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6-23 10: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对社会学的多维理解
一. 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提出的,其关键目的在于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科学,以区别于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后来社会学家都认为这是社会学诞生的标志,并把孔德视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1. 在近代西方的变革中,最为核心的事件就是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即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这两大革命引起了两大社会变化:一方面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的弊端,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
二.我们认为社会学是 通过对社会的全面考察,揭示其内在规律,以利于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的科学,简单的说社会学就是关于社会结构‘静态’及变动规律‘动态’的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学科。 三.社会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自身的整体性,是由各种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 2.综合性,表现为一方面它在研究任何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
的社会因素以至于自然因素来加以考察。另一方面表现为它的研究要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的社会科学的成果来做综合性的考察。 3.广泛性,内外的广泛性, 4.科学性,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第二节 理论体系的不同构建
一. 社会学理论及其构建马尔科姆.沃特斯的《现代社会学理论》开篇就充分肯定到“社会学可以属于一门学科,理由如下: 1.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
2.它在方法论上有 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来指导研究,然而真正确立这门学科的却是理论,因为正是理论,对社会学可以告诉其受众有关社会世界的种种内容做出了总结性的概括。 二.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 三.我们认为社会学理论就是依据社会学的经验研究从个别社会事实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由一系列概念及术语组成的一种体系。它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大的解释能力,主要表现在,抽象性、主题化、逻辑性、说明性。
四.概念、变量、陈述和格式是构成理论的基本要素,
首先,理论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对社会现象的 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 概括和总结,
其次,在概念建立理论时有两类概念加以区分,一是仅仅标识有关社会现象的概念,一是表明社会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社会学理论除了需要大量的简单标识概念外,更需要大量反映社会现象程度、规
模、数量等差异的变量概念来支撑,才能使之成为对社会及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和说明的科学,
第三,理论概念要想有用就必须互相连接各种概念相互连接构成理论陈述,理论陈述说明各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同时解释事物、现象应该如何以及为什么相互联系。理论陈述的组合就构成了理论格式或理论范式。而理论陈述和格式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法:思辨理论的框架、分析的框架、命题的框架、建模的框架。
五.西方社会学的不同理论体系 建构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批判结构主义。
第三节 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一.社会学研究意义上的二元对立 一是价值相关论,又称干预论,认为要积极运用社会学去干预社会生活与社会过程,使社会学与社会改造、社会斗争密切结合。另一个是,价值中立论,认为社会学应只管说明和解释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是什么而不管社会应该如何。 二.社会学的基本作用
1.理论上帮助人门正确和科学的认识人类社会:首先是把握社会变化的趋势和 一般规律,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前景,其次,能帮助人们从微观上去正确认识社会,最后,帮助人们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去正确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并不断的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新的探索,产生新的知识。
2.实践上帮助和指导人们正确的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它能提
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和可靠的依据,或者提供重要的科学咨询,使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计划和规划切实可行,其次,帮助各国政府和各种组织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或进行科学决策,最后,在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实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控制,以及在对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实际解决上,发挥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
3.社会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的作用,使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等这样有助于人们更清醒的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责任和应该采取的生活态度。 总之,能否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如何,都要受其所处的社会条件及人们对社会学重视情况的限制,又要受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 三 我国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1.社会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国情,为制定各阶段的发展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咨询 2.有助于认识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性质、类型、方向、道路,
3.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4.有助于在 对外开放过程中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社会及其运行 第一节 对社会的认识 一, 社会概念及其本质
1. 西方学者对社会的解释有两大类,A,社会唯是论,认为社会不是一个虚的、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客观实在的东西,是一种真实的 客
观现实的反映,它凌驾于社会中的各个个人之上和外在于各个个人。一般而言,凡是在哲学上持实证主义观点或受实证主义影响的社会学家,如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对社会的理解都持社会唯是论;B,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是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 个人的集合名称,是虚的非实体的东西,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凡是在哲学上持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家都持这种观点如韦伯、吉丁斯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一是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所以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社会的特征
1.社会是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群组成的,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无社会可言。 2.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而形成的,因而社会具有联系性,这是社会的 一个基本的或主要的特征,包括横向‘同一时代’和纵向联系‘历史’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5.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功能
1.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就会发挥相应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社会功能。
2.如何把握这些社会功能呢?首先是对其进行分类,一是按社会功能发挥作用的领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日常生活功能等,二是根据社会功能产生和具有的主体和载体分: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功能等,三是按社会功能发生作用的性质和方向分为正、负功能,四是按社会功能显现的现状和人们认识程度分为潜功能和县功能;其次是社会功能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功能体系,这一体系又分为三个层次:1).是组成各种社会构成物的社会成分、因素和方面的功能,2).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构成物的社会功能,3).是社会整体的功能
3.社会整体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社会的整合功能,将社会中无数单个的分散的因素集结起来,形成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包括文化、规模、意见和功能整合,B,社会的交流功能,C,社会的 导向功能,D,社会的继承和发展功能, 第二节 社会构成要素
一, 关于社会构成要素的不同主张
1. 社会构成要素是指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分、基本方面以及这些基本成分、基本方面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而社会结构是社会整体及组成这一整体的基本成分、基本方面的组合方式、模式及相互关系的总和。
2. 我们同意四要素说,即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最根本的是物质生产,同时包括文化的创造、积累、传递,人口的繁衍和再生产,适当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保持。
二, 物质生产方式与自然地理环境及生态平衡 1,
人类社会从事物质生产有两种形式:一是对原生态自然物质的
直接采集和利用,另一种是对自然物质的改造和加工 2,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
气候等,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 人口生产与其在社会构成中的特殊地位
1. 社会人口生产又叫人类自身生产,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消费不断再生产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又通过生育而生产出他人生命。
2. 社会人口生产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首先它是一切社会存在得以生存、延续和成员不断新陈代谢的前提,其次它是社会一切活动与创造物质及精神财富的价值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依据,
3. 人口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是反作用,当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和需要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当二者不相适应时就会妨碍生产的发展,这一作用又有两种情景,一是当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人口过剩,产生人口压力,二是,人口生产低于生产发展需要,造成社会劳动力供应不足。 四, 文化的积累和传递
1. 广义上把文化理解为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它具有象
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传递性等特点,能够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节
社会运行
一, 社会运行及其体系
1. 对社会运行代表性的认识:一是把社会运行的内容局限在一个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发展、壮大和追求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之内;二是把社会运行的内容,扩大至整个社会的动态表现,从而把社会自身的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都纳入其中。
2. 郑杭森教授认为,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它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3. 运行体系:
一是纵向运行,即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时间上的继起性,它大致又包括如下几种关系,
A,继承关系,即每一个社会都会受到上一个社会的影响,接受以往社会所留下的遗产,
B,变异关系,社会运行虽然继承了 过去的东西,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味的照搬,而是随时修改、变化着的,
C,中断关系,社会在纵向的运行中有 很多东西被历史发展所抛弃了; 二是横向运行,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上,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的交互作用,它表现为:
A,交叉与渗透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和局面,
B,制约关系,即社会某些要素、系统的功能的发挥限制和制约另一些要素与系统的发展,正功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 C,促进关系,一个系统功能的发挥对另一个系统起推波助澜的作用D,转化关系,即一种要素要转变为另一种要素、一个系统的问题转变为另一个系统的问题,总之,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运行,社会诸要素与各系统都表现除了相互联系、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特点。 二, 社会运行态势及类型
1. 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各个社会体系自身的特点、性质、状况和变化不同,所遭遇的外部条件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趋势(一般简称运行态势)
2. 最早致力于对社会运行态势进行辨别和分类的是迪尔凯姆,他从其对社会的本质的基本见解出发,依据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本身及其发挥作用的情况,把社会分为‘常态’与‘反常态’,前者是指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相互协调并健全的运行、发挥功能 的结果及表现;后者是指社会出现了 功能障碍、失调和社会价值体系失去作用或崩溃所造成的结果及表现,
3. 我国的分类,一是五分法,包括最佳、良好、一般、病态、瘫痪,二是三分法,包括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 三, 社会运行态势评价
(一)关于社会运行评价的标准与原则
1. 综合性原则,不能只从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角度出发,而必须用一种包括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标准来评价,一是对社会运
行评价的全面性,二是对社会评价的整体性,
2. 协调性原则,即社会各要素、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它包括:A,结构性协调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
B,功能性协调,是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C,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是指结构的协调与功能的协调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互相促进,一般而言,结构决定功能。
3. 满足需要的原则,是指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的评价中,必须充分考虑个人、社会集团和社会整体对于维持和发展其自身活动的条件的各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满足的程度, (二)评价方法上的极不相同
1.总体概估法,评估者依据某一社会体系已发生的几种不同的运行状况,经过一定对比考察而做出的判别和分类,它一般用于事后评估,且评估期较长,基本上都是经验主义的,具有较大的相对性和随意性, 2.指标评定法,所谓指标是指一个广及社会各个领域的被称为社会指标的庞大体系,它以测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指标为基础,包括着能全面反映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秩序以及生态环境等各种情况的分类指标。这些指标如果达到预期值,则社会呈现良性,未达到预期值或距离预期值太远,则为中性或恶性。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现代意义的社会化 一, 什么是社会化
1. 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学习基本知识、生活技能和群体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和承担社会角色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
2. 社会化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运作过程和个体发展的一种本质属性 二, 社会化的特点
(一)客观强制性和主观能动性
1. 社会化的目的是使个体认识到社会群体的一系列的规范、价值观,并将其不断内化,以满足群体其他成员的期望,
2. 无论个体是否情愿,在他身上总会实现社会化的,这就是社会化的强制,
3. 主观能动性主要有两点:一是个体自觉的有目的的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自我,以求达到社会角色的最佳扮演效果,满足社会的期望,二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还会在不同范围、以不同的程度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既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反作用过程, (二)阶段性和终身性
1.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个体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 终身性基于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也不同,为了满足自身欲望就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二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不仅要适应社会而且其本身又在促成社会的变化,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是连续不
断的,由此推断社会的持续发展,个体的社会化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贯穿人生全程, (二)独特的个性和普遍的共性
1. 由于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彼此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使社会教化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和结果,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能动性不一样,社会化的结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可以说社会化不仅是社会教化个体学习社会文化,使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而且也是个体通过学习和积累社会知识,形成自我个性的过程,
2. 个性的形成要受到社会时代、社会关系的制约,每个时代、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个人在其个性中表现出某种相同的共同特征,形成普遍的社会共性,即国民性,它一般由地域文化、民族心理共同形成, 3. 人的社会化既是形成社会共性的过程,又是个体独特性形成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三, 社会化的意义
1. 社会化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立统一的基础,是个人习得社会属性、称为社会人的必要前提,
2. 社会以人的存在为前提,人的实践活动维系着社会的存在延续和发展,没有人的社会化也就没有社会。
3. 共同的民族心理、思维定势、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是组成群体、社会的基础,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节 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一,社会化的本能论和环境论
1. 本能是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它随着个体发育的成熟和适当刺激经验而逐一显露出来,
2. 人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来实现的,
二,个体社会化的遗传基础
1. 遗传素质是人社会化的自然基础和潜在因素,为自然人到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
2. 人类特有的遗传潜在的能力在以下几方面:
A,语言能力,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的语言已经超越感官刺激的本能,所反映的是客观刺激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和概念,是人脑抽象思维的结果,它使人们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传达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手段,也是上代提供给 下一代的潜在素质和实现社会化的中介,人类的语言习得和运用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有效的开展社会化过程,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并最终作用于社会的一种基本的能力,
B,思维能力,巴甫洛夫从生理遗传的角度区别了人和动物大脑反射活动,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一是以实物即信号为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称作第一信号系统,二是以言辞即第二信号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作第二信号系统,前者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后者是大脑皮层进化到人类阶段特有的产物,
C,学习能力,主动的把社会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从本质上把握客观事物的特性,理性的指导自己的言行,使自我成为一个能动的主体,
D,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个人在依赖期的学习被认为是个人能否取得社会人的资格、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环节,个人在依赖期的学习首先是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其次是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知识文化。人的这种生活依赖期一方面为人被迫接受社会化,成为社会人提供了 足够的时空,另一方面也为人类传递和创造文化,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可能性, 三, 个体社会化的外在条件
1. 文化,特定的文化对其成员的共同人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使他们的思维定势、观念形态、行为方式与生活实践自然的符合它的 要求和规范,并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发挥程度不同、功能不一是社会效应,
2. 家庭,默德克认为家庭一般具有性、经济、生殖、教育等功能,帕森斯把儿童的社会化和成人人格的安定视为家庭的本质功能,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的功能在于:首先,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对个人今后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的文化素养、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和观念的影响有相当的渗透性;其次,处于依赖期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感情最为强烈,父母对儿童有强大的支配能力和权威作用,家庭启蒙教育对儿童日后的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人从一
出生起家庭便给与了他血缘、种族、宗教、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地域文化等社会特征,而各种社会关系也要通过家庭这个中介作用于儿童,
3. 学校,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传授科学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社会化机构,其功能和特点是:首先在于其教育的系统性,其次它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强制性,是社会的雏形,最后,它还起着人才筛选过滤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今后的职业取向和人生价值观的实现,
4.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致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原因分析:首先它是一个非正式群体,其活动事先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个体可以自由选择和组合。个体一般是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的,其次,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消费方式,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有自己的乐趣,甚至在发型和服饰上都有一致或相近的要求,往往构成亚文化群体,最后,同辈群体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往,其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 5. 职业背景,职业的社会化一方面使个体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或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个体在职业活动中会不同程度的把在家庭和学校习得的文化知识以及所具有的技能作用于社会,因此,在职业社会化这一过程中,既是新一轮社会化的开端,又是个体发挥能动性,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理想及价值的外化过程,对促进人与社会形成良好互动尤为重要,
6. 大众传媒,其特点是迅速、广泛,事实上大众传媒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电视对人的社会化有积极作用 第四节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化的历程
1. E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历程分法
A,婴儿期(0~1.5岁)主要是培养婴儿的信任感,个人正常发展的前提是信任感多于不信任感,
B,童年期(1.5~4岁)开始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并产生自主性,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支持就容易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感到疑虑,影响今后独立自主个性的形成。 C,学前期(4~6岁)开始了有目的的活动,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参加游戏活动的主动性
D,学龄期(6~12岁)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E,青春期(12~18岁)思维活跃,对社会的观察和认识积极主动,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容易出现‘同一性危机’现象,即在社会活动中产生角色错位的现象,
F, 青年期(18~30)要学会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避免孤独感,还要与异性朋友交往,以便能够顺利建立家庭获得亲密感。亲密感将发展为一种相互承担义务的感情,
G,成年期(30~65)一方面是自我社会化的不断进行而相对达到一个成功的稳定的时期,另一方面,而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形成关注
他人和社会的人,要注意避免过分的自我关注,
H,老年期,这是个体生命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会回忆自己的一生的活动,
2.,R哈维格斯特提出社会化历程6阶段说,它提出的老年期的发展课题对于老年化社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化地方类型
1. 从社会本身的需要或从社会化的目的出发,可以分为: A,基本社会化,是指从婴儿到青少年期的社会化,其内容是学习交际语言、生活技能、培养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学习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并初步形成自我个性的特质,其场所主要是家庭、学校、邻里, B,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它对个体来说不仅是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和发挥才能的过程。 C,再社会化,一般指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发生剧变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将改变原有的价值标准、生活方式而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适应并内化新的社会规范,个体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需要做出重大的调整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它有两种形式:一是主动的再社会化,二是强制的再社会化。 D,反社会化,与主流文化背离的社会文化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反社会化,他们有 的是合理的、进步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有的是非法的、倒退的、有害的,
E,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是从受教育者反过来向施教者传递
社会文化知识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化,因为传统文化急速的向现代文化过度而造成中老年人知识结构老化, 三,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 教导基本生活技能,一是衣食技能,即维持生命的基本能力;二是职业技能,这是一个人谋生的能力
2. 传递社会文化,一是代表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比较一致的理想和相对稳定的信念即价值观念体系;而社会文化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3. 完善自我观念,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4. 培养社会角色,一是要使个体学习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另外还要使个体领悟自己在群体或社会关系中的处境和地位培养与此相应的情感和态度,在行为规范上尽量接近角色要求,比较理想的完成角色义务, 第五节
网络与人的社会化
一,网络时代社会化的特点
1. 开放性,超越时空的全方位空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2. 多元性,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同文化和价值观融合的多元而全新的网络文化,
3. 虚拟性,网络人的身份由于交往的间接性和匿名性,可能是一个虚拟身份,社会化只是在虚拟的生存环境中进行,
4. 符号性,通过网络进行社会化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象征性符号, 二,网络对社会化的影响,
从人与社会互动的关系来看,网络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网络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方便快捷的自我学习场所,拓宽了个体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途径,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网络无边际的信息容量促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锻炼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和分析力,
2. 网络有利于促成现代意义上的个性和人格,社会现代化的终极关怀就是摒弃人的一切依附关系而达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独立人格,
3.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它的无序化以及不良网络文化势必会给个体社会化带来负面影响,如过度沉溺于网络,使人发生网络性心理障碍, 第四章 第一节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基本理论
一, 社会角色的来源及其理论
1.‘角色’作为分析社会结构的重要概念工具始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代表人物是米德,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角色的形成也就是个体形成和发展角色扮演能力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实质。
2.过程角色论的代表人物是拉尔夫.H.特拉,它虽然不否认‘规范与地
位可以分派角色和验证角色的基础’但是却认为从动态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来分析角色,才能建立有价值的角色理论,
3.结构角色论的代表人物是R.林顿,他把个体置于社会结构之中,个人接受和遵循社会规范,角色行为是根据其文化说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4.戈夫曼‘社会戏剧论’也称拟剧论,它的最大特色是把现实社会生活等同于戏剧舞台,使用了表演、剧班、角色等大量的戏剧术语, 二,社会角色的本质及其功能
1. 社会角色的本质,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位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和主观能力,在互动中所表现出的一套与其地位想符合的行为模式,其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A,社会角色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体,客观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主观是指个体在扮演社会角色时并不是完全地按照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来行事的,其角色行为建立在他对该社会角色理解的基础之上,因而社会角色的实际效果是社会客观期望和个体主观表演的综合表现。
B,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互为表里,地位约束着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则显示或暗示着地位,二者互为依存,
C,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单位,一个人不可能只扮演一个角色二是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其所扮演的角色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社会学将此称作角色集,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多种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二是不同角色的承担者由于特定 的角色关系而结合在一起, 2. 社会角色的功能, 规范和互动
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规模有大变小;家庭类型由相对的单一化到多样化,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家庭功能由内化转向外化;家庭关系由单纯到复杂;家庭地位由不平等向平等过渡,传统的家长权威逐渐转向父子平等、母女平等,从男性集权向夫妻平等过渡, 三,独生子女问题: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内的行为和在家庭环境外的行为是两个不同的行为体;独生子女具有‘独生’环境的优势;独生子女容易产生‘独特’的心理状态,
四,家庭环境的变化:家庭服务机构增多;现代科技使得家庭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邻里关系日趋淡化
五,现代科学技术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影响: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对家庭伦理道德发起挑战;‘电子家庭’将引发一场家庭革命。 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理论
一,所谓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通俗的讲,社会互动就是社会交往活动, 二,符号互动论
1. 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库利提出了‘镜中自我理论’即自我意识是在同他人交往或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与社会本来就是统一的, 2. 符号互动论对互动的产生及其实质的解释
A,人类互动与社会体系的构成是相辅相成的,米德把人类心智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看作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条件,
B,社会互动的起点是进行自我交流的所谓‘自我互动’,而有无这种与自己‘交谈’的过程则是区分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的主要标志,是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特征
C,没有群体互动,就没有自我互动,对行动者个人来说,群体互动既是互动的前提,也是互动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情境
D,互动的实质在于: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因此符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观点
A,三个基本原理(重点):第一,人们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总是依据自己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进行的;第二,人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第三,不论什么情况下,当人们在应对某事物而决定采取行动时,人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自我交流’的阐释过程,以修改、解释自己所赋予事物的特殊意义,而与此相对,动物只是通过一系列刺激反应来进行互动的, B,主要观点:
第一,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第二,人们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人们对符号所赋予的意义是经由角色借用过程而获得的;
第三,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
的机械反应;
第四,处于社会的个体往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这种情境定义是通过社会互动得以发展,并为群体所共识的,也是社会互动得以进行的关键;
第五,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的解释所见所闻,赋予各种事件与物体以各种意义;
第六,人类社会是由社会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社会角色与社会阶级的设置是由于存在人类行为与互动,但并非完全取决于二者,
4.符号互动论的批判及应用,使用符号必须要以有‘应付’各种不停社会生活情境的相关知识为前提;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社会越轨、集体行为等;某个人的态度取决于其对情境的定义, 三,与符号互动论相对应的理论
1. 社会角色理论,所谓‘角色互动’就是由复杂的社会单位所决定的角色之间和角色之内的互动,它对互动理论的支持表现在:社会角色是所有社会互动的基础,也就是个人与社会交接之处;自我意识的来源是对他人角色的理解;许多社会规范是以角色期待的形式出现的;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个人权利与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2. 民俗学方法学,民俗学是以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区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
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的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民俗方法;主流符号互动论者认为,社会互动所遵循的规则是互动过程的产物,而民俗学则更关心人们是怎样运用这些规则来互动的,并认为那些指导社会互动的民俗规则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共同遵循的假定,一旦这些规则被破坏,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就会凸现出来,
3. 印象管理,又称为戏剧模型,指的是人们控制他人对于自己观感的过程,它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日常社会生活就是一个戏剧的舞台,人们有如舞台上的演员,同时也是观众,角色是面对特定环境中的表演,用各种语言与其他符号,来呈现自己的身份与意图,;把舞台划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需扮演正式的社会角色,一般是针对陌生人的行动,后台则是可以轻松、解放自己的角色,是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的;当表演者意识到表演失败,没有能够在观众中制造出预想的印象,就会出现尴尬的表情,同时表演者的尴尬通常伴随着观众的尴尬,为了避免尴尬,表演者可能会做些挽回颜面的事情,而观众通常也会忽视表演的过失, 三,与符号互动论相对立的理论 1. 交换理论,
A,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或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际间的社会互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关系; B,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创立的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命题: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价值命题,某种
行为的后果对某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该行动;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这一奖赏对该人的价值就越小;攻击与赞同命题,一是当个人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C,在布劳看来,交换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过程,主要包括微观结构中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宏观结构中组织与团体之间的关系;社会吸引与互惠的过程导致了社会交换的产生,交换过程中的不平衡势必引起地位与权力的分化;集体赞同一种权力则可使之合法化; D,霍曼斯的交换理论重视人的需求和心理因素,而布劳则体现了结构交换理论的特色,更注重社会结构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2. 结构功能主义,
A,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的,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B,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C,行动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社会系统、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
D,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1)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经济系统);2)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
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政治系统);3)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社会共同体系统);4)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文化模式托管系统);
E,默顿认为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如果文化结构(目标)与社会结构(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条件及类型
一, 社会互动的基本条件
1.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2. 并非任何两个人的接近就能形成社会互动,互动的关键在于互动者之间发生了依赖行为,
3. 互动不一定要在面对面的场合才能发生,通过信件等也可以, 二, 社会互动的类型
1. 在各类有关互动的分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从‘过程’和‘结构’这两个角度对互动所作的分类,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其次作为结构意义上的互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宏观上表现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互动,微观上表现为角色互动, 2. 从互动的过程可以分为:
A,合作(co-operation),它是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体所不能达到的,需要人们或群体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可以说
没有合作就没有社会,而合作又可以分为:自发合作,直接产生于某种实际的需要或可能;传统合作,是由自发合作逐步演变而成的一种社会习惯;权威合作,是指在具有权威的第三方的管理或协调下进行的合作;契约合作,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共同约定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以明确彼此的职责,
B,竞争(competition)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他的发生具备以下条件:对于同一个目标的争夺,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稀少和难得的,一个人达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失去了达到目标的机会;竞争者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但不是敌对的,竞争的目的在于达到目标而不是消灭对方;竞争是有理性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的
C,对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双方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其次竞争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是人们越来越呼唤合作,随着个人主义倾向的不断膨胀,每一人类个体倾向于以一种彼此分离的、孤立的、封闭的单子式生存方式而存在,这样容易让人陷入自身精神的困惑与自身生存的现实问题, D,冲突(conflict),是合作的对立面,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其主要特征有:它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冲突双方所追求的目标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他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界限,带有明显的破坏性,
E,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它包括人际关系的调适和人与环境关系的调适,其主要的种类为:妥协,冲突双方在不分胜负的情况下互提条件,相互让步,以避免冲突持续下去;和解,互动双方放弃成见,由仇视转变为友好,其解决途径有两种,一是双方直接洽谈协商,二是由第三者出面,做出双方均可接受的裁决;容忍,双方在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不作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的一种自我克制,以避免无谓的冲突;调解,由第三方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停,但第三方提出的方案只具有参考价值;仲裁,指通过第三方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这种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F, 强制,互动的一方被迫按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的一种互动形式,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与制约。 第三节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一,语言沟通
1. 语言沟通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互动关系中的传播理论,奥斯丁和瑟尔提出并发展了‘言语双重结构’的概念,这一观点认为,每一个话语都传达两个层次的意义,一个言语行为如果要得到成功的执行,每一层意义都必须为互动者所理解,
2. 它包括:A,第一层是命题内容,在这之中话语对世界的本体地位(对事实的逻辑声音)做出某种声音;B,在言外语势层次,在参加者之间建立一种特别的关系,使它们互相产生理解;C,第三个有效性声言包括真实性,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话语的诚挚态度;D,第四个
有效性声言通过说话者互相交流过程中的可理解性完成 二,非语言沟通
1. 借助符号而不是语言所进行的沟通都可以叫做非语言沟通。姿势的意义不是个人赋予的,而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所有成员都共同承认的,也只有姿势在个人那里得到相同的态度,沟通才能进行下去, 2. 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是身体语言,它包括三类:、
A,表情,是非语言信息中最丰富的源泉,人们常常会通过观察互动者的表情,以了解对方对自己行为的反应,
B,动态体语,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表达某种情绪或态度, C,静态体语,是人们通过四肢保持某种状态的一种体态语言形式,它往往是人们无意中‘暴露’出来,又极易忽略的体语,如东北姑娘咬辫子表示害羞, 三, 群体沟通
1. 莱维特提出了4种不同的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形和‘Y’式 2. 具有链式、轮式和‘Y’式网络的群体成员采用了集中化的组织方式,一般而言,一个群体的沟通网络决定了 组织形式是不是集中化 3. 对于简单的任务而言,集中化的沟通形式导致较高的绩效,在遇到复杂任务时,具有分散化的沟通网络群体更为有效率,信息超载的程度越高,群体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低。
4. 从群体成员的满意感上说,圆形沟通能提高群体的士气,大家都感到满意;其他三种均不如圆形网络, 第四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互动分析
一, 群体互动的改变
1. 群体互动的价值标准发生改变,经济交往增多,并趋于复杂化, 2. 群体互动中冲突与强制关系减少,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加强,竞争的各方逐渐走上一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良性循环道路, 3. 民间组织作为社会互动的桥梁与纽带,正独立走上社会舞台, 4. 群体互动中的行政性规范与契约性规范得到加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等改革后,企业取得了大量的自主权,政企之间的关系将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5. 群体互动中跨地区现象增加、城乡关系趋于复杂化, 二, 人际交往的改变
1,传统中国的人际互动的基石是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重伦理,重情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形成了 当代人际互动的新特点 A,人际互动多样化、复杂化; B,人际互动开放化、表面化; C,人际关系的平等化、功利化; D,人际关系的个性化、自主化
三,网络技术对互动中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1. 网络技术给人们提供了新型的互动方式,
2. 网络技术增添了 社会互动的复杂性和不可控制性,
3. 网络技术使互动者自我呈现的时间、空间暂时性限制被打破,能帮助网络参与者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第七章
社会组织
正在阅读:
现代社会学笔记06-2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6-11
11上半年Java机考试题10-20
静设备安装方案12-04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含解析)08-14
二部皮带更换施工组织09-27
廉江市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智能化系统05-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社会学
- 笔记
- 现代
- 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 2010年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 最新-语文教研组长工作计划 2019年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工作计
- 中班好吃的食物个别化学习计划
- 新版石油钻井工题库-高级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答案全
- 最新片区天然气气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成果总结
- 主控板维修手册
- 五年级上册看拼音写词语-完整篇
- 2018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 2013年9月公共英语二级真题及答案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筹)文件
- 中国慈善排行榜揭晓 曹德旺荣获首善称号
- Visual Basic题库(有答案)
- 实验三、自由沉降实验
- 2019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北师大版学案:Unit 8 Adventure 必修3
- 科学家
- 富硒葡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