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酶活力测定

更新时间:2023-10-13 06: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六 乳酸脱氢酶酶活力测定 及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目的要求

(1) 掌握LDH活性测定原理;

(2) 学习用比色法测定酶活性的方法。

实验原理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EC.1.1.1.27, L-乳酸:NAD+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内,是糖代谢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可催化下列可逆反应。

LDH可溶于水或稀盐溶液。组织中LDH含量测定方法很多,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更为

简单、快速。鉴于NADH, NAD+ 在340nm及260nm 处有各自的最大吸收峰,因此以NAD+为辅酶的各种脱氢酶类都可通过340nm光吸收值得改变,定量测定酶的含量。本实验测定LDH活力,基质液中含丙酮酸及NADH,在一定条件下,加入一定量酶液,观察NADH在反应过程中340 nm 处光吸收减少值,减少越多,则LDH活力越高。其活力单位定义是:在25℃,pH7.5条件下A340nm/min下降为1.0的酶量为1个单位。可定量测定每克湿重组织中LDH单位。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即可计算比活力(U/mg)。

利用上述原理,改变不同第五则可测定相应脱氢酶反应过程中A340nm的改变,定量测定酶活力,如苹果酸脱氢酶、醇脱氢酶、醛脱氢酶、甘油-3-3磷酸脱氢酶等,适用范围很广。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50m mol/L pH6.5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母液:

A: 50 m mol/L K2HPO4: 称K2HPO41.74g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200ml。 B: 50 m mol/L KH2PO4: 称KH2PO43.40g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500ml。 取溶液A 31.5ml + 溶液B 68.5ml, 调节pH至6.5。置4℃冰箱备用。

10m mol/L pH 6.5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上述母液稀释得到。现用现配。 0.1mol/L pH 7.5磷酸盐缓冲液, 用上述母液稀释得到。现用现配。

NADH溶液:称3.5mg纯NADH置试管中,加0.1mol/L pH7.5磷酸缓冲液1ml 摇匀。现用现配。

丙酮酸溶液:称2.5mg丙酮酸钠,加0.1mol/L pH7.5磷酸缓冲液29ml, 使其完全溶解。现用现配试剂。

二、 材料

动物肌肉、肝、心、肾等组织。

三、 器材

组织捣碎机,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移液管(5ml, 0.1ml), 微量注射器(10ul)。

操作方法

一、 制备肌肉匀浆

称取20g 兔肉, 按W/V=1/4比例加入4℃预冷的10m mol/L Ph6.5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每次10s,连续3次。将匀浆液倒入烧杯中,置4℃冰箱中提取过夜,过滤后得到组织提取液。

二、 LDH活力测定

试验时预先将丙酮酸溶液及NADH溶液放在25℃水浴中预热。取2只石英比色杯,在1只比色杯中加入0.1m mol/L pH 7.5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液3ml,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在340nm处将光吸收调节至零;另一只比色杯用于测定LDH活力,依次加入丙酮酸钠溶液2.9ml, NADH溶液0.1ml,加盖摇匀后,测定340 nm光吸收值(A)。取出比色杯加入经稀释的酶液10μl,立即计时,摇匀后,每隔0.5min 测A340nm,连续测定3min,以 A对时间作图,取反应最初线性部分,计算A340nm/min减少值。加入酶液的稀释度(或加入量)应控制 A340nm/min下降值在0.1-0.2之间。

三、 数据处理

计算每毫升组织提取液中LDH活力单位

LDH活力单位(U)/ml 提取液 =(A340nm/min?稀释倍数)/ (酶液加入量(10μl)?10-1

提取液中LDH总活力单位=LDH活力(U)/ml ? 总体积

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应尽量新鲜,如取材后不立即用,则应贮存在-20℃冰箱。

(2)酶液的稀释度及加入量应控制A340nm/min下降值在0.1-0.2之间,以减少实验误差。 (3)NADH溶液应在临用前配制。 思考题:

1. 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NAD+为辅酶的各种脱氢酶测定原理。

实验之二: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外,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低浓度的盐,例如生化制备中常用的(NH4)2SO4等和大多数缓冲液不干扰测定。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因为此时只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而不需知道其绝对值。

此法的特点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多,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对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于用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核酸的干扰可以通过查校正表,再进行计算的方法,加以适当的校正。但是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相同的,虽然经过校正,测定的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进行紫外吸收法测定时,由于蛋白质吸收高峰常因pH的改变而有变化,因此要注意溶液的pH值,测定样品时的pH要与测定标准曲线的pH相一致。

一 、试剂:

[1] 标准蛋白质溶液:任选一种。

(1)牛血清清蛋白溶液:准确称取经凯氏定氮法校正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配制成浓度为1毫克/毫升(mg/mL)的溶液。

(2)卵清蛋白质溶液:将约1克卵清溶于100毫升0.9%氯化钠溶液中,离心,取上清液,按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其蛋白质含量,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蛋白浓度为1毫克/毫升。

[2] 待测蛋白质溶液:浓度为1毫克/毫升左右的溶液。

二、器材:

[1]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吸量管 [3] 试管和试管架

操作方法

下面介绍四种紫外吸收法: 1. 280nm的光吸收法

因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在280nm处具有最大吸收,且各种蛋白质的这三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别不大,因此测定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的吸光度值是最常用的紫外吸收法。

测定时,将待测蛋白质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用配制蛋白质溶液的溶剂(水或缓冲液)作空白对照,在紫外分光度计上直接读取280nm的吸光度值A280。蛋白质浓度可控制在0.1~1.0mg/ml左右。通常用1cm光径的标准石英比色皿,盛有浓度为1mg/ml的蛋白质溶液时,A280约为1.0左右。由此可立即计算出蛋白质的大致浓度。 许多蛋白质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波长下的光吸收值(A1

1cm)有文献数据可查,根据此光

吸收值可以较准确地计算蛋白质浓度。下式列出了蛋白质浓度与(A11cm)值(即蛋白质溶

液浓度为1%,光径为1cm时的光吸收值)的关系。文献值A1吸收系数。

蛋白质浓度 = (A280?10 )/ A1 (? 1%浓度?10mg/ml)

例:牛血清清蛋白 : A1

溶菌酶 : A1

若查不到待测蛋白质的A1

%%

1cm,λ

称为百分吸收系数或比

1cm,280nm (mg/ml)

1cm=6.3 (280nm)

1cm=22.8 (280nm)

1cm

值,则可选用一种与待测蛋白质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

相近的蛋白质作为标准蛋白质,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标准蛋白质溶液配制的浓度为1.0mg/ml。常用的标准蛋白质为牛血清清蛋白(BSA)。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6支试管,按下表编号并加入试剂: 管号 BSA(1.0mg/ml) H2O A280

用第1管为空白对照,各管溶液混匀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A280,以A280为纵座标,各管的蛋白质浓度或蛋白质量(mg)为横座标作图,标准曲线应为直线,利用此标准曲线,根据测出的未知样品的A280值,即可查出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也可以用2至6管A280值与相应的试管中的蛋白质浓度计算出该蛋白质的A1 2. 280nm和260nm的吸收差法

核酸对紫外光有很强的吸收,在280nm处的吸收比蛋白质强10倍(每克),但核酸在260nm处的吸收更强,其吸收高峰在260nm附近。核酸260nm处的消光系数是280nm处的2倍,而蛋白质则相反,280nm紫外吸收值大于260nm的吸收值。通常:

纯蛋白质的光吸收比值:A280/A260 ? 1.8

纯核酸的光吸收比值: A280/A260 ? 0.5

含有核酸的蛋白质溶液,可分别测定其A280和A260,由此吸收差值,用下面的经验公式,即可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1.45×A280-0.74×A260 (mg/ml)

1 0 5.0 2 1.0 4.0 3 2.0 3.0 4 3.0 2.0 5 4.0 1.0 6 5.0 0 1cm,280nm

此经验公式是通过一系列已知不同浓度比例的蛋白质(酵母烯醇化酶)和核酸(酵母核酸)的混合液所测定的数据来建立的。 3. 215nm与225nm的吸收差法

蛋白质的稀溶液由于含量低而不能使用280nm的光吸收测定时,可用215nm与225nm吸收值之差,通过标准曲线法来测定蛋白质稀溶液的浓度。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蛋白质,配制成20~100 ?g/ml的一系列5.0ml的蛋白质溶液,分别测定215nm和225nm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出吸收差:

吸收差?= A215 -A225

以吸收差?为纵座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绘出标准曲线。再测出未知样品的吸收差,即可由标准曲线上查出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本方法在蛋白质浓度20~100?g/ml范围内,蛋白质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NaCl、(NH4)

2SO4以及

0.1M磷酸、硼酸和Tris等缓冲液,都无显著干扰作用,但是0.1N NaOH, 0.1M乙

酸、琥珀酸、邻苯二甲酸、巴比妥等缓冲液的215nm光吸收值较大,必须将其浓度降到0.005M以下才无显著影响。 4. 肽键测定法

蛋白质溶液在238nm处的光吸收的强弱,与肽键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标准蛋白质溶液配制一系列50~500?g/ml已知浓度的5.0ml蛋白质溶液,测定238nm的光吸收值A238,以A238为纵座标, 蛋白质含量为横座标,绘制出标准曲线。未知样品的浓度即可由标准曲线求得。

进行蛋白质溶液的柱层析分离时,洗脱液也可以用238nm检测蛋白质的峰位。

本方法比280nm吸收法灵敏。但多种有机物,如醇、酮、醛、醚、有机酸、酰胺类和过氧化物等都有干扰作用。所以最好用无机盐,无机碱和水溶液进行测定。若含有有机溶剂,可先将样品蒸干,或用其他方法除去干扰物质,然后用水、稀酸和稀碱溶解后再作测定。

思考题

1、本法与其他实验测定蛋白质含量法相比,有何缺点及优点? 2、若样品中含有核酸类杂质,应如何校正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Boyer, Rodney F. Modern experimental biochemistry 1986, 55-59页 2、蔡武成、袁厚积主编:生物物质常用化学分析法,1982年,93~99页 3、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等编著,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1981年,164~169 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4、Bradford M.Anal Biochem ,72,248(197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uef.html

Top