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自动识别分选系统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03 18: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基于PLC的自动识别分选系统设计

二○一三 年 六 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不包

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毕业论文属于 1、保密 囗,在10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基于PLC的自动识别分选系统设计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序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机械手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并能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因为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此,受到各先进单位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关键词: 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自动化控制,大小球辨识

Design of automatic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PLC

Abstract:The modern society require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make rapid response to the market demand, production of small batch, variety, low cost and high quality products, in order 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must have high,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s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t is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 control devices, microprocessor base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illars of modern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 positive role of manipulator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First, it can partially replace human labor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process, follow certain procedures, time and location to complete the transfer of workpiece. Because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workers,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Therefore, advanced units are valued and put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study and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dust, noise, used more widely. It is widely used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energy and other departments.

Keywords:Mechanical hand,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utomatic control, size ball identification

目 录

1 绪 论....................................................................................................................................... 6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 6

1.1.1 PLC与机械手市场背景 ........................................................................................ 6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6 1.2 PLC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 7

1.2.1 PLC的发展: ........................................................................................................ 7 1.2.2 PLC系统结构组成 ................................................................................................ 7 1.3 PLC国内外研究现状 ...................................................................................................... 9

1.3.1 国际plc市场 ....................................................................................................... 9 1.3.2 中国plc市场 ....................................................................................................... 9

2 PLC系统硬件的设计 ................................................................................................................ 10

2.1按钮和位置开关的选择 .................................................................................................. 10

2.1.1 按钮的选择原则 ............................................................................................... 10 2.1.2 位置开关的选择 ............................................................................................... 10 2.2 时间继电器、接触器的选择 ....................................................................................... 10

2.2.1 时间继电器的选择 ........................................................................................... 10 2.2.2 接触器的选择 ................................................................................................... 11 2.3 电动机的选择 ............................................................................................................... 11 2.4 机械手夹子的选用 ....................................................................................................... 11 3 自动识别分选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 12

3.1 整体运作原理 ................................................................................................................. 12 3.2 控制要求 ....................................................................................................................... 13 3.3 自动控制设计分析 ......................................................................................................... 13 3.4 机械手操作面板 ........................................................................................................... 14 4 系统软件设计 ............................................................................................................................. 15

4.1 I/O口点分配及I/O口设备 ...................................................................................... 15

4.1.1 I/O口分配 ........................................................................................................ 15 4.1.2 I/O口设备 ........................................................................................................ 16 4.2 自动模式流程图 ........................................................................................................... 17 4.3 步进梯形图 ................................................................................................................... 18 5 程序调试 ................................................................................................................................... 23

5.1 手动模式程序调试 ....................................................................................................... 23 5.2 自动模式模拟说明 ....................................................................................................... 23 5.3 软件编程 ....................................................................................................................... 24 参考文献:..................................................................................................................................... 28 致谢 ................................................................................................................................................ 29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PLC与机械手市场背景

PLC是一种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 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机械手在先进制造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搬运货物、分选物品、代替人的繁重劳动。随着工业自动化、机械化进程的加速,自动控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控制,在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同时也使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本次毕业设计任务是通过PLC实现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论文主要对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特征、大小球分选自动系统中的设计进行具体阐明,并通过PLC来实现大小球分选系统的控制。设计中采用日本三菱公司具有高性价比的微型可编程控制器FX2系列PLC,实现自动分选大小球的控制系统。系统充分利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多方面的设计知识和方法,精确的实

现了机械手从圆点下降、抓取、上升、右行、下降、释放、上升、左行还原等一系列的动作,完成一整套。

1.2 PLC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1.2.1 PLC的发展:

80年代后,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比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它以功能齐全、稳定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IEC6113-1的推广和工控技术对开放式结构的要求,使得PC有可能替代传统PLC,成为新型的PLC—软PLC。软PLC(SoftPLC)是基于IPC或EPC的开放结构的控制系统。它具有硬PLC在功能、可靠性、速度、故障查找等方面的特点,利用软件技术可将标准的工业PC转换成全功能的PLC过程控制器。 软PLC综合了计算机和PLC的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学运算、数值处理、通信网络等功能,通过一个多任务控制内核,提供了强大的指令集、快速而准确的扫描周期、 可靠的操作和连接各种I/O系统及网络的开放式结构。软PLC 提供了与硬PLC同样的功能,而同时具备了PC环境的各种优点。IEC6113-1是关于PLC的硬件、安装、编程、通信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共分5个部分。IEC61131-3是第一个为工业自动化所设计的标准化编程语言,它规定了控制逻辑编程中的语法、语义和显示,从现有编程语言中挑选了5种,并进行修改。它们是:顺序功能图(SFC)、梯形图(LD)、语句表(STL)、功能块图(FBD)、结构文本(ST)。IEC并不要求每种产品都可以使用这5种语言,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但均必须符合标准。可在同一项目中运用多种编程语言,相互嵌入。

1.2.2 PLC系统结构组成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是由PLC、I/O电路和外围设备等组成。PLC中的核 心模块是主控模块(也称CPU模块),它包括:CPU、存储器、通信接口等部分。PLC与控制对象的联系是通过I/O模块实现,且这些模块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常用的 PLC外围设备是编程器,其主要任务是输入、调试程序和监控程序

的执行过程。PLC系统结构由开发系统和运行系统两部分构成。开发系统即编辑环境,包括编辑器、编译器、调试环境等。编辑器给用户提供符合IEC61131-3标准的编程环境,各编程语言可相互转化,经编译器检查错误,生成目标代码。调试环境提供动态调试,寻找程序逻辑错误,将编译的错误信息及警告信息提供给用户,方便用户修改。开发系统的底层是核心层,包括算法库和数据库。算法库中包括丰富的功能模块,并支持用户嵌入自己的功能模块。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运行系统是软PLC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系统配置、输入输出处理、实时监控、故障诊断等工作。由I/O接口、通信接口、内核解释器等组成。软PLC向下通过I/O板卡采集工业控制现场信息,控制被控对象。作为一开放式结构,接口应符合OPC标准。PLC向上由TCP/IP通信协议组件、FTP服务器等组成,可在本地、远程访问运行环境。PLC编译过程概述编译程序是计算机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程序。为便于构造或分析一个编译程序,宜将整个编译程序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 每一部分都用一段相对独立的程序取完成整个编译过程的一部分功能。就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而论,一般都含有如下八个部分:①词法分析程序(也称为扫描器);②语法分析程序(有时也称为分析器) ;③语义分析程序;④中间代码生成程序;⑤代码优化程序;⑥目标代码生成程序;⑦错误检查和处理程序;⑧各种信息表格的管理程序。在编译程序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收集记录和使用源程序中一些语法符号(简称为符号)的类型和特征等相关信息。一般的做法是让编译程序在其工作过程中,建立并保持一批表格,如常数表、变量名表、数组名表、过程或子程序名表及标号表 等等,即符号表或名字表。符号表的每一项登记项,将填入名字标识符以及与该名字相关联的一些信息名字表中的各种信息将在编译程序工作过程中的适当时候填入。当从源程序中识别出一个单词(名字)时,就以此名字查符号表,若表中尚无此登记项,则将该名字列入表中。几乎在编译程序工作的全过程中,都需要对符号表进行频繁的访问(查表或填表),且耗费的时间在整个编译过程所需时间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合理的组织符号表,并相应的选择好填表的方式,实为提高编译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1.3 PLC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plc市场

目前,世界上有plc厂商200多家,各种型号产品几千种。plc产品按地域上分成三个流派,分别是美国产品、欧洲产品、日本产品。美国:a-b(allen-bradly)、ge(generalelectric);欧洲: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法国的te(telemecanique);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electric)、欧姆龙(omron)。此外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国内市场上还有韩国、台湾地区等plc产品。

从plc问世至今,一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高速增长态势,在工业控制领域,plc始终处于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plc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ipc(工业pc)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见表1)。现代的plc在功能、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及开放性上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另外,ipc加软件能实现plc的主要功能,在一些场合能代替plc进行控制,即实现软plc的功能。

2003年全球plc市场销售额超过了60亿美元。今后5年年平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6%,200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5亿美元。美国调查公司arc对中国的plc市场进行调查并发表上述预测 ,2004年plc的销售市场规模。

1.3.2 中国plc市场

我国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机械行业80%以上的设备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加入wto后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控制主要以逻辑控制为主,大量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改造也为plc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arc咨询集团近期发布的《中国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增长迅速,某些行业的增长率甚至达到20%。在未来五年内,中国plc市场的综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4.1%。2003年这一市场为3.7亿美元,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还将翻一翻。

2 PLC系统硬件的设计

2.1按钮和位置开关的选择

2.1.1 按钮的选择原则

(1)根据使用场合选择控制按钮的种类,如开启式,防水式,紧急式等。 (2)根据用途选用合适的型式,如钥匙式,紧急试,带灯式等。

(3)按控制回路的要求确定不同的按钮数,如单钮,双钮,三钮,多钮等。 (4)按工作状态指示和工作情况的要求选择按钮及指示灯的颜色。按钮的参数一般规格为交流500V,允许持续电流为5A,红色按钮表示停止按钮,绿色表示启动为了区别按钮颜色。

2.1.2 位置开关的选择

位置开关是利用运动部件的行程位置实现控制的电器元件。常用于自动往返的生产机械中。按结构不同可分为直动式、滚动式和微动式三种。直动式行程开关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容易烧蚀触头。滚动式行程开关克服了直动式行程开关的缺点,但其结构复杂,价格也较高,所以选择微动式行程开关体积小,动作灵敏,适用于小型机构中使用。

2.2 时间继电器、接触器的选择

2.2.1 时间继电器的选择

从得到输入信号开始,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才输出信号的继电器,称为时间继电器。它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一般分为通电延时和断电延时两种类型。从动作的原理上有电子式、机械式等。电子式的是采用电容充放电再配合电子元件的原理来实现延时动作。通电延时:接受输入信号后延迟一定的时间,输出信号才发生变化。我当中的设计就是用到了这个通电延时,基于三

菱FN系列没有断电延时就没采用。机械式的样式较多,有利用气囊、弹簧的气囊式,也有使用小型罩极同步电机带动凸轮的,现在会有更多的新式的时间继电器出现。时间继电器的用途就是配合工艺要求执行延时指令。

2.2.2 接触器的选择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自动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电路,并实现远程控制。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用于电热设备、电焊机、电容器组等其他负载。它具有低压释放保护功能,还具有控制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寿命长、设备简单经济等特点,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线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电器元件之一。在设计中用于电动机的控制,就是靠接触器来驱动的。

2.3 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是选交流的,而电动机分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大类。异步电动机主要用作电动机,去拖动各种生产机械。由于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运行可靠,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异步电动机用于拖动中小型轧钢设备,各种金属切削机床,轻工机械和矿山机械等。在农业生产中,异步电动机用于拖动水泵,粉碎机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加工机械,在民用电器方面的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等也都是用异步电动机拖动的。所以电动机选交流异步电动机为好,即选三相异步电动机,为笼型异步电动机。

2.4 机械手夹子的选用

考虑到机械手能否稳稳捉住球,我特意在机械手夹子右端加上一个可折叠的小短臂,便于在夹住小球时能顺势弯曲,保证球不会落下,夹子的右端是不会动的,右端和挡板正好抵齐,左端就是夹子收紧时的动作。在夹子当中,内置了对大小球的位置开关,这就是能分辨大小球的主要原理。

3 自动识别分选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3.1 整体运作原理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难免会碰上需要分拣的时候,而对于流水线的工作,更是习以为常,如图3-1为本系统将大小球分选的示意图。用其机械手将捉住的小球通过电动机和限位开关的控制,将大小球分选的各个位置上,而该系统由PLC控制,可以达到全程自动运行。其自动工作的顺序是:先向下,夹住球,向上,向右运动到所需位置,向下,释放,向上,向左运动然后再循环,直至按了停止按钮为止。

图3-1 整体原理图

3.2 控制要求

机械手的控制要求分为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种方式。(1)手动操作,能对机械手进行一步一步的操作,方便于检修。如,按“上升”按钮,机械手上升,松开“上升”按钮,停止上升。 (2)自动连续运行,当机械手在原点并按下启动按钮时,机械手周而复始地执行各步动作。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就停止。

3.3 自动控制设计分析

该设计的机械结构和基本运行原理如上图所示,其功能就是将机械手辨识大小球然后将分选好的大小球放入相应的位置。主电路: 1.电动机控制机械臂上下左右运动和架子的收放。由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由PLC控制继电器线圈来控制主电路的上下左右运动和抓释小球。PLC控制继电器和电灯的输出,从而控制主电路。1.当输送机处于起始位置时,上限位开关SQ1和左限位SQ3开关被压下,原点显示灯亮。2.启动装置后,机械臂下行,一直到下极限开关SQ2闭合。此时,若碰到的是小球,则小球的限位开关SQ4闭合(这里闭合时一瞬间,基于后面又要用到小球的限位开关,一闭合由步进指令直接执行下一步指令);若碰到的是大球,则打球的限开关SQ5闭合。 3.夹住小球后 ,则机械臂向上行,碰到上限位开关后,捡球装置向右行;碰到右限位开关(小球的右限位开关SQ4)后,再下行,下行至下限位开关后,机械臂将小球释放到小球箱里,然后机械臂返回到原位。 4.如果吸起的是大球,捡球装置右行碰到另一个右限位开关(大球的右限位开关SQ5)后,再向下行,碰到下限位开关后,将大球释放到小球箱里,然后返回到原位。 5.当机械臂回原位后,一个工作循环结束,则继续下一循环,直至按了停止按钮。

考虑到机械手会在移动时产生摇摆和不稳定,在每个动作后都有0.5s和1s的缓冲时间,加入时间继电器来实现这功能。

3.4 机械手操作面板

机械手操作面板示意图,如下见图3-2

图3-2 操作面板图

如上图所示,面板有两种模式选择,基于设计实验没有实物,只能用灯模拟,所以将限位开关也设入其中,其中左边的5个按钮为手动模式下的按钮。而右边两个则是自动模式的启动按钮,在模拟的时候,按了启动按钮,由于没有现实中的位置开关,则需要手动按下限位开关,达到模拟效果。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I/O口点分配及I/O口设备

4.1.1 I/O口分配

输入分配 I口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功能 返回原点 手动模式 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的启动按钮 自动模式的停止按钮 手动上升控制 手动下降控制 手动向左运动 手动向右运动 机械手夹子收紧 SQ1上升限位开关 SQ2下降限位开关 SQ3向左限位开关 SQ4小球限位开关 SQ5大球限位开关 共15点 O口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输出分配 功能 机械手上升 机械手下降 机械手向左运动 机械手向右运动 机械手夹子收紧 自动模式指示灯 手动模式指示灯 原点位置 共7点 图4-1 I/O口分配图

4.1.2 I/O口设备

图4-2 PLC连接图

PS:由于难以以实物来演示,所以用指示灯来表示机械手的动作

4.2 自动模式流程图

图4-3 整体流程图

如上图所示,在自动模式下,机械手从原点出发,向下运动碰到限位开关停止运动把球夹住然后上升,到了上的限位开关自动向右运动至相应位置再向下运

动,松开夹子,再上升向左运动,直到原点位置完成自动模式的一个周期,直至按下停止结束。

4.3 步进梯形图

5 程序调试

5.1 手动模式程序调试

此次调试用的是GX Developer程序,其中运用到GX simulator进行仿真调试。

(1) 将梯形图程序输入电脑。 (2)对程序进行调试运行。

旋至“手动”挡X1,按下相应的动作按钮,观察机械手的指示灯是否能亮。再按一下回原点的按钮X0看机械手是否能回到原点。

5.2 自动模式模拟说明

只需要点动按下X2后,再持续按下X3启动按钮,理论上机械手就自动工作,基于材料有限,限位开关只能自己来按来演示。限位开关都是点动的,只有一直处于那位置才会一直闭合,按钮顺序如下图5-1所示

图5-1 按键流程图

5.3 软件编程

0 LD 1 SET 3 LD 4 AND 5 OUT 6 LD 7 OUT 8 LD 9 SET 11 LD 12 OUT 13 LD 14 AND 15 SET 17 LD 18 OR 19 ANI 20 OUT 21 LD 22 OR 23 OR 24 OR 25 OR 26 OUT 27 LD 28 OR 29

OR

X000 S600 X014 X012 Y007 X001 Y006 X001 S601 X002 Y005 X002 X003 S602 T1 M30 X004 M30

M0 M1 M2

M3 M21 Y000 M4 M5

M6

30 OUT 31 LD 32 OR 33 OR 34 LD 35 LD 36 OR 37 OR 38 OUT 39 LD 40 OR 41 OR 42 OR 43 OR 44 OR 45 OR 46 OR 47 OR 48 OUT 49 STL 50

LDI 51 OUT 52 LD 53 SET 55 STL 56 LDI 57

OUT

Y001 M7 M8 M9 M10 M10 M11 M22 Y003 M12 M13 M14 M15 M16 M17 M18 M19 M20 Y004 S600 X010 M0 X010 S620 S620 X012 M7

58 STL 59 LD 60 ANI 61 ANI 62 ANI 63 ANI 64 OUT 65 LD 66 ANI 67 ANI 68 ANI 69 ANI 70 OUT 71 LD 72 ANI 73 ANI 74 ANI 75 ANI 76 OUT 77 LD 78 ANI 79 ANI 80 ANI 81 ANI 82 OUT 83 LD 84 ANI 85 ANI 86 ANI 87

ANI

S601 X005 X006 X007 X010 X011 M1 X006 X005 X007 X010 X011 M4 X007 X005 X006 X010 X011 M8 X010 X005 X006 X007 X011 M10 X011 X005 X006 X007 X010

88 OUT 89 STL 90 LD 91 SET 93 LDI 94 ANI 95 OUT 96 LDI 97 AND 98 OUT 101 LDI 102 AND 103 OUT 106 STL 107 LD 108 OR 109 ANI 110 ANI 111 OUT 112 STL 113 LD 114 OR 115 ANI 116 ANI 117 OUT 118 STL 119 LD 120 OR 121 ANI 122

ANI

M12 S602 T2 S603 X004 X013 M5 X004 X013 T1 K5

X004 X013 T2 K15 S602 M30 M13 X004 T5 M13 S603 M30 M14 X004 T5 M14 S604 M30 M15 X004 T5

123 OUT 124 STL 125 LD 126 OR 127 ANI 128 ANI 129 OUT 130 STL 131 LD 132 OR 133 ANI 134 ANI 135 OUT 136 STL 137 LD 138 OR 139 ANI 140 ANI 141 OUT 142 STL 143 LD 144 OR 145 ANI 146 ANI 147 OUT 148 STL 149 LD 150 OR 151 ANI 152

ANI

M15 S605 M30 M16 X004 T5 M16 S606 M30 M17 X004 T5 M17 S607 M30 M18 X004 T5 M18 S610 M30 M19 X004 T5 M19 S611 M30 M20 X004 T5

153 OUT 154 STL 155 LDI 156 AND 157 SET 159 LDI 160 AND 161 SET 163 STL 164 LD 165 SET 167 LDI 168 ANI 169 OUT 170 LDI 171 AND 172 OUT 175 STL 176 LD 177 SET 179 LDI 180 ANI 181 OUT 182 LDI 183 AND 184 OUT 187 STL 188 LD 189 SET 191

LDI

M20 S603 X004 X015 S604 X004 X016 S605 S604 T3 S606 X004 X012 M2 X004 X012 T3 K5

S606 T4 S607 T4 X015 M11 X004 X015 T4 K10 S607 T6 S608 X004

192 ANI 193 OUT 194 LDI 195 AND 196 OUT 199 LDI 200 AND 201 OUT 204 STL 205 LD 206 SET 208 LDI 209 ANI 210 OUT 211 LDI 212 AND 213 OUT 216 STL 217 LD 218 SET 220 LDI 221 ANI 222 OUT 223 LDI 224 AND 225 OUT 228 STL 229 LD 230 SET 232

LDI

X013 M6 X004 X013

T5 K5 X004 X013

T6 K15 S608 T7 S609 X004 X012 M3 X004 X012

T7 K5 S609 T8 S602 X004 X014 M9 X004 X014

T8 K10 S605 T9 S610

X004

233 ANI 234 OUT 235 LDI 236 AND 237 OUT 240 STL 241 LD 242 SET 244 LDI 245 ANI 246 OUT 247 LDI 248 AND 249 OUT

252 RET 253 END

X012 M21 X004 X012 T9 K5

S610 T10 S607 X004 X016 M22 X004 X016 T10

K10

参考文献:

[1] 邓则名.《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应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版 [2] 汤以范.《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 廖常初.《PLC基础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许彭涛.《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指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5] 王永华.《现代电气及可编程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6] 赵金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上海: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02 [7] 杨士元.《可编程序控制器(pc)编程应用和维修》.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8] 耿文学.《微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使用及应用实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

[9] 陈建民.《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0] 李光飞.《PLC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朱善君. 《可编程控制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12] Michel Gilles.Programmabe Logic Controllers: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Wiley.1990.

[13] G.L.Batten. Programmabe Controllers:hardware.software and Application..New York:MC Graw-Hill.1994.

致谢

整个的设计不仅仅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还锻炼我自己的实践能力。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终于迎来了毕业的时候了,我对这次的PLC毕业设计感慨挺多的。通过这次对自动控制的PLC系统,让我对PLC梯形图、指令表、外部接线图、应用软件有了更好的了解,在做这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说苦多于甜,但是我学到的东西却无比的珍贵,让我更加懂得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还需要大量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但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设计。

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指导老师悉心的指导,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开题报告的编写,论文提纲的确定,论文的修改,还有格式的调整等,每一部老师都能跟到位,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方向和架构。还要感谢同学们在学习上给我的帮助,他们在这过程中给我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并在我的设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我致以诚挚的谢意。

最后,在论文的结束,向所有为我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评阅老师们表以衷心的感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v5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