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 科学出版社 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9 02: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学习指导
杨 灿 主编
ii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科学出版社·2008
《国民经济统计学》学习指导
2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第1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问题
【本章小结】
1.国民经济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大系统:横向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各单位、各部门;纵向则包括生产、分配、使用等经济运行环节,以及“条件-过程-结果”的不断循环过程。据此建立的国民经济循环框架可以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与分析的基本切入点。
2.国民经济统计起源于早期的国民收入统计,演进为现代的国民经济核算,其内容和方法体系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或国民经济统计)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内在联系,为此提供基本的核算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现代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体系(国民核算体系),它构成经济统计的主要部分,也是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和工具。
3.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两大模式的国民核算体系,即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也有着某种共同的方法论基础(如平衡原则)。我国曾经长期采用MPS,现在转轨到SNA,因此,对两大核算体系的异同关系仍应适当把握。
4.从分析角度看,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五个领域,即“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了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内容。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则提供一种更为科学、严谨的核算方法。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了“基本核算表(五大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5.国民经济核算应该遵循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国民核算“平衡原则”和“主体原则”构成其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和基本核算规范,对此应该准确把握、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此外,关于核算时间的权责发生制、关于经济流量和存量计价标准的现行市场估价,以及关于数据汇总方式的“加总”和“取总额”等,都是贯穿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应该适当理解和应用。
/ 学习指导 / 3
第2章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
【本章小结】
1.国民经济分类是国民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描述。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单位有五类:即机构(型)单位、活动类型单位、地方单位、基层单位和同质生产单位。机构单位和基层(型)单位是最重要的两种。
2.国民经济的一般分类有: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以及经济类型的划分。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是关于物质与非物质生产、货物与服务生产的分类;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以产业发生时序为标志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分类;经济类型划分则是从生产资料(资产)所有制角度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描述。
3.产业部门分类是最为基础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既考虑了各国的实际需要和操作可能,又强调了各国统计资料的国际可比性。但ISIC并不等同于各国的产业分类,它只是一个参照性的国际标准文件。中国的产业分类习惯上称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划分标志是劳动的社会分工。
4.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核算中另一种重要的部门分类。SNA的五大机构部门分别是: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一般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住户部门。中国的机构部门则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5.经济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产生、转移、交换、转换或消失,它涉及机构单位的物量或价值的总量和构成的变化。经济流量包括交易流量和其他经济流量。资产(经济资产)是指机构单位对它拥有所有权,所有者通过对它的使用、持有和处置,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实体。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
4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负债就是金融负债。大部分金融资产都具有债权的特征,而负债则是金融债权的对应体,可视为“负资产”。
6.平衡法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用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等关系(即平衡关系)的一种方法。平衡表是实现平衡法的基本核算形式。从其平衡方式看,有单式平衡与复式平衡之分;从表式结构看,又有收付式、并列式和矩阵式之分。收付式或并列式平衡表既可用于反映单式平衡,又可用于反映复式平衡;矩阵式平衡表则专门用于反映复式平衡,且在此具有独特的功用。
【思考题】
2-6什么是经济存量?它和经济流量之间有何联系?
解答:经济存量是指经济主体在某一时点的状况。与经济存量相对应,经济流量是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的变化量。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经济存量都是过去经济流量的沉淀和积累,而任何经济存量的变化则又直接表现为某种经济流量。 2-7什么是经济资产?经济资产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解答:所谓经济资产,是指各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所有的、在持有期间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实体。作为经济资产,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机构单位个别地或集体地能够对其行使所有权,二是其所有者在持有它们期间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2-8什么是非金融资产?简述非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
解答:非金融资产是指除金融资产之外的各种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按其产生的来源不同,非金融资产首先分成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两个类别。生产资产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进一步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大类。而非生产资产则进一步分为有形非生产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两类。 2-9什么是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试举例说明。
解答:生产资产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而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它由各年未被消费的各种产出累积而成,而且在被消耗或毁损后,可以由生产过程再次复制出来。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各种存货、珠宝等贵重物品,都属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是指通过生产过程以外的方式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其中既有由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地行使所有权的各种自然资产(如土地、地下资产、非培育森林等),也有通过法律程序或核算活动产生的被称为社会构造物的各种无形非生产资产(如专利、商誉等),它们被消耗或毁损后,都不能依照原产生过程重新复制出来。
2-10什么是金融资产?简述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
解答:金融资产是指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另一个
/ 学习指导 / 5
机构单位有对等负债的各种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股票、股票以外的证券、保险专门准备金等)。SNA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按两个标准进行: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如可流通性、可转让性、适销性或可兑换性;二是描述债权人与债务人基本关系形式的法律特征。在对金融资产作更为详细的分类时,SNA还考虑了金融资产期限的长短。
6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第3章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小结】
1. 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生产、分配和使用等基本环节。本章主要讨论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的若干关键总量的核算,旨在藉此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各环节的基本数量方面。
2. 国民经济总量核算以生产核算为中心内容,并围绕着生产环节来组织分配和使用环节的核算。在核算基本国民经济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总量核算,以及社会产品不同经济使用的核算。
3. 国内总产出核算主要包括货物总产出核算和服务总产出核算。货物总产出核算在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如农业总产出核算采用产品法,工业总产出核算选择企业法等。服务业因其具体行业门类繁多,总产出核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追加价值法、营业收入法、成本费用法等。金融业是第三产业中的特殊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总产出核算方法也有自身的特点。
4.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本国全体常住生产者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是评价宏观经济发展,研究相关经济问题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生产法、分配(收入)法、使用(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采用生产法计算GDP必须明确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区分。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的净值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固定资本消耗之和。
5. 国民经济的价值运动包括收入分配过程。根据这些收入支付的性质和方式的不同,收入分配过程区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产品价值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直接分配,它所提供的收入是各经济主体得自生产活动的“原始收入”,各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其“原始收入(余额)”;再分配的核算内容包括各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关系,各部门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其“可支配收入”。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角度看,收入初次分配形成国民总收入,收入再分配形成
/ 学习指导 / 7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此外,宏观经济分析中还经常用到国民净收入、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NI)等指标。
6.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是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总量核算,其结果形成了一个“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它综合反映了宏观经济最为基本的数量方面,便于我们把握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结果和全貌;在国民经济五大核算中处于中心地位。为保证有关指标在核算和分析上的科学性,必须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国民核算的平衡原则和主体原则。
【思考题与练习题】
3-19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服务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即相当于)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为18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9)未含在各部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即不可抵扣增值税)为200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即地区GDP)。
3-19解答:(单位:亿元) (1)生产法
该地区GDP=Σ(各部门增加值)+未含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 =Σ(各部门总产出-部门中间投入)+未含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
=(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10%-76)+200=2477 (2)支出法
该地区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1886+548+(75-32)=2477
3-20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2)国民总收入;(3)国民净收入;(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3-20解答:(单位:亿元)
8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 (2) 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940+1.2=941.2 (3)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
(4)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941.2+0.5=
941.7
(5)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883.2+0.5=
883.7
3-2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9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17亿元,上缴生产税102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3.5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63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2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6亿元,支援灾区捐款4亿元,上缴所得税65.8亿元。试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总收入(余额)和可支配总收入。
3-21解答:(单位:亿元)
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980-417-(102-3.5)=464.5 总原始收入余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464.5+(28-63)=429.5
可支配总收入=总原始收入余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429.5+[0-(6+4+65.8)]=353.7
34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 国内总投资 净出口
3074 1992 650 415 17 205.36 222.60 212.82 58.62 解:核算期不变价GDP为:
199265041517????970?292?195?29?1486
205.36"2.60!2.82X.62%GDP总值指数、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
V?307414863074?227.70%,Lf??110.07%,Pp???206.86%
135013501486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V?1724家的EKS指数。
?Lf?136Pp?206.86%
227.70%110.0715888-28下表是某6国之间双边对比的非完全F指数矩阵,试计算第2个国家相对于第6个国
双边对比的理想指数矩阵(F) 国家 1 2 3 4 5 6 1 1 2 … 1 3 1.5 … 1 4 … 0.8 … 1 5 3.5 1.2 1.6 1.5 1 6 … … 0.9 0.6 0.7 1 解:
X36?6?F3tFt6?6F31F16?F32F26?F36?F34F46?F35F56?F36t?16
?6F31X16?X32X26?F36?X34F46?F35F56?F36?0.9454其中:
?32?X32?F35F52?1.6?0.8333?1.3333 F?34?X34?F35F54?F36F64?(1.6?0.6667)(0.9?1.6667)?1.2779 F?1/6?X16?F13F36F15F56?(1.5?0.9)(3.5?0.7)?1.8187 F?2/6?X26?F24F46F25F56?(0.8?0.6)(1.2?0.7)?0.6350 F
/ 学习指导 / 35
第9章 国民经济附属核算与扩展分析 【本章小结】
1.人口资源与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人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其宿体,具有双重身份。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变动三个方面展开人口资源统计。其中,主要考察人口数和平均人口数,以及常住人口、现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等指标范畴;人口的自然构成、地区构成、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以及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等,也是其基本统计内容。
2.人力资源涉及到全部人口资源中实际参与或可能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部分。人力资源实物量的综合测度就是经济活动人口,即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从事或正在寻求有报酬工作的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就业人口是指那些为工资或利润等报酬而从事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余下的那部分经济活动人口就是失业人口。我国的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详细描述了有关情况。
3.人力资源的价值量是关于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经验技能、体力和健康,以及获取未来收入的能力等素质的综合测度。它是通过投资于人的营养和保健、教育和培训,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等费用而逐渐形成的,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价值,且具有一些类似于无形资产的性质,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也可适当区分,后者是在人身上投资的结果,而前者还包含未经专门教育和培训的初级劳动力价值。在核算上,人力资本的存量取决于历年积累下来的教育、培训、营养和保健等投资费用扣除人力资本消耗(折旧)之后的余额;人力资源的存量则通常体现为它在未来若干时期所能提供的累计经济收益的贴现额。世界银行专家采用未来经济收益的“现值余额法”测算后者的价值。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会引起消费、储蓄、投资和财富等一系列指标范畴的相应变化。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而不断发展,SNA-1993和SEEA较好地适应了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就要求以经济核算为中心,建立资源环境附属核算体系,增加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要素的核算与分析,强调对非正规经济的核算。SEEA在原有国民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涵盖各种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领域的卫星账表,吸收各种核算体系的优点,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其基本出发点是:自然资源并非取之
正在阅读:
国民经济统计学 科学出版社 参考答案12-29
第6课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05-20
塑性力学读书报告(船海学硕何旭)03-10
缅甸天然气管线真空干燥施工方案07-23
java实验报告 - 计算器 - 记事本 - 井字游戏10-20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1课时)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每课一09-21
高考语病修改专项训练及答案(特全)03-05
大米制糖的工艺与要求07-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科学出版社
- 统计学
- 国民经济
- 答案
- 参考
- 中国电信翼支付客户使用手册 - 图文
- 防波堤工程及施工技术
-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
- XX大学生寒假物流实习报告1
- 南方cass,常见50问123456789
- 施工导流及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 高考政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方法
- 中小企业做品牌的四个关键
- 2018年机械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三篇
- 新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 统计201801文字:2018年统计法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做人与处世
- 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
- 最新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3 第2课时 解含括号或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天地I(42)
- 城市道路节能技术的若干措施
- BBE-1
- 光伏行业动态
- 企业常用缩写ABC2
-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