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唤醒与自由的生成_什么是教育_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更新时间:2023-05-31 18: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名著

研究前沿

灵魂的唤醒与自由的生成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李晓阳

显然,雅斯贝尔斯反对死记硬背,认为教育并非简单的文化传递方式或机械的授受活动;知识不是目的,而是启迪天性的手段,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成”的一种方式;教育即生成,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使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发展。他认为,人的自由生成,人的回归,才是教育的本质。他重视“人”的主体性,批评现实教育中忽视人(指学生)、:仅凭金钱人们还是无法达到压抑人的现象,呼吁教育改革“

。[5]

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真正条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著《什么是教育》一书,以其独特的教育本质观为理论基点,对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类型、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功能、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大学的“自由、全人、平等、交往”等是体现在书中、反映作者教育理念的关键词。其间的种种观点对于治疗“中国教育病”无疑是一副很好的解毒剂。

一、教育本质:灵魂的唤醒与自由的生成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作者通过比较训练与交往、教育与照料和控制的区别,凸现出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看法。他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

,是让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观念和任务等进行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阐述和建构。动”

二、教育的目的:培养“全人”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很重视教育要培养

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全人”。这样的教育目的观是和雅尔贝尔斯的教育本质观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

[1]

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雅斯贝尔斯反对教育只培养科技人才,认为培养科技人员就是在培养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因为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提高还不能算是人的陶冶,连

[6]

这种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性的培养。”

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专门技术的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而不是造成一

个‘人’,即使在自然科学里也不见得能培养出具有自然科学素养的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而把人训练成为工具,这就是对人的异化”。[7]

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是培养“全人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场所。他认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成为“全人”“全人教(thewholeman),因此需要一种,并称这种人是“有教养的人”。“所谓育”去培养“全面的人”有教养的人,即按一定时代的理想所陶冶的人,在他那里,观念形态、活动、价值、说话方式和能力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并成为他的第二天性。“[8]全人”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个体可以通过自觉努力而不是外界的强迫去实现自己,超越自我,并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原初的含义是“引出”或“导,即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从自然性引向社向”

会性,从个体性引向总体性,从单一性引向普遍性,从现实性引向历史性,把人的心灵、精神从低处引向高处等。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

[2]

往”“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3],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

不能没有虔诚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

。[4]变得没有意义”

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他提出,要改善学生的人性,这

教育名著

育应把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三、教育的类型:“催产式”教育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为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其中苏格拉底式的“催产式”教育最受雅斯贝尔斯推崇。他认为“,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的‘催产式’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说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

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

[9]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去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

不回避答疑。”

[10]

雅斯贝尔斯的这一观点对突出教育的主体性很有积极借鉴意义。实质上,教育的主体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教师的主体性彰显,一个方面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张扬。难能可贵的是,雅斯贝尔斯的这一思想全面关照的教育主体性的两个核心,并对如何进行主体性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苏格拉底式的“催产式教育。”四、教育的过程:平等自由的“交往”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视界中的“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在此哲学思想的关照下,雅斯贝尔斯对教育中的交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以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更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一特点。[11]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其交往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明确提出“:

大学有四项任务……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12]他认为,大学的总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

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大学生都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不与他人交流,如果交流变成了仅仅是社会交际,如果实质性的关系因习俗而变得朦胧不清,那

么大学的智力生活就会衰落”

[13]

,大学任务完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交往的工作”。在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在精神的理解和沟通中各自都接纳了对方,构成了彼此之间的精神交流,这才是个体之间真正富有生命的交往。“大学要有这种交往才

能成为一种为真理而生活的方式”

[14]。

哲学家不但善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雅斯贝尔斯不但提倡交往教育思想,还对教育过程中的交往方法

研究前沿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训练与交往的区别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人在自我生成上的三种阻力。相应地,要克服这三种阻力,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中第一种方法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与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在第三种方法(存在交往)中,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

[15]

五、教育的任务:振兴民族和丰富自我

雅斯贝尔斯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绝对’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众共有的,比如一

个人所属的阶层,或者国家、或者对无限的追问中所体现出来的宗教意识,另一种是个人性质的,比如真实、

独立自主、责任和自由。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绝对事物。”

[16]

他认为教育对这两种“绝对”要有绝对的虔敬和热情。也就是说,教育要担负起振兴民族和丰富学习者个体的重任。

同样,雅斯贝尔斯认为,“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父母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

生活,这些都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1[17]雅斯贝尔斯还注意到教育的个体功能。“对于一个完全无知、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就无法清楚地向他展示所认识的对象”“,一个人必须一步步地接受严格的培养,经过数十年的成长,才能成其为人”

,“从长远来看,对教育的疏忽而引起的反响比任何其它因素要更大”。[18]。

由此看来,人们对于教育寄予深切厚望是理所当然的,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教育的努力无论多么投入都是毫不为过的。所以,雅斯贝尔斯呼吁,“假如明智的政治家在本质上是个大教育家的话,假如他尽其精神力量并顺应教育天赋行事,肯花费多出目前好几倍的财力,那么,依靠新一代人的复兴才成其为可能,也可能在这个走向毁灭的时代奠定未来的基础”,[19]“国家所做的一切,以及将来仍然最有政治意义的事,还是教育”。国家应把钱“用在比国防力量重要千百倍的未来之上——

———教育方面”。[20]注释:

[1][2][3][4][5][6][7][8][9][10][12][13][14][15][16][17][19][20]分别见[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44、44、44、51、50、50、107、8、

11、149、149-150、170、2、44、54、68、68、66页。

[9]许建华:《雅斯贝尔斯交往教育思想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博士生基地访问学者)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uu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