珠子我

管不了这许多,他晓得,我也不怕。”觉慧冷淡地说。觉新抬头看了觉慧一眼,把眉头皱了皱,继续拨算盘珠子。

“不要紧,爷爷哪儿记得着许多事情?我想他一定早忘记了。”觉民在旁边解释道,他在窗前的藤椅上坐下来。觉慧也拿着《前夜》坐在一把椅子上,随意翻着书页,口里念着:“爱情是个伟大的字,伟大的感觉……但是你所说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照我的意思看来,所有的爱情,没有什么区别,若是你爱恋,一心去爱恋。”

觉新和觉民都抬起头带着惊疑的眼光看了他两眼,但是他并不觉得,依旧用同样的调子念下去: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一股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激动得连手也颤抖起来,他不能够再念下去,便把书阖上,端起茶碗大大地喝了几口。

陈剑云从外面走了进来。

“我在读书,宇宙里有生有死,爱情里也有死有生……”

“这是什么意?”剑云低声说。没人回答他,一种莫名的恐怖在这小小的房间里飞翔,渐渐地压下来。

“这样的社会,才有这样的人生!”觉慧觉得沉闷难受,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这种思想近来不断地折磨他,可他无意间遇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眼光,连忙掉过头去,又看见剑云的忧郁的、忍受的表情。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书。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静寂。他觉得什么东西在咬他的心。他不能忍受地叫起来:

“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你们,你们都该受诅咒!”众人惊讶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大叫。

“为什么要诅咒我们?”觉民阖了书温和地问,“我们跟你一样,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讨生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都是矛盾的!”这时侯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做事情总要慢慢地来,”觉民依旧温和地

说,“你个人又能够做什么?我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

觉慧过头,又遇见觉新忧郁的眼光,好像在责备他似的。他埋下头去,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又响了。

“我们不是奢侈家,不是贵族,也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们只是劳动者。穿起我们自己的皮制的围裙,在自已的黑暗的工厂里,做自己的工作。在我们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们自己的骄傲,自己的幸福!”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为什么?难道你没有幸福,就连别人说把福争过来的话也不敢听吗?”觉慧对他的大哥不客气地说,他很不满意大哥那种日趋妥协的生活方式。

“唉,你不了解我,你的环境跟我的不同,”觉新推开算盘,叹口气说,“你说得对,我的确怕听见人提起幸福,因为我已经没有得到幸福的希望了,我也做过美妙的梦,可是我的幸福早

就給人剥夺了,我并不怪別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我的痛苦你们不会了解……我还记得爹病中告诉我的一段话:‘我的病恐怕不会好了,我把继母同弟妹交給你,

你好好地替我看顾他们。你的性情我是知道的,你不会使我失望。'从此以后,我每想到爹的话,就不住要流泪,同时我也觉得除了牺牲外,再也没有别的路。我意做一个牺牲者。然而就是这样我也对不起爹,因为我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觉新愈说下去,心里愈难过,眼泪落下觉

慧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但是他极力忍住,他看见剑云拿着手帕在揩眼睛,觉民用杂志遮住了脸。

觉新继续又说:

“妈嫁到我们家,一直到死,并没有享过福。她那样爱我,期望我,我究竟拿什么来报答她呢?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一切,我也甘愿。只要使弟妹们长大,替爹妈争口气,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觉新说到这里便摸出手帕指脸上的泪痕。

觉慧让眼泪流了下来,但他马上又止住了泪。他心里想:“过去的事就让它埋葬了罢!为什么还要挖开过去的坟墓?”但是他却不能不为他的亡故的父母悲伤。

“三弟,你刚才念的话很不错。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觉新渐渐地安静下来,他望着觉慧凄凉地笑了笑说,“然而我却是一个没有自己的幸福的劳动者,我——”他刚说了一个“我”字,忽然听见窗外的咳嗽声,便现出惊惶的神情,改变了语调低声对觉慧说:“爷爷来了,怎么办?”

觉慧稍微现出吃惊的样子,但是马上又安静了。他淡淡地说:“有什么要紧?他又不会吃人。”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就“出场”的翻译小说《前夜》,是文中重要的道具,觉慧朗读该作品的举动不仅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也自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 巴金小说擅长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时代的风云变幻,本文主要从高家几个兄弟的生活歌颂青年一代的民主主义的觉醒。

C. 小说从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笔法细腻,尤其用墨较多的是觉新和觉慧,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却又手足情深。

D. 巴金小说的语言风格总体来说是热烈、明快而朴素的,本文就是鲜明的代表,三兄弟的对话富有亲人的温暖和青春的激情,感染力很强。

8. 小说中觉新、觉民与觉慧三兄弟的性格各不相同,请概括出三人的不同形象特征。

9.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真”,请分析本文“真”的特征。

【答案】7. D 8. ①觉新是旧家庭中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梦想和幸福的有责任心的善良又软弱的大哥形象。②觉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内心有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形象。③觉慧渴望幸福生活,敢于反对旧家庭束缚,是坚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

9. ①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可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觉新既勇敢担起家庭重担又害怕祖父,有胆小懦弱的一面。②对日常生绘真实可信,再现了封建大家庭中受过教育又身份地位不同的青年人的生活情境。③从情节发展的真实性来看,在新旧时代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年轻人自然会呈现或激进、或保守、或徘徊的不同样态。④作者传达出对旧时代青年的真实感受,既预示了封建大家庭必将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又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 项,“总体来说是热烈、明快而朴素的”错误。语言风格判断不准确,本文语言有“热烈、朴素”的特点。结合“爱情是个伟大的字,伟大的感觉……但是你所说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照我的意思看来,所有的爱情,没有什么区别,若是你爱恋,一心去爱恋”“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我在读书,宇宙里有生有死,爱情里也有死有生……”“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等分析可知,本文的语言没有“明快”的特点。故选D 。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那么,爷爷晓得了怎么办?’觉新现出了

为难的样子”“觉新抬头看了觉慧一眼,把眉头皱了皱”“‘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他很不满意大哥那种日趋妥协的生活方式”“唉,你不了解我,你的环境跟……因为我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三弟,你刚才念的话很不错。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觉新渐渐地安静下来,他望着觉慧凄凉地笑了笑说”等分析,觉新是旧家庭中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梦想和幸福的有责任心的善良又软弱的大哥形象。结合“‘不要紧,爷爷哪儿记得着许多事情?我想他一定早忘记了。’觉民在旁边解释道”“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书”“‘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做事情总要慢慢地来,’觉民依旧温和地说,‘你个人又能够做什么?我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等分析,觉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内心有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形象。结合“‘我管不了这许多,他晓得,我也不怕。’觉慧冷淡地说”“觉慧也拿着《前夜》坐在一把椅子上,随意翻着书页,口里念着:‘爱情是个伟大的字……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我在读书,宇宙里有生有死,爱情里也有死有生……’”“‘这样的社会,才有这样的人生!’觉慧觉得沉闷难受,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都是矛盾的!”“他淡淡地说:‘有什么要紧?他又不会吃人’”等分析,觉慧渴望幸福生活,敢于反对旧家庭束缚,是坚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真’,请分析本文‘真’的特征”,需要结合文本的人物形象、情节、主旨思想等方面分析。结合觉新、觉民与觉慧三兄弟的形象特征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可感,情节发展的真实,如觉新是旧家庭中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梦想和幸福的有责任心的善良又软弱的形象,觉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内心有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形象。在新旧时代剧烈变迁的背景下,不同的年轻人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结合“刚走到觉新的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算盘珠子的响声,他们揿起门帘进去”“一股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激动得连手也颤抖起来,他不能够再念下去,便把书阖上,端起茶碗大大地喝了几口”“眼泪落下觉慧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但是他极

力忍住,他看见剑云拿着手帕在揩眼睛,觉民用杂志遮住了脸”等分析,关于生活中的情景描写真实。结合“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

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都是矛盾的!”“这时侯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为什么?难道你没有幸福……他很不满意大哥那种日趋妥协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也觉得除了

牺牲外,再也没有别的路。我意做一个牺牲者……因为我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他淡淡地说:‘有什么要紧?他又不会吃人’”等分析,感情抒发真实,通过不同青年的表现,写出了对旧时代青年的真实感受,部分青年富有反抗精神,同时也预示着封建大家庭必将走向没落的趋势。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吾德,字懋修,归善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两广多盗,将史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吾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官严

用和切谏,报闻。帝从中官瞿敏言,命市珍宝,户部

..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执奏,不从

吾德复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极诏书

..,罢采办,蠲加派,且云‘各监局以缺乏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时论奏,治以重典’,海内闻之,欢若更生。比者左右近习,干请纷纭,买玉市珠,传怗数下。人情惶骇,威成谓诏书不信,无所适从。迩时府库久虚,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陛下奈何以玩奷故,费歡十万赀乎!崔敏等献谄营私,罪不可宥。乞亟谴斥,以全诏书大信。”帝震怒,杖已百,锢刑部狱,斥吾德为民。神宗嗣位,起吾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柄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未几,争成国公朱希忠赠定襄王爵,益忤居正。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坐德部下失盗滴马邑典史御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用库金市学田,遂除名为民。居正死,荐起思州推官,移宝庆同知,皆以亲老不赴。后终湖广佥事。

(节选自《明史·陈吾德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B.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徊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C.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D.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通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朔,月初之名也,又称“新月”,指农(夏)历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B. 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

C. 诏书,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 劾,这里指检举揭发罪状;又可指审理、判决,如《说文》:“劾,法有辜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吾德借助天象,及时劝谏皇帝。隆庆三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后又出现月食,陈吾德认为年初日月并食,是上天的大灾,皇上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

B. 陈吾德心系百姓,忧虑府库虚空。百姓困顿不堪,负责财政支出者整日担忧危局,陈吾德建议皇帝不要耽于玩物,耗费资财,应谴责呵斥敏等人

C. 陈吾德敢于直谏,以致触怒皇帝。他认为皇帝的登基诏书令国人欢欣鼓舞,而皇帝听从侍从购买金玉珠宝的建议,有不讲信用之嫌,引得皇帝暴怒。

D. 陈吾德为人正直,不惧强权势力。张居正掌权时,谏官论事必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后因争辩朱希忠被赠封定襄于爵号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

(2)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的文告欺骗皇帝。陈吾德条列八件方便且适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

(2)皇帝诏令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

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从语意来看,“出”指出京,“为饶州知府”是出京的结果,中间不能断,排除A项;

“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意为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盗,中间不能断,排除C项、D项。

“遁之南京见获”指逃到南京被抓获,表示完整句意,中间不能断,亦可排除D项。

句意:到慈宁宽后屋遭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被调高京城任州知府。有连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由京被捕获。张居正的门指使江都御史王定罪陈聂德的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

故选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错误。户部最高长官是户部尚书。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故选B。【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隆庆三年正月初一”错误。结合“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两广多盗,将史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分析,应为隆庆四年。故选A。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率”,全、都;“将吏率虚文罔上”,将吏率(以)虚文罔上(省略句);“罔”,欺骗;“列”,开列、列出;“便宜”,方便且适宜;“行”,施行。(2)“遣”,派遣;“督”,督察;“切谏”,直言极谏;“报”,答复;“闻”,知道、了解。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陈吾德,字懋修,是归善人。他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行人官职。隆庆三年(1569),提升为工科给事中。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的文告欺骗皇帝。陈吾德条列八件方便且适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第二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不久又产生月食。陈吾德上奏:“年初日食、月食全都出現,是上天的大突,陛下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以诚实与天感应。”皇帝诏令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皇帝听从了宦宫崔敏的话,下令购买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持章表上奏,皇帝不听。陈吾德再同李已上奏:“我们目睹皇帝的登基诏书,提及罢除采办,免除加派的赋税,并称监局打着缺乏的幌子,行文令进行搜刮,对所司阿奉承的人,言官及时评品上奏,从重惩治’,全国人听说如此,犹如获得新生般欢欣。近来左右亲信,纷纷请求皇帝购买金玉珠宝,不断发送侍帖。人们惊骇惶恐都称诏书不讲信用,无所适从。近来府库长期虛空,百姓困病,负责财政支出的人早跷担忧危局。陛下怎么因玩物嗜好,耗费几十万资财呢?崔敏等人献谄营私,罪行不可饶恕。请求立即进行谴责呵斥,以保全诏书的信用。”皇帝暴怒,将李已杖击百下,囚禁在刑部监狱,将陈吾德贬为平民。神宗继位,启用陈吾德在兵科供职。万历元年(1573),晋升为右给事中。张居正执掌国政,谏官论事必须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不久,因争辩成国公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的事,更加违逆张居正。到慈宁宽后屋遭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被调高京城任州知府。有连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由京被捕获。张居正的门指使江都御史王定罪陈聂德的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御史又弹劾他在饶州任于是将他从官籍中除名降为百姓。张居正死后,陈吾德被推荐担任思州推官,调任宝庆同知,都以父母年老为妇没有赴任。后来死在湖广佥事的任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箴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典邹阳、枚乘二人虽创作迅速,却不敌司马相如辞赋用力之深。

B. 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迟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C. 这首诗是规诫为诗者而作,没有刻意进行雕琢,却能于简淡中见哲理。

D. 说理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作诗的道理服务。

15. 诗的后两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作诗有什么样的建议?

【答案】14. B 15. (1)含意:①清角音调较高,不易吹奏得好,优昙花好,不会轻易开放;②要知道极乐神仙的境界也大多是从苦难之处修炼得来的。 (2)建议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错误。“物须见少方为贵”,物品稀有才更珍贵,颔联首句不是“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的。故选B。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评价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的后两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作诗有什么样的建议”,本题其实是两问,需要结合上下诗句内容,诗人创作特点,抓住设题的诗句关键词语等,理解诗句内容。然后概括诗人对作诗的建议等。“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虽然号角声清亮高昂,不是谁都能演奏出好听的声音的,昙花虽美丽脱俗,但它不是轻易会开的。“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需要知道那种极乐神仙的境界,都是修炼经过多重磨难而到达的。主要强调创作要多修炼,经得住磨难等。要想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需要付出辛苦的,多磨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认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而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圣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自己的居室“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

(3)苏轼在《赤壁賦》中认为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最宝贵的东西不仅免费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他和朋友可以共享这大自然的恩赐。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床头屋漏无干处 (4). 雨脚如麻未断绝 (5). 取之无禁 (6). 用之不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罔”“殆”“禁”“竭”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 ):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书法是汉宇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书圣王羲之的最伟大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而有了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也顺理成章、

了。晋代、唐代、宋代,是中国书法的三个辉煌时代。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他的最伟大成就,就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超越了王

羲之,从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B. 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

C.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D. 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博大精深典范化浑然天成宛转

B. 千姿百态典范化浑然天成

含蓄

C. 千姿百态规范化应运而生含蓄

D. 博大精深规范化应运而生

宛转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B. 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最高代表。

C. 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D. 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答案】17. A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根据前后文“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分析,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排除B项、D项;

先“最小单元”后“最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

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在说“书法”,更强调姿态。

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第二空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故选“规范化”。

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空处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故用“应运而生”。

含蓄:是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是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耐人寻味,故用“含蓄”。

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搭配不当,“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

语序不当,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后唐代,排除A项。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其客观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 ①________,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尤其是技术攻关,不能主观臆断,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要想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②________,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出成果,只会助长浮躁的风气。总之,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 ③________,才能攻克难美、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答案】 (1). 还是进行技术攻关 (2). 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 (3). 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尤其是技术攻关”分析,此处需要用关联词“还是”,根据后面内容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技术攻关”,此处可以填入还是进行技术攻关;第二处,结合“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分析可知,此处是假设没有这样的心态和定力;第三空,结合“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分析,主要讲“只有做到……才能……”,结合上文内容分析,语段主要讲需要做到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此处可以填入只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等。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70个字。

已出版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自16世纪末《论语》被译为拉丁文始,现已有数十种语言的译本,但有影响的很少。而林语堂的译本为何深受喜爱?一是他按照西方人容易理解的思维层次,把《论语》内容分门别类重组输出,一目了然;一是注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vb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