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培训班讲稿

更新时间:2023-11-02 04: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讯员培训班讲稿

一、新闻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这个意思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如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一个“闻”字,画着一个人,竖着一只大耳朵,作“掩口屏息静听之状”,即是对“新闻”最原始的表示。

唐朝有一本书叫《南楚新闻》,作者是唐朝的尉迟枢,其内容就是集录了新近听来的传说、故事等奇闻异事。

清代《红楼梦》有六处提到“新闻”二字,如第一回:“众人当做一件新闻传说”,这其中的“新闻”二字,与我们今天的“新闻”这个词的概念就相当接近了。

究竟什么是新闻?它的定义又是什么?自从新闻学诞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外新闻界人士给它下的定义不下200多种,但没有一条是得到公认的。实际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新闻的定义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1882年,达尔主办的《纽约太阳时报》有一个采访主任叫约翰.B.博 加特,他曾提出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1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金钱和坏事”,因为这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也正好是“w”。

以上表述并非是科学意义上的定义,但他们的观念都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思想基础和阶级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我国对新闻下定义较早的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它在告白中认为,新闻是“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

在我国,人们较为推崇和看法较为一致的新闻定义有: 胡乔木:“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各种关于新闻的定义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新闻必须是事实;二是事实必须具有新鲜性。目前,国内大多数人认为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下的定义较准确、较科学。

2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载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但不是任何事实都能成为新闻。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这都是事实,但吃饭、睡觉就不能成为新闻。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三个特性:一是新鲜的事实;二是变动中的事实;三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或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事实。

(二)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要对客观事物作如实的反映,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事实的新闻,就是假新闻。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闻打假,我们每年都搞,但至今仍是屡禁不止,常打不绝。近些年,《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要评出“中国十大假新闻”,年年备选

者充足,2006年又是个“丰收年”。比如: 2006年4月3日《兰州晨报》载,“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报道说,两条煮熟的儿童胳膊及碎肉、骨头掺杂着生姜、朝天椒等调料惊现兰州市城关区阳洼沟垃圾场,是一起杀人碎尸案,小孩被杀害后肢解煮熟。而事实真相是: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学实验室将制作人体标本时所切除的尸体碎片,被学院清洁工误当作生活垃圾清理。既没有生姜,也没有朝天椒。

3

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记者道听途说,信手拈来的新闻,稍微对现场进行一下采访,也不至于出此耸人听闻的事件。

2006年6月12日《新文化报》载,吉林省松原市一孕妇腰围1.75米,至少怀了五胞胎,一时被传成“超级孕妇”。而事实真相是:“超级孕妇”五胞胎一事纯属“恶作剧”,孕妇肚子里塞的是三条棉被、十几件棉衣,还有毛衣、单衣、棉坐垫、帽子等物品。这篇新闻的出笼,虽然与孕妇本身的伪装欺骗有关,但是记者的懒惰、无知,不深入、不负责,却是使这一“恶作剧”得以放大的主因。

2006年11月2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载,“深圳市纪委代管深圳中级法院的日常工作“。 事实真相是:去年底,深圳中级法院确实有一些法官卷入违法违纪案中,但是,不管深圳法院有多少法官卷入违法违纪案,从常识判断,怎么可能由纪委来代管法院的日常工作呢?这条新闻以想象代替常识,以主观代替客观,完全属于违背事实的臆造。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已成为一种快捷、方便的崭新的媒体形式,然而网络上的假新闻、也可称为网络谣言的也随之抬起头来。这些谣言,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广泛且肆无忌惮地传播开来,已成为今天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又一大公害。

4

如,前一段网上出现的“高州市工商打死刚考上清华的学生”、“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湖南78岁老太第9次怀孕”等等。还有近期境外媒体传播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是中国人所为等等,都属编造谣言,以讹传讹,危害极大。

说这些,主要是强调,新闻一定要真实,因为新闻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要求的是生活的真实,而允许在创作中合理想象和虚构,不受真人真事的局限;而新闻则要求情节细节完全真实,完全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缺了这一点,就不称为新闻了。

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以下五点要求:

一是新闻的五要素必须真实准确。这五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个W,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原因,还有的称五个W一个H,即结果。

二是新闻背景必须全面客观。有不少新闻是需要对事件的背景做以介绍的,这个背景的叙述必须真实。

三是事件的细节、人物、语言不能合理想象。这其中包括天气的描写、心理的活动、思想的变化,乃至数字的运用都要求百分之百的真实。

四是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要杜绝片面性和绝对性的报道。

五是对新闻的解释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

5

(三)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导致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时间性、显著性、接近性、新奇性、重要性、人情味。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则会失去意义。概括起来讲,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 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 (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 (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 知识与情趣;

(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 “新”。

6

二、消息的写作

新闻是广义上的一个概念,是对媒体报道的一个统称。新闻体裁有多种多样,并且在不断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60多种新闻报道形式。我们常见的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述评、报告文学、新闻公告、新闻散文等等。今天,我们只介绍一下新闻体裁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消息。

(一)消息的结构

一般认为,消息的结构是指消息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消息的结构大体上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要视整条消息的需要而定,有不少消息实际上只有导语、主语、结尾三部分。

1. 导语

即一篇新闻的开头,它用简明的语言揭示出新闻的主题思想,开门见山,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导语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

叙述式——用叙述的方法,简单扼要地写出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这种导语多见于动态新闻。

摘要式——先摘出新闻的精华,主体部分再作详细介绍。这种导语也常见于动态新闻。

7

提问式——先把问题提出,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导语在写经验性新闻中运用较多。

结论式——先作结论,后作阐述。这种导语多见于经验新闻、述评和其他一些特殊消息。

描述式——对新闻所处的特定环境或时间等先作简单描述,渲染气氛,之后再引出正题。这种导语也多用于动态新闻。

此外,还有引语式、混合式、拟人式、悬念式、对比式等等。

2.主体

消息主体是导语之后的主要部分。主体的任务和作用,一般被认为是对导语的注释和补充。

主体部分在一篇消息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主体展开的结构可以按事件的重要程度为顺序,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时间为顺序,也可以按事情的空间为顺序,还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逻辑关系为顺序。

对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是:内容充实、选材精当、剪裁合理、层次清晰、生动活泼。

3.背景

消息背景是指报道的事件产生的历史和存在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换句话说,背景就是你所报道的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8

背景材料可以是对比性的,既对事件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比照,以突出所报道事件的重要意义;也可以是说明性的,既介绍事件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思想状况、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还可以是诠释性的,如介绍人物的出身、经历,产品的性能、特色,以及专用术语、技术性知识的解释等,用以帮助读者清楚地理解所报道的内容。

4.结尾

一则消息结束时,总是需要做一个总结、概括、说明或补充,这就是消息的结尾,结尾一般是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消息的结尾也有多种形式,如:总结式、展望式、提问式、呼吁式、评论式等等。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形容写文章的话叫:“鸡头凤尾豹肚”,说的是一篇好文章应该有个漂亮的开头,有个丰满充实的主体,最后有个像凤凰尾巴那样漂亮的结尾。

5.标题

消息的标题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引题、主题和副题。引题也称眉题,是排在第一行的、用来揭示消息的思想和事件意义的;主题是排在中间的标题的主体,是全文主要内容和思想的凝缩;副题是排在第三排的,带有提示、提要性质

9

的补充说明。

而还有不少的消息只有引题、主题;有的消息只有主题、副题;更多的是只有一行标题,即主题。还有一句话新闻、百字讯之类的消息干脆没有标题,而只标一个栏题。一篇新闻究竟采用什么样式的标题,要根据报道的事件和内容而定,没有固定的格式。

标题是一篇消息的眼睛,制作的好坏相当重要,制作的学问也非常讲究,我们只要做到确切、简洁、醒目、生动就可以了。

(二)消息的种类

我国新闻界依照消息的写作特点和表达形式,将消息大体上分为六种:

一是动态消息。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新闻载体。它报道当前发生、发现或正处于运动状态的具体事实,可以是事件性的,也可以是非事件性的。

二是综合消息。顾名思义,综合消息不是一事一地式的报道,它是一种报道面广、材料丰富、时效性较差的非事件性新闻。它反映的是全局性的情况、成就、趋势、动向和问题,点面结合,高度概括并展开分析。把握全局、整体报道是这一消息形式的主要特点。

三是经验消息。经验消息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

10

道形式,强调指导性,重视典型的作用,“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具有很强的指导、示范作用。这一形式和功能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四是特写性消息。其特点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影视中的近镜头,它的效果是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令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特写的写作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反映现场气氛、捕捉逼真形象、抓住事物特征、注意情节高潮。

五是述评性消息。也叫记者述评或新闻分析,是一种报道事实和评论事实兼而有之的消息种类,其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

六是人物消息。人物消息不同于人物通讯,它是一种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的时效更强、篇幅更短,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精神境界、工作活动的文体。

(三)写消息的十条规则

写作是需要技巧的,技巧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这里摘录十条,供大家参考: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11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四)写消息的几个“不要”

根据编辑工作中所经手的大量来稿,综合多方面的经验,提出几点在写消息中常犯的毛病,也许对你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1.写消息一般用第三人称,因为你是站在记者、通讯员的局外角度报道你单位、你地区所发生的事实,因而,稿中不要出现“我县”“我局”等第一人称,要用“他”“他们”第三人称。

2.报道基层干部职务活动,不要用“亲自”“亲临”之类的词句。领导深入基层,查看工作现场,本来就是基层干部的职责,加上“亲自”这类词句,显得很“见外”,仿佛他们过问一下便成了某种恩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所以通讯员写稿必须跳出本地区、本部门这个范围来看问题、做报道。

12

3.不要轻易讲“首次”“首创”“填补空白”“全国第一”之类的话。如果用了,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在没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可用“较早”“较为”“较好”等伸缩性用语,决不能随意夸大、耸动视听、任意拔高。

4.不要轻易用“非常”“全部”等等绝对化的词句,除非确有事实证明如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可能达到上面词句所概括的程度,你这样写上去了,读者会产生怀疑,甚至反感,效果并不好。

5.不要用“他们说”“大家说”之类的词句,除非有人指挥众人朗诵什么,否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发生“大家一齐说”的情况的。有人说,报上这样的话常见,常见不等于不是错误,“常见”只能说我们的新闻写作中好多陋习没改,只能说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还不够。

6.尽量不要用“在什么什么形势下、领导下、基础上”这种笼而统之的套话、空话。

7.尽量不要用一连串的“为了…”之类的词组做开头语,这样写显得很虚、很乏味、很勉强。

8.尽量不用“狠抓一个学字、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干字”之类的话,好象很凝练简洁,实际上这些用语是简单化了的标语口号,而不是新闻。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举这几个例子,以提醒大家注意。

13

三、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新闻文体,与消息、新闻评论并列为新闻写作的三大体裁。通讯与消息有好多相似之处,有的又是无法区分的。有不少人把短小的通讯当做了消息或者评论,又有不少人将长消息当成了通讯。我们不要刻意去区分,但也不可不分,对这两种文体完全不去区分,在写作中就会遇到麻烦,报道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适当了解通讯的一般知识,对于我们通讯员写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通讯的定义

一般认为,现代新闻写作所说的通讯是一种运用叙述、 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及时地、详细地、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

按照这一定义,通讯的范围确实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与 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通讯可以洋洋洒洒数万言,写出新闻人物的一生,有的通讯只需区区数百字,写出一个瞬间的片段。而且,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通讯本身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讯的外延更是在不断扩展、变化之中。

确实,要为通讯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应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各种新闻文体之间虽然有所区别,但是也并

14

非经纬分明、壁垒森严,文体与文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交插、近似的模糊性。有不少新闻作品确实具有“两栖性”,很难说是属于那一种体裁。有人曾就一篇“四不像”的新闻作品向38位记者作过一个现场调查,这些新闻写作高手们竟然给出了12种答案。

对此,我们感到奇怪吗?奇怪也不奇怪。金代王若虚在《文辩》中说得好,“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所谓,“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就是说,写文章没有固定的写法,文章写成了,文法也就立起来了。所以,我们无需刻意辨别某种文体的形式,只要掌握了它的基本特点,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报道和抒发我们自己要表述的事件及其思想就可以了。

(二)通讯的分类

给通讯分类也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不少分类方法,但还没有一种能称得上是比较理想、比较科学的。

目前,最常见的、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是按照写作对象分类,将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四种类型。

1.人物通讯是指集中反映新闻人物工作、生活和思想

15

的通讯。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等名篇已成为人物通讯的代表作。

2.事件通讯是指集中记叙那些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优秀的事件通讯着力于展示事件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矛盾,并从中反映出该事件的社会意义。如最著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

3.工作通讯是指以各项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存在的争议、产生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为报道对象的通讯。它的最大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评论色彩,具有着一定的推广、指导性价值。如我们常用的对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单项的、综合的经验介绍都属于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是指记录某一地方风俗面貌的通讯。这类通讯题材广泛、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已产生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瞿秋白的《饿乡纪程》,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等。

(三)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常见结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顺序,进行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按事物的不同侧面来安排材料的通讯结构。

16

三是纵横交错式结构,即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来安排层次的通讯结构。它的特点像一张网,将复杂的新闻事件,有条有理地表现出来,纵横有序、疏而不漏。1960年《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这一结构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蒙太奇式结构、时空倒错式结构等等。对这些,我们有些了解就可以了,不要过于拘泥于文章的结构方式,有一句话叫做“文章之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结构模式,也没有完全相同、分毫不差的结构,就像这世界上不存在长得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一样。

(四)通讯的组成部分

1.标题。 对于一篇通讯,标题非常关键,读者是否想读你这篇文章,往往取决于标题。一个乏味的标题,往往会断送一篇通讯的生命。

通讯的标题多数是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只有主题, 如《王廷江,好样的》;另一种是主副题结构,如《“小机”斗“大机”——记发生在大连市的“三师出走”风波》。

除了形式的多样化之外,制作标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种类型:

叙述式——如《三次“上书”总书记的普通农民》。 抒情式——如《醒来,铜陵》、《洪泽湖不言忘记》

17

描写式——如《四海波涛逐香江 华夏儿女心逐浪——海外华人华侨在香港回归的时刻》

2.开头。 万事开头难,写一篇好文章也是开头难。 有六种开头比较常见:开门见山式开头、对比式开头、悬念式开头、比兴式开头、引用式开头、抑扬式开头等等。 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3.主体。 这是一篇通讯成败的关键部分,在写作上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层次,二是疏密,三是过渡,四是照应。这几个方面做好了,这篇通讯也便成功了。

4.结尾。 常见的通讯结尾有五种:点题式、启思式、照应式、展望式、象征式等等。

四、通讯员的地位和职责 (一)通讯员的地位

通讯员是以通讯形式为宣传部门和新闻机构反映情况,采写稿件并按稿计酬的业余新闻工作人员。具体讲可分为三种,一是县乡党委宣传部门专门设臵的负责新闻工作的人员,也称新闻专干或新闻干事。二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兼职的通讯员。三是基层工农兵通讯员。据我所知,这其中不管是哪一种,真正专职做通讯员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兼职,因而工作一般是业余的,很是辛苦。

通讯员的任务大体有三项:一是向宣传部门反映情况,

18

向新闻单位提供报道线索,以及向新闻单位反映群众对报刊的意见、要求和呼声等。二是采写稿件,主要是采写本单位本地区的稿件,有条件的也可以采写外单位的稿件。三是组织群众开展学刊、用刊、评刊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发挥报刊的作用,促进当地工作。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是因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不是为某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私利服务的,而是党、政府和人民手中的传播工具。正因为此,不依靠群众来办,只靠少数的专业人员来办,是根本不可能办好的。广泛地组织通讯员队伍,充分发挥通讯员的作用,就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一个重要体现。

发挥通讯员的作用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想当年,列宁曾称俄国优秀的通讯员巴布什金为“人民的英雄”。斯大林称工农通讯员是“无产阶级舆论的表达者和传播者”。我党也历来重视通讯员的工作。1942年,陕甘宁边区的《解放日报》发表了《展开通讯员工作》的社论,文中说:“我们的报纸,如果没有广泛的通讯员,如果没有参加实际工作的、生活在群众中间的党与非党的通讯员,是不可能办好的。”

(二)通讯员工作的特点

19

通讯工作是我们各级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大多数通讯员都是兼职,因而探讨、了解通讯员工作的特点,对我们搞好通讯员的工作不无帮助。

1. 新闻采写的业余性

通讯工作对于通讯员来讲,大多数只是他兼职做的一份社会工作,是他的“副业”,而不是他的“主业”。国家干部做通讯员的,他们还都有自己的“主业”工作要做;工农兵通讯员则更是有繁重的生产、训练等任务在肩。这就决定了他门新闻采写工作的业余性。

2. 采写范围的固定性

通讯员一般只能在本单位本地区采写报道,采写范围相对较窄,采访对象相对较少,选择的机动性也就相对较小。既然如此,通讯员就要注意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本职工作与通讯工作的关系。既不能忽视本职工作而专心于通讯工作,也不能为了本职工作将通讯员工作臵于可有可无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投稿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的单位每年年初都要给通讯员下达报刊发稿的指标,年底还要统计每个通讯员发了多少稿,并常常与个人业绩挂钩。这就无形中使得通讯员在投稿中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数量要考虑,而重要的是稿件的质量,如果只图数量,你的稿件的质量就很难上去,也很难升华自己的通讯业务。

3. 贴近生活的实践性

20

通讯员工作在第一线,生活在群众中,一身兼两职,既是现实生活的变革者,又是现实生活的报道者。通讯员对现实了解得最直接、最及时、最透彻,因而也就有条件提供大量新鲜的情况、报道线索和稿件。而另一方面,因为长期工作生活在一个圈子里,也容易使人囿于局部的经验,犯坐井观天的毛病;因为是为本单位本地区写稿,还容易犯主观上夸大、客观上失实的毛病;因为有指标压身,且就近采访方便,抢发急发,也容易犯粗枝大叶,不精不细的毛病。这些都是我们通讯员应该时刻注意的。

(三)如何认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我们的通讯员所从事的是宣传工作,也是新闻工作。然 而说你是一个宣传工作者,你可能会欣然接受;如果说你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你会摇头拒绝,不敢也不愿接受这一称谓。为什么?这与客观存在的“主业”与“副业”有关,也与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对新闻与宣传的本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有关。

什么叫新闻?前面已经讲到,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 的报道,是客观的,不应该缠杂任何主观意识。

而宣传的含义则不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说,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牛津词典》解释“宣传”为“散布

21

信息、主张、观念(的手段与措施)”。《朗文词典》把“宣传”解释为“由某个方面、特别是政府,就某件事采取的散布真实或不真实的信仰、观念、新闻等以影响舆论的行动”等等。即使上述外国辞典的解释有着明显的歪曲与偏见,但也可以看出宣传与新闻之间的不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切上层建筑,更不用说属于传播领域的事物,都含有宣传的意味或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也可以说是一种宣传。有些学者也认为,“新闻是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宣传者运用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阐述一定的观点和主张,以达到吸引受众和争取受众的目的。”

但是,新闻毕竟不能等同于宣传,两者从性质、规律、作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性质不同。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客观报道;宣传则是传播宣传者的主张、意见,主观性较强的一种活动。

二是依据不同。新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宣传则是以宣传者的主观见解为主要内容,有着明显的倾向性。

三是功能不同。一般说来,新闻只是客观的报道,对受众并无约束力,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而宣传往往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教育你接受,在某些情况下又要求你非接受不可。比如普法宣传,安全宣传,反腐倡廉宣传等。

22

四是手法不同。新闻必须通过合情合理、引人入胜的采写技巧、客观的手法、含而不露的方式,达到传播某种信息以影响受众的目的。宣传当然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一定的手段,但方式上则可以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播扬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做为一名党报党刊的通讯员,弄清宣传与新闻的区别,对于我们的通讯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想至少有这样三点应该牢记:

一是要坚持宣传纪律,注意舆论导向,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尽管新闻界对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哪是第一位的问题争论不休,说法各异,但是,作为一名党报党刊的通讯员,坚持宣传纪律,当好党的喉舌,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可以想象,如果你一味强调新闻价值,两眼只是盯着新闻价值,而忽略了宣传价值,你所采写的新闻价值再高,可是却与我们党的方针、政策不符,与党的宣传口径不符,你的新闻价值又体现在什么上呢?宣传效果又会如何呢?我想只能是走向负面。

二是在强调宣传价值的同时,切莫忘掉新闻价值。要按 新闻规律办事,真实客观报道你所采写的对象,不能因为宣传立场、目的的不同,而违背事实,任意编造拔高。不实的、编造的新闻是不可能有价值的。要知道,新闻是写给人看的,新闻的受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是不会接受虚假新闻

23

的,因而你也难以实现你所宣传的价值。这个问题,基层通讯员尤其要注意,因为每位通讯员报道的内容大都是本地区本单位的新闻,容易犯主观性、倾向性错误。

三是要努力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完美统一。我认为,在这两者的关系上,新闻价值是前提,宣传价值是目的;宣传价值要通过新闻价值来实现,新闻价值最终是为宣传价值服务的;因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来最终实现我们的宣传价值,实现两者完美的统一,是我们每一位通讯员的最高追求。

为此,作为一个党报党刊的通讯员,也要按照中央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那样,时刻不忘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路线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成为一名优秀通讯员。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u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